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亚洲概述》教案

《第一节-亚洲概述》教案
《第一节-亚洲概述》教案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亚洲概述》教案

(一)本节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

4?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

系。

5?通过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通过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2?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大洲及其分界线。

3?亚洲地形特点以及主要地形区。

4.亚洲地形特点对于河流的影响。

5?亚洲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6?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三)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我们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一直围绕着世界、地球这个话题在展开,现在我们这学期就要进入到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去了解这个地方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景观,那么你认为了解一个地方应该先从哪些角度开始呢?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我们这学期所要学习的地理

称为世界区域地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一直围绕着“3W原则;3W原则即where、what、why;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单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让我们通过

亚洲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某个地方的方法。

活动(1):读课本P2页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完成: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 ______ 半球、南北半球的______ 半球。

活动(2):读课本P2页7.1图,完成: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图7.1观察可知:亚洲地跨、、三带,其纬度跨°,是世界上跨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洲;通过7.1图可以算出亚洲所跨纬度,以及经度为°;通过观察

P2页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还可以判断出亚洲是 _____________ 最长的大洲

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东临__________ (海洋);南临_________ (海洋);北临__________

(海洋),西面与_________ (大洲)接壤;同时濒临了__________ (海洋)

活动(3):读课本P2页7.1图、P3页7.2图,完成:

亚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面积居第____________ 位,面积为_____________ km2;亚洲的西北是

洲,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为界;西南临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 为洲界;东北隔着__________ 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___________ 隔海相望。

活动(4):读课本P9页7.15图,完成:

按地理方位,人们把亚洲分成了哪六个地区?这六个地区主要分布着哪些国家?

引导: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亚洲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

景象,首先我们了解亚洲的地形与地势,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上学期学习的地图那一节的内

容,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 _______

地形图?

活动(5):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亚洲的地形以______ 、 ______ 为主;并在图7.3中用圆圈圈出以下地形区,观察它们的位

置并记住。

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蒙古高原、伊朗高原

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观察以上列出的地形区的位置,说说亚洲的地势有何特点?在7.3图中找到珠穆朗玛峰与死海,观察两地的海拔,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亚洲平均海拔

居世界第______ 位

活动(6):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请同学们读7.3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

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湄公河流入____________ 洋,恒河、印度河流

入_________________ 洋。

第18章 非金属小结预习提纲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预习提纲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一节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要求:1、了解非金属单质中的共价键数为8-N(H2为2-N)。 2、第2周期中的O、N为什么易形成多重键? 3、第3、4周期的S、Se、P、As等则易形成单键? 4、非金属单质按其结构和性质大致可分为哪三类? 5、掌握单质Cl2、S、P、Si和B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 小分子单质(单原子分子和双原子分子) 分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 2. 多原子分子单质(P4、As4、S8 ) 分子晶体,熔沸点稍高于第一类单质。 3. 大分子单质(金刚石、晶态硅和单质硼)包括过渡型晶体,如石墨、黑磷、灰砷.原子晶体,熔沸点极高,难挥发。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1.活波非金属与金属元素反应 2.非金属元素之间反应 3.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不与水反应 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酸反应,但可与浓硝酸、浓硫酸及王水反应. 5.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可和碱反应,有时是歧化反应 第二节分子型氢化物 同一周期分子型氢化物从左到右稳定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水溶液酸性增强 同一族分子型氢化物从上到下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 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组成氢化物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非金属与氢的电负性相差越大, 所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在同一族中, 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分子型氢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或标准生成焓越负,氢化物越稳定。 还原性(An-失电子的能力):除HF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其变化规律与稳定性的增减的规律相反,稳定性大的氢化物,还原性小。 分子型氢化物的还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因为在周期表中,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元素半径增大,电负性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上述方向递增,所以氢化物的还原性也按此方向增强。 水溶液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分子型氢化物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和该氢化物在水中给出或接受质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有关。非金属分子型氢化物大多为酸,少数为碱,而水为两性。 结构:分子型氢化物酸性的强弱决定于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的大小,若该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大,对质子的引力越强,酸性越小,反之酸性越大。 第三节含氧酸 一、最高氧化态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元素氧化物的水合物为含有一个或多个OH基团的氢氧化物。R(OH)n

计算机-文字录入与编辑(第五课)

