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物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物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物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管理课程设计--大学学生宿舍网优化方案设计

学生宿舍无线网优化方案设计 通信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建立校园无线网已成为校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校园无线网利用其特有的现代化技术,按照确定标准、分析问题、信号侧优化、数据侧优化、测试效果五个步骤进行优化设计,为我们展望了一幅校园网的美好未来。 近期,我所在的学校———安徽工程大学建立了自己的校园无线网络,该项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笔者总结了自己长期的校园网管理经验,结合本单位校园无线网络的施工实践,考察了校园无线网络的发展前沿,并和设备厂商工程师、系统集成商进行了一些探讨,发表一下对校园无线网络优化的一些观点。 一、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有线网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学校对教职工办公条件的改善,由原来每个办公室一台电脑办公变成数台电脑甚至人手一台电脑的办公。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教职工配备了移动笔记本电脑及PDA 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办公和教学。原有的有线网络每个办公室一个信息点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终端电脑的上网需求,利用无线网络把原来的一个信息点扩展成为一个信息区域成为必要。设计精美的无线接入点AP 将取代室内凌乱的网络线缆,为网络的拓展和维护提供方便。无线网络可以广泛应用在校园以下领域: 1、办公室:教师利用便携式电脑准备讲课稿,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协作办公等; 2、多媒体教室:教师利用笔记本电脑演示课件,学生利用终端访问课件或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可通过网络这个媒体大范围、宽时效地实现; 3、电子阅览室:利用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网络特有资源,查阅资料等; 4、宿舍:学生访问Internet 查找资源,学习更多知识。为住宿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5、会议室报告厅:利用笔记本电脑参加会议交流、各种论坛、专家讲座、领导报告交流等; 6、培训场所:教员轻松讲课,使得外来学员无须改变配置的情况下利用无线终端笔记本电脑方便直接与网络连接 (网管可以进行连接授权),学习轻松效率高; 7、草坪绿地:师生户外环境实现轻松学习与休闲。

三维可视化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设计

三维可视化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 技术方案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录 一、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系统的意义 (4) 1.3设计依据和参考资料 (5) 二、系统特点 (5) 三、设计原则 (6) 3.1可靠性 (6) 3.2先进性与合理性 (6) 3.3开发性 (6) 3.4可扩展性 (6) 四、系统总体构架 (6) 4.1系统整体框图 (6) 4.2系统研究内容 (7) 五、系统组成 (8) 5.1软件组成 (8) 5.2 硬件组成 (9) 5.3 软件功能 (10) 5.4 开发环境 (14) 5.5 系统报价 (14)

