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文章

三年级数学小文章
三年级数学小文章

买衣服

作者三(1)李冰蕊

我的妈妈很会买衣服,我家里人的衣服都是妈妈买,爸爸、妈妈和我都穿得很得体。星期天妈妈又要给我买衣服,叫我陪她一块去。

到了商场,我看见一双漂亮的运动鞋,我好喜欢,就叫妈妈给我买。妈妈看了款式,问了价钱是45元,觉得比较合适掏钱给我买了。看见妈妈给而买了我喜欢的运动鞋,我十分高兴。

买了鞋后,我们又上了卖服装的三楼。呀服装真多,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我有点目不暇接了。妈妈问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和妈妈边走边看,我看中一件白色连衣裙,试穿了一下,妈妈说有点小不合适我们继续挑选,最后我和妈妈都看中一款粉色的连衣裙,大小合适。标价88元,价格较高。但妈妈见我喜欢,就和营业员商量,最后花80元买下了。

我们又逛了一会,妈妈又花360元为爸爸买了一套漂亮的西服。我们就离开了商场。

今天,妈妈一共花了45+80+360=485元钱买衣服,可她没有为自己买一件,全为了我和爸爸。妈妈爱我和爸爸。我更爱我的妈妈。

剪角

作者三(1)陈珺依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发现我家的桌子是正方形的,那一张桌子就有4个角。爸爸说:“我给你出一道问题,考考你,要是把正方形的一个角剪去,那还有几个角呢?”我想剪去一个角,原本一个角变成了2个角,加上原有的3 个角,就有5个角了。爸爸又说:“还有别的剪法吗”这可难住我了,还有别的剪法?我仔细思考了好一会也没想出。爸爸见难住我了,就说拿张正方形的纸来,我们来剪去一个角看看。我拿来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剪刀,爸爸指导我剪了,由于剪的位置不同,共有三种情况。

虽然是剪去一个角,不同的剪法,结果是不同的。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才行啊。

指导老师周保天

计算周长

作者三(2)段佳丽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1):

(1)

(2

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2):这样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啊!”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找规律巧计算

作者三(2)班闫闪闪

好多数学题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

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

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我爱数学

作者三(2)李子宁

新的学期已经过俩月了,在这学期了我们学习了好多的知识:有除法、乘法,观察物体、年月日、认识千米和吨、平移和旋转……我最喜欢的是年月日这一单元。

在没学这一单元之前,我对年月日了解的很少,仅仅从大人的谈话里听到一点,如一年有12个月,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学习了年月日之后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的天数不固定,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闰年是4年出现一次,即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如果年份是整百、整千的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年有四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当然还有别的知识。

短短的一个单元,我学到了好多知识,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开阔了视野。使我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也使我更爱数学这门功课了。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不能粗心

作者三(2) 李梦婷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东西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使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事情是这样的:

妈妈和我去商店买东西,买了这样几件东西:一箱优博奶粉200元,一箱八宝粥30元,一箱牛奶25元,一箱方便面30元。妈妈让我算算一共多少钱。我迅速口算起来:200+30+25+30=285(元),马上大声告诉妈妈一共285元。妈妈听后掏出300元钱递给售货员阿姨。同时问我该找回多少钱,我不假思索地说:“300-285=25(元)”!妈妈和售货员阿姨听了哈哈大笑。妈妈说:“找25元,你阿姨要吃亏的,再仔细算算。”我听了心想:如此简单的问题我会算错吗?又仔细地算了一遍,300-285=15(元),果然错了。原来十位上向百位1作十,个位又向十位借去1,这时十位上剩9 ,9-8=1,结果应找回15元钱。我感到很难堪,脸上火辣辣的,都怪我平时太粗心了,以致这次出丑。

这次事件给我很大的感想,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细大意,只有认认真真,才能把事情做好。从此以后,我做作业不再粗心马虎了,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象棋格中放米粒

作者三(1) 孙娇

一天晚上睡觉前,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我等得不耐烦了,说:"赶紧出题吧!"爸爸说:"你先别急啊!进入正题啦!一个术士揭了招贤榜。他发明了一种棋,使国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国王高兴地问术士:"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呢?"术士赶紧说:"大王,我只请您在那个棋盘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两粒米,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米,然后在后面的每1个格子放下比前1个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满了,也就是我要求的奖励。"国王一口答应了。问题来了,国王能不能把这些米奖给术士呢?