第二章文字录入与编辑(1)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新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和关闭文档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的操作,才能更好地使用Word文档。 录入和编辑文本是Word 2010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Word中可以录入文本、符号、编辑文本等操作,这是整个文档编辑过程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文本录入与编辑 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1 创建文档 想在Word文档中进行输入或编辑等操作,首先要创建文档。在Word 2010中新建文档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新建空白文档、基于模板的文档、博客文章等。 1.新建空白文档 在启动Word 2010应用程序后,系统会自动新建一个名为“文档1”的空白文档。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新建空白文档。 方法1: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口,即可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如图所示。 方法2:单击“文件”选项卡,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文档”选项,然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如

图所示。 2.使用模板新建文档 模板决定了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使用模板可以统文档的风格,加快工作速度。使用模板新建文档时,文档中就自动带有模板中的所有设置内容和格式了。 操作步骤:单击“文件”选项卡,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的“样本模板”中选择计算机上的可用模板,然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打开一个应用了所选模板的新文档。 另外,https://www.360docs.net/doc/958532082.html,上的“模板”网站为多种类型的文档提供了模板,包括简历、求职信、企业计划、名片和APA样式文档等。在“可用模板”的“https://www.360docs.net/doc/958532082.html, 模板”中选择一个链接,依次选择所需模板,然后单击“下载”按钮,即可打开个应用了所选模板的新文档。 提示:要下载Ofice com下列出的模板,必须连接到Intermeto。 2.2 打开文档 打开文档是Word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如果要对保存的文档进行编辑,首先需要将其打开。要打开一个Word文档,通常是通过双击该文档的方式来打开,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打开文档,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打开方式。常用的操作方法如下: 方法1:打开文档所在的文件夹,双击文档的图标即可将其打开。如图所示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当社会主义接班人之飞扬的红色领巾 ——五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少先队知识和红领巾知识的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教育队员进一步懂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劣势的鲜血染红的。少先队员应该爱护它,珍惜它,为它添光彩。让他们明白少先队员的责任,深刻体会“少先队员”是每一位少先队员骄傲的名称。 2.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红领巾,教育学生爱护红领巾,并时时记住自己是少先队员,要为红领巾争光,做红领巾的小主人,培养少先队员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二、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中收集有关队旗,队歌,少先队等方面的知识。 2.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比如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 3.准备歌曲、朗诵、三句半等节目。 4.红领巾、队旗,卡片等教具。 5.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三、课程导入 学生齐唱少先队队歌,直奔活动课主题。接着展示一些校园里不文明,不讲卫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当下少先队的不良现象存在。红领巾佩戴我们经常教育学生热爱少先队,每天佩戴红领巾,而如今许多学生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却对队的发展、队的历史知识知道得很少,因此红领巾在心目中也是可有可无,只是在出操时戴给值日生看看,觉得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队知识方面的教育,让红领巾永驻心中。为了使班会活动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我力求班会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多样,教育意义的深刻以及积极倡导学生自主设计,勇于参与,自我突破。 四、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在主题班会活动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后,由主持人让大家猜“红领巾、队旗、队歌、呼号” 四个谜语导入活动主题,同时由学生高举这四样东西