一、概述 1.1项目背景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需要联网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应用。物联网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有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我国把发展物联网已经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它不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级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个产业被列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今后加快推进,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近一年里受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物联网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物联网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领域很多,包括RFID识别技术、泛在传感技术与纳米嵌入技术、IPV6地址技术以及等。从软件的角度来看,物联网软件技术研究方面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基础软件的研究均处于探索阶段。 面对物联网所带来的大数据量、数据时效性高、安全与隐私性要求高等挑战,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亲的解决办法。在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传感器节点及采样数据的异构性,基础软件显得尤为重要。物联网基础软件不仅屏蔽了各类传感器硬件及数据的差异,实现了物联网节点及数据的统一处理,而且实现了海量物联网节点之间的协同工作,从而大大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程序的开发。我们以动态位置感知类应用为例,相关的传感器可以包括GPS传感器、RFID传感器、手机定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所涉及到的包括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文章介绍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同上述内容相关的关键性技术及方法。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同步数字体系;串口通信;数据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0 引言 网络管理的概念来源已久。20世纪50到70年代之间,先后出现了引起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的3个事件:直接长途拨号(DDD)、存储程序控制(SPC)交换机和网络营运系统(OS)。网络管理逐渐变为用机器来管理,而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刺激和促进了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个有效的和实用的网络(包括通信网络)一刻也离不开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前沿技术。 1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设计 通过集中式体系结构将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上,该计算机所有网络管理任务,并且系统采用单一的集中式数据库。为了达到安全冗余,一般都设置2个或多个完全一样的系统,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系统定期地对运行的系统进行备份。而处于运行状态的网络管理系统(NMS)负责处理所有的网络报警和事件,处理所有的网络信息,访问所有的管理应用。通过集中式方案,网络管理员在一个位置就可以查看所有的网络报警和事件,这非常有助于发现并排除故障以及确定问题的关联性。采用这样的结构给管理员带来了方便、易操作和安全的好处。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单一的位置,更容易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1.2 网络管理系统的硬件连接方案 网络管理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首要前提是管理站与被管理站之间的远程通信。根据通信网络的特点,可利用光纤网络或无线电通信来完成。通过专门的协议转换器RS232等同光路、无线电线路相连接,从而实现了管理站与被管理站之间的远程通信。由管理站依次地轮询各个被管理站,被轮询到的站点立即回送响应数据。 1.3 软件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仓储行业发展的现状与物联网概念,并对物联网中能够构建仓储系统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介绍。并对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引用到仓储管理系统中进行了简单了探讨,将构建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构建,即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针对每一层的特点进行构建。最后,对现阶段物联网技术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引言 仓储在现代企业的供应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仓储从当年简单的对货物进行储存演化到现在具有搬运、传送、存放、标识、计量等等作业。而物流业的利润源泉也从最初仅仅是运输方面向包括仓储、装卸、包装等等多方面、多领域发展。而作为物流中的重要环节,现代企业渐渐将注意力转到了仓储方面,如何提高仓储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仓储的安全性是当前业内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士所共同研究的方向。 2 物联网 2.1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 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蓝色慧通(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7月6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项目背景 (3) 1.2设计目标 (3) 1.3设计依据 (4) 1.4设计原则 (5) 二、项目介绍 (6) 2.1、项目概述 (6) 2.2、对于安防报警数据的管理管控 (6) 2.3、对于环境数据的管理管控 (8) 2.4、针对消防报警的管理管控 (9) 2.5、对于结构体的数据监测 (9) 三、系统介绍 (10) 3.1、系统概述 (10) 3.2系统功能介绍 (11) 3.3系统拓扑图 (13) 3.4主要设备介绍 (13) 3.41、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 (13) 3.42、视频管理功能 (19) 3.43、LRRS无线专网基站 (21) 3.44、LRRS无线智能监测终端 (22) 3.45、LRRS无线手持终端 (23) 3.46、LRRS无线应急按钮 (25) 3.47、LRRS门禁开启关闭状态监测终端 (26) 3.48、LRRS无线智能控制终端 (27) 3.49、防爆型激光对射周界报警设备 (28) 3.410、温湿度传感器 (29) 3.411、烟雾报警设备 (30) 3.412、漏电传感器 (31)

3.413、高精度倾角传感器 (32) 3.414、三合一消防栓管道压力监测终端 (33)

一、项目背景 1.1项目背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及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智能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及下游生态产品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善人们的生活,还能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与创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将达到260亿,销售收入将达到3000亿美元,带动经济总量将超过1.9万亿美元。在国内,物联网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智能化行业而言引入最新的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及生活安全和效率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的智能化系统一般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建设时间较长,技术较为老旧,后续维保费用持续增加,第二,系统未采用最新的架构设计,每种系统均配有大量的控制主机及辅助软件,造成集成性差,通讯回路重复建设和运维费用高等问题,而且日趋严重,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实现一体化集中管控,从而降低投入建设成本,缓解运维人员工作强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智能化系统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解决了老旧系统对信号线及电源线的过度依赖性,实现了远距离低功耗的探测目的,此次物联网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紧密融合窄带物联网技术,结合智能化行业现状,从根本上解决老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了传统系统的一体化整合,不仅一次性投资金额减少,后期的维护维保费用也得到了降低,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靠,故障排查更加简便易懂。 1.2设计目标 该系统设计要求充分利用的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及无线窄带数据组网技术,采用一个平台,一套通信回路,多种前端数据监测设备的模式,将智能化领域中的安防报警、智慧消防、环境监测、智能巡检、建筑安全等(传感器)融合到一个平台进行集中管理管控,针对上述系统传统的厂家均是开通系统软件平台接

Web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 班别: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开发背景 (1) 2.系统分析 (2) 2.1 需求分析 (2) 2.1.1功能需求 (2) 2.1.2基于ASP.NET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2.1.3基于ASP.NET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2.2 可行性分析 (3) 2.2.1需求可行性分析 (3) 3.系统设计 (4) 3.1系统目标 (4) 3.2 系统功能结构 (4) 3.2.2教师功能块 (5) 3.2.3管理员功能模块 (6) 3.3 开发环境 (6) 3.4 详细设计 (6) 3.4.1设计数据表 (6) 3.4.2 功能E-R图 (9) 3.4.3设计步骤 (10) 3.4.4关键代码 (11) 3.4.5运行结果 (13) 4.总结 (16)

