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耳蜗电位实验报告

豚鼠耳蜗电位实验报告
豚鼠耳蜗电位实验报告

豚鼠耳蜗电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①学习豚鼠耳蜗电位的记录方法。

②观察耳蜗微音器电位及听神经动作电位,并了解其产生机理。

二、实验原理

听觉的适应刺激是声波。外界的声波振动先经过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传到内耳,引起耳蜗中的内淋巴和基底膜振动,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去极化电位,然后再通过突触传递使听神经纤维末梢产生类似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当动作电位经听神经传导通路传向皮层中枢时,则产生听觉。

在实验条件下,从耳蜗中可记录到四种电位变化:①耳蜗内电位(EP),②耳蜗微音器电位(CM),③总合电位(SP),④听神经总合动作电位(CAP)。

在短声的刺激下,可记录到两种明显的电位变化,即耳蜗微音器电位(CM)及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AP)。记录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复合听神经动作电位有三种方法:(1)将记录电极放置在圆窗上,(2)将记录电极直接插入耳蜗内,(3)将记录电极插入颅骨表面的面神经孔内。本实验采用方法(1)进行记录。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年幼豚鼠(体重300-400g、击掌反应呈阳性),常用手术器械(豚鼠类),钟表镊子,丝钻一套(钻头直径:1mm、0.5mm及锈花针型),扬声器,RM6240B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引导电极,手术冷光灯,20%氨基甲酸乙酯、纱布、棉球。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手术

(1)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7.5ml/kg体重腹腔注射,将豚鼠麻醉。待动物没有明

显挣扎反应后,剪净一侧耳廓四周的毛,腹位固定在解剖台上。

(2)沿耳廓根部的后上缘切开皮肤,剪掉耳廓,暴露耳道孔。用双氧水或粗纱布将

耳道孔上部及后部的头骨上的皮肤及结蒂组织去除(注意:因皮肤较厚,去皮

时要注意止血)。先找到顶间骨、颞骨与枕骨粗隆,然后沿枕骨外缘下行,用

手指边探摸颞骨的乳突部,边做钝性分离,充分暴露颞骨乳突。此乳突部位在

枕骨粗隆的下方1.5cm左右,外耳道开口后方约0.5cm处。

(3)用丝钻在颞骨乳突靠近耳道孔处钻一小孔(直径约1mm)。此处骨质很薄,切

勿用力过猛而插入鼓室过深,伤及耳蜗。钻孔后,用钟表镊子尽力将孔扩展,

充分打开鼓室,以便暴露耳蜗。借助冷光灯照明,此时可见其耳蜗呈淡黄色,

壁上有细的血管走行。耳蜗底圈在外,正圆窗在底圈上方,可见其膜,卵圆窗

膜见不到。

(4)借助冷光灯照明,将银丝电极放置在圆窗上。

2.测试电极安放

将银丝电极放置在圆窗膜上,记录电极(红)与银丝电极相连,参考电极(绿)夹在耳廓皮肤创口上,地线(黑)插在背部皮肤上。

3.RM624OB生理记录系统参数设置

刺激器选择:同步触发,单刺激,正电压刺激,刺激强度3V,波宽0.1ms

记录通道参数设置。

4.观察短声(方波)刺翠下引发的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

5.语音刺激下,观察观察耳蜗微音器电位现象。

6. 深度麻醉下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观察。

五、 实验数据及分析

(1) 正向、反相单刺激

Fig 1

如图1所示,

蓝色箭头表示刺激开始时刻。正相和负相单刺激均可明显观察到耳蜗微音器电位(CM )、复合动作电位(CAP )和N1、N2。

可见耳蜗微音器电位潜伏期极短,均小于0.3ms ,且很忠实地记录了刺激声,因为正相刺激下CM 的谷恰好对应了负相刺激下CM 的峰。

刺激声反相时,N1、N2并不反相。

(2) 正相刺激,逐渐增大刺激强度

我们以1V 为步长,从1V 到12V 依次增加正相刺激强度。 检测的结果发现:当刺激强度在1V~5V 时,随着刺激的强度增加,耳蜗微音器电位越来越强,在刺激为5V 时达到最强;当刺激强度等于6V 时,微音器电位显著变小,而大于6V 时,微音器强度与6V 时基本类似,略微减弱。

下面仅以4、5、6、12V 等刺激的结果展示。

-400

-300

-200-1000100200

R e s p o n s e /μV

Positive Stim.

00.0010.0020.0030.004

0.0050.0060.0070.0080.0090.01

-400

-300-200-1000100

200Time/s

R e s p o n s e /μV

Fig 2

(3) 测定产生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及此时耳蜗微音器电位的阈强度

Fig 3

如图3所示,我们从0.1V 起给刺激声,步长为0.1V ,增加至0.4V 时观察到明显的N1波形,可认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刺激阈值为0.4V ,此时耳蜗微音器电位的阈强度约为30μV 。

(4) 测定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最大振幅,符合“全或无”规律吗?

