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法变更登记表

麻醉方法变更登记表
麻醉方法变更登记表

盐城新东仁医院

麻醉方法变更登记表

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日期

拟定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含静脉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颈丛□臂丛□闭孔□坐骨神经□腰丛□其他)□局部麻醉

更改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含静脉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颈丛□臂丛□闭孔□坐骨神经□腰丛□其他)□局部麻醉

□手术和麻醉推迟

更改时间:

□麻醉前更改□麻醉中更改

更改原因:

更改后麻醉效果评定:□满意□欠佳

麻醉医师

上级医师

更改麻醉后全科讨论记录:

科主任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麻醉面罩综述

综述资料 深圳默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概述 本次申报的注册产品,产品供麻醉给药或输氧时覆盖患者口鼻部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国食药监械[2002]302号文件)要求,确定其为“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属Ⅱ类医疗器械,命名为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简称麻醉面罩)。 4.2产品描述 通过麻醉面罩罩体上的¢22mm 标准接头与麻醉呼吸回路联接,麻醉呼吸回路与麻醉呼吸机器或者供氧设备联接,将通入气体的软垫与患者的口鼻覆盖,联接相形成一个通路将新鲜氧气体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 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 固定圈由Pc 制成,罩体(含接口)由PC 制成,气囊由PVC 制成,单向阀由ABS+不锈钢制成。 充气型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结构图示见图1: 1、固定圈 2、罩体(含接口) 3、气囊 4、单向阀 图1、麻醉面罩结构图示 4.2.3型号规格表 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见表1) 表1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表单位:mm 型号 规格 面罩长(L ) 面罩宽(D ) 充 新生儿 62±10 55±10 1 2 3 1 2 4 D L

麻醉面罩标记 AM-1 1:代表新生儿、2:婴儿、3:儿童、4:成人(小) 5:成人(中)、6:成人(大)、7:成人(加大) AM: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例如AM-1代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规格新生儿 4.3包装说明 4.3.1小包装 一个麻醉面罩为一小包装,小包装采用PE薄膜袋或纸塑袋封装。 50pcs装一个大包装,大包装采用双瓦楞油光纸箱制作。 4.3.3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标签、标志符合GB/T191-2008、YY0466.1-2016和《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识和标签的管理规定》的要求。 4.3.4小包装标志 a)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c)生产日期或批号、灭菌有效期; d)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邮编等 e)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包括“包装破损、禁止使用”和“用后销毁”等的警示说明; f)灭菌方法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g)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 h)无菌字样、一次性使用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a)制造公司名称、地址及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 c)注册号;生产许可证号 d)本标准号; e)数量; f)体积(长×宽×高)、重量; g)灭菌方法、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和灭菌标志; h)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

麻醉面罩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 深圳默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概述 本次申报的注册产品,产品供麻醉给药或输氧时覆盖患者口鼻部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国食药监械[2002]302 号文件)要求,确定其为“6866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属Ⅱ类医疗器械,命名为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简称麻醉面罩)。 4.2产品描述 4.2.1产品工作原理 通过麻醉面罩罩体上的¢22mm标准接头与麻醉呼吸回路联接,麻醉呼吸回路与麻醉呼吸机器或者供氧设备联接,将通入气体的软垫与患者的口鼻覆盖,联接相形成一个通路将新鲜氧气体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 4.2.2产品结构组成 4.2.2.1 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固定圈由Pc制成,罩体(含接口)由PC制成,气囊由PVC制成,单向阀由ABS+不锈钢制成。 4.2.2.2充气型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 单向阀组成,结构图示见图1: D

1、固定圈 2、罩体(含接口) 3、气囊 4、单向阀 图1、麻醉面罩结构图示 4.2.3型号规格表 4.2.3.1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见表1) 表1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表单位:mm 型号规格面罩长(L)面罩宽(D) 充气型 新生儿62±1055±10婴儿72±1060±10儿童92±1072±10成人(小)108±1586±15成人(中)120±1592±15成人(大)134±15108±15成人(加大)125±15115±15 4.2.3.3麻醉面罩标记AM -1 1 2 3 1 2 4 L

