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

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
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AM调幅收音机设计报告(包括原理图)

创新性实验结题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______AM调幅收音机 专业_ ___通信工程班级____09级1 班_____ 指导教师及职称________ 开课学期___ 2011 至_2012 学年_1 _学期 提交时间___ 2012 年__1 月__ 1 日

调幅收音机具有多种设计方法,本设计是采用三级放大器,本振电路,MC1496芯片行和外围电路组成的解调器以及LA4012运算放大器和外围电路组成的功率放大器经过整联组成的调幅接收机。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更好的理解AM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在复习高频课程知识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及团队配合能力。 三、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1、实验原理 根据调幅接收机工作原理和课题要求,给定的解调器件是模拟乘法器,模拟乘法器用作检波时必须有一与接收信号同频的本振信号,因此拟定的调幅接收机框图如下所示 输入回路:选择接收信号,应将输入回路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高频放大:将输入信号进行选频放大,其选频回路应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解调: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 本机振荡: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

1输入回路的设计 2高频放大部分电路的设计 3本机振荡电路的设计 4解调电路的设计 5音频放大部分电路的设计 6整机电路的设计 3、实验步骤 1.1输入回路的设计 输入回路应使在天线上感应到的有用信号在接收输入端呈最大值,设输入回路初级电感为L1,次级回路电感为L2,选择C1和C2使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均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在设定回路的LC参数时,应使L 值较大。因为Q=ωl/R(R为回路电阻,由回路中的电感绕线电阻和电容引线电阻形成),Q值越大,回路的选择行就越好,但电感值也不能太大,电感值大则电容值就应小,电容值的大小则分布电容就会影响回路的稳定性,一般取C>>Cie(Cie 为高频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电容) 1.2高频放大部分电路的设计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用作高频放 大器时,晶体管反相传输导纳对放大器输入导纳的作用,会引起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当 放大器采用下面所示的共射-共基级联放大器时,共基电路的特点是输入阻抗很低输出阻抗 很高,当它和共射电路连接时相当于放大器的负载导纳很大,此时放大器的输入导纳晶体 管内部的反馈影响相应减小,甚至可以不考虑内部反馈的影响。

调幅发射机(单电源改进)

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姓名:张俊卿 学号:26 指导教师:侯长波 日期: 摘要 高频调幅发射机常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中短波广播通信的领域里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因是调幅发射机实现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所以调幅发射机广泛地应用于广播发射。 文中的系统设计了振荡器、振幅调制器和谐振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等系统单元电路组成。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在经过乘法器MC1496进行振幅调制输出调幅波,输入到甲类功放级进行

推动,最后进过匹配网络是发射功率达到最理想。再结合Multisim软件来对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调幅,震荡,调制,功率放大

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个典型调幅发射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幅度调制、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设计与调试; 3、掌握调幅发射机技术指标的定义及测试方法; 4、掌握系统设计和调试技能,培养综合工程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电路 1、调幅发射系统总体设计 图1-1为调幅发射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表示的是直接调幅发射机。本实验项目主要研究直接调幅发射系统,电路总体原理图如附录1所示,总体PCB图如附录2所示。

主振器缓冲器振幅调制高频功放 音频信号 图1-1 直接调幅发射系统组成框图 调幅发射机是利用振幅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入到主振器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中,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再经过高频功放将已调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后由天线辐射到空间进行传播。 2、单元电路设计 主振器及缓冲器电路设计 主振器有多种电路实现形式,如LC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由于系统要求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因此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来实现,缓冲器采用射极跟随器,振幅调制部分的工作状态的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或波形失真或输出电压减小。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主振器及缓冲器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 主振器及缓冲器电路 图1-2中,Q1为振荡级,电路形式为共集极组态考毕兹型石英振荡电路,Q2为缓冲级,缓冲器的负载为50欧电阻。 振荡级中,Q1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3、R7、R10决定。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电流CQ I 通常选在~4mA 。CQ I 越大,可使输出电压幅度增加,但波形失真会增大; CQ I 偏小,会使振荡器停振。C6、C10、C13、C14为晶体的负载电容,为使晶体 能够起振,负载电容范围一般在10~30pF 。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

