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税收学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重点

自考税收学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重点
自考税收学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重点

《税收学》部分学习重点内容

一、判断题(10*1)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认为正确的请在指定位置上打“√”;认为错误的请在指定位置上打“×”。

1.我国的税收减免包括税基式、税率式和税额式等三种基本减免方式。√

2.对于各期租金支付相等的、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准予当期扣除。×

3.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都准予提取折旧,列入税前扣除。×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多数个人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5.在需求价格弹性相对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销售者比较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承担较大比例的税收负担。√

6.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7.我国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在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等若干种期限中具体核定。√

8.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9.来料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属于服务性劳务,应当征收营业税。×

10.居民企业持有其他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10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11.居民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损失净额,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2.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在中国境内实际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13.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都不得提取折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也不得提取折旧。×

14.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3年。√

15.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

16.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17.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18.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收入,各期收入按合同约定的各期收款日期及其金额确认。√

19.稿酬收入类个人所得税,采用复合方式的税收减免,除了先按税基式减免“Max(所得全额×20%,800元)”,还在按适用税率20%计算出的税额中,再税额式减免30%。√

20.动产转让所得应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是否为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2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收到全部款项的当天。×

22.销售每标准条调拨价格未达到70元的卷烟,每标准箱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都等于“[成本×(1+法定成本利润率)+150]/(1-36%)”。√

23.对于营业税和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等价内税税种,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式子中会出现“不含税价格/(1-该税种比例税率)”。√

24.居民企业持有其他居民企业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25.一般纳税人零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1+适用税率)”。√

26.小规模纳税人零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1+征收率)”。√

27.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委托方在提货当天应该向受托方,包括单位和个人,支付税法规定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8.委托加工卷烟,在提货时计算应纳消费税所采用的组成计税价格由原材料成本、加工费和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等三部分组成。×

29.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可以税前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在税前扣除。×

30.提供加工货物的劳务,缴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收取的加工费。√

31.用应税消费品作为原材料连续生产同一税目的另一种应税消费品,其已纳消费税准予按当期企业购入、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该种应税消费品实际支付的消费税税额,准予列入当期税前扣除。×

32.进口应税消费品计算应纳消费税和应纳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通用公式都等于“[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比例税率)+定额关税+定额消费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33.企业领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34.企业自产自用于除了连续生产同一税目另一种应税消费品的其他用途的应税消费品,应该视同销售计算缴纳消费税,如果其他用途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则还须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

35.随同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一起销售的包装物价款,无论是否单独计价、如何会计核算,都必须按所包装消费品的适用比例税率征税消费税。√

36.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7.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计税依据为出厂价,但在自设门市部(非独立核算)销售的货物的消费税计税依据则为门市部的零售价。√

3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货和销货活动中,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是法定扣除项目,可以根据运输部门提供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乘以7%的法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39.在需求价格弹性相对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销售者比较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承担较大比例的税收负担。×

40.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直接向农民收购免税农副产品,无需支付增值税,但可以按1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二、多项选择题(5*2)

在每小题题干后列出的各项备选项中至少有2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不得计算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的有( BCD )。

A.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B.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D.及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E.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BC)属于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情形。

A.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产品;

B.销售不动产;

C.转让无形资产;

D.销售外购的产品。3.下列各项所得中,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税率10%的有(CD )。

A.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外的、及境内机构有实际联系的所得;B.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外的、及境内机构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C.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内的、及境内机构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D.在我国境内没有任何机构或场所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内的所得。

4.下列选项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是(ABC)。

A.原油;

B.天然气;

C.原煤;

D.洗煤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数量界限;

B.税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最主要的形式是“减免税”;

C.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额征税;

D.存在免征额规定的仅对课税对象的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6.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ABCD)。

A.流转额课税;

B.所得额课税;

C.财产课税;

D.行为课税

7.下列企业的营业行为,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的有(BC)。

A.某饭店既开设客房、餐厅,又开设商场,为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

B.某运输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

C.某建筑公司为承建的工程既提供全部建筑材料又承担建筑、安装业务;

D.某餐厅既经营餐饮业又经营娱乐业。

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表叙中正确的有(ABCD)。

A.企业发生的及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既不超过发生额的60%,又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B.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C.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标准内准予扣除;

D.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一般不得扣除。

9.对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

A.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

B.安置残疾人员的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加计扣除;

C.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免应纳税额;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可作为免税收入,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税。

10.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有( ABC )。

A.资源税;

B.教育费附加;

C.土地增值税;

D.增值税.

