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灵台县无公害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白菜软腐病症状:白菜软腐病又称白菜腐烂病、烂疙瘩、酱桶、脱帮等,属细

菌性病害一般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多从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先在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为灰白色,嫩组织

腐烂,老组织干缩。后期,由叶帮基部向短缩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

粘液。植株外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叶或叶球

部分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或白色粘稠状物,并散出臭味,

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潜伏有病菌的组织,入窖后可发生腐烂。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

害时,也是先呈水浸状,逐渐腐烂,但最后病部组织干缩,变为干腐状。此病发生危

害期长,在田间、贮运期及市场上都能发生腐烂,造成重大损失。在包心期,遇低温

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除白菜外,甘蓝、萝卜等受害也较重。此病除

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

多种蔬菜。

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2000-30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白菜霜霉病症状: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部。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在病叶

正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

色霜层,气候干旱时,病斑干枯。病原为鞭毛菌寄生霜霉真菌。田间高温多雨是病害

常严重发生。早播、播种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易引发病害。

防治: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克抗灵、克霜氰)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霜霉病的发生与病毒病关系密切,防治应综合考虑。

二、茄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茄科晚疫病症状:又称茄科疫病,是番茄、辣椒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

叶片及果实,也可危害茎部。一般是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片发病首先在叶尖,叶缘

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病斑扩大并变成褐色。在高湿条件下,病势发

展迅速,叶背面的病,病健交界处发生白色霉状物。在干燥条件下,病部干枯,呈清

白色,脆而易碎。危害茎部的病斑开始呈暗绿色,后变成黑褐色,稍凹陷,腐败状,

病部边缘生有较重的白色霉层,最后表皮腐烂,植株易从腐烂处弯折。果实多发病在

青果期表面开始呈灰绿油渍状硬斑块,逐渐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

明显,呈不规则云纹状,果实初期一般不变软,但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稀疏的白霉,

后期迅速腐烂。

防治:用56%嘧菌酯百菌清(6%嘧菌酯、50%百菌清)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8%恶霜·菌酯高科(30%恶霜灵、8%嘧菌酯)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保护地栽培时还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亩,傍晚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烟熏过夜或喷撒5%百菌清粉剂1kg/亩。间隔7-10用1次药,最好与喷雾防治交替进行。

茄科早疫病症状:又名轮纹病、夏疫病、轮纹叶斑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此病除危害番茄外,还能危

害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叶片被害,初

呈深褐色或椭圆形的病斑,逐渐扩大,边缘呈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天

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幼苗常在接

近地面的茎部发病,病斑黑褐色,后期病株茎杆部常布满黑褐色的病斑。果实上病斑

多发生在蒂部附近褐有裂缝的地方,病果常提前脱落。

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开始喷施杀菌农药,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l000-l5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6%嘧菌酯、50%百菌清)、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克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30%恶霜灵、8%嘧菌酯)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

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番茄脐腐病症状:又称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此病是由水分供应

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

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

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面生

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

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

防治: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

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或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番茄灰霉病症状:该病苗期引起茎叶腐烂,病部灰褐色,表面密生灰霉。成株

叶片病斑由边缘向里形成楔形发展,呈浅褐色水渍状,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上

有少量灰霉,叶片枯死。本病主要危害果实,从青果残留的花或花托浸染,逐渐向果

实和果柄扩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状,后期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霉层,

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

防治:每亩用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以便提高药效,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若遇阴雪天,改用百菌清粉尘剂或利德烟雾剂防

治。

茄子黄萎病症状:茄子黄萎病又称茄子“半边疯”,是茄子生长期重要的真菌病

害之一。被黄萎病危害的茄子,一般在第一穗果座往后表现症状。发病初期病叶在晴

天中午前后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受害严重时,萎蔫状不再恢复。病株由下部叶片开

始边缘及叶脉之间变黄,逐渐发展至半叶,以至全叶变黄、变褐,最后干枯脱落。病

叶一般自上而下;自个别枝条到全株,严重时全部叶片均脱落,只剩下茎杆上挂着干

瘪的病果。剖视病株的茎、叶柄、根及果实,可见其维管囊变为褐色。病果变小,质

硬而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苗期用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加96%硫酸铜1000倍液灌根后带药移栽,或定植时用50%多菌灵药土(亩用1公斤药加40~60公斤细干土拌匀)穴施。发病初期用恶霜灵嘧菌酯(30%恶霜灵,8%嘧菌酯)600-800倍液灌根治疗,每株灌药液100毫升,5-7天灌1次,连灌2-3次,病株可迅速恢复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茄子炭疽病症状:除为害瓜类蔬菜中的黄瓜、冬(节)瓜、西瓜、甜瓜、丝瓜、

