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4年)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4年)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4年)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4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批复》(国函〔2013〕33号),加快推进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建设,培育和发展先行区国际医疗旅游产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3〕1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一)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海南省定位为国际旅游岛,2014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4789.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又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规划的重要枢纽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根据国务院国函〔2013〕33号文批复,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位于琼海市嘉积镇城区和博鳌论坛核心区之间的万泉河两岸,规划范围20.1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9.96平方公里)。先行区距离海口约90公里,距离三亚约200公里,交通发达,地势平

- 1 -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 调研报告 ——以五指山市为例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文涵王涛【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海南省五指山市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展开,调研范围包括五指山市的南圣镇、畅好乡及周边乡镇,调研对象包括五指山市的旅游资源、教育、基础设施及政策。本次调研力图从该地区的旅游现状出发,探索该地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了解现有的政策以及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其他解决策略。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农业,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一、引言 (一)情况概述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该地因为五指山而闻名省内外,俗话说“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五指山市为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海拔328.5米,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山城。市区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10.7万。昌化江上游支流南圣河从东向西蜿蜒,流贯全城区。此地气候温和,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2.4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69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山青水秀,四季如春,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城”之称,亦被誉为“华夏养生之都”。 山城景色和民族风情是五指山市最主要的旅游内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说。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热带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数民族风情,一城就是通什的城市旅游,一路就是通贯海南岛中部的公路。山、林、情、城、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犹如镶嵌在五指山区绿涛上的一块翡翠,街道两旁菠萝蜜、椰子树和凤凰树红绿相映,美丽的南圣河像条银白色的飘带绕着山城而过。此地冬暖夏凉,清晨凉风习习,雾锁山城;午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午后乌云聚合,大雨倾盆,往往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观,飘带似的彩虹点缀天空。五指山还是黎苗传统文化歌舞及工艺品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基地,民族风情原始、古朴、浓郁,别具特色的宾馆、黎村苗寨等吸引了大量游人,是海南省每年“三月三”黎苗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的主要场所。 五指山市主要旅游景点:五指山热带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馆·七仙岭·热带植物园·中华民族文化村·卧龙山·太平

海南省_国际旅游岛_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482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赵云 尚前浪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摘 要】通过运用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了2000年与2007年海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的部分外国人市场的统计数据,揭示了海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特征。并结合市场竞争态的分析方法,将海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为稳固市场、新兴市场、潜在市场和瘦弱市场。文章还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产品开发提出积极的建议,从而为合理、有效地开发海南入境旅游市场,提高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亲景度 入境旅游 海南 市场竞争态 客源市场结构对于旅游目的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海外游客。深入认识海南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特点对于海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运用亲景度的分析方法对海南省部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以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更为主动、科学地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也对旅游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研究不同类型外国游客在目的地选择上的偏好,传统的做法是按年度计算出到某地的旅游客源国人数与到某地的旅游外国人数之比值,以此作为参照百分数,根据其比重的大小得出目的地的客源市场份额。这种方法从纵向来对客源国到旅游目的地的人数进行对比,可以为目的地决策部门提供一定参考,但难于比较不同客源国游客对某旅游目 的地的偏好程度。亲景度理论是马耀峰教授[2]于2003年提出的,主要反映入境游客进入 中国大陆后,对不同城市的选择几率和偏好。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运用亲景度指标研究客源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王力锋运用亲景度指标对海南省的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 研究,苏红霞运用该指标对西安市的英国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马耀峰[3]以全国6个旅 游热点城市为背景对美国旅华市场的拓展提出建议,汪德根[4]则运用该指标从时空的角 度对苏州的入境旅游市场进行探讨。 亲景度L 是指到某地的某旅游客源国人数M i 占到某地的外国旅游者人数 M 1之比,与到该地所在国旅游的某客源国人数C i 占到该地所在国旅游的外国人数C 1之比的商。其实质上反映了某一客源国(地)旅游者对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喜爱程度,其数学含义是某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与某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之比,也就是两个比重的比即偏爱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L =11 C C M M i i ,也即,亲(疏)景度 =旅华外国人数旅华客源人数旅景外国人数旅景客源人数 亲景度L 为大于等于1、等于零和小于1的数。L 为大于、等于 1 的客源国称为亲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策划创意思路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课题组 规划说明: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时,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海南未来,力求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对外开放上有新举措,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打造“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 旅游目的地”。 海南省旅游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课题组”根据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多方面创新,着眼于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着眼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着眼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放中发展和在创新中前进,对全省旅游统一策划和布局,努力构成陆海并举、山海齐辉、东西互补、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的旅游新格局,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的策划创意思路,并通过“国际旅游岛,大家来规划”的创新形式,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编制一个富有海南个性、高质量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第一部分总论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概念 市场要素全面国际化、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型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基本概念专题研究,略)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载体,实现旅游要素的全面国际化,实现海南旅游的转型升级,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支撑海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海南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二)总体目标: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目标体系专题研究,略)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解读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 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独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进展取得明显成就。但由于进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进展整体水平仍旧较低,爱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进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行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行胜地,是海南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进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为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行岛建设进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海南国际旅行岛建设进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进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进展之路;主动进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行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升旅行业进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行产业体系;注重保证和改善民生,大力进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和谐进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专门、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二)战略定位。 ——我国旅行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主动探究,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行业及有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进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行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行服务标准,推进旅行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行产品,规范旅行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行治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爱护中进展,在进展中爱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进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靠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加大南海油气、旅行、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证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进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三)进展目标。 ——到2015年,旅行治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旅行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证等社会事业进展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到2020年,旅行服务设施、经营治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行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行胜地。旅行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力争全省