这还不容易吗?我偷偷地拿来一台计算机,爸爸却说:"谅你用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我可有点心慌了,因为我爸爸可不开玩笑。

让我们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从第1格到第64格,2必须相乘64次,再减去1,经过我一个小时的计算,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惊人呢?原来是因为这个术士聪明地将2作为基本倍数,棋盘上的格数64作为这个倍数的被乘数,那么这个2就必须不断相乘64次,至于为什么要减去1,那是因为第一个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数量确实很少,可是,如果这个2,不断乘下去,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数目。缺乏数学知识的国王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如果数学水平不高的人确实很容易吃亏。我要抓紧时间钻研一下奥数题才行。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运用假设法巧解题

作者三(1) 闫硕

假设法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运用此法可使解答更快更好。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这样一道思考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初看这题确实有点难,但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反复读了几遍题目,思路渐渐打开。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0÷10=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用还原法快速解题

作者三(1)滕可欣

还原法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运用此法,可快速解答有关问题。今天我看课外数学书时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甲乙两棵树上

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乙树飞走4只总数就少了4只即30-4=26只,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3-3+4=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学会了运用还原法解答问题,同时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的。

指导老师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分数很好用

作者三(1)李冰蕊

我们学习了分数,知道了分数是不同于整数的一种新的数。这种数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表示实际的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星期天上午,我们一家到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分到1/3,即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老爸的2个鸡腿,妈妈说:“这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分之几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这里的3/4,7/12,5/12就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下午,我们又到超市买东西。我买了1/2千克的栗子,妈妈买了3/4千克的土豆,又买了7/2千克的鸡蛋。最后我们付了钱就回家了。这里的1/2千克,3/4千克,7/2千克表示的就是实际的数。

今天我们一家玩的十分高兴,同时我也感到分数在生活中真的很好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7、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练习巩固

三年级下册数学手抄报

一、填空题:20分 1.根据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或运算符号。 56+257+243= +(○) 165×57+165×43= ○( ○ ) 2.把26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3.一个数由2个十、8个十分之一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读作()。 4.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 5.5元5角5分=()元 3.05千克=()千克()克 30千克=()吨 0.23米=()毫米 125厘米=()米 78平方分米=()平方米 6.把0.08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8;把52缩小到原来的()是0.052。 7.42-14÷7先算(),再算()。 8.在○填上“<”“=”或“>” 144+18÷6○(144+18)÷6 11×(25-23)○11×25-23 8×35×125○125×8×35 9.如果贝贝在晶晶的东偏南35°的方向上,那么晶晶在贝贝的()方向上。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85乘23与7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85×23+77()

2.24×5×76×5=(24+76)×5 () 3.在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56×17+43×17十17的简便算法是(56+43+l)×17() 5.比0.4大比0.6小的小数只有0.5。()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在学校团体操表演中,男生有400人,女生有340人,每行站20人,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正确列式是()。 ① 340÷20-400÷20 ②20×(400-340)③(400-340)÷20 2.学校食堂买了8套不锈钢碗,每套里装9只,共花去216元钱,每只碗多少元钱? () ① 216÷9×8 ②216÷8×9 ③216÷(9×8)④2l6×9×8 3.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①8 ②7 ③5 4.把33缩小为原来的1/10是() ①0.33 ②3.3 ③330 四、直接写出得数。5分 650÷50= 98+17= 103×40= 380+320= 546—299= 9÷100= 2.7×l0= 37十68×0= 25×14-25×10= 56×78×0= 五、下列算式漏了括号,请你补上。2分 160÷20+15×2 160÷20—15×2

(完整word版)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1、巧量金字塔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田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动物学校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几个角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5、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2、5、10 从1-10这10个自然数,分为“重要数”和“非重要数”,1、2、5、10这四个数是“重要数”,3、4、6、7、8、9这六个数是“非重要数”。用四个“重要数”,可以运用最少的加减,就能得到另外六个“非重要数”。比如 1+2=3,2+2=4,5+1=6,5+2=7,5+2+1=8,5+2+2=9这就是区别“重要”和“非重要”的原因。用1、2、5、10这四个“重要数”作为人民币的面值的原因就是,可以用最少张数的人民币,实现人们的交易。 6、数学的故乡 数学的故乡在哪里?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数学史最长呢?