瓠瓜及豆类蔬菜中的菜豆、豇豆外,还为害葱、茄果类、叶菜类蔬菜。主要危害叶片、

茎、果实。叶片受害之初呈苍白色或褪绿水渍状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

明,易穿孔,茎和果实病斑中间凹陷龟裂,病斑与健部交界明显,病斑上有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有小黑点。发病重时,病斑互相愈合形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导致叶

片变黄枯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病害 (1) 癌肿病:又叫杨梅溃疡病或杨梅疮,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杨梅枝干,尤以2—3年生枝条受害严重。症状及发病规律:开初枝干上病部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增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形成小园球状的瘤体,直径一般为1.5—2厘米,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一个枝上的肿瘤少者1—2个,多者达4—5个或更多,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树干被害,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也有隆起的肿瘤。由于肿瘤阻碍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而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病菌在病枝的肿瘤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天从瘤体表面溢出菌脓,借雨水传播,从树体伤口和叶痕处侵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果园,树龄较大,树势衰弱的杨梅容易发病。防治方法:A、认真做好冬季清园:春季萌芽前剪除带瘤小枝,集中烧毁。大枝干上的肿瘤可用利刀削除,削口可用62.5%杜邦易保或先正达亮盾或硫酸铜溶液进行涂抹消毒。B、喷药保护,清园后及时全面喷布一次62.5%杜邦易保或巴斯夫百泰或杜邦阿砣或精甲霜锰辛(先正达金雷)。果实采收后喷一次62.5%杜邦易保或巴斯夫百泰或杜邦阿砣或精甲霜锰辛保护树体。C、注意树体保护,尽量减少伤口。在日常管理中尽量避免树体机械损伤,以防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农肥代替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即腐熟,含钾高即K≥20的复合肥效果更佳,推荐使用中央电视台CCTV播出的史丹利精品优质复合肥——第四元素硫酸钾复合肥),增强树体抵抗力。D、加强检疫,禁止从病树上采穗和出售带病苗木或接穗,严防该病传入新区。E、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使用:先正达亮盾搭配硫酸铜涂布伤口或病树主干伤口。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施∶62.5%杜邦易保或70%日槽甲基托布律或杜邦可杀得叁千或一帆68%精甲霜锰辛(先正达金雷)。 (2) 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症状及发病规律: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转变为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子囊孢子),多数病斑可联接成斑块,病叶最后干枯脱落。病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中越冬,在浙江5月中旬以后借雨水溅泼传播蔓延,8月中下旬出现新病斑,10月份病斑增多,10—11月份出现大量落叶。云南富民约3—4月间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6月下旬在去年感病植株的新梢叶片上就有病斑出现。该病一年发生一次,无再次侵染。土壤贫瘠,缺少肥料,树势弱容易发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上的杨梅发病严重。防治方法:A、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剪除病叶、枯枝;B、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或高钾复合肥搭配有机肥(注:农肥代理有机肥一定需要发酵即腐熟);C、及时有效排水;D、化学治疗:在4月上、中旬发病初期相隔7-10天左右连续喷药两次,采果后再喷一次,可起到良好效果。药剂可用62.5%杜邦易保或70%日槽甲基托布律或80%一帆代森猛锌或一帆

