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记录(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随笔)

音乐记录(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随笔)
音乐记录(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随笔)

贝七第二乐章通俗分析之一

寂寞主题与悲凉主题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赋格曲』一文中是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浓缩映像,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然后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再接下去,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指挥家贝姆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丰富、浪漫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它占有一席,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属一类,优美而浪漫,旋律性强,容易使音乐爱好者上口,在出版的唱片中,这两首协奏曲经常被编辑在一起。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不仅在浪漫风格上近似,在其它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联系。这两部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也就是柔板乐章都写得异常恬美温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种半催眠状态,心理学家把这两个柔板乐章与其它一些音乐的慢乐章编在一起,用于心理临床实验,一个作用是制造一种心理环境,进行语言记忆训练,另一个作用是克服失眠。此外,布鲁赫由于写过一首大提琴与乐队的《希伯莱祷歌》,在纳粹德国时期被认为是亲犹太者,作品遭到禁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时也被禁演,理由是门德尔松有犹太血统。

如今,如果不是谈到《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一部热情洋溢的《苏格兰幻想曲》,便很少再提起布鲁赫的名字了,但是在十九世纪欧洲浪漫派音乐家里,布鲁赫是一位很显赫的人物。他生于1838年,卒于1920年,大部分的创作和演出活动都集中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他是以一位音乐神童的身份登上乐坛的。自幼学音乐,十一岁已写出一部四重奏,十四岁写第一部交响曲,十九岁时写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部分草稿。布鲁赫在世时已获得世界性声誉,创作甚丰,作品涉及各种体裁。他写有三部交响曲、三部歌剧、三十多部合唱和清唱剧、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和许多室内乐,现在经常演奏的只有两部小提琴协奏曲,《苏

格兰幻想曲》和《希伯莱祷歌》了。布鲁赫生前声乐作品在德国流传甚广,合唱团体都爱排练演出他的作品,而在他身后,却是以器乐作品流传于世。他的器乐作品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激情又含蓄内在,不事张扬,其中尤以独奏乐器的高超技巧而赢得人们的普遍赞赏。

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于1866年举行首演,很快就取得成功。乐谱出版时,布鲁赫把它题献给小提琴的一代宗师约阿纪姆,由于约阿纪姆的演出推广,这首协奏曲很快就被许多演奏家接受,并列为自己的保留曲目。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部协奏曲从来没有衰微过。小提琴名师奥尔在他的一部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著作里专门论述过布鲁赫的这首协奏曲。

倾听《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会给人留下许多难忘的东西,乐曲的第一乐章由微弱滚奏的定音鼓引入,独奏小提琴一开始就进入大开大合的华彩乐段,跌宕起伏的乐句光彩四射,但是定音鼓沉稳镇定地一步步走来,暗示着某种不安,这里定音鼓彳亍不肯离去的声音令人印象尤深,它使洋溢着优美旋律的第一乐章罩上一层隐含的忧郁,感情就更丰富了。第二乐章的柔板富于歌唱性,恬美的旋律使人们常把它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慢乐章相提并论,当做柔板乐章的典范。但是在这个乐章里能听到的并不是一味的温柔甜美,柔情中也从远方传来号召性主题,进入热情的高潮。第三乐章充满了光辉与激情,小提琴使用了大量的双音技巧,这部协奏曲的演奏难度都集中在这个乐章。在这个精神饱满的乐章里,小提琴和乐队都有热情的发挥,带给人内心的动。但是这个乐章里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妙点,就是小提琴和弦乐器组交替出现的走句,它在热烈激情中平静地一带而过,确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妙处。善于捕捉瞬间之美而不事铺张,给人出乎意料的美感,正是一个艺术家难以企及的境界。