比较图2、图3不难发现,当刺激声强度从小到大时,CAP 的振幅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而潜伏期基本不变。

Fig 4

Time/s

R e s p o n s e /μV

Time/s

R e s p o n s e /μV

Intensity of Stim. / V

A m p l i t u d e / p e r c e n t o f m a x a m p l i t u d e

Intensity of Stim. / V

L a t e n c y / p e r c e n t o f m a x l a t e n c y

图4表明了N1、N2的振幅和潜伏期随刺激声强度变化的关系。可见CAP 的振幅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而潜伏期基本不变。

本实验中我们测得刺激声强度为3V 时,N1、N2的振幅均取到最大值;N1、N2的潜伏期基本不随着刺激声强度变化。

CAP 的振幅随着刺激声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所以不具符合“全或无”规律。事实上,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符合“全或无”规律,复合动作电位为多个神经元活动的总和电位,不符合“全或无”规律。

(5) 辨认N1和N2波峰,分别测定其振幅是多少

从图2、图3中可明确辨认出N1和N2的波形,测定其振幅如图5所示。

Fig 5

(6) 语音刺激下,观察耳蜗微音器电位现象 人对着豚鼠耳道孔大声说话,记录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然后将所记录到的微音器电位信号再通过显示器和扬声器进行回放,比较是否与所说语音相同?

经实验,可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回放中清晰辨识原语音信号。

(7) 深度麻醉下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观察

向动物腹腔注射过量的氨基甲酸乙酯(如再加初始剂量的一半或四分之三),将动物麻醉深度加深,观察深度麻醉下,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变化。

按要求将老鼠深度麻醉后2min 内,我们发现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变化不大。但在2min 后,CAP 明显地减弱,逐渐变得平坦,7min 后基本消失。而微音器电位在2min 后虽然一直都存在,但是跟之前的幅度值(约150uV )对比发现,幅度有了显著下降,约为30~40uV 。

Intensity of Stim. / V

A m p l i t u d e / μV

Intensity of Stim. / V

A m p l i t u d e / μV

Fig 6

图6所示为深度麻醉7min 后强度为3V 的刺激声刺激下的耳蜗电位。可见深度麻醉下CM 仍然存在,但幅度变小,而CAP 已经不明显了。这与CM 不受缺氧、麻醉等影响的事实相符。

六、 思考题

2. 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微音器电位是多个毛细胞接受声音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毛细胞电位变化极性与纤毛受力方向有关,声音振动引起毛细胞膜电位交替性变化,产生交流电性质的感受器电位,因此微音器电位的波动能同声波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一致。

听神经动作电位是耳蜗对声音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中最后出现的电变化,具体是由毛细胞的电位变化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听神经纤维发生动作电位,是耳蜗对声音刺激进行换能和编码的结果。根据引导方法的不同,可记录到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其波形因刺激声和记录部位而异。从圆窗记录、短声诱发的CAP 最为典型,是听觉研究的重要指标。一般可见2~3个负波(N1、N2、N3)。这些负波可能是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同步化结果,电位的大小能反映被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

Time/s

A m p l i t u d e / μV

动态光散射基本原理及其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Zeta电位测量

【专题】动态光散射基本原理及其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Zeta电位测量 -------------------------------------------------------------------------------- 作者: 骑着蜗牛追火箭收录日期: 2009-11-28 发布日期: 2009-11-28 动态光散射基本原理及其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Zeta电位测量 前言:Zeta电位是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表征参数。现代仪器可以通过简便的手段快速准确地测得。大致原理为:通过电化学原理将Zeta电位的测量转化成带电粒子淌度的测量,而粒子淌度的测量测是通过动态光散射,运用波的多普勒效应测得。 1.Zeta电位与双电层(图1) 粒子表面存在的净电荷,影响粒子界面周围区域的离子分布,导致接近表面抗衡离子(与粒子电。荷相反的离子)浓度增加。于是,每个粒子周围均存在双电层。围绕粒子的液体层存在两部分:一是内层区,称为Stern层,其中离子与粒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另一个是外层分散区,其中离子不那么紧密的与粒子相吸附。在分散层内,有一个抽象边界,在边界内的离子和粒子形成稳定实体。当粒子运动时(如由于重力),在此边界内的离子随着粒子运动,但此边界外的离子不随着粒子运动。这个边界称为流体力学剪切层或滑动面(slippingplane)。在这个边界上存在的电位即称为Zeta电位。 ZETA电位是一个表征分散体系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带电微粒吸引分散系中带相反电荷的粒子,离颗粒表面近的离子被强烈束缚着,而那些距离较远的离子形成一个松散的电子云,电子云的内外电位差就叫Zeta电位。也称电动电位(只有当胶粒在介质中运动时才会表现出来),实际上就是扩散层内的电位差。ξ电位较高时,粒子能保持一定距离消弱和抵消了范德华引力从而提高了颗粒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反之,当ξ电位较低时,粒子间的斥力减小并逐步靠近,进入范德华引力范围内,粒子就会互相吸引、团聚。ξ电位与液体递质内的粒子质量分数有关,改变液体的pH值、增加体系的盐含量都会引起双电层压缩,改变粒子的ξ电位,降低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从而影响颗粒悬浮系统的稳定性。 2.Zeta电位与胶体的稳定性(DLVO理论) 在1940年代Derjaguin, Landau, Verway与Overbeek 提出了描述胶体稳定的理论,认为胶体体系的稳定性是当颗粒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的双电层互斥力与范德瓦尔互吸力的净结果。此理论提出当颗粒接近时颗粒之间的能量障碍来自于互斥力,当颗粒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此障碍时,互吸力将使颗粒进一步接近并不可逆的粘在一起。(图2) Zeta电位可用来作为胶体体系稳定性的指示: 如果颗粒带有很多负的或正的电荷,也就是说很高的Zeta电位,它们会相互排斥,从而达到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如果颗粒带有很少负的或正的电荷,也就是说它的Zeta电位很低,它们会相互吸引,从而达到整个体系的不稳定性。 一般来说, Zeta电位愈高,颗粒的分散体系愈稳定,水相中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分界线一般认为在+30mV或-30mV,如果所有颗粒都带有高于+30mV或低于-30mV的zeta电位,则该分散体系应该比较稳定 3.影响Zeta电位的因素 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可因下列因素而变化: A. pH 的变化 B. 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机能实验报告-高血钾

