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流程

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流程
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流程

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流程

葡萄球菌属与微球菌属鉴别

葡萄球菌属检验

1.概述 葡萄球菌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等35个种,17个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 2. 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3.2 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部分菌落也可呈灰白色或柠檬色。在高盐甘露醇平板上呈淡橙黄色菌落。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为白色或柠檬色,多数不溶血。 3.3 生化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醇,不分解棉子糖和水杨苷,明胶、血浆凝固酶和DNA酶试验阳性,七叶苷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触酶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金黄色或白色,DNA酶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均阳性,发酵苷露醇。 3.4.2 与微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镜下以葡萄状排列为主,菌体较小,而微球菌属为氧化型或无反应,镜下以四联排列为主,且菌体较大。 3.4.3 与链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O/F试验为发酵型,触酶试验阳性,链球菌属葡

萄糖O/F试验为氧化型,触酶试验阴性。 3.4.4 凝固酶试验阳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见下表1。 表1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菌名 凝固 酶触酶溶血 硝酸 盐 海藻 糖 半乳糖 苷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亚 种 +++++- 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 施氏葡萄球菌聚集亚种++++-ND 中间葡萄球菌++d+++ 海豚葡萄球菌++++-ND S.lutrae++++++ 猪葡萄球菌d+-++- 注:“+”为90%以上菌株为阳性,“-”为90%以上菌株为阴性,“d”为11%-89%阳性,“ND”为无资料。 3.5 操作步骤 3.5.1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金黄色葡萄球菌危害评估报告

宁城县中蒙医院 SOP文件金黄色葡萄球菌危害评估报告 一.危害程度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因排列的规则形似葡萄状,故称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日用物品,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引起人和动物的化脓性疾病。 二.背景资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形,直径微米,无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37度,PH为,耐盐性强,培养24小时出现,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菌落(1-2mm),产不同色素,如金黄、白色、柠檬色,对湿热敏感,在100度煮沸5分钟后杀死,浓汁中,紫外线敏感致病性和感染数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所以能引起疾病是其产生多种毒素和酶,主要有a溶血毒素b杀白细胞素c肠毒素d剥脱性毒素e凝固酶f其他物质引起的局部的蜂窝组织炎等化脓性感染,还可引起如肺炎,心包炎,骨髓炎,肾盂肾炎等重症者可发展呈脑膜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目前,耐药性菌株的增多,已成为医院内交叉感染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多种传播途径,主要为吸入带菌的飞沫及接触

带菌的感染伤口引起肺炎及伤口化脓性感染,传染源为带菌的物品,空气等。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实验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暴露在实验室传染性气溶胶中的人员是一种危害,尤其是有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其传染的实验室人员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三.实验活动及及其危害性与预防措施 四、实验室实验活动危害评估本实验室主要从事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有: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与耐药检测,生化分型实验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涂片染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传代,药物敏感实验,生化分型、涂片、染色等工作中可产生气溶胶,培养物制剂的溅出,泼洒和容器的破碎等也可造成严重污染。 拟采取防护措施: 1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将其高压灭菌或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2 为了避免转移物质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应为2~3mm并完全封闭,手柄的长度应小于6cm以减小振动,或者采用一次性灭菌棉签。 3 用封闭式微型电加热器消毒接种环能够避免在本生灯的明火上加热所引起的感染性物质爆溅。 4 样品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 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纸片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纸片、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观察微生物在测试片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采用快速测试片检测具有显着的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消毒保存,便于运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除纸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细菌数,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细菌繁殖造成的污染。 技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技术缺点:用时间比较长,无法准确定性及计数。 此方法现在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美国3M公司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Petrifilm测试片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当样品粘液过多时会出现菌落的扩散和融合,影响计数;Petrifilm测试片面积较小,当菌量大于250cfu时,准确计数较困难;待测样品中含有的某些有机物可能使显色减缓。使目视效果下降,导致计数偏低。 2.免疫学方法 各种免疫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的抗原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检测中,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目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主要进行了肠毒素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有胶体金方法,也有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乳胶凝集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疫学方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1)抗原抗体技术分析:抗原抗体技术是免疫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全菌免疫筛选抗体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目前市场有的大多都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类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12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B、C的抗体。毒素抗体优势在于敏感度高,易于检查,缺点毒素种类多,检测其中几种不具有普遍性。毒素分离工艺复杂,要得到纯毒素成本比较高。 (2)免疫学方法技术分析:上述免疫学技术应用最多的是酶联免疫技术和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由于一次可以检测多个样本,此技术多用于体外诊断,目前也广泛用于食品安全。胶体金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检测适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酶联免疫技术、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沉淀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免疫磁珠技术。 3.分子生物学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肠毒素、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体克综合重量毒素I 等。而这些致病因子基因的鉴定(包括耐药性相关基因、毒素基因、酶基因及多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离鉴定