习题解_非金属元素小结[1]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18-1 按周期表位置,绘出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图,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和变化规律。 解:非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大多数是分子晶体,也有少数原子晶体和过渡型层状晶体。在分子晶体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分子为结构单元,如单原子分子的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的H2,卤素(X2),O2、N2等;另一类是以多原子分子为结构单元,如S8、Se8、P4等。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结构图可知:位于非金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其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特点是增大配位数,接近金属的结构,如B—C—Si—As—Te,都是以共价键结合成 的无限分子,不论是简单或复杂结构,在单质的结构中非金属元素明显地表 现出它们各自固有的共价特征。 18-2 为什么氟和其它卤素不同,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解:因为氟原子价层没有空的轨道,基态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形成一个共价单键; 再由于氟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因此,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18-3 小结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在按周期表递变规律的同时,还有哪些反常之处?说明其原因。 解:原子半径:r Ga< r Al ,因为Ga是第四周期元素,从Al→Ga,次外层第一次开始出现10个d电子,由于d电子对核电荷屏蔽效应小,导致有效核荷Z*比没有d 电子时要大,对最外层电子引力增大,故Ga的半径反常地比Al的小。 电离能:(1)ⅤA族N、P、As的IE1分别大于ⅥA族同周期O、S、Se的IE1,因为前三者价电子层均为半满。 (2)ⅢA第四周期Ga的IE1略大于第三周期的Al,原因和原子半径反常同理。 电子亲合能:(1)第二周期N、O、F的电子亲合能均分别小于第三周期同族的P、S、 Cl。因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特别小,电子对间排斥作用大。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稀有气体的电子亲合能最小,因为稀有气体价电 子层全满。 电负性:按阿莱—罗周电负性标度,第四周期的Ga、Ge、As、Se的x AR均分别比第三周期的Al、Si、P、S要大,其原因和第四周期P区元素Z*和r变化的反常同 理。 18-4 概括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有哪些共性? 解:(1)均为共价型,常温下为气体或挥发性液体。 (2)同一族氢化物,其熔、沸点除NH3、H2O、HF由于氢键反常地高以外,其余均从上至下渐增。 (3)除HF外,其他非金属元素氢化物都有还原性,同一族氢化物从上至下还原性渐增,同一周期氢化物从左至右还原性递减。 (4)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相对于水而言,大多数是酸,其酸强度同一族从上到下递增;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也递增。少数氢化物如NH3 、PH3在H2O中表现碱性,H2O 是两性物,既可是酸也可是碱。CH4不表现酸碱性。 18-5 已知下列数据: △f Gm? (H2S,aq) = -27.9kJ·mol?1 △f Gm? (S2?,aq) = 85.8kJ·mol?1 △f Gm? (H2Se,aq) = 22.2 kJ·mol?1 △f Gm? (Se2?,aq) = 129.3kJ·mol?1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r Gm?和平衡常数K: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化学年级高三教材版本浙教版 学案主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 间) 第( 7 )课 时 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氮硫的性质 个性化学习问 题解决 针对该知识点的应用性比较大设计教学! 教学重 点、难点 该部分知识点的计算类以及实用性很强要好好把握! 教学过程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Si 物理性质 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 硬而脆 化学 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Si + O 2 △ SiO2 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2H2↑ 与强碱溶液反 应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粗硅工业制取SiO2 + 2C 高温 Si + 2CO↑ SiO2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纯净的晶体俗称水晶 化 学 性 质 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 与强碱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与盐反应 SiO2 + Na2CO3 高温 Na2SiO3 + CO2↑ SiO2 + CaCO3 高温 CaSiO3 + CO2↑ H2SiO3 物理性质白色沉淀 化学 性 质 与强碱溶液反应H2SiO3 + 2NaOH = Na2SiO3 +2H2O 加热H 2SiO3 △ H2O + SiO2 实验室制取原理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原料石灰石黏土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黏土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窑 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SiO2 + Na2CO3 高温 Na2SiO3 + CO2↑ SiO2 + CaCO3 高温 CaSiO3 + CO2↑成分 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 3CaO·SiO2 Na2SiO3 CaSiO3 SiO2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 活动主题团队关爱:认识新伙伴 活动目的1、感受少先队集体的温暖,积极参与少先队集体活动. 2、认识新伙伴,熟悉新校园,了解新老师. 3、交流彼此美好的心愿,学会表达喜欢老师和同学的友好情感. 活动形式中队交流会 活动准备认识新同学,熟悉新环境 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已经是小学生了.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中,有了许多的新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伙伴. 二、开始活动. 1、认识新伙伴. 2、熟悉新校园. 3、了解新老师. 4、游戏活动:《找朋友》;动画展示; 5、学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幸福拍手歌》; 6、举办“真诚友爱一家人”活动. 三、活动总结.

今天的少先队活动,我们认识了新同学,也熟悉了新环境,还积极参加了集体活动.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希望同学们不断努力,寻找机会,在入队前能为同伴或集体做一件好事.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 活动主题让红领巾更鲜艳——一年级入队前教育 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学生佩带红领巾是一件非常光荣 而神圣的事情. 2、初步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知识,认识队旗、认识红领巾. 3、调动学生佩带红领巾的积极性,向学生提出上课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要求. 活动形式课件图片展示、讨论讲述谈话、知识竞赛等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要求学生问爸爸妈妈有关红领巾 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红领巾”吗?(自由发言) 2、谁知道我们小朋友戴上了红领巾就表示什么?(表示加入中国 少年先锋队) 二、认一认: 1(出示队旗)这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旗,谁看出来他是由哪两 样部分组成的呢? 2(出示队徽)这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徽,谁看出来他是由哪几 部分组成的呢? 3(出示红领巾)红领巾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学-少先队队课教案

