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

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
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类别

注:一般环境指无冻融、氯化物和其它化学腐蚀物质作用。

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604-《动力地质学原理》

604《动力地质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 动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运动规律,既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学习其他地质分支学科的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从本质来说,与《普通地质学》或者《地质学基础》类似,是地质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动力地质学原理》系统全面地介绍地球基本知识;研究地球运动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等。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的最基本认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和基本原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生的基本原理,地球圈层的形成演化及岩石圈运动方式,等。进而,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地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思路的最基本轮廓。 二、本课程考试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地球和地壳 1.包括地球的空间位置、物理性质及结构、表面形态; 2.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组成;地壳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基本类型,等); 3. 地质时代(相对地质时代,同位素地质时代); 4. 地质作用概述(两种分类及其基本概念)。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基本标志;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态组合特征;构

造运动的时间性、方向性差异:地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岩浆作用: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岩浆作用的概念及基本类型;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主要特征;火山作用及主要特征;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 3.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概念、基本类型、影响因素;风化壳。 2.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面暂时流水地质作用;河流的基本特征(水动力特征);河流侵蚀作用(下蚀的基本原理和造成的地质现象;侧蚀的基本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溯源侵蚀的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河流搬运作用(原理及搬运过程中的颗粒演变);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场所及其沉积类型);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下水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溶蚀及机械剥蚀)、其搬运和沉积作用;岩溶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和发育条件、主要的岩溶地貌类型。 4.冰川地质作用:冰川基本特征;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其地质现象;冰川搬运的原理及特征;冰川沉积原理、沉积场所及冰碛物特征。 5.海洋地质作用:海水的动力特点;浅海地质作用;半深海及深海地质作用。 6.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湖水动力特点;湖泊地质作用的类型;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 7.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动力特点;其剥蚀的主要方式和产物;搬运的原理和搬运过程中颗粒的变化;风沉积作用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8.负荷地质作用:其原理和基本类型;崩落(塌)作用的因素和崩积物;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泥石流)。 (四)、地球圈层的形成和岩石圈的运动:

2019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二个:一个是环境污染,第二个是生态破坏。 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环境?简单地说,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同学们也许看过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这个栏目,由赵忠祥主持的。还有《动物世界》,里面就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识。比方说:在一片草原上,有食草动物:野羊、斑马、野牛等等,也有食肉动物:老虎、豹子、狮子等等。它们总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在的。这就叫平衡。如果我们把食肉动物都消灭掉,把老虎、豹子、狮子都消灭。那么食草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繁殖,它们要吃大量的草,会把草原吃光,吃得没有草吃了,结果食草动物自己也就无法生存了,这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有的专家把它叫做“网平衡”,也有的专家把它叫做“平衡金字塔”。生态平衡的科学概念解释不太好懂,它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结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信息的传递畅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从总体上讲是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全球的平衡。它又分成各种各样若干个系统。比如陆地系统、海洋系统。专家们为了研究的需要,又把它分成更多地系统,比如高原系统、平原系统、工业系统、农业系统,还有城市系统、农村系统等等。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问题很多,比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等。 森林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世界上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我国近10年来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就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忽略的严重问题,现在它己经不应该是人们忽略的问题了,而是让人们好好反省的问题,是要人们一起努力保护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强的杀伤力。幸运的是,据地球表面25巧0公里处有一臭氧层。臭氧层纯吸收太阳辐射出的99%的紫外线。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从南极观测站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遭到了破坏。据卫星观测,此洞的面积约美国国土面积那么大,到了90年代末,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达到了2720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要大一倍。据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观测发现,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20%,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也在以每10年2.7%的速度减少。 那么,臭氧层被破坏了,将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危机呢?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大气圈中臭氧层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10万人,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加。地球上的万物就要遭到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就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破坏了臭氧层。 全球气温逐步升高据资料记载,在过去的150年里,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0.5℃。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质燃料,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再加上其它多种有害气体。全球变暖的后果,是全球降水不确定性的重新分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及危害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居住环境。

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万吨,汞1.1万吨,镉0.55万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水乃万物生命之源,居十大自然资源之首,但是,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万吨,此外,每年从陆地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吨至2000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联合国曾发出警告.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到2025年,世界上将只剩二分之一的水系统被安全使用,三分之二的水源将被污染,失去功能。由此可见水源己严重受到污染。 其次,氧气是生物呼吸的源泉,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可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死,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现如今,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巨增,森林的滥砍滥伐,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空气污染给人类产生了许多的疾病,最为主要的乃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也造成了影响,使植物的生理机制受到抑制,导致植物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 固体废弃物也影响到人们健康。我们所说的固体废弃物就是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和消费者丢弃的物品。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储存量为67.5亿吨,并且还以每年2%速度增长度。此外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都有许多塑料制品,这些废弃物到处乱扔不仅影响市容,而且由于很难溶解,混入土壤中几十年不变,严重破坏环境,近而影响农业生产。

