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一节好课

怎样设计一节好课
怎样设计一节好课

怎样设计一节好课

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

1、钻研教材(备教材)

新课程倡导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于是,有人认为不必对教材过多关注。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它是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以精选和编制的。因此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就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材的目的是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绝对不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

2、了解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一位教师就有这样的体会:辛辛苦苦备了课,教案写得详细,课讲得细,可学生听了烦、怨。为什么?调查结果是他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可见,教师要上好课,既要钻研教材,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若明若暗,甚至一无所知。即使教材钻研得很透,也容易因为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学的失败。所以教师备课必须备学生。

二、设计教学方案

1、设计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法的归宿。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A、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什么?B、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哪里?C、三维目标如何体现和整合?D、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否接受?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怎样?E、本节课生生、师生互动可能生成哪些新问题?

2、组织处理教材

教材处理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包装的艺术处理的过程,以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降低教材难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3、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采用是由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师实际三方面情况决定的。一般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的原则。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的。因此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集中体现在一个“活”字上。

4、编写教案

编写教案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符合科学性,依据课标和教材,不出现错误;(2)加强创新性,构思巧妙,新颖独特;(3)注意差异性,彰显个性,避免千人一面;(4)强调操作性,以简驭繁,避免臃肿烦琐;(5)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

怎样评价一节好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