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控制的单通道,车辆检测器td36用户手册0p

交通控制的单通道,车辆检测器td36用户手册0p
交通控制的单通道,车辆检测器td36用户手册0p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 理论分析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容涉及交通立法、法律性或行政性的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性的管理措施以及信号控制技术等各个方面,也就是实际工作中所谓“交通综合治理”中的各种治理措施。 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从宏观上来说,在交通管理中实际上是包含了交通控制的容的,所谓交通控制实际上是交通管理的某一表现方式。因此,在现代交通管理中,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分为两类: 1)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订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 2)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譬如单向交通、公共交通专用道等,都是一些技术措施,并不列入交通法规,不具有法律意义,但在实施时,必须由交通管理部门在这些路上设立具有法律意义的交通标志或标示,才能强制实施,这类技术措施,可称之为交通治理,以有别于交通管理,但目前一般都统称为“交通管理”。 其实,区分“交通执法管理”和“交通治理”,对不同管理部门明确职责是有意义的。譬如,“交通需求管理”,若因这译名中含有“交通管理”四字而也把它统归到“交通管理”中来,那“交通需求管理”的绝大部分容、措施和方法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难以承担和执行的。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文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9001- 0410-110 ■安装检测器 ■接线图 车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 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 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约10—20mm)以方便维护。并且应当注意其 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oC。检测器能否良好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 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 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使用及工作指示 接通电源后,检测器将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约3秒。校准进行时,面板上的LED会闪烁(亮0.5秒,灭0.5秒)几次。在校准期间,不应有车停在线圈上。当校准成功后,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熄灭,当线圈上有车通过时,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亮起,且存在输出继电器1(7、8脚)吸合导通;若在校准过程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电感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对应的LED指示灯会不 停地闪烁。其闪烁 情况如下: 线圈未连接: 线圈电感太小: 线圈电感太大: ■工作频率调节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开关5(LB)用于设置线圈2的频率;DIP开关6(LA)用于设置线圈1的频率。开关在“ON”位置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双路车检在出厂时已将线圈1设为高频,线圈2设为低频。所以用户一般不需对线圈频率作调整。 ■灵敏度调节 灵敏度调节使用顶端面板上的滑动开关,有三档:H为高灵敏度,M为中灵敏度,L为低灵敏度。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较低档位,在实际测试后如果车辆检测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直至车检器稳定、正常工作。 ■继电器输出方式 当有车辆进入线圈时,继电器的输出方式由主控板上的拔码开关设定(见左图)。 双路车检有两个线圈,对应有两个输出继电器。线圈1(7、8引脚)对应继电器1(5、6、10引脚)的输出为固定的存在输出信号,线圈2(7、9引脚)对应继电 器2(3、4、 11引脚)的 输出信号 由DIP拔 码开关的 DIP1、 DIP2、 DIP3 (SW0、SW1、SW2)决定。 表 一双路 A-D型 表二、H/ I/ K 车辆存在 检测模 式输出 信号与设置 车辆方向(计数)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检测器复位 当检测器上电时,或改变顶端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检测器会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后,检测器会被初始化为无车状态。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 220V±10% 110V±10% 24V±5% 12V±5% DC 24V±5% 12V±5%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8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电阻小于10欧姆。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 英文名称: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学时与学分:48 /3 先行课:道路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课程学科类别:工学交通运输类 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书目: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 段里仁,交通工程学,北京出版社 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及答辩评分+考勤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课程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对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与交通安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交通管理的内容、设施、交通控制的原理、技术及设备,使学生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主要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交通管理概论;交通管理法规;交通行政管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快速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概论。

基本要求: (1)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2)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部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难点部分: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四、实验安排 本课程安排实验教学8学时,每次实验2学时。见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学目的 就是要服务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需要,以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为主,突出西部区域交通特色,加强国际化进程,与世界交通技术发展同步。 六、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行管理、交叉口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影响分析等交通管理思想与方法;理解和掌握交通控制思想、车流运动机理、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感应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等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学习运用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其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并通过

