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__无线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__无线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__无线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C-A-001.1-2012

中国移动T D-L T 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基本功能分册

C M C C T D-L T E R A N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2.0.0

2013-1-6发布2013-1-6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I

4.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5)

4.1.1系统带宽 (5)

4.1.2子帧配置 (6)

4.1.3公共信道配置 (7)

4.1.4随机接入 (8)

4.1.5上行功控 (9)

4.1.6调度及链路自适应功能 (10)

4.1.7下行覆盖增强功能 (12)

4.1.8空口安全性管理 (13)

4.1.9无线资源控制(RRC) (13)

4.1.10终端省电 (14)

4.1.11业务质量保证(QoS) (15)

4.1.12测量及移动性管理 (16)

4.1.13接纳与拥塞控制 (17)

4.1.14小区间干扰抑制 (18)

4.1.15小区合并 (19)

4.1.16负载均衡 (19)

4.1.17多天线功能 (21)

4.1.18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23)

4.1.19无线设备故障告警管理要求 (24)

4.1.20 S1/X2接口 (28)

4.1.21 VoLTE (29)

4.2. TD-LTE-Advanced无线功能要求 (30)

4.2.1载波聚合 (30)

4.2.2多天线增强 (31)

4.2.3 eMBMS (33)

4.2.4 eICIC (33)

4.2.5 MDT (34)

4.2.6 Relay (34)

4.2.7 CoMP (34)

表5-1 编制历史列表 (35)

前言

本标准对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的无线功能模块提出要求,是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所涉及到的无线功能模块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无线功能要求、S1、X2接口要求等。

本标准是TD-LTE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QC-A-001.1-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无线功能分册

[2]QC-A-001.2-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互操作功能分册

[3]QC-A-001.3-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SON功能分册

[4]QC-A-001.4-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传输功能分册

[5]QC-A-001.5-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BBU硬件分册

[6]QC-A-001.6-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两通道RRU分册

[7]QC-A-001.7-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单通道RRU分册

[8]QC-A-001.8-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八通道RRU分册

[9]QC-A-001.9-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Femto基站分册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3〕4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紫薇、毛剑慧、许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无线功能要求、S1、X2接口要求等,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本标准发布之后入网的设备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规范发布前入网的设备视具体需求而定。

对本标准内容作如下约定:

(1)本标准中的功能要求,优先级分为基本、重要和可选。各项要求中明确了相应的优先级。功能要求以外的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优先级均为基本。

(2)对于优先级的说明:

a)基本:最基本的需求,一旦缺少则终端难以提供业务;

b)重要:对网络性能和网络运营很重要的功能,暂时不用,但后续会使用的功

能;

c)可选:长期重点关注的需求,对改善网络性能以及节省网络运营成本有帮助

的、并且有利于后期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的功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参考3GPP的规范,要求支持R10版本(2012年6月)。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表

序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发布

单位

[1]

36.10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2]

36.10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3]

36.106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repeater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4]

36.13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5]

36.14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3GPP

[6]

36.14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peater conformance testing

3GPP

[7]

36.20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3GPP

[8]

36.21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GPP

[9]

36.21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3GPP

[10]

36.21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GPP

[11]

36.21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3GPP

[12]

36.30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3GPP

[13]

36.30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3GPP

[14]

36.30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3GPP

[15]

36.306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3GPP

[16]

36.32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17]

36.32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18]

36.32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3GPP

[19]

36.33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20]

36.40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3GPP

[21]

36.41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layer 1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3GPP

[22]

36.41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layer 1

3GPP

[23]

36.41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signalling transport

3GPP

[24]

36.41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Access (E-UTRA) ; 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3GPP

[25]

36.41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data transport

3GPP

[26]

36.42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3GPP

[27]

36.42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layer 1

3GPP

[28]

36.42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signalling transport

3GPP

[29]36.42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3GPP

(E-UTRAN); 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

[30]

36.42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data transport

3GPP

[31]

《中国移动信令软采规范V1.0》中国移动

[32]

《eNodeB统计数据需求规范v1.0》中国移动

[33]《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测量报

告技术要求v1.0》中国移动

[34]

《中国移动TD-LTE网络管理北向接口技术系列规范v1.0》中国移动

[35]

《中国移动网元通用安全功能和配置规范v1.0》(系列规范)中国移动

[36]

《中国移动网元OMC安全接入接口技术规范v1.0》中国移动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3-1 缩略语列表

词语解释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编码和调制

ARP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抢占优先级

ANR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自动化邻区关系

ACK Acknowledgement,确认

BLER 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

BF Beamforming,波束赋形

CP 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

CCE 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资源单位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条件指示

COMP Coordito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协作多点传输

CS/CB 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协作调度/波束赋形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OCC Cycle shift-orthogonal cover code循环移位正交码

DL DownLink,下行链路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

ECGI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小区全局标识符

eICIC Enhanc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eNodeB Evolved NodeB,演进型NodeB

EPC 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

eMBMS enhance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增强

GBR 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

IRC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干扰抑制合并

JT Joint transmit联合发送

JR Joint receive联合接收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模块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

