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问题与对策

跨文化沟通问题与对策
跨文化沟通问题与对策

文化具有主体性,离开主体谈文化没有意义。文化是主体(国家、地区、组织、群体、个人)的客观存在。主体的客观存在又可以等同于主体拥有的资源。所以,跨文化的本质,应该是主体拥有的相关资源不一样。物资、资金、阅历、能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资源。而主体所拥有的相关资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的结构和性质上。

跨文化沟通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沟通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双方误会或不容易理解对方。本文试图从“病”和“穷”的现象分析着手,努力找到一个有利于跨文化沟通中理解对方的方法。抛开表象看本质,表象虽然不同,如果境遇/问题结构一致,那么沟通起来应该就没有问题,那么怎么找到这个相同的结构,找到后又怎么解决问题呢?需要对境遇/问题进行分类,其中,“病”和“穷”就是常见的同质境遇/问题,在都经历过“病”和“穷”境遇面临某问题的时候,两人的沟通,理论上应该就会容易一些。如果结构相同,表象也相同,那就是同一个境遇/问题了。

一、“病”与“问题”的含义

“病”的含义: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缺点、错误。

“问题”的含义: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事故或麻烦。

“病”字,从字典意义上来看,病指的是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病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患有不同疾病的人,具体经历是不一样的,这个可以是跨文化的。比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哮喘病人不能喝酒、吃辛辣刺

激的、不能疲劳、不能有巨大的情绪波动。二者具体经历不同,但是都是病人,都有一些禁忌,犯了禁忌会给身体带来极其不利的反应,这一点是相同的。“病”境,是一种问题存在状态,不正常状态。广义上的“病”

境:不正常状态,合理预期与现实有差距。“病”分为可治愈疾

病、不可治愈疾病、急性病、慢性病。“问题”也可以分为可解决问题、不可解决问题、紧急问题、长期问题。广义上的问题:不正常状态,合理预期与现实有差距。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问题”与“病”等同对待,即把“问题”看成“病”,“病”看成“问题”。“境遇”的含义:境况(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和遭遇。

二、“病”或“问题”与资源的关系,“病穷境”的产生“病”或“问题”与资源的关系有下面四种:所需资源>现有资源解决不了问题

所需资源=现有资源资源正好可以解决问题

所需资源略微<现有资源有余,但是艰难、拮据、紧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所需资源远远<现有资源富裕前三种情况,都是比较困难的。(图1)

“穷”的含义。根据“穷”字的第一个义项:缺乏生产资料和

生活资料;没有钱(跟‘富’相对)。前三种情况,都可以定义为

“穷”。从字典意义来看,“穷”是指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当

然这一切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但是笔者的理解是,“穷”的本质

跨文化沟通问题与对策

□文/任满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

[提要]本文提出文化的主体性,从客观存在与资源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对跨文化沟通进行分类,分析跨文化沟通问题的成因,提出代入“病穷境”进行跨文化理解的方法和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跨文化;沟通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2日

管理/制度

No.9x 2017《合作经济与科技》

图1

境遇分类图

问题

95--

是缺乏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表现出来的现状可以千差万别,可以是没有钱,也可以是没有能力,还可以是没有人。例如,在逃难的时候,富翁有一袋子黄金,穷人有一袋子馒头。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目标是都要先活下去。要想活下去,一定要有吃的。富翁的黄金不能吃,所以在这里,富人的黄金不是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的资源,但是穷人的馒头可以吃,可以帮助穷人实现既定目标。所以,穷人的馒头才是资源。这个时候,穷人是富有的,富人是贫穷的。

“穷”境与“病”境,其实都是逆境、困境(问题)。贫病交加:有病,又缺乏看病的资源。是否具有治病、解决问题的资源,则是“穷”境与“富”(资源丰富)境的区别。所以,是否处于“病”境,是是否处于“穷”境的前境。

处于“病”境中的人一般是有不舒适感(身体上的或精神上的)的(有的知道,有不舒适感;有的知道,也没有不舒适感;有的不知道,没有不舒适感),而“穷”境的三种情况,决定了主体是否能够脱离不舒适感。面对“穷”境,有的人也会有不舒适感(精神上的),而有的人不会有。用于帮助理解跨文化沟通中另一方的“病穷境”特指会带来不舒适感的病和会带来不舒适感的穷,是一种让人难受、让人为难、让人作难的境遇。

“病穷境”实际上就是图1“境遇分类图”的第四种情况“有问题,没资源”。

三、“病穷境”之于跨文化理解中移情换境的重要性,“病穷境”是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理解对方的钥匙

