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上)

《管理心理学(上)》期末考试返回

1单选(2分)
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条件下,研究人们( )和外在行为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A.
内在心理

B.
惯性行为

C.
所处环境

D.
社会情景
正确答案:A
2单选(2分)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演进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B.
行为科学学派——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

C.
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心理学

D.
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
正确答案:C
3单选(2分)
1958年,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


A.
乔治?梅奥

B.
闵斯特伯

C.
泰勒

D.
莱维特
正确答案:D
4单选(2分)
在大众心理与管理,社会心理可以促进( )


A.
权力实施

B.
社会化

C.
组织改革

D.
大众传播
正确答案:B
5单选(2分)
哪种资源最容易成为管理中木桶效应的短片( )


A.
时间

B.
被管理者

C.
政策

D.
财力
正确答案:B
6单选(2分)
认知过程是( )反映到人们内心的过程。


A.
主观世界

B.
虚拟世界

C.
真实世界

D.
客观世界
正确答案:D
7单选(2分)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些不属于人类需要层次( )


A.
尊重的需要

B.
生理需要

C.
感情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答案:C
8单选(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奥德费的ERG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属于马斯洛理论的后期发展理论

B.
奥德费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批判和挑战

C.
马斯洛理论的后期发展分为两个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理论和批判该理论提出新的观点;

D.
奥德费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进一步支持和延伸
正确答案:B
9单选(2分)
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奥德弗ERG理论的工作动机示意图的内容( )


A.
表现

B.
人际

C.
交换

D.
需要
正确答案:B
10单选(2分)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
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B.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C.
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D.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正确答案:A
11单选(2分)
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的激励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


A.
组织目标确立、目标激励行为、目标分解整合、目标内化认同、管理反馈调整、结果鉴定兑现

B.
组织目标确立、目标内化认同、目标分解整合、目标激励行为、管理

反馈调整、结果鉴定兑现

C.
组织目标确立、目标分解整合、目标内化认同、管理反馈调整、目标激励行为、结果鉴定兑现

D.
组织目标确立、目标分解整合、目标内化认同、目标激励行为、管理反馈调整、结果鉴定兑现
正确答案:D
12单选(2分)
根据弗鲁姆提出的期望模式,以下正确的示意流程是( )


A.
需要——努力——结果——绩效——满足——需要

B.
需要——绩效——努力——结果——满足——需要

C.
需要——努力——绩效——满足——结果——需要

D.
需要——努力——绩效——结果——满足——需要
正确答案:D
13单选(2分)
在管理中采用正强化,除了产生期望的动机增强效果外还可能附带产生其他有利效果,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强化的( )


A.
额外效应

B.
副作用

C.
溢出效应

D.
附效应
正确答案:C
14单选(2分)
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关于公平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不公平会削弱工作动机

B.
不公平会导致挫折

C.
对个别员工的偏向可以增加组织绩效

D.
公平会增强工作动机
正确答案:C
15单选(2分)
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评价可以提高工作成绩,这个现象反映了态度对( )的影响


A.
行为效率

B.
行为模式

C.
行为能力

D.
行为选择
正确答案:B
16单选(2分)
态度改变中,信息的指示性是指信息对( )提供帮助的程度。


A.
改变态度

B.
表达观点

C.
打动目标对象

D.
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D
17单选(2分)
态度构成要素中的认知要素起着( )作用。



A.
调节

B.
基础

C.
控制

D.
引导
正确答案:B
18单选(2分)
关于权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权威性具有泛化效应

B.
某人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权威不会扩散到其他领域

C.
受经验影响

D.
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
正确答案:B
19单选(2分)
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


A.
从众

B.
暗示

C.
服从

D.
模仿
正确答案:B
20单选(2分)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
能力

B.
性格

C.
气质

D.
兴趣
正确答案:B
21多选(3分)
关于管理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成果,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A.
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

B.
莱维特——行为科学学派

C.
《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心理学

D.
闵斯特伯格——行为科学学派
正确答案:A、C
22多选(3分)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A.
组织心理

B

.
群体心理

C.
社会心理

D.
个体心理
正确答案:A、B、C、D
23多选(3分)
关于现代激励思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传统激励思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ERG理论)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代激励理论主要针对激励因素



B.
传统激励理论主要针对保健因素


C.
传统激励理论主要针对激励因素



D.
现代激励理论主要针对保健因素


正确答案:A、B
24多选(3分)
奥德弗的ERG理论包括哪三大需要( )


