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第四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概述

一、课程评价的涵义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

由于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很长时间在课程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该评价模式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目标评价模式只考虑到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或称为“副效应”、“第二效应”)。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即原先确定的目标。该模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但目的游离评价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容易导致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备,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来取而代之。

3.CIPP评价模式

CIPP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它认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它是下面四个评价步骤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

第一,背景评价(Content evaiuation) ,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应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第二,输入评价(Input evaiuation),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第三,过程评价(process evaiuation),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设计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第四,成果评价(product evaiuation) ,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和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反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CIPP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可以为课程决策提供更多的评价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4.CSE评价模式

CSE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Evaiuation)的简称。该模式包括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需要评定,调查人们有何种需要,核心问题是确定教育的目标。

第二,选择计划阶段(方案评价与选择),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计划进行评价,包括对课程内容与教育目标一致性方面的分析以及对设备、资金和人员配置情况的研究,并在各种方案中选择一个能满足教育需要的计划。

第三,形成性评价,了解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修正某些偏离目标的地方,以保证目标的达成度,这一阶段也称为计划的修正阶段。

第四,总结性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判断,判断之后对所评价计划是推广、保留、修正,还是放弃作出最终选择,这一阶段又称为计划的批准或采纳阶段。

CSE是一种为教育改革提供服务的评价模式,其优势体现在阶段性、综合性与全程评估相结合上,更加系统和全面。在这一评价中,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和总结性功能得到

了有机的统一(综合性),评价活动贯穿于从教育目标的确立到教育质量全面检查的各个阶段(阶段性和全程评估)。

第二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系统的事实做出价值判断,而不只是一般地描述教学事实。 –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教学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育行政人员,也可以是教师、学生或家长及社区人员。 –教学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教学目标常常是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教学评价大体经过了考试、测量、评价等三个阶段。

(一)传统考试时期

(二)教育测量阶段

(三)教育评价阶段

(一)传统考试时期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采用考试形式的国家。

–在《礼记·学记》中就对不同学年学生的考核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

–公元606年开始的科举考试,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评价形式。

.考试的积极作用:检查学生记忆知识;检查学生表达能力;鉴定和选拔人才。

.考试存在的问题:在命题的科学性和评分的客观性方面难以尽善尽美。

(二)教育测量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教育测量开始发展起来。.1905年,桑代克发表《精神与教育测量导论》,标志教育测量运动开始。他被誉为“教育测量之父”。

.教育测量的优点:用实证的方式测量学生发展,更加客观。

.教育测量的不足:评价者被贬低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术员;有用数字来衡量学生所有方面的倾向。(也归类为第一代教育评价理论)

(三)教育评价阶段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八年研究” (1933—1940)的开展,以泰勒模式为代表,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一般人们都把泰勒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第二代教育评价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其他教育评价模式,教育评价开始既为鉴定服务,又为诊断、改进服务,具有了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第三代教育评价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强调评价中的人文精神,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认为评价结果更多依赖参与者的共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一,诊断功能。教学评价是获取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

第二,导向功能。教学评价是检查教育终极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

第三,发展功能。教学评价能够肯定和扩展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第四,调节功能。教学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有效的依据,帮助调整教学的方案和计划等。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根据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根据评价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三)根据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分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一)根据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前进行目的是分析学生的起点,摸清学生水平及现有差异以安排教学。

.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展的重要方式。

.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一项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评价。

(二)根据评价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也称为相对性评价,是以学生所处的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团体中的常模作为参照标准,根据个体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报告评价的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也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指在评价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方式。

(三)根据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分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顾名思义主要是一种数量化的评价,它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被评价的资料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质性评价主要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评判,通常表现为书面的“鉴定”或“评语”。一般来讲,书面的评语通常比简单的分数或等级更清晰地传达出被评价者的优点与缺点,但这种评价方法不够精确,且主观性较强。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三)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

(四)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一、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质性评价

根据学生学业成就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不同,学生学业成就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两种。

一、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

(一)学绩测验的类型

(二)学绩测验的质量指标

(三)学绩测验的评分要求

测验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量化评价方法。其它量化评价方法还用问卷法、实验法、量规法等。