当沟通的双方,都处于“病穷境”的时候,双方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处于“病穷境”的沟通双方,可以是跨文化的。例如,甲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资金,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资金;乙要想实现目标,需要铜,但是他没有足够的铜;两个人从表象上来看,是跨文化的,沟通起来可能出现各说各话,你说钱,我说铜。二人也可以是不跨文化的,二人可能非常清楚,他们的境遇是一样的,都是缺乏资源。再如,一个没钱的生活在空气清新环境里的人,和一个有钱的生活在到处是雾霾环境里的人,也是一样情况。他们在讨论关涉穷境的问题的时候,可能因为双方共同面临的穷境而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如果双方拥有对方所需要的资源,就可能发生资源对接,互通有无。

对病穷境的不同应对策略有接受、改变,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对病穷境的不同心理反应有焦急难受不舒服、坦然接受没有不舒服等,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病穷境”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境。所以,本质上来看,从人性上来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跨不跨文化,只跟双方沟通的具体内容(是不是问题<对甲是问题,对乙可能不是问题,需要换境,抹去自己的非问题情境,代入对方的问题情境,才能沟通好>什么问题)有关系,如果双方以往经历类似事情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那么就不跨文化,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主动乐观灵活,消极被动悲观死板)不一样,那么就跨文化,这是从深层看。从表层看,跨文化的本质是:信息对甲不是问题,对乙是问题。有时候是深层的跨文化,面对困难的反应不一样。在逃难的时候,富翁有一袋子黄金,穷人有一袋子馒头。在前行的路上,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穷人不把馒头卖给富人,富人饿死后,穷人把黄金拿走;穷人把馒头全部卖给富人,自己饿死了,富人又把黄金拿走了;穷人用一半馒头换了富人一半黄金,两人都活了下去,都同样的有钱。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有时候是表层深层都跨文化。

四、跨文化沟通分类

1、根据跨文化出现的层次,可将问题分为:(1)表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的不是同一个问题;(2)深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同一个问题,但是态度、解决方式不一样;(3)双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的不是同一问题,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方式也不一样。

2、资源可以分为:(1)根据有形无形,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2)根据资源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3)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分为价值系统(知意行)、物质系统、信息系统、时空系统、社会关系系统、能力系统、经验系统等;(4)根据资源是否可控可调,可以分为可控可调资源和不可控不可调资源等。以上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都可以成为对文化进行分类的依据。

3、根据问题的主体,可以将跨文化问题分为:单向跨文化问题、双向跨文化问题和传递性跨文化问题。单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信息对某一方是问题的情况;双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双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彼此解决对方问题的情况;传递性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三方或多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依次解决彼此问题的情况。下文跨文化问题的对策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提出。

五、跨文化沟通问题成因分析

跨文化沟通问题成因可以分为内因、外因。

1、内因。内因主要分为三种:需求、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双方需求、欲求不一样。有需求,并且产生欲望/想要,欲望未满足(缺乏资源),产生问题。没有需求自然没有问题。需求相关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源。面对问题的时候,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消极悲观。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2、外因。常见的外因有每个人面临任务的紧迫性、繁重程度、难度不一样;缺乏的资源不一样;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要求不一样;社会因素、风俗习惯、发展趋势不一样;技术发展水平不一样等。

六、跨文化沟通对策

1、理解阶段。表层跨文化:双方需求不一样,把自己处于病穷境中的感觉代入对方的处境,努力理解对方;深层跨文化:解决问题的态度、方式不一样,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一方将自己处于病穷境中的感觉代入另一方处境,试图理解对方;双层跨文化:需要两次代入。

2、应对阶段。(1)积极调动资源应对解决;(2)调整价值观;

96--

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一上市,就成了投资者的新宠。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九成以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众多资产中,最吸引投资者眼球并代表其核心竞争力的非无形资产莫属。如何有效开发及管理无形资

产,为企业创造超额价值,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

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呈现以下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与运行分析

□文/刘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提要]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载体的无形资产,代表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无形资产在为新技术企业创造超额利润的同时,也在管理与运行方面凸显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运行水平进行深入探究,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批准号:2013SJD790005)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7月8日

管理/制度

No.9x 2017《合作经济与科技》

(3)单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信息对某一方是问题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关系影响决策,关系好,一方会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关系不好,可能就不闻不问,甚至把问题弄得更严重。因此,可以分为作为、不作为两类对策。而作为又可以分为积极作为和消极作为两大类。

例如:帮其解决问题、满足对方需求、开导度人、将经验传授给对方、帮助对方提升(对方积极学习也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跨文化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跨文化沟通是降熵、学习的必然途径)、表示祝贺、投其所好、雪中送炭、施以援手(有时候说是没用的,比如:小孩儿在拉抽屉,大人只说“别拉,别拉,夹住手了”是不行的,必须马上把孩子抱走。小孩儿在车旁边跑,大人说“别跑,有车”也是不行的,小孩儿照跑不误,结果很