MIB MasterInformationBlock,主系统信息块

MRC Maximum ratio combining,最大比合并

MBR 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

MBSF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MS单频网

MDT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最小化路测

NACK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非确认

Non-GBR Non-Guaranteed Bit Rate,不保证比特率

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

PBCH Physical Broadband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SCH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主同步信道

PCFI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 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PRB 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

PDB Packet Delay Budget,包时延

PER Packet Error Loss Rate,丢包率

QoS 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

QCI QoS Class Identifier,Qos类别标识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RRU 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单元

SORTD Spatial Orthogonal-Resource Transmit Diversity,空间正交发送分集

SIMO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单进多出

SM Space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

SFBC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空频块码

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

SRS 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探测参考信号

SIB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

S-SCH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辅同步信道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UL Uplink,上行链路

UE-AMBR UE Aggregation Maximum Bit Rate,终端聚合最大比特率

4.TD-LTE系统主设备技术要求

4.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4.1.1系统带宽

(1)系统带宽

支持10M、2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

优先级:基本

(2)系统带宽

支持15MHz带宽的灵活配置

优先级:重要

(3)系统带宽

支持5MHz带宽的灵活配置

优先级:可选

(4)子载波间隔15kHz

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

优先级:基本

4.1.2子帧配置

(1)帧结构

支持上下行时隙配比 5ms 2DL:2UL、3DL:1UL,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

优先级:基本

(2)帧结构

支持上下行子帧配比10ms 6DL:3UL

优先级:重要

(3)帧结构

支持特殊时隙配比 10:2:2,3:9:2,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

优先级:基本

(4)帧结构

当TD-LTE与TD-SCDMA共存时,支持特殊时隙配比 6:6:2,以提高TD-LTE系统吞吐量

优先级:重要

(5)帧结构

支持Normal CP,用于规避多径引起的干扰(Normal CP可规避最大4.6us内的符号间干扰)

优先级:基本

(6)特殊时隙的应用

支持在DwPTS上传送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 PCFICH/PHICH);当DwPTS上符号数不小于6时,支持同时发送数据信道

优先级:基本

(7)特殊时隙的应用

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参考信号和短RACH(PRACH preamble format 4),并能正确接收

优先级:基本

4.1.3公共信道配置

(1)信道配置

支持所有公共物理信道:PBCH、P-SCH、S-SCH、PCFICH、PHICH、PDCCH、PUCCH、PRACH 优先级:基本

(2)信道配置

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PUCCH占用RB数,PUCCH占用RB数配置范围区间为[4~12]RB

优先级:基本

(3)信道配置

基于多种场景的应用需求,支持PUCCH传输格式:

●Type 1: Scheduling request

●Type 1a,1b: ACK/NACK

●Type 2: CQI

●Type 2a,2b: CQI+ACK/NACK

优先级:基本

(4)信道配置

支持动态调整PDCCH占用的符号数,调整范围为{1,2,3}OFDM符号,实现PDCCH占用符号数合理:既满足调度/功控信息发送需求,又无资源浪费

优先级:基本

(5)Sounding参考信号

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上行sounding信号占用带宽参数Csrs,配置范围为0、1,缺省值:0

优先级:基本

(6)Sounding参考信号

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上行sounding信号占用带宽参数Bsrs,配置范围为0、1、2,缺省值:1

优先级:基本

(7)Sounding参考信号

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sounding的周期,sounding周期范围为{5,10,20,40}ms,缺省值:10ms

优先级:基本

(8)Sounding参考信号

为了减少用户间sounding信号的干扰,支持窄带sounding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跳频

优先级:基本

(9)Sounding参考信号

支持静态的多扇区间(3扇区)的sounding参考信号(SRS)的协调分配,即通过相邻小区设置不同的SRS资源位置(包括时域、频域位置)以规避SRS间干扰

优先级:基本

(10)信道配置

公共信道配置的改变通过系统信息更新过程实现,不重启基站

优先级:基本

4.1.4随机接入

(1)随机接入

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0(最大支持14公里小区半径)

优先级:基本

(2)随机接入

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1(最大支持77公里小区半径)

优先级:重要

(3)随机接入

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2(最大支持29公里小区半径)

优先级:重要

(4)随机接入

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4(只在UpPTS上发送,最大支持1.5公里小区半径)

优先级:基本

(5)随机接入

支持根据TDD上下行配比,邻小区配置信息等因素配置不同的preamble码发送位置(特殊时隙、上行子帧位置)

优先级:基本

(6)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支持发送密度为10ms 1次

优先级:基本

(7)随机接入

支持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并且运营商可配置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码数量(每个小区可分配的随机接入码数量为64个)

优先级:基本

(8)随机接入

支持根据小区覆盖范围和高速/低速小区配置preamble码(通过设置循环频移参数

Ncs和High-speed-flag实现)

优先级:基本

(9)随机接入

支持PRACH信道8天线接收

优先级:基本

4.1.5上行功控

(1)上行功控

支持运营商配置PRACH功率初始值和功率调整步长(powerRampingStep)

优先级:基本

(2)上行功控

支持PRACH 消息3(msg3)的闭环功控,提高接入成功率

优先级:基本

(3)上行功控

支持PUSCH、PUCCH、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

优先级:基本

(4)上行功控

支持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的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两种反馈触发机制,且支持触发周期和门限的设置

