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相关知识

耳穴埋豆相关知识
耳穴埋豆相关知识

耳穴埋豆法

一,定义: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等刺激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二,适应症:

1,耳穴预防:主要用于多种传染病的预防,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预防,如输液,输血反应,晕车,晕船等,

2,耳穴保健:包括戒烟,戒酒,减肥,美容等

3,耳穴治疗: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病,扁头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疾病,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症等。

各种炎症性疾病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如眩晕,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

(3)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4)各种慢性疾病,如腰痛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三,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如电针、放血等。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可用耳穴贴压法。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不宜

针刺子宫,腹、卵巢、内分泌,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孕妇做耳穴贴压,宜用轻刺激手法,对习惯性流产史之孕妇则应慎用。

5、耳郭贴压穴不宜过多,耳郭前后部分均可选用穴位贴压。肩背部、腰腿部

病变选用耳背穴位效果更佳。

6、贴压后患者自行按摩时,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穴

感染。

四,特色:

1,没有副作用,用耳穴埋豆疗法治疗疾病史安全可靠地,唯一不足就是有点痛,在治疗的初期,耳穴的反应点比较敏感,贴压后可能感到有点痛,有些病人,在头几天还可能会睡不好觉,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几天,随着病情的好转,疼痛的减轻,疾病也正好转中。

2,操作方便,病人可以每天自己按压,或者在发病时按压耳穴达到治疗的目的。3,耳穴压豆治疗可以消炎、解毒、泻火、又可以补虚、升阳、止痛和麻醉,而且还可以抗过敏,止晕,抗休克等。耳穴压豆疗法在改善微循环、松弛肌肉痉挛,降血脂,抗抑郁,戒烟,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治疗疼痛和一切过敏性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在止痛方面,尤其对急性疼痛的效果更好。

4,治病更防病,还能美容、抗衰老等特点

五,取穴

取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选穴: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

2,按脏腑辨证选穴: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

3,按经络辨证取穴,即根据十二经络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

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西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与西医学理论一致,故选穴因考虑其功能

5,按临床经验选穴

常见病的取穴(了解)

1,食欲不振:脾、胃、小肠、胰、口、皮质下、内分泌、三焦、肝可促进消化,促进食欲,提高代谢功能

2,失眠:神门、枕、皮质下、胃。可协调大脑兴奋和抑制,起到镇静作用3,落枕:颈或颈椎、神门、枕

4,腰椎间突出:腰椎穴,肾,肝,内分泌,三焦

5,失眠:神门、肾、枕、心(多梦加胃)

6,高血压: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耳尖放血

7,落枕:颈、神门、外生殖器

8,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9,消化不良:小肠、胃、胰、胆、脾

10,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

11,偏头痛:太阳、神门、肾、皮质下

12,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分颊

13,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14,耳鸣:肾、枕、内耳、外耳

15,牙痛:神门、上颌、下颌、牙痛点、喉、牙

16,近视眼:肾、肝、目、眼

17,感冒:内鼻、肾上腺、额、肺

18,咳嗽:平喘、肾上腺、咽喉、肺、枕

19,胸闷:交感、心、胸、肺、平喘

20,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平喘、肾上腺

21,哮喘:交感、神门、平喘、肾上腺

22,中耳炎:肾、内耳、内分泌、外耳

23,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

24,扁桃体炎:扁桃体、耳尖、咽喉

25,中暑:神门、心、胸、枕

26,眩晕:神门、肾、枕

27,胃痛:神门、胃、脑、交感、脾

28,美容:内生殖器、肾、肺、肾上腺、皮质下、缘中、面颊区

29,痤疮:神门、大肠、面颊、肺、屏间、脑、肝

30,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枕、肝、脾31,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肺

32,胃神经官能症:胃、神门、肾、交感、肝、内分泌

33,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皮质下

34,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枕、内分泌、皮质下

35,胃痉挛:胃、神门、交感、耳中、枕

36,慢性胆囊炎:胰胆、肝、交感、内分泌、神门

37,慢性胰腺炎(胰腺炎点)、内分泌、交感、神门、肾上腺

38,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39,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

40,肠胀气:肺、大肠、小肠、胃、交感、三焦

41,消化不良:肠、胰胆、脾、胃、内分泌、三焦

42,胃肠功能紊乱:胃、交感、脾、大肠、小肠、枕、三焦

43,过敏性结肠炎:内分泌、大肠、交感、肺、神门、直肠、小肠、三焦44,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交感、脾、肾

