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2014-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厦大2014-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厦大2014-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专科)》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我国规范,混凝土强度等级定义为:边长为(B)的立方体试块,按标准方法制作并养护28天,用标准方法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2.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D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C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3. 就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 D )不正确。

A.徐变是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现象

B.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徐变对结构有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4.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是根据下面(C)项指标确定的?

A 极限抗拉强度

B 比例极限

C 下屈服点

D 上屈服点

5. 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压区高度x≥2a′,是为了(A )。

A.保证受压区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C.避免保护层剥落

D.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6. 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减小挠度)最有效的措施是(C)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C.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 D.加大截面宽度

7.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

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

D.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8.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A)

A.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B.实用、经济、美观;

C.强度、变形、稳定; D.可靠、经济。

9. 钢筋混凝土梁中承受扭矩的钢筋有哪些?( A )

I纵向受力钢筋; II.箍筋; III.腰筋; IV .吊筋

A I、II 、III

B II、III 、IV

C I、II 、IV

D I、II 、III 、IV

10.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其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B)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不多,抗裂提高很多;

C.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D.相同。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在实际工程中为什么应避免采用少筋梁和超筋梁?

:当纵向配筋率过低时,梁一旦开裂,纵向钢筋即屈服,甚至进入强化阶段,梁的承载力与同截面的素混凝土梁相当,梁是因配筋率过低而破坏的,破坏过程短,延性差,称之为少筋破坏,相应的梁称为少筋梁。

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相应的梁称为适筋梁。

当纵向配筋率过高时,纵向钢筋还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就被压碎,梁是因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的,破坏过程较短,延性差,破坏带有明显的脆性,称之为超筋破坏,相应的梁称为超筋梁。

少筋梁的截面尺寸过大,故不经济,且是属于脆性破坏;超筋梁配置了过多的受拉钢筋,造成钢材的浪费,且破坏前没有预兆,故在实际工程中应避免采用少筋梁和超筋梁。

2.试述无腹筋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3,一裂,即裂缝迅速向集中荷载作用点延伸,一般形成一条斜裂缝将弯剪段拉坏。承载力与开裂荷载接近

②剪压破坏:1

裂缝,最终剪压区减小,在共同作用下,主压应力破坏。

③斜压破坏,由腹剪斜裂缝形成多条斜裂缝将弯剪区段分为斜向短柱,最终短柱压坏

3、何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及其破坏过程?

首先在受拉一侧出现横向裂缝,受拉钢筋形变较大,应力增长较快。在临近破坏时,受拉钢筋屈服。横向裂缝迅速开展延伸至混凝土受压区域,受压区迅速缩小,压应力增大。在受压区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压碎破坏。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缺点是什么?预应力损失有哪些?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有较高的强度?

②优点: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刚度及抗渗性,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节约钢材。③缺点:构件的施工、计算及构造较复杂,且延性较差。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①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通过选择变形小锚具或增加台座长度、少用垫板等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

②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通过两端张拉或超张拉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③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通过二次升温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④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通过超张拉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

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通过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保证密实性、加强养互等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

⑥螺旋式预应力钢筋构件,由于混凝土局部受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减小该损失可适当增大构件直径。

4. 何谓“最小刚度原则”? 试分析应用该原则的合理性。

:最小刚度原则:各截面的刚度不相等,就是在简支梁全跨长范围内.可都按弯矩最大处的截面弯曲刚度。亦即按最小的截面弯曲刚度,用材料力学方法中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公式来计算挠度。为简化计算取最大内力Mmax处的最小刚度Bmin计算。当有变号弯矩时,可分别取同号弯矩|M|max处的最小刚度。试验分析表明,一方面按Bmin计算的挠度值偏大;另一方面,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导致挠度计算值偏小。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大致可以相互抵消。

6.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有较高的强度?

