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奥古斯特?孔德(1789至1857年):

孔德是“社会学之父”,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是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从中发现客观自在的社会规律。“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①。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②。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③。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④。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⑤。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4)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二)卡尔?马克思(1818至1883年)

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2。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的代表作有《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

(三) 赫伯特?斯宾塞(1820至1903年):

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者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1。社会有机体论

2。社会进化论

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埃米尔?涂尔干(法)(1858至1917年):

涂尔干法国,也是欧洲第一个在大学进讲授社会学的人。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自杀论》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别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团结理论、失范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的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乃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强调指出,社会事实对个人的强制性不单是一种外部的强制,更是通过一种内部化的方式来实现的强制。

2。社会团结理论: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集体意识”(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菜就是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社会)

3。失范理论: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涂尔干认为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涂尔干的研究旨在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1)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2)社会学应放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

(3)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自杀论》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4)注意正常现象(普遍存在的)与病理现象(非普遍存在的)的区分

(5)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5。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他明确地划分出历史探讨模式与功能探讨模式,功能结果与个人动机之间的区别。

(二)马克斯?韦伯:(德)(1864至1920年);代表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1。理解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社会行动,就是行动者采取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的互动与共同行动。具体表现在社会关第、社会控制、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2。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这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出发,将社会行动办好为四种类型:①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②价值合理性行动;③情感性行动;④传统性行动

3。理想类型: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理想类型并不是指道德理想,也不是指平均状态。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行动过程的意思,一方面,作为理智上的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离开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4。科层制理论(后详)

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芝加哥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城市理论

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完善

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结构功能论:

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论的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在结构功能论看来,社会首先是一个整体。

1。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

①适应;②达鹄;③整合;④维模

适应: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系统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经济子系统承担。

达鹄:即系统必须确定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寻求实现特定的目标。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政治子系统承担。

整合:即系统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保持内部成员的相互协调一致,使得系统保持为一个整体。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社会共同体子系统承担。

维模:即系统必须通过动机规范确保行动连续性以及管理行动中出现的各种紧张问题。

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表现为道德、宗教、教育等文化子系统承担。

2。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更具弹性的功能分析方法。默顿认为结构功能分析不仅要阐明社会现象的显功能,更要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潜功能。

帕森斯(1902至1979年):代表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默顿(1910至2003年):代表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三、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透彻的冲突论。

1。刘易斯?A?科塞:功能冲突论。《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

2。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达伦多夫认为,“我们称作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冲突论。

刘易斯?A?科塞(1913至2003年)

达伦多夫(1929至2009年),代表作:《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四、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所建立的。

1。霍曼斯: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都是一种交换行为,经济学的交换原则可以推广到一切社会行为,人们的互动可以被理解为酬赏的交换,一个人如何行动取决于其行动所能得到的酬赏或可能招致的惩罚。缺陷:只看到个人交换行为的心理方面,只讲交换行为建造社会结构,而没有看到社会结构对交换行为的影响。

2。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交换常常是在资源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基础上展开的。

霍曼斯(1910至1989年)

布劳(1918至2002年)

五、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起源于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的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欧文?戈夫曼。基本观点: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对共享的符号的理解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六、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1。法兰克福学派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批判社会的能力

2。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社会研究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

3。法兰克福学派的局限性:没有找到真正解决资本主义根本出路,从而陷入历史发展的悲观主义情绪。

七、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1。艾尔弗雷德?舒茨(1899至1959年):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其代表作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他强调日常世界的主体间特点,世界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社会世界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系统,而是能去性主体所共享的意义。

2。米歇尔?福柯(1926至1984):《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在性的后果》《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试图克服决定论和过度强调行动的意志论之间的理论两难,认为社会结构是通过人们的行动所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一方面社会结构的确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但另一方面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也能积极地作用于和反作用于社会结构,其理论因而被称为结构化理论。

4。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理论》

5。皮埃尔?布迪厄(1930至2002):《实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

第三节中国社会学百年

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1。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章炳麟)等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学说的过程中,惊讶于他们的治国制度和策略

2。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谭嗣同

3。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康有为

二、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一)队伍和制度化建设: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1。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学术团体的建立

4。期刊和论著的出版

(二)社会调查的兴起

1。早期自主的社会调查

2。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1。“社会学是一种科学”