多车祸就这样发生了,大人必须马上把小孩儿抱走,因为小孩儿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都是积极作为的对策。相反,加重问题、雪上加霜、伤口撒盐、棒打落水狗都是消极作为的对策,一方强行要求另一方帮助其解决问题,或者强行掠夺资源也都是消极作为对策。而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视若不见、一走了之都是不作为的对策。

(4)双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双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彼

此解决对方问题的情况,即信息1对甲是问题,信息2对乙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甲乙互帮互助,达成双赢的结果是最好的对策;当然也可能双方会因为某种原因拒绝互相帮助。(5)传递性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三方或多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依次解决彼此问题的情况。即信息1对甲丙是问题,信息2对甲乙是问题,信息3对乙丙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乙帮甲,丙帮乙,甲帮丙达成多方共赢的结果是最好的对策;当然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实现这一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商务印书馆,2003.[2]Business Communication Student Manual including Activities [M].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July,

2012.

[3]Business Management Student Manual [M].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December,2010.

97--

国际商务合作中跨文化沟通冲突与对策

4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下旬刊)总第627期 国际经 贸 一、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 简要地说是指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别。内容涉及到语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 其中最基本的五个问题,即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念、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Trompenaars(1988)提出了国家文化的七个特征:普遍性与具体性、个人主义与共有主义、中性与情感性、特殊性与扩散性、成就文化与归因文化、持续性与同时性时间取向、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环境价值取向。Edward T.Hall(1976)则提出了高情景文化语言和低情景文化语言分析框架。 通过文化维度模型分解出的文化特征可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当两种文化在同一环境系统交汇时,必然存在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两种文化之间差距越大,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 二、跨文化沟通———国际商务合作中的应用 跨文化沟通(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之间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互动的行为过程(唐炎钊等,2005)。陈剑平等(2005)提出跨文化沟通的实质,是不同文化双方对彼此尊重和理解。从广义而言,跨文化沟通的目的在于存在文化差异的双方在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跨文化风险(Cross-cultural Risks)的前提下,求同存异,积极发展双方的文化认同感(Cultural Identity),将跨文化(Cross-cultural Conflict)降低到最低程度,产生文化协同效应(Cultural Synergy)。 三、国际商务合作中的文化差异产生原因 国际商务合作沟通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是影响国际商务合作沟通的关键因素。 第一,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国际商务合作沟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活动方式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方式方法容易给沟通造成障碍。 第二,先入为主的母国文化主义。其内在的许多规则有时候也是所在国成员无法觉察到的,人的内心具有趋同性,倾向于与自己有相同信仰相同文化背景。但在国际商务合作中,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这样考虑会引起沟通诸多问题。 第三,文化优越感。人们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通常是无意习得的,并且总是在意识的层面反映出来。这种偏见会极大地打击国际商务合作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使合作过程遭到破坏。 第四,缺乏共感。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事物的态度不同,往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不能够理解。 沟通过程中缺乏共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经常过多的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他人的立场上 去理解、认识和评价事物。 四、对策 国际商务合作中,通过发展文化移情,可以客观充分了不同国家文化的特征,并可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培养跨文化认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分析文化特征,划分高情景文化和低情景文化。高情景文化中的沟通过程常常是含蓄的,沟通中重视的是“情景”,而不是“内容”;低情景文化的沟通过程中,“内容”备受重视,沟通常常是直接的,不太重视个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发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发展共感,首先要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文化特点。其次要有一种“换位”思考意识,排除对不同文化的排斥和各种成见,试图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现象。再次,要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只有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差异文化,才能消除在国际商务合作过程中的种种文化因素障碍。 第三,注重反馈。在国际商务合作的沟通过程中,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发讯者根据核实的结果再发出信息,以进一步确认所发出的信息是否已经得到有效的传递和理解,从而使双方对沟通过程和有效性加以正确的把握。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的诠释。通过双向沟通和反馈,进一步刺激跨文化沟通的积极性,拓宽沟通渠道,及时总结沟通中好的经验并加于推广,并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 参考文献: [1](瑞士)苏珊?施奈德等.跨文化管理(石永恒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张新胜(澳)杰夫?拉索尔等.国际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崔立新韩经伦.论企业全球化引起的沟通障碍[J].南开管理评论,1999 [4]杨泉: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 [5]孙东川 陈伟翔:跨文化的有效沟通[J].财经问题研究,2003 [6]王成银:解析文化差异在现代经济合作中的影响[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7]G.HofstedeandMichaelH.Bond, Confucius Connection: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 Organizational Dynamics,16,1988 [8]唐炎钊 陆 玮: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及启示[J]. 管理前沿, 2005[9]陈剑平 徐伟军:跨 文 化 沟 通 与 管 理 浅 析[J]. 经济论坛, 2005 国际商务合作中跨文化沟通冲突与对策 ■ 郑丽卓 天津财经大学 [摘要]在国际商务合作中,克服跨文化的沟通障碍,是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沟通障碍对国际商务合作的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不同文化沟通障碍的对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商务合作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同文化模式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沟通双方很容易发生沟通障碍。因此,如何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方式与技巧,克服跨文化的沟通障碍,成为国际商务合作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认同