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算不上是标领风气的经典巨著,但它优美浪漫的艺术风格深得人们喜爱。在英国一本权威的音乐杂志上,开列出二十部最受欢迎的小提琴音乐,评选的标准是唱片版本的多寡,布鲁赫的协奏曲以45种版本位居第十,足见其在音乐爱好者中的流行程度。不过英国的杂志编辑在统计时肯定忽略掉一个重要的版本,这就是中国唱片社在六十年代初期出版的一张唱片,说它重要,是因为演奏者是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那是 40年前中国乐坛上的一件盛事,苏联小提琴家,大名鼎鼎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携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到中国访问演出,在民族宫剧场的演出拉了布鲁赫的第一协奏曲,没有乐队,钢琴伴奏。当时中国唱片社做了现场录音,后来出了唱片,33转密纹片,浅蓝色盘心,在唱片的开头部分还可以听到剧场杂音。由于这张唱片的发行,许多中国音乐爱好者对这首协奏曲耳熟能详。直到那次演出过去了许多年,北京的音乐爱好者中还在流传着奥依斯特拉赫访华时的种种轶闻。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当时被认为有一定的演奏难度,但是现代小提琴教学手段已经解决了技巧问题,在小提琴协奏曲里属于技术较为平易的一首。现在这首协奏曲也被列入业余演奏者的曲目,在中央音乐学院校外水平考试中列入第九级,每年都有一批十几岁的孩子在练习这首曲子,他们的父母家人和邻居们也就在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个乐句一个乐句掰开揉碎地在听布鲁赫的协奏曲了。

布鲁赫的音乐风格是浪漫派的,在音乐手法上与德国古典传统一脉相承,他在世时才名远播,音乐活动范围很大,获得过许多种荣誉和名衔。但是由于他不是音乐上的开拓者,所以一般的音乐史里写不进他的名字。不过他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不朽的,它给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带来无尽的浪漫之美。最伟大的小提琴宗师海飞兹素以新即物主义掌门之名号独步乐坛,布鲁赫和魏尔当浪漫唯美的作品,在他的琴弦之下,流露的是狂悍开阔的悲凉,而绝非滥情的无病呻吟。

布鲁赫的乐风深深地受门德尔松的影响,虽有浓厚的浪漫,却又不失古典乐派方正格局。《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几乎是小提琴手必备的协奏曲,旋律流畅,凄美伤感,在海飞兹的神奇之手的处理下更是丰厚瑰丽异常。

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let nothing you dismay,

remember christ our savior

was born on christmas day

to save us all from satan's power

when we were gone astra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from god our heavenly father

a blessed angel came;

and unto certain shepherds

brought tidings of the same;

how that in bethlehem was born

the son of god by name.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

"fear not, then," said the angel,

"let nothing you affright;

this day is born a savior

of a virgin pure and bright,

to free all those who trust in him

from satan's power and might."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now to the lord sing praises,

all you within this place,

and with true love and brotherhood

each other now embrace;

this holy tide of christmas

All other doth deface..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包办昭和系列奥特曼音乐的日本作曲家冬木透

从昭和系列的奥特曼到最新的梦比优斯,奥特曼系列的音乐一直非常出色。主题歌充满战斗风味,而打斗时的配乐也很好的结合场景,或激昂或悲愤。其中早期昭和系列的奥特曼的曲子都是冬木透写的。甚

而亲自弹钢琴演奏《赛文奥特曼》主题曲的视频。

久石让在日本已经开过很多交响音乐会,冬木透在09年3月也在东京开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演出奥特曼系列的所有音乐。

冬木透,本名蒔田尚昊,1935年3月13日生于中国长春。他的父亲是一个医生,在日本投降之后带着儿子回到了日本。蒔田尚昊在小时候就对音乐有着很高的天赋,后来上了广岛的伊丽莎白音乐短期大学的作曲科和宗教音乐专攻科。毕业之后,在国立音乐大学作曲科工作,拜市场幸介为师学习音乐。后来,蒔田尚昊又进入TBS公司从事效果的工作。1956年,蒔田尚昊给自己起了“冬木透”这个的笔名。