2018年福建省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福建省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1 / 4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 1. 在我国一些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 成蚝壳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生蚝生命力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浅水区域,经常作为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读图完成4~6题。 用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 ) A.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B. 墙面多棱,利于防盗 C. 美观大方,十分坚固 D. 蚝壳丰富,成本低廉 【答案】A 【解析】解:四个选项都是生蚝墙的优势,但材料问的是环境意义,B ,D 从安全性和成本分析不对,C 的角度是建筑意义,不对。 故选:A 。 主要注意审题,材料中问的是环境意义,该地生蚝较多,就地取材。 本题属于基础题,但出题人设定了范围,是环境意义,解题关键是认真审题。 2. 在我国一些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 成蚝壳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生蚝生命力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浅水区域,经常作为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读图完成4~6题。 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 B. 气候变化,生蚝数量减少,蚝壳减少 C. 社会治安良好,失去防盗作用 D. 当地政府保护生蚝和蚝壳 【答案】A 【解析】解:气候变化不大,生蚝数量仍较大,B 错;蚝壳墙凹凸不平,反而会伤害偷盗者,C 错;材料中没有提及政府保护生蚝,D 错;二是因为各种新材料的涌入,而发生的变化。 故选:A 。 随着时间的发展,继而出现了其他建筑材料,比以蚝壳为墙的建筑更坚固耐用,从而代替它。 本题属于基础题,分析蚝壳墙的优缺点,解题关键是排清题目中无中生有和未提及的选项。 3. 某中学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 池、水窖加以存储,进水口可根据需要开与闭。据此完成1~3题。 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 A. 东南丘陵 B. 河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藏北高原 【答案】C 【解析】解:由材料知该地水资源缺乏,东南丘陵水资源丰富,A 错;该地缺水,但会有洪水,且有淤泥=地,可见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C 对;藏北高原和河套平原降水少,水土流失现象不严重,B ,D 错。 故选:C 。 由材料可知该地解决饮水问题,可见水资源缺乏,且有淤地,生态环境不好。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地理事实得出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 4. 某中学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 池、水窖加以存储,进水口可根据需要开与闭。据此完成1~3题。 图中进水口的位置选择,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答案】A 【解析】解:进水口位置较高,处于上部的清水处附近,可见是为了减少引水的杂质。 故选:A 。 由材料中的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工程内的大坝水大体分为上部清水和下部浑水。 本题难度较大,诱导选项较多,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看到上部清水和下部浑水从而进行判断。 5.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 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 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 P 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D. 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答案】B

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

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篇)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精选(1):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保护环境上并不十分重视。 比如说我们的周边环境。在我们楼前面的草坪中,开着许多花朵。但在草坪中,却也有人扔垃圾,堆废纸。夏天,有许多蚊蝇在那里飞来飞去,不但影响了小区的形象,还污染了环境。对社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很不利,还破坏了地球。 为了能让我们的环境优美,不受到伤害。只有门卫的叔叔阿姨来打扫大街,绿化草坪。他们每一天早出完归,为了祖国的绿化环境不惜一切代价。但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偏偏还要去破坏,我们必须要为不爱护环境的人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早一日改掉恶习。 在我们上学的路上,也有许多同学乱丢废弃物。比如说:有的同学把小吃袋扔在校门口外,还有的同学把叠好的纸飞机随意乱扔,甚至顺着墙扔进学校.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但一次又一地 影响着学校。 地球给了我们水源与森林,给了我们美丽的环境,也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园的呢? 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的地球是很美的,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十分清新,使人心 旷神怡。但是此刻,地球变成什么样了呢?由于人类的自私自利,他们对森林.水源巧取豪夺,毫不珍惜,慷慨大方的挥霍,而且滥用化学药品,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50亿吨;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 排放量也相当大。进入大气中的废气种类很多,已经产生危害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种。超多的废气进入大气层中,必然破坏大气原有的化学组织和性质,对人类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它能让我们患肺癌而死,使全球面临变暖危险,使冰山融化,使整个地球秃顶既减少,使超多农作物随气候变化而迁移,造成许多农作物减少。总之,大气污染对于人类是一场大灾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此刻虽然还只是小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个性大的贡献,但我们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标志。我们要有时代职责感,为美化校园净化校园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珍爱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清风常拂绿柳,碧水永伴苍山! 阅读精选(2): 保护环境的重要好处 环境保护的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