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年6月10日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预防医学一大班 家兔正常心电图及高钾血症的实验治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家兔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生理意义 2、掌握家兔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 3、观察家兔高钾血症心电图波形变化特征 4、掌握高钾血症治疗的方法(4%碳酸氢钠或极化液) 二、实验原理 血清钾高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正常值:3.5~5.5mmol/L)。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心脏,可使心肌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缩短,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降低,兴奋性则呈双相变化:轻度高钾血症使心肌兴奋性增高,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可使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心脏停搏。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和QRS波波幅降低,间期增宽,可出现宽而深的S波;②T波高尖:高钾血症早期即可出现,严重高钾血症时可出现正弦波,此时,已迫近室颤或心室停搏;③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高钾血症的抢救可采用:①注射Na+,Ca2+溶液

对抗高血钾的心肌毒性;②注射胰岛素、葡萄糖,以促进K+移入细胞。本实验通过静脉滴注氯化钾,使血钾浓度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造成急性高钾血症,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血钾浓度,了解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以及对高钾血症的抢救治疗措施。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离子分析仪、大动物手术器械、气管插管、动脉套管、注射器、头皮针、取血器、电解质测定仪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称重、麻醉和固定动物:家兔称重后,用3%注射用戊巴比妥钠,按1ml/kg从 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时密切注意兔子的状态,当兔子角膜反射敏感度,肌肉紧张性明显降低,立即停止给药。麻醉后,将动物仰卧位固定在实验台上, 2手术与血管插管: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沿颈中线切开皮肤4-5cm,分离颈前肌肉暴露气管,做气管插管,并用丝线固定。在右侧按家兔血管常规分离方法分离颈外静脉,插入连接三通管的颈静脉插管以备输液,缓慢注入生理盐水(5-10滴/min)以保持管道通畅。在左侧肌肉深部分离出颈总动脉,插入连接三通管的总动脉插管。 3. 测正常血钾浓度:用EP管通过颈总动脉取血0.5ml,用电解质测量仪测量动物给予钾溶液前的血浆钾度。 4.描记心电图:将针型电极分别插入家兔四肢皮下。导联线按右前肢(红),左前肢(黄),左后肢(绿) ,右后肢(黑)的顺序连接,依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使用方法描记实验前兔子的正常心电图波形。 5.复制高钾血症动物模型:通过输液装置,经颈外动脉从慢到快调滴速滴注3%的KCl溶液6滴/第1min,10滴/第2min,16滴/第3min及以后(不超20滴/min),密切观察和记录出现高钾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一旦心电图出现正弦波时或QRS波群与T波发生融合时,立即调慢静脉滴注Kcl的速度,维持在6滴/minde,等待,当心电图出现典型高钾血症表现是,经颈外动脉取血0.5ml 作血钾测定。 6.高钾血症的抢救:在心电图出现典型高钾血症改变时,立即对家兔实施抢救。通过颈外静脉快速滴注极化液(20—30滴/秒)30min,待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时,再次记录心电图改变,并由颈总动脉采血0.5ml,测定救治后的血钾浓度。 五、实验结果

动作分析实验报告

动作分析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 开课学院机电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赵秀栩 学生姓名XX 学生专业班级工业工程2013级 2014-- 2015学年第 1 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 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附表: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观测点考核目标成绩组成 实验预 习1.预习报告 2.提问 3.对于设计型实验,着重考查设计方案的 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对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 的认识程度,对实验方 案的设计能力 20% 实验过 程1.是否按时参加实验 2.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 3.对基本操作的规范程度 4.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实验原始记录的完整程度 6.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态 度、基本操作技能;严谨 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 精神 30% 结果分 析1.所分析结果是否用原始记录数据 2.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合理 4.对于综合实验,各项内容之间是否有分 析、比较与判断等 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 理和现象分析的能力; 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能力;事实求实的精神 50%