TLD100-110车辆检测器技术手册V200印刷版

TLD-100/110系列车辆检测器 技术手册 版本 2.00

TLD-100/110型智能车辆检测器,主要用于车辆存在检测。适用于停车场、公路车辆收费站以及交通信号灯控制等系统。TLD-100和TLD-110系列均为单通道型,它只能联接一个电感线圈,但有两个输出继电器可提供两组输出信号;TLD-100和TLD-110系列分别提供不同的输出信号供用户选择。 工作电源:AC220V、AC110V、AC/DC24V、 AC/DC12V 可选择,2.5W功率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0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 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 电阻小于10欧姆。 储存温度:-40oC到+85oC

工作温度:-40oC到+65oC 相对湿度:最大95% 外形尺寸:85×74×36mm 3.1 检测器的安装 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10—20mm)以方便维护。 检测器能否良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3.2 车辆检测器接线示意图

图一、TLD-100/110接线端子接线示意图 3.3 工作频率设定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开胶壳。DIP开关6(LA)用于设置频率;开关在“ON”位置时表示低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TLD-100和TLD-110在出厂时已设为高频。当两个检测器的安装距离较近时,用户可以将两个检测器设置成不同的频率。

《交通管理与控制》重点

1.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是一种静态管理。 2.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它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3.交通管控的目的: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更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并降低汽车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4.交通管控的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通行权:在平面分离上,车辆、行人按规定在各自的道路上有通行的权利;在时间分离上,车辆、行人按交通信号、标志或交通警察指挥指定在其通行的时间内有通行的权利。 6.先行权:各种车辆或行人在指定平面和时间内共同有通行权的前提下,对车辆、行人在通行先后次序上确定优先通行的权利。 7.问: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答:交通管理能整合现有的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道路的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的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而保证道路畅通。 8.交通所带来的问题:安全问题,能源问题,土地问题,环境问题。 9.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交通系统管理 10.TDM: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交通需求管理 11.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1.交通治理五阶段:传统交通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可持续交通发展阶段 2.交通管理分类: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 3.交通管理规划内容:城市交通管理现状问题与需求分析,制订城市交通管理发展目标和策略,建立交通管理长效发展机制,近期交通系统管理改善方案制定,智能交通与高新技术发展应用规划,拟定交通管理规划实施行动计划。 4.交通规划编制原则: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相一致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应遵循远期讲战略、中期粗、近期细与标本兼治的原则。可实施性和滚动原则。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所赋予和规定的交通管理职权和事权,是国家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施行交通管理权力的主要依据。 2.全局性管制:在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的那些措施。 3.局部性管理:仅在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才有效的一些措施。 4.交通法规的层次:交通法规按其有效性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法规。(全国性法规应具有全局意义,是一种必须在全国统一执行的一些规定。全国性法规是制订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应是当地具有全局性含义的管理措施。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及交通特点,在全国性法规为依据的前提下,制订当地必须统一执行的一些补充规定。地方性法规是对全国性法规作的一些不矛盾的补充。)局部性管理措施。(可认为是交通法规的补充和外延。) 5.交通法规的内容:对人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1.交通行政管理的内容:交通行政管理是最高层次的交通管理,它的内容涉及交通管理的职能、体制、手段等多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在围观层面上…… 2.车辆驾驶人的管理主要包括:驾驶证管理、驾驶人教育管理、驾驶人驾车管理等。 3.对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4.车辆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行驶性能,保证交通安全。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名词解释 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 Ge/C表示。 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11.全无控制交叉口:是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娇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12.交通信号:在道路上用来传送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流通行或停止的光、声、手势等。道路交通常用的信号有手势信号和灯光信号。 13.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 判断题 1.路宽小于10m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1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错) 2.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错) 3.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对) 4.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错) 5.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对) 6.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错) 7.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错) 8.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对)