海南国际旅游岛知识试题及答案

“凤凰新华杯”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奖知识竞答题(常识篇) 1、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A、海南省 B、深圳 C、厦门 2、海南省的国际友好城市是哪个? A、日本北海道 B、美国夏威夷 C、韩国济州 3、海南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A、热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4、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是哪个? A、京九铁路、 B、宝成铁路 C、粤海铁路 5、海南著名的南湾猴岛在哪里? A、陵水县 B、东方市 C、万宁市 6、海南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是哪个? A、琼州学院 B、海南大学 C、海南师范大学 7、海南排球之乡在哪里? A、文昌 B、三亚 C、儋州 8、海南椰子之乡在哪里? A、海口 B、东方 C、文昌 9、海南的什么特色植物集三大美称于一身? A、椰子 B、芒果、 C、红树林 10、在海南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山城之称的地方是哪里? A、陵水 B、五指山 C、三亚 11、三亚的别名是什么? A、春城 B、鹿城 C、狮城 12、三亚的市鸟是什么?

A、白鹭 B、海鸥 C、喜鹊 13、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哪里? A、北京 B、海口 C、三亚 14、海南四大名菜之中的和乐蟹以及东山羊出产于哪个市县? A、琼海 B、文昌 C、万宁 15、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在哪一年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A、2020年 B、2015年 C、2030年 16、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是? A、东方航空 B、海南航空 C、南方航空 17、以下哪项是海南首届举办的国际赛事? A、2010年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B、2010年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 C、2010年中国铁人赛 18、2009(海口)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获得冠军的是哪支代表队? A、中国队 B、美国队 C、巴西队 19、我国最南方的领土是? A、三亚 B、曾母暗沙 C、广东 20、世界毒性最大的树是什么? A、见血封喉树 B、藤泉 C、贝叶 21、被称为“雷暴之乡”的是? A、澄迈 B、昌江 C、儋州 22、我国目前最大的养殖珍珠是1981年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养殖出的一颗白蝶贝珍珠,直径是多少? A、15.5×19厘米 B、10X20厘米 C、17.6X18厘米 23、海南岛的什么产业在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A、水果 B、橡胶 C、木材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 [摘要] 2010年年初,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并提出六个战略定位。小组成员以一名中学生的角度了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建设建议与见解,本文通过对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具体建议和方向性的思考,为海南建设献上希冀与祝福。[背景]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和无限的开发潜力,但海南的发展起步晚,自身基础底,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面对保护环境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海南更应迎难而上,充分其特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走向世界的一流旅游胜地。 [关键词]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见解建议希冀与祝福 调查研究的目的 作为一名海南中学生,我们有必要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关注时事、与时俱进,热爱家乡,有责任与义务关注和积极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奉献我们的力量。 调查研究的开展计划 准备: Ⅰ浏览新闻、定题、收集信息、筛选有用信息 Ⅱ小组讨论并设计调查问卷、分工合作 调查方法: 分发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 Ⅰ向海南中学各年级各班分发此调查问卷(见附) Ⅱ回收调查问卷 Ⅲ统计结果 Ⅳ分析结果 Ⅴ总结、建议与意见 三、调查研究的开展 旅游 ⑴小组观点一: 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迷人的景色,是一个蕴含丰富旅游资源的有潜质的岛屿。随着马尔代夫的逐渐消失,海南有潜力开发更多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海南经济发展。 ⑵小组观点二: 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内涵是:进一步扩大国际游客的免签范围,为游客进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自由;在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全面开放市场,率先实行我国入世的承诺。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可以总结成9个字:“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根据“国际旅游岛”阶段性目标,海南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国际旅游岛”。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国际基本接轨,旅游服务基本达到国际水准,海南旅游在国际上享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高,“中国热带海岛,度假天堂”品牌初步形成。 ⑶小组观点三: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构建生态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丛林探险游、温泉疗养游、农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一出,就有人猜测,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海南超越有名的夏威夷,成为全球有名的旅游海岛;或者成为世界著名的免税购物天堂;或许成为颇具盛名的博彩地……虽然仅仅只是猜想,但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海南岛,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这一猜想。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前,世界上已有不少成功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典范,如:马尔代夫、济州岛、巴厘岛等等。