之后的冬木透便在TBS退职后写了“鸽子、孩子的海”等的戏剧音乐。尤其是“urutorasebun”以后,担任圆谷专业作品的戏剧音乐的冬木透,为圆谷作品的音乐印象作出了突出的功绩。除了戏剧音乐以外,纯音音乐的“默示录的幻想曲”这样的作曲和童谣的编曲等也亲自动手。

同时,冬木透也在社会上进行自己的作曲创作。“和声之环”、以及有基督教信徒所喜爱的“ガリラヤの風かおる丘で”等的合唱曲子、校歌这样的作品也署上他的本名而出现。就这样,一边作曲一边在音乐大学有名的梧桐朋学园大学执教,最终成为教授后辞职。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西贝柳斯一生只作了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不但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色,而且对小提琴和乐队的平分秋色处理得非常完美,发挥了协奏曲的特色。

从旋律方面说,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宽广及忧郁的旋律背景上,在若干段落中显出光亮的色彩,实在是非常迷人的。

其三个乐章组成为典型的小提琴协奏曲结构。

第一乐章为快到中板, d 小调, 2/2 拍。

第二乐章为慢板,降b大调, 4/4 拍。

第三乐章为快板, d大调, 3/4 拍。

第一乐章在短暂的前奏后,用特征性的d 小调的4 -5-1音(即g-a-d音)开始了小提琴的独奏。这段美丽而略带激动的旋律任何人听过后都不会忘记,立即成为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经典旋律及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木管的支持下逐渐展开。再在弦乐器的烘托中,现出了第二主题,再逐渐发展到华彩乐段。由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以类似奏鸣曲的方式作为主题的发展是这一乐章的特点。

这一乐章是旋律性及炫技性(virtuosic)并重。其在用第一及第二指作颤音时,在低音弦上以三指及一指同时演奏的技巧是很难掌握的。其八度音程的双音及从第一把位迅速跳弦滑到第七把位的技术,以及在非常快速的节拍中演奏broken chords和弦, 必须十分准确的六度双音,以及双音滑音均对演奏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乐章是感情极其豷富的田园抒情詩(lyrical)。在乐队的简短的引导下,小提琴在g弦上开始独奏出了一段极其优美而又极富情感的慢板旋律。这段始终在g弦及d弦上演奏而又由弦乐队的拨奏pizzicato轻轻地衬托的旋律震撼人心。当你听海菲茨,或oistrakh,或ferras,或其他大师的演奏时,无论是怎样的诠释,都会使你震撼,不同的只是受震撼的是你的心的哪一部分而已!铜管奏出的美丽的“不谐和“贯穿了整个乐章。而特别的创作更在于此乐章中段,由小提琴独奏的上行八度双音音程与伴奏中以长笛为主的同时的下行音成为了西贝柳斯的特色。

第三乐章在由乐队的低音弦乐器奏出节奏鲜明的4小节后, 小提琴以上连顿弓开始, 配以迅速的弦间转换, 节奏鲜明, 激情地引入了第一主题,体现了小提琴的韵律. 协奏的交响乐队给出了类似华尔兹的第

二主题及其变奏及半华彩(semi-cadenza)乐章. 以下开始的跳跃性顿弓给出了风格极为特殊的优美旋律及和声. 接下来的节奏鲜明的双音为主的旋律极其优美地奏出短促而节奏鲜明的芬兰特色的旋律。以双音为主奏出的旋律与紧接而来的快速乐曲充分表现出了作曲家内心的激动. 随着一段过渡乐句, 引向协奏的交响乐队的高潮. 在人工泛音前的过渡乐句后,轻飘飘的人工泛音为主的旋律出现了。人工泛音结束后, 在一段大幅的双音,和弦顿弓引导之下, 以主调式d小调表达的呜咽缠绵的双音为主的旋律实在是神来之笔, 极其动人心弦! 就在西贝柳斯的这段双音旋律给人的感染尚在绵延之际, 随之而来的长达近1分钟的快速乐句及大幅度跳跃的音高, 由小提琴獨奏的d大調上行音隺, 伴雜而來的降b調下行音隺, 及其再次重複,逐渐把听众引向高潮。然后, 以d大調为主的音高的大幅度跳跃, 于上行的音高中在协奏乐队的全力烘托下, 突然由協奏樂隊和小提琴獨奏共同终止在主音d上.