1:代表新生儿、2:婴儿、3:儿童、4:成人(小) 5:成人(中)、6:成人(大)、7:成人(加大) AM: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例如AM-1代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规格新生儿 4.3 包装说明 4.3.1 小包装 一个麻醉面罩为一小包装,小包装采用PE薄膜袋或纸塑袋封装。 4.3.2大包装 50pcs装一个大包装,大包装采用双瓦楞油光纸箱制作。 4.3.3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标签、标志符合 GB/T191-2008、YY 0466.1-2016 和《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识和标签的管理规定》的要求。 4.3.4 小包装标志 a) 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 b) 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c) 生产日期或批号、灭菌有效期; d) 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邮编等 e) 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包括“包装破损、禁止使用”和“用后销毁”等的警示说明; f) 灭菌方法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 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g) 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 h) 无菌字样、一次性使用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 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

04第四章 常用麻醉方法_0

---------------------------------------------------------------最新资料推荐------------------------------------------------------ 04第四章常用麻醉方法 第四章常用麻醉方法一、局部麻醉 1.局部麻醉的概念应用局麻药阻滞机体某区域的神经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部位丧失痛觉和肌张力称局部麻醉,简称局麻。 2.局部麻醉的适应症适用于肛周、肛管及直肠下端疾病的手术。 蔓延广泛的肛周脓肿、多发肛瘘不宜采用局麻。 3.局部麻醉的常用药物现用的局麻药品种很多,常用的有酯类和酰胺类两种。 肛肠科主要应用属酯类的普鲁卡因和属酰胺类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由于它们均能稳定神经纤维的细胞膜,使动作电位无法传导,故可阻断神经功能而达到麻醉目的。 局麻常用药物的选择: (1) 普鲁卡因 (奴夫卡因) ;毒性小,作用发挥迅速,持续时间约4560分钟,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最安全。 一般用 1%溶液,用量较大时,则用 0. 5%溶液,一次使用最大量,成人为 1g。 用前要作过敏试验。 (2) 地卡因 (邦妥卡因 ) : 在同等剂量时,麻醉效能比普鲁卡因大10倍,毒性大12倍。 1 / 14

常用小剂量1~ 2%地卡因作表面麻醉,一次使用最大量为 60mg. 此药发挥作用缓慢,约1520分钟起效,但维持时间长达2~ 3小时。 临床上常与利多卡因混合以缩短显效时间。 (3) 利多卡因 (赛罗卡因) : 麻醉效能强,发挥作用较普鲁卡因快,其毒性相当于普鲁卡因的1. 5倍,作用持续时间 1. 5~2小时。 由于对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 常用的浓度为 1%,通常的剂量为 2040ml,一次限量成人为 400mg。 (4) 布比卡因 (勃庇伏卡因 ) ;其局麻效能比利多卡因大4倍,作用于运动神经相对弱些。 布比卡因用 0. 125~ 0. 5%溶液,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公斤体重。 每100m1麻药中加入1: 1000肾上腺素4~ 6滴,可以减慢药物吸收速度,避免药物中毒,延长麻醉时间 (老年、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不宜用 ) 。 局麻一般可持续5小时左右。 其毒性与地卡因相似,显效较慢。 4.局部麻醉方法肛肠科常用的局麻方法有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麻醉等。 局部浸润麻醉是指将局麻药物直接注射于病变部位。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规格型号 1.1.1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尺寸规格型号分为新生儿型、婴儿标准型、儿童标准型、成人小型、成人中型、成人大型、成人加大型,共7种规格。 1.2 划分说明 1.2.1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示意图1 1、面罩罩壳, 2、固定环, 3、面罩气垫, 4、气垫单向阀 图1: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1.2.2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尺寸规格型号按照适用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划分。 .v .. ..