1.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在校学生人数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办学规模逐步增大,专业设置日趋多样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如学分制的逐步实行、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等。这就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引进各个高校,为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发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由于国内各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个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包括对教学资源——如新生注册和学籍的管理、各学期学生成绩的管理、教学培养方案的执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考试的管理、教室评教以及工作量的计算等大量信息。如何高效率的进行管理,并且有序的存放和处理这些巨大的信息,并使之成为教学管理分析和决策的手段,为教学活动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是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教务管理系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理论依据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伴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而日趋成熟。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是当今管理信息系统的共同特征。而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往往要结合软件工程的理念,使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从而更能有效地控制程序复杂性,减少系统的不合理,减轻维护成本。 在总结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怀化学院教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校园网为依托,规划设计了怀化学院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利用目前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开发基于C/S模式的网站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数据库和系统安全等,力求使该系统功能完善、高效适用、安全可靠,更好地为高校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服务。

2018年上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真题

年上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真题2018) 分钟,做题时间:150(总分:75.0075.00) 4,分数: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阅读以下说明,回答下列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所示,实现用户上网的功能。该网络使用的交换机均为三层设备,用户某单位现有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1 地址分配为手动指定。 (分数:20) (1).路由器AR2200的GE0/0/1接口地址为内网地址,为确保内部用户访问Internet,需要在该设备配置(1)。(分数: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NAT ) 解析: (2).网络中增加三个摄像头,分别接入SwitchA、SwitchB、SwitchC。在调试时,测试网络线路可以使用(2)。 (2)备选答案: A.数字万用表 B.测线器 如果将计算机PC 3用于视频监控管理,并且视频监控系统与内网的其他计算机逻辑隔离,需要在内网交换机上配置(3)。内网用户的网关在交换机SwitchA上,网关地址需要设置在(4),最少需要配置(5)个网关地址。在不增加专用存储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将视频资料存储在(6)。 (4)备选答案: A.物理接口上 B.逻辑接口上(分数: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B (3)VLAN (4)B (5)2 (6)PC3 ) 解析: (3).若将内网用户IP地址的分配方式改为自动分配,在设备SwitchA上启用DHCP功能,首先配置的命令)。7是(.)备选答案:(7 )(分数:2A.dhcp select relay B.dhcp enab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B ) 解析:),)部署(9(4).为防止网络攻击,需要增加安全设备,配置安全策略,进行网络边界防护等,需在(8 10)策略。且在该设备上配置( 8)备选答案:( B.SwitchA与服务器之间 SwitchAA.AR2200与之间 9)备选答案:()B.IDS(入侵检测系统)(分数:6 A.FW(防火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A )(8A )(9ACL )(10)

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3474840.html, 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罗胜荣黎利红 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25期 摘要: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近年来是网络发展的一个热点,越来越高明的技术解决了很 多本来人工进行的操作,而且还增加了操作的准确性,而目前来看,对于企业级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中,J2EE平台的搭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而J2EE的搭建主要的基础就是JAVA,本文对于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AVA 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14-01 J2EE一种基于JAVA平台,利用EJB、Servlet、JSP以及XML等技术实现的企业级应用开发体系结构,从而有效的简化企业的相关功能开发方案以及相应解决方案的管理等复杂的问题。 1 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层次分析 J2EE(Java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即基于JAVA2平台的企业版本),它主要是通过一些API组件构成的,简化并且规范整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部署,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以及安全性价值的一种基于组件的多层应用程序。它的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就是分层结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软件开发基本做法,通过分层开发,能够使得软件复用程度提升,并且实现更好的可维护性。 软件的分层开发能够实现更为合理的软件框架,从而使得软件功能的实现更为便捷、可靠。因此,在J2EE环境之下,首先解决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可维护性以及可复用性都能够满足要求的软件分层开发体系。 GINA是Graphical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图形识别与验证。在Windows 2000/NT/XP操作系统中,GINA是一个由系统进程Winlogon加载的可替换的DLL 组件。GINA模块主要用来实施交互登录模式的验证策略,执行全部识别与验证用户交互操作。机房管理系统正是通过编写自己的动态链接库GINA.DLL替换微软提供的动态链接库MSGINA.DLL,从而取代标准的Windows 2000/NT/XP用户名与口令的验证方式,实现机房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实名制登录。机房管理系统的登录认证模块可以适用于Windows 2000/NT/XP 操作系统中。 为了实现系统进程Winlogon调用GINA模块,并实现交互的图形识别与验证,微软为GINA模块定义了一些标准的函数接口,当开发个性化的GINA模块时,必须通过导出这些标准函数接口,才可实现与系统进程Winlogon的交互。GINA模块中的主要标准函数,提到的