①要求混凝土强度高。因为先张法构件要求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后张法构件要求具有足够的锚固端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②要求钢筋强度高。因为张拉控制应力较高,同时考虑到为减小各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3. 单层厂房柱内力组合时,应注意哪些?(参考教材混凝土下册P141)答:1)每次组合以一种内力为目标来决定荷载项的取舍 2)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恒荷载项。

3)当取Nmax和Nmin为组合目标时,应使相应的M绝对值尽可能的大,因此对于不产生轴向力而产生弯矩的荷载项(风荷载及吊车水平荷载)中的弯矩值也应组合进去。 4)风荷载项中有左风和右风两种,每次组合只能取其中的一种。

5)对于吊车荷戴项要注意三点:①注意Dmax(或Dmin)与Tmax之间的关系。②吊车竖向荷载与吊车水平荷载是两种不同的活荷载;③注意取用的吊车荷载项目数。 6)由于柱底水平剪力对基础底面将产生弯矩,其影响不能忽视 7)在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应采用内力的标准值

6. 何种场合不宜采用塑性法计算连续梁板内力?答:下列情况下应不宜采用塑性法计算连续梁板内力

(1)直接承受可动荷载或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 (2)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构件。 (3)采用无明显屈服台阶钢材配筋的构件。 (4)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的结构。主梁按弹性计算法计算

2.什么叫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答::所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原因:使之建立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能有利于抵消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而使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致开裂,或推迟开裂或者使裂缝宽度减小。

4. 结构的功能要求为几个方面?

答: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

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具体说来,结构应具有以下几项功能:

(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 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

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7.何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及其破坏过程?

答:首先在受拉一侧出现横向裂缝,受拉钢筋形变较大,应力增长较快。在临近破坏时,受拉钢筋屈服。横向裂缝迅速开展延伸至混凝土受压区域,受压区迅速缩小,压应力增大。在受压区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压碎破坏。 8. 柱的四种内力组合是怎样的?组合的根据是什么? 四种内力组合是:

1、lMmaxl 及相应的N 、V 。

2、Nmax 及相应的M 、V 。

3、Nmin 及相应的M 、V 。

4、lMl 较大(但不是最大),而N 比较小或比较大(也不是绝对最小或最大)。

组合的根据是Nu —Mu 的关系曲线得出的。

三.计算题

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 =250mm ×450mm ;受拉钢筋为4根直径为16mm 的HRB335钢筋,即Ⅱ级钢筋,A s =804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承受的弯矩M =89kN ·m 。环境类别为一类。(222mm /300,mm /71.1,mm /1.19N f N f N f y t c ===)

求:验算此梁截面是否安全。

解:fc=19.1N/mm2,ft=1.7 N/mm2,fy=300 N/mm2,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故设a=35mm ,h0=450-35=415mm

As=804> ρminbh=0.26%x250x450=293mm2

则ζ=ρfy/α1fc=0.0077x300/1x19.1=0.121<ζb=0.55, 满足适用条件

Mn=α1fcbh 。2ζ(1-0.5ζ)=1x19.1x250x4152x0.121x(1-0.5x0.121)=93.49KN.m 安全。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 ×h =400×500 mm ,a s =a ’s =40 mm ,η=1.0,采用C30级混凝土(f c =14.3 N/mm 2),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

对称配筋422,A s=A’s=1520 mm2。试分析在何种情况下,该柱将有最大的抗弯能力,并计算此时的N和M值(不要求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3.已知矩形梁截面尺寸b×h=250mm×500mm;环境类别为一级,弯矩设计值为M=15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即Ⅱ级钢筋。(已知:

,mm/43.1,mm/300,mm/3.14222NfNfNftyc 8.0,0.111 55.0b

求: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αsmax=ξb(1-0.5ξb)=0.55(1-0.5×0.55)=0.399

αs=M/(α1*fc*b*h0^2)=150000000/(1.0×14.3×250×460×460)=0.198 0.198 查表得γs=0.889

由于αs≤αsmax 满足要求 As=M/fy*γs*h0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150000000/(300×0.889×460)=150000000/122682=1222.67 平方毫米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简述题 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首先,公共管理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究,在西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其次,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由此形成的研究途径更是多种多样。研究途径、方法的不同,导致对公共管理过程做出不同的描述或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 2.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 具体联系表现如下: (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3.简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 参考答案: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4.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责任并不简单;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5.简述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专升本《公共管理学》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 专升本《公共管理学》_ [题型]: 单选 [分数]:2 1.()是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整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A.公共事务 B.公共政策 C.政策分析 D.公共分析 答案:B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A.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B.重视自身的改革、方式创新与制度创新 C.与时俱进,不断为公民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D.强调公平与效率、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答案:A 3.1979年,()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 A.克林顿政府

