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96

条文说明

目次

1总则

2通用术语

3控制测量

3.1一般术语

3.2选点、造标与埋石

3.3角度测量

3.4距离测量

3.5高程测量

4地形测量

4.1一般术语

4.2图根控制测量

4.3地形测量

4.4水域测量

5线路测量

5.1一般术语

5.2铁路、公路测量

5.3其他线路测量

6施工测量

6.1一般术语

6.2施工控制网

6.3建筑物施工放样

6.4竣工图编绘与实测

7变形测量

7.1一般术语

7.2监测网

7.3位移测量

8航空摄影测量

8.1一般术语

8.2航空摄影与摄影处理

8.3像片控制测量与调绘

8.4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8.5立体测图与像片平面图

9地面摄影测量

10非地形摄影测量

11工程遥感

11.1一般术语

11.2图像处理

12数字地面模型

13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4绘图与复制

制订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院会同煤炭部航测遥感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院、首钢宁波勘察研究院、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机械部勘察研究院、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共同编制而成,经建设部1996年6月5日以建标[1996]336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术语标准,收集了40年来国内工程测量和工程摄影测量领域中生产、设计、科研和教学中出现的基本术语,同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院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西安市西影路46号,邮政编码710054),并抄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总则

1.0.1本标准的宗旨

工程测量是基本建设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冶金、石油化工、工厂矿山、铁路、公路、航空、航天等各部门的通用性测绘工作。但长期以来工程测量术语的命名、释义在各部门、各种书刊、词典中不尽一致,往往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不利于规范的贯彻执行,影响本专业的技术交流。为使各勘测部门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促进本专业的技术交流与发展,为此由建设部组织编制这本术语标准,以便统一工程测量的基本术语及释义,使之标准化,利于国内外的交流,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0.2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以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和《工程摄影测量规范》的技术术语为主,并纳入一部分本专业常用的和新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术语,不仅对工程建设的勘测工作具有实用价值,且对施工、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故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测量及有关领域”。

2通用术语

2.0.1测绘学

这条术语取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测绘基本术语标准》作适当修改而成。英文对照词surveying and mapping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并对照《测绘学名词》。

2.0.2工程测量

有的国家称实用测量或应用测量。工程测量的特是针对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阶段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勘察设计阶段,以提供地形资料为主并配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测量工作,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测图和航空摄影两大类。施工阶段,包括竣工图与竣工验收等的测量工作。运营管理阶段,包括维修养护与变形观测等的测量工作。英文对照词engineering survey摘自《测绘学名词》。

2.0.3精密工程测量

各种大型、精密工程,对施工定位和变形观测提出很高的精度要求。例如安装通讯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反射面,定位精度要求±1mm;一些自动作业线和高速运行装置的导轨安装精度要求为±0.1mm。除了应用精密的测定方法外,还要研制专用仪器设备。英文对照词precision engineering survey摘自《测绘学名词》。

2.0.5工程摄影测量

是指用摄影测量的方法为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摄影测量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等。

2.0.7中央子午线

地图投影中,如高斯-克吕格投影统一分带的方法。详见2.0.10高斯-克吕格投影的说明。

2.0.8任意中央子午线

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边长的影响,其边长两端点距中央子午线的横坐标值成平方增长,当工程中按六度或三度分带的中央子午线均不能满足规定的长度变形值时,而将自行选择的一种任意子午线作为某区域的中央子午线。

2.0.10高斯-克吕格投影

根据德国的高斯于1822年提出的理论,后经德国克吕格于1912年加以完善,故名: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属于横轴切椭圆柱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

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原点。投影是正形的,即投影面上任一点的长度比同方位无关,中央子午线长度比等于1。六度带投影统一自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带号(n)依中央子午线经度(L)用L=6n-3式计算。三度带投影统一自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带号(n)依中央子午线经度(L)用L =3n式计算。

2.0.1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将大地椭球面上的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的地图投影中的一种方法,属横轴切椭圆柱正形投影。可以设想将截面为椭圆的一个圆柱体面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圆柱的中心轴E、E1在赤道面内,圆柱面同椭球面相切在中央子午线上,按正形条件建立投影函数推导出计算平面坐标的公式将中央子午线东、西各一定经度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该圆柱面展开成一平面,就得出中央子午线两侧的一部分地区在平面上的投影,这就形成了中央子午线为纵轴、赤道为横轴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

图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2.0.16高程基准

英文对照词height datum摘自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测绘学名词》。

2.0.17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不同验潮站求得的平均海水面之间存在差异,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个高程基准,我国曾规定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基准。

1987年9月1日,国家测绘局发出通知,启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该基准与1956年黄海系之差为-0.0286m。

2.0.23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也称中误差,是统计学的术语,是衡量观测精度的一种数字指标。中误差是测绘学科长期使用的术语,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和使用习惯,其后涉及的条目均用中误差,如相对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等。标准[偏]差的表达式:

(1)

式中M———标准[偏]差;

Δ———测量值的随机误差;

n———测量数。

这里标准[偏]差的定义并非所指的误差正态分布方程中理论上的参数表达式:

(2)

所求δ值的标准差,其观测个数n→∞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测量工作中,观测个数总是有限的,为了评定精度一般采用公式(1)。可看出(2)与(1)式的标准[偏]差δ和中误差是不同的,前者是理论上的观测精度的指标,而后者是前者的近似值(估值)。

2.0.24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的特征: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限值;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算术平均数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零,观测的数目越大,偶然误差越为明显。英文对照词accident error摘自《测绘学名词》。

2.0.25系统误差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未知的;有些已知原因产生的系统误差,使用规定的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式检定能消除它们的影响。英文对照词systematic error摘自《测绘学名词。》

2.0.26粗差

粗差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读错数字,小数点点错,数字颠倒,照错目标,选错控制点在像片上的影像等。英文对照词gross error摘自《测绘学名词》。

3控制测量

3.1一般术语

3.1.1控制测量

建立测量控制网一般可分为平面和高程单独布设,在目前由于建网的手段和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布设成三维控制网,因此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各不相同。

3.1.3大地水准面

根据我国《测绘词典》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释义概括而成。

3.1.4抵偿高程面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距离改化公式为:

(3)

式中ΔS———距离改化值;

S———实地距离;

Y m———边长两端点距中央子午线Y坐标值;

R m———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长度影响(ΔS/S)与距离中央子午线Y m的数值,有以下关系:

ΔS/S=Hm/R m(4)

式中Hm———测区高出基准面的平均高程。

有以下关系:

m

大,为负值,使两者可互相抵偿。可见,可以人为地选择一个归化高程称为抵偿高程面。3.1.5参考椭球面

是根据我国《测绘词典》及陈永龄《大地测量学》的释义概括出来的,并经多次修改、审定而定义。

3.1.6法截弧曲率半径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一点的任意方向法截弧曲率半径的计算式为:

(5)

式中B———大地纬度;

N———卯酉圈曲率半径;

A———法截线的大地方位角;

e′———椭球第二偏心率。

3.1.10卯酉圈曲率半径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的主曲率半径之一。在大地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N=a/W(6)

式中a———椭球长半径;

W=(1-e2·sin2B)1/2;

e———椭球第一偏心率;

B———该点大地纬度。

3.1.11子午圈曲率半径

根据下式可求:

M=a(1-e2)/W3(7)

式中M———子午圈曲率半径;

W=(1-e2·sin2β)1/2;

a———椭球长半径。

3.1.12平均曲率半径

根据公式:

(8)

式中R———平均曲率半径;