优先级:基本

(5)上行功控

支持运营商配置功控初始值P0参数(P0值与小区覆盖大小相关)

优先级:基本

(6)上行功控

支持单个功控命令用于承载多个UE的功率调整信息(DCI format 3)以提高传输效率

优先级:基本

(7)上行功控

支持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

优先级:基本

4.1.6调度及链路自适应功能

(1)链路自适应

支持上下行的链路自适应,动态配置用户传输资源及传输格式等,链路自适应的算法至少应该考虑MCS等级、PRB数、无线链路质量、下行多天线传输模式等因素

优先级:基本

(2)链路自适应

支持在PUCCH周期反馈CQI/PMI/RI,且支持不同多天线传输模式下的反馈模式,包括宽带模式mode1-0,1-1和窄带模式2-0,2-1

优先级:基本

(3)链路自适应

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反馈CQI/PMI/RI,窄带模式3-0,3-1(高层配置)

优先级:基本

(4)链路自适应

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反馈CQI/PMI/RI,宽带模式1-2

优先级:重要

(5)链路自适应

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CQI/PMI/RI反馈模式mode2-0,2-2(UE selected)

优先级:可选

(6)跳频

支持PUSCH跳频,子帧内(intra-subframe)或子帧间跳频(inter-subframe),以获得跳频增益。

优先级:基本

(7)跳频

支持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组跳频(Group hopping)使干扰随机化

优先级:基本

(8)HARQ

支持ACK/NACK bundling和ACK/NACK multiplexing 反馈模式,并支持在PUCCH 和PUSCH上反馈

优先级:基本

(9)HARQ

支持上行增量冗余IR算法,并至少支持4个冗余版本

优先级:基本

(10)HARQ

支持增量冗余IR算法的下行发送,并至少支持4个冗余版本

优先级:基本

(11)HARQ

上行支持同步自适应和同步非自适应HARQ

优先级:基本

(12)HARQ

下行支持异步自适应HARQ

优先级:基本

(13)调制

支持下行调制方式:BPSK, QPSK, 16QAM, 64QAM

优先级:基本

(14)调制

支持上行调制方式:BPSK, QPSK, 16QAM

优先级:基本

(15)调制

支持上行调制方式:64QAM

优先级:重要

(16)调度

支持基于业务QoS的调度

优先级:基本

(17)调度

支持max C/I和PF(Proportional Fair)调度算法,支持PF中算法参数(公平因子、效率因子)运营商可配

优先级:基本

(18)调度

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的资源调度方式,并支持给UE分配PDSCH资源的2种指示方式,即type 0(资源分配的最小单元为4 PRBs),type 2(compact方式,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PRB)

优先级:基本

(19)调度

支持type 1(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PRB )分配方式给UE分配PDSCH资源

优先级:重要

(20)调度

支持最小周期为每TTI的动态调度

优先级:基本

(21)调度

支持下行频率选择性调度,频率选择信道估计的子带最小粒度为8PRB

优先级:基本

(22)调度

支持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频率选择信道估计的子带最小粒度为4PRB

优先级:基本

(23)调度

支持基于终端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反馈的上行调度,且上行缓存状态支持所有的BSR上报方式

优先级:基本

4.1.7下行覆盖增强功能

(1)下行参考信号

支持单天线端口和2天线端口的小区参考信号功率提升,最大提升6dB,用于增强小区覆盖

优先级:基本

(2)信道配置

支持根据UE的链路质量,动态调整PDCCH占用的CCE数(1,2,4或8)以满足覆盖和无线资源高效利用要求

优先级:基本

(3)信道配置

支持PHICH配置为普通(Normal)方式

优先级:基本

(4)信道配置

支持PHICH配置为扩展(Extended)方式,为了获得分集增益,从而实现覆盖增强

优先级:重要

(5)下行功率分配

支持PDCCH覆盖受限时动态提升PDCCH发送功率(最大支持提升6dB)以增强小区覆盖,并支持运营商设置功率提升值和开/关功能

优先级:基本

(6)下行功率分配

支持CRS和PDSCH的下行功率分配,并支持针对不同覆盖场景配置不同的分配比例(PDCCH/PCFICH/PHICH发射功率可不随CRS功率变换而调整)

优先级:基本

(7)下行功率分配

针对不同覆盖受限场景,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PCFICH与CRS单位RE发射功率强度的差值(该值单位为db,最大支持+/-6dB)

优先级:可选

(8)下行功控

为保证用户下行边缘吞吐量,提高小区吞吐量,支持对处于小区边缘的调制方式为QPSK的用户进行功率提升,并支持运营商设置功率提升值和开/关该功能

优先级:基本

4.1.8空口安全性管理

(1)加密

支持加密和解密算法,包括:EEA0: Null algorithm、EEA3: ZUC

优先级:基本

(2)加密

支持加密和解密算法,包括:EEA1: SNOW3G、EEA2: AES

优先级:可选

(3)完整性保护

支持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包括EIA0: Null algorithm、EIA1: SNOW3G、EIA2: AES、EIA3: ZUC

优先级:基本

4.1.9无线资源控制(RRC)

