2021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金融学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金融学简答题精编

1.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中央银行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只能进行哪些选择?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

菲利普斯曲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政府和中央银行制定政策的依据,因此在宏观调控时要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二者之间进行权衡:①当通货膨胀率较高和失业率较低时,政府应该认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性要大于治理失业的重要性,此时政策应该更侧重于治理通货膨胀;②当失业率较高和通货膨胀率较低时,政府应该认为治理失业的重要性要大于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性,此时政策应该更侧重于治理失业

2.我国采取什么监管模式?其好处与挑战是什么?

【答案】分业监管的好处:

首先,这种监管模式是与经营模式相匹配的。我国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有一点混业经营的痕迹,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普遍,而且那些也不是发达国家意义上的混业经营,所以实际上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仍属于分业经营。因此,从金融经营模式与监管体制的适应性可知,现阶段我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具有持续性。

其次,从成本收益角度来讲,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是有经济效率的。体制变迁是一种隐形的、巨大的支付代价。我国现在金融监管“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是经过改革形成的,如果我们设想再将监管机构“三合一”,变革的成本过大,不利于制度推行,而且存在着分离与合并两次转变成本的巨大浪费。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一分业监管”的体制,如果转变为统一监管体制,必定会造成监管与经营的脱节。在现有技术状况下,只能对制度环境做出合理调整,而不是对制度安排进行根本性变革。

最后,这种监管体制基本适应金融环境及监管目标的调整。我国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界限比较清晰,银行经营标准的银行产品,证券机构经营标准的证券产品,保险机构经营标准的保险产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经营领域的划分比较明确,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分业监管更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金融监管目标也影响监管体制的选择。我国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金融机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所以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们选择了“分业经营”的经营模式,相应地必然要选择“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

面临的挑战:

第一,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趋势要求我国金融发展与之相适应,全球竞争促进了金融业的变化,综合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分界逐渐模糊,

银行业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业务范围逐渐渗透,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我国目前“分业经营一分业监管”的体制显然与全球金融经营的发展趋势不一致,在我国不断开放金融领域的进程中,这必然会造成一些冲突,对我国的经营和监管模式提出挑战。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金融业在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必将经历一段艰难的调整,民族金融业在业务、人才、管理以及监管等方面将面临来自外界的冲击,外资金融机构的综合化服务优势将对中国金融业造成巨大压力,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很可能终将随着入世承诺的履行被打破。这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改革成本,这是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第三,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经营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挑战。在华外资机构已先于中资金融机构实现了混业经营,从而使我国金融机构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监管不力必将导致恶性竞争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面临挑战。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分业监管的体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监管体制的效率还不是最优的,甚至是不够高的。这主要表现在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重叠,增大监管成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无法实施有效监管;分业监管未能实现信息共享,监管的准确性、权威性、有效性难以保障;监管技术现代化程度不高,监管网络化体系尚未建立等。而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受监管限制也很难有所创新和壮大,所以目前我国金融业竞争趋势呈现下降趋势。

3.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答案】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等职能,并通过这些职能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充当将经济活动中的赤字单位盈余单位联系起来的中介入的角色。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多层次的调节作用:将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

(2)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借助支票这种信用流通工具,通过客户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转移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业务活动。商业银行发挥支付中介功能主要有两个作用:节约了流通费用;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

(3)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

(4)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在国民经济中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等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利用其在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融资代理、信托租赁、代收代付等各种金融服务。

4.什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如何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加以管理?

【答案】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一个计划期内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为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为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为零缺口。

商业银行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主要是根据对利率波动趋势的预测,相机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配置结构,从而实现银行净利息收入的稳定或增长。对一家保守型的银行来说,会努力使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对一家积极进取型的银行来说,如果预测利率上升,可采用正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下降,则可采用负缺口战略,实现净利息收入最大化。

5.简述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

【答案】(1)首先中央银行券从可兑换金银到不可兑换金银,这时金属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演变的结果、原因是贵金属的供给受资源限制,而且纸币相对便于商品和劳务交易。

(2)纸币的发行由金属准备向保证准备发展、过去央行发行必须以贵金属作准备,现在允许以有价证券甚至国家掌握的商品作保证。

(3)纸币发行由纸币发行管理向货币供应量管理发展,央行认识到不但钞票是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支票存款也是,于是由单纯控制钞票发行发展到包括钞票和银行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6.什么是持续期缺口?持续期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何影响?

【答案】持续期缺口等于银行资产持续期与负债持续期和资产负债率乘积的差额。

持续期缺口模型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表明:影响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因素包括:①持续期缺口;②银行资产规模;③市场利率的变动。其中,银行资产规模会影响到银行净值变动幅度的大小,而利率的变动和持续期缺口的值会影响银行净值的变动方向。

在市场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保持一个正的持续期缺口,则银行净值减少;保持一个负的持续期缺口,则银行净值增加。相反,在市场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一个正的持续期缺口,则银行净值增加;保持一个负的持续期缺口,则银行净值减少。

根据持续期缺口模型可以得出银行的持续期缺口策略,也就是银行应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相机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使银行控制或实现一个正的权益净值以降低投资或融资的利率风险。对一家保守型银行来说,它会努力保持持续期缺口为零的策略。对一家进取型银行来说,其持续期缺口管理的策略应该是: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上升,则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维持负的持续期缺口;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下降,则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维持正的持续期缺口。如果银行持续期缺口不为零,资产规模越大,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净资产价值变化越大,所以银行还要注意调整资产规模。持续期缺口模型指导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一种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