浅谈李子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5538503.html, 浅谈李子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作者:秦义军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4期 李子属于蔷薇科李属,自古被列为“五果”之首,除鲜食外还可制干果、蜜饯、罐头等,解渴和提神的功能尤其明显。在生产中管理不当,病虫害发生十分普遍、危害严重,轻者影响树体发育,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缩短、甚至死亡,影响了果实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适时有效地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成为李树生产上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下李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虫害的防治 1.李小食心虫 症状:该虫是危害李树果实最严重的害虫,被害果实内呈“豆沙馅”状,并在虫孔处流出果胶,果实提早变红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虫果率在不防治情况下可达100%,虫果率与损失率几乎等同。 防治方法:主要采取地上部和地面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地上为主,每年在6月15 日至7月15日,每15 d打1次药,一般3次。药剂主要是菊酯类与氧化乐果混合,如2.5%敌杀死EC与40 氧化乐果EC、2.5%功夫EC和40%氧化乐果、2O 灭扫利和4O 氧化乐果EC,按2 000倍液喷洒。 树上于落花末期(95 落花)果实绿豆粒大小时喷施40 氧化乐果乳剂1 000倍液。也可兼防其它食叶害虫和吸汁害虫。也有农民在上年秋天剥玉米时剩下的包叶放于树盘下,压盖树盘。这种方法好在就地取材,不花多少费成本,且对李红点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缺点是李树少玉米包叶特别多,这种方法可行。如果玉米包叶少,加之地不平风吹,有时地面不能完全覆盖效果就差些,再者,由于地下防治只能控制自家越冬幼虫为害,别处飞来的李小食心虫成虫依然可在李子上产卵为害,不采用联防,效果不明显。 正确的方法除了前边的树上药剂防治外,还可以在树下药剂防治。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李树落花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树盘下喷布75 辛硫磷乳油每667㎡用0.5 kg左右,或80%敌敌畏乳油800 1 000倍液,9O%敌百虫500倍液,2.5 溴氰菊酯乳油8 000倍液,40%乐期本EC 600倍液喷后用耙子耙匀,以便药土混合均匀,提高杀虫效果。至于树干基部培土。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前,在树盘干基周围50~70 cm 地面培以lO cm 厚的土堆,踩紧踏实,使羽化后的成虫不能出土,但要注意及时撒土、松土,以免果树翻根。这种办法吉林地区很少使用,太费工、费时。另外,使用灯光诱杀或糖醋液诱杀诱杀成虫,对成虫均有良好的杀伤效果。但这种方法联合防治是个好方法,但个别果园使用只能把李小食心虫引到自家来,防治效果不高,基本不用。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2016年) 2016-05-11 发布 2016-05-11实施 浙江省杨梅产业协会 联合发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1 范围 本建议规定了杨梅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原则、农药使用与质量安全要求。 本建议适用于浙江省杨梅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3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杨梅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农业措施:应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平衡施肥等;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断根控制树势;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冬季清园,改善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物理和生物措施: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色板、昆虫物理诱粘剂、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2、人工捕杀尺蠖、蓑蛾类幼虫、卵块和虫茧。3、采前40天覆盖防虫网防止果蝇等害虫。采用防虫网加避雨栽培防治杨梅落果腐烂。 ——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病虫发生且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4 农药选用原则 4.1 按照“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可使用农药。 4.2 优先选用杨梅上已登记,或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或在同类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 4.3 通过生产调查、田间试验、残留检测、风险评估等程序,筛选出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品种。 4.4 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5 农药使用 5.1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主要病虫的用药建议见附录A。 5.2 不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B。 5.3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C。 6 质量安全要求 上市前,应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农药残留结果应符合GB 2763等有关规定。

李子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李子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李子树在第一次摘心后,新生副梢长20厘米时摘心,发育枝长60~80厘米时摘心。如果枝条多,可以疏去一部分枝条;如果枝条不太密,尽量少疏多控。7月中旬以前,要将果园内杂草除净。 一, 细菌性穿孔病 可用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进行喷洒。穿孔病严重时会造成树体死亡,喷一般的杀菌剂不起作用,可喷施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如果还防不住,可喷施兽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二, 白星金龟子 白星金龟子喜食有伤口的果实,要特别注意防治白星金龟子。防治白星金龟子有3种方法: 1、向日葵诱杀法在果园里以单株分散种植的方法,每亩种向日葵8~10株,利用向日葵的香味诱集,每天早晨用一个袋子套住向日葵的花盘敲击,使成虫落入袋中,然后集中杀灭。 2、果醋液诱杀法利用白星金龟子喜好果醋液的特性诱杀。果醋液的配制方法:落地果1份,食醋1份,食糖2份,水0.5份。将落地果切碎,与醋、糖、水混合后煮成粥状,装入广口瓶中(半瓶即可),然后再加入半瓶敌敌畏500倍液混合均匀。于白星金龟子成虫发生盛期,在果园中每隔20~30米挂1瓶,离地面高度为1.2~1.5米。瓶要靠近枝干,每天早晨清除白星金龟子死虫。 3、以虫诱虫法在果园里,按每亩挂6~8个啤酒瓶的标准,把啤酒瓶挂在离地面1.5米左右高处,捉2个或3个活的白星金龟子成虫放入啤酒瓶中,就会引其他成虫飞到瓶中。 三, 李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等可用2.5%的敌杀死3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8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8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3000倍液。 四, 流胶病 流胶病的发生与伤口、冻害、大青叶蝉的危害有关,所以在修剪上尽量减少大的创伤,大的剪口要用药进行处理。大青叶蝉发生时期要注意用药防治。已经发生了流胶病的树,把流胶刮除,涂抹硫悬浮剂即可治愈。 五, 红蜘蛛 防治红蜘蛛关键是要抓准防治时期,一定要在麦收前把它消灭掉,可用吡虫啉与齐螨素的混合液进行防治或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六,李子红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感染果实。叶片染病初期,叶面产生橙黄色,稍隆起,边缘清晰的近圆形病斑,随病扩大,颜色加深,病部叶肉也随之增厚,上面产生许多红色小粒点,即病菌孢子器。秋末病叶转为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叶片卷曲,出现黑色小粒点,形成早期落叶。果实受害,产生橙