2。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调查研究

三、院系调整与社会学的撤销

(一)维护与撤销: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

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二) 重提与厄运

四、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一)正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79年2月15日到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胡乔木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

(二)“五脏六腑”说: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1。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

2。六腑(六门基础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三)作用

五、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费孝通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接着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1982年5月,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上所作的《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的讲话,则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做法:

1。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这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学变革的需要

2、被人们称谓社会学之父的是:奥古斯特·孔德

3、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的人是:马克斯·韦伯

4、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意识散布在整个集合里的“超有机体”

5、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

6、“失范”概念的提出者是:涂尔干

7、社会现象的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提出者是:默顿

8、辩证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达伦多夫

9、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霍曼斯

10、符号互动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

11、孔德创造的实证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1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是:孔德、韦伯

13、涂尔干的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4、结构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

法社会学发展历程

法社会学 摘要:产生于19世纪末的法社会学,在其近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发展迅速,与新自然法学派和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并列成为二战后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法社会学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及必要性,在其兴起的过程中,商业的发展,社会学的风靡,特别是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末期,它主张把法律看作一种社会现象,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以期实现用法律来平衡社会各群体利益的功能与目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它的目的是认识社会问题,摒弃对一个社会作出是好或坏、善或恶、进步或退步这种独断的论述,旨在论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改善。法社会学的出现不仅为法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而且也带来了一种对法律认识的新的法律哲学。在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它经历了先驱、经典、学派三个阶段,最终跃为与新自然法学派、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并列的二战后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 引言 18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识到应在法与社会的关系中或在法的社会背景中研究法和法律组织,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写到,法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它起源于社会常例,而不是人性。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强调并致力于探讨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社会环境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德国萨维尼和英国梅因等历史法学家强调法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历史的关系,试图从塑造着“民族精神”或法的“观念”的社会历史、社会变迁和社会环境中找到法的“真谛”。19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孔德(1798- 1857年)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更是启发了一批学者在社会中研究法和通过法研究社会。耶林、斯宾塞、沃德、龚普洛维奇等社会学家和法学家运用孔德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及方法论,解释法的社会根源、社会特征和社会目的,确立了法社会学的某些重要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为法社会学研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严格说来,这些研究只能算是法社会学的孕育过程。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法社会学的诞生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 主题 安齐洛迪(DionisioAnzilott)《法律哲学与社会学》。1892年,意大利学者安齐洛迪(DionisioAnzilotti,1869- 1950年)在其所著的《法律哲学与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法社会学”这一概念。若以此为标志,学科意义上的法社会学至今只有110余年的历史。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 1960年代,除了美国的米尔斯,还有欧洲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等人在1964年召开的纪念韦伯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动的关于“价值中立”的论战;在1970-1980年代,继古尔德纳之后,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的m.英格在《论反文化》一书的前言中直截了当地申明,他“不能‘放逐价值’,在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时,也不佯装骑墙。”到1990年代,对“价值中立”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扩展到相邻学科。一些权威人士,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指出:“研究的客观性不能仅仅通过试图排除价值观念来解决。相反,社会问题的每项研究,无论范围多么有限,都是且一定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无偏见的’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存在将来也不会有。努力逃避价值观念是错误的,并且注定是徒劳的和破坏性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在一起,即使把它打入地下,它们仍然指导我们的工作。”社会政策的资深学者蒂特姆斯也指出:“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受到持续的批判,“价值中立”的影响在国外受到不小的削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事实上,近20年来,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或哲学研究的学者,很少会再认同实证论的观点了。社会研究必然会有价值介入这个论点几乎成为他们的共识。”中国社会学在“价值中立“问题上的成熟度的提高,总的来说,与国际社会学界的趋势是一致的。 2、社会学与意识形态性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消极后果是,人们由于厌恶那时的过度政治化和极端意识形态化,而导致较为普遍地对一切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厌烦和远离。