四年级1班少先队活动课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新时代好队员在哪里 二、活动目的 通过队课活动加深队员对新时代好队员标准的认识和了解,激励学生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增强队员的集体凝聚力,增加中队的向心力。 三、活动内容 1.小组交流——什么是新时代好队员? 2.榜样学习——十佳美德少年 3.好队员在身边——推举本班的好队员 4.争做好队员——写队员名片 5.结束仪式——辅导员讲话、退旗 四、活动形式与载体 小组交流,学习美德少年,推荐身边的榜样,写队员名片 五、活动步骤与过程 (出旗仪式,中队长宣布《新时代好队员在哪里,》主题队课正式开始。) 中队长讲话 尊敬的辅导员、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四年级一班的中队长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引领队员学习和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体验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准备,自觉认知新时代,热爱新时代,拥抱新时代,人人争当“新时代好队员”,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对新时代的热爱! 今天,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没有血腥的和平年代,生活在民族快速复兴,祖国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中国梦在一个个变成现实的大好环境里。作为少先队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同学们,我们应充分利用少先队员的舞台,积极参加少先队的各项活动:首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提议:先从走好一路队开始!把一路队走好,排队时做到“快、净、齐”。既能保证我们的集体行动安全、有序,更能彰显我们张山营学校少先队员的风采!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牢记心中。当然,我们还要在科技活动中孕育我们远大的理想;在安全演练中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珍视宝贵的生命;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广东省湛江一中王国安 本章是一个很重要的章节,是中学化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新课标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一)物理性质 Cl2、N2是气体,S、Si是固体;Cl2有毒;都难溶于水(Cl2的溶解性稍大一些);Cl2是黄绿色,S是淡黄色,N2是无色。 单纯地记忆这些知识是很枯燥的,如何巧妙而又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比如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物质的分离方面、Cl2万一泄漏时如何躲避及中毒时的救护等实用方面,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不仅学习具有了趣味性,而且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你的记忆也牢固了,自然做题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化学性质 因为是典型的非金属,所以Cl2、S、N2常作氧化剂;Si的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除与F2、HF 和强碱外不跟其他物质起反应。 (三)单质的性质比较 下边的这些方程式是一些基本的重点,也是难点。 1.Cl2的性质很活泼,发生的反应很多,而N2、Si 则比较稳定,能和它们发生反应的物质很少,即使反应也比较难,所以Cl2是重点,S次之。 2.Cl2的氧化性强,S次之,所以生成的产物的化合价有区别: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得相应金

属元素的高价产物,而S 与之反应则得低价产物。 3.NaOH 与S 的反应,体现出与Cl 2 的相似性,反应式为:3S+6NaOH △==2Na 2 S+Na 2SO 3+3H 2O 。 还有一些引申的内容:反应Cl 2 与Ca(OH)2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成分、氯水的成分及性质,与 HNO 3 的有关反应、卤素的性质、SO 2 的漂白性、NO 2 的吸收等,也都是我们要留意的知识点。 (四)几种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1)浓H 2SO 4、浓HNO 3、稀HNO 3都是强氧化剂,是中学里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反应很 多,注意归纳和记忆。其共同点是: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和低价化合物,并生成其高价产物, 而S 或N 元素的化合价则降低,一般降到+4或+2价。 (2)Fe 、Al 在冷的浓HNO 3或浓H 2SO 4中会产生钝化现象,即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浓酸发生反应。 (3)金属和HNO 3反应生成的不是H 2。 3.NH 3 NH 3的性质:NH 3+HCl=NH 4Cl 。类似的反应很多,要会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注意。 NH 3的制备:2NH 4Cl+Ca(OH)2 △ ====== 2NH 3↑+CaCl 2+2H 2O 。反应物是固体,不能排水收集。

少先队班队活动教案

少先队班队活动教案 班名:中队二(2)中队 辅导员:XXX 课题:我是文明小学生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活动前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队员共同演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师:这首好听的歌唱的是什么内容? 生:告诉我们从小讲礼貌。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首歌就是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文明是一种美德,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文明是一块金子,拥有的人,一生都会闪闪发光。今天班队会的主题是:我是文明小学生 (二)师:要想成为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讲话用文明语言,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学生畅所欲言)

师:是的,要想成为文明小学生,必须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同时,我们不光在家做文明孩子,在学校做文明学生,还要在社会上做文明小公民,这样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文明小学生。 (三)小品表演: 师:下面请看小品,小品中的同学那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1、小品《乱扔垃圾》 情景:一个小学生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后面追上一个小学生,帮他捡起来,并批评了他。 师:这两位同学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做得好的我们给他一个我是文明小学生的牌子,做得不好的我们帮帮他。 生:前面的同学做得不好,他破坏环境卫生,他的行为不文明。师:是啊!地球是我们的家,美化靠大家,我们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我们都应该爱这个家。对吗? 2、小品《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情景:老师在前面走,两个学生低头跑过去,假装没看见。 师:这两位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生:这两个同学的做法不对,老师每天给我们上课,关心我们,我们应该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这才是文明的行为。 (四)学生讲故事:《孔融让梨》、《程门立雪》。 古人为我们做了榜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怎能落后呢?让老师