网管系统设计文档

网管系统设计文档 文档作者:贺云鹏 编写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历史记录 一.设计目的 网管系统是指监控,组织和控制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的活动状态。其目标是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发生报警时可及时响应并在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二.基本功能 ①设备管理:对前端设备,路由器,业务服务器等进行统一管理. ②配置管理: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各类网络参数的定义和设置。 ③报警管理:对前段设备报警或业务报警进行及时响应与联动,并通知用户处理。 ④故障管理:查找并解决因硬件和软件问题而引起的网络故障。 ⑤性能管理:使用特定的代理完成对软件和设备进行效率检测,并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作为改进与维护依据。

三.基本要素 1.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专用的通信协议,版本包括V1,V2,V3,其中V2应用最为广泛。 2.管理信息库(MIB):一个按层次结构组织的树状结构,由管理对象按照模块的形式组织而成。各厂商产品的MIB依据标准化的Internet管理信息结构,所以可以保证第三方网管软件读取和管理设备信息. 3.代理软件(Agent):运行在网络设备终端上软件模块,直接操作该设备本地的管理信息库(MIB)或者与系统运行的软件进行交互完成本地设备信息或状态的收集并提交网管服务器统一处理。 4.报警采集服务器:通过SDK与前段设备进行交互及时反馈前段设备的报警信息,同时增加接收设备主动上报与主动设备状态轮询功能。 5.网管服务器:通过主动监测或被动接收来自报警采集服务器或代理软件提交的信息,管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状态与报警信息,并通过级联的模式实现报警或查询命令的上传或分发。 6.WEB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进行交互完成对网络信息的查询与处理。

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实施协议

玉米协同创新基地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 项目实施协议 张掖市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合同书 合同号: 甲方(项目建设单位):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乙方(项目实施单位): 甲乙双方通过物联网、自动控制与云计算技术,将玉米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生产灌溉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先进试验研究基地。为玉米协同创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科学研究、节水节肥、提高效益、增强品质的目的。以帮助生产与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田间生长环境信息,实现数据获取的精准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及时掌握作物生长环境参数, 及时发现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将试验生产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智能化综合生产管理模式。 第一条合同标的 甲方因乙方实施玉米协同创新基地物联网智能化管理项目而给予乙方总额为40万元的项目实施费。 第二条资助项目的实施 1、甲方在乙方保证完整、正确履行本合同的情况下给予乙方本合 同第一条规定的项目实施费;

2、甲方将定期检查乙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拨 款时间及实际拨付金额; 3、乙方按项目申报书内容进行项目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内容。如确需修改项目实施内容,须另附协议经甲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变动项目施工方案。 第三条项目实施具体内容 1、田间气象自动监测系统; 2、试验基地水肥一体化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3、田间无线墒情监测系统; 4、作物生长势监测系统; 5、田间配套土建工程。 第四条项目完成目标 1、项目的实施期为项目立项至验收完成项目完成日期年月日前,项目验 收日期年月日。 2、项目实施目标 (1)总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计划投资额、应用示范的目标及在国内外的水平。 (2)技术目标: 项目通过物联网、自动控制与云计算技术,将玉米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生产灌溉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先进试验研究基地。 (3)实现目标:项目通过建设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并与田间控制设备相结合,以帮助生产与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田间生

we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文件管理系统

目录 一.项目背景 (2) 二.需求分析 (2) 1.系统需求分析 (2) 2.系统分析 (3) 三.后台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4) 四.https://www.360docs.net/doc/9613474840.html, 2010 (4) 五.数据库设计 (4) 1.数据库设计 (4) 2.功能模块设计 (6) 3.系统功能流程 (7) 六.详细功能设计 (7) 七. 课程设计总结 (8) 八.问题与解答 (9)