R1———任意方向法截弧线的曲率半径。

在地球椭球面上它等于该点子午圈曲率半径M和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几何中数,即

3.1.13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

由18~24颗卫星组成,卫星轨道高度为20000km,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相对赤道的倾角55°每12时(恒星时)沿近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因此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卫星上带有精确的原子钟,卫星发射两种频率的电磁波,在载波上调制有精确的时间信息和卫星轨道参数。卫星的瞬时空间坐标是已知的,可以将卫星看成是空间飞行的控制点。在地面待定点上用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发射来的射电信号,以时间信号所经历的时间为观测量,换算为接收机天线至卫星的距离。这样,根据空间多方向距离后方交会的原理,实现地面点的瞬时定位。

3.1.17控制网优化设计

择优选网的方法很多,可分为模拟法、解析法两大类。而控制网优化设计以解析法最理想。该法由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测量数据作适当处理,以求定未知量所需最佳估值及其精度。一般方法为:将一个或多个变量函数极大化和极小化,其中各变量或各函数间互为独立,也可通过某种约束条件相联系的控制网优化设计。目前分四类优化设计,即:

———选择一个最优的参考系的零类优化设计;

———图形优化设计;

———观测权最佳分配的优化设计;

———对网进行改进和加密的优化设计。

设平差的函数模型为:

V=AX-C (9)

随机模型为:

(10)

则待定坐标参数的估值为:

(11)

相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为:

(12)

式中V———残差;

A———系数矩阵;

P———权矩阵;

X———未知数;

C———观测值估值与近似观测值之差;

———单位权方差;

δ2———观测值方差;

Q———协方差矩阵;

L———观测值。

上式的(A T PA)-1是广义逆,相应的法方程系数矩阵可以是亏秩阵,即待设计的网可以是自由网。如果在(11)式和(12)式中取参数A、P固定,X、Q X待定,则称为零类优化设计问题。其意即为给定图形和观测精度,为待定参数X的权逆阵选择一个最优的参考系值C X最小,这类设计对工测专用网例如变形观测网等有特殊的意义。如果取参数P、Q X固定,A待定,则称一类优化设计,或称图形优化设计。如果取参数A、Q X固定,P待定,则称二类优化设计,或称观测权最佳分配问题。如果取参数Q X固定,A、P部分待定,则称三类优化设计,或称网的改进和加密,它主要通过加密点位或增加观测量(包括附加观测量类型及其权的分配)以加强现有网的薄弱部分。英文对照词optimum design of control network根据《土木工程词典》中“工程结构优化设计”词条改写。

3.1.24三边测量

根据国际标准《建筑物施工测量名词术语》ISO/TC59,并参考我国《测绘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而取用。

3.1.25边角测量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并作适当修改而成的释义。第二个英文对照词combination of triangulation and trilateration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取用的。

3.1.26导线测量

根据国际标准《建筑物施工测量名词术语》ISO/TC59,我国《测绘词典》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综合修改后而定义的。

3.1.31加密控制网

英文对照词根据《英汉测绘字典》加密一词densification改写。

3.1.34边角联合交会

英文对照词linear-angular intersection是根据我国《测绘词典》的长度交会linear intersection 和角度交会angle intersection,联合释义而成的。

3.1.41坐标增量

根据两点间的已知边长及坐标方位角,按下列公式计算:

ΔX=S·cosα(13)

ΔY=S·sinα(14)

式中ΔX———纵坐标增量;

ΔY———横坐标增量;

S———两点间边长;

α———两点间的坐标方位角。

3.1.49地球曲率与折光差改正

三角高程测量成果必须加入两差改正,其公式如下:

(15)

垂直角同时对向观测可抵消这种影响,这时,高差公式为:

(16)

式中k———折光系数,一般为0.15;

R———地球曲率,取6370km;

m———觇标高;

i———仪器高;

α———两点间垂直角。

英文对照词是根据《英汉测绘词汇》中地球曲率改正correction for curvature of the earth与折

光改正correction for refraction合并而成。

3.1.51垂线偏差

英文对照词deflection of plumb line摘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定室编定的《英汉测绘词汇》。

3.2选点、造标与埋石

3.2.3造标

英文对照词tower building选自英国波福特《大地测量学》。signal erection摘自《英汉测绘词典》。

3.2.4埋石

根据德国标准《测量学术语、缩写和惯用符号》DIN18709(2)修改而释义的。英文对照词mark at or below ground level摘自英国波福特《大地测量学》。

3.2.7归心元素

图2中Y、B、T分别为仪器、标石、圆筒的各中心投影在水平面上的位置。YB=e Y称:测站点偏心距,以Y为顶点由YB顺时针方向量至观测零方向YP1的角度Q Y称为:测站点偏心角。BT=e T称“照准点偏心距”以T为顶点由TB顺时针方向量至观测零方向TP1的角度Q T称为:照准点偏心角。

图2归心元素示意图

上述的归心元素是指仪器、照准目标、标石的中心,投影在水平面上的位置所产生的测站点和照准点归心元素,未涉及投影在竖直面的位置产生的归心等。

3.2.8归心改正

在三角测量中,测站点归心改正计算公式为:

(17)

照准点归心改正计算公式为:

(18)

式中C″———测站点归心改正数;

r″———照准点归心改正数;

S i———测站点至照准点间的距离;

M i———第i个目标的观测方向值。

照准点归心改正是改正对方测站对本点观测的方向值。在三边测量中,照准点归心改正和测站点归心改正其意同三角测量,只是直接改正观测的距离即可。

3.2.11标石

测量标石分为柱石、盘石两部分。柱石是柱状的基石。为使控制点的中心位置能长期保存,将盘石埋设于柱石的下方,保持两者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3.2.12觇标

一般采用几根支撑的橹柱、标架和照准圆筒等,用木材、钢材或其他材料制成。

3.2.13觇牌

常用于精密测角,过河水准测量,摄影测量的像控点标志。由各种材料制成,涂以强反差的颜料,不同的用途,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图形,用作精确照准目标。

3.3角度测量

3.3.1水平角

是根据国际标准《大地测量仪器及其主要部件名词术语》ISO/TC172/SC6/WG1的含义改写

后定义的。该标准的定义为:在水平面内二收敛线之间的夹角。收敛角的注释为:通过观测站与包含二个目标的竖直面在水平面上相交的线。英文对照词horizontal angle摘自《测绘词典》。

3.3.2垂直角

根据国际标准《建筑物施工测量名词术语》ISO/TC59、《中国大百科全书》及《测绘词典》释义的,定义较简明,只将“一点”改为“测站点”。英文对照词vertical angle摘自《测绘词典》。

3.3.8度盘

根据发展中的情况,将国际标准《大地测量仪器及其主要部件名词术语》ISO/TC172/SC6/WG1修改成。

3.3.10倒镜

当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右侧时,望远镜已绕水平角轴施旋180°或200g(g———gon的缩写)。用正镜、倒镜观测同一水平角取其中数,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及照准部偏心等影响。

3.3.11测回

一测回包含一次观测的全过程,如角度观测由盘左半测回、盘右半测回组成;边长丈量由往、返两个单程组成;电磁波测距由一次照准四次读数组成等。英文对照词observation set摘自《测绘词典》。

3.3.13全圆方向法

在上半测回中用盘左位置顺时针方向旋转望远镜依次照准各目标并读数,最后归至起始方向。纵转望远镜再逆时针反序进行下半测回的照准工作。

3.3.17坐标方位角

英文对照词coordinate azimuth摘自《英汉测绘词汇》。

3.3.30测角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是根据三角形闭合差或观测值改正数计算的。在平差计算前根据三角形闭合差计算,公式如下:

(19)