2. 性能指标 2.1 物理指标 2.1.1 外观 当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在2.5倍放大条件下检验时,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不得有毛边、毛刺、气泡及缺损等注塑缺陷,表面必须清洁无杂质,要有足够的透明度,粘接面牢固,且不得有胶粘物质。 2.1.2 尺寸 2.1.2.1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气垫基本尺寸示意图2: 图2: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气垫

.v .. .. 成人中型 120.00 89.00 94.70 63.70 35.80 成人大型 121.80 90.80 105.60 74.60 36.00 成人加大型 121.80 90.80 105.60 74.60 36.00 2.1.2.2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主体基本尺寸示意图3: 图3: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罩壳 号型 ?A(mm) ?B (mm) C ±1.0 (mm) D ±2.0 (mm) E ±1.0 (mm) F ±1.0 (mm) 新生儿型 15.47±0.04 10.0 16 31.4 41.6 54.9 婴儿标准型 15.47±0.04 10.0 16 36.9 61.6 68.8 儿童标准型 27.0 22.37±0.04 21 44.9 74.4 83.7 成人小型 27.0 22.37±0.04 21 52.9 86.6 106.5 成人中型 27.0 22.37±0.04 21 56.0 88.6 116.0 成人大型 27.0 22.37±0.04 21 56.0 92.4 116.0 成人加大型 27.0 22.37±0.04 21 62.4 96.0 116.5 2.1.2.3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基本尺寸示意图4: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就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就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与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与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 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 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 神经阻滞 麻醉(上颌 结节注射) 的前庭沟 底 半张口,注 射针与上颌 牙的咬合面 成15度角, 向上、向后、 向内方向刺 入 1、5~ 2、5 厘米 1、5~2 毫米 同侧上颌磨 牙、牙周膜、 牙槽骨及颊 侧牙龈(不包 括的 近颊根)

腭前神经 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 至腭中线 联线1/3 处 大口张,从 对侧下颌尖 与第一前靡 牙间,向上、 后、外方向 刺入 约0、5~1 厘米 0、5毫升 同侧上颌前 磨牙的腭侧 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 基部(腭乳 突处) 大张口,与 牙长轴 平行或从侧 方刺入 约0.5厘米0、2毫升 腭侧粘膜及 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 带外侧颊 垫尖端交 界处 大张口,从 对侧下颌两 前牙间,与 下颌牙咬合 面症行,向 后、向外刺 入。 约1、5~2. 5厘米触及 骨面 1、5~2 毫升 同侧牙、牙周 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 侧粘膜及牙 龈 舌神经阻滞麻醉同上同上 麻醉下牙槽 神经后将针 退出0、5~ 1厘米 0、5~1 毫升 同侧下颌舌 侧牙龈、口底 及舌前2/3 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醉一法:同上同上 麻醉舌神经 后将针稍稍 退出再转至 下颌升枝前 缘0.5厘米 0、5~1 毫升 同侧颊侧牙 龈及粘膜 二法:腮腺 导管口后 方1厘米 处 与粘膜成1 5~30度角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 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 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 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臵1~2月不失药效。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 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1~5%。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但苏醒也很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技术要求资料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规格型号1.1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尺寸规格型号分为新生儿型、婴儿标准型、儿童标准1.1.1 7种规格。型、成人小型、成人中型、成人大型、成人加大型,共划分说明1.2 1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示意图1.2.1 、气垫单向阀4321、面罩罩壳,、固定环,、面罩气垫,图:一次性使用麻醉 面罩1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尺寸规格型号按照适用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划分。1.2.2 性能指标2. 物理指标2.1 2.1.1 外观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2.5倍放大条件下检验时,当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在不得有毛边、毛刺、气泡及缺损等注塑缺陷,表面必须清洁无杂质,要有足够的透明度,粘接面牢固,且不得有胶粘物质。 2.1.2 尺寸: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气垫基本尺寸示意图2.1.2.1 2

bc 3:2.1.2.2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主体基本尺寸示意图 3: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罩壳图

2.1.2.3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基本尺寸示意图4:

2.1.2.4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的接头配合位置应符合圆锥接头相关标准(YY 1040.1-2003/ISO 5356-1:1996)的要求。 2.1.3 强度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各组件间的连接,应能承受不小于15N的静拉力,持续15秒而不开胶或脱离。 2.1.4 气垫可靠性 气垫不得有泄漏,气垫充气后应承受100N的静压力15秒后而不破裂。2.2 化学指标 2.2.1 环氧乙烷残留量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若经环氧乙烷灭菌,其环氧乙烷残留量≤10μg/g。 2.3 生物指标 2.3.1 无菌 应一经确认的灭菌过程使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无菌。 3. 检验方法 按附录A检验判定依据表进行检验判定,以下检验项目应符合要求。 3.1 物理指标 3.1.1外观 以目力观察,应符合2.1.1的要求。 3.1.2 尺寸 以通用量具测量应符合的2.1.2要求。 3.1.3 强度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各组件间的连接,应能承受不小于15N的静拉力,持续15秒,应符合2.1.3要求。 3.1.4球囊可靠性 气垫充气(注入6±0.3kpa气体后)后,在(23±2℃)温度下进行状态调节1小时后,置入相同温度的蒸馏水中,1min应无气泡冒出。应承受100N的静压力15秒,应符合2.1.4要求。 3.2 化学指标 3.2.1环氧乙烷残留量试验 按GB/T 14233.1-2008中9章的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2.2.1的要求。 3.3 生物指标 3.3.1无菌试验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在保持一是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 5. 硬脊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编辑本段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膜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 (chloropr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苯甲酸的2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

麻醉记录单填写标准

麻醉记录单填写标准 麻醉记录是临床麻醉工作中一个重要且不容忽视的环节,麻醉者必须对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情况与变化、采取的处理措施及术后随访等全过程作出及时、真实、确切的记录。麻醉记录不仅有助于确保临床麻醉准确,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麻醉技术水平,也为临床麻醉教学、科研提供极为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此外,还是举足轻重的法律依据。因此,麻醉记录的优劣是临床麻醉质量考评的重点之一。 一、总的要求 1、及时:麻醉术前小结要按时完成记录;麻醉中管理在麻醉中完成;麻醉小结应在麻醉结束6小时 内完成;麻醉后应随访72小时,每次随访须立即记录。 2、准确:按实查结果,准确无误,实事求是记录原始数据和过程,记录“符号”必须按麻醉记录单左侧样板,切勿自设“符号”。 3、清晰;字体正楷,字迹清楚,字的大小不应超出格子。 4、完整:每一项目必须有内容或“/”、“未查”,不能有空格。 5、一致:正副页记录必须一致。

二、麻醉前访视 1、病史复习:首先要详细复习全部住院病史记录,然后有目的地追询与麻醉有关的病史,着重了解。(1)主诉现病史:了解发病以来的症状,体征及演变过程,了解与麻醉用药有相互作用的一些治疗 用药的时间、剂量。 (2)既往史及个人史:了解个人嗜好,有无吸服麻醉毒品成瘾史,有无长期使用安眠药史,有否怀孕等,特别注意与麻醉有关的疾病,同时追问曾否发现过心肺功能不全或休克等症状。 (3)麻醉手术史:做过哪些手术,用过何种麻醉药和麻醉方法,麻醉中及麻醉后的情况,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 (4)过敏史:有无药物(包括麻醉药)过敏史。 2、全身情况:体检、化验、特殊检查。通过视诊观察病人有无发育不全,营养障碍、贫血、脱水、紫绀、发热、消瘦或过度肥胖,注意体温,测定血压、脉搏和呼吸、体重,身长、ASA评级,了解血、尿、粪、出疑血时间等常规检查、特殊检查的结果,针对与麻醉实施有密切关系的器官和部位进行重点复查,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脊柱、颈部、口腔和体表器官。对拟施复杂大手术的病人,或与常规检查有明显

麻醉方案变更情况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

麻醉方案变更情况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一、总结与分析 2012年6-9月,我科共发生麻醉方案变更12例,全部为区域阻滞改全麻气管插管。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麻醉方式: 1)硬膜外 1例(14) 2)腰硬联合 9例 (1478) 3)臂丛阻滞 2例 ( 396) 2.手术类别: 1)急诊手术 7例 2)择期手术 5例 3.手术分布: 1)阑尾切除 4例 2)剖宫产 2例 3)PKRP 2例 4)其他(骨科) 4例 4.变更事由分布情况: 1)阻滞不全 7例 2)穿刺困难 4例 3)其他(穿破硬脊膜) 1例 5. 穿刺困难原因分析 1)肥胖 2例(115kg,93kg) --