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 系别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A 任务下达时间:2012 年9月17日 起止日期:2012 年9 月17日起——至2013 年1 月4 日 止 教研室主任2013 年9月16日批准

阳工程学院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学生:丽

中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 超外差收音机,首先把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信号是465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这样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而且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收音机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幅接收机机。在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七个部分。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为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选择电路。为了使混频和本振分别调到最佳状态,要采用单独的本振。总的来说,设计一部接收机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 关键词:超外差,调幅,本振,混频

AM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AM调幅发射机设计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期: 2012-2013 第二学期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112 姓名: 学号: 21 小功率调幅高频发射机的设计 1 引言 本学期学习了《通信原理》、《电子线路》等理论学习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和

通信原理实验,此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高频电子线路知识,进行实际高频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测,利用mutisim 、protel 等相关软件进行电路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增强对通信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通信电路的设计、计算;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对模拟通信系统有较详细的理解。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我们要研究的是调幅发射机。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技术,起到启发创新思思维的效果。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增强对通信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通信电路的设计、计算。 (3)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4)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 调幅发射系统要求 此设计思路为将调幅发射机分成主振级、隔离级、、调制级、输出级等几个 个部分。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载波频率MHz f 100=,载波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 发射功率W 200m P A ≥,发射效率%50>A η,调幅度%30≥a m ,调频范围 kHz Hz F 10~500=。 3 调幅发射系统的各模块介绍及电路图

调幅发射机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室: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名称: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电通信原理 2.熟悉调幅广播和超外差接收的方框图 3.学会小功率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发射机包括六个部分:晶体振荡器、缓冲级、音频放大器、1496调制级、激励级、功率放大级。 晶体振荡器部分包括利用晶体振荡器产生6MHZ信号,再通过偏置电路改变载波幅度进而输入到相乘器的一端, 缓冲级部分利用偏置电路来减小负载电路对前边输入电路的影响,使输入的已调波信号保持稳定,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音频放大器部分:利用R13、C9和R12、C8构成正反馈,从而产生音频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实现音频信号的放大。 1496调制级部分:1496模拟乘法器是完成两个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相乘的电子器件。高频电子线路中的振幅解调,同步检波,混频,倍频,鉴频,鉴相等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均可视为两个信号相乘或包含相乘的过程。 激励级部分:通过工作在甲类状态的三极管来改变已调波的幅度进而满足功率放大级的要求,使功率放大级中的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进而实现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级部分:利用丙类工作状态实现功率放大。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振荡(载频)信号上去的过程。所以末级高频功率放大级则成为受调放大器。 实验原理图如下: (原理图改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①改为R11与2管脚相连,R13与R12的交点接3管脚;②R12和C8另一端接地;③4管脚改为接-8V电源)

一种实用的调频接收机电路设计方法

一种实用的调频接收机电路设计方法 张景伟,孙延光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430079) E-mail:Zhangjingwei153223127@https://www.360docs.net/doc/9610745704.html, 摘要:本调频收音机主要由FM/AM收音机芯片CXA1691、DAC芯片MX7228,锁相环CD4046和单片机AT98S52组成。收音机以单片机AT98S52为控制核心,通过DA转化调节频率变化,实现了88MHz-108MHz的自动电台搜索和非易失性存储以及手动微调及显示等基本功能;此外,本收音机还使用了实时芯片,能显示时间。本机使用DC-DC转化实现了干电池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能优良,人机界面友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调频,锁相环,DC-DC变换,CXA1691,DS12887 1.引言 我们的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索尼公司的一款收音芯片CXA1691,它是索尼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正式推出的集调幅、调频、锁相环、立体声解码等电路为一体的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二﹑锁相环芯片BU2614,通过合理的设计环路滤波器我们能够很好的是频率稳定在88M到108M。三﹑D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为了实现系统的低功耗和单电源供电,我们采用了DC-DC变换电路。我们尝试了max770,max771,max731,max743,max660,max680,max664,max666,mc34063等,其中发现max770效果相当不错,能够输出+5V,电流在1A完全满足要求并且纹波比较小在100Mv 以内,若采用滤波措施效果更佳。Max771在输出+12V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驱动能力有限我们发现在输出端加滤波电路都会降低它的驱动能力。 2.系统介绍 2.1接收电路设计 CXA1691S的电源电压适应范围宽,2~10V范围内电路均能正常工作;它具有立体声指示LED驱动电路以及FM静噪功能等等。由于本系统没有涉及到调幅,所以芯片中的16脚(AM中频输入)、15脚(波段选择)、9脚(AM天线输入)和5脚(AM本振)均悬空,也可接电容到地。我们将7脚(FM本振)和9脚(FM输入)与环路滤波器的输入相连,从而利用锁相环实现频率的可控。具体电路见图一:

毕业设计_高频电子线路--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组员: 5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高频载波的克拉泼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利用共集电极调幅电路进行调幅,产生AM 调幅波。然后将调幅波通过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由于波形失真较严重,我们在后面添加了LC 式集中选择性滤波器。借助Multisum12.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较理想的波形。 【关键词】 Multisum AM 波调制解调多级RC 滤波器 一.设计目的 1.熟悉使用仿真软件Multisum1 2.0,掌握仿真操作; 2.加深对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认识; 3.加深对振荡器,调幅电路,解调的理解; 4.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设计的实现 1.系统概述 调幅波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模块,高频载波信号采用了克拉泼震荡电路来产生;调幅电路由集电极调幅电路来产生。 克拉泼电路是西勒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了频率的稳定度,减少了外界的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存在少许误差。 集电极调制,调制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优点,集电极 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利用,缺点是,已调波的边频带功率 由调 制信号供给,因而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 电路实现模块:如图

1、振荡电路 原理分析: 振荡电路一般分为两种工作原理,其一为反馈式振荡器,其二是负阻式振荡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反馈式。 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它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大部分组成。放大器通常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 是一种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 其通过噪声产生起振,从而形成一个起振、非线性放大、反馈,再放大、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以及稳定条件。 起振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为使振荡过程中输出幅度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为增幅振荡。 平衡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 稳定条件要求0|1,振荡器平衡条件为AF=1,它说明在平衡状态时其闭环增益等于1。在起振时A>1/F ,当振幅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晶体管工作状态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放大倍数A 迅速下降,直至AF=1,此时开始产生谐振。假设由于某种因素使AF<1,此时振幅就会自动衰减,使A 与1/F

接收机系统设计

接收机系统设计 接收机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挑战,首先要明确设计目的,即设计那一种接收机,不同种类接收机的设计方法是大不相同的。然后根据系统设计的指标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出设计重点或难点,即是高灵敏度设计;或是高线性设计;或是大动态范围设计;还是宽频带设计。不同的设计重点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根据系统要求的性能指标,首先要确定: 1.接收机的结构形式,设计系统实现的原理方框图。 确定采样超外差式结构,零中频结构,还是数字IF结构;确定采样 本振频率合成器的类型;确定是一次变频还是多次变频结构,是否 用高中频;确定信号的动态范围及接收机的线性度。 2.接收机功能电路实现及系统线路组成,设计电路图。 本章对一般接收机的设计方法不作详细的讨论,只重点讨论接收机设计中有关高线性度和大动态范围实现的具体方法,这也是本课题实现中的难点所在。 §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 接收机动态范围DR(Dynamic Range),是指接收机能够接收检测到的信号功率从最小可检测信号MDS到接收机输入1-dB压缩点之间的功率变化范围,是接收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第二章对动态范围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述。通常,一般的接收机都具有60dB~80dB的动态范围,现代接收机则对动态范围指标提出相当苛刻的要求,往往超过100dB。如本项目动态范围指标要求做的大于120dB。 实现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功能电路是接收机中的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是一个闭环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是接收机最重要的功能电路之一。接收机的总增益通常分配在各级AGC电路中,各级AGC电路级联构成总的增益。在接收微弱信号时,接收机要具有高增益,将微弱信号放大到要求的电平,在接收机靠近发射电台式时,AGC控制接收机的总增益,使接收机对大信号的增益很小,甚至衰减。接收机动态范围实现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