(1)系统信息

系统支持RRC发送系统消息,要求支持系统消息MIB及SIB1、SIB2、SIB3、SIB4、SIB5

优先级:基本

(2)系统信息

系统支持RRC发送系统消息,要求支持系统消息SIB6、SIB7

优先级:基本

(3)系统信息

支持多频段指示,如支持同时广播B38和B41频段信息

优先级:基本

(4)小区ID变更

为了保护小区ID信息,基站支持小区ID(ECGI)变更

优先级:基本

(5)RRC连接控制

支持寻呼功能

优先级:基本

(6)RRC连接控制

支持RRC连接建立、重配、重建及释放

优先级:基本

(7)RRC连接控制

支持数据承载建立、重配和释放

优先级:基本

(8)上行同步

eNB能够通过TA Timer超时监控UE上行同步状态(通过多种触发方式监控上行同步状态),且监控的时长可配,取值范围为[500,750,1280,1920,2560,5120,10240]ms 优先级:基本

(9)上行同步

UE上行失步后,基站将主动释放UE的上下行无线资源,以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优先级:基本

(10)状态转换定时器

当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一段时间内没有业务时,UE将转换为RRC_IDLE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相关参数可由运营商配置,且参数范围必须满足:

- 定时时间: 1s – 5000s

- 时间改变粒度: 1s

- 默认:300s (300,000ms)

- 关闭状态转移定时器:0

优先级:基本

(11)Uu口信息上报

支持将Uu口相关信息周期性上报给OMC,测量值参见《中国移动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v1.0》,测量值和上报周期可由运营商设置,周期设置为秒级

优先级:重要

4.1.10终端省电

(1)长DRX

为达到终端省电,支持RRC_connected态下的长DRX

优先级:基本

(2)短DRX

为实现频繁小包业务时的终端省电,支持RRC_connected态下的短DRX

优先级:重要

(3)Default paging DRX

支持idle态下的default paging DRX

优先级:基本

(4)Dedicated paging DRX

支持idle态下的dedicated paging DRX

优先级:重要

4.1.11业务质量保证(QoS)

(1)QoS参数

支持non-GBR业务(QCI 5~9)

优先级:基本

(2)QoS参数

支持GBR业务(QCI 1~4)

优先级:基本

(3)QoS参数

支持扩展QCI,并支持运营商定制QCI级别及对应参数

优先级:基本

(4)QoS参数

支持MBR(Maximum Bit Rate)和GBR(Guaranteed Bit Rate)、UE-AMBR、QCI (Priority, PDB, PER)等参数,用于基于QoS参数的调度

优先级:基本

(5)QoS参数

支持QoS参数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用于接纳控制及用户等级识别

优先级:基本

(6)用户等级

支持对non-GBR业务区分用户等级,针对简单的金/银/铜牌用户,通过QCI 6/8/9支持调度差异化,对于复杂场景,可通过定制扩展QCI实现,且支持运营商对用户等级的设置优先级:重要

(7)承载组合

支持给每个UE建立至少2个non-GBR承载和1个GBR承载,不包括默认承载

优先级:基本

4.1.12测量及移动性管理

(1)eNode B测量

支持对接收干扰功率(包括热噪声)的测量(定义参见协议36.214)

优先级:基本

(2)UE测量

支持RSRP的测量配置,包括同频和异频(F/D/E)测量

优先级:基本

(3)UE测量

支持RSRQ的测量配置,包括同频和异频(F/D/E)测量

优先级:基本

(4)UE测量

支持事件性测量配置,包括E-UTRAN: A1-A5

优先级:基本

(5)UE测量

支持周期性测量配置,主要用于ANR的周期性测量

优先级:基本

(6)GAP

支持测量GAP周期为40ms和80ms,且GAP持续时间为6ms

优先级:基本

(7)小区重选

支持系统内根据RSRP和RSRQ参数进行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且可以根据频点设置小区优先级

优先级:基本

(8)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P通过X2接口的系统内同频切换

优先级:基本

(9)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P通过S1接口的系统内同频切换

优先级:基本

(10)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P通过X2接口的系统内异频切换(F\D\E频段)

优先级:基本

(11)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P通过S1接口的系统内异频切换(F\D\E频段)

优先级:基本

(12)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Q通过X2接口的系统内异频切换(F\D\E频段)

优先级:基本

(13)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RSRQ通过S1接口的系统内异频切换(F\D\E频段)

优先级:基本

(14)系统内切换

支持基于无线信号情况作为切换判决准则,RSRP及RSRQ门限值可由运营商配置

优先级:基本

(15)数据传输

支持系统内切换过程中源小区向目标小区传递数据(Data Forwarding)的功能,包括X2 data forwarding和S1 data forwarding

优先级:基本

(16)UE移动速率

当UE移动速率120km/h时,系统性能下降不超过20%

优先级:基本

(17)UE移动速率

当UE移动速率300km/h时,系统性能下降不超过50%

优先级:基本

4.1.13接纳与拥塞控制

(1)接纳控制

支持以下多种场景下的接纳控制,当多种场景并发时,可根据运营商需求设置各场景的接入优先级:

- 空闲态下的初始业务请求

- 连接态下的无线承载激活

- 切换请求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复习总结.doc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1、什么是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简称无线通信。 2、简述无线通信的特征(特点) 1)、电波传播条件复杂。电波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会因多径产生电平衰落和吋延扩展;通信中的快速移动引起多普勒频移。2)、噪声和干扰严重。除外部干扰,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各种干扰,如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道干扰、多址干扰以及远近效应等。3)、要求频带利用率高。无线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解决方法: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可单网运行,也可多网并行并互连互通。为此,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5)、可同吋向多个接收端传送信号。 6)、抗灾害能力强。 7)、保密性差。 3、无线通信的分类 4、按使用对象分为:军用和民用 5、按使用环境分为:陆地、海上和空中 6、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 7、按覆盖范围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 8、按业务类型分为:话务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9、按服务对象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10、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 11、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无线通信的传播特性 1、通信系统的信道按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快慢可以分为儿种?无线通信的 信道属于哪种? 信道分类1、恒参信道;2、随参(变参)信道:无线通信信道 2、地形可以分为几种?地物呢? 1)、为了计算移动信道中信号电场强度中值(或传播损耗中值),可将地形分为两大类,即中等起伏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1、所谓中等起伏地形是指在传播路径的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m,且起伏 缓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以中等起伏地形作传播基准。 2、其它地形如丘陵、孤立山岳、斜坡和水陆混合地形等统称为不规则地形。 2)、不同地物环境其传播条件不同,按照地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地区: 1、开阔地。在电波传播的路径上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呈开阔状地面,如农田、 荒野、广场、沙漠和戈壁滩等; 2、郊区。在靠近移动台近处有些障碍物但不稠密,例如,有少量的低层房屋或小树林等;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

————————————————————————————————作者:————————————————————————————————日期: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 366小游戏 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这些问题都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限制了用户联网。 WLAN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的解决以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与有线网络相比,WLAN具有以下优点:安装便捷:一般在网络建设当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的施工了。在施工过程时,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这部分繁杂的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 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经济节约:由于有线网络中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的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需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时的预期,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易于扩展:WLAN又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这样,WLAN能够胜任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Roaming)"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由于WLAN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其发展十分迅速。在最近几年里,WLAN 已经在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不适合网络布线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权威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 Group预计,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0年至2004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将在2000年轻松突破10亿美元大关,在2004年达到21.97亿美元。 网卡 网络接口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又称网络适配器 (NIA-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简称网卡。用于实现联网计算机和网络电缆之间的物理连接,为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提供一条物理通道,并通过这条通道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局域网中,每一台联网计算机都需要安装一块或多块网卡,通过介质连接器将计算机接入网络电缆系统。网卡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网卡与网络电缆的物理连接、介质访问控制(如:CSMA/CD)、数据帧的拆装、帧的发送与接收、错误校验、数据信号的编/解码(如:曼彻斯特代码的转换)、数据的串、并行转换等功能。 Modem MODEM就是调制解调器。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合称。网友们通常戏称为"猫"。它是拨号上网的必备设备。通过Modem将计算机的数字信息变成音频信息才得以在电话线上传播。 Modem一般分内置和外置两种。内置式插入计算机内不占用桌面空间,使用电脑内部的电源,价格一般比外置式便宜。外置式安装简易,无需打开机箱,也无需占用电脑中的扩展槽。它有几个指示灯,能够随时报告Modem正在进行的工作。 防火墙 1.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

中国XX业务支撑网4A安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 4A 安全技术规范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W-016-2007

目录 1概述 (7) 1.1范围 (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 2综述 (8) 2.1背景和现状分析 (8) 2.2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帐号管理 (14) 4.1.1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主帐号管理 (14) 4.1.4从帐号管理 (15) 4.1.5密码策略管理 (15) 4.2认证管理 (15) 4.2.1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SSO的管理 (17) 4.2.6认证手段 (17) 4.2.7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授权管理 (17) 4.3.1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资源管理 (18) 4.3.4角色管理 (18) 4.3.5资源授权 (19) 4.4审计管理 (20) 4.4.1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审计分析 (21) 4.4.4审计预警 (22) 4.5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2权限管理 (23) 4.5.3组件管理 (23) 4.5.4运行管理 (23) 4.5.5备份管理 (23) 4.6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认证接口 (24) 4.6.3审计接口 (24) 4.6.4外部管理接口 (25) 5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总体技术框架 (25) 5.2P 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38) 5.5.3性能要求 (38) 5.5.4安全性要求 (38) 6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总体描述 (40) 6.1.2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认证类接口 (42) 6.1.4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审计类接口 (48) 6.2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总体描述 (51) 6.2.2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认证类接口 (53) 6.2.4帐号接口(⑤) (55) 6.2.5审计类接口 (59) 6.3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

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应该从最基础的学起:如果你还没有从事网优工作,建议多看一些网优类书籍,比如移动通信原理、GSM/CDMA/W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还有一些网优类网站或者论坛,另外最好与一些网优工程师交流沟通了解这个行业,可以加QQ群46476034或者参考西安巨人培训中心网站;如果你已经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则建议除了继续上面的以外,要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怕累不怕辛苦,努力学习基本功,测试、分析、解决方案、用户交流沟通等,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多的替你的领导分担更多的工作!相信你会做好的! 要想知道从什么地方学,先应该知道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做些什么,然后有针对去学习 网络优化工程师主要干些什么工作2009-08-12 22:01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OMC-R(无线接入网网元管理系统)是无线接入网网元统一管理平台)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小岛效应(孤岛效应