西方社会学的“价值中立”正好给了这种较为普遍的情绪以学理的支撑。这是“价值中立”1980年代在中国社会学界以及其他学界盛行的社会原因。 其结果是人们“有学理根据”地把社会学与政治、与意识形态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形成了这样一种影响广泛的“惯性思维定势”:似乎一涉及政治、一涉及意识形态,就不再是社会学,不再是学术。所以,“这不过是政治”,“这不过是意识形态”,成为杀伤力很大的话语,用来否定不合自己口味的观点和理论,用来认同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甚至用来判定谁是真正的社会学家,用来造成一种排他性的不正常学术氛围,名之为“社会认可”。这种惯性思维定势、这种充满贬义的话语,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教师和青年学子。 但是,事实一再表明,主张价值中立的的人,价值性往往是非常强的,字里行间时时露出他自己坚决反对和深恶痛绝所谓种种价值,给我们提供了提倡价值中立的人价值并不中立、甚至很不中立的例子。 为什么这样?道理并不复杂。这是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能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因此,结果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选择、奉行符合自己胃口的价值、政治、意识形态。这里选择是一种价值,不选择也是一种价值。声称没有价值似乎显得很“清高”,很有“良心”,实际上,清高就是一种价值,良心同样是一种价值。所以主张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的人,一定要在逻辑上、在实践上陷入悖论或自相矛盾。逻辑上的矛盾是主张摆脱一切价值,却选择某种价值,结论与前提矛盾;实践上的矛盾是主张价值中立,实际价值并不中立,言行矛盾。 吉登斯20xx年底中国广州讲学之行,应该给那些认为社会学能够摆脱价值、摆脱政治、摆脱意识形态的人一些启发。据网上报道,吉登斯自称经历过学术上的

2018雅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8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1.0分)1.0 分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社会学概论

A. B. D.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是( A. B. D. A. B. D. 对错 对错 社会的基本关系是( A. B. D. 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 A. B. D. A. B. D.

对错 对错 A. B. D.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称( A. B. D.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A. B. D. 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对错 对错 A. B. D. A. B. D. 我国的工会、妇联、学生联合会等属于(

A. B. D. 对错 对错 A. B. D.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B. D. A. B. D. 科层制的提出者是韦伯。( 对错 对错 A. B. D.

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A. B. D. 对错 对错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 A. B. D.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是( A. B. D. 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天的( A. B. D. 对错 对错

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可以把它分为 A. B. D. 婚姻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属于( A. B. D. 家庭制度的基本功能包括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口素质。(对错 对错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指的是( A. B. D.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 A. B. D. A. B. D.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 对错 A. B. D. A. B. D. A. B. D. 对错 水土流失可以称为“灾害”。( 对错 对错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历史性、 对错 社会保障模式一般有社会安全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国家包办模式和储蓄

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

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文明大转换”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变革: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里涉及到在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生活、医疗、教育、服务、调节等广泛领域中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进步的专业与实践。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者,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必须去了解、去适应、去解决。 中国社会未来在社会工作政策研究上的新发展,要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教育、保健、服务、行政等社会工作政策上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社会各层面的深度改革,稳定、和平、公平、效率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弱势人群追求,这促使社会稳定机制的必然完善,更意味着作为有效机制的社会工作新政策、新制度的必然安排。根据社会工作的鲜明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的事实,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研究水平,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在政策上必将有一新发展。 中国社会未来在工作地域研究上的新扩大,一是城市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21世纪,作为城市基本细胞之社区,随着其功能的完善,人们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采取诸如“新老楼区结合”、“现代化小区”、“高层建筑”、“企业封闭小区”等模式,社区都离不开地域条件,因地理环境(自然的、文化的、经济的)、