安徽工程大学课程设 计 通信电子线路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综合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1) Abst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引言及设计任务、目的、参数 .. (2) 1.1引言 (2) 1.2设计任务、目的、要求 (3) 1.2.1设计任务 (3) 1.2.2设计目的 (3) 1.2.3设计要求 (4) 2设计总体方案 (4) 2.1方案分析 (4) 2.2工作原理与框图 (4) 2.2.1工作原理 (4) 2.2.2设计电路框图 (5) 3各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6) 3.1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6) 3.2变频电路 (7) 3.3中频放大电路 (8) 3.4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 (9) 3.5音频放大电路 (10) 4电路性能测试与仿真图 (11) 4.1高频小信号放大输出端波形 (11) 4.2变频器输出端波形 (12) 4.3中频信号输出端波形 (13) 4.4检波端输出波形 (14) 5小结与体会 (15) 6参考文献 (16) 附录:元件清单 (17) 2

《高频电子线路综合设计》报告 摘要 这次设计一个调幅接收机,其主要由前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和包络检波器组成。采用晶体三极管设计电路实现,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是实现放大中频信号。把所接收的信号变成中频后,使得放大倍数高且稳定的作用。包络检波器有从调幅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作用。此电路功能是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调幅信号送到混频器与本地振荡所产生的等幅高频信号进行混频,产生载波信号,此载波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器将电压放大,从而通过二极管峰值包迹检波器以提取包迹实现检波,最后输出低频信号。 关键词:调幅接收机;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包络检波器 1

超外差式调幅发射机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2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第三章课程设计的指标及要求‥‥‥‥‥‥‥‥‥‥‥‥‥‥‥‥‥‥ 3 第四章仿真软件Multisim简介‥‥‥‥‥‥‥‥‥‥‥‥‥‥‥‥‥ 4 第五章超外差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6 5.1 超外差发射机的基本原理‥‥‥‥‥‥‥‥‥‥‥‥‥‥‥‥‥‥6 5.2 发射单元的设计‥‥‥‥‥‥‥‥‥‥‥‥‥‥‥‥‥‥‥‥‥ 6 参考文献‥‥‥‥‥‥‥‥‥‥‥‥‥‥‥‥‥‥‥‥‥‥‥‥‥‥‥‥ 16 设计体会‥‥‥‥‥‥‥‥‥‥‥‥‥‥‥‥‥‥‥‥‥‥‥‥‥‥‥‥ 16 附图‥‥‥‥‥‥‥‥‥‥‥‥‥‥‥‥‥‥‥‥‥‥‥‥‥‥‥‥‥‥ 18

摘要 调制和解调电路是现代通信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电路称为调制电路;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从高频已调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信号称为解调电路。本设计完成了一个采用同步检波法来实现解调的双边带调制解调电路。本文首先介绍了调幅的调制解调原理,然后详细的给出了其设计过程,并应用Multisim软件对调幅调制解调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完成一个信号的调幅调制解调,但它与理论波形相比存在一个较小的失真。 关键词:调幅发射机Multisim 仿真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通信电子线路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础,它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卫星、移动等通信领域。调制与解调方式有多种,如调幅、调频、调相等,其中角度调制具有话音传送质量高,抗干扰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角度调制属于非线性调制,即调制后信号的频谱不再是调制前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而产生出很多新的频率成分。当调频指数βFM>π/6,则称为宽带调频。1930年发现,WBFM占用频带宽,曾被认为不经济,甚至认为无应用价值。1936年,阿姆斯特朗认识到了WBFM具有消除噪声的优良性质,证明了它的使用价值。其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是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之一,等幅发射电路现在也仍在使用。 本次课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和掌握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按要求设计一个通信电子线路并仿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此外,该题目还涵盖了《通信原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等主要课程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该题目的设计过程,可以初步掌握各种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开发原理,得到系统的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易的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模拟电路部分综合设计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题目 基于MTS或EWB设计一个简易的调幅发射机,需求载波1MHz正弦波,调制信号1KHz正弦波,调制度0.6。用示波器观测1MHz信号波形,记录幅度大小、频率值;用示波器观测1KHz信号波形,记录幅度大小、频率值;用示波器观测调制器输出端波形,记录波形和幅度大小,用频谱分析仪观测频谱并记录。 同时设计一个接收机电路,要求有混频电路,本机振荡电路 可以用正弦信号源代替,有中频谐振放大器,检波电路,低频放 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用电压表各级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各 级电路工作波形并记录。写出设计体会。 二、设计思路 (1)发射机单元的设计 发射机单元采用调频方式实现音频信号的调制,并完成调频波的发射。结构上由信号输入电路、载波产生电路、调频电路、高频放大电路和调频波发射电路五部分组成。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 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