玉米制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制种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瘤黑粉病 1.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或角状菌瘤;雌穗发病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瘤。菌瘤外表是一层银白亮膜,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以后遂渐变成灰白色,后期变成黑灰色,最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粪肥上及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此外,病菌也能从伤口侵入。冬孢子在玉米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玉米抽雄期蔓延最快,形成发病高峰,直到玉米成熟后停止侵染。 1.2发病环境条件玉米在全生育期内都可以感染瘤黑粉病,尤其以抽雄前后一个月内为盛发期,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造成生理干旱,抗病力弱,利于发病;苗期高温多湿、人工去雄作业、虫害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伤口,都会严重发病;连年制种田及高密植田或灌溉时间间隔长,造成水分时少时多,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使病害发生较重。品种抗性:一般紧凑型品种较抗病,披散型品种抗病差;硬粒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 1.3防治方法:防治此病采用减少菌源、选用抗病亲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 减少病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进行秋深翻整地,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避免用病株沤肥,粪肥要充分腐熟。与非谷类作物轮作倒茬2~3年。 1.3.2 利用抗病自交系用于生产,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选择紧凑型品种、硬粒型品种。 1.3.3化学防治:用含有粉锈宁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在可见叶10—12叶喷施好立克3毫升/亩,喷施2次;或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150克/亩或5%福美双150克/亩,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 1.3.4 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水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易感染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及时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人工去雄尽量不要造成大的伤口,均可减轻病害。 2.玉米红蜘蛛 2.1症状及发生规律: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 2 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 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着,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 5 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 倍液喷雾。(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 收。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 内取食嫩叶叶肉,3 龄食叶成缺刻,5 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

吃光。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 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 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 15~45 克对水50 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 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 倍液喷雾防治。 (2)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 号防治,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3、玉米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 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形态特征卵长约,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 。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

李子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李子树在第一次摘心后,新生副梢长20厘米时摘心,发育枝长60~80厘米时摘心。如果枝条多,可以疏去一部分枝条;如果枝条不太密,尽量少疏多控。7月中旬以前,要将果园内杂草除净。 一,细菌性穿孔病, 可用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进行喷洒。穿孔病严重时会造成树体死亡,喷一般的杀菌剂不起作用,可喷施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如果还防不住,可喷施兽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二,白星金龟子 白星金龟子喜食有伤口的果实,要特别注意防治白星金龟子。防治白星金龟子有3种方法: 1、向日葵诱杀法在果园里以单株分散种植的方法,每亩种向日葵8~10株,利用向日葵的香味诱集,每天早晨用一个袋子套住向日葵的花盘敲击,使成虫落入袋中,然后集中杀灭。 2、果醋液诱杀法利用白星金龟子喜好果醋液的特性诱杀。果醋液的配制方法:落地果1份,食醋1份,食糖2份,水0.5份。将落地果切碎,与醋、糖、水混合后煮成粥状,装入广口瓶中(半瓶即可),然后再加入半瓶敌敌畏500倍液混合均匀。于白星金龟子成虫发生盛期,在果园中每隔20~30米挂1瓶,离地面高度为1.2~1.5米。瓶要靠近枝干,每天早晨清除白星金龟子死虫。 3、以虫诱虫法在果园里,按每亩挂6~8个啤酒瓶的标准,把啤酒瓶挂在离地面1.5米左右高处,捉2个或3个活的白星金龟子成虫放入啤酒瓶中,就会引其他成虫飞到瓶中。 三,李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等可用2.5%的敌杀死3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8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8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3000倍液。 四,流胶病 流胶病的发生与伤口、冻害、大青叶蝉的危害有关,所以在修剪上尽量减少大的创伤,大的剪口要用药进行处理。大青叶蝉发生时期要注意用药防治。已经发生了流胶病的树,把流胶刮除,涂抹硫悬浮剂即可治愈。 五,红蜘蛛 防治红蜘蛛关键是要抓准防治时期,一定要在麦收前把它消灭掉,可用吡虫啉与齐螨素的混合液进行防治或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转自:桃李甲天下果业专业合作社