非金属元素小结之教案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之教案 18-1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8-1-1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特点(C 级掌握) 非金属单质分子组成与晶体结构 有人提出8-N 规则,N 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该元素在单质分子中的共价数等于8-N 。 18-1.1:非金属单质按其结构和性质大致分成哪三类?每一类具有哪些通性?各类并举出至少一例说明。(C 级掌握) 18-1-2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性质 18-1.2:试举出六种可与强碱反应的非金属单质,这些反应都是歧化反应吗?(B 级了解) 18-2 分子型氢化物 18-2-1 氢化物的熔沸点(C 级掌握) 同一族中,沸点从上到下递增,但第2周期的NH 3、H 2O 及HF 的沸点异常地高,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分子的缔合作用特别强的缘故。 18-2.1:简述H 2O,H 2S,H 2Se,H 2Te 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C 级重点掌握) 18-2.2: 为什么H 2O 的沸点比HF 还高?(A 级掌握) 18-2-2 热稳定性 一:变化规律(C 级重点掌握)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热稳定性逐渐增加: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热稳定性逐渐减小。 二:理论解释(B 级掌握) 1。电负性差值的关系 非金属与氢的电负性相差越远,所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之,不稳定。 2。与△f G θ或△f H θ 的关系 这些氢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f G θ或标准生成焓△f H θ 越负,氢化物越稳定。 18-2.3:HF,HCl,HBr,HI 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如何?可用哪些热力学函数来进行判断?如何判断?(C 级掌握) 18-2-3 还原性 一:变化规律(C 级重点掌握) 除了HF 以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且变化规律如下: CH 4 NH 3 H 20 HF SiH 4 PH 3 H 2S HCl GeH 4 AsH 3 H 2Se HBr (SnH 4) SbH 3 H 2Te HI 二:理论解释(B 级掌握)

少先队活动教案设计

我是安全小卫士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学生要注意校园安全,遵守秩序,珍爱生命。 2.模拟表演、知识竞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安全意识”、“自护意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形成学习、宣传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准备: 1.确定主持人,选定剧情扮演者并进行排练。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安全方面的资料。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我是安全小卫士”七个美术字。 4.制作精美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安全小贴士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收集和整理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资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独特的感受。教室的墙报可开辟“安全知识知多少”的专栏进行征答。 二、问题大观园 发动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引导:

饮食安全方面: 1.路边的小吃摊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该不该吃呢? 2.明明学着电视上一些做法,把花生米抛向空中,然后用嘴巴去接,这种做法潇洒吗? 3.小刚感冒了,他便拿起爸爸吃过的那种感冒药吃了,这样合适吗? 交通安全方面: 1.放假了,小刚在乘公共汽车时拼命往上挤,生怕没有好位置坐,这样对吗,为什么? 2.乘车时,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吃着冰棍,这样做有什么害处? 3.看到妈妈在马路对面来接自己,露露连忙跑了过去,这种做法对吗? 校园安全方面: 如果你看到有同学在楼梯上跳格子、上下楼梯时搂肩搭背、在操场上互相追逐打闹、等情况如何劝他们。 三、安全小博士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这些行为有哪些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安全警句朗读: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 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三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我们的队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道队歌的含义,了解少先队的性质和光荣的历史 二、教学过程: (一)、出队旗。 (二)、活动探究。 1、听一听(在歌曲中学习知识). 2、北伐战争时期劳动童子团(1922-1926) 歌曲《卖报歌》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儿童团(1927-1936) 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4、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1937-1945) 歌曲《只怕不抵抗》、《歌唱二小放牛郎》 5、解放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团(1946-1949) 6、新中国的中国少年先锋队(1949-至今) 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三、活动总结。 四、退旗

《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介绍、评议等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导出队会主题 三月,阳光明媚。 三月,万物复苏。 三月,春风送暖。 三月,大地换新颜。 同学们,三月,是什么日子呢 全班答:学雷锋活动日。 主持人:“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我们要做新时期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 二、让学生了解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请听:雷锋的生平(由为大家介绍)