2)高龄 2例 6.阻滞不全原因分析 1)手术因素 2例 2)非手术因素 5例 二、整改意见 1.为方便分析统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麻醉计划的顺利进行,避免麻醉方案变更,提高患者麻醉手术安全,已对麻醉方案更改情况登记表做如下调整。 1)添加登记急诊或择期(以确定何类手术更改率高) 2)添加登记患者年龄(以确定年龄与穿刺困难发生的关系) 3)添加登记麻醉医师(以了解麻醉方案变更与麻醉医师的关系) 4. 添加登记手术医师(以了解麻醉方案变更与手术医师的关系) 2.提高全麻的比例 我科麻醉方案变更全部为区域阻滞改全麻气管插管,而我科的全麻比例约为50-60%(如图所示),尚有一定的提升空

4.对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选择麻醉方式的注意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疾病情况(单纯性或化脓性) 2)手术切口(阑尾切口或探查切口) 3) 患者基本情况 4)外科医师的情况 5.剖宫产术、PKRP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由于手术本身的特性,剖宫产术、PKRP术一般首先区域阻滞麻醉,但在实施麻醉前应先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穿刺困难。同时调节好麻醉平面,保证既满足手术要求,又能维持循环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成效评价 1.通过整改,麻醉登记信息更加完全,及时发现导致麻醉方案变更的原因,及时整改,保证麻醉计划的顺利进行。 2.通过提高全麻比例,总体上避免因麻醉阻滞不全与阻滞失败导致的麻醉方案变更,减少了麻醉方案变更的发生率。 3通过筛选合适的病例,提高区域阻滞的成功率,减少麻醉方案的变更,减少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麻醉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麻醉剂:1.procaine 普鲁卡因lidocaine 利多卡因dicaine 丁卡因麻醉方法:2.superficial anasthesia 表面麻醉infiltration anasthesia 浸润麻醉block anasthesia 阻滞麻醉 常用的阻滞麻醉:3.)上颌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1()腭前神经阻滞麻醉(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3)下齿槽,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5 局麻并发症及防治▲4.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1)晕厥:氧所致。 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短暂下降。: 主要表现主要原因:病人紧张、恐惧、空腹、血糖降低、体质虚弱。 处理:让病人平卧,头放低位,保证呼吸通畅,安慰病人。 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剂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各种中毒:(2)程度的毒性反应。 体质差。c/ 麻醉剂量大,浓度过高;b/ 注入血管内;原因:a/ 兴奋型:多活,无理智,眼球震颤,血压上升表现:轻度中毒- - 抑制型:沉睡、痛觉减弱,脉弱,血压下降。中度中毒- 烦燥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脉缓,面色苍白。停止注射,吸氧,注射安定。. 重度中毒- 肌肉痉挛,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注射安,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定5-10mg:患者曾使用过麻药,再用时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或过敏样)过敏反应(3体征。 即刻反应:注射后数分钟即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全身发麻、 a/ 发痒、寒战、皮肤荨麻疹、皮疹、喘息样发作,甚至过敏性休克。 迟缓反应:用药数小时后才发生口腔、舌、面、咽、颈肿胀。 b/ 5-10mg静滴地塞米松 3-5%溴化钙10ml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处理:v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氢化考的松100-200mg。1/1000 天才出现局麻部位肿4-5)感染:深部注射的感染症状出现较晚,麻醉后(4胀,蜂窝织炎。 注射时刺破血管,引起软组织内血肿形成。5)血肿:(天后热敷及理疗,以促进吸收。处理:及时冷敷止血。1-2:病人不合作。(小儿))注射针头折断(6片定位,手术取出。X处理:手术前检查针头,发生意外即拍 麻药浸润、压迫等引起,或针头刺伤。暂时性面瘫:(7)处理:注射部位要准确,理疗、针灸恢复。 口腔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滞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使该部位失去痛觉。确切的含义是局部无痛,但其它感觉如触压感、温度感仍存在,病员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一、局麻特点:摘自:医学教育网 (一)、局麻药物的选择:

麻醉面罩综述

综述资料 深圳默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概述 本次申报的注册产品,产品供麻醉给药或输氧时覆盖患者口鼻部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国食药监械[2002]302 号文件)要求,确定其为“6866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属 Ⅱ类医疗器械,命名为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简称麻醉面罩)。 产品描述 产品工作原理 通过麻醉面罩罩体上的¢22mm 标准接头与麻醉呼吸回路联接,麻醉呼吸回路与麻醉呼吸机器或者供氧设备联接,将通入气体的软垫与患者的口鼻覆盖,联接相形成一个通路将新鲜氧气体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 产品结构组成 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 固定圈由Pc 制成,罩体(含接口)由PC 制成,气囊由PVC 制成,单向阀由ABS+不锈钢制成。 充气型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结构图示见图1: 1、固定圈 2、罩体(含接口) 3、气囊 4、单向阀 图1、麻醉面罩结构图示 型号规格表 3 1 2 4