李子主要病害防治

※园林园艺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04223 李子主要病害防治 李海英张艳波李锋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吉林公主岭 136100) 摘 要:总结从事李子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提出对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李果实褐腐病的防治实用技术,用以指导李果实生产中的病害防治,为李产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李;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02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地深化,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李子的栽植面积急剧增加,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效果的优劣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以预防为主的病害问题,成为李树生产和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此,归纳、整理、总结长期在李研究中病害防治方法,提供于李果生产参考,以减少因病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为果农生产绿色生态健康水果提供技术支撑。下面分述几个主要病害的识别特征和防治措施。 1 李子红点病 1.1 李子红点病的特征分析 李子的叶和果都将会受到损害。在李子的叶片染病初期,其将会在叶面上出现一些橙黄色的病斑,这些病斑近圆形,稍微有一些隆起,并且病斑的边缘比较清晰,等到病斑扩大之后,其颜色将会慢慢加深,并且,病部的叶肉出现加厚的现象,在染病的后期,病斑上将会出现一些深红色的小粒点,这些小粒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到了秋末时期,病斑的颜色将会转变成红黑色,并且正面凸起,在上边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这些小点是病菌的子囊壳。当李子的果实出现病害之后,将会在果面上出现橙红色的圆形病斑,并且这些病斑稍隆起,之后将会呈红黑色,病斑上散生着一些深红的小粒点。被害果将会出现畸形,非常容易提早脱落,不可食用。1.2 李红点病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进行果园的清洁;综合防治措施,强化对果园的综合管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施肥与修剪工作;雨季注意排水,同时,勤中耕,避免果园土壤湿度过大。药剂防治:在李子树开花末期,或者是在其展叶初期,对其进行1:2 :200倍波尔多液的喷施,来进行预防;在李子树的发病初期,需要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对其进行喷施;春季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180~400倍液,谢花10d后结合食心虫防治喷施世高2000倍液、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喷施。 2 细菌性穿孔病 2.1 细菌性穿孔病特征分析 通常情况下,细菌性穿孔病主要是对李子的叶片、枝梢与果实等产生危害。多出现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在出现细菌性穿孔病之后,李子的叶片将会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这些病斑通常呈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并且,在出现病症后期,容易干枯穿孔直至脱落。当果实发病之后,果实的果皮将会出现皮孔状水渍斑点,并且,在发展之后,其斑点将会不断的扩大,最终形成褐色圆形的病斑,这种病斑的表面硬化,中间通常呈凹陷状态。2.2 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从本质上来说,细菌性穿孔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的一种。因此,在进行实际的防治过程中,要求我们采用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春季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180~400倍液,谢花10d后结合食心虫防治喷施世高2000倍液、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喷施。 3 李子流胶病 3.1 李子流胶病特征 早期,会在树干与树皮等处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之后,树胶将会呈块状,在和空气接触后,将会变成红褐色,具有极强的粘性,能拉出胶丝,干燥后成胶块,被害部出现稍微的肿胀,严重时枝干将会出现枯死问题。 3.2 李流胶病防治 综合防治,为了有效的避免出现流胶病,需要我们以增强树势为中心,强化对果园的排水,并进行有机肥的增施,实现土壤理化性状的合理改善,并且需要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来降低病虫伤的出现几率。 药剂防治,将流胶部位刮除,树干涂20%~25%石灰乳杀菌进行消毒,并且要在发芽之前将病斑刮除,涂抹果富康等相关的杀菌剂。 4 李果褐腐病 4.1 李果褐腐病特征 李果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大多出现在采收前10d 左右开始发病。在果实的发病初期,果面中将会出现褐色的圆形病斑,并且在这之后,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病斑也将会出现迅速的蔓延,使果肉变褐软腐,最后脱落或者干缩成僵果。 4.2 李果褐腐病防治 综合防治,在进行冬季的清园时,应当及时处理各种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结果期要做好果园管理及修剪整枝,发现病部及时清除,减少传染,促进果树长势,提高果树自身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可参考李红点病,如已发病,可喷施1遍速克灵,40~60g/667m2喷雾。 参考文献 [1]马学娜.北方地区果树脱病毒方法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 科技,2014(15):146. 作者简介:李锋(1959-),吉林省长春,学士,研究员,果树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