毕业论文-浅析跨国婚姻中涉及的跨文化交流问题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宏观上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社会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文化环境和语言以及法律法规上的迥异对跨国婚姻的影响错误!未定义 书签。 1.2.1文化环境和语言的碰撞......................................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婚姻中的财产归属与分配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风俗习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对颜色的不同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情侣间的约会中的AA制付费形式 (3) 1.4.1 孝道折射的家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中西方婚姻的理念与家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家庭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微观上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生活节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生活习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作规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家庭成长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文化-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企业国际化的蓬勃发展,然而,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研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以帮助跨国企业减少文化冲突,实现其预期目标。 关键词:国际化跨文化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其经营领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更为广阔丰富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大批国内企业蜚声国际,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我国在境外有投资企业6000多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而且,还有一大批其他国内企业正准备加入国际经营行业。然而,跨国经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绝非易事。因为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诸多差异的经营环境,这些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文化差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在自己国内的做法,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所以跨国企业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差异,实施跨文化管理,完善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制。 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我国50家国际化大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觉得文化和外国市场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只要其产品好,什么地方都能卖,这种认识一般发生在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制度,国外经营生产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这充分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外在约束,而文化才是内在影响。 当制度没有形成文化形态时,其成本自然就会很高。而当制度形成文化形态时,员工就会在一种文化环境里自觉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制度不能代替文化发挥作用,而文化可以部分代替制度发挥作用。 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照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G?Hofstede 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X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正如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思想录》中所说的那样:“在比利牛斯山这边是真理的东西,在比利牛斯山那边就成了谬误。” 企业管理中的文化 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良心出品】《跨文化沟通》作业评讲

《跨文化沟通》作业评讲 根据重庆电大制定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本课程考试要求,为帮助同学们学习和跨文化沟通的理论知识、培养沟通能力和技巧,本课程的作业都采用主观性问题。下面就作业要求作一些简单提示提示内容来自重庆电大),供同学们完成作业时参考。 跨文化沟通作业(1)讲评 论述分析:请看下面的一段话,并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在奥地利工作的美国子公司人员有时误认为奥地利人不喜欢他们,因为奥地利人对他们总是一本正经。殊不知,奥地利人不象美国人那样随便,待人直呼其名。由于文化习俗不同,海外子公司人员之间产生误解在所难免。许多美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法国人和德国人午餐时喝酒?为什么许多欧洲人不愿意上夜班?为什么海外子公司要赞助企业内的职工委员会或向当地幼儿园教师捐款?对美国人来说,这些活动纯粹是浪费,但对于熟悉当地文化的人来说,这些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在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会由于以下两个因素而受到阻碍。 一、人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有句古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之所以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是因为他们总是身处于自己的文化之中。由于从小受到特定文化的熏陶,使其认为在其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世人皆知的道理。当问起他所处的文化有何特征,有何优缺点时,从未接触过其他文化的人是回答不出来的。他们只能说,从来都是这样。并且,当遇到文化差异时,他们就会用自己认为正常的标准去判断,而对其他的文化标准大惑不解。 如果把其他的文化拿来做比较时,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不同。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也就无所谓进化。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无视其他文化的优势之处。因而也就不能从其他的文化吸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二、对其他的文化认识不够。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对其他的文化不能很好的理解时,也会对文化的融合造成障碍。如前所述,当外来文化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时就会被吸收。要想达到文化融合就要首先发现外来文化有无有利之处。如果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上发生扭曲,或者了解片面,就不能公正地判断其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如果一种优势文化被理解为对其有威胁,它很可能就会被拒之门外。 但是由于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审视其他的文化就不会很全面。所以在理解其他文化时应该换个角度,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系去理解,并且要对其他文化采取一种超然独立的立场,给与足够的重视认识。 问题: 1、为什么会存在文化差异? 2、文化差异对于沟通有何影响?

北外 跨文化管理 作业Assignment 01

第1页(共4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跨文化管理 01次作业(第1-4单元)答题纸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1. 请运用文化的冰山理论,基于以上材料,分析TESCO的企业文化。 答:①、我们在分析企业文化基本内容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时,从它们表现方式的相异出发将它们分为深层、中层和表层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由里到外的显性程度逐次变大的结构。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自然要重视这种由里到外的显性程度相异的结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企业文化由下到上的显性程度相异的结构。这种结构形似冰山,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冰山结构”。 ②、TESCO企业文化中的显性部分: 个性的观念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观念文化的特色,企业必然要大力强调这种特色,以使自己的观念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观念文化。正如材料中TESCO所着