Zeta电位仪测试简化过程

Zeta电位仪测试简化过程 1、开启仪器(仪器的开关在设备的后面的右上部位), 将出现“嘟嘟”声,指示仪器已开启,开始初始化步骤;如果仪器完成例程,出现第二次“嘟嘟”声。将再次听到两次“嘟嘟”声,说明仪器已达到25°C的默认温度。因为本仪器为632.8激光光源,一般需稳定30分钟 2、点击图标,启动Zetasizer软件 3、点击软件中 File – New - Measurement file,创建此次测试文 件,一经创建,本次测试的结果均自动保存在此文件中,无需另行保存。 4、制备样品 5、将制备的样品注入样品池,粒径分布需1.0 ml—1.5 ml,Zeta点 位测量至少需要1.0 ml。 6、将样品池插入仪器中,等待温度平衡 7、点击Start (),即进行测量。 8、使用光盘拷取数据。 使用注意事项 测量粒径分布 1.测量粒径前,需查知样品分散剂的粘度、折光指数(Refractive Index) 2.用卷纸轻轻点拭样品池外侧水滴,切勿用力擦拭,以防将样品池划伤,如发现样品池 有划纹,需更换。 3.手尽量避免触摸样品池下端,否则会影响光路。 4.一定要去除样品池内的气泡 5.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池为聚苯乙烯材质,不可用于测量有机分散体系 6.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池,测量温度不可高于50摄氏度 7.如需测量有机分散体系或高于50摄氏度,请自带石英比色皿 8.使用滤纸过滤时,舍去过滤后的第一滴样品,以防滤纸上杂质进入样品池 测量时需自带:卷纸、多个注射器、多个离心管(用于稀释样品)

Zeta电位测量 1、测量粒径前,需查知样品分散剂的粘度、折光指数(Refractive Index)、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2、用卷纸轻轻点拭样品池外侧水滴,尤其是两个塞子外侧 3、一定要去除样品池内的气泡,尤其是电极上气泡 4、如发现电极变黑,需更换 5、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池为聚苯乙烯材质,不可用于测量有机分散体系 6、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池测量温度不可高于70度 7、使用滤纸过滤时,舍去过滤后的第一滴样品,以防滤纸上杂质进入样品池 测量时需自带:卷纸、多个注射器(5ml)、多个离心管(用于稀释样品) 制备样品—粒径 样品浓度 每个类型的样品材料,有最佳的样品浓度测量范围。 ?如果样品浓度太低,可能会没有足够的散射光进行测量。除极端情况外,对该仪器来说一般不会发生。 ?如果样品太浓,那么一个粒子散射光也会被其它粒离所散射(这称为多重散射)。 ?浓度的上限也要考虑到:在某一浓度以上,由于粒子间相互作用,粒子不再进行自由扩散。 小粒子需要考虑的事项 最小浓度 对小于10nm的粒子,决定最小浓度的主要因素是样品生成的散射光强。实用的角度,这种浓度应生成最低光强为10,000cp/s(10 kcps),这样才能超过分散剂的散射。作为一个指导,水的散射光强应超过10kcp的,甲苯的应超过100kcps。 最大浓度 对小粒径的样品,最大浓度实际上不存在(以进行动态光散射(DLS)测量的术语来说)。 但实际,样品的性质本身会决定此最大值。例如,样品可能有以下性质:

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实验报告 篇一: 《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篇二: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 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 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 附送: 针灸推拿见习报告 针灸推拿见习报告 篇一:

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针灸推拿学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 杜宗飞学号: 201X090118 专业: 针灸推拿学班级: 针灸推拿学01班指导教师: 赵建明实习 XXXX-X-X—XXXX-X-X 201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五、实习总结 ..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4

1实习单位简介..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2适应针灸推拿专业岗位工作。.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 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 毕业的针灸推拿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 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 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 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针灸推拿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 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 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 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 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针灸推拿专业知识与 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 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 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 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 促使我们成为针灸推拿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针灸推拿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

实验报告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接触器以及其它控制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电路的实验,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1-1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启停电路。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合上电源开关QF5 ,再按下“启动”按钮,KM5得电并自锁,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得电运行。按下“停止”按钮,KM5失电,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失电停止。 实验步骤: 1.按图1-1完成控制电路的接线; 2.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才可进行下面操作! 3.合上断路器QF5,观察电动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 4.按下操作控制面板上“启动”按钮,观察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5.按下操作控制面板上“停止”按钮,观察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6.当未合上断路器QF5时,进行4和5步操作,观察结果。 图1-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启停控制

三.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主电路电压为380VAC,请注意安全。 四.实验用仪器工具 三相异步电动机 1台 断路器(QF5) 1个 接触器(KM5) 1个 按钮 2个 实验导线若干 五.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报告,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实验中所用异步电动机的名牌数据; 2.弄清QF5型号和功能; 3.比较实验结果和电路工作原理的一致性; 4.说明6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七.思考题 1.控制回路的控制电压是多少?220V。 2.接触器是交流接触器,还是直流接触器?接触器的工作电压是多少? 是交流接触器,它的工作电压是220V。 3.如果将A点的连线改接在B点,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为什么?不能,如果将A点的连线改接在B点,闭合开关按钮,接触器没有通电,将不能闭合,线路断开,不能正常工作。 4.控制电路是怎样实现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是由断路器QF5控制的,当电路短路或过载,电流过高,达到断路器的熔断电流时,断路器断开,实现其保护作用。 5.电动机为什么不用直接启动方法?由于电动机的工作电压是380V,采