这无疑给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了诸多经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也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海南虽然没有马尔代夫那么多海岛(马尔代夫以整岛招标出让的方式开发),没有济州岛那么多的优惠政策(济州岛在开发时政府给了1000多项优惠政策),没有西班牙临近那么多经济基础良好的客源国,没有巴厘岛的早期开发优势,但是海南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岛气候,有中央政府以国家战略高度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决心,这些都是海南的优势和条件。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海南被定为经济特区后,中央对海南发展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将为加快海南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带动海南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此番,国家给与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而能否真正把握好国家各项政策,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好,经营好,我认为建立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规范现有的旅游秩序 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在建立国际旅游岛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旅游市场秩序,但是与真正的国际旅游岛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因此,必须规范现有的旅游市场秩序。 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特别是在餐饮、住宿交通以及购物等方面,应该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众所周知,在海南旅游市场是有“零负团费”这一游戏规则的,海南省省长也告诫过旅游者不要轻易被零团费所吸引,仅仅零团费这一项就足以见海南旅游市场需要规范。可以说,海南的旅游秩序规范与否成为建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区位优势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地理优势 年级: 国贸0804 学号: 0810630296 姓名: 张斌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陈曦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一日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史迹景观等的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海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通过对海南省交通条件的研究来进一步阐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可发展性区位优势。 关键词地理区位热带美景历史文化景观便捷的交通可发展性 引言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著名的生态省,四面环海的宝岛海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丰富的人文史迹景观,形成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绝对优势,这是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是不可创造的。正在铺设的“海南轻轨铁路”说明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可以创造的。目前已建成的“海南环线高速”形成了省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它给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成为可发展的区位优势。热情、淳朴好客的海南人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形成了一条亮丽又别致的风景线。利用区位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海南省的改革开放,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人民的收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推动海南省文化、教育、社会等全面发展。 一、地理位置 在地理区位上,海南省是中国疆域最南端, 紧邻港澳台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的辐射.是连接两州(亚洲和大洋洲)和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跟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岛因地处大海之南,孤悬海中,故称之为海南岛。它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从琼东北的景心角至琼西南的莺歌海长约286公里,从琼西北的神尖角至琼东南的大花角宽约180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近岸滩滁面积宽广,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海南岛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上通道。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市约220海里,

201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专题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201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专题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海南国际旅游岛从孕育到壮大 (12)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提出背景 (13) 为什么选择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 (15) 为什么选择当前的时间窗口期? (28) 七年已过,国际旅游岛道阻且长 (31) 国际旅游岛七年建设历程 (32) 七年间海南依旧面临各类问题 (35)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 (43) 从夏威夷岛经验看国际旅游岛建设 (50) 二战后旅游业大发展下的幸运儿 (51) 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国际度假胜地”有多远? (54) 从夏威夷经验,海南可以学习什么? (65) 掘金国际旅游岛,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69) 中国国旅:深耕三亚免税零售市场 (69) 三特索道:陵水猴岛潜力巨大 (74) 首旅酒店:运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78) 宋城演艺:将“三亚千古情”推向世界 (82)