有人曾形容第三乐章是北极熊的波羅奈兹舞曲(polonaise for polar bears)。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芬兰这一靠极地的国家的自然风光及民族风情的百科全书。它使人全面理解芬兰及芬兰人!这就是小提琴的民族化成功的典范。它从欧洲正统乐派的传统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谭抒真:一位音乐尊长的故土往事

童年(1907—1914)音符浸润

该如何形容谭抒真!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中国小提琴制作事业开创者;或者还有——精通英、德、法、日多种外语的学者,曾主持设计过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厅的建筑师……

谭抒真的二女儿谭荻茜承认,“父亲的种种素养与品质,与他在青岛的童年渊源很深。”

1907年初夏,谭抒真生于青岛,家人取名并非后来周知的“抒真”二字,而叫“谭书祯”。今天标准看来,谭家属典型小资。父亲谭岳峰,在胶澳殖民当局任德语翻译,同时还是一个通晓医药并有经济头脑的未来的药商以及酷爱音乐的发烧友。母亲则是青岛圣功女中毕业的新女性。一家人虔诚地信仰基督,聆听圣乐和赞美诗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也使得谭书祯来到世上,便在血脉里种下了无法了断的琴弦与音符。

青年(1930—1937)琴岛风度

1930年,谭抒真再回故土,这次他是奉父之命继承家业,此时的谭家已颇有家底,经营着“青岛大药房”。

1930年的青岛,风度正盛。包括老舍、洪深、杨振声、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在内的一大批名士墨客适居于此,进行着大量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各种文学、艺术社团也全面兴起。红瓦绿树间,书卷盎然,琴乐悠扬。

此时的谭抒真,摆着“药房少东家”身份,“却并没管太多药房的事,有时间,他就继续搞音乐”。谭抒真的儿子,原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手谭国璋说。

很快,谭抒真结识了另一个也疯宠小提琴并且与之同年的人,他叫王玫。

那时的王玫组织了一个名为“青岛音乐会”社团,并担任会长。谭抒真是社团里的常客。他经常与王枚切磋琴技,一起组织小型音乐会。

1930年,风采翩翩的谭抒真与同样意气风发的王玫,两位23岁的青年,并肩伴着汇泉湾的浪声,拉响着自己的人生琴弦。《青岛市志·文化志》记载“1930年即墨县立中学举行音乐会,就有青岛音乐工作者王玫、谭抒真参加,并演奏了三个小时”。还有更多,在青岛的不少礼堂、会所,人们都能听到“药房少东家”专注的琴声。

几乎同时,俩人又对小提琴制作产生了兴趣。1935年,在谭抒真帮助下,王玫成功制作出中国第一把小提琴,成为青岛音乐史上重彩的一笔。1937年,谭抒真自己也制造了一把小提琴,这是我国第一把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小提琴,而谭抒真最终组建了上海乐器厂,成为了中国小提琴制作业的奠基者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是谭抒真的音乐伊甸园。在红瓦绿树映衬着的起伏的小路间,在碧海浸润着的变幻的节奏里,在青岛最是风度时,谭抒真找到了一生的追寻,也奠定了一生的成就。后记(1937—2002)绅士人生

美妙的音符,因为日本人的战火再次中断。1937年,谭抒真再次离开家乡,带着妻女辗转落户上海,继续他的音乐人生。

直至,被称为“来自上海的绅士”。

直至,2002年11月28日在上海逝世,再没真正意义上回过故土……

卡尔·萨根的宇宙配上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uard Sagan),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