李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川盆地李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永业科学研究院 李树在四川分布较广,以崇州市、简阳市、眉山市、泸州市、宜宾市、广元市以及凉山州、阿坝州等地种植面积较大。栽培品种主要以清脆李、脆红李、布朗李、杏李等为主。据统计,2011年全省李栽培面积28.4万亩,产量9.4万吨。 目前,四川盆地李树上主要病害有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李小食心虫、李实蜂、红蜘蛛、蚜虫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一)红点病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李子红点病也称叶肿病,初期危害叶片,后期危害果实。在叶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微隆起的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早落。果实染病时,在果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隆起的病斑,病果生长不良,易脱落。李子落花后至硬核前、多雨年份发病重;反之,干旱年份发病轻。四川地区一般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植株和枝叶过密的李园发病重。 2、主要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夏季采果后和秋季落叶后,将李园病果、落叶进行清扫焚烧。冬季修剪后,全园喷洒一次5°石硫合剂。 (2)关键时期药剂防治。刚露芽时喷0.3-0.5°石硫合剂。谢花后喷0.5∶1∶100倍波尔多液或琥珀酸铜200倍液,进行预防保护。同时,注意排水,勤中耕,避免果园土壤湿度过大。 (二)细菌性穿孔病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李子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枝梢、果实。在排水不良的果园和多雨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树体衰弱。叶片受害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易脱落成穿孔,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果实染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

杨梅病虫害防治

杨梅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1、侵染性病害 (1)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办法发:(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口。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2∶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

(2)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枝,烧毁,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4)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病斑后伤口涂以50~

【精品】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玉米大斑病 1.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二、玉米小斑病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三、玉米圆斑病

主要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主要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日期:2013-10-14 10:40 作者:来源:湖南湘阴县农业局点击:2103 一、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苗床期主要病虫害。①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分别用速克宁和甲基托布津防治,每隔15天喷一次药液。②主要虫害是蚜虫,可用敌蚜螨、克螨特等药物进行防治。 2、生长结果期的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疮痂病、炭疽病、疫病可选用可杀得或甲基托布津、瑞毒霉或百菌清防治;病毒病一般引起花叶、卷叶,可用病毒A或辣椒卷叶灵喷雾预防;白绢病、青病重在预防,加强土壤消毒,多施石灰。在发病初期分别5%多菌灵500倍液淋蔸进行防治。 二、茄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①育苗初期易发生猝倒病和真菌性病害,防病药剂有速克宁、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②生长发育期后的病害有黄萎病、绵疫病。防治重在轮作,严格土壤消毒,重施生石灰。发病始期用可杀得喷雾防治。 2、主要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十八星瓢虫、茶蟥螨等。蚜虫可用敌蚜螨、乐果等药防治;棉铃虫、十八星瓢虫用功夫或甲维盐等药防治;茶蟥螨用哒螨酮、克螨特防治。 三、白菜类病虫害防治 1、病害有很多,但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有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①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拨除病株,并在周围土壤撒少量石灰;②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防治:75%甲霜灵800倍喷雾,40%乙磷铝150-200倍喷雾;③病毒病,苗期及时防治蚜虫,用吡蚜酮1000倍喷雾。 2、虫害的防治。虫害主要是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等虫害,可用敌杀死、甲维盐等药剂防治。 四、莴苣类病虫害防治 1、莴苣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软腐病。①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800倍或45%代森铵900-1000倍喷施,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②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拨除病株,并在病穴四周撒少量石灰,同时,可用农链霉素200克/升或敌克松500-10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施,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莴苣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蜗牛。分别用敌蚜螨、蜗牛灵进行防治。 五、芹菜的病虫害防治 1、病害。苗期主要有猝倒病,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撒施药土。可用35%多菌灵拌细土25千克撒施,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用50%代森铵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喷雾。成株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和早疫病。可用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隔5-7天交替用药。 2、主要虫害。芹菜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和蚜虫。斜纹夜蛾可用25%灭幼脲3号500倍液或功夫或甲维等药防治。蚜虫可用蚍蚜西酮、吡虫啉单剂防治。 六、黄瓜病虫害防治。 1、黄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可分别用代森铵、可杀得、甲霜灵、农用链霉素防治。 2、虫害主要有黄守瓜虫、蚜虫等,可用敌蚜螨或拟除虫菊酯类等药物喷雾防治。