青岛农业大学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论文 题目: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离鉴定 姓名: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马业科学1201 学号: 2012 任课教师:温建新 二0一四年四月十二日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离鉴定 班 2012 指导教师温建新 摘要:为了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我们将用过氧化氢试验,甘露醇试验,凝固酶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别,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性质出现不同的结果,得出菌的种类。 关键词:葡萄球菌;链球菌 引言: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1】,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多数葡萄球菌为非致病菌,少数可致病。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等。典型的葡萄球菌为圆形或卵圆形,常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呈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 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生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链球菌是一类球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2】,属于厚壁菌门的一个属。这些细菌细胞分裂时总是沿一个轴,所以通常成对或者链状的。因为这些特征,他们被称作“链球菌” .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多数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链的长短与菌种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状排列比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长。幼龄菌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如延长培养时间,荚膜可被细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分解而消失。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革兰氏染色阳性。能发酵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1】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均产生α溶血环【3】。

论金黄色葡萄球菌

论金黄色葡萄球菌 思念水饺一出,大家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因为想大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跟多的理解,还有对生物产品在葡萄球菌的检测一块能够更好的理解,所以出于这目的,还有也是一项老师的作业,只有好好的完成了。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球菌的一种.它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革兰氏阳性菌就是可以被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沙黄(红色)复染后呈现紫红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这些差别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阴性菌所没有的细胞壁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当年弗莱明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而研究也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 生物学特性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显微图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 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就可以分离鉴别了,而且可供选择的培养基种类非常之多。在不含氮的培养基中可生长的是圆褐固氮菌。在含盐量非常高或含氯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生长并且表面绒毛状的是青霉菌,可用的培养基:高盐察氏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等等。在伊红美蓝平板上为紫黑带金属光泽、在SS平板上为粉红色菌落、在XLD平板上为黄色菌落的是大肠杆菌。在MRS培养基上可生长、在改良MC培养基上为粉红色菌落、在改良TJA培养基上为底部黄色表面微白色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1 卫生学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增菌培养法):适用于检查含有受损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工食品。 2 检验方法 2.1 术语与定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细菌。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常见于皮肤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 2.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恒温培养箱:36℃±1℃。 (2)冰箱:2℃~5℃。 (3)恒温水浴箱:37℃~65℃。 (4)天平:感量0.1g。 (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7)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8)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3 培养基和试剂 (1)7.5%氯化钠肉汤 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5.0g;氯化钠:75g;蒸馏水:1000mL;pH:7.4; 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每瓶225mL,121℃高压灭菌15min。 (2)B-P琼脂平板 1)成分:胰蛋白胨:10.0g;牛肉膏:5.0 g;酵母膏:1.0g;丙酮酸钠:10.0g;甘氨酸:12.0g;氯化锂(LiCl·6H2O):5.0g;琼脂:20.0g;蒸馏水:950mL;pH:7.0±0.2 2)增菌剂的配法:30%卵黄盐水50mL与经过除菌过滤的1%亚碲酸钾溶液10mL 混合,保存于冰箱内。 3)制法: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节pH。分装每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与抑制姓名:梁小丽学号:20142033 班级:食质201403 摘要 为了发展和研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和生长抑制,我们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映射关于微生物的生长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因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有着重大的作用,稀土离子、甜菜碱、黄连与黄芩、甘草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群体葡萄球菌甜菜碱生长与抑制 前言 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 在工业中许多产品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如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抗生素等)、化工原料(酒精等)。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用途,发酵食品和许多调味品都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是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研究,在人、畜传染病和植物病害的防治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进行微生物生态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基础。将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 微生物生长的概念 微生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身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其结果是原生质的总量(包括重量、体积、大小)不断地增加,称为微生物的生长现象。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的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上述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称为繁殖。在多细胞微生物中,例如某些霉菌,细胞数目的增加如不伴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加,只能叫生长,不能叫