2017新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专项练习题

“倍的认识”专项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 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 第一行:○○○○ 第二行: 7、4×7读作( )。它表示( )个( )是多少,也表示( ) 的 7倍是 ( )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11、 把8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8个里面有()个()。 ()是()的()倍。 16、圈一圈、填一填:

(1)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的()倍是()的个数。 (3)()的个数除以4是()的个数。 17、小欣今年5岁,妈妈今年35岁。 (1)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3)10年后,妈妈比小欣大多少岁? 18、 3个6也可以说( )的( )倍,5的7倍就是( )个( )。 19、小汽车准乘5人,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准乘多少人? 20、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1、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22、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23、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24、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小明和爷爷年龄的总和是爸爸年龄的2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故事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出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分数”对于孩子来讲是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进行理解,所以要想彻底理解分数的意义是一件不简单的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尽可能将抽象内容转化成形象内容,便于他们理解。 在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大量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发现课堂效果还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临下课时,我出了一道题:12根小棒,要拿出他的3/4,拿出了多少根?写完后,我想,这道题一定会难住他们的,因为这节课我并没有讲这样的例题。同学们读完题后,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邹着眉头,在努力地思考着……我们班的张某某,号称“机灵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12根木棒画完了,接着又将他们平均分了4份,拿出了其中的3份,数了一数,兴奋的喊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一共拿出9根木棒。当时我高兴极了,没有想到真的会有学生做出来。我顺势说:“张某某同学真聪明,她通过画图方式把这道题解决了,你们该怎么办?”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在本上画了起来,不一会我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回答声:9根 9根…….。黄某某同学在班里是个“快嘴”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一共有12根木棒,平均分成4份后,取出3份,3份就是9根。我兴奋地鼓起了掌,笑着说,老师没有想到你们表现这么好,没讲的题,你们居然做出来了,太让我意外了。 老师还想出一道更难一点的题,你们有兴趣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有”。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同学们迅速的撕下一张纸,折成正方形,然后开始对折一次,很快得出了平均份数是2份,又继续对折二次,三次,得出的份数分别是4份,8份,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折纸的次数多,已经没有位置可折了,可黑 板上的题明明写着对折四次,五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多少?这下同学们可犯愁了,他们皱着眉头望着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教室里又一次安静下来,突然,我们班的“大高个”周某某兴奋地喊到“老师,我知道了,对折4次,5次……平均份数分别是16份,32份……同学们吃惊地望着他。 “32份,那么多,怎么折出来的啊?” “当然不是折出来的,而是找规律找出来的”,周某某得意的说。 “啊!我也找到规律了,平均份数分别是前一次份数的2倍,”黄某某高兴地说。 我赶紧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太聪明了,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这节课,你们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完美,你们不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找规律”,把新旧知识恰到好处的连贯起来,你们不仅可爱,而且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感到震惊,感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测试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一、填一填 1.18里面有()个6,18是6的()倍。 2.2的3倍是(),5的4倍是()。 3.4×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 的()倍是()。4.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片花瓣。 5.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6.()里最大能填几? 6×()<45 7×()<58 4×()<19 2×()<15 5×()<36 8×()<25 9×()<66 3×()<20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吨=()千克300厘米=()分米=()米15千米=()米30000克=()千克4分米=()厘米120分=()小时 3小时20分=()分5厘米=()毫米140分=()小时()分二、选择 1.8的4倍是多少?( ) A.12 B.4 C.2 D.32 2.9是3的( )倍。 A.3 B.27 C.6 D.12 3.7个5是( )。 A.12 B.40 C.75 D.35 4.36里面有几个4?( ) A.8 B.32 C.9 D.38 5.要使●是○的2倍,再画()个●。 A.3 B.4 C.5 D.2 三、计算 1.口算 72÷9=9×4=27÷3=4×4=5×7=32÷8= 56÷8=21÷7=6×7=7×4=15÷3=54÷6= 2.脱式计算 701-7×7 561+9×8 18÷3+498 65+(205-78) 3.文字题 6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20里面有几个5?35是5的几倍? 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6,它们的积是多少? 4的9倍是多少?63是9的多少倍?18里面有几个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练习题