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1955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任教,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他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创始人之一和会长。

萨根的一生主要从事天文学以及核战争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曾任美国天文学协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学会主席,在美国的太空计划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曾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特别科学成就奖,两次获得公共服务奖和航空航天局颁发的阿波罗成就奖,此外,他还由于在反对使用核武器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许多奖励。

1996年12月20日,因病去世,死后墓志铭为:纪念卡尔·萨根(1934.11.9~1996.12.20)——丈夫、父亲、科学家、教师。卡尔,你是我们在黑暗中的蜡烛。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此外他还撰写了数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读物。他自编自导的电视系列片《宇宙》观众多达5亿,与之配套的《宇宙》一书则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他的力作《暗淡蓝点》在我国面世不久,即被评为“牛顿杯科普图书奖”2000年度的十大科普好书。“暗淡蓝点”指的是从太空中遥望的地球。该书是作者60岁那年出版的,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的家园。该书的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横往昔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交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书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评估了将人类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未来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该书布局大气磅礴,井然有序,淋漓酣畅而又丝丝入扣地阐明了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为人类移居太空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与萨根的其他书相比《魔鬼出没的世界》更富个性,内容也更丰富。在该书中萨根大量分析和揭示了人类的各种传说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通过描述他的经历和列举大量引人入胜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告诉读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破除偏见和偏执认识,发现令人惊奇的事实真谛的有力武器。他令人信服地揭穿了“外星人绑架事件”、信仰疗法、月球上的“人脸”以及其他各种骗局,驳斥了科学毁灭信仰和科学是另一种专横的信仰体系的观点,探讨了误用科学的危险,提出了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探测谎言的方法”。

(著有:《宇宙》、《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被遗忘的前辈的影子》、《接触》(拍为同名电影)、《彗星》、《宇宙中的智能生命》、《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魔鬼出没的世界》。

乐器的演奏必然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是那种极其庞大的科技工程,如阿波罗探月或是原子弹,集中了那么多领域的人才,从理论到实践,制造出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部件,然后将其装配起来,还能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甚至纠偏,各部分协同,达到最终的目的。数以百万计的部件,能保证一个都不出错或者是只出很少的错误从而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这种精确度令人叹为观止。其实与这种科学工程相似的,便是音乐的演奏。一段曲子所包涵的音符虽然没有阿波罗飞船的零件多,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演奏者,仅凭一人之力,便要将其准确的演奏出来,而且对每个音符持续时间的把握和音符转换的控制也必须十分精确,这也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以小提琴为例,在没有真正近距离见过小提琴之前,关注最多的还是拉弦的那只手,而忽略了控制弦长度的另一只手。我没拉过小提琴,但我猜想,这只控制弦长的手必须是多么的灵敏啊!弦乐器由于发生原理类似,吉他也是这样。一把

小提琴身长稍过半截手臂,要准确地不停地控制转换弦长需要何等的反应速度啊!

所以乐器的演奏,到了一定境界以后,必然不是理性的控制,而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的行为,容不得任何的思考。但是通常的条件反射,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一次性的事情,比如手碰到火就避开,敲击一下膝盖下方就小腿就跳起。倘若连续不停地给你这些刺激,恐怕人也受不了,要乱掉。但是音乐的演奏不同,能将那么多的下意识的行为有序地连在一起,何等的伟大啊!

正如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人的能力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东西。难怪有人会将其归功于上帝。

For Emily, whenever I may find her

What a dream I had pressed in organdy.

Clothed in a crinoline of smoky Burgundy.

Softer than the rain.

I wandered empty streets,down passed the shop displays.

I heard cathedral bells tripping down the alley-ways,

As I walked on.

And when you ran to me,

Your cheeks flushed with the night.

We walked on frosted fields of juniper and lamp light,

I held your hand.