实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题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为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人的危害,我们要分离出它们并研究。 二、实验原理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u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3%NaCl):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130g,琼脂15g,蒸 馏水1000ml,121℃灭菌20min后倒平板。 肉汤培养基:酵母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10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20min。 甲苯胺兰-DNA平板 2.试剂 磺胺类药物、革兰氏染液 3.仪器和设备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水浴锅、培养皿、锥形瓶、移液器、灭菌锅、培养箱、试管、载玻片、接菌环。 四、实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 1.称取5g土样,在无菌条件下放入灭菌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200ul 磺胺类药物,振荡10min,使土样充分混匀。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的特性,杀死其他细菌。 2.从上述锥形瓶中取5ml上清液放入一只干净的试管中,30℃,200rpm,24h。 3.取培养好的菌液,按梯度稀释法稀释土壤悬液,依次制备成100、1000、10000、100000倍悬液后,分别取200ul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利用高盐培养基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1.菌落形态:菌落较小,较湿,较透明,边缘整齐,隆起。

葡萄球菌属检验

精心整理1.概述 葡萄球菌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等35个种,17个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3.2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 溶血环,部分菌落也可呈灰白色或柠檬色。在高盐甘露醇平板上呈淡橙黄色菌落。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 O/F试 ”为3.5.1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3凝固酶试验参见《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4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6.1由于葡萄球菌分布广泛,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将其定为致病菌时应慎重。

精心整理 应根据凝固酶试验进一步确认。对可疑菌株的鉴定,最好利用商品化的鉴定系统根据生化图谱进行确定。表皮葡萄球菌分离自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通常视为致病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从泌尿感染病人分离得到时,尤其是细菌量较大或作为优势菌时,通常被视为致病菌。 6.2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如果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菌株则报告耐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内酰胺药/?-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协同耐药。若葡萄球菌属对四环素敏感,则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某些菌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而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临床感染葡萄球菌的病人用喹诺酮类治疗3-4日后,原来敏感的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所以对这类葡萄球菌需多次反复进行药敏试验。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包括固有耐药和诱导耐药。所以临床试验室须进行“D”试验以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根据“D”试验结果来报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 7.临床意义 金黄等, 等。 MRSA 物。 8. [1] [2] [3]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食品的质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意义。 2、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3、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生化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4、掌握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方法和技术。 二、原理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饲料、食品(剩饭、糕点、牛奶、肉品等)以及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等处均有存在,大部分是不致病,也有一些致病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一个种。可引起皮肤组织炎症,还能产生肠毒素。如果在食品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人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食品,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故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潜在危险,检查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数量具有实际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溶血毒素,使血琼脂平板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在试管中出现溶血反应。这些是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三、试剂和仪器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 规格名称数量用途 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 2、500ml三角瓶1个制生理盐水 3、250ml三角瓶3个制培养基等 4、10×100mm试管6支血浆凝固酶试验 5、1ml移液管2支 6、10ml移液管 2 支 7、直径为90 mm平皿12套制血平板B-P平板 8、250ml量筒1支 (二)应灭菌的其它器材 剪刀1把不锈钢汤匙1把称量纸适量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 1.无菌水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2.0.85%生理盐水7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3.0.85%生理盐225ml/瓶1瓶500ml三角瓶 4.7.5%NaCl肉汤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