11.下列各项所得,应征个人所得税的有(BC)。

A.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

B.稿酬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保险赔款。

12.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

A.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C.所有的非居民企业都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D.企业收入总额中包括征税(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1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计算缴纳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的构成内容包括(BCD)。

A.受托方收取的增值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C.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成本;

D.受托方收取的全部加工费;

E.委托方将来自于该应税消费品的合理利润(按法定成本利润率计算)。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源税应税产品的是(AD)。

A.金刚石;

B.人造石油;

C.选煤;

D.铜矿石。

15.下列经营活动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有(ABC)。

A.电信局为客户安装电话取得收入;

B.电信局批准设立的电信业务单位为客户安装电话时随同销售电话机取得的收入;

C.溜冰场出租冰鞋收入;

D.不具备建筑业施工资质的建材企业销售建筑材料并兼营安装和装饰业务取得的安装费。

16.应征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包括(ABCD)。

A.一般性奖金;

B.年终加薪;

C.职务工资;

D.交通费补贴

17.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D)。

A.企业销售存货,按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可以在税前扣除;

B.企业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向后年度结转和税前弥补,直到弥补完为止;

C.企业设在境外的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进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D.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18.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下列哪些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ABCD)

A.开立银行帐户;

B.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C.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D.办理停业、歇业。

19.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所谓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BCD)。

A.房屋;

B.电力;

C.热力;

D.气体。

20.斯密提出的课税四原则是(ABDE)。

A.便利;

B.确实;

C.最大税收收益;

D.税收中性;

E.最少征收费用。

21.收购农副产品所支付的价款,准予按法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但必须满(ACDE)等条件。

A.卖方是农业生产者;

B.卖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C.收购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D.该产品是卖方自产的;

E.该产品是未经加工增值的初级产品。

22.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收入应作为其他收入,一起并入企业收入总额的有(ABCD)。

A.资产溢余收入;

B.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

C.债务重组收入;

D.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

23.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可以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享受第1-3年免征收、第4-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有(BC)。

A.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B.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C.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D.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24.以税收负担是否转稼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AB)。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所得税;

D.流转税;

E.从量税。

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居民企业的有(ABD)。

A.在福建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

B.在日本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南京的日资独资企业;

C.在美国注册的企业设在厦门的办事处;

D.在福建省注册但在中东开展工程承包的企业。

2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的有(BCD)。A.土地增值税税款;B.企业所得税税款;C.税收滞纳金;D.向环保部门缴纳的罚款。27.企业实际发生的及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ABCD)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所谓税前扣除。

A.成本;

B.费用;

C.损失;

D.税金。

2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AC)条件的支出。

A.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B.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20%以上;

C.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D.固定资产必须是房屋、建筑物。

29.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AB)的特点。

A.消费的竞争性;

B.消费的排他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无效率性;

E.消费的排他不可能性。

30.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依据包括(BC)。

A.固定资产总值大小;

B.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健全;

C.年应税销售额大小;

D.年应税增值额大小;

E.正式职工人数多少。

三、概念解释题(4*5’)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对于间接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可以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非纳税人的税负人最后负担。

2.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税收负担通常采用相对数指标即税收负担率来衡量,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税负轻重状况,以及是否适度。

3.扩张性税收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因总需求不足导致厂商产品积压而减少生产,使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这时,政府一般要实行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即减少政府税收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增加,在税收乘数作用下社会总需求更大幅度的扩大,达到就业水平提高和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的目的。

4.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每次计算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时间范围,即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等时期指标(流量指标)的时期长度。纳税人每隔这样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就必须计算和缴纳一次税款,或者预缴若干次和清缴一次税款(对于纳税期为年度,需要按月或按季预缴的税种)。