模特排时法实验报告

模特排时法实验报告 篇一:工业工程试验七-模特排时法 实验七模特排时法 一、实验任务 用模特法确定装配195A型喷油泵的标准时间。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用模特排时法确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和步骤。 2)能用模特排时法正确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的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三、实验原理 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技术。运用模特法,无需经过现场测试,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作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证明,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多,易引起疲劳;动作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提高1%时,能量消耗也会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量消耗反而增加0.5%。模特法把能量消耗最低速度作为基准,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体力。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确定了人的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模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1)动作时间是以手指一动2.5cm所需时间为最小单位(1MOD),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时间都用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达。 2)模特法把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划分为21种,其中11个为基本动作,10个为身体及其他动作。 3)1MOD的时间值表示确定为0.129S,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降低。 4)动作符号不但表示动作,而且也表示时间。比如M3,即表示小臂的动作,也表示时间消耗3个MOD 。动作符号和时间紧密结合,这是模特法与其他预定时间系统最大的区别,也是模特法的最大特点。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195A型喷油泵。 2)活扳手、一字型螺钉旋具、尖嘴钳。 3)“动作研究实验”改进后的动素图、工作地布置图。 4)MOD分析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1人1组,研究内容仍然是195A型喷油泵的装配工作。根据“动作研究实验”所确定的标准操作法,分析喷油泵装配过程中每个动作的模特表达式,并记录在MOD分析表中(见表2-7)实验步骤如下: 1.明确195A型喷油泵装配的标准作业法 根据“动作研究实验”所确定的改进后的动素图和工作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魏晓霞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1150201,山西041004) 摘要本实验以山西师范大学11级心理系学生为被试,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并通过比赛一正常情境下检测了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被试间的手稳定性差异并不明显,而且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其影响也不显著。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情境;情绪;优势手;非优势手 1 前言 手动作的稳定性是衡量手部动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他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 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发现: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8岁最明显;右手的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成人则有时相反,大多数男孩的手运动的稳定性都超过女孩。 本次实验采用九洞动作稳定器来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测情绪与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2 方法 2.1被试

山西师范师大学心理系学生,男生6人女生 32人,平均年龄21岁。 2.2实验仪器 JWG-B心理实验台计时、九洞仪; 2.3实验程序 2.3.1用导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接好,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 2.3.2打开仪器实验的界面,给被试呈现指导语,等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后点击进入实验。 2.3.3试验完成后由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洞地直径和时间,之后由主试设置比赛情境,激发各被试情绪状态,按上述步骤分别测试各被试在比赛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3结果分析 表1正常情境下手动作稳定性结果 M SD 非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 3.290.429 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 3.316 0.4097 表2成对样本检验结果 df t p 非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 37 -0.329 0.744 —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

运动生物力学(实践教学法)实验报告范本(本科生)

实验报告 范本 系别 班级 姓名 南京体育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2学期

实验一览表 实验一摄影坐标测定 实验二重心坐标测定 实验三坐标、重心测定应用实验四测力台外力测定 实验五外力测定应用 实验六肌肉被动力—长度 性质验证 实验七肌肉主动力—长度 性质验证 八模拟小论文撰写

实验一摄影坐标测定 实验目的1.了解运动技术解析摄影方法。 2.掌握坐标解析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坐标解析的逻辑过程和中间数据的意义。 3.影片解析实际操作。 实验原理1.比例尺法 K为比例放大系数,是实际长度和图像长度之间的比例,X ,Y 为原点坐标的平移距离 2.DLT法 L 1 —L 8 为坐标平移、旋转、放大的系数 主要 仪器和设备1.计算机 2.自学?教学?科研一体的二维影片解析软件