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见表1) 表1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表单位:mm 麻醉面罩标记 AM -1 1:代表新生儿、2:婴儿、3:儿童、4:成人(小) 5:成人(中)、6:成人(大)、7:成人(加大) AM: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例如AM-1代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规格新生儿 包装说明 小包装 一个麻醉面罩为一小包装,小包装采用PE薄膜袋或纸塑袋封装。 大包装 50pcs装一个大包装,大包装采用双瓦楞油光纸箱制作。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标签、标志符合 GB/T191-2008、YY 和《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识和标签的管理规定》的要求。 小包装标志 a) 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 b) 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c) 生产日期或批号、灭菌有效期;

常用的麻醉剂和麻醉方法(人医和动物均有)

常用的麻醉剂和麻醉方法 常用的麻醉剂大致分为三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和中药麻醉剂。麻醉方法一般分为吸入、注入(静脉、皮下、肌肉、腹腔等)、口服、灌胃等。 麻醉药物应用的方法和剂量如下: 一最常用的挥发性麻醉药物为乙醚 开放麻醉法是用脱脂棉浸湿乙醚后,小动物如大鼠、小鼠可将头部放入蘸有乙醚棉球的广口瓶内,4~6分钟后即处于麻醉状态。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如实验过程较长,可在其鼻部放棉花或纱布,不时滴加乙醚维持,也可用乙醚先麻醉后再用非挥发性麻醉剂维持麻醉。较大动物可用麻醉口罩滴药法。 封闭麻醉法是将小动物置于一封闭容器中,该容器中预先置于浸泡乙醚之棉球,乙醚挥发后使动物吸入而置麻醉。在给药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动物的变化,如果发现动物的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防止麻醉过深,引起死亡。 常用全身麻醉剂: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 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1cm处进针,注射麻药。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 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神 经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 射针与上颌 牙的咬合面 成15度角, 向上、向 后、向内方 向刺入 ~厘米~2毫米 同侧上颌磨 牙、牙周膜、 牙槽骨及颊侧 牙龈(不包括 的近颊 根) 腭前神经阻 滞麻醉 (腭大孔注射)腭侧龈缘至 腭中线联线 1/3处 大口张,从 对侧下颌尖 与第一前靡 牙间,向 上、后、外 方向刺入 约~1厘米毫升 同侧上颌前磨 牙的腭侧粘膜 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切牙孔注射)腭龈乳头基 部(腭乳突 处) 大张口,与 牙长轴 平行或从侧 方刺入 约0.5厘米毫升腭 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翼下颌韧带 外侧颊垫尖 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 对侧下颌两 前牙间,与 下颌牙咬合 面症行,向 后、向外刺 约~2.5厘 米触及骨面 ~2毫升 同侧牙、牙周 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侧 粘膜及牙龈