主持人: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2、请听:《雷锋故事联播》 故事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助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 教师:同学们,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说一说。 三、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 1、讲身边的“活雷锋”故事 2、表扬,并给班级的“小雷锋”发荣誉奖。 教师:“学雷锋,做好事”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雷锋叔叔永远是我们学习的 榜样!(全班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又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这次队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娄银娜活动主题: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 一、活动目标 1.让队员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懂得时间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时间。自觉以革命伟人、古人、优秀少先队员为榜样,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使队员们了解"凡事拖拉"的危害,逐步养成学习、生活有计划,做事雷厉风行的好习惯。 二、仪式准备 1.中队旗一面、少先队队旗一面《出旗曲》、《退旗曲》、《少先队队歌》的音乐。 2.旗手一名,护旗手两名。(佩带中队委标志)中队长(佩带大队委标志),小队长(佩带小队长标志),所有少先队员均要佩带红领巾。 三、活动流程 1.开场 中队长:全体集合! (学生分小队站立) 中队长:各小队汇报人数。 (各小队分别报数) 小队长:(敬礼)报告中队长,报告人数,汇报完毕! 中队长:(敬礼)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回到自己的队伍。 (汇报完毕后,中队长转身向中队辅导员汇报)

中队长:(敬礼)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56人,实到56人,我们准备开展以《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为主题的中队会,请辅导员同意。 中队辅导员:(敬礼)接受你的报告,同意你们开展这次活动,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宣布:少先队员们,中队辅导员已经同意我们开展活动,现在,我宣布西苑小学五(1)中队《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主题中队活动现在开始。 中队长:出旗,行队礼。 (《出旗曲》音乐,护旗手举旗上场,全体行队礼。) 中队长:礼毕,唱队歌。 全体唱队歌。 中队长:请同学们回位置。 主持人上场。 2.主题中队会内容 (1)伴着《时间都去哪儿》的歌曲,中队辅导员导入: (是呀,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大家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可是,在我们同学中间,浪费时间的现象却很严重。看着大好的时光白白地流走,我是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今天借这次队会,和大家讨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话题,端正大家的思想,抓住分分秒秒,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来一齐读一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 (2)队员们都知道珍惜时间,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吗?(讨论)(中队辅导员:队员们说的非常好,时间就是生命,就是知识和力量,就是胜利和成功。节省时间等于延长生命。但是,在我们的同学当中,总还有一部分人,不知

15 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十五章非金属元素小结p645 8.试从结构观点分析含氧酸强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用鲍林规则判断下列酸的强弱: N Pka N PKa (1) HClO 0 ~+7 (2)HClO2 1 +2 (3)H3AsO3 0 ~+7 (4)HIO3 2 -3 (5)H3PO3 1 +2 (6)HBrO3 2 -3 (7)HMnO4 3 -8 (8)H2SeO4 2 -3 (9)HNO2 1 +2 (10)H6TeO6 0 +7 9.试说明为什么下列各组酸的强度是: (1)HI>HBr>HCl>HF 从I-到F-,X增强,r减小,电子密度增大,对H+的吸引力增强 (2)HClO4> H2SO4>H3PO4>H4SiO4 从左到右,R n+电荷降低,r增大,R n+对O-H氧原子上电子对的吸引力减弱,O-H键极性减弱,更不易断键电离出H+。 (3)HNO3>HNO2 HNO3中N3+,HNO2中N+,前者电荷更高,r更小,吸引O-H氧原子电子对的能力更强(4)HIO4>H5IO6 HIO4中3个非羟基氧原子,H5IO6中仅一个非羟基氧原子,非羟基氧原子从R n+吸引电子,故其越多。R n+的正电荷越强,越有利于其从O-H氧原子吸引电子对,使O-H极性增强而于发生离解。 (5)H6TeO6>H2SeO4 H2SeO4 Se6+周围2个非羟基氧原子,H6TeO6无非羟基氧原子 11.Na2CO3和CaCO3的标准溶解焓变ΔS Ho分别为-24.69KJ.mol-1和-12.13KJ.mol-1。试参照表15-8,15-9的数据计算两者的标准溶解自由能变化ΔS Go,并用此数据对两者在水中的溶解性作出判断。分析两者水溶性不同的原因。 ?S SoNa2CO3=2?S SoNa+(aq)+ ?S So(CO32-(aq))=2×28.8-116.7=-59.1J.mol-1 ?S SoCaCO3=? S So(Ca2+(aq))+ ?S So(CO32-(aq))=-94.1-116.7=-210.8J.mol-1.K-1 ?GoS(Na2CO3)=-24.69-298×(-59.1)/1000=-7.078KJ ?GoS(CaCO3)=-12.13-298×(-210.8)/1000=50.688KJ Na2CO3(S)==2Na+(aq)+CO32-(aq) ΔS So(Jmol-1K-1) 28.8 -116.7 ΔS SoNa2CO3=ΣΔS So=2×28.8+1×(-116.7)=-59.1J.mol-1.K-1 ΔS GoNa2CO3=ΔS HoNa2CO3-TΔS SoNa2CO3 =-24.69-298×(-59.1)/1000 =-7.078(KJ) Ca2CO3(S)==Ca2+(aq)+CO32-(aq) ΔS So(Jmol-1.K-1) -94.1 -116.7 ΔS SoCaCO3=-94.1-116.7=-210.8J.mol-1.K-1 ΔS GoCaCO3=ΔS HoCaCO3-TΔS SoCaCO3 =-12.13-298×(-210.8)/1000