式中mβ———测角中误差;

W———三角形闭合差;

n———三角形的个数。

平差后根据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公式如下:

(20)

式中mβ———测角中误差;

V———观测角值的改正数;

n———观测角的个数。

3.4距离测量

3.4.1距离测量

有的部门简称为测距或量距,这条术语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的,早期距离测量使用测绳、竹尺、木尺,后来发展为皮尺、钢尺和精密量距的因瓦基线尺,有利用有视距装置的测量仪器和光学、三角学的原理测定两点间的距离,还有双像视距装置和视差法测距等。在现代已发展有电磁波测距和GPS测距等。英文对照词distance measurement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并对照《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3.4.2~3.4.6电磁波测距、光电测距、激光测距、红外测距、微波测距

光电测距、红外测距、激光测距、微波测距都是以其载波(光源)命名的,这些载波均为电磁波,所以定名为电磁波测距。其测距原理是以电磁波为载波,经调制后由测线一端发射出去,

由另一端反射或转送回来,测定发射波的频率或测定发射波与回波的相位差或相隔的时间,以测定两点间距离。术语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电磁波测距的英文对照词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 ment摘自国际标准《大地测量仪器及其主要部件名词术语》ISO/TC172/SC4/WG1并对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测绘学名词》。光电测距、红外测距、激光测距、微波测距的英文对照词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测绘学名词》。

3.4.7相位法测距

相位法测距是电磁波测距的基本方法之一,电磁波测距仪使用的测距方法有脉冲法、相位法和脉冲相位法,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是直接测定连续测距信号发射和回波的相位差,间接求得电磁波在两点间的传播时间,求定待测距离的方法。其基本公式为:

(21)

式中λ=c/f———调制波的波长;

N———整波数;

ΔN———不足整波的尾数;

L=λ/2———测尺长度。

英文对照词method of distance measurement by phase摘自《测绘词典》。

3.4.12加常数

加常数的产生,系由于电磁波测距仪及反光镜的对中点与仪器的发光面及反光镜的反射面之间不一致及电路的延迟等的影响。英文对照词additive constant摘自《测绘词典》。

3.4.13电磁波测距标称精度

目前对电磁波测距精度评定合理的估算方法看法不统一,但一致认为厂家给出的标称精度,代表着某厂的同类型仪器所规定达到的精度。它是电磁波测距仪出厂时厂家给出的标准差,也称标称精度。它是固定误差部分和比例误差部分的绝对值之和,并给予一定的容限再冠以偶然误差的±号。英文对照词nominal accuracy EDM摘自前西德OPTON厂的产品说明书。

3.4.14~3.4.15固定误差、比例误差

电磁波测距误差表达式为:

(22) 式中m co———真空光速值测定误差;

c o———真空光速值;

m ng———大气折射率的测定误差;

n g———大气折射率;

m f———调制频率的测定误差;

f———调制频率;

λ———调制频率的波长;

mΔ ———相位测定误差;

m c———加常数测定误差;

m A———周期误差;

m g———对中误差;

D———所测距离。

从上式看出测距误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具有一定数值,与所测距离长短无关,包括:加常数的测定误差,对中误差,测相误差,幅相误差等;另一部分是与所测距离长短成比例的误差,包括:光速值测定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频率误差等。英文对照词fixed error和scale error是与国家标准《测绘基本术语》协调一致的。

3.4.16电磁波测距最佳观测时间段

这条术语的释义是根据国家测绘局的国家科研项目《电磁波测距最佳观测时间》的结论定义的。最佳观测时间段是气温的逆转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气湍流小,测线的气象代表性好,通视好,信号稳定,测距精度高。一般每天有两段这样的时间,一段是日出1h后的一段时间,另一段是日落前的一段时间,这两段时间内近地面层内的温度梯度近似为零,称为温度逆转点或平衡点,此时的热交换为平衡状态。

3.4.18气象改正

大气折射率随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因而使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致使所测距离发生变化。生产厂对每种型号的仪器选择了固有的载波波长,并选择了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气压作为折射率的起算数据,即气象参考点,实际作业时的气象参数一般都偏离气象参考点,因此需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3.4.19频偏改正

测距仪设计的调制频率值称为标称频率。由于每台仪器的石英晶体老化程度不同、调制频率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等原因,使测距仪在测距时调制频率与标称频率不一致,对此需进行改正。

3.5高程测量

3.5.1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等,因此高程测量的工作也随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异。英文对照词目前常见的有三种如:height survey;elevation survey;vertical survey,现取用了第一种。

3.5.2水准测量

它是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水准测量也是测量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运动及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的方法以及建立水准网、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英文对照词leveling摘自《测绘词典》。

3.5.5水准网

建立水准网时在网中测定的各水准点应设有固定标志,便于长期保存,为国家建设和科研提供高程依据。

3.5.6水准测段

由于工程测量中水准点往往由平面控制点代替,因此相邻两控制点间即为一个水准测段。3.5.12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的测量方法因其作业简单,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提高了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扩展了其使用范围。

3.5.1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是在电磁波测距仪出现之后确定地面点高程的一种方法,和传统的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在测定垂直角的同时还直接测定了两点间的斜距。3.5.16高差全中误差

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计算公式:

(23)

式中m L———高差全中误差(mm)

η———水准路线每千米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m)

δ———其系统中误差(mm)

L———路线长度(km)。

由于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路线长度一般不很长,计算η、δ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尤其是对δ的计算更是如此,因此采用术语中的高差全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进行评定。

3.5.17高差偶然中误差

由于工程测量中水准路线较短,一条水准路线分几个测段,然后分段进行往返观测,实际工作中很少这样作或不这样作,致使高差偶然中误差的计算无法进行。水准测量中高差偶然中误差包括偶然误差影响的每千米水准路线长度的高差中误差,常用水准测量往返测不符值推求。

4地形测量

4.1一般术语

4.1.1地形测量

这一术语的定名沿用测绘学传统的习惯叫法,定义综合了《测绘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测绘学部分,高等院校中、英文教科书的国际标准《建筑物施工测量名词术语》ISO/TC59等文献。释义中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是图纸、聚酯薄膜,也可以是计

算机的存储介质,如磁盘、磁带等。

地形测量与地形测图是本章两条重要的术语,其概念不同,定义也不一样,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地形测量包含地形测图,而地形测图是地形测量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survey摘自《测绘词典》、《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4.1.2地形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用各种线划符号、说明或注记表示的正射投影图,又可分为线划图、影像图和数字化图等。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map摘自《测绘学名词》、《遥感大辞典》。

4.1.4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个广义的概念,其定义概括了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内涵。对于1:500~1:5000大比例尺地形图系列,1:500和1:1000比例尺地形图属于该系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精度可以满足设计及施工的需要。对于国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系列,1:10000、1:25000、1:50000等是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英文对照词basic scale topographic map 符合英语习惯。

4.1.5地形图比例尺

有的部门称:测图比例尺、成图比例尺的概念和内涵一致,本术语采用“地形图比例尺”。若用符号表求,一般为1:M或1/M,M为比例尺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英文对照词采用:scale of topographic map符合英语习惯。

4.1.8地形图要素

这一术语的定名沿用了测绘学惯用叫法,定义揭示了概念的内涵。根据其定义可以简述如下: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测图比例尺、图幅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控制点等为地理要素和数学要素;地形图的图名、分幅、图号、图例等为整饰要素。地形图要素可参见《测绘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术语“地图要素”。其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map content elements符合英语习惯。