杨梅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杨梅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病害 1、侵染性病害 (1)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办法发:(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口。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2∶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 (2)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

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枝,烧毁,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4)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病斑后伤口涂以50~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李子类果树病虫害防治综合方案

<<李子类果树病虫害防治综合方案 >>。 休眠期防治对象:清园、预防缩叶病、冬季施肥; 防治方法: 1、剪去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清扫落叶、杂草、刮粗皮。 2、休眠期和萌芽前清园,绿亨6号加80%戊唑醇6000-8000倍液喷雾;追肥选用生物有机肥做底肥,比如绿亨底肥超能量每亩60-200公斤加一瓶土壤微环境调理剂“蚓力神”拌复合肥15-40公斤做底肥沟施或穴施。 萌芽前期防治对象:穿孔病、黑斑病、褐腐病、红点病、叶螨、李实蜂; 防治方法: 喷施80%戊唑醇6000-8000倍液加绿亨6号喷雾。深翻树盘下土壤。 花前、花后防治对象:蚜虫、叶螨、李实蜂、褐腐病、李小食心虫; 防治方法: 1、蚜虫:使用生农阵风5000-10000倍液喷雾。 2、叶螨:使用阿维单甲脒1500-1800倍液或阿维·哒螨灵800-1000倍液喷雾;李实蜂:深翻土壤,使用生农顺发宁1000-1500倍液喷雾。 3、褐腐病:使用天宝1200-1500倍液加生农世泽2000-3000倍液喷雾,7至10天一次,连续喷药2-3次。 4、李小食心虫:花后树盘及地面喷生农顺发宁1000-1500倍喷雾。 5、穿孔病、落叶病:丁子香芹酚2000-3000倍液加绿亨6号喷雾,并使用绿亨一号加绿亨6号灌根。坐果肥用生物有机肥做底肥,每亩60-200公斤加一瓶土壤微环境调理剂“蚓力神”拌复合肥15-40公斤做底肥沟施或穴施。 幼果期防治对象:蚜虫、叶螨、介壳虫、小绿叶蝉、桃象甲、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 防治方法: 1、蚜虫:使用阵风70%吡虫啉5000-10000倍液喷雾。 2、叶螨:使用绿亨哒螨·单甲脒1500-1800倍液或者绿亨阿维·哒螨灵1000倍液喷雾。 3、介壳虫:使用爱秋1000倍液或绿亨阿维·矿物油1500倍液喷雾。 4、小绿叶蝉和桃象甲:使用生农阵风5000-10000倍液加爱秋1000液喷雾。 5、细菌性穿孔病:前期预防使用绿亨6号1000-1500倍液喷雾,后期使用绿亨6号+绿亨炭锁进行喷雾使用,并用绿亨一号加绿亨6号灌根。 6、炭疽病:炭锁1000-1500倍液喷雾。 膨大、成熟期防治对象: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李小食心虫、桃象甲、叶螨; 防治方法:

玉米生长各阶段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一、出苗期 这一阶段基本没有病害,但为了防止出现“老小苗”的现象,达到促根壮苗的目的,主要的措施有: 1、早间定苗。应在三叶期间苗,四叶期定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生长一致的双株,确保密度。 2、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并喷施新高脂膜,疏松土壤,防止病菌侵染,保护禾苗茁壮成长,消灭杂草,促根深扎。 3、追肥浇水。追肥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要根据植保要求施肥并喷施壮穗灵,有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苗期的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苗期遇涝,应及时挖沟排水,并及时中耕,以便还苗。 4、防治病虫。玉米苗期害虫主要为粘虫、蓟马,防治粘虫可用50%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新高脂膜喷雾提高药效,防止病毒病复生。 二、穗期阶段 1、玉米大斑病 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2、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摘要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生育时期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1]。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时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及茎秆上,最初为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发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2]。其他病虫害还有玉米绣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虫等。 2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的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3]。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的播种面积,推迟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