5 倍的认识 1. 我会填。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是的()倍,15里面有()个3. (2)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一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二行的()倍。8里面有()个2。(3)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个。(4)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8倍。第二行摆()根。 2.王奶奶养了12只小鸡,4只大鸡,小鸡的只数是大鸡的几倍? 3.王老师有 50元钱,买6副球拍够吗? 每副8元 4. (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2)去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5.1 倍的认识 1.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 2.给下面的□涂上颜色,使涂色的个数是没有涂色的个数的3倍。 □□□□□□□□□□□□ 3.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第一行的5倍) 第二行摆()个○。 5.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第一行: 第二行:○○○○○○○○○○○○○○○ )倍。 列式:()。 2.填一填。 (1)48是6的()倍,列式:()。 (2)72是9的()倍,列式:()。 3.小山羊的体重是36千克,小狗的体重是4千克,小山羊的体重是小狗的几倍? 5.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数一数,填一填。

(1)倍。 (2的3倍,有(? 2.求8的7倍是多少,就是求()个()是多少。列式:()。 3.红气球有8个,黄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的5倍多5个。黄气球有多少个? 4.乐乐有4块糖,伟伟给乐乐3块糖后,伟伟的糖的块数是乐乐的3倍。伟伟原来有多少块糖? 5.4 练习十一 1.填空。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27;3的()倍是12。 (3)18里面有()个6,18是6的()倍。列式:()。 2.动物园里有36只鸽子,每间鸽舍可以放4只鸽子。一共需要多少间鸽舍? 3.操场上跳绳的有4人,踢足球的人数比跳绳的6倍多1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4.明明今年4岁,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 (1)今年妈妈多少岁? (2)再过2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

三年级数学小报

2009年3月2日 第 1 期 主编:三(2)班 顾子仪 小熊开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由于热情待客,价格合理,生意挺不错。 这一天,森林商店的老板狐狸来到水果 店,东瞧瞧西望望,然后问:“这里的西瓜和苹果怎么样?我想买一些,价格是多少?”小熊赶忙答道:“你放心,西瓜又甜又香,苹果又脆又甜。我们店的价格也是最公道的,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 狐狸拿起一个西瓜拍了拍,又挑了一个苹果闻了闻,说:“恩,是不错。我想买1775千克苹果,225千克西瓜,合起来一共是2000千克。这样吧,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为了计算方便,就按平均每千克3元卖给我,行吗?” 小熊想了想,“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平均下来1千克(1+5)÷2=3(元)。对呀,这是一样的算法。”看到这么一大笔生意,小熊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很快,狐狸就找来了一辆大卡车,把2000千克的苹果和西瓜搬到了车上。装完后,狐狸数了一沓钱,递给小熊。 小熊接过来,数了数,说:“狐老板,你算错了吧?就算我只卖了1700千克苹果,5×1700=8500,也有8000多元啊!这里只有6000元。” 狐狸说:“没错呀!平均1千克水果3元,一共是2000×3=6000(元)吧。” 小熊急了,拿出计算器就算起帐来,“苹果1775×5=8875(元),再加西瓜225元,一共应付9100元。我这可亏了3100元。” 狐狸说:“可这是我们说好的,我算的也不错呀!” 两个人闹到了市场管理员老牛那里。老牛听了小熊的申诉,说:“你是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其实1775千克苹果和225千克西瓜混合后的平均价格,应该是:(1775×5+225×1) (一)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 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大约二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了。二)在世界四大洋中,倍,太平洋的平米,印度洋的平均水深比太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平均水深各是多少米?(三)小东同学是名小网民,他每天都要到互联网上去看一看。昨天,他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中国平均每秒向大海排放污水约倍,倍。看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韩信,从小才智出众,聪颖过人。七岁的时候,有一次,点招待客人,他用刀子将一块糕仔细分成形状、要按同样办法分另一块糕的时候,站在一旁的小韩信了点头,吗?他的父亲又是如何切的?韩信的老师恰巧是这群宾客的其中一位,特,形糕饼来便能将这块糕饼分成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八块呢?”信的老师答道:“七刀!”说罢,便当场示范了起来!韩信思索了一下,高兴的说道:了五刀切出来呢! 生中,唯有韩信日后能成大器,韩信的第二次五刀切法吗?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酒店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 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请说说您的算法。”“人数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在您这儿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一个题目,刘先生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一间5人房;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一间5人的,一共11间。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刘先生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聪明的小男孩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