图目录 图 1:全国主要城市通往海南交通便利 (12) 图 2: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12) 图 3: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 (14) 图 4:功能组团和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布局图 (15) 图 5:海南分界洲旅游区 (17) 图 6: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 (18) 图 7: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19) 图 8: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19) 图 9: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21) 图 10:2017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 (22) 图 11:蜈支洲岛水上运动 (23) 图 12:海南“巴萨世界” (23) 图 13: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 (25) 图 14:南湾猴岛 (26) 图 15:陵水县接待过夜人数增加(单位:人次) (28) 图 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28) 图 17:2016 年服务性消费占据整体的 41% (29) 图 18:入岛旅游人数稳步上升(单位:万人次) (30) 图 19:海南旅游收入逐年上涨(单位:亿元) (30) 图 20:世界度假旅游发展历史 (31) 图 21:7 年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 (32) 图 22:免税政策调整对免税销售的影响巨大 (35) 图 23:入境游客数量及占比不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 (35) 图 24:入境旅游收入增速较低 (36) 图 25:海南航空客运能力有待提高 (37) 图 26:海南省旅行社及导游数量情况 (39) 图 27:海南立案旅游投诉种类分布 (39) 图 28:海南省物价涨幅要高于全国平均 (40) 图 29:海南居民食品支出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比例更高 (41) 图 30:海口市自 2013 年起首次出现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的情况 (42) 图 31:空气污染的高峰均出现在 10 月份至过年期间的旅游旺季 (42) 图 32:北部湾城市群的“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战略框架 (43) 图 33:海口、三亚游客满意度打分 (45) 图 34:配合举办博鳌亚洲论坛的博鳌机场 (46) 图 35:海南田字公路网示意图 (46) 图 36: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效果图 (48) 图 38:海花岛效果图 (49) 图 39:亚特兰蒂斯酒店旅游综合体效果图 (49) 图 40: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 (50) 图 41:夏威夷拥有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资源 (50) 图 42:夏威夷旅游业经历四个阶段发展 (52) 图 43:夏威夷接待游客数量在经济危机后恢复增长 (52) 图 44:夏威夷国际游客占比稳定在 30%左右 (5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序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由18个市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组成,陆地国土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授权管辖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常住人口864万。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岛屿。 早在几千年前,海南岛就有人类活动。秦代时设行政区,西汉时设儋耳、珠崖两郡。世居民族主要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社会风貌。自1950年海南岛解放以来,海南逐步改变了经济封闭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状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篇总体思路 第一章发展背景 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来,海南已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岛屿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经济特区。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节发展基础 2009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16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51元和4744元。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热带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为28:27:45。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度假区、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全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

序言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篇总体思路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略) 第二节比较优势 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 体制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专栏1:资源概况(略) 第三节制约因素 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第四节发展机遇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 制,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生态型经济, 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 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 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 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 着力提高旅游业发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 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 生态 绿色 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第二节 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优化环境,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 工作部署, 谋划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项目, 实现旅游市场秩序明显 好转, 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海南旅游的国际吸引力、 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接待国内 外游客达到 3160 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 314 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到 7.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7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 39%。 到 2012 年,用 3 年左右时间打牢基础, ———到 2015 年,旅游管理、营销、 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旅游产业的规模、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 4760万人天次, 旅游总收入 5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9%以上, 第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2012-2030)(附全部清晰规划图)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 (2012-2030)(附全部清晰规划图) 海黄和紫檀哪个更有价值 怕上当受骗,我们教你如何鉴别小叶紫檀的真伪!点击访问:木缘鸿官网 北京十里河古玩市场,美不胜收的各类手串让记者美不胜收。“黄花梨和紫檀是数一数二的好料,市场认可度又高,所以我们这里专注做这两种木料的手 串。”端木轩的尚女士向记者引见说。 海黄紫檀领风骚 手串是源于串珠与手镯的串饰品,今天曾经演化为集装饰、把玩、鉴赏于一体的特征珍藏品。 怕上当受骗,我们教你如何鉴别小叶紫檀的真伪!点击访问:木缘鸿官网 “目前珍藏、把玩木质手串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海黄和印度小叶檀最受藏家追捧,有人把黄花梨材质的手串叫做腕中黄金。”纵观海南黄花梨近十年的价钱行情,不难置信尚女士所言非虚。