B.撒切尔政府 C.xx政府 D.xx政府 答案:B 4.在公共管理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最终发展方向是()。 A.社会管理职能 B.经济管理职能 C.xx管理职能 D.政治管理职能 答案:C 5.()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个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 A.矩形结构 B.直线职能结构 C.直线结构 D.职能结构 答案:C 6.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共同的理论基础是()。 A.科层制理论与民主主义理论 B.公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C.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D.自由民主主义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D 7.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A.准公共组织和企业 B.社会 C.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 D.公共组织和准公共组织 答案:D 8.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A.职能式结构 B.扁平式结构 C.直线式结构 D.直线——职能式结构 答案:D 9.1887年,发表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xx B.W·威尔逊 C.xx因 D.威洛比 答案:B

投资学期末试题及答案C卷

绝密★启用前 学院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级 专业(本/专科)《 投资学 》试卷C 注:需配备答题纸的考试,请在此备注说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指定位置,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其他条件不变,债券的价格与收益率 ( ) A. 正相关 B. 反相关 C. 有时正相关,有时反相关 D. 无关 2、 市场风险也可解释为 ( ) A. 系统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B. 系统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C. 个别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D. 个别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3、考虑两种有风险证券组成资产组合的方差,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证券的相关系数越高,资产组合的方差减小得越多 B. 证券的相关系数与资产组合的方差直接相关 C. 资产组合方差减小的程度依赖于证券的相关性 D. A 和B 4、证券投资购买证券时,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是( )。 A .出售的市价 B .到期的价值 C .投资价值 D .票面的价值 5.某一国家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国家发行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属 ( )。 A .欧洲债券 B .扬基债券 C .亚洲债券 D .外国债券 6、 市场风险也可解释为。( ) A. 系统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B . 系统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C. 个别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D. 个别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7.如果某可转换债券面额为l 000元,规定其转换比例为50,则转换价格为( )元。 A .10 B .20 C .50 D .100 8. 根据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理论,下列选项中投资者将不会选择( )组合作为投资对象。 A .期望收益率18%、标准差32% B .期望收益率12%、标准差16% C .期望收益率11%、标准差20% D .期望收益率8%、标准差 11% 9.就单根K 线而言,反映多方占据绝对优势的K 线形状是( )。 A .带有较长上影线的阳线 B .光头光脚大阴线 C .光头光脚大阳线 D .大十字星 10.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72元,股票市价14.4元,则股票的市盈率为( )。 A .20 B .25 C .30 D .35 11、按投资标的分,基金的类型不包含( ) A. 债券基金 B. 封闭基金 C. 股票基金 D.指数基金 12、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可以回避银行利率波所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是() A. 利率期货 B. 国债期货 C. 外汇期货 D.股指期货 13、投资者在确定债券价格时,需要知道该债券的预期货币收入和要求的适当收益率,该收益率又被称为( ). A .内部收益率 B .必要收益率 C .市盈率 D .净资产收益率 14、一般地,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降低,分别会使股票价格发生如下哪种变化( ). A .上涨、下跌 B .上涨、上涨 C .下跌、下跌 D .下跌、上涨 15.( )是指过去的业绩与盈余都有良好表现,而其未来的利润仍能稳定增长的股票 A .成长股 B .投机股 C .防守股 D .绩优股 二、 判断题 (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股份制实现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2、普通股股东只具有有限表决权。 ( ) 3、实际投资是指投资于以货币价值形态表示的金融领域的资产。 ( ) 4、只要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就一定火爆。( ) 5、一般来讲,基本分析不能准确预测某种证券的中短期市场价格。( ) 6、市盈率是衡量证券投资价值和风险的指标。( ) 7、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每份基金份额实际代表的价值。( ) 8、买进期货或期权同样都有权利和义务。( ) 9、一般认为,市净率越低,表明企业资产的质量越好,越有发展潜力。( ) 10、普通股没有还本要求,股息也不固定,因而不存在信用风险。( ) 11、技术分析是以证券市场的过去轨迹 为基础,预测证券价格未来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 12、技术分析中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的假设与有效市场假说不一致。( ) 13、道氏理论认为股市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三种运动,即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运动。( ) 14、实际投资是指投资于以货币价值形态表示的金融领域的资产。 ( ) 15、债券投资的风险相对于股票投资的风险要低。( ) 三、名词解释(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可转换债券 2、金融期货 3.市盈率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式----公共行政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式为(A ) A.公共行政式 B.新公共管理式 C.公共服务式 D.公共责任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国际投资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 )为主。 A(证券投资 B.实业投资 C.直接投资 D.私人投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 )。A(10, B.25, C.35, D.50, 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目的(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 B(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资金 C(有利于扩大出口,加快国际化进程 D(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4、下面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转移发挥的 B(跨国公司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全资子公司的方式效应最低 C(合资方式下技术转移效应较高,但转移的技术等级一般较低 D(跨国公司通过与东道国当地企业或机构合作研发将有助于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5、以下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属于动态方法的是( )。 A.道氏评估法 B.罗氏评估法 C.闽氏评估法 D.冷热评估法 6、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 A.综合性 B.稳定性 C.先在行 D.差异性 7、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 )。 A.纳克斯 B.海默 C.邓宁 D.小岛清 8、以下不属于国际储备管理原则的是(a ) A.多样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9.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 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a )。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 10、对外国政府贷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外国政府贷款常与出口信贷混合使用 B(外国政府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有时还伴有部分赠款 C. 使用外国政府贷款要支付少量管理费 D(外国政府贷款可用于购置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设备或原料 11、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 c )。 A.0 B.0.5 C.1.0 D.1.5 12(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形式的是(b )。 A.专家实地考察 B.问卷调查 C.东道国政府评估 D.咨询机构评估 13、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折衷理论 D.厂商增长理论 14(以下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直接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起始阶段,无疑是资本流入,是将国外储蓄国内化,一般会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B.绿地投资能够直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有显在的正效应,而 购并投资只是改变了存量资本的所有权,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没有直接的效应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投资学》练习题及答案