一.项目背景 文件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公司里管理中最典型的应用。传统文件管理模式是由人工去管理的,效率低下,无法适用于当前对文件管理的需求。文件管理系统基于网络技术,使办公室对文件的管理工作逐步信息化,从而形成由办公室人员与办公室设备共同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文件处理系统,因而可以将跨地区的各个部门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对文件的实时共享,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级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总结:文件管理是一个过程,因为网络化的文件管理系统并不局限于办公室,具有广泛的应用范畴。从领导各个业务部门乃至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人人都可能成为使用文件管理系统的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信息化的直拨越来越明显,任何单位与企业不再是局限于某一个地区,都在自觉不自觉在参与到了全球化的竞争中。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中,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信息的掌握程序,信息获取是否及果,信息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信息的瓜刘否敏感准确,已越来越成为徇其竞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文件管理系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二.需求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深入,规划用网络构建文件管理系统以实现管理员对文档的管理,同时实现了对文档的上传,下载,浏览共享文件和删除文件,同时每个用户还有不同的权限。在此让不同用户方便的实现了对文件的有效管理与其它相关信息的有效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更便捷的信息及服务。 随着各个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内部对文件处理急剧增加。如果通过网络文件管理系统工作,就可以抛弃以入往传统的模式,发文件的一级一级传达的烦琐。用户只要上网就以查看上级添加而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文件与相互交流信息的目的。因而根据学校对文件管理

电信网中交换机的集中网管系统的设计探讨(一)

电信网中交换机的集中网管系统的设计探讨(一) 摘要:研究和设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使维护人员通过同一操作终端,对电信网络的各种交换机设备进行集中监控,从而提高电信网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减 少维护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网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拆包;故障采集和处理 1交换机的传统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信网中主要有AXE10,EWSD,NEAR-61,SIGMA,SESS和华为CC08等交换机机型。由于交换机告警故障信息的原始报告类型和定义复杂,不同交换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差异较大,甚至是同一种交换机机型,不同软件版本的告警原始报告也有差异,传统网管系统为了准确分析和处理各种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在网管接口机上开发多个告警分析处理模块,分别处理一种特定的交换机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告警分析处理模块的功能包括:实时接收告警原始报告;提取告警原始报告中的告警时间、告警交换局、告警关键字、告警内容等信息;把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同时通过Socket连接发送到前台工作站。 这种方式使系统具有结构清晰、数据结构简单、开发过程简单的优点。但是对于新增机型和新版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只要告警原始报告的格式发生变化,程序员必须对告警分析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程序修改。完全依赖程序员对交换机告警原始报告进行分析,归类,再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对于缺乏交换机专业知识的程序员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新系统开发中,告警故障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单元采用全新的设计方案,使系统具有处理所有交换机告警故障信息而不用依赖程序员修改程序的高灵活性。这种全新的设计方案可以处理所有交换机的告警报告,网管用户只需通过前台工作站自行定义告警信息的提取方法,添加、修改或删除系统数据库的相关设置,就能完成新型交换机或者新版交换机的网管接入, 而不再依赖程序员修改告警分析处理模块程序来实现。 2告警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的高实时性设计 ××电信本地网12个NEC交换机局点、7个朗讯5ESS交换局点、10个C&C08交换机局点共200万门的容量的交换设备,网管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的数据量巨大,如何保证告警故障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的高实时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取 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1)所有只能提供串口交换机设备的端口首先都通过IOLAN进行协议转换,将RS232转换为TCP/IP方式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到拆包服务器,提供网口方式的交换机直接通过网络 交换机接入到拆包服务器进行拆包处理,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大数据流的快速传输。 (2)采用快速、稳定的TCP/IP网络。拆包服务器处理告警信息后必须通过TCP/IP网络把告警信息送到前台工作站,拆包服务器和网管监控室(24小时有专人值班)的计算机设备采用性能较高的3COM100M网片,并且把所有拆包服务器与网管监控室的前台工作站接入同一个CISCO100M网络交换机上,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缩短告警信息在TCP/IP网络上的传输时延。 (3)提高拆包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使拆包服务器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提高告警信息的处理速度。拆包服务器采用HPLH3000PC服务器,2G双核CPU,高速SCSI硬盘,内存2G。(4)拆包服务器的系统拆包模块在处理告警小报告时,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把重要告警信息通过SOCKET连接发送到前台工作站告警监视程序,产生告警;另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把告警信息录入告警数据库中。两个线程并行运作,不通过数据库提供告警信息,避免了由于数据库故障而丢失告警信息的危险和录入、查询告警数据库而产生的时延。新网管系统通过SOCKET实时连接到交换机告警端口,并发送一定的连接信息保持端口的长时间连接,如果发现端口中断(由于网络原因,或交换机重新启动原因),接收程序立即(1分