第2页(共4页)重宣传的那样: 乐购的核心理念: a、崇信以人为本–––- 我们的成功离不开顾客的支持和员工的努力 b、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终身的信任 ③、TESCO企业文化中隐性部分: 任何公司都会注重营运的成本、安全和产品质量,都会强调企业组织、计划、控制、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各项管理的科学,这些理念都是共通的。这部分共性观念是不同企业各自不同的个性观念得以生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性的观念不具备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一般不会被企业突出宣传而是以隐没或半隐没的形式存在,就像冰山隐没在海面下的部分一样。 2. TESCO的企业文化对该公司的跨国发展起到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答:①、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 ②、使用非常有亲和力的店名。 ③、社会责任感 ④、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的信任 题目2 [50 分] 1.请应用你学过的跨文化沟通理论来分析以上案例中的对话。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内容:权力距离与不确定性规避 提纲 1.权力距离 (1).提问同学们,在中国teacher我们叫什么,老师说的话我们听不听,指出因为我们的权利不同,引出什么是权力距离。 (2).在讲权力距离的同时,介绍权力距离指数,介绍不同权利指数下,国家的层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介绍中国文化中的权力距离,并举见到老师时称呼不同的例子进行比较中国、美国文化中的权力距离差别。 (4).举联想与IBM企业的例子,分析中国企业及员工对待权力距离的态度与美国企业及员工对待权力距离的态度差别并且进行比较。 (5).讲法国的德雷弗斯案件,让大家举一个表现权利距离的例子,讨论并分析权利距离存在的客观原因,进行提问。 2.不确定性规避 (1)介绍什么是不确定性规避,并介绍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人们的特点。 (2)指出不确定性规避程度在不同领域表现不同,举例(1)(2)将中、美进行比较。 (3)举例(3)(4)将日本和美国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进行比较。 三、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有大小之分,它的大小可以用指数PDI(power distance index )来表示。可以根据上级决策的方式(民主还是专制)、上下级发生冲突时下级的恐惧心理等因素来确定权力距离指数。各国家的权力指数:中国80 沙特80 印尼78 香港68 日本54 美国40 法国68 德国40 韩国60。其中接受程度高的国家,社会层级分明,权力距离大;接受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人和人之间

比较平等,权力距离小。 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权力距离,从奴隶社会时期的奴隶主与奴隶就是最早的权力距离的表现,演变成后来的地主与农民,都有阶级差别,存在权力距离关系,一直到现在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层级差别关系,如春秋时期的孔孟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一直到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在家听父母的话,不顶嘴,在工作中,听从老板的话,老板上司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学校尊敬师长,讲究的都是社会秩序和之间的距离。 案例分析: (1)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见老师后行了一个90度的大礼,在班会上老师表扬了她,并倡导我们向她学习,以后要尊敬师长。 美国学生见了老师都是像朋友一样直呼其名,或者是叫Ms,Mr等,叫的很是随意。 (2)联想和IBM 中国联想作为一个老牌企业,是由中科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发展为股权所有公司,到如今已经收购了IBM,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其中它的管理理念与中国权力距离大的文化背景相吻合。 IBM根植于美国,体现美国的企业文化,权力距离较小,追求上下级的地位对等,信息对等。 他们对于权力距离的概念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的信息传播方式,领导风格。联想企业中“唯上”现象普遍存在,领导者的意志代表公司的发展方向,有相对明显的“等级制”组织架构,信息是自上而下传达,领导风格略显独断。而IBM组织架构更加扁平,企业内部信息流动对等,员工提出建议与上层协商,领导者领导企业是与员工协作。 (3)法国德雷弗斯案件 一个法国的下级军官德雷福斯被错判间谍流放魔鬼岛,素有民主传统的法兰西民族不能坐视正义和真理被强权扼杀,举行了抗议和示威游行,军队甚至酝酿进行暴动。“德雷福斯案件”掀起了法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大风浪,几乎使法国走到了内战的边缘,政府总理引咎辞职,新内阁迫于民众的压力最终为德雷福斯冤案平反。

跨文化沟通论文-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及其消除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跨文化沟通》课程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及其消除 学生姓名余华芳学号1351201414437 专业工商管理所在分校石柱电大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论文考核成绩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2014年11月3日

目录 1.论文摘要………………………………………………………………(1 )2.论文正文………………………………………………………………(2 )3.参考文献………………………………………………………………(3 )5.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4 )