实验步骤控制点: 8 摄影频率: 25帧/S 幅数: 10 人体(21)器械(3)点数: 24 身高: 164CM 体重: 60KG 用数据线将电脑与摄像机连接后,利用相关软件,采集踏板前后的10幅照片和1幅框架照片,将所采集的照片存入U盘,然后将U盘接入另一台电脑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所提取的小幅照片存入D盘Jacky文件夹中,并存入与学号相符的子文件内, 并将其重命名。 ②打开二维影片解析软件,输入自己的学号,提取相关图片。 ③在10幅运动图片中的人体上描21个点,踏板上描3个点,数据保存在 DLT3.DAT(其中21个点依次为右手掌中心,右腕关节中心,右肘关节中心,右肩关节中心,左肩关节中心,左肘关节中心,左腕关节中心,左手掌中心,右脚中心,右脚踝关节中心,右膝关节中心,右髋关节中心,左髋关节中心,左膝关节中心,左踝关节中心,左脚中心,会阴、肚脐、剑突、第7颈椎下缘、耳屏下缘处) ④在框架上标8个点,保存数据为DLT2.DAT。 ⑤利用DOS系统,读取相关数据,在电脑上即显示出人的运动模型和现实中人的 运动坐标,该坐标存放在F2D.DAT中。 ⑥打开“File”中的“数据处理”,输edit空格F2D.DA T即可得到数据,根据数据 画图。 原始数据记录DLT1.DAT (0.1005,0.0455)(0.0945,0.5784)(0.0945,1.1033)(0.0869,1.6366)(1.15146,0.0450) (1.1546,0.5766)(1.1546,1.1036)(1.1528,1.6315) DLT2.DAT,(282.0,487.0)(284.0,388.0)(285.0,287.0)(282.0,190.0)(466.0,487.0)(466.0,386.0)(466.0,289 .0)(465.0,189.0) L1—L8.DAT -171.5615 -3.8865 -374.4215 0.9312 184.2814 -337.2925 -0.0016 0.0089 DLT3.DAT 踏板: (500.0,371.0)(492.0,364.0)(478.0,328.0)(481.0,291.0)(440.0,292.0)(422.0,325.0)(429.0,351.0)(433.0,354. 0)(376.0,393.0)(388.0,399.0)(434.0,443.0)(445.0,390.0)(470.0,385.0)(492.0,423.0)(486.0491.0)(492.0,49 8.0)(462.0,396.0)(460.0,369.0)(461.0,329.0)(469.0,272.0)(472.0,254.0)(524.0,513.0)(522.0,509.0)(518.0, 503.0)离板: (577.0,270.0)(565.0,276.0)(542.0,282.0)(562.0,263.0)(574.0,262.0)(592.0,309.0)(617.0,279.0)(622.0,283. 0)(565.0,444.0)(569.0,436.0)(614.0,395.0)(580.0,363.0)(544.0,362.0)(536.0,424.0)(495.0,470.0)(494.0,4 89.0)(562.0,359.0)(571.0,334.0)(577.0,288.0)(571.0,249.0)(578.0,233.0)(522.0,513.0)(518.0,508.0)(514. 0,503.0) JC2DC.DAT 踏板: (1.35,0.66)(1.31,0.70)(1.23,0.89)(1.24,1.09)(1.00,1.08)(0.90,0.91)(0.94,0.77)(0.96,0.75)(0.63,0.54)(0.70, 0.51)(0.97,0.28)(1.03,0.56)(1.18,0.58)(1.30,0.38)(1.27,0.02)(1.30,-0.01)(1.13,0.53)(1.12,0.67)(1.13,0.88)( 1.17,1.19)(1.19,1.29)(1.49,-0.09)(1.48,-0.07)(1.45,-0.04) 离板: (1.80,1,19)(1.73,1.16)(1.60,1.13)(1.71,1.23)(1.78,1.24)(1.89,0.98)(2.03,1,14)(2.06,1.12)(1.73,0.27)(1.75, 0.31)(2.01,0.52)(1.81,0.70)(1.66,0.70)(1.56,0.37)(1.32,0.13)(1.32,0.03)(1.71,0.72)(1.76,0.85)(1.80,1.10)( 1.77,1.31)(1.81,1.39)(1.48,-0.09)(1.45,-0.07)(1.43,-0.04)

“MOD法”实验报告

“MOD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任务 用模特法确定装配电脑主机主要元件的标准时间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用模特法确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和步骤; 2、能用模特法正确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得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3、熟悉生产流程; 4、掌握必要的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 1、模特法的定义 2、模特法的特点: 1)动作时间是以手指移动2.5cm所需时间为最小单位(1MOD),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时间都用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达; 2)模特法把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划分为21种,其中11个为基本动作,10个为其他动作; 3)1MOD的时间值为0.129秒,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降低; 4)动作符号即表示了动作也表示了时间,简便易学。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电脑主机 2、计算机 3、装拆工具、笔、纸、MOD分析表格 4、计算器 五、实验步骤 1、明确电脑主机主要的几个元件装配的标准作业法 根据动素研究所确定的动素分析图和工作地布置图,确定标准作业法; 2、记录左右手的动作分析式,记录在上表中; 3、记录MOD综合分析式 要注意分清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动作,哪些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动作,还要分清时

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4、计算正常作业时间 根据上表中的MOD综合分析式,计算模特值,换算成普通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MOD值×0.129 5、决定宽放时间 取宽放率为:15%。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 6、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7、将计算出的标准作业时间值与秒表测时实验所得的标准作业时间值进行对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两个数值应该比较接近,若相差较大,分析原因。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MOD分析表 操作单元1 MOD值合计=49