生产网络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西安铁路局客车车辆段段修网络系统 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1.引言4 1.1目的4 1.2范围4 1.3读者对象4 1.4参考资料4 1.5术语与缩略语4 2.模块命名规则5 3.模块汇总5 3.1模块汇总表5 3.2模块关系图7 3.3模块详细设计7 3.3.1车辆检修记录7 3.3.2车辆维护8 3.3.3检修台位图9 3.3.4作业延误分析10 3.3.5车次维护11 3.3.6作业延误记录12 3.3.7优质车评定参数设置13 3.3.8客车检修质量记录薄14 3.3.9车辆配件探伤质量记录14 3.3.10车辆上部检修质量记录16 3.3.11转向架检修故障记录16 3.3.12车钩装置检修17 3.3.13空调检修单17 3.3.14段修客车电器检修单17 3.3.15应急电源定期检修18 3.3.16车电机局技术状态卡18 3.3.17电动水泵质量检查19 3.3.18客车检修质量记录汇总19 3.3.19回修通知书20 3.3.20轮轴回修通知单21 3.3.21验收发现问题统计21 3.3.22修浚车完成统计22 3.3.23检修工序对应车种车型修程配置23 3.3.24流程节点对应工序设置24 3.3.25在修车工序配置25 3.3.26功能经管26 3.3.27工作时间27 3.3.28 IC卡维护28 3.3.29故障所属维护29 3.3.30岗位维护30

3.3.31工作日历31 3.3.32流程权限设置32 3.3.33用户权限列表33 3.3.34 用户经管34 3.3.35 角色经管35 3.3.36部门设置36 3.3.37用户权限设置37 3.3.38功能权限设置38 3.3.39台位字典39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系统设计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报告名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班级组号: 指导老师: 组长学号姓名: 组员学号名字: 2017年3月17日 目录 一. 项目背景 (1) 二. 系统需求分析 (1) 1.方便的手持设备.............. .. (1) 2.摄像头.............. (1) 3.门禁.............. . (1) 4.空气质量检测.............. (2) 5.湿度、烟雾检测.............. .. (2) 6.远程控制.............. .. (2) 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简述 (2) 1.智能安防系统 (2) 2.智能照明系统. (2) 3.智能电器控制系统. (2) 4.门禁系统. (3) 5.烟雾检测统. (3) 6.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3) 四.智能家庭平面图 (4) 五. 智能家居各系统原理图 (5) 1.智能安防与视频监控系统 (5) .设备组成 (5) .功能 (5)

.程序流程图 (6) 2.智能照明系统 (7) .设备组成 (7) .功能 (7) .程序流程图 (8) 3.智能电器控制系统 (8) .设备组成 (8) .功能 (9) .程序流程图 (9) 4.门禁系统 (10) .设备组成 (10) .功能 (10) .程序流程图 (10) 5.烟雾检测系统 (11) .设备组成 (11) .功能 (11) .程序流程图 (12) 6.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12) .设备组成 (12) .功能 (12) .程序流程图 (13) . 六.团队成员的分工安排 (13)

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物联网的教室管理系统 在学校,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签到环节、教室使用率均存在诸多问题。签到过程中,使用纸张签到,效率低且存在代签现象,结果不便于教师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越来越多,而相应高校面积却没有扩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上课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今学生和自习座位现行的教学楼管理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教学楼管理内部还处于原始的人工管理阶段,无论对自习的学生还是对教学楼的管理者都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尤其是在高峰期形成拥挤的现象,极大的耽误了时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在逐步的推广运用。智慧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标: 1、教室课程安排。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pad、电脑等设备对各教室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引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快速进入自己中意的教室,提高教学楼的使用率、提高学生满意度。