XXXX年最新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AP、AC设备测试规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 A P、A C设备测试规范-认证及 计费分册 C M C C W L A N A P A C E q u i p m e n t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A n d A c c o u n t i n g 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2.0.0 ╳╳╳╳-╳╳-╳╳实施╳╳╳╳-╳╳-╳╳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测试环境 (4) 4.1. 总体测试示意图 (4) 4.2. 接入流程测试组网图 (5) 5. 测试仪器以及软件列表 (5) 5.1. 测试仪器列表 (5) 5.2. 测试辅助设备列表 (5) 5.3. 测试软件列表 (6) 6. 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7) 7. 测试用例 (7) 7.1. 认证功能测试 (7) 7.1.1. WEB认证 (7) 7.1.2. 不同SSID混合认证 (12) 7.1.3. 客户端及其他认证(PPPOE)认证 (20) 7.2. 计费功能测试 (24) 7.2.1. 预付费测试 (24) 7.2.2. 流量计费测试 (25) 7.3. WEB认证流程及协议测试 (27) 7.3.1. 强制Portal (27) 7.3.2. 用户认证流程 (29) 7.3.3. 门户网站推送 (31) 7.3.4. 计费流程 (32) 7.3.5. 用户下线 (35) 7.3.6. WEB认证流程协议测试 (40) 7.4. 无感知认证流程及协议测试 (46) 7.4.1. EAP-SIM用户认证 (46) 7.4.2. EAP-AKA用户认证 (47) 7.4.3. PEAP用户认证 (47) 7.4.4. 计费流程 (50) 7.4.5. 用户下线 (53) 7.4.6. 无感知认证流程协议测试 (56) 8. 编制历史 (57)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4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

目录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物理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逻辑资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无线上网

中国移动“随 e 行”校园 WLAN 业务介绍 校园 WLAN 业务是中国移动面向校园区域(目前主要面 向高等院校)用户推出的无线上网服务,高校客户可通过笔 记本电脑、手机等支持 WLAN 功能的终端,在中国移动 WLAN 网络高校覆盖区域内通过接入 CMCC-EDU 热点使用无线互联 网服务。 校园 WLAN 业务仅限在校学生、教职员工等高校范围内 的中国移动用户使用,用户开通校园 WLAN 业务后接入本省 CMCC-EDU 热点上网时可享受高校优惠资费套餐。 中国移动“随 e 行”校园 WLAN 业务使用方法 1. (一)套餐资费:
目前中国移动校园 WLAN 业务提供按月包时长资费套餐: 包含高校 套餐月 内指定区 费 域的 WLAN 时长 10 元 40 小时/ 月 100 小时/ 月 高校内指定区域超出套餐部分按 0.02 元/分钟计费 每月 500 元封 顶, 每月 超出套餐外的资费 备注
20 元
40 元 240 小时/


限 40GB 流量
1. 1.
说明: 此套餐仅限于在河南移动用户在省内高校接 入 CMCC-EDU 热点使用;
2. 3. 业务功能; 4.
当月 WLAN 费用超过 500 元后, 500 元计费; 按 当月 WLAN 流量达到 40GB 后,当月暂停 WLAN
通过 CMCC 热点接入 WLAN 网络的用户,资费 按普通用户资费标准计算,不能享受高校优惠套餐。
2. 1.
(二)使用说明: 开通方式: 高校用户发送 KTEDUX 至 10086,即可开通相应套餐,X
代表套餐费用,首次开通立即生效。 如:用户发送 KTEDU10 至 10086,即可开通 10 元包 40 小时/月的套餐。 另:通过前台营业厅或网上营业厅也可办理套餐开通。 2. 变更方式: 高校用户发送 BGEDUX 至 10086,即可变更相应套餐,X 代表套餐费用,本月变更,下月生效。

无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无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目录 目录 0 摘要 (1) 第一章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2) 1.1 简介 (2) 1.2产生原因 (2) 1.3实施方案 (3) 第二章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4) 2.1 网络常见问题 (4) 2.1.1 电话不通的现象 (4) 2.1.2 电话难打现象 (6) 2.1.3 掉话现象 (6) 2.1.4 局部区域话音质量较差 (7) 2.1.5 多径干扰 (8) 2.2 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9)

2.3 网络优化过程 (10) 2.4 无线网络优化分析工具 (14) 第三章RFID发射设备电磁兼容性研究情况 (15) 摘要 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在网络优化时首先要通过OMC-R采集系统信息,还可通过用户申告、日常CQT测试和DT测试等信息完善问题的采集,了解用户对网络的意见及当前网络存在的缺陷,并对网络进行测试,收集网络运行的数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并对网络进行系统调整。调整后再对系统进行信息收集,确定新的优化目标,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使网络进一步完善。 关键字: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