《投资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不属于投资的是( C )。 A. 购买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 B. 农民购买化肥 C. 购买商品房自己居住 D. 政府出资修筑高速公路 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往往( A )。 A. 同方向变化 B. 反方向变化 C. 先同方向变化,后反方向变化 D. 先反方向变化,后同方向变化 3、购买一家企业20%的股权是( B )。 A. 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实业投资 D. 金融投资 4、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C )。 A.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上调,股票价格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B. 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注册制有何差异,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C. 企业的投资应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D.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5、市场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 B )。 A. 两种经济制度所属社会制度不一样 B. 两种经济制度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不一样 C. 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不一样 D. 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一样 6、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是( D )。 A. 分配机制 B. 再分配机制 C. 生产机制 D. 价格机制 7、以下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A )。 A. 市场发育不完全 B. 垄断 C. 市场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D. 分配不公平 二、判断题 1、资本可以有各种表现形态,但必须有价值。(√) 2、无形资本不具备实物形态,却能带来收益,在本质上属于真实资产范畴。(√) 3、证券投资是以实物投资为基础的,是实物投资活动的延伸。(√) 4、直接投资是实物投资。(√) 5、间接投资不直接流入生产服务部门。(√) 6、从银行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的人不是投资主体。(×)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利性是经济活动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8、产权不明晰或产权缺乏严格的法律保护是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

吉大19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西蒙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正确答案:A 2.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全部公共收支项目,以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全部财政活动,允许在政府预算规定范围之外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我们将这称为( )。 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正确答案:C 3.侧重于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如政府行政机构的增减、合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扩展与缩小,行政人员的补充与精简等,这样的公共组织变革属于( )。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 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C.外延型的组织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正确答案:C 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正确答案:B 5.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形式,称为( )。 A.基数预算 B.单位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正确答案:D 6.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实施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 D.准备阶段 正确答案:D 7.所谓( )(简称DSS )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A.战略开发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参谋智囊系统 D.战略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B 8.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正确答案:A 9.从学术渊源上讲,公共管理学是在( )基础上,融合了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理论发展成的。 A.现代经济学 B.公共行政学 C.管理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B 10.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 )。 A.政府上网 B.政府信息公开 C.政府信息化 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B