《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教学设计

《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教学设计 临城实验小学王姗 【教材】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课题】文字的输入与保存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在word 2000中输入文字,保存和打开word文件的知识,知道可以用word 对指定内容进行字数统计。 技能目标: 掌握文字的输入方法,掌握保存打开文件的方法,学会字数统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建立分类管理文档的意识,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文字的输入以及保存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古代保存文字的一些方法和典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喜欢) 那么想必你们对动画片主题曲一定很熟悉吧。不知道同学们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放的歌曲。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那么谁能把歌词一字不落的背下来? 再听一遍,同学们可以跟着哼唱一起熟悉下歌词。 那么现在又有多少人能背出来呢? 有句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是个什么道理呢?(再好的记性都会有忘记的

时候,我们不如动动手记录下来) 今天科技发达了,我们有了电脑,有了word这位能干的小助手,我们可以轻松的在电脑上记录,编辑,保存文字了。 (展示教师输入的歌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导入新课,让孩子意识到即使是身边最最常见的东西,也有忘记的时候,明白记录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同学们能不能向老师一样把文字输入到电脑中呢?现在把这首歌的歌词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八个字输入到电脑中吧。 师:谁给老师总结一下如何选择输入法的,步骤是什么? 步骤:1.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 2.单击输入法列表中的搜狗拼音输入法 师: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点,老师刚才拼出一个汉字后,要想让这个汉字出现在插入点光标处,我敲的键盘上的哪个键?空格键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请同学们再把“儿子的头大手儿小,爸爸的头小手儿很大。”输入到点电脑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师:刚才一位同学把标题和文章输在一起了,应该怎么办?方法:输入完标题后,敲一下回车键,插入点光标会移动到下一行,重新开始一个新段落,当文字移动到行尾时会自动换行。输入快的同学可以教一下旁边的小朋友。你有什么秘诀。教师展示自己的输入方法,让学生找不同。(老师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输入,孩子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老师的方法更快一些。) 导语:文字输入完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一定很高兴吧?想不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吗?谁来告诉老师你输入了几个字?(学生会自己动手数。)再出示一篇较长的文章,问学生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找答案。word2003有一个非常好的小工具,能帮我们轻松完成字数统计!找同学演示。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导语:文字输入完了,为了方便以后查阅、编辑和修改,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怎样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吧。 学生查阅课本演示,再操作电脑,借助提示自主练习操作。上台展演。、

信息技术《文字的输入》教案

信息技术《文字的输入》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字的输入》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智能AB输入法”。(2)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 (3)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并掌握“V”键和隔音符“”的用法,学会输入法状态的切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智能AB输入法”。(2)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并掌握“V”键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启动和退出rd 2000的方法,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自己

打开rd 2000窗口。”(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字母和数字的输入方法,那么汉字怎么输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字的输入方法。要输入汉字,就得学习相应的汉字输入法。” 二、新授 1.字的输入 (1)选择输入法 师:“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有汉语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和自然码。而在拼音输入法中有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和我们语课上学习的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下面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智能AB输入法。那么怎么打开智能AB输入法呢?”(教师演示,学生仔细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师“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操作的?步骤是什么? 步骤: ①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 ,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 ②单击输入法列表中的“智能AB” (这时如果学生按此方法后,没有出现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教师也可以演示全拼输入法的打开方法,让学生基本了解全拼输入法。) 另外通过TRL和SHIFT键也可打开与切换。学生尝试。