45,酒精中毒:艇中、枕、额、皮质下

46,咳嗽:气管、咽喉、对屏间、神门、肺

47,胸闷:交感、心、胸、肺、肾上腺

48,胸痛:肝、神门、相应部位、交感

49,伤风感冒:内鼻、外鼻、肺、肾上腺、神门

50,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枕、耳迷根、肾

51,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间、肾上腺、肾、脾、大肠52,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53,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耳尖(放血)又咽喉,可用蒜泥天灸内关穴

54,高血压:角窝上、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耳背沟、相应部位55,低血压:心、交感、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相应部位

56,心肌炎:心、交感、神门、肾上腺

57,阵发性心动过速:心、交感、神门、小肠、内分泌、枕、皮质下

58,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小肠、肾、(耳折痕)

59,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60,心动过缓:心、交感、肾、枕、肾上腺

61,心律失常:心、交感、神门、内分泌、小肠、枕

62,头晕、头痛:枕、颞、额、神门、皮质下、肝、肾、耳尖(放血)

63,失眠:神门、肾、心、枕、胃、耳尖(放血)

64,多梦:神门、肾、枕、心

65,偏头痛:颞、神门、肾、皮质下、枕

66,三叉神经痛:面颊区、颌、神门、肝、枕、眼

67,面神经麻痹:颊区、眼、口、枕、神门、额、胃

68,肋间神经痛:脑、神门、枕、交感、腺

69,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神门、肾、肝、枕、皮质下、耳尖(放血)70,脑震荡后遗症(脑干)、肾、心、神门、额、胃

71,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心、神门

72,癫痫:神门、心、枕、皮质下、胃、交感

73,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肝、脾

74,癔症:神门、枕、心、(脑干)、皮质下、肝、相应部位

75,精神分裂症:肾、神门、心、(脑干)、肝、枕、(枕小神经)

76,癔症性失语:缘中、咽喉、心、枕、肾、口、神门

77,面肌痉挛:面颊区、眼、口、神门、肝、脾、颞、枕、皮质下、耳尖(放血)

78,休克:肾上腺、心、枕、(脑干)、皮质下、升压点

79,膈肌痉挛:耳中、神门、交感、胃

80,多汗症:交感、肺、内分泌、枕、肾上腺、皮质下

81,戒烟:口、肺、胃、内分泌

82,弱智:缘中、皮质下、心、肾、耳尖(放血)、神门、内生殖器

83,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艇角、内分泌

84,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

85,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皮质下、尿道

86,遗尿症:膀胱、(支点)、肾、缘中、心、尿道

87,膀胱炎:膀胱、肾、交感、枕、肾上腺

88,肾盂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肝、脾、内生殖器

89,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肾、交感、皮质下、膀胱

90,急性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肾上腺、输尿管

91,阳痿:内生殖器、外生殖器、对屏尖、内分泌、肾、腮腺

92,睾丸炎:对屏尖、内分泌、神门、肾上腺、内生殖器

93,副睾丸炎:对屏尖、内分泌、神门、肾上腺、外生殖器、肾

94,早泄:内生殖器、对屏尖、内分泌、神门、肾、心

95,前列腺炎:艇角、膀胱、内分泌、肾上腺、肾、三焦

96,神经性多尿:肾、缘中、内分泌、神门、神经点

97,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饥点)、肺

98,肥胖症:口、食道、胃、十二指肠、内分泌、(男)对屏尖

99,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女)卵巢

100,溢脂性皮炎:肺、内分泌、脾、枕、肾上腺、肾、心、神门

101,痤疮:肺、内分泌、睾丸、面颊区

102,湿疹:肺、肾上腺、枕、大肠、内分泌

103,婴幼儿湿疹:相应部位(点刺)、肺、枕、肾上腺

104,口腔溃疡:口、内分泌、神门、舌、肺

105,牙痛:颌、神门、(牙痛点)

106,牙周炎:颌、口、肾上腺

107,舌炎:舌、口、内分泌、心、肺、小肠

108,舌裂:舌、内分泌、交感、肺、枕、脾、小肠、肾

109,牙龈出血:颌、肺、肾上腺、口、脾

110,乳腺小叶增生:内分泌、缘中、(乳腺)、枕、交感

111,乳腺囊肿(乳腺)、内分泌、肾上腺、枕、神门、交感

112,乳腺炎:乳腺、内分泌、胸、肾上腺

常见穴位功效:(了解)