态。 集电极调幅的基本原理电路如图5—1所示: 图中,设基极激励信号电压(即载波电压)为:t V u 000cos ω= 则加在基射极间的瞬时电压为t V V u BE B 00cos ω+-= 调制信号电压u Ω 加在集电极电路中,与集电极直流电压VCC 串联,因此,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为 ()t m V t V V u V V a CC CC CC C Ω+=+=+=ΩΩΩcos 1cos ω 式中,VCC 为集电极固定电源电压; CC a V V m Ω=为调幅指数。 由式可见,集电极的有效电源电压VC 随调制信号压变化而变化。 三.调幅发射机 1.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图:

5.8GHz微波接收机电路设计

5.8GHz微波接收机电路设计 蓝庆华姜福广邓洪波1 时间:2008年09月04日 字体: 大中小关键词:动态范围噪声系数带通滤波器混频器本振 摘要:提出了一种5.8GHz微波接收机电路设计方案,针对系统标准给定的要求,提出了接收机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具体电路设计,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 关键词: DSRC 噪声系数灵敏度动态范围混频器 DSRC作为一种专用的无线短距通信协议,主要针对固定于车道或路侧的路侧单元(RSU)与转载于移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OBU)之间的通信接口规范。本文采用广泛使用的被动式欧洲DSRC 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工作频率为5.8GHz,下行数据为FM0编码,速率为500kbps,调制方式为幅度(AM)调制;上行数据为NRZI编码,速率为250kbps,调制方式为2MHz或1.5MHz副载波的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数据误码率为10-6。图1为DSRC通信系统工作模式。它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模式,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下行和上行方式。当在下行方式时,RSU为发射模式,而OBU为接收模式,RSU发射以AM调制方式把调制信号F_AM加到5.8GHz的载波频率F0上。当在上行方式时,RSU为接收模式,而OBU为发射模式,RSU发射连续的5.8GHz载波F0给OBU,并与OBU中的2MHz 或1.5MHz的副载波BPSK调制信号Fm混频后,再通过天线反射回RSU上的接收机进行同步解调。 本文针对DSRC通信系统给定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含OBU和RSU的频率为5.8GHz的微波接收电路,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并在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实验情况。 1 设计原理 1.1 接收系统的作用距离和灵敏度估算

高频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通信教研室

摘要 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广播通信工具,有多种制作形式。例如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和点频调幅接收机。本文主要介绍点频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此种调幅接收机主要有五部分组成,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本机振荡,解调和音频放大.输入回路是选择接收信号的部分,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高频放大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同样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本机振荡则是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最后的音频功放则是将声音信号放大。 本文详细介绍了点频调幅接收机各部分的制作过程和最后在电类软件中的仿真。 关键词:接收机,解调,放大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 (1) 1.1 方案一原理框图 (1) 1.2 方案二原理框图 (2) 1.3最终方案的选择 (2) 第二章局部电路的设计 (3) 2.1 接收输入电路 (3) 2.2 高频放大电路 (3) 2.3 本机振荡电路 (4) 2.4 解调电路 (5) 2.5 低频放大电路 (7) 第三章整机电路的设计 (8) 第四章电路的仿真 (9) 第五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一元件清单 (13) 附录二整机电路图 (14)