数学小故事100字12篇

《数学小故事100字》 数学小故事100字(一): 《数学小故事100字》 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100字(二): 《数学小故事100字》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决定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小故事100字(三): 《数学小故事100字》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小故事100字(四): 《数学小故事100字》 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只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能够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样没想到。之后星星说:那我们怎样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 数学小故事100字(五): 《数学小故事100字》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小故事100字(六): 《数学小故事100字》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

聊城市2019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附答案

聊城市2019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应用题总分 得分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数相乘积是40。如果一个乘数除以5,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是();如果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3,那么积是()。 2、0.4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 3、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度。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度。 5、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 6、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1个平角=()个直角。 7、24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 8、在小数“3.85”中,“8”表示()。 9、9.05×4.7的积有()位小数;0.28×0.17的积有()位小数。 10、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46 97 203 59 66 22 501 310 80 1933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2、盒蒙牛酸酸乳的净含量是250毫升,请问要()盒这样的酸酸乳才能倒满一个2升的瓶子。 A、4 B、6 C、8 D、10 3、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4、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 、2cm 4cm 6cm B 、5cm 6cm 1dm C 、4cm 3cm 2dm D 、4dm 5dm 9dm 5、8×27×125=27×(8×125)=27000,这里运用了()。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缩小100倍 7、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那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三种皆有可能 8、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A.1条 B.2条 C.无数条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要求: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 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 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

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的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题 教材第50、51 页。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 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 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个性化调 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3课时)

五倍的认识 第1课时倍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例1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情境导入】 导入: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 师: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和白萝卜(10根)。 师:请你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发现了什么? 生1: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 生2: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师:怎么摆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 学生到黑板上摆。 师提示:摆时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红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预设一: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师:真好!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预设二: 如果学生没有答出:“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可借助其他例子,如小鸡与公鸡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 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胡萝卜有2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 师: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个2根?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 学生数,师板书。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我们就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边说边圈出2根胡萝卜),红萝卜有3个2根(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2.进一步理解“倍”。