人员结构的差异而各不相同,社区工作要正常化、健康化、持久化。这是社会工作新的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二是农村(包括海岛、山区、水乡)区域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为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各地方得以实践,像健全农村保障制度的建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者的合法权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农村区域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究等,都将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未来社会化研究的新趋势,一是加强社会工作对象社会化研究。在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针对上述特点,针对人们在教育、生活、就业、成才、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应使“多数人为少数人服务”与“少数人为多数人服务”相结合,遵循个人目标与组织相一致的原则。如社区工作的开展采取联合体、联络站、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不仅仅从管理性、保护性上服务,更从发展性服务着手。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工作程度。社会工作主动参与性与社会化工作程度有待提高。如作为21世纪文明标志的环保问题,其关键是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机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理论,重要一个方面是意欲寻找社会工作的主动参与的准确契合点,以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社会未来国防科技研究趋势,国防科技工业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坚持”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生是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连在一起的,其对社会学发展的伟大贡献,奠定了其在学术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费孝通先生虽然如今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其留给我们的是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理清费老的学术轨迹,深思费老的学术启迪,对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后辈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一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 费孝通先生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与其毕生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追求分不开的,费孝通从事学术研究70年,学术历程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三四十年代对中国乡村的研究;社会学重建以后到九十年代对中国小城镇的研究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九十年代后期对文化自觉的研究,费孝通每一次的学术贡献都是社会学中国化曲折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1)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江村经济》(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江村经济》是在吴文藻先生所倡导的实地的社区研究的方向指导下,运用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取得的卓越成果。《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体系的书” 该书“将说明变化着的乡村的经济动力和问题”(注费孝通:《江村经济》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 这本书在社会学中国化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打破了模仿或者照搬西洋模式的状态,开始“企图运用西洋传过来的科学方法和已有的理论去观察中国的现实生活,更进一步想对中国会有这样的德问题作出解释”(注费孝通:“中国社会学的成长”载《社会学研究》第七期)二本书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开拓上亦有重大突破。它离开传统人类学对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而首次开创了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政治上占有重大地位的民族较先进文化的研究。(注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142) 《禄村农田》是《江村经济》的姊妹篇,同样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但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江村经济》中重描述相比,重解释,更具有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生育制度》一书主要对中国得乡村婚姻家庭、生育、性等各种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在此开始转向了微观社会结构的研究。 《乡土中国》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社会结构,这是社区学派研究的重大突破。 费孝通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到:“从乡村研究里,我曾想逐渐踏进更复杂的市镇社区,可是因为种种限制,我没有如愿以偿。我计划的街集调查并没有实行。一直到现在,我还在找机会去实地研究一个市镇。至于比市镇更复杂的的都会,我还不敢做一个具体计划。但是我明白如果不了解乡村以外的各种总不同性质的社区很容易像摸象的瞎子,把象形容成四根大柱子。”(注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p152-p153) 这个愿望终于在社会学恢复以后如愿以偿。从此费孝通开始迎来了第二个学术高峰期,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 (2)对小城镇的研究 费孝通形迹踏遍大江南北,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小城镇大问题》(1984)《小城镇四记》(1985)《论小城镇及其他》(1985)《行行重行行》(1992)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费孝通把小城镇的研究重心放在了江苏,对小城镇作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思路,在《小城镇大问题》中费孝通作了概括“类型、分布、兴衰、发展”。在这一时期,费孝通提出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后期,费孝通把研究的视野逐步扩大,踏遍中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温州模式、民权模式、珠江模式等,并在宏观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战略。 (3)对文化自觉的研究 90年代末。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自觉上。比较能够体现其学术思想的就是《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系统地阐述了其文化自觉地思想。

2014年秋季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1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2题](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哪一种 A.自尊的需要 B.求知的需要 C.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3题](单选题)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第4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5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涂尔干 B.韦伯 C.孔德 D.斯宾塞 [第8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9题](单选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普那路亚家庭 B.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A.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B.社会是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C.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 [第12题](多选题)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社会需要可以分为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规范需要 D.生理需要 [第13题](多选题)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国家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孔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 A.马克思 B.孔德

社会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职考研的专业很重要,这关系到日后所想从事的就业和发展,社会学专业是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究竟是什么吸引考生报考以及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让我们来一一探究。 社会学是一门“时代脉搏”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家庭、学校、企业到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社会学还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可见,国家开设社会学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学专业人才,能够把社会学的高深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为我们的社会解决实践难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社会日益深入的交流,当今我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社会脉搏的学科,也逐渐朝着“微社会”结构发展。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青少年犯罪问题、失业问题、环保问题、同性恋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也推动着社会学的发展,并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予以解答,从而设计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就业方向。譬如城乡经济分析,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组织运行方式的研究,文化传统、宗教、法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宗教、法律等层面的互动关系等等。 社会学专业作为在职考研的人们专业,选择具有深厚底蕴的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是关键。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2014-2015年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纷纷上榜。 2014-2015年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而今,社会学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有人可能有这样的疑惑,社会学专业性不强,没有特别对口的职业,对于有美国留学意愿的人来说,这也就成为觉得这个专业比较“虚”的原因。但既然存在这个专业,那么肯定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以下是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1、专业的调查公司。包括媒体调查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例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这类是主流的社会学就业对口渠道。因为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和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 2、文秘和咨询方面的工作。目前咨询公司很多,需要社会学方面的人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公关策划和公共形象设计等文秘相关职位的。人事或人力资源,和猎头公司职员。因为社会学专业包括“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公共关系”等课程。 3、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方面的记者、编辑和策划的工作。社会学专业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对社会时事和社会生活有独特视角人才,其写出的新闻报道或社会评论才会有深度。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适于文笔好、文科功底好的同学。 4、应聘国内外的NPO、NGO组织。目前国外此类组织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2018年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答案