A.
相互关系的需要

B.
生存的需要

C.
成长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正确答案:A、B、C
25多选(3分)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下列属于工作内激励因素的是( )


A.
工作的价值性

B.
工作的挑战性

C.
工作的丰富性

D.
工作的反馈性
正确答案:A、B、C、D
26多选(3分)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期望值将产生在以下哪些阶段( )


A.
需要到动机之间的期望值

B.
组织奖励到个人需要之间的期望值

C.
绩效到组织奖励之间的期望值

D.
努力到绩效之间的期望值
正确答案:B、C、D
27多选(3分)
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向

D.
个性
正确答案:A、B、C
28多选(3分)
在态度改变中,具备( )特点的劝导者具有较大影响力


A.
功利主义

B.
品德优秀

C.
魅力

D.
才能优秀
正确答案:B、C、D
29多选(3分)
情绪唤起和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信息的指示性

B.
劝导者自身特点

C.
目标对象特点

D.
态度改变的目的
正确答案:A、B、C、D
30多选(3分)
人格特征(个性)包括( )因素。


A.
能力

B.
性格

C.
气质

D.
兴趣
正确答案:A、B、C、D
31判断(2分)D
管理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关注针对社会大众心理的管理。


A.

B.
正确答案:A
32判断(2分)C
作为心理学家,马斯洛不但提出了需要心理的科学运作规律,也提出了如何根据个体需要激励工作行为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A.

B.
正确答案:B
33判断(2分)C
对弗鲁姆的三阶段期望模型而言,期望值总是越大越好。


A.

B.
正确答案:B
34判断(2分)C
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管理者必须保证绝对的公平


A.

B.
正确答案:A
35判断(2分)DD
在态度改变中,目标对象常常根据信息源的可靠性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A.

B.
正确答案:A
36判断(2分)D
根据弗鲁姆期望理论,激励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的函数。


A.

B.
正确答案:A
37判断(2分)D
能力是心理活动在效率上的特征,是人与人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心理保

证力量上的差异。


A.

B.
正确答案:A
38判断(2分)D
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荣格。


A.

B.
正确答案:A
39判断(2分)D
一般而言,劝导者与目标对象的心理距离越近,目标对象对态度改变的心理抵抗越小。


A.

B.
正确答案:B
40判断(2分)D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

B.
正确答案:B
41填空(2分)
当某些需要获得满足时个体积极性不一定上升,但当这些需要受挫时,个体积极性一定下降,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这些需要称之为( )因素。



正确答案:保健
42填空(2分)
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 )型激励理论和工具型激励理论。



正确答案:过程
43填空(2分)
刺激对动机强弱和行为倾向具有的加强或负加强的影响趋势叫做( )



正确答案:强化
44填空(2分)
在态度的构成中,( )要素起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情感
45填空(2分)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出来是( )的能力。



正确答案:社交


第一周单元测试:《管理心理学》导论返回

1单选(9分)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演进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

B.
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心理学

C.
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D.
行为科学学派——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
正确答案:B
2单选(9分)
1958年,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A.
闵斯特伯格

B.
泰勒

C.
莱维特

D.
乔治?梅奥
正确答案:C
解析: A、工业心理学之父 D、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3单选(9分)
要实现社会管理的组织目标,最主要的就是对( )的管理


A.
财力

B.
时间

C.
市场

D.
人力
正确答案:D
4单选(9分)
人的( ),能启迪人们最有效地相互进行作用。


A.
外在行为

B.
掌握管理条件的能力

C.
内在活动规律

D.
与社会环境互动
正确答案:C
5多选(15分)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文科,不涉及理科知识

B.
管理心理学不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

C.
需要很多前置知识

D.
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正确答案:A、B
6多选(15分)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个体心理

B.
阶层心理

C.
组织心理

D.
群体心理
正确答案:A、C、D
7判断(8分)D
管理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关注针对社会大众心理的管理


A.

B.
正确答案:B
8

判断(8分)D
学好管理心理学,需要要结合教材学习、教师讨论、独立思考三个方面


A.

