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屏.息敛声(píng) B.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

....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

....,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A.①夸张②反复③比喻④比喻

B.①借代②反复③拟人④排比

C.①借代②夸张③拟人④排比

D.①夸张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7、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夕阳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

《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把来势汹汹的敌人比作天际突起的乌云,用浓墨重彩的色调描绘战争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①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②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③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④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①为二千石:做年俸二千石这一级的官。②讷口:说话迟钝,口拙。

③阔狭:这里指比赛射军阵图,射中窄的行列为胜,射中宽的行列为负,负者罚酒。④乏绝:指缺水断粮。

1.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两处

..。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居.无何______

(2)天子为.动______

(3)终不能复.入石矣______

(4)广之将.兵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运用了______手法,甲文突出了周亚夫______的特点,乙文突出李广的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杨慧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楸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的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

“胡作非为

....”。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

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多多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母亲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盯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在墙壁的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和,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雪花落在村庄,落在田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的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

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的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如果可以,我多愿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净的雪里胡作非为

....。(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的怎样的心理?)

3.有人说第?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4.文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

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

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

.....的一项是()

A.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发现的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不会丧失活性。

B.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C.小白鼠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激活”衰老细胞、重启它们生长机能的研究。

D.基因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

...的一项是()

A.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新发现的特殊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C.第⑤-⑧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器官自愈研究的成果、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展望应用前景。

D.第⑦段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会改变原文表达的意思。3.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D

B

C

B

C

(1)日暮乡关何处是(2)大漠孤烟直(3)采菊东篱下(4)沉鳞竞跃(5)富贵不能淫(6)始于足下(7)烽火连三月春望(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2.(1)经过(2)被(3)又、再(4)带

3.(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去告诉将军:“我想要进营慰劳军队。”(2)即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

4.侧面描写或衬托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守军礼勇武擅射,廉洁清正、待人真诚、爱护士兵、不善言辞

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2.(1)“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这儿贬词褒用。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2)表现了“我”的内疚和自责,以及对母亲的爱和感恩。

3.示例1:我认为第?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示例2:我认为第?段纯属多余,理由:第?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段紧承“雪”

来写,表达更加顺畅。

4.示例:雪是纯洁的母爱;雪是纯洁的快乐的美丽的童话世界;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雪花是儿女匆匆归来的身影;雪是母亲的白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1.B

2.B

3.【参考答案】“可以”示例: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不可以”示例: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通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題,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靠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