肘:在腕与肩穴之间。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扭伤疼痛、网球肘、风湿性肘关节炎、上臂疼痛。

肩: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平耳轮脚。主治肩周炎、肩部疼痛、上肢瘫痪、功能障碍等。

锁骨: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主治肩周炎、肩背部疼痛、全身各关节疼痛亦可从锁骨治疗有效。

跟: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前上方近三角窝处。主治足跟痛、跟部疾患,如足跟部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

踝:在跟与膝连线中点处。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

膝:在对耳轮上脚部的中点。主治:膝关节炎、膝关节扭伤、膝关节疼痛。髋:在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中点。主治髋关节疾患、坐骨神经痛。

臂:在对耳轮下脚外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臂部损伤。

坐骨神经:对耳轮下脚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症、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绞痛、哮喘、痛经、急惊风。交感对内脏器官有较强的镇痉和解痉止痛作用。

颈椎:对耳轮下处。主治颈椎病(包括病骨质增生、退化性病症)、落枕。

胸椎:对耳轮中处。主治胸痛、胸椎病变、经前期胀痛、乳腺炎、乳汁不足。腰骶椎:对耳轮上处。主治腰骶椎疾患。

腰椎:在骶椎与胸椎连线的中点处取之。主治腰部疾患。

颈:在耳轮颈椎前侧耳甲缘处。主治落枕、颈项强痛、颈部扭伤。

胸:在对耳轮胸椎穴前侧耳甲缘处。主治胸部疾患,如胸闷、胸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

腹:在对耳轮腰骶前侧耳甲缘处。主治腹痛、腹泻、腹胀、妇科疾患。

神门: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在降压点与盆腔穴连线中下1/3交界处。有镇静、安神、止咳平喘、消炎止痛作用。是止痛之要穴。主治: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患,如失眠、多梦、眩晕、癫痫、高血压等。

盆腔: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分叉处的内缘。主治盆腔炎、前列腺炎等。

降压点:在三角窝内的外上角。主治高血压。

肝炎点:在降压点与盆腔穴连线中上1/3交界处。主治肝胆疾患。

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是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的反应区,能调节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具有消炎、消肿、抗过敏、抗风湿、抗休克

的作用。主治高低血压、眩晕、风湿性关节炎。

屏尖:在耳屏外侧面上部隆起的尖端。可放血来退热、止痛。主治疼痛性疾病下屏尖: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具用清热解表、行气活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治昏厥、低血压、感冒、疟疾、咳嗽、乳腺炎。

饥点:在外鼻与下屏尖连线中点。主治肥胖症甲亢等。

渴点:在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主治糖尿病。

心脏点:在渴点与外耳轮连线中点。主治心脏疾患。

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1/2中点。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的中点。主治鼻炎、感冒。

外耳:在屏上切迹微前凹陷中。主治眩晕、耳疾,如耳聋、耳鸣等。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和脑膜刺激症,如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落枕、主治头痛、头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枕点亦有强壮和抗休克的作用。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

额:在对耳屏内下方下缘中点。主治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下处。是大脑皮腩反应区,具用调节大离皮层的兴奋或抑制的作用。是治疗瘫痪疾病的要穴。主治: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患。如疼痛、神经衰弱。

兴奋点:在睾丸与丘脑之间。主治嗜睡症、夜尿症、水肿、内分泌紊乱。

睾丸(卵巢):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腮腺穴向下约0、2厘米处。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如性功能障碍、睾丸炎、副睾炎、卵巢炎、输卵管炎、月

经不调、不孕症等。

心:在耳甲腔中央凹陷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神经衰弱、口舌生疮等。

对于精神疾病亦有疗效。

肺:在耳甲腔的周围,心区的上下方。主治肺气肿、鼻炎、盗汗、自汗、哮喘、感冒、水肿及皮肤病等。

气管:在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主治咳喘,咽炎等。

支气管:在气管与上肺、下肺的中点处。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脾:在耳甲腔外上方。主治腹泻、腹胀、胃痛、崩漏、水肿、内脏下垂、溃疡病、血液病。胃:耳甲腔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消化不良及精神系统病症。三焦:在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主治泌尿、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痤疮。