公共管理学(2014版)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即市场失灵就是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3.非政府公共组织 国外有称之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是指承担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除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所有公共组织,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自治组织。 4.电子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府的精髓在于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体。 二、简述题 1.公共管理部门存在的原因。 公共管理部门是在社会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意义有:(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客观需求。公共管理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公共部门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在现代国家,社会自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组织的职能社会化进程以及非正式的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 2.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公共责任是伴随公共权力产生和存在的,在赋予公共权力时,实际上对公共权力的作用目标、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作用内容都有较具体的规定,这就是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相对应,即拥有多大的权力必须相应课以多大的责任。公共管理者应该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公共责任,否则将失去公共权力或受到相应的处罚。

投资学试题及答案分析

《投资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相信市场是()有效市场的形式,你会觉得 股价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包括那些只提供给内幕人士的信息。 a. 半强式 b. 强式 c. 弱式 d. a 、b 和c 2.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把能够带来报酬的支出行为称为。 A 支出 B 储蓄 C 投资 D 消费3、当其他条件相同,分散化投资在那种情况下最有效?()a. 组成证券的收益不相关 b. 组成证券的收益正相关 c. 组成证券的收益很高 d. 组成证券的收益负相关 4.如果强式有效市场假定成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未来事件能够被准确地预测。B、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可得 到的信息。 C、证券价格由于不可辨别的原因而变化。起伏。 5. 市场风险也可解释为( )。 a. 系统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b. 散化的风险 c. 个别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D 、价格不 系统风险,不可分 d. 个别风险,可分散

6.半强式有效市场假定认为股票价格( 测的。 7. 对已经进行贴现,尚未到期的票据转做一次贴现的行为称为 () A.再贴现 B .承兑 C .转贴现 D .多次贴现 8 、其他条件不变,债券的价格与收益率( )。 a. 正相关 b. 反相关 c. 有时正相关,有时反相关 d. 无关 9. 在红利贴现模型中, 不影响贴现率 k 的因素是( ) A 、 真实无风险回报率 B 、 股票风险溢价 C 、 资产回报率 D 、 预期通胀率。 10. 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制度规定,在一个交易日内,除首日上 市证券 外,每只股票或基金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 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 A 5% B 10 % C 15% D 20 % 11、在合约到期前,交易者除了进行实物交割,还可以通过来结 束交 易。 A 投机 B 对冲 C 交收 D 主动放弃 A 、反映了已往的全部价格信息 公开可得信息。 B 、反映了全部的 C 、反映了包括内幕信息在内的全部相关信息 D 、是可以预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MPA公共管理学全真模拟试题

2011年MPA公共管理学全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行政管理的主体的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 B、省政府 C、省政协 D、省委 2.西方行政学诞生于()。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成等比例 D、没关系 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发展阶段,也称为()。 A、传统时期 B、新公共行政管理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 D、分化时期 5.管理具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这是管理的()。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管理属性 D、经济属性 6.机关事务管理局属于()。 A、辅助机关 B、职能机关 C、咨询参谋机关 D、监督机关 7.用于帮助认定问题的三种原因的问题界定方法是()。 A、类别分析法 B、类比分析法 C、假设分析法 D、层次分析法 8.行政决策的中心环节是()。 A、界定问题 B、目标确立 C、方案设计 D、后果预测 9.容易造成相对多数而实际“少数”的投票规则是()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规则 C、过半数规则 D、孔尔塞标准 10.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和职权的关系是()。 A、职位决定职权设置 B、职权决定职位 C、职权和职务无关 D、职权和职务互为决定 11.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领导制度是()。 A、集体领导制度 B、委员会制 C、行政首长负责制 D、个人分工负责制度 12.将议会作为最高权力中心而国家元首成为“虚位”的决策体制是()。 A、,议会一总统制 B、议会一内阁制 C、议会一委员会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3.行政沟通把行政过程看做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是其“神经”。 A、信息沟通 B、命令传递 C、感情交流 D、行政权力 14.从行政协调的方式上看,行政协调可以分为() A、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 B、促进式协调和纠偏式协调 C、会议协调和非会议协调 D、认识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 15.实行职务常任制的人员一般是()。 A、所有的公务员 B、政务类公务员 C、业务类公务员 D、某些特权官员 16.我国许多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时不宜规定得极体,需要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的活动属于()。 A、地方性立法 B、补充性立法 C、特殊授权立法 D、执行性立法 17.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特征不包括() A、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B、治理税务腐败 C、实行新的税种组合 D、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投资学试卷及答案

