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课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矞矞皇皇、潜龙腾渊、鹰隼试翼”等词语。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4.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2.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

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白话文风气之先。著有《饮冰室合集》。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三、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泻鳞惶胎履哉潜渊纵

3.指名读重点字、词,齐读加强记忆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4.学生根据注释自译课文。

5.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错。

6.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全班齐读) 四、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1.默读文章,思考:什么是“少年中国”?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第一段:标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段: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第三段:展望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的责任。

五、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少年人性格特点?

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

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朝阳乳虎

2.归纳

将少年人性格比喻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明。少年人充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

3.朗读,背诵。注意语势,情感充沛。

(二)学习第二段:

1.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

2.齐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

(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