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哲学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专项突破练习-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依据哲学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专项突破练习-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依据哲学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专项突破练习-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微专题15 依据哲学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专项突破练1.(2017·广东惠州质检)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自2016年8月升空后,经过前期基础测试,目前正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完成事先预定的科学目标。量子世界中存在一种类似“心电感应”的现象,即量子纠缠。就好比有些双胞胎,虽然哥哥在北京,弟弟在上海,当哥哥特别高兴或痛苦时,弟弟也会特别高兴或痛苦。但为什么会这样?

科学家们直到今天还没完全搞清楚。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量子世界研究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④物质的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D[①表述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错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但不能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2017·河北省承德期末)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这一研究成果能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这表明( )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加以利用

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D[科学认识对人类创造世界有指导作用,但其自身不能创造世界,故①错误;③观点偏离题意,排除;科学家发现关于人脑的成果体现出人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加以利用,故②正确;人脑通过脑部的“记忆碎片”形成记忆,体现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④正确。]

3.诗词语言的锤炼与修养,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于一个诗词爱好者特别是诗词创作者来说,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水平,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取得实效。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一宝贵经验说明( )

A.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材料强调,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水平,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D;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故A错误;B不属于唯物论知识,不选;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4.在佛教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在火中浴火重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凤凰涅槃这一传说( )

①说明唯心主义哲学是一株美丽的无实花

②体现了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借鉴意义

③说明形而上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④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D[传说中的凤凰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在火中浴火重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体现了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借鉴意义,②正确。传说中的凤凰每五百年烈火中自焚,获得新生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正确。]

5.(2018·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联系运动变化的过程

③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C[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不选;“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联系运动变化的过程,

②正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对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开发新模式的一次尝试,这体

现了国家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③正确;改革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不选。]

6.(2018·浙江省宁波十校联考)近年来,浙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实施新一轮美丽浙江建设行动,全省各地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山更青了,城乡也更美丽了。这一举措体现了( )

①价值观对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能预见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④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全面实施新一轮美丽浙江建设行动,这说明价值观对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①②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③④错误。]

7.(2018·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得知祖国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国填补我国在深度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黄大年。这启示我们( )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通过个人需要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A[黄大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①正确;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错误;黄大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启示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正确;通过个人需要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观点错误,④不选。]

8.(2017·江西省奉新县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种舞蹈可以万人同舞,舞动的是自信的魅力,它是社区和谐的润滑剂,是城市文明的催化剂,它就是——广场舞。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城市建设呈井喷态势,涌现

了大量城市广场,为广场舞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流行音乐及随身带的音响、视频则成为广场舞兴起的强力推手。人民群众创造并发展了广场舞,从腰鼓、秧歌等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到交谊舞、街舞等现当代舞蹈元素,都能在广场舞的演绎中焕发新的光彩。

近年来,广场舞已经成为群众参与度最广泛的娱乐休闲活动之一。然而,伴随着广场舞的风靡,“噪音扰民”、“抢占场地”等负面影响屡见报端,甚至由此引发许多恶性事件,如何对广场舞进行引导和规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解决广场舞带来的困扰,文化部、体育总局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文化部等联合印发《通知》的合理性。

【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要求,即唯物论中的相关知识;二是明确《通知》作为一种意识,印发就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三是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合理性,如贴近生活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以免矛盾深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通知》印发有助于广场舞的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9.(2017·东北三省名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并完成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如“伽马暴偏振探测”项目,将对伽马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最新成果。搭载的探测设备由中国科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联合研制,比过去国际上类似仪器的探测效率高数十倍。这将有助于验证并深化中欧科学家对宇宙结构、起源、演化问题的认识。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航天战线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推动航天科技、带动航天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科学实验对科学家深化空间科学认识的作用。

【解析】注意知识范围的要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围绕着实践决定认识的几个表现来分析问题;注意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来组织答案,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伽马暴和太阳耀斑的深刻的认识来源于“天宫二号”

上进行的“伽马暴偏振探测”空间科学实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先进的科技设

备推动了科学家对宇宙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空间科学实验来检验。

10.(2018·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亮相京沪高铁,惊艳四座。中国高铁告别跟跑者历史,正式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

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车厢内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舒适度更高。据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

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从混血的“和谐号”动车组再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新时代正大步流星走来。