常用麻醉方法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目的:对局部神经阻滞实施规范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2.适应症:(1)上肢手术麻醉;(2)关节复位;(3)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3.禁忌症:(1)凝血障碍;(2)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3)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4)患者不同意或不配合。 4.使用人员:为麻醉专业医师,使用前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科主任考核认可。 5.肌间沟入路法操作步骤:(1)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上肢垂直放松紧贴体旁; (2)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3)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示指下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4)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以安尔碘消毒二次,注意足够的消毒范围; (6)术者右手持3cm长的7号针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入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7)回抽无血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镇痛目前一般应用0.125%~ 0.25%布比卡因20ml,或更低浓度;(8)注药时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尽量使药液向下扩散。 6.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局麻药中毒。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一般认为,颈丛有颈浅和颈深自分。颈浅为皮支或感觉支,行走于颈深筋膜,约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至浅面;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深丛实际上为椎旁颈神经,其鞘与臂丛鞘相连。 1.病人体位及穿刺点 取枕平卧,头梢偏向对侧,暴露胸锁乳突肌,其后缘中点即穿刺进针点。 2.阻滞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可消毒。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 头肌肌膜时,有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在此处注入局麻药2到3毫升,维持穿刺针 深度不变再沿枕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注入局麻药2到3毫升后退针,局部按摩片刻,此即颈 浅丛阻滞。 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组滞,方法有三针和一针法。 (1)三针法:颈2、3、4椎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毫升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在C2、C3、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毫升、3毫升、4毫升,局部稍加按摩即可。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 (2)一针法:根据椎旁颈神经鞘的解剖,在C4横空部位注射局麻药8—10毫升,注药同时,一手指压迫远端,以封闭颈丛鞘防止药液向C5方向流动,达到充分阻滞的效果。 3. 选用局麻药:1)1%—1、3%利多卡因。 2)0.2%—0.375%布比卡因。 3)0.2%—0.375%罗哌卡因。 4.注意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阻滞,以免阻滞双侧膈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确须双侧阻滞时,注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为避免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和局麻药中毒,进针不宜过深,而且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注射器;椎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穿刺针有可能刺入动脉或将局麻药注入动脉内;局麻药浓度和剂量不宜过大。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发生与否,均须给氧,以策安全。

麻醉面罩综述资料

精心整理 综述资料 深圳默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概述 本次申报的注册产品,产品供麻醉给药或输氧时覆盖患者口鼻部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国食药监械[2002]302号文件)要求,确定其为“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属Ⅱ类医疗器械,命名为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简称麻醉面罩)。 4.2产品描述 通过麻醉面罩罩体上的¢22mm 标准接头与麻醉呼吸回路联接,麻醉呼吸回路与麻醉呼吸机器或者供氧设备联接,将通入气体的软垫与患者的口鼻覆盖,联接相形成一个通路将新鲜氧气体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 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 固定圈由Pc 制成,罩体(含接口)由PC 制成,气囊由PVC 制成,单向阀由ABS+不锈钢制成。 充气型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结构图示见图1: 1、固定圈 2、罩体(含接口) 3、气囊 4、单向阀 图1、麻醉面罩结构图示 4.2.3型号规格表 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见表1) 表1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表单位:mm 型号 规格 面罩长(L ) 面罩宽(D ) 充 新生儿 62±10 55±10 1 2 3 1 2 4 D L

气型 婴儿72±10 60±10 儿童92±10 72±10 成人(小) 108±15 86±15 成人(中) 120±15 92±15 成人(大) 134±15 108±15 成人(加大) 125±15 115±15 麻醉面罩标记 AM-1 1:代表新生儿、2:婴儿、3:儿童、4:成人(小) 5:成人(中)、6:成人(大)、7:成人(加大) AM: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例如AM-1代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规格新生儿 4.3包装说明 4.3.1小包装 一个麻醉面罩为一小包装,小包装采用PE薄膜袋或纸塑袋封装。 50pcs装一个大包装,大包装采用双瓦楞油光纸箱制作。 4.3.3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标签、标志符合GB/T191-2008、YY0466.1-2016和《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识和标签的管理规定》的要求。 4.3.4小包装标志 a)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c)生产日期或批号、灭菌有效期; d)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邮编等 e)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包括“包装破损、禁止使用”和“用后销毁”等的警示说明; f)灭菌方法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g)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 h)无菌字样、一次性使用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a)制造公司名称、地址及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 c)注册号;生产许可证号 d)本标准号; e)数量; f)体积(长×宽×高)、重量; g)灭菌方法、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和灭菌标志;