绿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50%以下。 蓝色:有课 黄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50%以上,70%以下 橙色:无课,座位使用率在70% 以上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PAD 、电脑等设备对每个教室本周的课程情况进行查询。 课程安排信息与教务处课程安排同步。需要教务处提供软件借口。 每个教室需要安装传感器进行监测教室中的人数。 如下图,是教室1.2米高处的截面图。虚线位置为传感器安放位置,其中传感器①安装在门框上,传感器②安装在与传感器①成30°角的位置。

课程设计JavaWeb图书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 ---- Java Web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文计081-2 姓名:邓森 学号:3

一、题目的选择 Java Web图书管理系统 二、系统分析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2.1.1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为图书馆这样的商业性质较小的场所,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较少,主要是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由于各个图书馆实行统一操作,系统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图书上。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快速地反馈市场信息。 2.1.2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2.1.3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图书馆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它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 (a)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可能引起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的调整。 (b)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使图书馆在一定的可能下进行机构精简,迫使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拓宽图书馆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c)对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业务方式的转变和扩充。 最后,针对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功能需求,用建模技术对图书管理资源采用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在具体系统功能实现之前,建立起系统模型是很必要的,这里采用具有可视化、能够柔性实现分析、设计和开发系统的统一建模语言实现系统模型构建。同时,结合最流行的基于浏览器的数据管理模式,建议采用基于组件技术的B/S(brower/server)系统结构。 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相关的应用软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各种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也很完善了。运用现在软件行业中流行的开发工具JAVA以及MySQL,借鉴别人成功开发的宝贵经验,可成功开发一个功能基本完善的、符合中小型生产企业生产管理所需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实施生产管理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运行上以及社会环境上都是可行的,因此,开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可行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特征和智能接口,并且可以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起,构成未来互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计算、存储等处理方式构成相应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知识网络,用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物联网中的“物”要满足一些条件才可以被纳入其范围:1 ?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有数据传输通路;3.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有CPU ; 5?有操作系统;6.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有可识别的唯一编码。 目前仓储管理一部分是人工管理,一部分实现了条形码管理,仅有少部分开始使用二维码或射频标签。条码系统与物联网RFID技术相比,存在识别速度慢、信息携带量小、尺寸大、易损毀等缺点。应用物联网RFID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仓库物资流动的信息管理问题。将物联网RFID标签贴在仓库内的托盘、包装箱或元件上。标签内包含元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当物资通过安装在预置地点的RFID识读器时,便可自动记录信息,无线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信息系统,指挥中心就掌握了实时的物资储存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保管员使用手持条形码扫描器对仓储物资进行逐个扫描,这将大大加快物资的流动速度,且能减少操作失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更加高效、准确地实现物资设备的仓储管理。将存储到仓库中的物资贴上RFID标签,能自动记录每件物资的入库、出库等操作,并

web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Web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 班级:12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王海军 成绩: 设计时间:2014 年 6 月12 日

简单的Web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一.登录页面: 登录页面的设计与代码: 主要以不同的角色进去就会跳进不同的页面就会有不同的权限 源代码: 后台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Security;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WebParts; using System.Web.UI.HtmlControls;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public partial class login1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abel7.Text = "当前时间是:" + DateTime.Now.ToString() ;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rbtstudent.Checked == false && rbtteacher.Checked == false) { Response.Write(""); } else { if ( rbtstudent.Checked == true) {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server=.;database=school;integrated security=SSPI"); con.Open();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 cmd.Connection = con;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3474840.html,mandText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did='" + username.Text + "'and stdmm='" + userpwd.Text + "'";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3474840.html,mandText = "select * from achievement where stdid='" + username.Text + "'"; SqlDataReader dr = cmd.ExecuteReader(); if (dr.Read()) { Session["stdid"] = dr[0]; Session["stdmm"] = dr["stdmm"]; Session["stdxb"]=dr["stdxb"]; Session["stdsfz"] = dr["stdsfz"]; Session["stdrxsj"] = dr["stdrxsj"]; Session["stdbj"] = dr["stdbj"]; Session["stddz"] = dr["stddz"]; Session["stddh"] = dr["stddh"]; Session["stdxm"] = dr["stdxm"]; username.Text= Session["stdid"].ToString(); userpwd.Text= Session["stdmm"].ToString(); Label4.Text = "登陆成功"; username.Text = "";//userID为textbox1 username.Enabled = false; userpwd.Text = "";//userPWD为textbox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