B.
正确答案:B
9填空(9分)
21世纪管理心理学研究将面对三大课题分别是(民主化)、(全球化)和( )。



正确答案:信息化
10填空(9分)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和( )研究法




正确答案:实验

《管理心理学:研究范畴和思维方式》测试返回

1单选(3分)
( )是科学管理之父


A.
马克思韦伯

B.
泰勒

C.
卡尔马克思

D.
法约尔
正确答案:B
2单选(3分)
以下哪一本著作出自泰勒( )


A.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C.
《经济与社会》

D.
《科学管理原理》
正确答案:D
3单选(3分)
通常情况下,( )资源会较容易成为管理活动中木桶效应的“短片”。


A.
政策

B.
文化

C.
信息

D.
被管理者
正确答案:D
4单选(3分)
“心安则国安”出自哪位名家( )


A.
孟子

B.
管仲

C.
老子

D.
孔子
正确答案:B
5单选(3分)
认知过程是( )反映到人们内心的过程。


A.
主观世界

B.
虚拟世界

C.
真实世界

D.
客观世界
正确答案:D
6多选(5分)
管理的“管”是从甲骨文中的“安”字转化而来,因此管理与( )有很大联系。


A.
安排

B.
安全

C.
配置资源

D.
安抚
正确答案:A、C
7多选(5分)
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计划、组织、( )、( )和( )组织的各种要素,朝着组织所要实现的某种特定目标前进的一种行为过程。


A.
监控


B.
预测


C.
协调

D.
控制
正确答案:C、D
8多选(5分)
传统管理对象包括( )


A.
时间

B.
财力


C.
文化

D.
物力
正确答案:B、D
9多选(5分)
人类发展历程中,著名的三大浪潮包括( )


A.
信息化

B.
民主化

C.
全球化

D.
高效化
正确答案:A、B、C
10多选(5分)
以下哪些资源属于现代管理中的管理对象?


A.
文化

B.
政策

C.
市场

D.
信息
正确答案:A、B、C、D
11多选(5分)
管理中的“治”是指( )。


A.
治己

B.
治心

C.
治资源

D.
治人
正确答案:A、B、C、D
12多选(5分)
人的行为是由( )组成。


A.
外行为

B.
不良行为

C.
内行为

D.
正常行为
正确答案:A、C
13多选(5分)
成功的管理取决于管理者的( )。


A.
自身状态

B.
应对挑战的水平

C.
个人修养

D.
专业素养
正确答案:A、B、C、D
14多选(5分)
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心理因素包括( )。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正确答案:A、B、C、D
15多选(5分)
心理过程包括( )。


A.
意志过程

B.
情感过程

C.
理想过程

D.
认知过程
正确答案:A、B、D
16判断(2分)C
管理者直接创造价值,组织还需要为其支付成本


A.

B.
正确答案:B
17判断(2分)D
管理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资源配置。


A.

B.
正确答案:A
18判断(2分)C
泰勒将时间动作实验所发现的结论撰写了一本书叫《科学管理之父》。


A.

B.
正确答案:B
19判断(2分)D
中国的古语“人文化及天下”,指的就是用人类自身的智慧、精神以及思维方式去影响客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A.

B.
正确答案:A
20判断(2分)D
人类所有的外显行为,都只受人类内心活动的支配。


A.

B.
正确答案:B
21判断(2分)C
人的需求与组织目标是否相适应,与是否引起个人的不良行为并无直接关系。


A.

B.
正确答案:B
22判断(2分)D
人的外部显现的行为叫做外行为,人的内行为又叫内心。


A.

B.
正确答案:A
23填空(3分)
管理包括( )资源和理顺资源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配置
24填空(3分)
法约尔是( )之父,概括了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宏观管理
25填空(3分)
所谓资源配置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



正确答案:政府
26填空(3分)
组织目的实现的关键是激发人的( )。



正确答案:需
27填空(3分)
管理中的施恩是一种( )强化。



正确答案:正
28填空(3分)
刺激就是能激活人们神经兴奋的( )和代表其的信息。



正确答案:客观
29填空(3分)
对印象的加工方式包括( )和思维。



正确答案:想象

关于《激励技术》的测试返回

1单选(3分)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低级需要是从内在获得满足的需要;

B.
低级需要是从外在获得满足的需要。

C.
高级需要既是从内在又是从外在获得满足的需要;

D.
高级需要是从外在获得满足的需要;
正确答案:B
2单选(3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奥德费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进一步支持和延伸

B.
马斯洛理论的后期发展分为两个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理论和批判该理论提出新的观点;

C.
奥德费的ERG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属于马斯洛理论的后期发展理论

D.
奥德费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批判和挑战
正确答案:D
3单选(3分)
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奥德弗ERG理论的工作动机示意图的内容( )