4.1.9地形图分幅

根据本术语的定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线划分,又分为正方形分幅或矩形分幅两种;按正方形分幅时,其比例尺、图幅大小与实地面积的关系如表3所示

map subdividion。

4.1.10~4.1.11地形原图、地形底图

术语“地形原图”和“地形底图”是地形图的延伸,两条术语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和地形图绘图与复制中经常出现。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地形原图中,实测原图一般应着墨(着墨在原图上进行),如只作映绘使用,图面规整清晰的可不着墨;编绘原图应清绘或刻绘。地形原图与地形底图的关系是:在实测原图基础上,经整饰、映绘,其后的透明纸图或聚酯薄膜图为地形底图或一底图;在此基础上复制的图为二底图。根据地形底图的定义,编辑专题图所使用的地形图可称为地形底图。两条术语的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original map与base map of topography摘自《测绘词典》。

4.2图根控制测量

4.2.2图根控制测量

地形控制测量、测图控制测量、图根控制和地形控制等几种称呼中,较为通用、完整、科学的叫法为图根控制测量。英文对照词mapping control survey摘自《测绘学名词》、《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4.2.6图根高程测量

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图根水准测量和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平地的图根点高程,一般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丘陵地和山地的图根点高程,多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图根水准测量和图根三角高程测量两条术语另有定义。英文对照词mapping height survey摘自《测绘词典》。

4.3地形测图

4.3.1地形测图

地形测图的常用方法有: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以及电子速测仪测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等(上述方法均有定义)。常规方法多采用具有视距装置的测量仪器,按光学和三角学的原理测定水平距离和高差,用于确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亦可利用机助制图的方法。摄影测量的方法则是在地面或空中对被摄目标进行摄影,取得像片信息,再据此测绘地形图。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mapping摘自《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4.3.7机助制图

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或编图技术的一个新领域,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地形图各要素用数码形式存储于磁盘或磁带中,以便随时提取、更新、处理和应用,变成所需要的各种图件。这是地形绘图自动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英文对照词computer aided mapping或computer cartography均符合英语习惯。

4.3.9图廓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通常由内图廓和外图廓组成。内图廓是图幅面积和坐标的实际控制线,外图廓仅起图幅外框的作用。上述两图廓一般以线条的粗细直线表示。英文对照词map border摘自《测绘学名词》。

4.3.11等高线

本术语的定义已给出了内涵,为读图和使用的方便,在地形图中等高线又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其中首曲线和计曲线另有定义,间曲线、助曲线未纳入本标准。英文对照词con-tour;contour line摘自《测绘学名词》并对照《测绘词典》。

4.3.19地形

本术语从测绘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定义的内涵,即地球表面各种起伏形态(地貌)和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称,在这里一般包含地形图中的水系、地貌、建筑物、构筑物、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植被等。英文对照词landform摘自《测绘词典》,topography摘自《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4.3.23内插高程点

在国标《工程测量规范》中称等高线插求点,其概念和内涵与内插高程点一致。但在实际应用地形图时应注意:某点的位置不恰好落在等高线上,此点的高程应根据邻近的地形点或两相邻等高线及距离内插求定,这种方法即为内插法或插求法,这种点称为等高线插求点或内插高程点。英文对照词interpolated point between contours符合英语习惯。

4.4水域测量

4.4.2水下地形测量

本术语沿用测绘学的习惯叫法。根据其定义的内涵可知,水下地形测量与陆地上地形测量有所不同,陆地地形、地貌明显可见,而水下地形由于水体覆盖,其测点宜按断面布设,并宜判断水下底质等。英文对照词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摘自《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bathymetric surveying摘自《测绘学名词》。

4.4.8水尺

根据本术语的定义,这种标尺可以用木质制成或薄铁质板制成,有的也可直接标定在水边的建筑物上或岩石上。英文对照词tide staff摘自《测绘学名词》。

4.4.23深度基准面

根据本术语的定义,起始基准面实际应用时,通常是以潮汐达到的最低潮面为水深计算的起始面。同时应指出,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深度基准面。英文对照词depthdatum摘自《测绘学名词》。

5线路测量

5.1一般术语

5.1.1线路测量

铁路、公路、渠道、输电线路、架空索道、输油管线及各种管线等均为线形工程,为这些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统称为线路测量,现在的一些著述中称为线形工程测量。英文对照词routeurvey摘自《测绘词典》。

5.1.2线路平面控制测量

线路平面控制测量以导线测量为主,在桥梁、隧道等工程中需建立专用测量控制网。它是专为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

5.1.3线路高程控制测量

线路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沿线路进行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等级水准测量。它是专为线路工程测量工作而建立的高程控制网。

在铁路、公路工程中把沿线路布设高程控制水准点的工作称为基平,中桩水准测量称为中平。

5.1.4工点地形图

它是铁路、公路系统中习惯使用的术语(工点亦称建筑场地),其内涵是为线路工程的车站、修造厂、泵房、加热站、加压站、变电站、桥梁、隧道和站、场的勘测设计、施工修建、运营管理等的需要而测绘小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英文对照词topographic map of construction site符合英语习惯。

5.2铁路、公路测量

5.2.1铁路测量

现在的一些著述中称为铁路工程测量。铁路主要是由路基、轨道、桥涵、隧道和站场等工程建筑物组成的一个综合工程,再加上附属设备、站台及道口建筑等而构成总体的铁路工程。铁路建设分为新建铁路和既有铁路,新建铁路的测量工作分为勘测和施工两个阶段。勘测阶段一般分为方案研究、初测和定测三个阶段。施工阶段是为了复测线路中线及放样等。

既有铁路测量主要是对现有铁路的建筑物、构筑物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其目的是对铁路及其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增建第二线和维护等工作。英文对照词railway survey 摘自《测绘词典》。

5.2.2公路测量

现在的一些著述中称为公路工程测量。公路分为新建公路和既有公路,新建公路的测量工作分为勘察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勘察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中线测量,水准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等,并绘制平面图,纵、横断面图,为设计提供资料。施工阶段主要是复测中线,测设边坡及建筑物、构筑物的放样等。

既有公路的测量工作是对现有公路及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的测量工作,主要是为公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及维护等。英文对照词highway survey摘自《测绘词典》并对照《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5.2.3初测

初测是铁路、公路设计中的重要勘测阶段。初测在一条线路的勘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提出的线路方案,对地形、地质及水文等进行较详细的勘测,以便确定线路的最佳方案,它的测量成果作为定测和施工阶段的依据。英文对照词preliminary survey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并对照《测绘学名词》。

5.2.5定线测量

按要求把图纸上的线路位置测设于实地但可结合线路的实际情况对线路作局部改移。

5.2.8中平

在铁路、公路系统中把线路的普通水准测量称为中平,其测绘成果绘制成纵断面图,供设计线路纵坡用。施测时采用单程水准测量附合在基平点上,其高差不符值不应大于±

50mm(L,单位km)。

5.2.11副交点

由于线路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使线路处于最佳位置,因此交点位置可能落在水中、陡崖等不便测量的地方,这样就需选择副交点,副交点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只要使副交点便于测角、量距便于曲线的测设。英文对照词auxiliary intersection point由《道路工程术语标准》中imaginary intersection point(虚交点)改写而来。

5.2.17平面曲线

习惯上使用简称平曲线。当线路改变方向时相邻两直线之间要用曲线连接,因此线路的平面

形状总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线路的曲线一般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英文对照词horizontal curve

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5.2.19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常用于线路的展线,跨越山谷、绕过悬崖及地质不良地段。英文对照词switch-back cruve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5.2.20复曲线

线路转向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地形限制,为此在相邻直线方向间需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向圆曲线。英文对照词compound curve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图3圆曲线要素图