车辆检测技术的介绍

车辆检测技术的介绍 摘要: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分析、决策、调度和疏导的依据。本文分析了智能交通中常用的车辆检测方式、环境适应性和优缺点及线圈检测和视频检测的应用。 1.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车辆检测方式采集有效的道路交通信息,获得交通流量、车速、道路占有率、车间距、车辆类型等基础数据,有目的地实现监测、控制、分析、决策、调度和疏导。目前,车辆检测器的种类很多,如有线圈检测、视频检测、微波检测、激光检测、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磁力检测、红外线检测等。本文列举了几种国内智能交通中常用的车辆检测方式、环境适应性以及优缺点。 2.车辆检测方式特点比较 2.1线圈检测方式 通过一个电感器件即环形线圈与车辆检测器构成一个调谐电子系统,当车辆通过或停在线圈上会改变线圈的电感量,激发电路产生一个输出,从而检测到通过或停在线圈上的车辆。线圈检测技术成熟、易于掌握、计数非常精确、性能稳定。缺点是交通流数据单一、安装过程对可靠性和寿命影响很大、修理或安装需中断交通、影响路面寿命、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另外高纬度开冻期和低纬度夏季路面以及路面质量不好的地方对线圈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的。 2.2视频检测方式 视频检测方式是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路面运动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视频处理技术。它能实时分析输入的交通图像,通过判断图像中划定的一个或者多个检测区域内的运动目标物体,获得所需的交通数据。该系统的优点是无需破坏路面,安装和维护比较方便,可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它的缺点是精度不高,容易受环境、天气、照度、干扰物等影响,对高速移动车辆的检测和捕获有一定困难。因为,拍摄高速移动车辆需要有足够快的快门(至少是1/3000S )、

地磁车辆检测器安装(参考指南)说明书V1.0

地球磁场型车辆检测器/车位探测器安装说明书 参考指南(V1.0) 概述 地磁车辆检测器安装方式有两种: 一、埋入路面下安装。埋入路面下安装优点:车辆距离检测器安装固定后,其离车辆地 盘距离可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一般0.5米以内),需要埋设设备和牵引电缆线,要对路面挖掘安装空和引线槽。但工程量相对埋设线圈是很少的。另外灵敏度调节和其他参数设置可离线设置,相对占用车道时间也是很短的。所以该方式并不会在施工方面带来特别大的困扰。 二、道路侧(路)边安装。 也可选择路边安装。特别适合某些不能破坏路面或路面比较松软(安装后无法保证检测器位置长期不发生位移的)场合。这种场合下,能够在道路侧边安装仍能实现车辆检测,且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因素,地磁检测器某种意义上将是唯一的有性价比的产品选择了。另外车道较窄,宽度不超过3~4米,可选择侧边安装方式,道路两侧各安装一个检测器,就可非常方便的检测每一侧车辆;如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一般很窄,就可直接将检测器安装在护栏上,非常方便,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出入口,也可选择侧边安装(在收费亭上)。 安装方式一:埋入路面下安装