葡萄球菌属检验

文件页码:1/3 1.概述 葡萄球菌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等35个种,17个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 2. 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3.2 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 溶血环,部分菌落也可呈灰白色或柠檬色。在高盐甘露醇平板上呈淡橙黄色菌落。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为白色或柠檬色,多数不溶血。 3.3 生化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醇,不分解棉子糖和水杨苷,明胶、血浆凝固酶和DNA酶试验阳性,七叶苷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触酶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金黄色或白色,DNA酶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均阳性,发酵苷露醇。 3.4.2 与微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镜下以葡萄状排列为主,菌体较小,而微球菌属为氧化型或无反应,镜下以四联排列为主,且菌体较大。 3.4.3 与链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O/F试验为发酵型,触酶试验阳性,链球菌属葡萄糖O/F试验为氧化型,触酶试验阴性。 3.4.4 凝固酶试验阳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见下表1。 表1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菌名凝固酶触酶溶血硝酸盐海藻糖半乳糖苷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亚种+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 - + - - - 施氏葡萄球菌聚集亚种+ + + + - ND 中间葡萄球菌+ + d + + + 海豚葡萄球菌+ + + + - ND S.lutrae + + + + + + 猪葡萄球菌 d + - + + - 注:“+”为90%以上菌株为阳性,“-”为90%以上菌株为阴性,“d”为11%-89%阳性,“ND”为无资料。 3.5 操作步骤 3.5.1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3 凝固酶试验参见《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4 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

葡萄球菌属检验

蒈1.概述 蒅葡萄球菌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等35个种,17个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 芀2.标本类型 袈血液、尿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薈3.鉴定 袆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羂3.2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 溶血环,部分菌落也可呈灰白色或柠檬色。在高盐甘露醇平板上呈淡橙黄色菌落。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为白色或柠檬色,多数不溶血。 袁3.3生化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醇,不分解棉子糖和水杨苷,明胶、血浆凝固酶和DNA酶试验阳性,七叶苷试验阴性。 蚈3.4鉴别要点 羃3.4.1本菌属特征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触酶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金黄色或白色,DNA酶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均阳性,发酵苷露醇。 蚄3.4.2与微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镜下以葡萄状排列为主,菌体较小,而微球菌属为氧化型或无反应,镜下以四联排列为主,且菌体较大。 蚀3.4.3与链球菌属的鉴别葡萄球菌属O/F试验为发酵型,触酶试验阳性,链球菌属葡萄糖O/F试验为氧化型,触酶试验阴性。 螈3.4.4凝固酶试验阳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见下表1。 莄表1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膂菌名葿凝固 酶 袇触 酶 螅溶 血 袄硝酸 盐 膈海藻 糖 羇半乳糖 苷酶 膆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亚种莂+ 芁+ 肇+ 莃+ 肄+ 羀- 肇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螄+ 蒁- 蝿+ 膇- 膄- 芃- 螁施氏葡萄球菌聚集亚种芇+ 薅+ 蚁+ 薀+ 莇- 羆ND 莃中间葡萄球菌荿+ 蒇+ 肃d 袁+ 膈+ 薆+ + - ND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别方法探讨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别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准确率。方法本研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进行研究,比较该方法与传统国标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传统国标法上增加API Staph 鉴定试条试验,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显示阳性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此方法可对似阳非阳的结果进行判定,甚至对假阴性进行修正,防止漏检,明显提高了金葡菌的检出水平和准确性,对日常的检验工作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标签:金黄色葡萄球菌;API Staph;鉴定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SONG?Songwen Guangxi Yuli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Yulin 5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test method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impro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Methods This experiment was aimed at researching th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ompares the test results of this approach with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Results API Staph identification cards are increased in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The test results are the same as that of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which shows positiv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unclear positive can be judged by this method, even the false negative can be revised to prevent undetection. Thus obviously improves the detection level and accuracy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It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he daily inspection work,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PI Staph; Identification 金黄色葡萄球菌(SA)广泛存在自然界,是一种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目前很多国家都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药品和食品卫生的法定检测项目[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10-2010[2-3]。然而,SA在特殊环境中,可产生变异性,使细菌形态及典型的生化反应有所改变,在检验中常有假阳性发生,影响判断结果。本实验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API鉴定系统确认,能显著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因食品和药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类同,且食品相对于药品而言污染机率较大,杂菌较多,故实验以9批试验结果革兰染色镜检均为阳性的食品样品更具代表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对照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样品菌株:两批生食鱼片(批号:SP20110189、SP20110212)、三批熟肉制品(批号:SP20110151、SP20110182、SP20110745)、两批豆制品(SP20110740、SP20110847)和两批盒饭(批号:SP20110108、SP20110073)共9个批次,革兰染色镜检试验均显阳性,计划监管中抽取于市场。 1.1.2?培养基和试剂?7.5%氯化钠肉汤;Baird-Parker培养基(B-P);血琼脂平板;脑心浸出液(BHI)肉汤;营养琼脂斜面;冻干血浆;革兰染色试剂,广州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PI Staph 鉴定试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鉴定(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鉴定(食品检验) 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程序: 2.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程序: (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有一周浑浊带,外围有一层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混浊带及透明圈。长期保存的冷冻或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外观可能粗糙并干燥。在血平板上,形成菌落较大,圆形、光滑凸起、湿润、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圈。挑取上述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血浆凝固酶试验。 (2):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芽胞,无荚膜,直径约为0.5 μm~1 μm。