成就测验即指学业成绩测验,也称为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即“成绩”的测定。

成就测验测量的是一些特定的、限定于某一范围的知识和技能,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所测验的则为一般性的、较为广泛的能力,态度测验、人格测验所测验的属于非认知领域的内容。后

四者也统称为心理测验。

(一)学绩测验的类型

1.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按解释分数的标准)

2. 准备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按测验时机和作用划分)

3.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的测验,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共同按照标准化程序编制的测验,如托福考试,大学生英语考试等。

.教师自编测验:根据教师在教学各阶段的需要,自行设计和编制的用来考察在某一时间内学生学业水平的测验。

4.客观性测验和主观性测验(按试题类型划分)

.客观性测验是指采用客观性试题的测验。客观性测验评分的客观性强,能有效消除评分者的评分误差。

.主观性测验是指采用主观性试题的测验。主观性测验的评分受评分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主观性测验包括论文式测验(通过论述题进行测验)和问题情境测验(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进行测验)。 (二)学绩测验的质量指标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测验目的。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是比信度更重要的指标。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或一致性程度,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在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张试卷总的来说,它的试题要做到难易适中。

区分度:指测验对学生成绩的区分程度。即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区分的程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

(三)学绩测验的评分要求

.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

.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和可接受变式。

.评分标准要依据试题的难易以及要点的主次分配分数。

.评分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又称自然主义评价,它更多地使用自然工具,强调在自然的教学情境中收集关于评价对象发展状况的丰富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用描述性、情感性语言对评价对象的进步作出评定,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它与量化评价相对应,强调质的分析和把握。

质性评价关注的是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内容,可以真实深入地反映学生的发展过程;但它受评价者主观的价值观和态度影响较大,在使用时需与量化评价方式相结合,避免走向极端。

(一)观察

通过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外部行为的观测,能够反映学生的能力、技能、习惯、态度、情感、创造力、方法水平等方面的特征。

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音乐、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

分为自然观察、情境抽样观察(选择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开展观察)、时间抽样观察(选择不同的时间间隔开展观察)和追踪观察等多种具体方式。

(二)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进行收集,并据此进行评价。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成果型记录袋,收集学生各个阶段的最佳作品,展示学生的成就。

.过程型记录袋,收集反映学生进步的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描述学生的进步。

.评估型记录袋,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作品,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表现水平,主要为教师提供信息。

(三)表现性测验评价

表现性测验的是指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操作、写字、制作档案资料等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思维能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称的测验。

主要形式

1、口头测验

2、论辩

3、短文题考试

4、写作测验

5、实验技能考核

附:学绩评价的其它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问卷、访谈来进行。问卷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题要求学生笔答以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方法。访谈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态度和课后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2.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它的主要方法包括运用标准答案、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对自己作出评价。

第四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一、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

一、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清晰具体;全面;可理解和有操作性。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恰当;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教学方法:教法得当;学法得当。

.教学过程的组织:能恰当组织学生参与;师生乐在其中;课堂活泼有序。

.师生关系:民主开放、平等交流。

.教学效果:达成目标;每个学生都有效率地学习;时间安排合理。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

(一)基于方式和手段区分的评价方法

(二)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

(一)基于方式和手段区分的评价方法

1.量表评价法

将教师教学中各评价项目分为不同的等级,设计成评价表。评价时按照一定的标准结合实际打分,并对所有分数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一个评价分数。其评价指标具体,注重结果的量化处理和标准的一致性。

优点:结果简单清晰。

不足:评价表很难设计合理,评分受评价主体的主观影响也较大。

2. 综合分析法

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定性分析而评定优劣的方法。强带对教学过程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成功之处和薄弱环节。这种方法设有专门指标和等级,评定结果以定性描述为主。

优点:简便易行,能突出主要问题或主要特征,有助于用以改进工作。

不足:规范性差,标准不明确,不宜用作等级评定。

3. 随堂听课评价法

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直观观察,获取有关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特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等信息,从而评价课堂教学并相应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方法。

优点:评价者往往由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者担任,意见比较中肯、有建设性;相对于量表,自由度较大,容易实施。