口:耳甲腔耳轮脚下方前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

食道:耳甲腔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食道疾患。

贲门:耳甲腔耳轮下方后1/3处。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十二指肠:耳甲艇耳轮脚上方后部。主治十二肠溃疡、幽门痉挛。

小肠:耳甲艇耳轮脚上方中部。主治消化不良、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大肠:耳甲艇耳轮脚上方前部。主治腹泻、便秘、痔疮。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眼疾。

胰胆:在耳甲艇、肝肾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主治胰腺炎、糖尿病、带状疮疹、偏头痛、胆道疾患。

肾: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肾炎、腰膝酸软、神经衰弱、哮喘、耳聋、耳鸣、眼疾、脱发。

输尿管:在耳甲艇肾与膀胱之间。主治:肾绞痛。

膀胱:耳甲艇肾与艇角之间。主治膀胱炎、遗尿、尿潴留等。

前列腺:在耳甲艇内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

胰腺点:在胰与十二指肠两穴之间。主治胰腺炎、糖尿病、消化不良等。

腹水点:在耳甲艇小肠与胰胆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肝硬化、肾病综合症引起的腹水和腹胀等。

目1:耳垂屏间切迹前下方。主治假性近视、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

目2:在耳垂屏间切后下方。主治各种眼疾。

升压点:在屏间切迹下方。主治:低血压、虚脱。

上颌: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中点。主治上牙痛、痢疾、颞颌关节紊乱等。

下颌:在耳垂3区中点。主治下牙痛、痢疾等。

上腭:在耳垂2区外线下1/4与耳垂2区外线下2/4交界处。主治口腔疾病。

下腭:在耳垂2区上线中内1/3交界处。主治口腔疾病。

卵巢:在屏间切迹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主治妇科疾患,如不孕症。

神经衰弱点:在耳垂4区中点。主治失眠、多梦。

眼:耳垂5区。主治经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眼病、内耳性眩晕、耳鸣。

垂前:耳垂4区。主治神经衰弱、牙痛。面颊:在耳垂3区、耳垂6区交界线周围。主治三

神经痛、口眼歪斜、痔疮疾患。

扁桃体:在耳垂8区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上耳根:耳背耳根最上缘。主治鼻出血、头痛、腹痛、哮喘。

耳迷根:在耳背与乳突交界处的耳根部。主治心动过速、腹泻、气喘。

下耳根:耳垂与面颊根交的下缘。主治哮喘、低血压、头痛、咽痛。

降压沟:在耳背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主治高血压。

上耳背:在耳背上方软骨隆起处。主治皮肤病、坐骨神经痛、腹胀、背痛。

中耳背: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主治皮肤病、腹胀、腹泻、消化不良

下耳背:在耳背下方软骨隆起处。主治皮肤病、背痛、咳喘等。

本科常见穴位

颈椎病,主穴:颈,颈椎,3天换贴1次,

腰椎间盘突出,主穴:腰骶椎

神门穴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消炎作用,可以作为辅穴。

坐骨神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大肠、脾、三焦主治便秘,

六: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取穴方法:

观察法:拇食二指拉住耳轮后上方,由上至下,从内到外,分区观察,在病变相应区如有变形,变色,结节,充血,丘疹,脱屑,水泡等阳性反应,即为耳穴的治疗点

按压法:在患者耳廓相应部位,用探针,火柴头等物轻轻按压,寻找压痛点,当压到敏感点时,患者有眨眼,皱眉。呼痛,躲闪等反应,选压痛最明显的点为耳穴的治疗点。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每日按压3-4次,每次2-3分钟,一般上午下午各一到两次,(伴剧痒时,可以随时按压)。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

压耳手法:对压法,点压法,直压法,轻柔按摩法

对压法:术者用示指和拇指指腹置于患者耳廓正背两面,相对按压,出现得气感,可以示指和拇指边按边压圆形移动找敏感点。持续对呀20-30秒属于泻

法,适用于实证,热证,年轻体壮者,对于躯体疼痛,急性炎症有较好

的镇痛消炎作用,患者可以自行按压,每日3-5次。

直压法:指尖垂直按压穴丸,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按压4-6次,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此法属于泻法,

适应症与对压法相同,

点压法:指尖一压一松间断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感到胀或沉重刺痛感为宜,用力不宜过重,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或具体可视病情而定,本法