(3):血浆凝固酶试验:挑取、Baird-Parker 平板或血平板上可疑菌落1 个或以上,分别接种到5 mL BHI和营养琼脂小斜面,36 ℃±1 ℃培养18 h~24 h。取 新鲜配置血浆0.5 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BHI 培养物0.2 mL~0.3 mL,振荡摇匀,置36℃±1 ℃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6 h,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呈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结果。同时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和阴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也可用商品化的试剂,按说明书操作,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如可疑,挑取营养琼脂小斜面的菌落到5 mL BHI,36 ℃±1 ℃培养18 h~48 h,重复试验。 (4):结果判定:符合(1)、(2)、(3),可判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果报告:在25 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介绍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百科内容来自于: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al Protein A,SPA)是一种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分离的蛋白质。早在1940年,Vevwey发现在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含有一种物质,在双向扩散试验中能与正常人血清形成沉淀。Jensen也发现类似现象,并将其命名为A抗原。直到1963年Lofkvist等分离了该抗原,并证明它是一种蛋白质。为与A与糖相区别,Grov将其命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或蛋白A。由于SPA的一些免疫特性,它已引起广大免疫学者的兴趣,并发展成为免疫学上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 研究概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胶体金(SPA-CG)分子的特征性构象特点,探讨其作为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原位标记物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生理状态下分布在云母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胶体金分子,并进行结构分析及理论计算。 结果:极少数平卧的SPA-CG呈中部球形隆起,两端长短不一的弯曲棒状肽链环抱球形隆起的独特结构,形成反“C”字形结构,球形隆起直径为单个胶体金直径的3~4倍;极少数SPA-CG呈逗号样;绝大多数SPA-CG呈一侧面稍凹的椭球形结构,结构稳定、均一,长径为(40.88±1.58)nm,宽径为(20.82±0.68)n,高度(Z 轴)为(10.51±0.28)nm。 结论:单个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分子具有独特、稳定、均一的特征性构象,可作为原子力显微术观测的原位标记物。性质特点 临床常见葡萄球菌菌种 (1)SPA存在于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而不存在于表皮葡萄球菌中。并且主要存在于血浆凝固酶阳性菌株,而不存在于阴性菌株中。前者是致病的,后者是非致病的,但在体内研究中尚未发现SPA和菌株致病性之间有任何肯定的关系。不同菌株间的SPA含量有明显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1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 (2)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检验步骤的依据及原理 2 基本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内,可引起局部的痈疾和蜂窝组织炎,还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骨骼炎、肾盂肾炎等系统化脓性感染,甚至可发展成败血症。此外,食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卫生中的一种潜在危险,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是中会产生肠毒素,食用后将引起食物中毒,这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因此,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实际意义。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圈,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的DNA酶。 3 实验材料 3.1 检样乳与乳制品(如奶粉、消毒乳)、肉制品、饮料 3.2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斜面培养物。 3.3 培养基7.5%氯化钠肉汤、肉浸液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 3.4 试剂与染色剂无菌生理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等。 3.5 仪器与其他用具无菌吸管(1mL、5、10)、无菌试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均质器、恒温箱等。 4 检样程序 5 操作步骤 5.1 5.1.1样品的处理