中国高铁这些年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代代有工匠精神的人,奉献青春热血,才换来中国高铁技术的独有。从“博采众长”到“自力更生”,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名片。未来,中国高铁要走出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还需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结合材料,说明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的历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范围,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击破要从联系、发展、矛盾等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准确分析材料中的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有效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如把握各种联系、实现量变到质变、培育创新精神等。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博采众长”到“自力更生”,从追赶到引领,中国高铁实现了飞速发展。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这一点。③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④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名片。

政治 哲学原理运用关键词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形势、实际出发、基础)制定…方针、政策或计划、发展战略╱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强调在…科学理论(重要思想、方针、政策、精神等)指导下,推动(阻碍)…的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或办事情遵循科学…取得成功╱ 2.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取得成功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走访调杳改革等实践中形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在在走访调杳改革等实践中由最初的…认识,再发展到…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证明…的认识,促进…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应用于实践中,促进了…的发展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协作╱有利于…有利于…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应用的关键词:把握…和…的固有联系(或者…和…的联系是客观的,),人创造了…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经典概括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 的惩罚。 2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只有一个,要求我们坚持真理。 3.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丰富和发展真理。 4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 I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①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 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II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 1.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途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 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 3.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状态)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求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山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 1.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指双方相互 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 3.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① 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岀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 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 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 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唯 物 论 认 识论 唯物 辩 证 法

关键词解哲学原理

抓关键词找哲理 一、 1、关键词: 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 从……中总结教训,取得经验、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 2、对应哲理: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 1、关键词: 在……理论、思想、方针、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 强调各种精神意识的重要性(如民族精神、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等等 2、对应哲理: 唯物论:意识的能动作用 认识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 1、关键词: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如生态失衡)、拨苗助长、生态问题;乱砍滥伐;过度开发资源;沙尘暴;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2、对应哲理: 唯物论: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四、 1、关键词: 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我党对如何执政的认识、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认识 2、对应哲理: 认识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五、 1、关键词: 有利于、关系到、导致、造成、引起、影响 2、对应哲理: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辩证)唯物论.doc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辩证)唯物 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 的结果(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4567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见古语、诗句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见古语、诗句哲学原理归纳 一、物质和意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5.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7.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8.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 二、实践与认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运动变化和发展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2.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户枢不蠢,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3.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8.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9.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9.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五、矛盾相关知识点 (一)对立统一 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二者不可分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7、【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①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②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8、【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哲学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哲学知识归纳 一、“地位”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应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 8、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0、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3、“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5、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7、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18、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19、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0、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2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2、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2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4、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5、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哲学原理关键词归纳

哲学原理应用识别情景词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第四课探索世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①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国情、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 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提出、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意识或认识 ③在…(主题、理论、观点、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经验、制度)的(指导、引领下…) 促进…(事业、活动、实践)获得(发展、前进、成功等) ——意识的能动作用或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④……取得成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审时度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⑤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滥……致使……╱破坏生态环境,雾霾天气等。 ——违背规律遭规律惩罚 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⑥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 ⑦经多年实践得出结论,经过…艰苦探索,下基层,改革开放中形成、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后总结,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调研╱不打不相识/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堑,长一智。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 ⑧认识工具的发展推动进一步认识,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调查研究社会一旦有技术 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⑨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⑩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事实胜于雄辩,实践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特点:不是终极真理,认识变化发展,进一步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先认为…后来认为…,不断探索研究…,认识突破转变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例如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 多次认识,认识失败,认识成功,最初…,接下来、随着…深入;解放思想;…年后认识…(时间变化),不断改进,逐渐完善,与时俱进,经过分析,提出不同认识,冲破,打破旧理论(如相对论的提出);过去…现在…,很久以来,人们认为…;但目前人们认识到…;曲折,上升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识别的关键词: 1联系观 (1) 普客①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导致╱造成╱促进╱带来╱综合考虑╱有利于…; 遍观②离不开╱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一致性性性③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衍生品,合作伙伴,效应,造成、带动…,关系到,影响,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归纳 -认识论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促进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 1 页共1 页

高中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 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原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2)方法论: 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 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 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方法论: 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主义和唯心主义;又要反对 片面强调客观规律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宿命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和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 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2)方法论: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②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真理观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还有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这就要求我们热爱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还要正确对待谬误。 (2)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因此,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 (3)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因此,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高考必备)[2017]

2017年高考哲学原理冲刺必备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l)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6、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

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自己归纳)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 (一)唯物论(又叫辩证唯物论) 唯物论共有8个哲学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4、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6、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辨证唯物主义(包括辨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人生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