属于补法,适合虚证,慢性病,体弱久病患者,每天按压数次。

轻柔按摩法:用指腹经按压穴丸压实贴紧皮肤,然后顺时针方向轻轻压丸旋转,以病人感到酸胀微痛为度,一般每穴轻轻按摩27转。此法用力轻

微者属于补法,补虚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衰,年老体弱及耳穴敏感

者,用力适中则平补平泻,是耳压手法中常用手法

手法:每天用手指捏压(不要揉动)2-3次,捏压得用力适当,防止压破皮肤,已微感痛感为度,每次1-2分钟,5-7天后去除,换对侧耳穴继续治疗。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八:疗程,慢性病一般每周换帖耳穴3次(隔日换一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运用,1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休息10天,

急性病每日贴压1次,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4-7次为一疗程,或视病情而定。

九:疗程与转归:

1,即时效应:症状立即好转

2,延缓效应:治疗之初没有反应,1-2个疗程之后,症状逐渐好转

3,短时反跳反应:治疗之后起初症状反而加重,然后逐步恢复

4,无效反应:经几个疗程仍未见效果,敏感点匮乏,改用或加用其他疗法5,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

十,提高疗效的因素:根据医生的诊断,患者病情,患者体质,耐受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

1,取穴准;找准敏感点是关键,仔细用压痛法寻找压痛点,或用肉眼观察法查其阳性反应,找准敏感点————耳穴诊断法:按顺序探测穴位:三角窝-耳甲艇-耳轮脚周围-耳甲腔-屏间切迹-耳屏-对耳屏-耳垂-对耳轮-耳舟-耳轮-耳背

2,方法对:按压耳豆的方向要对,

耳廓凹凸不平,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很难刺激穴位准确

同一个穴位,不同按压方向,治疗效果不一样,如耳甲腔,耳甲窝的心,肺,脾,胃,肾,膀胱,小肠,大肠等穴,一般90度垂直按压。耳舟,对耳轮以及对耳轮上下脚的肩,腕,肘,指,趾,坐骨神经等穴一般取45度-60度按压刺激。

3,刺激量合适:刺激量=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时间、刺激强度与刺激量成正比。

实证、热证、急性疼痛、炎症、应用刺激量(按压强度)大一些,疗程缩短,见效快,。反之,虚证、寒症、慢性疾病,刺激量小,疗程宜长,刺激量小者为补法。

4,疗程够:病程和疗程成正比,人的体质差异,季节地域,感受病邪轻重不一,即使同一疾病,很有可能疗程长短不同。

十一,常见反应;

1,疼痛反应:多数耳穴都会有疼痛感,少数也有酸麻胀热凉等感觉,刺激数分钟后,耳廓局部或整个耳廓逐渐出现充血、发热、属于治疗中的得气反应,疗效好。耳穴疼痛是一种取穴准确的表现,一般可以忍受,则不用处

理,随着症状好转,耳穴疼痛可缓解,需要解释清楚,获得患者配合。只有当患者难以忍受时,如有异常疼痛,伴有头痛,张口困难,下肢发冷,全身麻木等异常感觉,只要调整压瓦方向,即可缓解,耳穴异常感觉就会解除,一般出现此种异常感觉的患者,疗效都比较好。,