不足:如缺乏合理安排,容易缺乏针对性,让被评价者无所适从。

4. 调查法

强调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搜集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材料,了解人们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意见,进而做出定量或定性分析,对I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优点:兼具量表和综合分析方法的优点,看用于专门坚定某教师的总额水平或用以改进教学。

不足:受评价者自身素质限制较大。

(二)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

1.督导评价

督导评价是督导人员以督促检查教学工作为目的而实施的评价,具有较大权威性。督导人员一般为专家或领导,主要通过听评课,检查学生作业及教师教案,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来进行。督导人员在评价时一定要客观、公正、公平,既要督促检查教师的教学,更要以帮助和指导教学工作为目的,通过督导评价为改进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2.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通过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 学生评价是可靠的,但受班额、课程或学科类型、教师教龄、学生对教学目标理解程度、教师要求严格程度、学生学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评价有一定误差。因此,学生评价应与其他评价结合使用。

3. 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指同一学科、同一教研组或学校其他教师对某位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的评价。一般采用课堂听课和教学诊断的形式进行,对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既要评定教学水平,又要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由于同行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和方法较为熟悉,因而评价往往符合实际,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4. 教师自评

教师自评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的评价。一般通过三种方法进行:

.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通过自我反思来评价自己。

教师自评受到个人认识的局限,评价有过高或过低的可能,因此,应与其他评价结合使用。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或“预习、展示、反馈”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2、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正确处理这一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的关系,即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3、大力推广学案教学。为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师都要实现教学案一体化向学案教学的实质性过渡,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学案取代教案。 四、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评价》试题卷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评价》试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教学评价 2、发展性学生评价 3、探究性取向命题模式 4、表现性评价 5、以学论教 6、课堂观察(教师评价) 二、简答题(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评价的基本功能。 2、初中科学课程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四个维度? 3、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评价主体的互动化,教师自身、同行、学生都能参与评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性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简要说一说互动式教师反思性评价的操作方式。 4、教师成长档案袋可能涵盖的板块和相应资料有哪些? 三、辨析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评价只侧重结果;把评价的方法简单等同于考试和测验;把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简化为选拔和等级评定;把评价的主体窄化为教师或行政部门,把学生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你认为这种想法正确吗?简述理由。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思想与许多学校追求的教学“最优化”有矛盾吗?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论述你对发展性评价的激励性原则的认识。 2、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科学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你认为一堂好的科学课的标准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学生回答都对?” 一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很少,即使同一个问题出现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教师总是说:“你说得很正确”、“说得还不错”“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发现”等,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 现在“无错误原则”开始被老师们接受,但是一些老师疑惑地问“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错误还需要纠正吗?” 分析以上案例,请你谈一谈你对“无错误原则”的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评课) 一、评课及其意义 评课,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的引起的变化进行效果评判。评课也称课堂教学评价,它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 教育思想,通俗的说法,就是教育的观念,对教育的认识,或对教育的主张。教育思想人人有之。教育思想有层次之分:教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也称为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条等。教师要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它是教师的主心骨。 2、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学科,同样的一节课或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的教学风格则不同。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精雕细刻,把课上得天衣无缝;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大刀阔斧,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使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归纳推理,用逻辑思维本身的魅力把学生吸引进去;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运用直观形象、幽默的优势,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充满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同一个班的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师上课,有不同的表现。平时表现异常活跃的班级,面对新教师,表现出沉默寡言;平时不愿参与课堂教学的班级,却在新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上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评课中,评课者必须十分地注意去发现和总结授课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要对教者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特点给予鼓励,帮助总结。让教者的教学个性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成熟,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 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首先,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其次,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评课的作用 1、导向作用 评课的标准是一定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又依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因此,评价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评价教程中,为师生指明教学方向和奋斗目标,并且提供给师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信息,激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教学目标逼近,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管理作用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校领导除了要抓好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考试等常规工作外,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而评课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听评课,首先,可以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教师教学的闪光点,尤其是教学中所具有的风格和特点,帮助他们总结、归纳、以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艺术。其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正确行使自己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 通过学习不难了解评价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 人的八种智能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它们之间只是领域不同,却各有所长。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长处的地方。正是应了咱们古人的那句话,“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对于不同智能的高低表现,不能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喜欢数学,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再有,这种评价是把双刃剑,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中,“教学相长”,在评价中,增加师生感情,在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一般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如果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相符,那么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目标的适当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管理作用 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学校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4.强化激励作用 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对学生而言,适当的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