第一章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1.1 简介 随着网络优化的深入进行,现阶段GSM无线网络优化的目标已越来越关注于用户对网络的满意程度,力争使网络更加稳定和通畅,使网络的系统指标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进一步完善。 1.2 产生原因 通过前述的几种系统性收集的方法,一般均能发现问题的表象及大部分问题产生的原因。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对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主要对电测结果结合小区设计数据库资料,包括基站设计资料、天线资料、频率规划表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影响运行质量的问题。如频率干扰、软硬件故障、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存在问题、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无线覆盖不好、环境干扰、系统忙等。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网络运行的质量和下一步将采

中国移动WLAN简介

中国移动WLAN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客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终端以WLAN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进行办公。支持多媒体功能,上传下载,随时欣赏网上影片或音乐。提供极速而稳定的无线连接。在中国移动WLAN网络覆盖地区,客户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终端,在配备WLAN上网卡时以无线方式高速接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移动办公或者娱乐。 在中国移动WLAN网络覆盖地区,共享接入速率最高可达11Mb/s。实现方式类似于局域网,需要通过手机号码和密码验证后方可打开网页,用户名为客户的手机号码,而密码则在申请WLAN业务时系统自动生成,客户可以把该密码修改成容易记忆的密码。 中国移动在全国31个省省会城市、首府、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和重点城市的机场、高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热点地区都进行了WLAN 网络覆盖,并且会继续扩大。 WLAN可提供高达54Mbps的速率(某些小城市可能为11Mbps,但大部分为54M),可以进行WWW浏览、收发EMAIL、欣赏网上电影、下载文件和进行办公。在配备WLAN上网卡时以无线方式高速接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移动办公或者娱乐,共享接入速率最高可达54Mbps (现在大部分地区限速在1Mb/s~2Mb/s), 实现方式类似于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主流技术

WLAN工作在2.5GHz或者5GHz 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 工作在2.4GHz)。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S) 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 和室外(outdoor) 信道(5GHz频段) 。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无线网络的设备类型 在无线局域网里,常见的设备有无线网卡、无线网桥、无线天线等。 1、无线网卡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W-028-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第一版) NMS Port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版本号 1.0.0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概述与建设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部-省”两级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组网与设备配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单点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具备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 对于未接入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接入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B/S与C/S应用统一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公网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移动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界面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界面集成的技术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界面集成的基本功能—展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界面集成的基本业务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网络优化系统工程师认证题库

一、不定向选择题(每题分,共XX题XX分) 1.如果使用LAPD Concentration技术传输某三个载波小区的语音与信令且Confact为4,则需要使用Abits接口上PCM链路的多少个时隙?( C ) 个个个个。 32的PCM系统中,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时隙是( A ) 时隙时隙时隙时隙 3.下列哪种情况,不需做位置更新( D ) A.用户开机 B.用户从一个位置区(LA)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区(LA) C.由网络通知手机做周期登记 D.电话接续 Detach and IMSI Attach 信息存储在那个网络单元中( C ) VLR 5.向基站传送测量报告的时间周期约为( D ) 秒秒毫秒秒 6.空闲模式下,短消息通过哪个逻辑信道完成发送( B ) 7. 在空闲状态下手机用户改变所属小区会通知网络吗?( C ) A.会 B.不会 C.会,如果同时改变了位置区 D.会,如果同时改变了所属BSC 8. 假设一部手机正在通话,此时有一个短消息发给它,那么短消息会占用哪个逻辑信道:( C ) 9. 移动台落地的短信息是通过什么信道来传送的?( A ) 空闲时通过SDCCH 来传送,而MS忙时通过SACCH来传送空闲时通过SACCH来传送,而MS忙时通过SDCCH 来传送 C.都通过SDCCH来传送 D.都通过SACCH来传送 10. 周期位置更新的主要作用是:( D ) A.防止对已正常关机的移动台进行不必要的寻呼。 B.定期更新移动用户的业务功能。 C.防止移动台与网络失步。 D.防止对已超出信号覆盖范围或非正常掉电的移动台进行不必要的寻呼。

11. 设定两个频率f1,f2,下列哪种情况属三阶互调( B ) , B.2f1-f2, C.3f1-f2 12. 送基站识别码信息的逻辑信道是( C ) 13.以下哪种逻辑信道工作于盗用模式、专用于切换?( A ) 个2M传输不用信令压缩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开通几个载波:( B ) 个个个个 15.空闲状态下,MS每隔( B ) 时间读一次服务小区BCCH上的系统信息? D.都不是 16. 以下关于定位算法的描述( B )项是错误的? A.定位算法是针对MS在激活模式下的小区选择 B.定位算法每480 ms输出一个结果就要切换 C.定位算法可以采用信号强度标准,也可以采用路径损耗标准 D.定位算法输入的是测量报告,输出的是切换的候选小区列表 17.立即分配消息是在以下哪个逻辑信道发送的( C ) 18. 关于呼叫的建立描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与TCH是成对产生的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与FACCH不是成对产生的 19. 以下关于位置更新的说明,哪个是错的?( A ) A.正在通话的MS切换到属于另一位置区域的小区后,马上就要作位置更新开机登记时不一定都要作位置更新 C.通过在两相邻的位置区域的边界上设置一滞后参数CRH,可防止乒乓位置更新 D.移动台只有在发现当前小区的LAI与SIM卡里存储的LAI不一致时,才会发起位置更新的请求 20. SDCCH上能承载( B ) 业务 A.呼叫建立、寻呼、数据业务等 B.呼叫建立、短信息、位置更新、周期性登记、补充业务登记等业务 C.呼叫建立,短信息、位置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