A.
需要

B.
人际

C.
表现

D.
交换
正确答案:B
4单

选(3分)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B.
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C.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D.
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正确答案:D
5单选(3分)
弗鲁姆期望理论的理论基石是( )人假设。


A.
理性

B.
感性

C.
文化

D.
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A
6单选(3分)
根据弗鲁姆提出的期望模式,以下正确的示意流程是( )



A.
需要——努力——结果——绩效——满足——需要

B.
需要——绩效——努力——结果——满足——需要

C.
需要——努力——绩效——满足——结果——需要

D.
需要——努力——绩效——结果——满足——需要
正确答案:D
7单选(3分)
弗鲁姆期望理论中,第三阶段期望值评估的主要工作是( )


A.
估计付出努力后,达到工作绩效的概率

B.
估计组织奖励可以满足个人需要的概率

C.
估计达到绩效后,组织给予奖励的概率

D.
估计个人需要满足后,转化为动机的概率
正确答案:B
8单选(3分)
管理中采用正强化,除了产生期望的动机增强效果外还可能附带产生其他有利效果,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强化的( )


A.
额外效应

B.
溢出效应

C.
副作用

D.
附效应
正确答案:B
9单选(3分)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奥德费ERG理论属于工具型激励理论

B.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学派的强化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

D.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正确答案:D
10单选(3分)
管理者的( )水平是其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


A.
知识水平

B.
社交水平

C.
能力水平


D.
激励水平
正确答案:D
11多选(5分)
对管理领域而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存在哪些不足( )


A.
理论的产生更多基于对心理异常样本的研究,对正常样本的适用性受到影响

B.
理论观点错误

C.
过度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D.
只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基本运作规律,没有给出如何根据需要激励工作行为的具体技术
正确答案:A、C、D
12多选(5分)
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 )


A.
相互尊重的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需要

D.
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
正确答案:A、B、C
13多选(5分)
关于个体需要和积极性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获得满足时,个体积极性升高;需要受挫时,个体积极性下降;

B.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需要获得满足时,个体积

极性升高;需要受挫时,个体积极性下降;

C.
根据奥德弗ERG理论,某些需要获得满足,个体积极性不一定升高;但如果这些需要受挫,个体积极性一定下降;

D.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某些需要获得满足,个体积极性不一定升高;但如果这些需要受挫,个体积极性一定下降;
正确答案:A、D
14多选(5分)
关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提出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激励因素,可以提高个体积极性;

B.
控制激励因素,可以避免个体积极性下降。

C.
控制保健因素,可以避免个体积极性下降;

D.
控制保健因素,可以提高个体积极性;
正确答案:A、C
15多选(5分)
弗鲁姆期望理论中,第三阶段从组织奖励到个人需要之间的期望值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个体需要

B.
个体经济、社会地位

C.
个体价值观

D.
工作条件
正确答案:A、B、C
16多选(5分)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正强化带来的“溢出效应”( )


A.
工作信心增强

B.
骄傲自满

C.
人际关系融洽

D.
对组织归属感增强
正确答案:A、C、D
17多选(5分)
根据行为学派的强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化频率越高,动机调动效果越好

B.
强化应该及时

C.
应该加大惩罚的频率和力度,严格避免影响组织目标的行为

D.
应该适当多用正强化、少用负强化
正确答案:B、D
18判断(2分)C
无意识比有意识需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更大。


A.

B.
正确答案:B
19判断(2分)C
作为心理学家,马斯洛不但提出了需要心理的科学运作规律,也提出了如何根据个体需要激励工作行为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A.

B.
正确答案:A
20判断(2分)D
奥德费ERG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A.

B.
正确答案:A
21判断(2分)D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挑战和批判。


A.

B.
正确答案:A
22判断(2分)D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模型,期望值的产生包括三个阶段。


A.

B.
正确答案:B
23判断(2分)D
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绝对报酬是指个体从组织中获得报酬的绝对数值。


A.

B.
正确答案:B
24判断(2分)C
赫兹伯格认为,通过分工细化将工作熟悉化、简单化后,员工积极性也会提高。


A.

B.
正确答案:B
25判断(2分)D
不公平诱发的挫败感,可能激发个体的心理防御系统。


A.

B.
正确答案:A
26判断(2分)D
在管理中,使用强化理论激励员工应该考虑文化差异对强化效果的影响。


A.

B.
正确答案:A
27判断(2分)C
根据洛克目标设置,目标设置越高,动机就越强。


A.