图一检测器埋设安装示意图 图一为车辆检测器在路面下安装示意图, 安装步骤如下: 1、在路面上挖掘或钻一个安装孔,宽度以能放入检测器为适宜,深度为0.2~0.6米。 2、在路面挖掘引线槽。 3、将套好(地磁检测器的)电缆线的PVC管放入槽中。 4、调节电缆线,将地磁检测器放入孔中,调整好距离地面高度H=0.2~0.4米。电缆线 要出于松弛状态。 5、往地磁检测器与安装孔间隙处填充固化且防水材料。 6、将电缆线连接到客户控制系统。 材料与安装要点: 1、PVC管选择不要太粗,比电缆线直径稍大,能套入电缆线为妥。 2、电缆线在PVC管中应处于适当松弛状态(不可处于紧绷状态),避免PVC管变形, 拉断电缆电气线。PVC与电缆出入口出要填充防水材料。 3、同样的,装PVC管的引线槽宽度以能埋下PVC槽为合适。 4、引线槽深度不能太浅,太浅,容易被车轮压塌该槽,并影响到其中的电缆性能,甚至 会压断。 5、安装孔与检测器间隙的填充材料可选用水泥或环氧树脂,沥青等,视情况而定。 参数调试: 1、参数预设置: 预固定好检测器(只要确实保证检测器不会移动,)。然后,根据参数设置步骤设置背景参数,灵敏度,反应设置,恢复设置等,可按参考下表。 表1 反应设置数恢复设置数灵敏度 小于5 小于5 30~200 高速100公里/小时 较高速60~100公里/小时 5~30 5~30 30~200 中速40~80公里/小时 20~30 20~30 30~200 大于30 大于30 30~200 低速10~40公里/小时 设置后,按规定速度范围,通过一辆汽车,应能被检测到,否则要检查检测器与安装孔是否有问题。 2、固化安装,如果预调通过,说明安装高度基本合适,检测器没有故障,可填入防水、 固化材料,进行防水和加固。 安装方式二:道路侧边安装 道路侧边安装是本检测器不同与线圈型检测器的鲜明特点,它由于这种特点,它可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性价比,最小的施工量。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理论分析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内容涉及交通立法、法律性或行 政性的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性的管理措施以及信号控制技术等各个方面,也就是实际工作中所谓“交通综合治理”中的各种治理措施。 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或采 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从宏观上来说,在交通管理中实际上是包含了交通控制的内容的,所谓交通控制实际上是交通管理的某一表现方式。因此,在现代交通管理中,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分为两类: 1)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订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 2)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譬如单向交通、公共交通专用道等,都是一些技术措施,并不列入交通法规,不具有法律意义,但在实施时,必须由交通管理部门在这些路上设立具有法律意义的交通标志或标示,才能强制实施,这类技术措施,可称之为交通治理,以有别于交通管理,但目前一般都统称为“交通管理”。 其实,区分“交通执法管理”和“交通治理”,对不同管理部门明确职责是有意义的。譬如,“交通需求管理”,若因这译名中含有“交通管理”四字而也把它统归到“交通管理”中来,那“交的绝大部分内容、措施和方法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难以承担和执行的。”通需求管理.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随车辆与道路交通而生。随着社会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也在不断变化。初期的交通管理的目的是最基本的交通要求——保障交通安全。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道路上出现了车辆拥挤、阻塞的现象,因此,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交通管理与控制达到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畅通的目的。在采取各种疏导措施之后,车辆还是不断地增长,交通拥挤、阻塞现象日趋严重;由于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速度总是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交通效率总是有限的,因此,迫使近年来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采用“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量的需求。 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除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的传统目的外,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并降低汽车交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车辆检测器

交通流检测技术及应用 摘要:车辆检测器是用来实时采集通过检测点的车辆有关交通信息的设备,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和设备监视等方式,向监控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单元提供各种交通参数,是监控中心分析、判断、发出信息和提出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车辆检测器交通信息 Abstract: ITS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basic one of the information source, only for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having accurate master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and play such as traffic guidance and so on ITS functions, so the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ITS technology ,so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echnology. Traff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needs to rely on all kinds of detect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mainstream detector technologies, and gives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on the performance. Key words: traffic information; vehicle detector 分类 ①按安装方式分为永久式安装(固定式安装)、临时性安装(便 携式安装); ②按采集时间长短分为连续式采集设备(一般采用永久式安 装设备)、间隙式采集设备(多采用临时性安装设备); ③按检测技术方法分为感应线圈检测、视频检测、微波检测、 气压管检测、超声波检测、磁映像检测、红外检测、激光检