5.2.21反向曲线

为了行车安全,一般反向曲线间由一定长度的直线或缓和曲线连接。英文对照词reversed curve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5.2.22竖曲线

线路的纵断面图由不同数值的坡度线相连接,为了行车安全,当相邻坡度值的代数差超过一定数值时,必须以竖曲线连接使坡度逐渐改变。英文对照词vertical curve摘自《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5.2.23圆曲线要素

圆曲线要素包括:曲线半径R、转向角α、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弦长C和曲线的起点、转点、终点,如图3所示。

5.2.25偏角法

偏角法是曲线测设方法之一。原理是弦和切线所夹的角等于该弦所对之圆心角的一半。

偏角δ=α/2=90°L/Πr (24)

式中δ———偏角(度)

α———转向角;

R———曲线半径;

L———曲线长。

5.3其他线路测量

5.3.1架空索道测量

架空索道是山区运送木材、矿物等的一种专用运输设备,现在架空索道也较广泛地用于为旅游服务的载人缆车。主要由高架、钢缆和运输斗车组成。架空索道的测量工作有些特殊要求,主要是索道的控制测量,起、终点和转点的测设,断面图的测量等。英文对照词aerialcabl eway survey摘自《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5.3.2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分为两个阶段,即踏勘和终勘定位阶段,踏勘主要是为室内选线收集资料,这时以调查为主。终勘定位系根据初步设计提出的初步方案,在实地选线、定线及杆塔定位等测量工作。

5.3.3管道测量

管道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煤气、天然气、灌溉、输油、电缆等,管道分为压力管道和自流管道。管道测量工作的内容包括选线、带状地形图、工点图、纵横断面图和施工等。英文对照词pipeline survey;duct survey摘自《测绘科学技术主题词表》。

6施工测量

6.1一般术语

6.1.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一般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施工质量的检验等工作。英文对照词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6.1.4推算坐标

城市测量中规划路的中线点或界桩的几何位置可用条件坐标表示,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6.1.5面积水准测量

建筑设计土方计算中一般将场地划分为10~20m的方格,计算各顶点设计标高与实测标高

的差值,再用公式计算填、挖土方量,故面积水准测量的成果,使计算土方量极为方便。

6.2施工控制网

6.2.1施工控制网

如按布网方法分类,施工控制网包括施工轴线、建筑方格网、三角网、导线网等;如按网的功能分类,施工控制网包括场区平面控制网及建筑物平面控制。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分两类,第一类精度是指一个建筑区内各建筑物相对定位、定向的精度,只能满足这一类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场区平面控制网(或施工控制网);第二类精度是指一座建筑物本身各个细部的定线精度,满足这一类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平面控制网。英文对照词construction control network摘自《测绘学名词》。

6.2.2建筑方格网

在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建筑物、构筑物布置较规律的情况下,宜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其格网应与建筑轴线平行,以便于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的进行。英文对照词buildingsquaregrids摘自《测绘学词典》。

6.2.3建筑方格网主轴线

由一条直线或相互垂直的二、三条直线组成的作为建筑物施工测量依据的控制网点。主轴线至少由三个点组成,一般构成—、

照词根据《测绘学词典》的main axis与building square grids两词组成。

6.2.4建筑方格网轴线法

英文对照词builing square gridssurvey by axes method是根据其实际含义为用轴线法进行建筑方格网测量而意译的。

6.2.5建筑方格网长轴线

为统一起见,建筑方格网的英文对照词均译为builing square grids。

6.2.7建筑方格网布网法

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代替轴线控制,在此基础上按内分法加密方格网点。

6.3建筑物施工放样

6.3.1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不同,及建筑物高度、跨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放样精度,以满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的建筑限差和设计特殊要求的允许偏差。英文对照词setting out;construction layout摘自《测绘词典》。

6.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控制网通常布设成矩形,各边距建筑物的外墙不小于基础深度的1.5倍,网的精度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网,一级网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30000;二级网为1/15000。建筑物控制网根据测区内的平面控制网(如场区控制网)定位及定向。

6.3.3找平

本术语为施工测量工作中的通俗用语。

6.3.5标高传递

多层建筑施工时,必须测得各层楼板的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采用皮数杆法、钢尺直接丈量法、吊钢尺法等测量方法。英文对照词trans-fer of elevation根据《测绘词典》改写。

6.3.6方向线交会法

本方法一般用于在厂房控制测定柱基、设备基础等。

6.3.8轴线投测

多层建筑施工时,为保证各层建筑轴线位置的正确,必须将轴线的位置逐层传递上去,一般用经纬仪进行。

6.3.11龙门板

由于建筑轴线交点中心桩在开挖基槽时将被挖去,而校核基槽尺寸及打基础垫层、砌基础和墙身等都需要确定轴线位置,一般设龙门板,板面高程一般取底层室内地坪±0.000标高。轴线位置以经纬仪测设到板面上,并用小钉或锯口表示,基础和墙的宽度也在板面上标出。英文对照词sight rail摘自《测绘词典》。

6.3.12皮数杆

皮数杆是砌墙时掌握标高和应砌砖的行数及砖缝厚度的工具。一般立在建筑物的拐角和隔墙处。英文对照词profile与纵断面图相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根据《测绘学名词》将纵断面图写为profile[diagram]。

6.3.20安装测量

为保证各种预制构件安装后的位置、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在安装过程中要进行平面、高程、尺寸、垂直度等的测量,求出偏差值,以指导安装工作。英文对照词installation survey摘自《测绘学名词》。

6.4竣工图编绘与实测

6.4.2竣工总平面图

竣工总平面图的性质主要是反映设计、施工的情况,与一般的地形测图不完全相同。其各项要求如坐标系统、比例尺、图例符号等一般应与设计相同,以便于使用。英文对照词根据《土木工程词典》的general plan总平面图与《测绘词典》的finish construction竣工测量组合而成。

6.4.6给排水管网图

在管网比较密集的地区,给排水管网图可以分成给水管网图及排水管网图两种。管网图一般根据已有管线位置资料,通过实地探测、井挖实测而成,其图面内容和图例符号与设计的管网施工图基本相同。

6.4.7综合管线图

综合管线图一般根据各专业的管线图编制,其内容及表示方法与设计的综合管线图相同,目的是了解不同专业管线之间的相对关系。英文对照词synthesis plan of pipelines摘自《测绘学名词》。

6.4.8检查井大样图

又称窨井大样图,一般为井的纵剖面图或平面图。英文对照词manhole引自1990年《汉英建筑工程常用词汇》。

6.4.9室内地坪标高

建筑设计中,为方便设计工作,建筑物的标高一般以底层室内地面的标高作为±0.000,其他各层的标高均为相对于±0.000的值,±0.000标高的设计高程称设计室内地坪标高。英文对照词building ground elevation摘自《测绘词典》。

7变形测量

7.1一般术语

7.1.1变形测量

建筑物、构筑物的重量全部由地基承受,由于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及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将引起建筑物、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形状变化,产生倾斜、裂缝甚至破坏。为及时掌握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情况,必须在施工开始就定期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的测量工作。英文对照词deformation survey是根据《测绘学名词》的deformation observation(变形观测),把观测observation改为测量survey。

7.1.2观测点

一般用钢筋弯制的标志,埋设在建筑物的外墙或柱上。顶部的标志一般用钢管,并用混凝土浇灌在屋顶构件上。

7.1.4基准点

为确保变形观测的可靠性,作为观测依据控制点的点位必须稳定可靠,但在观测现场每一个控制点的点位既要便于直接观测,又要保证稳定可靠,一般不易兼顾,因此将直接观测的点与作为基准的点分开,前者称工作基点,后者称基准点。前者要求观测方便,后者要求稳定可靠,一般埋在基岩上或做成深埋标石。英文对照词datum point摘自《测绘词典》。