环境作用类别划分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进行设计。 3.1.2当同一铁路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部位或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不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3.1.3 当同一铁路混凝土结构处于多种环境作用时,应根据每一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分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3.1.4 当铁路混凝土结构处于严重腐蚀环境作用时,应采取必要的附加防腐蚀措施。 3.1.5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结构及主要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 2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 3 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 4 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构造措施(包括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主要施工控制要求; 6 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采取的附加防腐蚀措施; 7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跟踪检测要求; 8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养护维修要求。 3.2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3.2.1铁路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可根据设计使用年限按表3.2.1进行划分。 3.3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3.3.1铁路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分为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和磨蚀环境。不同类别环境的作用等级可按表3.3.1-1、3.3.1-2、3.3.1-3、3.3.1-4、3.3.1-5所列环境条件特征进行划分。

注 1 对于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埋入土中的混凝土遭受化学侵蚀;当环境多风干燥时,露出地表的毛细吸附区内的混凝土遭受盐类结晶型侵蚀。 2 对于一面接触含盐环境水(或土)而另一面临空且处于干燥或多风环境中的薄壁混凝土,接触含盐环境水(或土)的混凝土遭受化学侵蚀,临空面的混凝土遭受盐类结晶侵蚀。 3 当环境中存在酸雨时,按酸性环境考虑,但相应作用等级可降一级。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标题: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 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 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 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 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 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 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 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 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 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 天敌.100条树虫十几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树的树叶,而一对 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条虫子.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 泛滥成灾.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 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 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事实上,这种原始的生态平衡从全球范围来看是极其难得的,

我们今天或许只能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得以看到.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 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多辟渠道、形成机制;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局面。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铸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中华大地就一定会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二、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三、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四、提升环保意识和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开展清洁生产,以促进企业的认知和意识,提供了宝贵经验。 扩展资料:

主要内容: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主要内容 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防止破坏 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

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自然保护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环境标准名称

PFOA全氟辛酸铵(Perfluorooctanoic Acid 缩写为PFOA),PFOA 是全氟辛酸铵的简称。PFOA代表全氟辛酸及其含铵的主盐,或称为“C8”,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通常是用于生产高效能氟聚合物时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剂。这些高效能氟聚合物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科技、运输、电子行业,以及厨具等民生用品。当PFOA 分解后会在环境或人体中释放出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毒性危害,相关产品中对PFOA提出限制要求。 据介绍,PFO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它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用途广泛。PFOS可以通过呼吸和食用被生物体摄取,其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其余则蓄积在动物的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动物实验表明,每公斤动物体重有2毫克的PFOS含量就可导致死亡。 多环芳烃(PAHs)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多环芳烃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 150余种化合物。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简称PAHs。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风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国际癌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a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a)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Halogen(卤素)是第ⅦA族非金属元素,包括了氟(Fluorine-)、氯(Chlorine)、溴(Bromine)、碘(Iodine)和砹(Astatine)五种元素,合称卤素。其中砹(Astatine)为放射性元素,人们通常所指的卤素是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卤素化合物经常作为一种阻燃剂:PBB , PBDE , TBBP-A , PCB ,六溴十二烷,三溴苯酚,短链氯化石蜡等,应用于电子零组件与材料、产品外壳、塑胶等。此种阻燃剂无法回收使用,而且在燃烧与加热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威胁到人类身体的健康、环境和下一代子孙。 REACH是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ULATION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 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的简称,是欧盟建立的,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化学品监管体系。 欧盟ROHS简介根据欧盟管制有害物质的限制指令(ROHS),要各生产厂商从2006年7月1日起销售到欧盟市场的产品去除六种有毒物质,中国、日本、美国的部分州也都有相似的法规生效。这些法规需要厂家进行及时、准确和合法的材料资料的收集和声明。它会影响到从工程设计,器件采购,生产质量检验到市场和销售的各个方面,那么,处于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厂商,建置一个绿色环境解决方案是必须的。 燃烧等级 常见UL燃烧等级有:VW-1;CSA燃烧等级为:FT1(UL758VW-1D耐燃测试) FT2 是水平燃烧等级 VW-1 :指线材符合垂直燃烧测试要求

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的意义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环保工作。环境保护教育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教育部2003年专门下发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将环境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纳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06年教育部又与中宣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同时,各地、各中小学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绿色学校”、“和谐环保文明校园”、“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举办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环境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广大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一大批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绿色学校正在涌现,亿万具有较高环境文明素养的学生正在茁壮成长。

2008年,我们将迎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奥运中学生环境教育读本》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奥运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将发挥积极作用。希望有关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结合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实际,认真抓好此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参与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把环保理念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讲话完毕! 谢谢大家! 杨国英 2011、9、19