And when I awoke,and felt you warm and near.

I kissed your honey hair with my grateful tears.

Oh I love you,girl

Oh I love you.

(致埃米莉

多么美妙的梦境。

你身着轻纱如蝉翼,

系着酒色的美丽长裙,

淡淡如雨如云。

我独自漫步街头,看着橱窗的展示,

听着教堂的钟声在小巷中回荡,

缓缓沿街徜徉。

当你向我跑来

见到你夜色中红红的脸庞

我们走过凝满霜雪、洒满灯光的大地

我默默握着你的手。

当我梦中醒来,你正依偎在我身边。

我吻着你的秀发,眼含激动的泪花,

噢,我爱你,姑娘,

噢,我爱你。

1.What a dream I had!我做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梦!此句为感叹句。后面跟着的分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都是用来描述梦中见到的女人的衣裙。

pressed in organdy.熨烫整齐的蝉翼纱。

2.Clothed in crinoline of smoky Burgundy.身着酒色、轻柔如烟云的长裙。

crinoline:指旧时女子穿的衬架支撑的长裙。

Burgundy:(产于法国勃艮弟地区)红(白)色葡萄酒。

3.I wandered empty streets, down passed the shop displays. 我漫步于空荡的街头,从商店橱窗边走过。

wander:徘徊,毫无目的地到处走,不要与wonder混淆。

4.I heard cathedral bells tripping down the alley-ways. 我听到教堂的钟声在小巷中回荡。cathedral:总教堂,大教堂

trip:轻快地走,轻快地跳,轻快地敲

例如:The children tripped into the classroom. 孩子们轻快地跑进教堂。

5.Your cheeks flushed with the night.夜色中你的脸颊绯红。

flush with:由于……脸红。

例如:His face flushed with anger.他气得满脸通红。

6.We walked on frosted fields of juniper and lamp light. 我们走过洒满灯光的霜雪覆盖的松林大地。

7.When I awoke and felt you warm and near, I kissed your honey hair, with my grateful tears.当我梦中醒来,你正依偎在我身边。我吻着你的秀发,眼含激动的泪花。

honey:心爱的,似蜂蜜的。

例如:honey-moon蜜月

honey-dew甘汁,蜜露

honeyed-words.甜言蜜语

grateful:感激的,令人愉快的,可喜的。

例如:I'm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help.我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a grateful letter.感谢信。 a grateful rain.一场喜雨。

保罗·西蒙歌如其名,淡淡的交谈,带着忧伤

Its a still life water color,

Of a now late afternoon,

As the sun shines through the curtained lace

And shadows wash the room.

And we sit and drink our coffee

Couched in our indifference,

Like shells upon the shore

You can hear the ocean roar

In the dangling conversation

And the superficial sighs,

Are the borders of our lives.

And you read your emily dickinson,

And I my robert frost,

And we note our place with bookmarkers

That measure what weve lost.

Like a poem poorly written

We are verses out of rhythm,

Couplets out of rhyme,

In syncopated time

Lost in the dangling conversation

And the superficial sighs,

Are the borders of our lives.

Yes, we speak of things that matter,

With words that must be said,

Can analysis be worthwhile?

Is the theater really dead?

And how the room is softly faded And I only kiss your shadow,

I cannot feel your hand,

Youre a stranger now unto me Lost in the dangling conversation. And the superficial sighs,

In the borders of our lives.