5.税收的弹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考虑使税收富有国民收入弹性,使一个经济社会的税收总额从而财政收入在无需通过调整税基、变动税率或者开征新税种条件下,就能够在尽量大的程度上随着日益增加的国民收入同步或更快地增长,从而保证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需要,还可以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作用。

6.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过热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这时,政府一般要实行紧缩性税收政策,即增加税收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下降,在税收乘数作用下社会总需求更大幅度的缩小,达到遏制通货膨胀、促使国民收入均衡的目的。

7.视同销售:当纳税人将自产应税产品或劳务用于非应纳该种税的项目,例如职工福利、赠送、广告、对外投资等,再如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动产货物产品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非增值税项目)等等,这使本该作为征税对象的那部分产值永远不会成为该种税的应税销售额或应税收入,使其中所含税金漏逃。因此,有关税法都将此类产品用途视同销售,并按组成计税价格等公允价格计算、确认其应税(视同)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8.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征税产生了替代效应、市场价格扭曲和经济行为扭曲,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的部分,在数值上等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净损失。

9.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在商品的供、需价格弹性和市场结构等因素作用下,以价格为载体和运输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

审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审计学名词解释 1、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2、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3、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4.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5.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6.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7.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8.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对业务或事项不加考虑,满不在乎,根本没有遵守专业标准或严重违背审计准则而导致审计失败。 9.审计:是指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 10.专业胜任能力 11.内部审计是指组织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容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2.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序的业务。 13.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书。 14.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15.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过失甚至欺诈作为。被揭发后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16.控制测试:是指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17.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 18.顺查法: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鳓,瓣的一种方法。 19.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20.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1.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2.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23.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24.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25.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26.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情况

名词解释 1.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部控制和基础。 6.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

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容的综合计划。 11.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审计学自考试题

自考审计学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审计机构设置和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 B )。 A、真实性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最早的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出自于( B )。 A、明朝政府 B、北洋政府 C、民国政府 D、清朝政府 3、下列情况中,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影响最大的是( D )。 A、注册会计师的母亲退休前担任被审计单位工会的会计 B、注册会计师的配偶现在是被审计单位开户银行的业务骨干 C、注册会计师的一位老师拥有被审计单位的股票 D、注册会计师的妹妹在被审计单位担任现金出纳 4、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不应包括 ....( C )。 A、验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C、保险精算业务 D、税务代理业务 5、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B )。 A、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一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 B、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D、环境证据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 6、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 C )。 A、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被鉴证单位 B、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责任方 C、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D、注册会计师、委托人、预期使用者 7、下列职务中,不属于 ...不相容职务的是( C )。 A、执行某项业务与记录该项业务 B、记录总账与记录明细账、日记账 C、授权某项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 D、执行某项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 8、注册会计师努力达到形式上的独立性,以便( A )。 A、保持公众对执业界的信任 B、达到实质上的独立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审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审计证据 2、复算法 3、逆查法 4、详查法 5、审计工作底稿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PA对下列( D ) 的应收账款最应当使用积极式函证 A、账龄短且金额大 B、账龄短且金额小 C、账龄长且金额小 D、账龄长且金额大 2、在下列审计证据中,作为审计证据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基本证据的是( A ) A、书面证据 B、口头证据 C、实物证据 D、环境证据 3、注册会计师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D ) A、查明客户是否漏盘某些重要的存货 B、鉴定存货的质量 C、了解盘点指示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D、获得存货是否实际存在的证据 4、下列关于口头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口头证据本身一般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 B、口头证据往往小就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C、注册会计师应把重要的口头证据尽快记录,必要时还应获得被询问者 的签名确认 D、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更易获取,更为及时,而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 故而口头证据一般比书面证据更可靠 5、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 ) A、被审计单位律师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所有权的证明函件 B、银行对帐单 C、被审计单位开具的付款支票

