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225825 徐殿虎【摘要】有效课堂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师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数学教师为之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一直是数学教师不断的追求。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探讨,找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关键词】课堂教学;途径;有效性

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课堂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是大舞台的生命“细胞”,每一个生命“细胞”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大舞台的“生命”,更彰显着大舞台的魅力……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观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正确运用课堂预习、课堂提问、课堂评价和课堂小结等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钻研教材、师生和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好好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关系,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设计意图,对这些,教师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胸有成竹,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

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怎样用教材教。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充分说明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应该先从自身着手,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然后培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数学教师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信赖感。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环节、注重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利用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状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认真地记录教师所说的重、难点和板书,死记硬背不动脑;还有一种是带着课前预习留下的疑问去听课,手脑并用。第一种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边听边讲边做笔记,精力有限,因此不能动脑思考,只是跟着教师走下去,长此以往就会忘记旧知识记不住新知识,失去对初中数学的兴趣。第二种学生有所不同,本身就是带着兴趣和问题去听课,目标明确,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浪费时间,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前预习留下的问题上去思考和分析,这样学生主动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学生

不一定会课前预习的方法,有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只是浏览一遍教材,虽然做了课前预习但是没有取得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先浏览一遍教材,看看这节课主要讲几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把重点和难点画出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解题思路写上,把自己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也记录下来,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前预习,取得课前预习的效果。

(二)、有效利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有效利用课堂提问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环节尤为重要。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面向全体是学生,分层次循序渐行地进行,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课堂提问过难会使学生放弃思考,提问过于简单又会使学生不用思考,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难度适中。课堂提问还要具有目的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如果教师总是问“是不是、懂不懂”,会使学生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的两组对边平行,那么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存在什么结论吗?这样设计问

题的好处在于加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敢于猜想、探

时可能会造成很大麻烦。”数学教师应该多用肯定的、赞美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所以们充分利用课堂评价,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有效利用课堂小结

每节课的结束都是伴着教师或者学生对一节课的小结而结束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捋顺所学的知识脉络,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以巩固,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下课前10分钟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内容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如果学生回答不全,教师要加以补充。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既检验了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帮助学生巩固了新学到的知识,还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立了系统知识脉络。

三、超越教材、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我们学习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在生活中是有实际用处的,但是传统数学课堂都是讲例题---做练习题----讲解习题等步骤,到处充斥着枯燥的数字,让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看到数字就头疼。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数学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比如在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举出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需要美化,正好有一个花坛是平行四边形的,想在里面种上四种不同颜色的花,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下,怎样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然后分别种植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本题的意义不仅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了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还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实事,并知道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适中围绕着生活来学习,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生活、体验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教学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的。

总而言之,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有效的利用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小结的理论联系实际来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