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及其消除 导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因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角逐,表面上是资本、技术、商品和劳务间的竞争,其背后则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协调和融合。跨文化沟通作为跨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重视。 一、跨文化沟通的内涵和意义 (一)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概念 “沟通”一词来源于英语的“Communication",是传递思想并让对方理解的意思,更具体地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它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同文化背景)的沟通过程主要包括发送者、信息、渠道、接受者、译码、理解、反馈和噪音等要素和环节。跨文化沟通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群体及组织之间的沟通,也有使用交叉文化沟通或超越文化沟通等术语。 (二)文化与沟通的关系 荷兰跨文化研究学者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是一种“共同的心理程序”,即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历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正是此程序才将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人类群体得以相互区分开来,而这个共同心理程序的核心就是共有的价值观。与跨文化沟通有关的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性。即文化不是一种个体行为或个体特征,而是生活在该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和特征。 2、习得性。群体文化不是其每个成员生来就有的,而是其成员不断向群体其他成员和环境学习的结果。 3、差异性和同一性。文化的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类历史演进中的条件和过程存在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文化的同一性则反映了人类一般的生理特征和他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般需要。 4、层次性。即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其成员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有些方面是其文化的核心,有些方面则是较次要的。 5、稳定性与变迁性。文化的稳定性是指文化是由数千年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而成的,它保持着相对的稳定不变性。

浅谈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问题及其对策

《商务谈判》 —理论、技巧、案例浅谈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问题及其对策 班级:11物流班 姓名: 学号: 老师:沈中奇老师 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一、跨文化商务谈判背景 (1)商务谈判的应用 谈判是人类交往行为中一种非常广泛和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的相互往来,小到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都离不开谈判。在诸多设计不同领域的谈判中,经济领域的谈判特别是商务谈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无法取代的组成部分。 (2)产生跨文化问题的原因 跨文化问题的产生不仅仅局限在本国范围,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问题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本文着重在国际范围内的跨文化问题谈论,研究这方面问题更具有代表性和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1、社会背景不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全人类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为具有应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的谈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外贸、外经、外交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中流砥柱,在世界格局中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与世界其他各国建立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商务谈判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和环节,这些原因加速了跨文化问题的出现和形成。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别会给商务谈判带来矛盾和冲突,也会给商务谈判带来竞争优势。 文化冲突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进程或结果。国际商务谈判从文化冲突层面看,就是谈判各方固守自己封闭的文化圈,引起谈判对立。不同种族、文化、国度的人争夺利益和权利,彼此间的威胁和防范心理大大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强势文化来说,文化和价值向外扩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争取自己文化的发展、生存空间。这就可能引发冲突。 文化互补,求同存异是商务谈判的另一种情况。通过优势互补、劣势互抵的原理调动双方可调动的各种因素,趋利避害,使双方都成为赢家。求同存异不仅要求谈判者有较高的素质,也要求谈判各方善于从大局出发,着眼于自身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善于运用灵活机动的谈判策略,通过妥协寻求协调利益冲突的解决办法,构建和增进共同利益。

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二、中西文化的产生背景差异 中国文化是在黄土高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然后在华北平原,再后是往长江以南发展,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儒学定于一尊而又兼容释道的文化。它以其特有的悠久、单纯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进入了近代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大交流的时期。拥有上下五千年渊源历史宝贵遗产的炎黄子孙,在当今的21世纪现代社会,仍然遗传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发展过来的。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至善在于"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人的完善",尤其是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人是乐生的,立足此世的,他们是多神论的,他们的人生观是自然主义的。孕育和起源于海边的文化注定了他们性格上的开放。这是与中国文化的大不同! 三、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列出几种比较常见的文化冲突。 1、私方面的冲突

大学跨文化沟通重点

P4外在文化:外在文化指文化外显的一面,是可以感知、识别的,或可通过文字记载而获得,一切文化现象,即包括文化行为在内的各种文化事、物,都属于外在文化。 P4内在文化:内在文化指文化内隐的面,从文字记载中不能直接感知和识别,包括人们作出决定、完成任务、衡量事物的重要性和把知识概念化的方式以及怎样对于种种限制作出反应。 P4交互性文化:在沟通的平台上,双方都能对彼此言行中的文化暗示做出反应,并且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交互性文化。 P6文化: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藉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 文化的三个特点: 1、连贯一致的:每一种文化,不管是,去的还是现在的,都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即文化也是一种完整的宇宙观,如果群体成员从自己狭隘的宇宙观出发,就很有可能看不到在自己“统一的、持久的愿景”中所缺少的东西; 2、后天习得的:文化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掌握的。同样如果要了解其他文化,就要通过学习来掌握,不只是浅尝辄止,而要深入学习,并按其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群体共享的观念:文化是为社会所共享的。社会成员在事物的含义的以及这种含义的归因上达成了共识。社会被共同的价值观所驱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员共享该文化的各种符号、标识。 文化的三个功能: 1、文化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 2、文化决定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对事物的总体评价 3、文化支配行为,人们的行为直接受到价值观的支配,直接来源于对事物价值的判断 P16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是一种混乱感、一种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在其它文化中求生的欲望引发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压力。 P18反文化休克:旅居国外的人回到祖国以后,常常会出现一段与在国外相似的调整和适应期,以及伴随而来的一些类似的症状。 P24刻板印象:当我们面对陌生的或者复杂的事物时,我们对其产生的固定的,僵化的印象。P27文化智力:一个人成功地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能力。 P30跨文化沟通:通常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因为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等因素导致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沟通可能发生在国际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 问题二P32高语境文化:,有较多的信息量由情景而不是语言方式来进行传达。特点:晦涩的,间接的,暗指的 低语境文化: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来进行传达。特点:明确的,直接的,完全用词语表达 P36 问题三P43语言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能够帮助我们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文化认知对语言的运用也十分必要。 1、语言反映环境,语言可以折射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用语言描述身边的事物。(如“雪”)同时环境影响词汇的发展; 2、语言体现价值观,在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我们要把异国语言文化中的概念用适合国人价值观排序的方式准确翻译出来。进行思想沟通,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是同等重