D、被审计单位填制的收料单 6、为了确保企业有价证券的账实相符,应该建立定期的( C )制度。 A、内部审 B、对账核对 C、实地盘点 D、分析检查 7、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是( D ) A、检查 B、观察 C、计算 D、分析性复核 8、以下不属于分析性复核的是( C ) A、将本年的折旧费用金额与上年相比较 B、确定两年间销售收入的差额 C、将本年期初余额与上年期末余额相比较 D、将销售毛利率与行业水平相比较 9、应收帐款的函证时间最好安排在被审计年度的( C ) A、年中 B、年初 C、与资产负债表日临近的时间 D、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 10、注册会计师王惠决定对Z公司的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以下所列的各个函证对象中,( D )可能最恰当的。 A、重要的供货方 B、金额不大,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C、金额较大的债权人 D、金额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 ABC )。 A计划阶段 B实施审计阶段 C审计完成阶段 D期后事项审计阶段 2、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 BCD )。 A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的错误 B闲置的固定资产 C增加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D减少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3、对内部控制制度最终的评价结果,根据可信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 简答及论述题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 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某一时期审计目标、对象、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是一种有别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模式。它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 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表中出现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出现在表上的顺序是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金额加权抽样j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 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策、治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 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审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审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详细审计阶段,其审计目标为( )。 A. 查错防弊 B. 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 C.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鉴证 D. 对财务报表进行鉴证 2.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 )。 A. 审计业务约定书所约定的财务报表 B.与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有关的资料 C. 为实现审计目标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D. 与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有关的经济活动 3.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于固定资产“完整性”的认定,与( )。 A. 固定资产的低估和高估都有关 B. 固定资产的高估有关

C. 固定资产的低估有关 D. 固定资产的低估和高估都无关 4.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记录了一笔没有发生销售交易,则违反了交易和事项的( )认定。 A. 完整性 B. 准确性 C. 计价 D. 发生 5.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不包括( )。 A. 发生和完整性 B. 准确性和截止 C. 分类 D. 准确性和计价 6.( )认定是指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A. 存在 B. 分类和可理解性 C. 完整性 D. 计价和分摊

7.下列各项中,被审计单位( )违反了权利与义务认定。 A. 未将作为抵押固定资产披露 B. 将未发生的销售登记入账 C. 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 将原材料入账确定错误 8.甲公司将20×8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7年度的财务报表,则其20×7年度销售交易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 A.截止 B.计价或分摊 C.发生 D.完整性 9.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应收账款时,发现账上某笔记录“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通过函证A公司,检查销货记录等证实,根本未发生该笔销售业务。那么,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 )认定存在问题。 A.完整性 B.发生 C.准确性 D.计价和分摊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2015年10月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160)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0 1.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称为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依据 D.审计目标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B.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D.遵守《公司法》的需要3.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降至可接受水平,则应当采取 A.拒绝接受委托 B.终止业务约定 C. 与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沟通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 D.与审计客户治理层讨论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4.下列行为中,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构成不利影响的是 A.注册会计师搭乘审计客户的航班 B.注册会计师到审计客户中按正常条件办理房贷 C.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客户的会计顾问 D.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营改增的业务培训 在确定鉴证业务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还是直接报告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5. 考虑 的因素是 A. 提供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 B.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C,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方式还是消极方式 D.提出鉴证报告的形式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

自考审计学10月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审计分为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这种分类的标准是根据 A.审计对象 B.审计目的 C.审计内容 D.审计证据的检查范围 2.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调整,主要是随着下列哪一项因素的变化? A.审计环境 B.审计对象 C.审计技术 D.审计目标 3.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账龄最有可能证实的认定是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计价和分摊