车辆检测控制器参数设置说明

车辆检测控制器参数设置说明 每块检测板上有5个指示灯,从上而下,第1个为电源指示灯,其它4个为CH1至CH4的状态指示灯,分别对应4个检测通道,当有车辆经过时相应的状态指示灯会亮起;在复位或上电时,状态指示灯会快速闪烁多次,正常情况下会熄灭,但是如果慢闪,则代表线圈为断路或车检器有故障;如果快闪,则表示线圈短路。 面板上共有3个6位拔码开关,从上而下,依次为SW1、SW2和SW3。 1.灵敏度设置 根据需要设定车检器的灵敏度,使其对期望监控的车辆有正常信号输出。SW1和SW2是灵敏度选择开关,用于选择通道和设置每个通道的灵敏度。其中可以选择任意通道工作或不工作。每个通道的灵敏度可以单独设置,共分七级。其中7级灵敏度最高。设置方法见下表。SW1用于设置1通道和2通道。SW2用于设置3通道和4通道。(1=ON,0=OFF) 2.存在时间 状态选择开关SW3的第1和第2位用来设置存在时间。进入型和离开型输出信号脉冲宽度为15ms。存在型输出脉冲宽度取决于车停留在地磁线圈上方的时间和“存在时间”的设置。“存在时间”分为:

10秒、5分钟,35分钟,无穷大。设置方法如下表所示: (1=ON,0=OFF) 3.工作方式 状态选择开关SW3的第3和第4位用来设置工作方式。车辆检测部分有四种工作方式:进入型、存在型、离开型、校准。 ?进入型:当车进入地磁线圈时,检测部分输出车辆检测信号。 ?存在型:当车进入地磁线圈时,“存在时间”开始有效,该信号结束时间与车离开地磁线圈的时间和“存在时间”设置有关。当车辆停在线圈上的时间小于设置的“存在时间”时,车离开线圈时,车辆检测信号结束。当车辆停在线圈上的时间大于设置的“存在时间”时,车辆检测信号在设置的存在时间到时结束。 ?离开型:当车离开地磁线圈时,检测部分输出车辆检测信号。 ?校准:此开关只为仪器调试及维修专用。 工作方式由面板上的开关SW3设置,如下表所示:

交通管理与控制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题目: 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教室: 开始时间: 2014 年06 月09 日 完成时间: 2014 年06 月1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河南城建学院《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依据 (1) 1.3设计的调查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1) 1.4设计要求 (2) 2.交通现状 (3) 2.1现状交通评价 (3) 2.2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 (3) 3. 配时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5) 3.1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 4. 单个交叉口配时方案的确定及参数计算 (6) 4.1确定信号配时方案 (6) 4.2现状信号配时 (7) 4.3计算参数准备 (8) 4.4饱和流量计算 (8) 4.5配时参数计算 (12) 4.6单点信号交叉口交通仿真 (14) 5.1选定周期时长 (16) 5.2确定信号时差 (16) 6. 设计小结 (20) 6.1设计任务 (20) 6.2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2)

1 .设计任务书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 1、能熟练运用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完成交通控制中的设计任务,解决调查、分析、参数的正确选取等问题。 2、提高设计能力,学生通过交叉口控制系统的设计训练,掌握交通控制定时信号的配时和线控的设计和计算。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详细,全面考虑配时计算时所需参数,选用适当的配时算法,进行配时设计,按指导教师要求认真收集和分析有关设计所需资料,并据此整理确定设计独方案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交一份较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1.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依据 题目: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分四组进行。 依据: 1、现场交通调查成果; 2、《交通管理与控制》教材第11、12章中点控和线控部分的内容。 1.3 设计的调查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选取长安大道沿线,长安大道-未来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A)、长安大道-和谐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B)、长安大道-清风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C)、长安大道-怀仁交叉口(交叉口编号D)进行线控设计。 调查资料如下: (1)各交叉口间距; (2)各交叉口高峰小时各流向流量数据调查 (3)PHF取0.75。 (4)调查高峰时段交叉口各流向大车率。 (5)车道使用条件,交叉口渠化现状。 (6)现有交通管理控制现状。现有的标志标线、信号配时。 (7)各交叉口自行车交通量相关参数(各个方向的自行车流量情况)。 (8)各向行人交通量。 (9)路缘石半径:西北角:10m;西南角:20m;东南角:2.5m;东北角2.5m。