麻醉面罩综述资料

精心整理 深圳默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概述 本次申报的注册产品,产品供麻醉给药或输氧时覆盖患者口鼻部用。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国食药监械 [2002]302号文件)要求,确定其为“ 6866医用 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属U 类医疗器械,命名为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简称麻醉面罩) 。 4.2产品描述 通过麻醉面罩罩体上的C 22mn 标准接头与麻醉呼吸回路联接,麻醉呼吸回路与麻醉呼吸机器或 者供氧设备联接,将通入气体的软垫与患者的口鼻覆盖,联接相形成一个通路将新鲜氧气体输送到 病人的呼吸道内。 | X 1 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 固定圈由Pc 制成,罩体(含接口)由PC 制成,气囊由PVC 制成,单向阀由ABS 不锈钢制成' 充气型麻醉面罩由固定圈(仅配置于成人)、罩体(含接口)、气囊、单向阀组成,结构图示见图 1: 1、固定圈 2、罩体(含接口) 3、气囊 4、单向阀 图1、麻醉面罩结构图示 4.2.3型号规格表 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见表1) 表 麻醉面罩规格尺寸表单位:型号 规格 面罩长(L ) 面罩宽(D ) 充 新生儿 62 ± 10 1 55 ± 10 气 型 婴儿 72 ± 10 60 ± 10 儿童 92 ± 10 72 ± 10 综述资料

5:成人(中)、6:成人(大)、7:成人(加大) ---------------- AM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例如AM-1代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规格新生儿 4.3包装说明 4.3.1小包装 一个麻醉面罩为一小包装,小包装采用PE薄膜袋或纸塑袋封装。 50pcs装一个大包装,大包装采用双瓦楞油光纸箱制作。 4.3.3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产品标签、标志符合GB/T191-2008、YY0466.1-2016和《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识和标签 的管理规定》的要求。 4.3.4小包装标志 a)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c)生产日期或批号、灭菌有效期; d)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邮编等 e)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包括“包装破损、禁止使用”和“用后销毁”等的警示说明; f)灭菌方法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g)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 h)无菌字样、一次性使用的文字说明或使用YY/T0313中给出的图形符号; a)制造公司名称、地址及商标; b)产品名称和规格; c)注册号;生产许可证号 d)本标准号; e)数量; f)体积(长x宽x高)、重量;

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

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 一、麻醉记录的意义和价值:“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患者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患者麻醉过程中情况的全面实时记录,可及时了解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麻醉记录中记载的手术中处理(输血、输液量、治疗用药等)可为术后处理提供参考。也是以后病例回顾、科研统计乃至医疗纠纷调查的重要材料。应由参加麻醉的医师认真、全面、准确、如实地加以填写,不得涂改和伪造。 二、麻醉记录单的正面 麻醉记录单的正面应包括下列三方面的项目和内容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病室、床号、手术日期、住院号、临床诊断、手术名称、体格情况、精神状态、麻醉效果、合并症、麻醉前用药、参与手术者、实施麻醉者、器械护士和/或巡回护士的姓名。 (二)麻醉和手术经过 1、麻醉方法:记录全名,如静吸复合全麻。 2、麻醉用药:记录药名、剂量、时间、浓度和用药途径。 3、麻醉通气方式:记录方法名称,如来回禁闭,开方法,循环禁闭,T管装置,潮气量,频率,CMV,PEEP,CPAP。 4、插管:气管内,支气管内(单侧、双腔),途径(经口、经鼻、经气管造口),麻醉方式(吸入或静脉诱导,清醒表面麻醉),方法(明视、盲探、纤维支气管镜或可视喉镜等),导管口径(F号或ID号),插管、拔管时间。 5、麻醉诱导及停药时间,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 6、麻醉全过程呼吸、循环变化的监测记录:病情稳定时,每5分钟测一次。病情有较大变化时,应随时测定,并记录。病人离开手术室之前,上述测定和记录工作不应中止。将病人抬到推床上后应再测量和记录一次BP。对镇静镇/痛者至少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每30分钟记录一次OOA/S评分。 7、手术主要步骤,需注明的特殊情况,如有大量失血,气胸等,可于当时在备注中编号,并注明。 8、椎管内麻醉:记录穿刺点,置管方向、深度,麻醉平面。 9、记录病人体温,吸氧,呼吸管理方式及手术重要步骤。 10、术中特殊病情(如喉痉挛、寒颤、惊厥)。 11、术中意外:误吸,全脊麻,心搏骤停等。 12、体位:应注明体位及术中变更情况。 (三)麻醉结束后情况 1、术终全麻苏醒情况:未醒、初醒或全醒 2、术终脊神经感觉阻滞范围 3、离开手术间时的情况:苏醒程度,呼吸,搬动病人于推床最后一次血压、SpO2等 麻醉效果 三、麻醉记录单的背面(总结)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