4.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禁止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 A.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 B.出于第三方利益使用客户信息 C.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D.取得客户的授权 5.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不包括 A.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B.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D.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6.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是 A.对控制的监督 B.风险评估过程 C.控制活动 D.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 7.下列关于函证审计程序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应收账款函证是重要的审计程序 B.应付账款函证是非必要的审计程序 C.预付款项的函证效果要比预收款项的好 D.肯定式函证的成本要低于否定式函证 8.被审计单位的一项在建工程,将安装费850万元,错记为580万元,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违反的认定是 A.截止 B.计价和分摊 C.真实性 D.完整性 9.下列最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情形为 A.被审计单位存在经营风险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审计学名词解释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2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指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3审计的授权者: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 4审计的主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得全部或者一部分经济活动。 5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6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7内部审计: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他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8: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9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10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的结论和一件,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11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审计资料中,选择其中某一部分或某段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12核对法:是指被审计单位书面资料按照其内在联系相互对照检查,从中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 13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会计资料有关指标的观察、推理、分解和综合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审计方法。 14复算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重新计算,用来验证元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15监督盘点:又称监盘,是由被审计单位的财产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实物盘点,审计人员亲临现场监督盘点的方式。 16调节法:是指自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节有关数据证实所需证明数据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17观察法: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地观察来取得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方法。 18查询法: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的方式来证明客观事物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面询和函询。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终极版)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 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9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间隔从审计 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计算选样间距 ,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 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 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 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生率得出 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额加权抽样j 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包括披露,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 :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在合理保证实现 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 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 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 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 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 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分 析程序:注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 务信息作出评价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函证 :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 会计估计: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对其作出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估计负责 关联方及其交易:为了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真是存在、关联方交易的记录是否适当、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以及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是否恰当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 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期后事项:是只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一种责任,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验资工作底稿:验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财务报表审阅:指注师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鉴证业务 简答题 鉴证业务设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跨及时、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审计主体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鉴证服务、其他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审计、审阅、审核、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服务 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财务报表的验证阶段依据所侧重的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标验证阶段和会计报表验证阶段。 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注师应做到:1、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2、注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与交易事项相关的管理层 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在会计报表应该列示所有交易和各项是否都列入了。3、权利和义务。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估价或分摊。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按照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5、表达与披露。是指被审计单位已经正确列示、说明和披露会计报表的各个组成项目、附注及说明。 审计报告的作用:1、鉴证作用。注师签发审计报告,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2保护作用,注师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厉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师审计责任。 审计报告种类:1、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2、按照审计报告的目的分类,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的审计报告。3、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可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外形特征划分。分为实物证据、文件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2、按来源不同划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3、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为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 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注师可以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工作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为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提供公钥基础,从而可以帮助注师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2、控制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的评价 审计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审计证据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2、合理怀疑原则,即要求以合理怀疑的态度,在事实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运用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对造成证据缺陷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假设,以便找出证据缺陷途径2、恰当分析原则。及要求分析问题时,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做到具体问题分析、综合分析,并认真分析和妥善解决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 审计证据评价需考虑的因素: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针对证据是否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能否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审计目的和要求。(1)审计证据的特性。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2)审计证据的经济性(3)审计证据评价中是职业判断。1、审计准则2、职业竞争3、法律诉讼4、审计客户的具体情况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链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考核注师专业胜任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4、审计工作底稿便于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5、审计工作底稿 1、重要性原概念中的 2、重要性包括对 3、确定重要 4、重要 5、对 3)(38(2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3)评价样本结果:前者运用概率论和职业判断评价样本结果,后者3)对集团财务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b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2)总体审计策略(a 制动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b (3)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4)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a 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记录b 对具体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单位的内部3)组织结构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行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性(3)设计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师是否拟获得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 2)企业文化(3)人力资源政策(4)内部审计机制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和报告(4)追踪交易在 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 制的频率(2)在所审计期间,注会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4)通过测试与认定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6)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论的精髓。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均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乃至审计失败,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为重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识别风险(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提高审计程序的不选择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程序(2)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张开进一步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2)有些财务报表项目往往会为调整这些审计差异所作的会计分录中多次出现,因此,要进行重分类汇总(3)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3) 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实施进一步审a 通过交易和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为更正错报,即“已知错报”b 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c 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2)确定可能的错保金额的影响程度a 这里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b 这里的可能错报总额一般是指各财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但也可能包括上一期间任何未更正可量,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a 首次接受委托的沟通b 签订业务约定书时的沟通c 编制审计计划时的沟通(2)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事项a 审计计划中确定的需要其协助的工作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有关事项的解释、声明及提供的其他证据c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财务报表认定d 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违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