实验7.zeta电位实验

实验7 Zeta 电位法测蛋白质的等电点 实验目的 1. 掌握zeta 电位的测试原理方法以及zeta 电位仪的使用。 2. 掌握通过zeta 电位测量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 分散于液相介质中的固体颗粒,由于吸附、水解、离解等作用,其表面常常是带电荷的。Zeta 电位是描述胶粒表面电荷性质的一个物理量,它是距离胶粒表面一定距离处的电位。若胶粒表面带有某种电荷,其表面就会吸附相反符号的电荷,构成双电层[1]。在滑动面处产生的动电电位叫作Zeta 电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测的胶粒表面的(动电)电位。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蛋白质分子中可以解离的基团除N ―端α―氨基与C ―端α―羧基外,还有肽链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如酚基、巯基、胍基、咪唑基等集团,它们都能解离为带电基团。因此,在蛋白质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C COOH H R NH 3+-C H R NH 3COO --+C COO -H NH 2R 阳离子 两性离子 阴离子 pH < pI pH = pI pH > pI 调节溶液的pH 使蛋白质分子的酸性解离与碱性解离相等,即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图1. PH值对BSA的zeta电位的影响(0.1mol / L NaCl溶液)[2] 等电点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pH下1mg/ml 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的zeta电位,用zeta电位值对pH作图(如图1),对应于zeta电位为零的pH即为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等电点。 实验仪器及试剂: ZetaPALS型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比色皿,钯电极,牛血清白蛋白(BSA),柠檬酸,柠檬酸钠,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 1.配制pH值分别为3.0,4.2,5.4,6.6的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溶液脱气后,再加入BSA充分溶解。 2.打开仪器后面的开关及显示器。 3.打开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水相体系)/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有机相)程序,选择所要保存数据的文件夹(File-Database-Create Flod 新建文件夹,File-Database-双击所选文件夹-数据可自动保存在此文件夹),待机器稳定15-20min后使用。 4.待测溶液配制完成后需放置一段时间进行Zeta电位测试,将待测液加入比色 皿1/3高度处,赶走气泡,钯电极插入溶液中,拿稳钯电极上端和比色皿下端,不要让两者脱离,连上插头,关上仪器外盖,则开始实验。(AQ-961钯电极用于pH为2-12的水相体系,SR-482钯电极用于有机相和pH为1-13的水相体系,钯电极可在溶液中浸润一会儿)。

家兔高钾血症实验报告

家兔高钾血症实验报告 正常家兔瞳孔大小 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可见家兔心律失常,并且T波高耸,Q—T间期缩短;并且可见家兔呼吸缓慢,瞳孔放大,眼球突出,紫绀等现象。用葡萄糖、NaHCO3均抢救成功,而用胰岛素+葡萄糖、NaCL均抢救失败。 急性低钾血症和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均可出现肌肉无力,其发生机制有何异同? 相同:骨骼肌兴奋性降低。 不同: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即血清钾↓→细胞内外浓度差↑→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与阈电位差距增大→兴奋性降低。 严重高钾血症时出现除极化阻滞,即血清钾↑→细胞内外[K+]比值↓→静息电位太小(负值小)→钠通道失活→动作电位形成障碍→兴奋性降低。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各有何影响?阐明其机理? 钾对心肌是麻痹性离子。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升高。急性低钾血症时,尽管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由于此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反而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亦变小,兴奋所需的阈刺激也变小,故心肌兴奋性增强。高钾血症时,虽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但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而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使心肌兴奋性增强;但当严重高钾血症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钠通道失活,发生去极化阻滞,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或消失。 急性肾衰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急性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的迅速下降导致钾离子的排泄减少 急性肾衰出现高钾血症应如何处理

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30g口服,每日3~4次。此外,高钾血症病人禁用库存血,限制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停用含钾药物,并及时纠正酸中毒。 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⑴创伤性休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排钾障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⑵休克时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液 中的H+和细胞内液中的K+交换,同时肾小管泌H+增加而排K+减少。 ⑶休克时组织因血液灌流量严重而缺氧,细胞内ATP合成不足,细胞膜钠泵失灵,细胞外液中的K+不易进入缺氧严重不足引起细胞坏死时,细胞内K+释出。 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手足感觉异常? 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内外K+浓度差减少,细胞内K+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故患者出现手足感觉异常或疼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表现。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及盐酸溶液对 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 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 段,用已知测。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溶液的浓度。酸碱滴定通常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做标准溶液,但是,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标定。本实验用草酸(二水草酸)作基准物。 ⑴氢氧化钠溶液标定:H2C2O4+2NaOH=Na2C2O4+2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⑵盐酸溶液标定:HCl+NaOH=NaCl+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仪器检漏:对酸(碱)滴定管进行检漏

2.仪器洗涤:按要求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并对滴定管进行润洗 3.用移液管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0mL草酸(二水草酸),再分别滴入两滴酚酞.向碱式滴定管中加入药品至零刻线以上,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4.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二水草酸)溶液,沿同一个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可认为达到终点,记录读数。 5.用移液管分别向清洗过的两个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入两滴甲基橙。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至零刻线以上2—3cm,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6.用盐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待锥形瓶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 保持30秒不变色,即可认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读数。 7.清洗并实验仪器,清理试验台。 五.数据分析: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并通过比赛一正常情境下检测了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5个被试间的手稳定性个体差异并不明显。并且正常情境和比赛情境下每个被试手动作稳定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情境情绪 1 引言 手动作的稳定性是衡量手部动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他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本实验所用的九洞动作稳定器就是一种通过测定手的动作稳定程度来间接测量情绪波动程度的仪器。 本次实验目的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2 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5名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平均年龄21岁。 2.2仪器 JWG-B心理实验台计时 计数单元 九洞仪 2.3实验程序 1.准备工作。 (1)用导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接好,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 (2)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台主试侧右方插座内,接通电源。开启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为“0”,工作方式选择“计时、计数” (3)指导语:“请你用优势手握住测试笔,悬肘使测试笔与九洞仪面垂直的伸入洞内,直到与洞底接触(这时九洞仪上方源灯亮)再取出。笔进出洞不得碰洞边,先进大洞完成三次不碰洞边算通过,每次完成一个洞三次,你就用测试笔点击九洞仪,结束点一次,然后向我报告完成哪一个洞。如果对同一洞连续碰边两次,该洞就算没有通过,当笔碰边时九洞仪上方红灯亮并有警报声。完成大洞再依次进入较小的洞。” (4)主试发出“预备”口令后,按动实验台操作箱内左侧“启动”按钮,被试开始试验,按上述要求做完试验后,另换一被试按同法进行测试,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洞地直径和时间,并以三次通过最小洞的直径的平均数的倒数作