7.2监测网

7.2.1平面监测网

在点位稳定不变时,监测网的相对精度只是对变形量的相对精度发生影响,对起始数据的精度要求并不高,对网的内部精度要求较高,因此要求网的内部符合精度是前提。

7.2.2高程监测网

为了保证相邻基准点、工作基点的精度,有时采用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无法达到时,还应采用

短视线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

7.2.3变形监测网

利用在不同周期重复观测的成果,推求这些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形量,以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研究其变形规律以及安全等。

7.3位移测量

7.3.3挠度测量

英文对照词deflection survey是根据《测绘学名词》的deflection observastion改写,把observation改写为survey而成。对于水平构件,一般在构件平面上设置三个以上的观测点(如图4)进行垂直位移观测,设初始位置为A、b、C,第二次观测位置为A'、B'、C',其沉降量分别为SA、Sb、SC,则挠度为:

图4挠度示意图

(25)

(26)

式中τ———挠度;

L———构件长度。

对于竖向构件,在构件同一竖直线的底点及不同高度设置多个观测点,用经纬仪在地面测出各点坐标,再计算各点与地面点的坐标差、位移量及位移平均方向,再计算各点的位移量在位移平均方向垂直面上的分量即为各点的挠度。

7.3.4倾斜测量

英文对照词declivity survey是根据《测绘学名词》的declivity observation改写,把observation 改写为survey而成。

建筑物、构筑物的倾斜观测一般在建筑物顶部及其相应的底部点设观测标志,用前方交会法测出标志的坐标,计算出上下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差ΔX、ΔY,设其高差为h,则:

(27)

(28)

式中i———倾斜度;

α———倾斜方向;

ΔX———横坐标差;

ΔY———纵坐标差。

7.3.7滑坡测量

在山坡地区,由于人工砌坡、河流冲刷等原因使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地层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称“滑坡”。滑坡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弄清滑动土体的周界、滑动位移量、位移方向及速度等,为滑坡灾害的预报、防治提供资料。英文对照词land slide survey 摘自《英汉地质词典》。

7.3.8基坑回弹测量

建筑物、构筑物深基础施工时一般要进行基坑回弹观测,其目的是通过测出的回弹量进一步了解地基土的物理性质,验证地基设计的合理性。

8航空摄影测量

8.1一般术语

8.1.1航空摄影测量

所定义的航空摄影测量系指地形测图而言,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图方法,依地形类别和仪器设

备的不同而异,一般有综合法、微分法、全能法和解析法等。所得成果有线划地形图、影像地图和数字化测图等。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化、自动化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英文对照词aerophotogrammetry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并对照《测绘学名词》。

8.1.2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

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图方法与产品,大体与中、小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相同,但其产品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为目的,所以其详细程度和测图精度随测图比例尺增大而相应有所提高。1:10000比例尺图有的认为是国家的基本比例尺图,鉴于工程测量也常用这种比例尺图进行可行性研究,因此将1:10000纳入了工程测量的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系列中。8.1.3摄影测量坐标系

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坐标系,因为直接求大地坐标比较复杂,可先求出模型点(地面点)在摄测坐标系中的坐标,再转换为大地坐标。英文对照词photogrammetric coordinate system摘自《测绘学名词》。

8.1.4像平面坐标系

常用以框标标志联线交点(像主点)为坐标系原点,框标联线为坐标轴,如图5中0-xy。因用途不同尚有辅助点坐标系、方位线坐标系和主纵线坐标系等。英文对照词photo coordinate system摘自《测绘学名词》。

图5像平面坐标系示意图图6像空间坐标系示意图

8.1.5像空间坐标系

本术语的定义,系根据航空摄影测量确定的,为与《测绘学名词》一致而选取了像空间坐标系。一般采用右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6中S——xyz。通常取正片位置确定像点坐标,此时z=-f,f为像片主距。

8.1.6物空间坐标系

物空间坐标系,一般用于近景摄影测量中,其本质属于独立坐标系。对航测而言,则是大地坐标系。必要时,独立坐标可以换算成大地坐标。

8.1.7综合法测图

综合法测图一般适合于平坦地区的测图作业,其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航测内业用摄影测量方法确定,地形图的高程和调绘由航测外业用地形测量的方法完成。英文对照词photo planimet-ric method of photogrammetric mapping摘自《遥感大辞典》。

8.1.9模拟法测图

英文对照词按《测绘学名词》的用词为analogue photogrammetric plotting,为了与综合法测图和全能法测图的英文对照词对应,故采用analogue method of photogrammetric mapping。

8.1.10解析法测图

此词条的定义是根据解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进行的解析测图,工作是联机实时进行的,与数控绘图有一定区别。

8.1.15像主点

对量测摄影仪而言,像主点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 o y o为已知值。理论上像主点与框标坐标系原点重合。实际上由于摄影机安装误差,x o y o有微小值,通过检定提供数据,在要求精度不高时,近似地认为框标坐标原点就是像主点。英文对照词principal point of photograph 摘自《测绘学名词》。

8.1.16像底点

地形起伏在像片上的投影差均朝向或背离像底点方向移位。在像片上以像底点为顶点作出方向线不会因地形起伏引起方向偏差。在水平像片上像底点与像主点重合。英文对照词photo nadir point摘自《测绘学名词》。

8.1.18主合点

图7像平面P与地面基准面E交线TT为迹线,过摄影中心S垂直于迹线的面为主垂面,主垂面与像平面交线为主纵线V oi,过S点作基准面主纵线VV的平行线S i,交于像平面i点,即为主合点(主灭点),h i h i为真水平线,为所有不垂直于主纵线的平行线在倾斜像片上的灭点轨迹。

图7合点轨迹图

8.1.20浮游测标

测标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关系到量测精度。形状有多种,单测标一般为圆形,双测标依量测需要采用圆形、蝌蚪形、丁字形或直线形等。颜色可以是黑色的、透明的或彩色的。英文对照词gliding mark摘自《英汉测绘词汇》。

8.1.22零立体效应

英文对照词impossible stereoscopic effect摘自《遥感大辞典》。

8.1.25透镜径向畸变

英文对照词根据《测绘学名词》的径向畸变radial distortion增加透镜of lens而组成。像主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离心方向为正值。由图8可得畸变值计算式:

图8透镜径向畸变示意图

Δr=r-f k·tgα(29)

式中Δr———透镜径向畸变;

r———透镜径向长度;

f k———摄影机焦距;

α———光线与主光轴的夹角。

8.1.26透镜切向畸变

英文对照词根据《测绘学名词》的切向畸变tangential distortion增加透镜of lens而组成。透镜切向畸变值与径向畸变值相垂直,正值符号按径向畸变的右手法则确定。

8.2航空摄影与摄影处理

8.2.1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像片资料除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外,还可应用于各种目的的勘察和判读。摄影方式一般为竖直摄影也可倾斜摄影。英文对照词摘自《测绘学名词》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8.2.3绝对航高

绝对航高与所摄影地面高程起伏无关,它减去某点的高程即为某点的相对航高。

8.2.5摄影比例尺

当像片水平、地面平坦时,摄影比例尺为航空摄影机焦距与摄影航高之比。由于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地面点的高度不同,因此有相应的航高也就有相应的摄影比例尺。一般摄影比例尺指测区平均高度与焦距之比。