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门科学,并且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在现今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值得每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学校教务工作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个人见解。 1教学评价的新认识 数学评价,就是通过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往,我们绝大多数都是采取“量化”的方法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这种“量化”的依据是当时的教学大纲,“量化”的结论是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量化”评价只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实施新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构建他们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多种适应能力。新课程标准就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新标准。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就再也不能用简章的量化手段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质性”评价:“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分析地解释和描述评价对象的特征,以阐明意义,促进理解”,这种以“质性”评价为主体,少用或不用“量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的方法,最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求。“质性”评价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特征”,检测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因而它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前瞻性和个体性。 2教学评价的新内容 教学评价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好如下基本内容: 2.1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是固定的模式,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教学进程中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体现完整性和具有艺术性;教师的板书是否醒目、工整和富有计划性;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准确简练;是否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其中的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2.2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在这里,主要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它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学生对这节课是否产生了兴趣;学生是否积极认真参与了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尊重和理解他人在这节课上的思考;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是否能对这节课的内容作适当的加工和发挥;学生是否掌握这节课要求的操作技能;学生是否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学生是否能大胆提出还存在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是否满意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自主地有主见地完成相关作业。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观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总结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总体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具体情形是课堂里只有教师在认真地演“独角戏”,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

厚的传统根基。虽然我国近20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使结果不够理想。检视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本文将从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做一探讨。 (一)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1]。 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模版

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一般理论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序号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权 值 优 (1.0) 良 (0.8) 中 (0.6) 差 (0.4) 1 讲课认真,治学严谨,遵守教学纪律8 2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 育人 8 3 能够熟练准确地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 10 4 教学内容的深广度适宜,有足够的信息量和较 高的学术含量 10 5 能将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 8 6 讲授内容条理清晰,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10 7 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性高10 8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 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10 9 重视知识应用和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8 10 责任心强,认真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有助于 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 8 11 对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总体评价10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体育、音乐、美术技能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外语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实验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 摘要: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我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方式方面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说:“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下面就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方式方而的一些体会。 1、评价要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中,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挑毛病”、“找问题”。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是被动的。这样一来,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的结果很容易出现片面性、主观性,这样就失去客观和公正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怕学习,怕进课堂,怕见老师。这样师

最新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资料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一、改进课程评价的意义 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需要凭借外物(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识。那么,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来自一般人的评价有何差别呢?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接受评价的对象是成熟度较低,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和社会代言人的角色。这样其评价更容易被学生及其家长接受。 ※每名教师身后都有一群学生,教师的评价容易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氛围,成为时刻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鼓励我们少说,不要说错。在我们教育方面,评价也有原因啊。我们向学生提问时,我们在干什么? #你回答问题,我利用这时间板书, #听他的答案与我们的是否一致。 我们没有关注他参与回答问题本身,没有关注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我们只关注结论和结果。标准答案?真吗?哲学上,尼采:透视主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我们认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盲人摸象的成分,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把握总是相对的。 学生回答后,我们怎么评价,得到的是不耐烦、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不参与。心理学实验:跳蚤实验,同样,教师的评价:“你不行,你还需要努力”就是那块玻璃。 在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功能; (二)评价内容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 (三)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符合个性差异的评价; (四)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关系紧张。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精编WORD版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

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多变,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过程充满人关怀,这是时代的呼唤。 一、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不论是评价者还是上课教师都应在课堂观察中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看作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制订新评价标准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原则、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 在许多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后,只给予“真棒!”“你读得真好!”等简单赞扬的话语,这样的评价当然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读者带愉悦和快乐。然而,“你真棒!”——棒在哪?“你真好!”——好在何处?倾听朗读的学生也不知好在哪里,也就不知