动作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任务 利用影片分析技术对汽车内仪表盘装饰过程进行细微动作研究。 二、实验目的 (1)利用掌握影片分析方法。 (2)掌握细微动作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 三、实验原理 (1)动作分析的意义和目的 动作分析在方法研究中属于第三层次,它是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人体的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发现作业者无效和不经济的动作,寻求省力、 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使操作更加简便有效,减轻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 度,提高工作效率。 (2)影片分析方法 影片分析方法就是研究者用摄像机将研究内容拍摄下来,通过反复观察作业 过程,对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作业动作重复程 度高以及作业速度快的场合,即在肉眼(目视分析法)很难发现问题的情况下使 用。目前由于技术的发展,多采用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输入电脑后,再用专门 的软件进行播放。 (3)18 种基本动素 吉尔布雷斯夫妇将人的操作分解成17 种最小限度单位——基本动素。美国 机械工程师协会对其修正和认定,并增加了一种,规定了三类共18 种动素。第一类是完成作业所必须的基本动素。第二类是为完成第一类动素做准备的辅助动 素。第三类是与工作无关或无益的动素。这类动素是动作分析的重点,可采用设 计简单的夹具、调整操作顺序等措施加以改进。动作分析与研究的任务是:在构 成操作的动素系列中尽可能把第二、第三类基本动素取消掉,并把第一类动素合 理配成系列,使操作合理高效。 动作分析方法按精确程度不同分为: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 类。本次实验综合应用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即将作业内容 拍摄成录像,利用达宝易工业工程分析软件对录像进行分析,对作业进行细微 的动作分解与观察,对每一个连续动作进行分解,将右手、左手动作分开观察并 进行记录,进行寻求改善。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程及资料 计算机、达宝易软件、录像资料。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达宝易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2)进入c盘的video,从提供的录像资料中选取“car”录像,在达宝易软件中打开。(3)通过影片分析方法对影片进行动素分析,并输出操作程序图。 (4)运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

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ZetaPALS型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 —美国Brookhaven公司 粒度测定: 1 打开仪器后面的开关及显示器。 2 打开BIC Particle Sizing Software程序,选择所要保存数据的文件夹(File—Datebase—Create Fold新建文 件夹;File—Datebase—双击所选文件夹—数据可自动保存在此文件夹),待机器稳定15~20分钟左右后使用。 3 待测溶液经过离心或过滤处理后,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水相用塑料,有机相用玻璃)中,盖上比色 皿盖,插入样品槽,关上黑色盖子和仪器外盖。 4 点程序界面parameters,对测量的参数进行设置:Sample ID 输入样品名;Runs扫描遍数;Temp.设置温 度(5-70℃);Liquid选择溶剂(Unspecified是未知液,可输入Viscosity 和Ref.Index值,可以查文献,其中Ref.Index可由阿贝折射仪测得);Angle在90°不能改;Run Duration是扫描时间,一般2min,观察程序界面左上角Count Rate如小于20Kcps,则延长测量时间(5min或更长)。 5 Start开始测量。 6 数据分析:程序界面左上角Effective Diameter是直径,Polydispersity是多分散系数(<0.02是单分散体 系,0.02-0.08是窄分布体系,>0.08是宽分布体系),Avg. Count Rate是光强;右上角Lognomal可得到对数图,MSD是多分布宽度,Corr.Funct.是相关曲线图(非常重要,数据可信度参考相关曲线图,测量基线要回归到计算基线上);点击Zoom可选择Intensity、Volume、Surface Area和Number,一般是选择Intensity;点击Lognomal Summary—Copy for Spreadsheet可拷贝数据,点击Copy to Cliboard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程序左下角的Copy to Cliboard也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Turn Dust Filter Off是数据保有率。 7 关闭仪器和显示屏;靠数据找老师拿专用优盘 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说,样品测量范围1nm~6μm,浓度体积比≤0.5%(最好0.1%,保证Count Rate不超过800Kcps), 体积1.5~3mL,测量时间1~2min/Run。 2. 样品放入样品池后需要在仪器中稳定5min左右。 3. 实验后及时清理样品仓,还原所使用附件。比色皿冲洗后可重复利用。 4. 在点击Datebase时不要误点到Rebuild Database File Index,如不小心点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cancel。 5. 不能判断浓度时,可点击Setup—Incident Power Settings—Maximize Incident Power Now,Avg. Count R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