TLD-600_中性车辆检测器说明书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 9001- 0600-103 ■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 AC 220 V ±10% 频率范围:20KHz ~ 170KHz 灵 敏 度: 十级可调(0~9级)反应时间:10ms 工作温度: -40oC 到+80oC 相对湿度:< 90%环境补偿: 自动飘移补偿 输出方式: 继电器 线圈电感: 推荐100uH ~ 300 uH (包含连接线) 外形尺寸:长100mm 宽70mm 高118mm ■ 线圈埋设 线圈一般切成平行四边形的凹槽采用耐高温铁氟龙线埋设多圈,测试正常后用液体沥青灌封。当地面下有较多钢筋时增加1~2圈进行补偿,线圈电感量保持在150~300uH 之间。线圈引出线必须紧密双绞以防止震动产生干扰。 请务必注意:线圈宽度的一半约为车辆检测高度。 线圈施工要点: ? 导线截面:大于0.75mm 2 ? 相邻线圈:圈数不能相同? 地面切槽:宽约5mm 、深30mm 以上 ? 灌封材料:液体沥青 ? 切槽清洗:切槽务必清洗晾干后再绕线圈 ? 绕线方法:顺时针、逆时针均可 ? 相邻间距:边到边的距离大于1个线圈宽度 ? 导线材质:耐高温铁氟龙多股镀锡铜线? 线圈引线:无接头、每米必须至少双绞20次 ■ 安装检测器 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防水、防潮、远离热源、远离强磁场的位置,与机箱壁至少保持10mm 以上的距离(切勿紧贴机箱安装)。检测器应在机箱中垂直安装,以防止接触不良。 ■ 接线方法 通常情况下,1、2脚接电源,11、12脚接线圈A ,13、14脚接线圈B ,5、6脚接继电器A1,8、9脚接继电器B1,18、19脚接继电器B2,15、16脚接继电器A2。 务必注意:线圈引出线必须紧密双绞,否则不稳定。 ■ 工作模式 当面板上DIP1拨到OFF 位置,两个线圈可独立工作(即只接一个线圈也可以工作)。 在单线圈独立工作模式(DIP1为OFF )时:线圈A 输出为继电器A2(15、16脚);线圈B 输出为继电器B2(18、19脚)。A2 和B2的输出类型有三种:车辆进入线圈、线圈上有车、车辆离开线圈,最终由面板上 的DIP2、DIP3决定。见右图在车辆行驶方向判别模式(DIP1为 ON )时:车辆由线圈A 进入线圈B 的方向信号由继电器B2输出,接18、19引脚;车辆由线圈B 进入线圈A 的方向信号由继电器A2输出,接15、16引脚。A2和B2的输出类型由面板上的DIP2和DIP3设置选择(见“选择继电器2输出”)。 无论线圈工作在何种模式,继电器A1始终只输出线圈A 的有车存在信号(不能改变),接5、6引脚;继电器B1始终只输出线圈B 的有车存在信号(不能改变),接8、9引脚。 ■ 检测器复位 当接通电源或改变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会自动复位为无车状态。 ■ 工作状态指示 接通电源或按复位按钮后,自动校准过程约2秒,面板上的状态指示灯会长亮2秒。在校准期间,如有车停在线圈上会当作无车处理。自动校准后,当线圈上有车时,对应状态指示灯点亮;当线圈上无车时,对应状态指示灯熄灭。如果检测器在工作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短路,状态指示灯会持续闪烁。 ■ 调试灵敏度 灵敏度调节使用面板上的旋转编码开关,共有十档,“0”为最低,“9”为最高。左侧的编码开关A 对应线圈A ;右侧的编码开关B 对应线圈B 。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5”档,在实际测试后如检测器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检测器达到稳定状态。 注意: “8”档或以上档位应谨慎使用!若地感线圈匝数较少时,灵敏度调至“8”或以上档位,反应太快,会导致线圈上没有车时也会误检测为有车,出现“假死”现象。 ■ 调整工作频率 当发现车辆检测器与相邻车辆检测器、中远距离读卡器、遥控设备等有干扰时,可以尝试调整工作频率,减轻或消除干扰。 调整方法:首先拆下面板四个角上的螺丝,用手指捏紧接线端子往外拉出电路板,按上图设置拨码开关SW1或 SW2的DIP1、DIP2位置,选择相应频率。SW1用于调整线圈A 的频率,SW2用于调整线圈B 的频率。一般频率越低,稳定性越好。 线圈长度建议2~3米,具体视车道而定,但线圈离两侧路肩距离大于1/2线圈宽。小 汽 车:宽1米,绕5~7圈小型货车:宽1.2米,绕5~7圈中型货车:宽1.5米,绕4~6圈 大型货车或拖挂车:宽一般1.8米,长一般3.5米,绕4-5圈 车辆由线圈A 进入线圈B 车辆离开线圈A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B 车辆离开线圈A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车辆进入线圈B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B 车辆进入线圈B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车辆由线圈B 进入线圈A 车辆离开线圈B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A 