环境标准的六类两级指的是什么

环境标准的六类两级指的是什么?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⑴、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它是制订环境政策的目标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制订污染物的控制标准的依据,是评价我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①保证居民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②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⒁对自然环境无劣化作用。 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 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所以环 境基础标准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做到 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环境方法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保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环境容量不同,加之国家标准中有些项目并未作规定,所以允许地方环保部门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技术经济条件,制订地方的环保标准。 六类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均有地方级标准。

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浅谈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一个很严重的话题,要改善环境就必须防甚于治,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才能保护好现有的良好环境和改善被破坏的环境。 我认为要保护好环境,首先是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那应该在那些具体方面做起呢? 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少使用一些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这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以上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陶瓷杯,布袋,纸饭盒和普通竹筷子等代替。现在不是提倡使用环保袋吗?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希望人人能够给与行动支持,那么我们就离美好的环境又进一步了。 在学校里,学生就餐一定不要铺张浪费,要把环境保护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主张节约,从小做起。 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对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加以制止,呼吁大家都来爱护野生动物,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另外,要遵守禁止乱扔废弃物的规定,不乱扔垃圾,尤其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的重金属,流到水里,污染会非常严重。校园和街道的垃圾箱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用来提醒你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此外,垃圾还要分类放,大家千万不要嫌麻烦,我们多一份行动,地球就会多一份美丽。 还有,要爱护树木,不能随意践踏草地,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城市绿化植树活动。 保护环境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同来管理和维护,才能彻底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改观和完善。但是我所说的上面这些事,确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需要我们用一点心,用一点力,就可以为保护环境付出我们的一点努力,为人类的生存增添更多的发展和活力。 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行动起来,为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保护好环境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这也是食物链造成的。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乱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整个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国也已有10多种哺乳类生物灭绝,还有20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而他们的灭绝会导致许多可被用造新药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归于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跟着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动物能帮人类除害;很多植物给人类提供制药;很多动植物给人以美的享受;很多动植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 我国幅员辽阔,动植物种类繁多。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相当严重,导致生态严重失衡,我国己有一个多林国变成了少林国,许多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减少,以致灭绝。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与人类一样,都有平等的权利,缺少了千姿百态的野生动物,人类将会极为寂寞,部分物种灭绝,将会引起连锁灭绝,人类也会灭绝。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类是地球的主任,除了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鸟兽。这些生物与我们生存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着空气,氧气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讲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如许多鸟事庄稼树木卫士,是害虫的天敌,地球上谁也离不开谁,保护环境,善待家园,只有这样家园才会变得更美好。 动物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使这个世界变得生机盎然,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天会变得更蓝,水会变得更清,我们的栖霞也会变得更漂亮,我们这样做,全人类这样做,那么,蓝天绿水,鸟语花香,就会真切的在我们周围。 烹饪1605

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地质学将自然界引起地壳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成为地质作用。 2、地质营: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3、外力地质作用:有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如太阳能和宇宙空间能,其中太阳能的辐射其主要作用。 4、内力地质作用:有地球内部能然引起的,主要的能然有地球的热能、重力能以及地球自转和转速变化的动能。 5、构造运动:是由内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一种机械运动。有两种表现形式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 6、风化壳:由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覆盖在陆地上的不连续薄壳称风化壳 7、古风化壳:风化壳若为后来沉积物所覆盖。 二、问答题 1、简述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答: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质作用、潮流的地质作用、浊流的地质作用 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块体的地质作用。 2、简述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物理风化 答:○1风化作用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机械搬运作用○3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 生物搬运作用 机械沉积作用○4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 胶结作用 ○5成岩作用压实作用 重结晶作 吹蚀(风) 磨蚀(地面流水、风等) ○2剥蚀作用潜蚀(地下水) 冲蚀(湖水、海水) 刨蚀(冰川) 3、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 主要是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它使岩石裂开或崩解,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岩块和岩屑),但其成分却未发生显著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方式: 温差风化 冰劈作用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层裂或卸载作用 (2)化学风化: 水溶液与地表附近的岩石进行化学反应,使岩石逐渐分解的过程。 化学风化不仅使岩石遭到破坏,而且还使破坏产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并形成一些新矿物。

浅谈环境保护 的重要性

浅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水体污染、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是很重要的。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 题。 (一)水体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50%的地下水受 到污染,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 (二)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

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三)噪声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二、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环境问题涉及到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面,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是一个综合决策问题,要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优化产业结构、污染物总量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实行综合规划。 (一)城市规划的指导方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 (二)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 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三)城市环境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