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娄银娜 活动主题: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 一、活动目标 1.让队员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懂得时间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时间。自觉以革命伟人、古人、优秀少先队员为榜样,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使队员们了解"凡事拖拉"的危害,逐步养成学习、生活有计划,做事雷厉风行的好习惯。 二、仪式准备 1.中队旗一面、少先队队旗一面《出旗曲》、《退旗曲》、《少先队队歌》的音乐。 2.旗手一名,护旗手两名。(佩带中队委标志)中队长(佩带大队委标志),小队长(佩带小队长标志),所有少先队员均要佩带红领巾。 三、活动流程 1.开场 中队长:全体集合! (学生分小队站立) 中队长:各小队汇报人数。 (各小队分别报数) 小队长:(敬礼)报告中队长,报告人数,汇报完毕! 中队长:(敬礼)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回到自己的队伍。 (汇报完毕后,中队长转身向中队辅导员汇报) 中队长:(敬礼)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56人,实到56人,我们准备开展以《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为主题的中队会,请辅导员同意。 中队辅导员:(敬礼)接受你的报告,同意你们开展这次活动,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宣布:少先队员们,中队辅导员已经同意我们开展活动,现在,我宣布西苑小学五(1)中队《树榜样惜光阴勤学习》主题中队活动现在开始。 中队长:出旗,行队礼。 (《出旗曲》音乐,护旗手举旗上场,全体行队礼。) 中队长:礼毕,唱队歌。 全体唱队歌。 中队长:请同学们回位置。 主持人上场。 2.主题中队会内容 (1)伴着《时间都去哪儿》的歌曲,中队辅导员导入: (是呀,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大家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可是,在我们同学中间,浪费时间的现象却很严重。看着大好的时光白白地流走,我是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今天借这次队会,和大家讨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话题,端正大家的思想,抓住分分秒秒,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来一齐读一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 (2)队员们都知道珍惜时间,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吗?(讨论)

第二单元 文字录入与编辑

一、课题: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符号以及特殊符号的输入 2、学会对文档进行文字的查找替换 3、掌握文字录入复制、粘贴操作 4、掌握鼠标单击,双击文字,拖拽文字,查找和替换文字,切换视 图,保存文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基本熟悉本节知识点; 2、通过老师操作演示与学生动手相结合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这堂课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重点 录入文字和符号,复制文字,粘贴文字,查找和替换文字,切换视图, 保存文件 五、教学难点 查找和替换文字,切换视图 六、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任务驱动、阅读与提问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复习】(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复习用时5分钟) 如何添加字体和输入法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与操作,学生观察并动手用时80分钟) 基础知识——WORD基本操作 ?启动WORD ?文本选定 ?文件及视图 ?编辑操作 ?格式设置 启动WORD ?“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双击桌面快捷方式“Microsoft Word” ?打开WORD文档(.doc)

文本选定 ?光标在文本中单击选定插入位置 ?光标在文本中拖放、双击、三击、Alt+拖放选定一定范围内的数据 ?光标在文本左侧拖放、双击、三击选定行、段落、全文 ?“编辑/全选” ?“编辑/查找”也可光标定位 文件及视图 ?“文件”子菜单“打开”、“新建”、“保存”、“关闭”(可用工具按钮)?“视图”子菜单“普通”、“页面” 编辑操作 ?“编辑”子菜单“复制”、“粘贴”、“替换” ?“插入”子菜单“特殊符号”、“符号” 格式设置 ?“格式/段落”设置首行空格 第二单元操作步骤 1.启动WORD,新建空白文档,“文件→保存”,以A2为名存盘 2.“格式”→“段落”,“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3.输入:英文须半角,符号用“插入→特殊符号”或“插入→符号” 4.“文件”→“打开”,打开DATA2\TF2-1B.doc 5.TF2-1B.doc中,选取指定内容,“编辑→复制” 6.在A2.DOC 中指定位置“编辑→粘贴” 7.在A2.DOC 中,“编辑→替换” 例:2.2第2题 【操作要求】 1.新建文件:在字表处理软件中新建一个文档,文件名为A2.DOC,保存至考生文件夹 操作:右键鼠标\新建\文件夹\microsoft word文档。 2.录入文本与符号:按照【样文2-2A】,录入文字、字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 操作:自己打字输入 按要求把鼠标点到所要插入的符号处; 单击“插入”菜单,单击“符号”; 选择所需要的符号,单击“插入”按钮;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一班少先队活动方案 《安全与我同行》 时间:第2周-第4周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六个教学步骤:(课件展示) 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合作交流,大胆探究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直抒胸臆,列举事例明白症结,入情悟理 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这六个步骤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动态组合,从而在一课中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