车辆离开线圈B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车辆进入线圈A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A 车辆进入线圈A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最新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 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文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 文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9001- 0410-110 ■安装检测器 ■接线图 车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 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 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 离(约10—20mm)以方便维护。并且应当注意 其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oC。检测器能否良 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 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 圈形状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使用及工作指示 接通电源后,检测器将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约3 秒。校准进行时,面板上的LED会闪烁(亮秒,灭秒)几 次。在校准期间,不应有车停在线圈上。当校准成功后, 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熄灭,当线圈上有车通过时,面 板上的“检测”指示灯亮起,且存在输出继电器1(7、8 脚)吸合导通;若在校准过程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电感 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对应的LED指示灯会不停地闪烁。 其闪烁情况如下: 线圈未连接: 线圈电感太小: 线圈电感太大: ■工作频率调节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开关5(LB)用于设置线圈2的频率;DIP开关6(LA)用于设置线圈1的频率。开关在“ON”位置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 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双路车检在出厂时已将线圈1设为高频,线圈2设为低频。所以用户一般不需对线圈频率作调整。 ■灵敏度调节 灵敏度调节使用顶端面板上的滑动开关,有三档:H为高灵敏度,M为中灵敏度,L为低灵敏度。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较低档位,在实际测试后如果车辆检测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直至车检器稳定、正常工作。 ■继电器输出方式 当有车辆进入线圈时,继电器的输出方式由主控板上的拔码开关设定(见左图)。 双路车检有两个线圈,对应有两个输出继电器。线圈1(7、8引脚)对应继电器1(5、6、10引脚)的输出为固定的存在输出信号,线圈2(7、9引脚)对应继电器2(3、4、11引脚)的输出信号由DIP拔码开关的DIP1、DIP2、DIP3(SW0、SW1、SW2)决定。 表一双路 A-D型表二、H/ I/ K 车辆存在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车辆方向(计数)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检测器复位 当检测器上电时,或改变顶端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检测器会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后,检测器会被初始化为无车状态。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 220V±10% 110V±10% 24V±5% 12V±5% DC 24V±5% 12V±5%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8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电阻小于10欧姆。 储存温度:-40oC到+85oC 工作温度:-20oC到+65oC 相对湿度:最大95% 注:在测车辆方向时,两个线圈的埋设距离不能超 过车身长度,务必使车能够同时压在两个线圈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