第一节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单选题】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成绩:100.0分 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4【多选题】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提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 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 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为右派分子 我的答案:BC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发展社会学A卷试题与答案

《发展社会学》 A卷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不属于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高速度的是 D A.工业化 B.城市化 C.经济的市场化 D.社会经济化 2、社会发展研究属于奥古斯特·孔德所说的 C 3 A.发展社会学 B.社会发展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3、关于世俗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世俗化是推动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力量 B.世俗化是国内学者依据社会发展总结出来的社会发展观点 C.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世俗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露出霸权意识 D.世俗化在科学排除道德和伦理价值的同时,整个社会陷入了“理性的铁笼” 4、20世纪60-70年底巴西进入经济飞速增长时期,跻身工业16强国之列,但由于忽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 展,到80年代以后,成为一颗“经济彗星”。这被称为 D A.巴西革命 B.巴西问题 C.巴西增长 D.巴西神话 5、社会失序根据其发生的矛盾性质层次不同,可分为结构失序和 D 256 A.政治失序 B.隐性失序 C.建设性失序 D.行为失序 6、二战后经济发展再度成为热门,经济发展研究演进为 C A.制度经济学 B.政治经济学 C.发展经济学 D.发展社会学 7、城市化和科层化的现状表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经历这样的过程,即 B A.由表及里 B.由名到实 C.由外到内 D.由内到外 8、关于中国二元社会结构走向一元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B 197 A.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农业面貌的改变 B.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实现 C. 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D. 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城乡环境的改善 9、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移动即所谓的 A A.社会流动 B.社会变迁 C.社会转移 D.社会发展 10、社会学创始人是 A 3 A.奥古斯特·孔德 B.马克斯·韦伯 C.卡尔·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民主理论演进的主要趋势有 ACDE 117 A.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 B.从一元民主论到二元民主论 C.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 D.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 E.从资产阶级民主论到社会主义民主论 2、根据社会失序的状态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 DE 256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的起源与三大学术传统的确立 孔德最先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其科学方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精神就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与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孔德认为社会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孔德就是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入手来分析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因为她认为智力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基础。);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就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然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也不例外,社会学就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在孔德瞧来,在各门科学中最为复杂、最需依赖其她科学的发展而得以产生发展,属于最高层次的科学。社会学具有完善地应用实证方法的特点,它把先前的一切科学作为源泉,所有其她学科都为它作了准备。)。孔德用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不够充分。 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对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斯宾塞以生物有机体来类比社会,认为社会就是一个有机体。因此,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瞧成就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社会有机体的进化。斯宾塞认为,进化就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与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与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斯宾塞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就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就是一条公理。她认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就是自然与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社会进化如同生物进化,被生存竞争的原则所支配。她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分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与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如结构、功能、分化、等仍就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但与孔德类似,她仍然就是以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性、相似性作为社会学这门关于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根据,仍然就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搬用于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与命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4.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社会变更的需要(得分:1) 答案解析: P35 5. 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实证哲学教程》(得分:1) 答案解析: P36 6. 认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的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马克思 正确答案为:列宁 答案解析: P36 7. 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的[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社会学(得分:1) 答案解析: P37 8. 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资本论》(得分:1) 答案解析: P37 9. 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社会静力学(得分:1) 答案解析: P37 10.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秩序和进步(得分:1) 答案解析: P37 11. 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马克思(得分:1) 答案解析: P38 12. 被看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第一本教科书的是布哈林的[单选题] *分值:1 您的回答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得分:1)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主题)