8.2.6摄影分区

摄影分区是因地面高差过大或航摄的不同要求而划分的摄影单元。英文对照词flight block 摘自《测绘学名词》。

8.2.7像片索引图

将航空摄影像片,依航线像片编号顺序和航线编号顺序,按摄影分区复照制成的图片称像片索引图。同时还需标明分区界线及航摄比例尺。英文对照词采用《测绘学名词》中镶嵌索引图index mosaic相类似而组成的为index photo。

8.2.8摄影航线

航线一般为东西向或南北向敷设,基本上与图廓线平行,根据工程条件不同,也可斜方向或沿线路方向敷设。

8.2.10航向倾角

英文对照词longitudinal tilt摘自《测绘学名词》。

8.2.11旁向倾角

英文对照词lateral tilt摘自《测绘学名词》。

8.2.12航向重叠

航空像片的航向重叠部分的长度与像幅长度之比,称为航向重叠度。为满足航测成图的要求,一般要求航向重叠度为60%~65%。英文对照词longitudinal overlap摘自《测绘学名词》。

8.2.13旁向重叠

航摄像片的旁向重叠部分的长度与像幅长度之比,称为旁向重叠度。为满足航测成图的要求,通常规定旁向重叠度为30%。英文对照词lateral overlap摘自《测绘学名词》。

8.2.14像片旋角

英文对照词swing angle摘自《测绘学名词》。

8.2.18立体像对

按人造立体效应要求,用肉眼或借助仪器观察就能看出影像重叠部分的视模型。立体像对在立体测图仪上,经过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建立立体模型后,即可进行观察和勾绘地形。利用立体像对进行立体观察有助于立体判读,提高同名点的辩认和转刺的精度等。

8.2.20摄影基线

对航空摄影而言,空间摄影基线是未知的,根据航高、焦距及航向重叠决定,可通过像片控制点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后求得。对于地面摄影,摄影基线可野外直接丈量,也可通过像片控制点反求。

8.2.21基高比

基高比决定了立体量测的精度,是摄影测量精度的一项主要指标。英文对照词base-height ratio摘自《测绘学名词》。

8.2.23框标

通常在承片框上摄有表示框标位置的标志,有的摄影仪框标位置在像片边线中部,而有的摄影仪则设置在像片角隅。框标除标定承片框中心位置外,同时也用于测定像片变形。

8.2.25感光材料

英文对照词sensitive material摘自《测绘学名词》。

8.2.28彩色片

因其用途和冲洗方法不同,分为反转片和负片两种。反转片在冲洗后得到一张明暗、色彩和原物相似的透明正片。负片是冲洗后得到明暗和原物相反,色彩呈原物补色的底片。

8.3像片控制测量与调绘

8.3.1像片控制测量

用于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定向点或直接测图定向点,根据成图精度可采用单双模型全野外布点、单航线六点法以及区域网布点。

8.3.2像片控制点

像控点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平高控制点等三种,根据摄影测量的要求,像控点的布设有规定的密度、位置和范围。由于刺点是内、外业的联系枢纽,要求提高辨认精度和刺点精度。

8.3.8人工标志

常用标志有“+”形、“Y”形和圆形或球形等涂有强反差颜色,为了提高量测精度,标志尺寸必须考虑摄影测量内业仪器测标直径和采用的摄影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地面人工标志往往用于区域网加密周边布点,而对于地面摄影测量或近景摄影测量则用于像控点。

8.3.9标准配置点

为了简化计算和提高平差精度,应按规定的范围选点。英文对照词gruber point摘自《测绘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QB/SYGL—JS—LJ—1—2010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测量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案;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伍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 3.1.2 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预案。 3.2 仪器设备准备 3.2.1 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棱镜、三脚架、50米钢尺、塔尺、花杆、直尺、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 3.2.2 数据处理设备: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小型计算器、道路施工测量计算软件。 3.2.3 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3.2.4 其它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 3.2.5 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 3.3 材料准备 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 3.4人员准备 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工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 3.5作业条件 3.5.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 3.5.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 3.5.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 4 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4.1.1控制测量 图纸审核→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原地面复测→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交工验收测量→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 4.1.2施工放样测量 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 4.2操作方法 4.2.1 图纸审核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面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4.2.2设计交桩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 4.2.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 1)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 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 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 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2019年6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适用对象 (1) 二、考核目标 (1) 三、考核内容 (1) 四、评价标准 (1) 五、抽考方式 (4) 六、附录 (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一、专业名称及适用对象 1、专业名称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代码:520301)。 2、适用对象 高职全日制在籍毕业年级学生。 二、考核目标 通过研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题库,顺利推进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引导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定位,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能考核提供标准规范。 三、考核内容 综合工程测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中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能力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的典型工程项目,标准构建了导线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数字测图外业观测和内业图形编辑、工程施工放样内业数据计算和外业放样共四个考核模块。 按完成生产项目任务考核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职业岗位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职业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每个模块下分2个典型工程任务设计考核内容,共8个任务:导线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导线控制测量内业计算、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数字测图外业观测、数字测图内业图形编辑、工程施工放样内业数据计算、工程施工放样外业观测。 四、评价标准 模块一导线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外业观测) 1.导线控制测量外业观测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72 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评价设计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GPS、全站仪、罗盘仪、平板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工程地质课程标准工程测量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 (2016年修订稿)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 教学对象:适用工程测量专业,学制三年 学时:总学时85,(实践学时50、理论学时35)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选):必修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地质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地貌学》是测量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一门引入专业学习的课程。该课程重点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地貌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结合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为学生对环境地质、环境保护等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利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事土木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大地构造学说 (2)系统地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理论 2.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目标 ⑴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矿物、岩石 ⑵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地貌类型,掌握利用地貌形态判断环境演变的基本原理 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情境) 课程内容及要求考核要点 参考课时 理论 课时 实践 课时 总课时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90课时(理论课学时数:38课时实践课学时数:30课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22课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等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等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完成建筑等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将建筑等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测量工作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建筑等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2)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进行一次上述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为此从纵向上按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阶段: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9个学习单元,以课堂教学和课间实训为主,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测量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工程测量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模拟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典型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主要测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简介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调研分析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目前国家建筑行业、道路现状和今后发展目标分析,我们认为本专业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我国建筑业发展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中长期来看,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趋势分析,建筑业仍将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如果用建筑业的产量除以各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世界各国为建筑业投入的平均标准为2500美元/人。其中加拿大为2516美元/人,美国为2851美元/人,北欧为2500美元/人,日本为4448美元/人,而我国仅为205美元/人。我国对建筑业的投入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标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城市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房地产事业的方兴未艾,入世给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WTO过渡期结束,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我国建筑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给建筑行业提供了持续、良好的市场前景。建筑业也是我国对外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分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制定“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根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30万公里,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90%,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强调“全社会交通运输的布局合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尽管十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省际干线公路尚未成网,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密度方面,现有的运网密度低,公路密度仅为18.87公里/百平方公里。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存环境改善的要求很不适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高等级公路比重较低,整个行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推动, 3.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及行业、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工程测量与各种工程建设密不可分。工程建设离不开测量,测量为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服务,是实现城市规划、建筑、道路桥梁建设,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交通、城市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工程测量技术的保障。同时,也使得测绘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并且这种需求是长期和稳定的。这就为工程测量技术、监理等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目前的应用来看,除测绘系统外,其他行业诸如:国土、城建、交通、建筑等行业均需要大量的测量技术人员。同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任务也是相当大的,这些都为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行业需求基础,同时要求测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提高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 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出现客观上必然要求学校要对新技术、新仪器进行相关研究和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工程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的基础及综合应用。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是建筑、道路桥梁行业的主干专业。我国建筑、道桥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量大。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在本科院校设置较早,长期的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该专业在高职高专学校设置较少,我院开设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更好的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4.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状及预测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自1988年开始试行,5年后逐步展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现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管理制度中一项必要的制度,监理制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普遍管理手段,监理制为减少投资失误、提高工程质量、规范管理和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全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如今我国的监理已延伸至工程的各个角落。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至今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详见下表。 阶段时间监理方式监理对象 第一阶段 1988 ~ 1993 年自行监理国家或地方重点工程 第二阶段 1993 ~ 1998 年自行或委托监理投资或规模较大的工程 第三阶段 1998 ~至今委托监理造价 50 万元以上的工程 工程监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职业,前面分析我国建筑、道桥业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对建筑、路桥施工质量监管的日益规范,监理行业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并且随着国家工程监理制度的日益完善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规模城市基础建设和房产建设需要一支精良、全面的监理队伍,使得工程监理咨询人才成为必不可少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2017年度) 项目名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 所属系部建筑建材系 编制日期 2017年5月26日