道从哪个角度评价他的同学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评价语上多练内功,使评价语发挥激励、指导的作用。如果我们进行课堂评价时能做到准确得体,机智巧妙,独特创新,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 1.准确得体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最好的方法。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在学生读完课时,我就这样说:“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请你读一遍。”“你的声音真甜美,请你再读读!”“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等等。这样的表扬,这样的评价,让读的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2.机智巧妙 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巧妙的评价语言,可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风趣而幽默;可以叩开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学生在笑声中欣然接受评价,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3.独特创新 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假如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结合,将预设语言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新课程实施的成败。而教学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实施中具有激励作用和导向性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鲜明特点,我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注意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应该作以下几点改变: 一、应重新确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的立足点从教师转向学生。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教师,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无非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流畅,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已经得到了突破等等。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怎么对课堂进行控制,怎么对学生进行引导,把课堂看成是教师的课堂,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评价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反应、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成果的参照物。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的特点,是有违新课程的理念的。 本次新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建议下学习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成效。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

新课标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一、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三)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因为,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一)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 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各项目标都应既有与认识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综合,才构成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当然,这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存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完整人的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模板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臧启玉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为了促进本校教学的发展,各学校都要组织一定规模的校内公开课或者示范课。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进步,有利于教学技巧的不断创新。我参加了许多公开课交流的研讨会,收益匪浅,但同时感觉到在对课堂定性评价时许多老师不能对公开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评价的也不到位。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节课呢?课堂评价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那就是课堂的知识总量、知识点处理的质量、知识传授的技巧。 下面我结合初一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节公开课来谈一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评价。 一、总结课堂知识容量,从“面”上把握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教学效果关系极大。教学活动是传输一定知识的活动,而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如果一节课知识容量过小,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很差。 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量是很少的,一是要学生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另一就是认识到人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那么如何使本节课上的丰富多彩而不显得空洞,这对老师来说是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而在这节公开课中,老师设计先是以〈西游记〉序幕开头让同学们回忆唐僧在取经路上饱经挫折,从而树立挫折意识。然后能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从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最后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束。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来说,既达到了教学任务而又使课堂丰满,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把握从“面”上去评价课堂,一要看整节课的设计是不是合理,另一方面要看信息量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这两个方面,课堂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质量,评价课堂教学的“点”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点的过程,是先知者传授给后知者的过程。由于知识点的难度不同,那么接受者在接受知识点的困难程度也就不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质量,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已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多种形式富有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出现。无论哪种教学评价方式,评价的核心应具备下面几点要素,下面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谈一谈我的浅见。 首先,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创设具有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生态,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少于2/3,学程集中,课堂实施大问题、大板块推进。学生表现有较强的方法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实现导学“四到位”:目标、流程、方法、时间。 其次,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同学们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机制健全,独学、对学、群学时间比例适当(4:2:4),小组合作学习有“共识性”成果。课堂学习实现“官教兵”“兵教兵”、有分享、有帮扶,各团队评价项目明确,评价具体。探究过程探究成果展示充分,并能做出清晰的说明。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兴趣浓厚,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组织有序,做到全员参与。同学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有互动,并有规律、方法、结构等的生成。 第三,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表现为主动投入,体验自主发现的快乐,从中学会合作,尝试团队协作学习的快乐。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展示成功的快乐。展示过程方法灵活多样。 第四,教学效率高。每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并能贯穿始终。精选课堂问题和练习题。分层设计或归纳问题与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作业当堂完成,且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5%,并能当堂反馈。 总之,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重点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就会促进教学的长足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五一前夕,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给大家讲一下。围绕这个主题,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几个关键词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新评价。 一、新课程 新课程,泛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是从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是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本次课程改革,不光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课程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一纲一本”为“一标多本”的格局,设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科目设置有综合化趋势,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高中还分选修课和必修课。在习惯叫法上,初中一、二、三年级改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以往的历次改革主要是靠科研部门在探索和推进,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靠行政在强力推进。 二、新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我着重就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与大家交流一下: 1、和谐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尚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

等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树立情感意识,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和谐、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尽力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关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必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评价,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差异性教育。老师在教学中,如课堂回答问题,上台表演,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是否给予一视同仁的关照或者特别的关爱,即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些关注,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教学观念,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框范学生的思维,不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教师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师。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专家们提出了“以学论教”这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以学论教”,它的内涵有两层:一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论我们如何教;二是以学生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