第一章 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 1.1 方案一原理框图 方案一原理如下图所示: 、 图1.1 方案一原理框图 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送至高频放大器,输入回路选择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高频放大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后送至混频电路。本振信号是频率可变的信号源,外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的频率f0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 之和为固定中频fi,内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频率f0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 之差为固定中频fi 。本振输出也送至混频电路,混频输出为含有fs,f0,f0+fs,f0-fs 频率成分的信号。中频放大器放大频率为中频fi 的信号,中频放大器输出送至解调电路。解调器输出为低频信号,低频功放电路将解调的后的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或推动控制器工作。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控制高频放大级及中频放大级的增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m调幅发射机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 可行性,选择适合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论证。本课题以小功率调幅发射机为设计对象,并对其主振级、低频电压放大级、调制级、高频功率放大级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论证、调试及仿真,并进行了整机的调试与仿真。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般性理论设计、具体电路的选择、根据指标选定合适器件并计算详细的器件参数、用multisim进行设计的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检验设计指标并进行调整。最后对整个设计出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调幅发射机;振荡器;multisim仿真设计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内容: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 1.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分析, 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用电路设计细节,其中包括元器件的具体选择、参数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要求工作频率为10MHz,输出功率为1W,单音调幅系数 m。由于载波频率为10Mhz,大多数振荡器皆可满足,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且不需要 8.0 = a 倍频。由于输出功率小,因此总体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特点。其总体电路结构 可分为主振荡电路(载波振荡电路)、缓冲隔离电路、音频放大电路、振幅调制电路、功

(二)单元电路方案论证 1.主振荡电路 主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件,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发射信号的质量,因此,主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主振荡电路可以有四种设计方案:R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三点振荡电路、改进三点式(克拉泼)振荡电路。 2.振幅调制电路 振幅调制电路是小信号调幅发射机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单元实现将音频信号加载到载波上以调幅波形式发送出去,振幅调制电路要能保证输出的信号为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AM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AM调幅发射机设计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期: 2012-2013 第二学期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112 ? 姓名: 学号: 21

· 小功率调幅高频发射机的设计 1 引言 本学期学习了《通信原理》、《电子线路》等理论学习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和通信原理实验,此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高频电子线路知识,进行实际高频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测,利用mutisim、protel等相关软件进行电路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增强对通信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通信电路的设计、计算;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对模拟通信系统有较详细的理解。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我们要研究的是调幅发射机。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技术,起到启发创新思思维的效果。 ·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增强对通信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通信电路的设计、计算。 (3)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4)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调幅发射系统要求

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安装和调测 一.设计目的 训练学生对高频电子元器件及电路的应用能力、高频电路的设计与调测能力,高频电子小系统的设计与调测能力,提高综合应用高频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指标为:中心频率6MHz;频率稳定度≤10-4;输出AM波峰包功率≥200mW;调制系数ma≥50%;包络基本不失真,用短波调幅收音机收听到的声音清晰且不失真。限定条件:天线阻抗50Ω,话筒为驻极体话筒XD-18。 三.方案的确定与电路图 (—)系统方案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可选用图k1.1所示的典型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方案。图中,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度≤10-5的基本不失真的6MHz的正弦波。由于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通常可达10-6以上,因此一般满足频率稳定度≤10-5的要求。缓冲放大器用于减小高电平调幅电路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并对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其增益应该合适而且可调,以便满足高电平调幅电路,不难达到发射机的功率和失真要求。调制系数可以通过u B(t)和uΩ(t)的大小来满足,u B(t)的大小通过缓冲放大器的增益来调节,uΩ(t)的大小通过音频放大器的增益来调节。音频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音频信号,其增益应该合适而且可调。综上可见,高电平调幅电路是满足系统要求的关键,应首先设计该电路,然后根据该电路对信号u B(t)和uΩ(t)的要求确定其它电路。 图 k1.1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系统框图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 1.高电平调幅电路的设计 (1)电路及工作状态的选择。高电平调幅电路主要有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和集电极-基极双重调幅电路。由于输出功率较小,故可选用效率虽较低但调制线性好、电路较简单的基极调幅电路。导通角通常选择70o左右,采用自给偏置,电路如图k1.2所示。为了提高调制线性度,应使电路工作在欠压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

提供全套毕业设计,欢迎咨询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4.12.08-2014.12.19