目录 前言 (2) 目录 (3) 1.概述 (4)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功能需求 (5) 3.1告警相关性分析 (5) 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 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 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 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 3.3.1用户界面 (7) 3.3.2故障定位手段 (7) 3.3.3故障定位结果 (8)

1.概述 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 ―告警相关性分析 ―业务相关性分析 ―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手册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尊敬的用户,您好 欢迎您选择使用中国移动宽带业务,为确保您正常使用我公司宽带业务,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率,敬请您在日常使用中重点关注下面三点: 1. 正确下网节约用电 宽带下线时,请先断开宽带连接,防止账号出现异常掉线及帐号挂死,影响后续网络浏览;及时关闭接入设备电源,避免设备长时间在线引起的老化损耗、缩短使用寿命和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下的危险,同时也为环保增添一份力量。 2. 确保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终端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扫描,及时更新软件版本,省级相关应用软件,提高计算机稳定性,确保宽带上网正常。 3. 装修时规范线路布放 避免平行线的布放,采用合格的双绞线(如五类、六类网线),并且尽量避免线路接头及复接太多;室内线路与设备应远离变压器、电力线等电磁辐射源,减少外部干扰。 下面我们将日常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汇编成册,相信通过您的配合加上我们的努力,您将更好的享受宽带网络带给您的乐趣。

1. 概述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PPOE拨号方式,客户在成功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相应账号、密码,再按照如下步骤正确设置即可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快乐。2.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家庭宽带客户,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除了WINDOWS 2003有自带PPPOE虚拟拨号功能外,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VISAT/7系统需要另外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下面介绍“WINDOWS XP自带拨号软件”的安装过程: 2.3.1 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2.3.2选择PPPOE拨号方式 2.3.2.1在这里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移动室外UPS技术规范

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

一、概述 (1) 本文件为浙江移动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设备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 (2) 本技术规范书的编制依据是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总技术要求”等有关规定编制。 (3) 参与选型及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相关要求低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应论述其理由。 (4) 设备必须具有入网证,并能提供设备技术数据和电原理图及安装图。 (5) 本技术的解释权属于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二、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户外通信用一体化不间断电源——UPS的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存储。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户外干放、直放站、微蜂窝等通信用静止型不间断电源。 三、定义 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在构成上,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包括户外专用UPS主机、蓄电池组、输入输出配电、防雷保护和一体化户外机柜。几部分相互配合,实现在市电正常时使用市电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市电故障时使用蓄电池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各部分可集成安装在一体化机柜内或蓄电池组独立安装。 参与报价设备厂家需详列一体化电源柜体尺寸、质量,电池柜尺寸、质量以及各组成部分主要技术指标。 四、一体化户外机柜技术要求 1、柜体采用热镀锌钢板、需防锈处理,表面喷塑。满足室外安装和室外工作的防雨、防尘、 防潮、防盗要求,外观美观。 2、防护等级:IP55。 3、温度范围:-25℃~+55℃。 4、湿度范围:5%~95%。 5、挡阳棚要求:能够挡住30度角的太阳光。 6、安装/维护方便:提供多种可选安装配件,可以满足抱大杆、抱小杆、壁挂和落地等多 种安装要求。 7、振动运输实验:按照GB/T14715-93中5.3.2条 高低温储存实验:贮存条件:YD/T1059-200 测试标准:YD/T1059-2000 8、内部合理布局,可满足UPS立式、卧式等各种安装方式。电池仓外置时,其电池仓柜体 需满足上述要求。

中国移动无线网参数管理规定(2015版)

中国移动无线网参数管理办法 (2015版)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无线网参数管理目的 (4) 第三章无线网参数管理范围 (4) 第四章无线网参数的分级管理要求 (5) 第五章无线网参数制作修改要求 (6) 第六章无线网参数数据库的更新和备份要求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无线网参数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参数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保障网络健康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明确了无线网参数的管理范围、职责分工界面以及无线网参数制作、修改、备份的工作流程和实施要求等内容。 第三条各省公司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省无线网参数管理办法,指导本省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中国移动维护规程执行。 第二章无线网参数管理目的 第五条规范完善无线网参数管理流程,严格管理无线网参数的修改和制作,提高无线参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六条实现无线网参数制作和修改的申请、审批、执行、核查等管理流程集中化、规范化和电子化。确保全网无线网参数制作的统一、规范、准 确、及时。 第七条规范全网无线网参数,有效清除垃圾数据,提高无线网设备运行和管理效率。 第八条建立、健全省内无线网参数数据库,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撑。 第三章无线网参数管理范围 第九条无线网参数是指与无线控制及无线资源有关的参数。包括与信令接续、话路接续、路由选择、位置更新、切换控制、话音业务控制、数据业 务控制、小区参数等相关的用以保证业务正常进行的无线控制数据。 这些参数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信令流量的分布、网络的业务性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