************2009学年01学期 专业 07 级《投资学》期末试卷(答题卷)(A) (考试形式:开卷) 一、单选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狭义证券指( C ). A. 商品证券 B. 货币证券 C. 资本证券 D. 其他证券 2.( D )是指过去的业绩与盈余都有良好表现,而其未来的利润仍能稳定增长的股票A.成长股B.投机股C.防守股D.绩优股 3.期权交易是一种( B )有偿转让的交易方式. A.合约 B.权利 C.资本 D.投机 4.( B )是证券投资者对证券商所作的业务指示. A.开户 B.委托 C.清算 D.交割 5.( C )也称高新技术板市场,即为一些达不到上市标准的高新技术公司发行股票并为其上市交易提供机会的交易市场. A.一级市场 B.初级市场C.二板市场 D.柜台交易市场 6.深发展公布分红方案:每10股送5股,其除权日前一日的收盘价为15元,其除权价为( C ). A.11 B. 12 C. 10 D. 13 7.投资者在确定债券价格时,需要知道该债券的预期货币收入和要求的适当收益率,该收益率又被称为( B ). A.内部收益率 B.必要收益率 C.市盈率 D.净资产收益率 8.X股票的β系数为1.7,Y股票的β系数为0.8,现在股市处于牛市,请问若要短期获得较大的 收益,则应该选哪种股票? ( A ) A.X B.Y C.X和Y的某种组合 D.无法确定 9.一般地,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降低,分别会使股票价格发生如下哪种变化( B ). A.上涨、下跌 B.上涨、上涨 C.下跌、下跌 D.下跌、上涨 10.移动平均线最常见的使用法则是( B ). A.威廉法则 B.葛兰维尔法则 C.夏普法则 D.艾略特法则 二、多选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投资基金可分为( AC ).A.开放式基金 B.契约型基金 C.封闭式基金 D.公司型基金2.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下列正确的有( BCE ). A.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类似 B.证券投资基金投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 C.其风险大于债券 D.其风险小于债券 E.其收益小于股票 3.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BCE ). A.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不利 B.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市场,币值大幅度波动会导致股价下跌 C.税率降低会使股市上涨 D.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股市上涨 E.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调会使股价上涨 4.技术分析有它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三大假设,它们分别是( ADE ).A.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B.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所有投资者都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价格沿着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E.历史会重复 5.属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的有( ACD ) . A.投资者都依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选择证券组合 B.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 C.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和风险及证券间的关联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 D.资本市场没有摩擦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简述证券投资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 :证券投资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包括: (1)确定证券投资政策;(1分) (2)进行证券投资分析;(1分) (3)组建证券投资组合;(1分) (4)投资组合的修正;(2分) (5)投资组合业绩评估.(1分)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投资学》试题及答案(四)

《投资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4`) 1.债券: 2.股票价格指数: 3.市净率: 4.趋势线: 二.填空(5×2`) 1.债券作为一种主要的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偿还性、___、安全性、收益性特征。 2.证券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___和公司型基金。 3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___、黄金市场。 4.8浪理论中8浪分为主浪和___。 5.MACD是由正负差(DIF)和___两部分组成。三.单选(15×2`) 1.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双方的初期交割,而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交割的金融衍生工具是() A.期货B.股权C.基金D.股票2.股票理论价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是指() A.市净率B.市盈率C.市销率D.收益率3.下列情况属于多头市场的是()

A.DIF<0B.短期RSI>长期RSIC.DEA<0D.OBOS<0 4.证券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A.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B.资本证券和货券 C.商品证券和无价证券D.虚拟证券和有券5.投资者持有证券是为了取得收益,但持有证券也要冒得不到收益甚至损失的风险。所以,收益是对风险的补偿,风险与收益成()关系。 A.正比B.反比C.不相关D.线性6.安全性最高的有价证券是() A.股票B.国债C.公司债券D.金融债券7.在计算基金资产总额时,基金拥有的上市股票、认股权证是以计算日集中交易市场的()为准。 A.开盘价B.收盘价C.最高价D.最低价8.金融期货的交易对象是() A.金融商品B.金融商品合约C.金融期货合约D.金融期货 9.()是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A.宏观经济环境B.制度因素 C.上市公司质量D.行业大环境 10、行业分析属于一种()。 A.微观分析B.中观分析C.宏观分析D.三者兼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