My Little Town

Lyrics Colors Movies mailprintvote

smallerla

Words & music by paul simon

In my little town

I grew up believ--ing

God keeps his eye on us all

And he used to lean upon me

As I pledged allegiance to the wall Lord I recall

My little town

Coming home after school

Flying my bike past the gates

Of the factories

My mom doing the laundry Hanging our shirts

In the dirty breeze

And after it rains

Theres a rainbow

And all of the colors are black

Its not that the colors arent there Its just imagin-ation they lack Everythings the same

Back in my little town

Nothing but the dead and dying Back in my little town

Nothing but the dead and dying Back in my little town

In my little town

I never meant nothin

I was just my fathers son

Saving my money

Dreaming of glory

Twitching like a finger

On the trigger of a gun

Leaving nothing but the dead and dying

Back in my little town

Repeat and fade:

Nothing but the dead and dying

Back in my little town

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

Perhaps Love——John Denver的经典情歌

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

A shelter from the storm

It exists to give you comfort

It is there to keep you warm

And in those times of trouble

When you are most alone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bring you home

Perhaps love is like a window

Perhaps an open door

It invites you to come closer

It wants to show you more

And even if you lose yourself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see you through

Oh, love to some is like a cloud

To some as strong as steel

For some a way of living

For some a way to feel

And some say love is holding on

And some say letting go

And 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

And some say they don`t know

Perhaps love is like the ocean

Full of conflict, full of pain

Like a fire when it`s cold outside

Or thunder when it rains

If I should live forever

And all my dreams come true

My memories of love will be of you

大森林的主人(小学课文) 外一篇 <小站>

作者: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

下了整整一个星期秋雨。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大森林上面,潮湿的风缓缓地吹着。吸饱雨水的树枝垂下来。河水涨到齐了岸。我和猎人划着小船顺流而下。到了河身狭窄的地方,小船突然撞在水面下的树桩上,翻了。食物和打来的野味全给冲走了,我们只好带着猎枪上了岸。

这里离住所还很远。我们俩浑身是水,又累又饿。我冷得发抖,呆呆地望着猎人,希望他有个办法。猎人不声不响,只顾拧他的衣服。“应该生一堆火呀!”我提议,可是从口袋里摸出火柴盒一看,里面竟流出水来。

猎人还是不声不响。他在一棵枞树的窟窿里找到了一些干的苔藓,又拿出一颗子弹,拔下弹头,把苔藓塞进弹壳,塞得紧紧的。他吩咐我:“你去找些干的树枝和树皮来。”

我找来了。他把那颗拔掉弹头的子弹装进枪膛,对着地面开了一枪。从枪口喷出来的苔藓烧着了。他小心地把火吹旺,把树枝和树皮一点儿一点儿加上去,不一会儿,篝火熊熊,烧得很旺。

“你照看火堆。我去打些野味来。”猎人说着,转到树背后就不见了。只听见树林里响了几枪。我还没捡到多少干柴,他已经回来了。几只松鸡挂在他腰上,摇摇晃晃的。

“我们做晚饭吧。”他说。他把火堆移到一边,用刀子在地上挖了个洞。我把松鸡拔了毛,掏了内脏。猎人又找来几片大树叶,把松鸡裹好,放进洞里,盖上薄薄的一层土,然后在上面又烧起一堆火。

等我们把衣服烘干,松鸡也烧好了,扒开洞,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们俩大吃起来,我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

天黑了,风刮过树顶,呼呼地响。

“睡吧。”猎人打了个呵欠说。

我的眼也快要合上了。可是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猎人带着我折来许多枞树枝。他把两个火堆移开,在烤热的地面上铺上枞树枝,铺了厚厚的一层。热气透上来,暖烘烘的,我们睡得很舒服,跟睡在炕上一个样。

天亮了,我对猎人说:“你真有办法。要不是你,我一定要吃苦头了。”

猎人微笑着说:“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

《小站》

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

你在车上甚至连站名也来不及看清楚,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一排白漆的木栅栏,或许还有三五个人影,眨眼就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这样的小站在北方山区是常见的。

你看小屋左边的那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有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两三个农民挑着箩筐正准备乘车进城,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月台上有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精心设计的,水池中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边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的一尘不染。月台的两头栽着几棵杏树,花开的正艳,引来了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嗡的飞舞,使这个小站显得更加宁静。

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回答一声长啸,缓缓的启动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在这个小站上,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