B.
正确答案:A
28填空(3

分)
奥德费ERG理论关于激励的核心思想是管理者通过控制( )因素,影响不可控因素,促成组织目的。



正确答案:可控
29填空(3分)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工作本身带给个体的激励称之为( )激励



正确答案:内
30填空(3分)
根据弗鲁姆期望理论,激励力量是( )和期望值的函数。



正确答案:效价
31填空(3分)
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个体动机不但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 )报酬的影响。



正确答案:相对
32填空(3分)
洛克认为,组织行为就是一种( )导向行为。



正确答案:目标


关于《态度改变&个性针对管理》的测试返回

1单选(4分)
关于态度,错误的命题是( )


A.
具有稳定性

B.
具有情境性

C.
具有系统性

D.
是一种反应倾向
正确答案:B
2单选(4分)
根据态度改变的原理,聘请名人打广告所利用的原理是( )


A.
名人具有权威性

B.
名人具有魅力

C.
名人具有熟悉性

D.
名人更加可信
正确答案:A
3单选(4分)
态度改变中,信息的指示性是指信息对( )提供帮助的程度。


A.
表达观点

B.
打动目标对象

C.
解决问题

D.
改变态度
正确答案:C
4单选(4分)
下列不属于“明示”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
文件

B.
报告

C.
面谈

D.
指示
正确答案:C
5单选(4分)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契机,这句话依据的理论是( )


A.
观察学习理论

B.
社会比较理论

C.
强化学习理论

D.
认知失调理论
正确答案:D
6单选(4分)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
兴趣

B.
能力

C.
性格

D.
气质
正确答案:C
7单选(4分)
克雷奇米尔的生理体型分类中,搭配错误的是( )



A.
体弱型——阴愁性格


B.
瘦长型——分裂性格


C.
矮胖型——躁郁性格


D.
强壮型——粘着性格

正确答案:A
8单选(4分)
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是( )



A.
人格的主要特点

B.
人格的动力

C.
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

D.
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正确答案:C
9单选(4分)
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



A.
威特金

B.
霍兰德

C.
谢尔顿

D.
荣格
正确答案:D
10单选(4分)
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
明示

B.
暗示

C.
诱示

D.
启示
正确答案:D
11多选(6分)
态度改变中,改变对象认知信息的组织方式受到( )的影响


A.
自身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目标对象特点

D.
态度改变的目的
正确答案:A、B、C、D

12多选(6分)
关于情绪唤起和态度改变效果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标对象具有低文化水平时,情绪唤起越强,态度改变效果越好

B.
目标对象具有低文化水平时,情绪唤起越强,态度改变效果越差

C.
目标对象具有高文化水平时,情绪唤起越强,态度改变效果越好

D.
目标对象具有高文化水平时,情绪唤起越强,态度改变效果越差
正确答案:A、D
13多选(6分)
关于人格的理论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不是偏重人格的生理基础


B.
麦科比的人员行为分类学说,偏重个体的行为方式


C.
克雷奇米而的生理体型分类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偏重人格的生理基础


D.
荣格的人格理论偏重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外指向性

正确答案:B、C、D
14多选(6分)
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特征

B.
能力有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能力有类型差异

D.
能力表现在时间上有差异
正确答案:B、C、D
15多选(6分)
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 )


A.
信念

B.
需要

C.
气质

D.
动机
正确答案:A、B、D
16判断(3分)C
关于权威性,某人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权威不会扩散到其他领域。


A.

B.
正确答案:A
17判断(3分)D
一般而言,劝导者与目标对象的心理距离越近,目标对象对态度改变的心理抵抗越小。


A.

B.
正确答案:B
18判断(3分)D
在态度改变中,设计信息组织方式和传递方式都是增强信息冲击力的手段。


A.

B.
正确答案:B
19判断(3分)D
克雷奇米而的生理体型分类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偏重人格的生理基础。


A.

B.
正确答案:B
20判断(3分)C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中,黏液质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A.

B.
正确答案:A
21判断(3分) C
根据麦科比的四种人格类型的职业表现,关系型员工具有很高的决断力。


A.

B.
正确答案:A
22填空(4分)
在态度的构成中,情感要素起( )作用。



正确答案:调节 或 调度 或 调剂 或 调理 或 调整
23填空(4分)
能力是心理活动在( )上的特征,是人与人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心理保证力量上的差异。



正确答案:效率
24填空(4分)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出来的能力是( )能力



正确答案:社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