三年级数学小报

三年级数学小报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耐人寻味的数学比喻 1、爱因斯坦的成功等式: 有一个青年人,请爱因斯坦说出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写出了一个公式:A=X+Y+Z ,并解释道:“A 代表成功,X 代表劳动,Y 代表适当的工作方法。”青年人以为最大的秘诀在最后一项,就迫不及待的问:“那么,Z 代表什么呢?”不料,爱因斯坦回答道:“Z 代表是少说废话!” 2、爱迪生的天才等式: 狼与兔子的速度 狼的时速可达60公 里。 兔子最快约为时速36公里。 最快的船 2009年3月2日第1期 主编:三(2)班顾子仪 小熊开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由于热情待客,价格合理,生意挺不错。这一天,森林商店的老板狐狸来到水果店,东瞧瞧西望望,然后问:“这里的西瓜和苹果怎么样?我想买一些,价格是多少?”小熊赶忙答道: “你放心,西瓜又甜又香,苹果又脆又甜。我们店的价格也是最公道的,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狐狸拿起一个西瓜拍了拍,又挑了一个苹果闻了闻,说:“恩,是不错。我想买1775千克苹果,225千克西瓜,合起来一共是2000千克。这样吧,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为了计算方便,就按平均每千克3元卖给我,行吗?”小熊想了想,“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平均下来1千克(1+5)÷2=3(元)。对呀,这是一样的算法。”看到这么一大笔生意,小熊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很快,狐狸就找来了一辆大卡车,把2000千克的苹果和西瓜搬到了车上。装完后,狐狸数了一沓钱,递给小熊。小熊接过来,数了数,说:“狐老板,你算错了吧?就算我只卖了1700千克苹果,5×1700=8500,也有8000多元啊!这里只有6000元。”狐狸说:“没错呀!平均1千克水果3元,一共是2000×3=6000(元)吧。”小熊急了,拿出计算器就算起帐来,“苹果1775×5=8875(元),再加西瓜225元,一共应付9100元。我这可亏了3100元。”狐狸说:“可这是我们说好的,我算的也不错呀!”两个人闹到了市场管理员老牛那里。老牛听了小熊的申诉,说:“你是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其实1775千克苹果和225千克西瓜混合后的平均价格,应该是:(1775×5+225×1)÷(1775+225)=9100÷2000=4(元)……1100(元),即1千克要4元多。你按1千克3元的价格卖给狐狸,当然就亏大 了。”听了这番话,小熊哑口无言。看着狐狸得意洋洋地把西瓜和苹果运走了,小熊真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数学。 (一)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 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大约二千年前,人们就已经 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了。二)在世界四大洋 中,太平洋的平均水深约是大西洋的3倍,太平洋的平均水深比大西洋多400米,印度洋的平均水深 比太平洋少103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平 均水深各是多少米?(三)小东同学是名小网民, 他每天都要到互联网上去看一看。昨天,他在网上 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中国平均每秒向大海排放污水约316吨,美国是中国的2倍,俄罗斯是中国的3倍,其他沿海国家向大海排放污水的问题是中国的29倍。看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古典智力题) 韩信,从小才智出众,聪颖过人。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八个客人。韩父拿出两块正六角形的糕点招待客人,他用 刀子将一块糕仔细分成形状、面积相同的8份。正要按同样办法分另一块糕的时候,站在一旁的小韩信说:爹爹,你刚才共切了十一刀,依我看,只要切五刀,也能把它切成大小、形状一样的八块。韩信自 信地点了点头,随后比划一下后切了起来你知道小韩 信的切法吗?他的父亲又是如何切的?韩信的老师恰 巧是这群宾客的其中一位,看到了韩信送来的糕点,觉得模样奇特,韩信见状,玩心大,便又拿了个一模一样的正六角形糕饼来,并问夫子说:“夫子啊!您要切上几刀,便能将这块糕饼分成大小形状一模一样 的八块呢?”韩信的老师答道:“七刀!”说罢,便当场示范了起来!韩信思索了一下,高兴的说道:“夫子,弟子也能只用了五刀切出来呢!”做了第二次不一样的五刀切割!事后韩信的老师对其学生言道:“我一生所教的学生中,唯有韩信日后能成大器, 有所作为。”您能推敲出韩信老师的七刀切法和韩信的第二次五刀切法吗? 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特别,动物们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 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 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更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用,都不愿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 突然一只大象不小心掉进一个洞里面,洞很深很黑,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倍的认识》单元练习卷一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 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 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 第一行:○○○○ 第二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 也表示()的7倍是()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11、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几?(2)4的9倍是多少?

(3)3的9倍是几?(4)4个5是多少? (5)8个4是多少?(6)6和2相乘是几? (7)5个9相加是几? 12、小汽车准乘5人,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准乘多少人? 13、妈妈买了6斤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买了多少斤梨? 14、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多少片花瓣? 15、一件衣服有4个扣子,7件衣服有多少个扣子?