跨文化沟通的主要障碍及策略

成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双学位课程“管理沟通”结课论文 题目:跨文化沟通的主要障碍及策略 姓名:杨英龙 学号:PB09206265 专业:材料物理 班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跨文化的统统变得越来越频繁,如何很好地避免和解决跨文化沟通问题所造成的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很多组织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的跨文化沟通的含义,以及跨文化沟通的主要障碍,并分析了造成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策略和技巧。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才会使企业和组织打破枷锁,获得新的机遇和活力。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障碍、策略

目录 内容摘要·······················································(I) 1、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1) 2、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1) 2.1、认知因素 (1) 2.2、价值观 (2) 2.3、语言因素 (2) 2.4、非语言因素 (3) 3、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 (3) 3.1、感知 (3) 3.2、成见 (3) 3.3、缺乏共感 (4) 3.4、种族中心主义 (4) 4、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策略分析 (5) 4.1、合理预期,识别文化差异 (5) 4.2、发展共感,理解对方文化 (5) 4.3、求同存异,弱化文化冲突 (5) 4.4、取长补短、坚持开放心态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1、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跨文化沟通通常是指国际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具体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如通过经商、婚姻、遣使、求学、传教等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互相碰撞、相互接触,从中互相学习,彼此融合,从而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跨文化沟通主要包含三个要素跨文化沟通发生的前提是文化差异,跨文化沟通过程是跨文化信息的传递,跨文化沟通的结果是获取对方的理解。 跨文化沟通特点:在传统的跨文化沟通中,面对面的沟通较多,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下进行,包含了直接、丰富的沟通线索(声音、非语言信号、语言、即时反馈)等。随着以计算机为媒体的沟通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网络进行跨文化沟通成为可能,可以在不同时空进行,且沟通线索减少,只有直接性这一特点保留下来。 2、跨文化沟通障碍 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差异性,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各自不同的感知、价值观、规范、信仰和心态带入沟通过程。文化的异同性是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关键因素,从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 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这种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方式加以理解。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沟通时可能遭遇“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又称为“文化震荡”或“文化冲突”。“文化休克”必然造成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2.1、认知因素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在交流信息时,常常会在认知层面上造成跨文化沟通障碍,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造成跨文化沟通障碍的认知因素主要有:(1)类我效应:从沟通的角度来说,即人们不管文化、情景如何,总是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似的思维与行为。这种常常以自己的文化规范和标准作为参照系,去评估另一种文化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做法非常普遍。其实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2)沟通主体无意识的先入为主:通常,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习得定型观念,形成认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使歧视性的大众传播媒介,极易导致跨文化沟通障碍,产生先入效应和晕轮效应,使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存在成见和错

跨文化管理习题

跨文化管理 第1单元 单选题 1 根据“文化层次理论”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层文化”的是() A. 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B. 一个民族使用的语言 C.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D. 墨西哥人认为“工作是为了生活” 2 根据文化的“冰山理论”以下文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的隐形部分的是() A. 绘画、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 B. 西方人采用分餐,而中国人喜欢分享菜肴 C. 中国人认为“加班”是工作勤奋的表现 D. 在美国,陌生人见面时通过握手来表示友好 3 比较以下几种企业的经验战略,哪种战略几乎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A. 地区内经营战略 B. 全球经营战略 C. 跨地区经营战略 D. 跨国经营战略 4 以下哪个地区的企业组织结构最为扁平()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 D. 欧洲 5 以下那个现象会出现在美国的公司当中() A. 公司的中层领导由企业老总任命 B. 公司员工之间强调等级和人际关系 C. 公司的每个岗位都有职位描述,有完善的绩效评估体制 D. 公司中决策的程序是自上而下 6 以下哪个国家的人极有可能会为了工作效率,越级处理事情() A. 瑞典 B. 印尼 C. 西班牙 D. 中国 7 以下哪个国家的文化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不必一定是该领域的专家”()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西班牙 8 以下哪个公司的经营策略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的因素() A. 尼桑汽车公司结合美国人的口味来设计SUV汽车 B. 肯德基积极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 C. 星巴克在北京的故宫中建立分店 D. 诺基亚专门设计在中国市场推销的手机技术 9 以下哪种表述不能体现了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A. 公司员工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地区 B. 公司的员工都穿同样的工作服 C. 公司会庆祝每位员工的生日 D. 公司采用弹性上班时间 10 以下选项中对文化的定义较全面的一项是() A. 文化是一切人工创造的环境 B. 被一群体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 C. 文化是人的“心里程序” D. 文化是某一群体解决解决问题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判断题 1 隐性文化包含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两部分。 A. 正确 B. 错误 2 任何表层文化都是社会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A. 正确 B. 错误 3 企业到跨国经营的阶段,文化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渐渐凸现出来。 A. 正确 B. 错误 4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衍生物。 A. 正确 B. 错误 5 文化层次理论中的核心文化是指社会的规范与价值观。 A. 正确 B. 错误 6 在中国的企业中,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扁平,层级较少。 A. 正确 B. 错误