称取25 g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 mL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臵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5.1.2 增菌和分离培养 5.1.2.1 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 ℃±1 ℃培养18 h~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污染严重时在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内呈混浊生长。 5.1.2.2 将上述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aird-Parker 平板和血平板,血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Baird-Parker 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或45 h~48 h。 5.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 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 mm~3 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混浊带及透明圈。长期保存的冷冻或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外观可能粗糙并干燥。在血平板上,形成菌落较大,圆形、光滑凸起、湿润、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圈。挑取上述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血浆凝固酶试验。 5.1.3 鉴定 5.1.3.1 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芽胞,无荚膜,直径约为0.5 μm~1 μm。 5.1.3.2 血浆凝固酶试验:挑取、Baird-Parker平板或血平板上可疑菌落1个或以上,分别接种到5 mL BHI和营养琼脂小斜面,36 ℃±1℃培养18 h~24 h。 取新鲜配臵兔血浆0.5 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BHI 培养物0.2 mL~0.3 mL,振荡摇匀,臵36℃±1℃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 6 h,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臵时,呈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结果。同时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和阴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也可用商品化的试剂,按说明书操作,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 结果如可疑,挑取营养琼脂小斜面的菌落到 5 mL BHI,36 ℃±1℃培养18 h~48 h,重复试验。 病原性葡萄球菌多数产生血浆凝固酶,非病原性的一般不产生。因此,该法是判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5.2 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平板计数 5.2.1 样品的稀释 5.2.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样品臵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或臵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5.2.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臵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臵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5.2.1.3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5.2.1.4 按5.2.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5.2.2 样品的接种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测;第二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第三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恒温培养箱:36℃±1℃。 2.2冰箱:2℃~5℃。 2.3恒温水浴箱:37℃~65℃。 2.4天平:感量0.1g。 2.5均质器。 2.6振荡器。 2.7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 2.8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2.9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2.10注射器:0.5mL。 2.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1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BD Crystal或Phoenix)。 2.13比浊仪。(BD Phoenix比浊仪,货号440910)。 2.14比浊仪定标盒。(BD Phoenix定标盒,货号440911)。 3.培养基和试剂 3.1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

3.27.5 %氯化钠肉汤。 3.3血琼脂平板。(BD 货号脑心浸液琼脂241830胰蛋白大豆琼脂236950作为基 础加兔血浆) 3.4Baird-Parker 琼脂平板。(BD 货号 276840) 3.5脑心浸出液肉汤(BHI)。(BD 货号 237400) 3.6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BD 货号211544) 3.7营养琼脂小斜面。(BD 货号212000) 3.8革兰氏染色液。(BD 货号212539) 3.9无菌生理盐水。 第一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验 4.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程序 5.操作步骤 5.1样品的处理 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别

品种名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 品种编号:CRM012 英译名称:Chromogenic Staph. aureus Agar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用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使用原理: 蛋白胨、大豆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显色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无色透明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粉红-紫红的边缘整齐菌落;抑菌剂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操作步骤: 1、称取67.4g培养基干粉,加入1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可按比例扩大增或缩小),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避免过度加热),无需高压灭菌,冷至50℃左右倾注平板备用; 2、待检样品按照相应的标准(GB、SN、FDA等)进行取样及前增菌,挑取一环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制备好的该培养基平板上,于36±1℃培养18~24 h,观察结果,挑取典型可疑菌落进行鉴定试验。 结果判断: 菌属菌落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粉红-紫红色菌落 其它菌蓝绿色或无色或受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质量控制: 外观:流动性良好的淡黄色粉末,制备好的平板呈浅黄色透明固体培养基。 生物学:下列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24h生长情况如下表: 质控菌菌落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生长良好,粉红-紫红色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ATCC19115 蓝绿色 表皮葡萄球菌(CMCC(B)26069 受抑制

粪肠球菌ATCC29212 受抑制 普通变形杆菌CMCC(B)49027 受抑制 规格:67.4克 /瓶,可配置1L的培养基。 贮存: 脱水培养基:2~8℃,在标签上注明的保质期内使用。制备好平板:2~8℃,最多保存一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