2,经络反应:部分耳穴刺激后会沿着经络循行有酸麻,蚁走感或者点击感。

与刺激强弱有关。

十二,我们科常用的耳穴疗法

1,贴神门、肝、脾、胃、喷门、交感耳穴,可以治疗患者术后PCA所致恶心呕吐。

2,贴肺、大肠、小肠、胃、交感、三焦穴,可以促进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

3,贴大肠、小肠、胃、直肠、三焦,可以治疗便秘

4,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穴,可以治疗失眠

5,贴大肠、小肠、交感、胃、脾肺、内分泌、三焦穴,可以治疗术后腹胀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 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 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 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 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 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 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 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 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 醉中(耳针麻醉)。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 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 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碘酒、酒精、棉签、镊子、 探棒、胶布、弯盘等),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戴手表,洗手。 2.患者准备:评估 核对医嘱、床号、姓名并转抄医嘱。 (以下为口述内容) XX床,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由于您最近失眠,今天根据医嘱要给您进行耳穴埋豆,您之前有接受过这项治疗吗?我简单给您介绍一下,耳穴埋豆是采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黏贴在耳朵相应的穴位上,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贴压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微微发红、发热的感觉,部分患者会出现胶布过敏及疼痛难忍现象时,我们及时进行更换或停止贴压。(如果患者为已婚妇女,询问是否有习惯性流产史)您对胶布及酒精过敏吗?对一般的疼痛能耐受吗?需要上卫生间吗?患者耳部皮肤无瘢痕、丘疹,患者无紧张能够配合治疗。 3.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环境安全、无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屏风遮挡。 4.物品准备齐全 5.举手示意,携用物至床旁。 口述关闭门窗 再次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 (以下为口述内容,以失眠为例) XX床,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可以给您进行耳穴埋豆这项操作了吗? XX这项操作采取坐位比较好,我协助您坐着好吗? 选穴(探棒)神门、心、皮质下(口述穴位具体位置)。

6.消毒皮肤,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向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7.贴压:询问患者感觉并观察患者皮肤及有无不适 8.协助整理 (口述)XX,我已经为您贴好耳穴埋豆,我现在给您讲解一下耳穴埋豆的注意事项,耳穴埋豆的局部出现热、麻、胀、痛属于正常现象,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9.询问有无需要,将呼叫器放在患者宜取处。感谢患者配合。 10.洗手,记录。

耳穴压豆评分标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口述)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分数: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 自身准备: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洗手,戴口罩 核对转抄医嘱,1床,李红,女,30岁,病症:失眠耳穴压豆选穴:神门、心、皮质下评估患者: 核对床头卡,1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李红)可以核对下腕带吗? 您这几天是不是休息的不太好?(是的)您不用紧张,医生给您开了耳穴压豆的医嘱来改善您的睡眠。请问您之前接受过这项治疗吗?(没有)

那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耳穴压豆就是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您耳朵的穴位上,通过间断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筋脉,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缓解您失眠症状的目的。 这项治疗是无创伤性的,就是可能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个在中医上叫做得气,是一种正常的治疗反应。那了解这些之后您能接受这项治疗吗?(能) 那让我评估下您的耳部皮肤情况,皮肤颜色正常,完整无破损,适合治疗。 请问您对酒精和胶布过敏吗?既往有习惯性流产史吗?患者现在未妊娠。 需要协助去卫生间吗?那您先休息一下,我回去准备用物。 环境评估: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 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75%酒精棉球、王不留行籽、探棒、血管钳、弯盘、手消剂 1.再次核对床头卡、腕带。 2.李女士,您现在准备好了吗?(好了)这项治疗取坐位比较合适,你现在体位舒适吗?那现在给您选穴了,如果您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请及时告诉我好吗? 3.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 神门:三角窝后三分之一的上方心:耳甲腔正中的凹陷处皮质下:耳屏的内侧面4.现在我要为您消毒下耳郭皮肤,酒精稍微有些凉,请您不用紧张。(由内到外,由上到下,不滴水)。消毒探棒。 5.再次核对穴位,定穴,右手持血管钳取耳贴对准穴位压贴。 6.运耳10-15次,使耳朵发红发热,询问患者有什么感觉?(酸麻胀痛) (用大拇指指腹沿内外耳轮,由上至下按摩,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 7.按摩耳穴,每穴2-3分钟,注意按摩力度,使耳穴有发热、胀麻感(即得气)为度。 8.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再次运耳10次收尾,并做好宣教。 9.李女士,耳贴已经贴好了,我现在跟您说下注意事项: ①耳穴一次不宜选择过多,一般以3~8个为宜,今天给您选了3个穴位。 ②夏季多汗时不宜压贴过长时间,3天为宜;冬季耳朵有冻疮、炎症时不宜压贴。 ③您平时需要像我这样,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对捏耳朵,每天按压3~5次,每次2分钟左右。 ④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防止王不留行籽移位、脱落。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准备用物,核对床头卡。) 护士:2床,你好,今天我是你的主管护士小范,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刘丽 护士: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吗? 刘女士,今天你是术后第二天,请问你便秘的症状好些了吗?患者:没有 护士:不用担心,根据你的情况,我们遵医嘱会给你进行耳穴埋豆的治疗,它可以缓解你便秘的情况,请问你以前接触过这项治疗吗?患者:没有 护士:不用担心,我现在向你解释一下耳穴埋豆的原理,所谓耳穴埋豆,就是将王不留行籽粘贴于你的耳朵上,通过揉压的方式,从而刺激耳穴上的穴位,以达到缓解便秘的目的,你放心,他不会造成你的疼痛不适,请问你愿意接受这项治疗吗? 患者:愿意 护士:那么由我为你进行这项操作可以吗? 患者:可以 护士:那么我现在为你检查一下耳廓的情况,耳廓无破溃,无脓液,适合进行这项操作。 护士:请问你对胶布过敏吗? 患者:不 护士:请你稍等,我现在去准备用物。