跨文化沟通复习

《跨文化沟通》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外在文化 2.内在文化 3.交易性文化 4.文化 5.高语境文化 6.低语境文化 7.个人主义 8.集体主义 9.权力距离 10.不确定性规避 11.不确定性容忍 12.男性化 13.女性化 14.副语言 15.空间语言 二、论述题及简答题考点 1.文化的三个特点(连贯一致、后天习得、群体共享)及三个功能(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政治因素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P4~8 2.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P19~20 3.语言反映环境P28~29 4.语言体现价值观P29 5.如何选择正确的语言(语言因素、商业因素、、适当的流利程度)P32~35 6.五个范畴(结合小结P72~73、P91重点复习) 7.副语言P120~121 8.在面对面沟通中的非言语行为习惯(七个方面,重点看“口头沟通中的话语权”、“空间语言”、“沉默”三个部分,注意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行为习惯P121~137) 9.如何表达尊重:权势地位、服饰作为权威的象征P140~142 10.绩效奖励P150~152 11.界定问题并解决问题(注意高低语境文化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面的差异阐述)P176~177 12.冲突管理(注意高低语境文化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面的的不同理解以及低语境文化对冲突管理方法的排次)P177~180 13.冲突沟通的策略(五点)P180~182 14.谈判要素(四个方面)P190~199 15.谈判的阶段划分(四个阶段)P200~205 《跨文化沟通》论述题及简答题语言归纳 1.文化的三个特点(连贯一致、后天习得、群体共享)及三个功能(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P4~8 文化的三个特点:

跨文化交际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mong countries tends to be unavoidable. We are doomed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However, the communication may be hindered by the different cultures, for example, the languages, communication styles, religions, life backgrounds, and local customs. Even the environment we live in and our personality can influence our communication. Therefore,the author makes an exploration on cultivating English major studen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CC). Thesis firstly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shows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students'ICC.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elements of ICC. Finally, it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mphasis on exploring ways of ICC.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不可避免。我们注定要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然而,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宗教信仰、生活背景、地方习俗等文化层面因素,以及我们的交流环境、个人习惯,都影响我们的沟通能力和方式。因此,本文就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探索。首先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存在的问题。其次阐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

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邵曌骜 08112124

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 摘要: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要竞争生存、要取得成功,必须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跨国企业为了融合各国员工必须要了解因人而异的沟通方法。本文介绍了沟通、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通过沟通在世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跨文化差异,本文分析并总结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一系列策略。并引用了NEC通讯有限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沟通案例,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为跨国企业的文化融合和沟通方面提供策略,提高跨国企业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效率,完善管理沟通的机制。 关键字:沟通;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1 基本概念 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今天的世界与昨天的世界已有本质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事务上的壁垒不断消除,全球信息、资源、劳动力都在不断的融合。但是,最难融合的还是文化的交流,就像美国企业的文化重视个人作用、强调理性主义;日本的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西欧企业注重职工参与管理;华人企业注重人情和道德品质。这些不同的企业文化要想有效的结合,恰当的人际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1.1.1沟通 沟通是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发送和接受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可以是观点、意见,也可以是情绪。根据沟通参与者的类型不同,沟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机-机沟通、人-机沟通和人-人沟通。管理沟通就属于其中的人-人沟通类型。【1】1.1.2管理沟通 一个比较成熟和完整的管理沟通可以定义为:管理活动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出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映效果的全过程。【2】 1.1.3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一个国家内的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文化差异,语言作为世界上最文明的发现,就是用来消除这种地域上的差异。沟通是一种最便捷、最高效的文化融合方式。尤其是在外资企业,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拥有不同的文化,为了让他们将这种差异降到最低保持企业的文化平衡,语言的交流是最低耗的成本。这种沟通的桥梁将各种文化精神全部搭连起来,为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小的作用。 1.2 管理沟通的过程 管理沟通在商务与管理过程中并不像其他沟通那样只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