16、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17、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小明和小亮看同样的书,小明看了7页,小亮看的页数是 小明的5倍,? 列算式: 答:。 (2),□的个数是△的7倍,□有 多少个?? 列算式: 答:。 (3)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 列算式: 答:。 18、24个小朋友吃晚饭,每人用一个饭碗,平均3个人共用一个菜碗, 平均4个人共用一个汤碗,这顿晚饭一共用了多少个碗?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 识教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倍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熟悉的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的情境,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摆一摆、辨一辨、做游戏等活动,能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准确说出“几份”就是“几倍”,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倍的含义。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发现图中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以评价目标1。 2.创设“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感知倍的含义,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以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评价目标1) 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2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2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要求: (1)注意停顿。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的表现真棒,伴随着大家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意义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小故事 【篇一】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在小的时候,兔妈妈给她讲《阿凡提的故事》 当小兔子听到阿凡提种下16个金子变成32个金子时,便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自己种下一元钱就会变成两元钱,种下两元钱就……。嘻嘻,这下发财了!这事不能让妈妈知道,小兔子还没听完就骗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厕所。” 不等妈妈回答,小兔子拿起一元钱就冲出房门到院子里,找到一个花盆,把钱埋了进去…… 妈妈见小兔子迟迟没有回去,就到院子里来找小兔子了。小兔子把自己的秘密得意扬扬的说了出去,妈妈听了,笑着说:“来让我看看发芽了没有。”说着将钱挖了出来。小兔子一看,怎么还是一元钱?妈妈说:“故事还没有讲完,你就急着出来了,原来是种钱来了!” 妈妈又将半个故事将给小兔子听。哈哈,原来阿凡提种金子是为了对付大财主而想出的计谋哇! 【篇二】 一天晚上,小白兔美美站在阳台上玩,她看到星星在乌黑的夜晚里眨着明亮的眼睛,把夜晚装扮的非常美丽。她想要数星星

但是星星太多了就叫了他的朋友;莎莎,小猫,和花花松鼠,和她一起数星星,她们数呀,数呀,终于数完了;可是谁也不知道总共是多少颗、这时刚好森林数学家长颈鹿走了过来。她们问长颈鹿怎么算出总共是多少颗星星?长颈鹿分析了一会儿,就问莎莎数了几颗,莎莎想了想说:“嗯,我数了5652颗星星!”我数了7584颗,花花也说道!“我和莎莎数的一样多”!美美说。长颈鹿说:“既然你们都知道自己数了多少我就帮你们算一下吧!”长颈鹿说:5652×2=11304颗,这是美美和莎莎数的,11304+7584=18888颗是总共多少颗!长颈鹿兴奋的说:“啊,”我们把星星都数完了,它们有18888颗,三个快乐的小伙伴又兴奋又高兴地叫道!站在旁边的长颈鹿听见她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于是就对她们说:“天上的星星有无数颗,你们数的只是你们这一片的星星!”“哦”!她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通过这件事,三个小伙伴明白一个道理,她们知道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只看到自己那一片天,其实天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都看不到,需要我们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谭坝学校张艺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 师:下面请您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您能拍3个2下不?生拍(连续) 师:您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就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 生:中间停顿一会儿 师:试一下 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 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瞧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 大家仔细观察,您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瞧一下胡萝卜与红萝卜 生:、、、、、、、 师:您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 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 (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就是3倍呢?)

(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与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重复一遍 关于“倍”您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动手操作中体验“倍” (1)细心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刚才我们根据情境搜集到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几根?(10根),贴好图片,结合刚才的学习,您能用学具袋里的图片摆出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不? 请您摆一摆,在书上圈一圈,再与同位说一说 谁来汇报?(到前面边摆边说) (2)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5倍,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边听边板书: 胡萝卜⊙⊙2根 白萝卜⊙⊙⊙⊙⊙⊙⊙⊙⊙⊙ 5个2根 贴—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5倍 同学之间说一说 师:好,现在请您仔细瞧,您又发现了什么?(老师再放两根白萝卜) 白板演示:胡萝卜⊙⊙ 白萝卜⊙⊙⊙⊙⊙⊙⊙⊙⊙⊙⊙⊙ 生: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怎么瞧出就是6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