一、项目建设整体目标 根据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现状,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以任务为驱动的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技能丰富、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模拟生产场景”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企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项目建设完成后,使本专业在全国高职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能带动我区资源开发与测绘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建立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业。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前4个学期,进行素质教育和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教育,接着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要求进行1个学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最后1个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完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技能训练和培训内容实行动态调整。 (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行业调研、走访兄弟院校,集思广益,与部分企业合作,结合测绘行业及工作岗位的要求,确定测绘岗位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整合成综合的测绘工程项目,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按测绘工程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满足测绘工程项目中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培养测绘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课程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以职业分析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法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完成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各环节的评价和调控,注重开放式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材的开发,建设实现“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的特色教材和多媒体配套课件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测绘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教师的素质培养,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不断增强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鼓励教师多参加科研项目、编写出版教材、发表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工程测量收费标准

国家测绘局文件 国测财字[2002]3号 关于印发《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 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主管部门,计划单列市测绘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为规范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行为,保护测绘工程产品生产单位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01]94号)的精神,我局制定了《测绘工程产品价格》、《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对于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附件: 一、测绘工程产品价格 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 二OO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抄送:国家计委、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计委? 文件 财综 [2001]94号

财政部? 国家计委关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 性收费(价格)的通知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计委(物价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由国家计委(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有一部分已不再具有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性质,体现出明显的市场经营服务特征。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务院纠风办颁布的《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计价格[1999]2255号)的有关规定,为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决定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将下列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价格)。 (五)测绘部门 测绘产品收费(不包括测绘成果成图资料收费)。收费依据: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测绘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176号)。测绘产品作为价格管理后,其具体价格由国家测绘局制定,报国家计委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在自己还在迷茫混沌的时候,大学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将近三分之一,回头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竟发现自己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没得到,而当初来大学前的那些美好梦想也在这庸庸碌碌的时光中被一点一点的消磨。庆幸的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在上了近一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我明发现梦想不曾消失,它只是被掩埋,现在就行动起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不期许能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希望可以微笑着回首往事,拥抱属于自己的成功、属于自己的丰富人生。 二.自我分析: 性格开朗外向,对人友善,善于表达,富于想象力,喜欢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够很快的找出事件和资料之间的关联性。缺点也不少,自己在办事能力、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等方面差,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责任感等。这也导致自己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和学习这个专业。所以我要克服懒惰心理,克服散漫。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学会控制自己。

三.社会环境及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当初选择工程测量专业,谈不上喜欢,就是感觉上这个专业就业很好,到处跑跑不用一直坐办公室,具体谈不上什么了解,而我从小就在设计方面有些天分,只是由于家庭因素,不得不放弃,这就让自己在接触这个专业时没有任何动力。在专业的学习工程中,自己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学科,觉得它的发展也是不错的。它主要是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展望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

工程测量员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工程测量员。 1.2 职业定义 使用测量仪器设备,按工程建设的要求,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测量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感觉。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为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在具有被测实体、配备测绘仪器的训练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2年以上。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教学:7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理论与技术,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开设本课程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中级测量员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能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的测绘和测设知识,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课程淡化理论,实用性强,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测量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2、熟悉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3、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 知识准备: 1、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 2、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学的作用 模块二水准测量(1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熟悉水准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水准仪 3、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成果计算 4、能使用水准仪进行基坑的引点测量和坑底设计高程测设工作 5、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6、了解水准仪的检验方法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步骤 任务二:高差测量实训 任务三:高程测设实训 任务四:水准仪综合训练 知识准备 1、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水准测量原理 3、高差测量和校核的方法 4、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高程的成果计算 5、高程测设和校核的方法 6、水准仪的检验 模块三角度测量(20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测角的基本方法——测回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经纬仪 3、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方法 4、学会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设角度 5、学会使用经纬仪测设直线 6、学会使用经纬仪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房角点的平面位置 7、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经纬仪认识及对中、整平实训 任务二:测回法测水平角实训 任务三: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已知角度和距离)实训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工程测量技术、 总学时数:48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地勘地测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课程基本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1.知识目标 (1)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仪器(水准仪、J6经纬仪、大平板仪) 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白纸测 图等。 (2)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 能。熟悉全站仪、J2经纬仪和GPS接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处 理方法。 (3)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熟悉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作业步骤和技术要 求;数字化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宗地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6)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指令、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为数字化成图打下基础。 (7)掌握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种建筑图的表示方法,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 (8)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看懂遥感像片并能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网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 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 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 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 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 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 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 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 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 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 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 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 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 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

工程测量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总结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

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 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这一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习,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习之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那么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这样的。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第二篇:工程技术实习总结(测量) 第三篇: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第四篇:测量工作技术总结 第五篇:工程测量工作总结1 正文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1994年7月毕业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本科学历, 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分配至公司工作 , 参与黄茅海跨海大桥的前期工作。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借调至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负责珠港大道北段8公里路桥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及承担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及验收工作。由于工作的良好表现及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98年8月, 随着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展开,调至珠海市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工程指挥部工作,作为以公路局总工林鉴主同志为首的莲花大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长驻工地现场,与另一工程师协助林鉴章同志处理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的技术问题。对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解决方案, 组织并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监督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站工作,保证莲花大桥保质按期完成。

94 年下半年 , 主要参加黄茅海大桥前期工作。拟建中的黄茅海大桥从珠海港跨黄茅海到达台山,全长15公里,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这期间主要参与了“ 黄茅海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编写及筹备工作, 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引资洽谈及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 对这些工作的参与,通过不断的学习,并阅读有关路桥方面的科技书籍, 向路桥方面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请教, 使我掌握了不少路桥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大型项目相关前期工作的理解。 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 珠港大道原名北疏港公路,全长26公里,为一级高速公路。本次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主要是负责北段18k+000至26k+371 路段相关路桥的监理工作。该路段有大桥一座, 中小桥5座,涵洞15座,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 , 其余均为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大桥为20 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 :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涵洞包括板涵、箱涵及圆管涵。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 , 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 , 并且未作分层碾压。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 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 为了检测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作为

GB50026国家工程测量规范

装修工程 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2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2001 3国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3 4国家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1 5国家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2003 6国家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7行业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H0-2001 8行业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标准值JGJ/100-2001 9行业金属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10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1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 13国家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50203-2002 14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5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3 16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01 17行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03 18地方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 19地方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27-2003 20地方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42-2001 21地方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22国家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2001 23国家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24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工程应用的主要图集 1国家《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及88JX系列图集 2地方《木质防火门图集》 3地方《常用木门、钢木门通用图集》 主要法规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