《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第47页 、社会发展:中国 社会学的主题 社会发展是社会整体系统的生成、变化和更新过程。从包括 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意义上理解的社会发展,始终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白70年代末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和重建以来。一些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等是我国社会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从即将跨入 2l世纪之际中国社会学面临的新研究课题如社会保障、城乡关系、阶级阶层、pJ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等来看,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的主题。而社会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研究,更加重视从经济、政治、文化诸多维度综合地看问题,这一特性正适合研究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浪潮和发展研究的兴起 社会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尽管现在人们对现代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公认的事实是,它最先是从西欧开始的。白肩蒙运动以来,从西欧社会中产生出一些新的因素,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开始了一个不可逆转的 《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第48页 .48.中国社合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全球性进程。这一过程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变化浪潮。最初,它导致了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西欧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创 造了全新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全面、深刻的社会质变,实际上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这场变动,其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猪人向新石器 时代的务农人的转变,工业化(尤其是蒸汽机)的贡献是用非 生物能源取代生物能源,利用机器将热转为动能,因而人类能利用大量新的能源。"'从这场变功中产生的现代社会区别于 发展极为缓慢的传统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现代杜会具有动态性,它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总的来看,这场变动是由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共同推动的。它迅猛地将原先散布在地球各地的人类群体联成一体,共同卷 入了一场世界性的变化浪潮。迄今为止.这场世界性变动呈波浪性前进,它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经历厂三次高潮:(])在欧美 兴起时期(18世纪下半D1);(2)在欧美继续快速推进时期 (]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3)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扩展和 加速推进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70年代初)。80年 代以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人认为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已经达到.后现代因素已经出现,后现代时期即将到来。但也有人认为,作为向某种"文明的形式"的转变,现代化过程现在

美国社会学发展简史

美国社会学发展简史 起源 美国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19世纪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当时美国正面临着在现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民主发展背景下剧烈的社会变革。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主要是在传承法德两国、尤其是德国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文化的改造。在欧洲的社会思潮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卡尔?马克思,他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阶级斗争,是由生产方式的进化决定的;法国哲学家图尔干认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在于集体意识的形成,包括宗教及社会分工的形成;德国哲学家韦伯则认为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权威问题及社会的理性化。这三个思潮对美国的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将社会学由欧洲介绍到美国,这是社会学在美国发展的开端。早期社会学家有萨姆纳,他承继斯宾塞进化论学说,认为进化通过生存竞争为自己开辟道路,著名理论是“合作对抗论”。另一位早期社会学家是沃德,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强调人的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有目的进化”的口号,认为社会学的基础应该是心理学,而非斯宾塞认为的生物学。 美国社会学以在大学讲坛上介绍著名欧洲社会学家的著作和思想为起点。19世纪70年代,萨姆纳在耶鲁大学以斯宾塞著作为教材讲授社会进化论,这是美国大学中最早开设的社会学课程。1889年,斯莫尔、吉丁斯、布莱克默分别在科尔比大学、布莱恩马尔大学、堪萨斯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这一年标志着美国社会学正规教育的开始。1892年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1894年吉丁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社会学系。自此社会学开始在美国的高校中得以发展。1984年斯莫尔与文森特合著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社会研究导论》。这些都为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斯莫尔创建的第一个社会学系中逐渐形成了芝加哥学派,他们把参与观察技术引入社会学研究,对多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经验性研究。芝加哥学派的成就标志着美国社会学从早期以吸收、传播欧洲社会学为主,发展到具备自己特征的新阶段。 托马斯一开始就用心理主义研究原始社会,认为人的行为必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解释。他和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被看做是美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转折点。 围绕帕克的一批芝加哥学派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标志着美国式的经验社会学的成熟。这种注重经验研究和实际社会问题研究的风气始终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在芝加哥学派经验社会学崛起的同时,库利和米德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库利是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库利全部著作的主题,同时提出了“镜中我”“初级群体”等概念,并称初级群体是“人性的摇篮”。米德在萨姆纳、杜威、库利等人关于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论述基础上,创立了符号互动论,提出了角色扮演,主我、客我等概念,并区分了三种社会控制的形式。到19世纪3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