一、设计题目: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二、设计目的、内容及要求: 2.1 设计目的 (1)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能够建立起无线发射机的整机概念,学会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步骤和方法,深入地贯穿到实践中。 (2)提高同学们自学和独立工作的实际能力,为今后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1)掌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原理; (2)设计出实现调幅功能的电路图; (3)应用mu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技术指标:载波频率f0=1MHz~ 10MHz;低频调制信号1KHz正弦信号;调制系数Ma=50%±5%;负载电阻RA=50Ω。 三、工作原理: 由振荡器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载波信号,载波信号经缓冲级送至振幅调制电路,缓冲级将振荡级与调制级隔离,减小调制级对晶体振荡级的影响,放大级将低频信号放大至足够的电压后送到振幅调制电路,振幅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经高频功率放大器,高放级将载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所需的发射功率。 调幅发射机常用于通信系统与其他无线电系统中,在中短波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由于调幅简便,占用频带窄,设备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发射机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的广播发射系统中,中波调幅的频率范围为535 ~ 1605 千赫,音频信号中的高音频率应该被限制在 4.5 千赫以下,发射功率需要达到300W以上才能使空间覆盖面达到比较好的状态,此次设计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与原件选择,因此,根据实验室条件适当降低技术指标,载波频率采用实验室较为常用的6MHz,单音频调制信号选择1KHz,发射机功率初步定为1W。 四、总体方案: 1、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低频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将其变为在适合频率上具有一定的带宽,有利于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根据设计要求,载波频率

无线通信接收机原理图设计

零中频接收方案具有高集成和低功耗的特点,但是对于本系统来说,由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采用的是不同于一般通信系统的双相间隔编码,对该码制的解调,如果采用软件处理会大大增加MCU的负担,占用很多的资源,并且影响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将I、Q两路信号首先自身相乘,转换为单极性信号,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基准电压比较的方法完成信号的A/D转换。优化后的接收部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接收设备系统原理图 接收部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路。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信号进行自禾,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 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基于MC1496的调幅接收机设计的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光电与通信学院 年级专业:09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林剑杭 学号:0906012211 题目名称:调幅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调幅接收机设计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广播通信工具,有多种制作形式。例如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和点频调幅接收机。本文主要介绍点频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此种调幅接收机主要有五部分组成,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本机振荡,解调和音频放大.输入回路是选择接收信号的部分,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高频放大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同样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本机振荡则是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最后的音频功放则是将声音信号放大。 【关键词】:放大器MC1496芯片运放调幅接收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没有通信,人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从故到今的烽火到亟待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找快速远距离的通信手段. 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非常惊人,当然这些进步都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1937 年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的新时代。1876年贝尔发明的d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重要工具,1918年,调幅无线广播条幅接收机问世,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也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然而无线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更是重要,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还有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小到小孩玩具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调频与调幅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发送接收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调幅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设备的必要工作方式[1]。 研究关于调幅接收机的设计,过去,全部的调谐系统都是人工操作,即采用机械调谐可变电容器或者调整线圈中的磁芯来活得所需的谐振频率。这种机械调谐的方法要求机器复杂

高频电子发射机设计报告

高频课程设计 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学期第周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通信教研室

目录 序言 (3) 1.设计题目 (4) 2.实践目的 (4) 3.设计要求 (4) 4.电路原理及方案选择 (4) 4.1 FM调频原理 (4) 4.2调频方案选择 (7) 5.电路设计 (7) 5.1总体电路设计介绍 (8) 5.2单元电路 (9) 6.系统调试及测试结果 (13) 7.心得体会 (15) 8.设计拓展 (16) 9.参考文献 (16) 10.附录 (17) 附件1:调频发射机电路原理图 (17) 附件2:调频发射机发射机PCB图 (17) 附件3:元器件清单 (18) 附录4:调频发射机实物图 (18)

序言 发射机就是可以将信号按一定频率发射出去的装置。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广泛应用与电视,广播,雷达等各种民用,军用设备。主要可分为调频发射机,调幅发射机,光发射机,哈里斯发射机等多种类型。调频发射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它首先将音频信号和高频载波调制为调频波,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发生变化,再对所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激励,功放和一系列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输出到天线,发送出去的装置。高频信号的产生现在有频率合成,PLL等方式。现在我国的商业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校园为76-87MHZ,西方国家为70-90MHZ。一般来讲调频发射机的传输距离和发射机功率、发射天线的高度、当地的传输环境(地理条件)有关,一般来讲50W以下发射机覆盖半径在10公里以内,3KW调频发射机可以覆盖到60KM。由于它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目前它广泛的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