护士:好的,刘女士,现在为你进行耳穴埋豆的治疗,请问你需要上洗手间吗? 患者:不 护士:请问你还有什么需要吗? 患者:不需要 护士:好的,刘女士,这项操作我会为你选择三个穴位: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尿道: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肛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用探棒用力均匀的寻找压痛点,然后贴压王不留行籽) 请问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吗? 患者:有 护士:好的,刘女士。王不留行籽已经贴压于你的耳穴上了,请将你的手指给我,感受一下好吗?(护士将患者拇指和食指按压王不留行籽,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每个四个小时按压1—2分钟,以加强对血管的刺激,夏季保留1—3天,避免沾水。) 护士:好的,刘女士,今天的治疗已经操作完毕了,请问你还有什么需要吗? 患者:没有了 护士:好的,刘女士,谢谢你的配合 (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整理用物)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穴埋豆(又称耳穴压贴法)是采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病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一、目标 1、疏通经络 2、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3、促进机体阴阳平衡 二、适应症: 1、各种痛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手术后疼痛、神经性疼痛,各类晚期癌肿所致的疼痛。 2、各种炎性疾病 3、功能紊乱性疾病。 4、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6、传染性疾病。 7、其它:耳穴埋豆尚有催产、催乳功能,也可治疗食物中毒,输液反应,还可预防输血反应。 三、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 2、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 3、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

4、妇女怀孕期间,月经期。 四、评估 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既往史、当前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及耳部皮肤情况。 2、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怀有身孕。 3、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信心。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豆(或菜籽),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2、核对医嘱,探查耳穴,方法有以下三种: ●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廓上相应部位寻找到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即是该穴。 ●按压法: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棒(或毫针柄、火柴梗等)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治疗点。 ●电测定法:应用耳穴探测仪测定到的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穴位) 3、核对穴位后75%酒精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有图精.doc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 :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程序 :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 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耳穴压豆的操作流程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 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 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 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 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程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01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6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 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程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 有无流产史, 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 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 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 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 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 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 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 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 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 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 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 安排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 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目的】 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 【禁忌症】 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 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

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 评估患者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 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

耳穴埋豆操作规范

耳穴埋豆 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适应症 临床适用于近视、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痛经、闭经、单纯性肥胖等临床常见病症。 (二)禁忌症 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准备工作 治疗盘、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四)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五)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法操作规 程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xx。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xx、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行业文书)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病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失眠、腹胀 等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禁用。 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 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选穴。 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 2、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腕带,选的穴。 3、取坐位,选穴。 4、棉棒蘸酒精消毒皮肤。 5、小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于穴位上。 6、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情况。 7、讲解传授自行按摩技巧及注意事项,协助患 者取舒适卧位。 8、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病症、选穴。 9、整理床单位,关心体贴病人。 10、垃圾分类放置,六步洗手法,摘口罩,记 录、推车出病室。 注意事项:(1)操作所选用的王不留行籽及胶布等应常规消

毒,以防感染。(2)防止胶布潮湿及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对胶布过敏者可加贴肾上腺素或使用抗过敏胶布。(3)夏季压豆因多汗,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留置1—2天。(4)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慎用,耳廓皮肤有炎症。冻伤的部位不宜使用。(5)按压刺激强度以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湿敷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湿敷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肢体肿胀、关节炎等外科肿疡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 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治 疗项目、部位。 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 2、核对治疗卡,腕带内容。 3、关闭门窗,遮挡床幔。 4、取舒适体位,暴漏敷药部位。 5、垫治疗巾,将浸药纱布敷于治疗部位上。 6、每隔5—10分钟淋药一次,讲解注意事 项,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7、看表,时间到,去除纱布、治疗巾。 8、观察治疗效果,带药物自然晾干后整理 用物。 9、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内容。爱护体贴 病人,开窗通风,拉开床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