一位从事黄花梨买卖多年的店主夏先生通知记者,在他的记忆中,2000年左右黄花梨上等老料的价钱仅为60元/公斤,2002年大量收购时,价 格也仅为2万元/吨左右,而往常,普通价钱坚持在7000-8000元/公斤,好点的1公斤料就能过万。“你看这10年间海南黄花梨价钱涨了百余倍,都说 水涨船高,这海黄手串的价钱自然也是一路飙升。” “这串最低卖8000元,能够说是我们这里海黄、小叶檀里的一级品了,普通这种带鬼脸的海黄就是这个价位。”檀梨总汇的李女士说着取出手串 让记者感受一下,托盘里一串直径2.5m m的海南黄花梨手串熠熠生辉,亦真亦幻的自然纹路令人入迷。当问到这里最贵的海黄手串的价钱时,李女士和记者打起了“太极”,几经追问才通知记者,“有10万左右的,普通不拿出来”。 同海南黄花梨并排摆放的是印度小叶檀手串,价位从一串三四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李女士引见说,目前市场上印度小叶檀原料售价在1700元/公斤左 右,带金星的老料售价更高,固然印度小叶檀手串的整体售价不如海黄手串高,但近年来有的也翻了数十倍,随着老料越来越少,未来印度小叶檀的升值空间很大。 “和海黄手串比起来,印度小叶檀的价钱相对低一些,普通买家能消费得起。”正说着

海南离国际旅游岛还有多远

海南离国际旅游岛还有多远? 全国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话题是什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大事便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巨大浪潮,海南这一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个曾经的蛮荒之地,这个经济到现在还相对 落后的南国海岛,终于迎来了有一个机遇。 但是,这一决定真的只有绝对的收益么?一日飞涨的房价,开发商强行征用农民赖以生存 的海滩,大陆成批成群的炒房者蜂拥而至,民众的担忧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对海南是真的好么?岛富民强这一设想是否会成为泡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海南与国际旅游岛之间的 距离”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海南的发展 20年前,中央作出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从此,海南这个祖国美丽的海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新阶段。20年来,海南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20年来,海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6倍,地方财政收入大幅 增加,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环岛高速公路、粤海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从海 南实际出发,实行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能源、物价、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先后设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浦保税港区,成功举办了七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扩大,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长了1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6.6倍,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各项建设全面推进,民族 团结继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持续高涨,城乡面貌发生 了深刻变化。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海南发展的自身优势: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 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 30摄氏度,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自海口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 为海滨浴场。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 文/钟小东赵影 摘要 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国际旅游更能带来外汇收入,提高海南形象与国际知名度。因此,建设国际旅游岛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其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海南 国际旅游岛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该分析法是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等管理部门应用于对决策及发展战略的竞争分析,是一种将比较优势与劣势以及比较机会与威胁相结合的分析模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是加快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的又一次跨越。本文综合海南的旅游环境,采用S W O T 分析方法,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一、优势 (一)经济特区 2000年以来,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9年来,海南国际空运航线从无到有,目前已开辟国际航线44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海口机场的航班,执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目前,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世界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经海南的定期航线。2009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议中央给予海南省以下政策支持:更加开放海洋旅游政策,有序开展西沙旅游,进一步开放国际邮轮航线,允许以度假为目的的境外私人游艇停泊海南,并简化入境手续;利用更加灵活的融资政策,允许海南以公开募集的方式发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旅游公益彩票,为推进海南旅游业发展筹措资金;利用更加开放的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旅游及相关产业项目审批政策;允许在不违背土地使用规划、不占用现有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发展高尔夫产业;利用中外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审批权和文物进口审核权,加大文化开放力度;允许开展外汇兑换公司试点工作,设立小额外币自由兑换窗口,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允许外资独资设立医疗康复机构,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康复保健体系;加快发展国际会展业和建设与旅游相关的各类国际学校。海南省将充分发挥特区体制、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的行业体制机制,加快海南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推动投资主体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接待设施国际化、旅游服务管理国际化,完善旅游国际化的配套接待体系。 (二)旅游资源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摘要) 序言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 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篇总体思路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略) 第二节比较优势 ——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 ——体制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专栏1:资源概况(略) 第三节制约因素 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

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第四节发展机遇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章发展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第二节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第三节发展目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文件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 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为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

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二)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