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a型神经电生理,基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a型神经电生

理,基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从神经电生理、临床特点及基因三方面入手研究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的基本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20例,对选中患者进行电生理特征、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进行分析,对12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选中的20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感觉神经均未出现反应,8例患者下肢运动神经未作出反应,12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减缓迹象,患者肌电图收缩过程中运动电位时限基本相同。12例进行基因检测患者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电生理检测表现出神经性损害,同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缓,基因检测和肌电图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该疾病。

关键词: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电生理;基因;临床特点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约为1/2500。依照该疾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可分为I、II、IV、X等类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临床表现为夏至未住的四肢远端肌无力或肌萎缩,伴有轻微感觉障碍。作为遗传性疾病,该疾病表现为显性遗传,现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本研究主要对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为运动发育落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远端肌无力及不同

程度肌萎缩。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1.2~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岁,病程在5个月~8年之间。

1.2神经电生理检查

采用肌电图仪在恒温且安静的室内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测。首先,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主要包括尺神经、右侧胫神经、左侧正中神经等的运动神经传导测试。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包括左侧正中神经及右侧腓肠神经。其次,肌电图检测以患者左侧肱二头肌、胫前肌等为主。其三,运动神经刺激部位和记录位置选择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尺神经。其四,选取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作为感觉神经刺激的部位。

1.3基因检测

2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进行基因检测。具体方法为:抽取患者和父母肘部深静脉血液送往基因检测机构。基因检测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二代测序技术,捕捉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基因。

2结果

2.1审计电生理检测结果

20例患者感觉神经未作出反应,6例患者上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做出反应,2例患者下肢运动审计没有做出反应且上肢运动神经波幅有所减弱,6例患者运动神经潜伏期有所延长,8例患者上肢运动审计波幅有所下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缓。对于肌电图测试结果,检测的30块肌肉中一款鸡肉轻微收缩的情况下运动电位有所延长,剩余肌肉电位时限与正常水平相同。

2.2临床特点

20例患者运动发育相对迟缓,并且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所有患者均由慢性病发病,且病程进展缓慢。患者首发症状为:4例患者独立坐卧年龄大于1岁,2岁开始扶着走路,3岁无法独立行走,6岁表现出明显的走跑姿势异常,容易摔倒。2例患者跑跳能力明显弱于同龄儿童。2例患者在1岁2个月时可在有辅助

物的时候站立,但无法扶着行走。经过检查后,患者均伴有双下肢肌肉张力减弱

的情况,并且跟腱反射不明显。12例患者肌腱反射完全消失,8例患者双下肢远

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萎缩及弓形足。4例患者双手肌肉萎缩,4例患者脊柱侧凸。20例患者智力发育未受影响,同时8例患者伴有家族病史。详细数据见表1。

2.3基因检测结果

1号病例、5号病例、7号病例、8号病例表现为PMP22基因突变,突变方式为错义突变,患者父母不存在基因突变。9号病例、11号病例、12号病例、14号病例、15号病例、16号病例、18号病例、19号病例表现为PMP22基因重复突变,其中11号病例、12号病例、14号病例、15号病例、基因突变与母亲相关,剩余四例患者基因突变和父亲相关。

3讨论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属于遗传异质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行走、跑跳等障碍。该疾病在一定条件下会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用拐杖或轮椅,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临床诊断主要以肌电图为主,依照尺神经中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将该疾病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部分患者伴有基因突变,PMP22基因突变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因素。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的特殊种类,其存在婴幼儿和青春期两个高发时段,该疾病作为慢性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前,并且大部分患者发病时期集中在10岁之前,临床表现为下肢或上肢远端肌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肌萎缩,部分患者表现为弓形足。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会出现走、跑、跳障碍,下肢影响大于上肢,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有家族病史。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腓肠神经电镜活组织检查显示,部分髓鞘肿胀、脱失,板层结构紊乱,形成葱球样结构,轴索空泡变性,说明髓鞘和轴索均有损害,以髓鞘损害为主。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神经点渗漏改变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缓,受髓鞘生成障碍影响,患者上肢感觉神经表现为电位波幅减弱,同时下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

本研究选中的20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发病时期十分隐匿,并进形成进展缓慢,表现为不同程度运动发育障碍,但智力水平处于正常状态。经过临床检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肌肉张力下降,跟腱反射消失,共有12例患者膝腱反射消失,8例患者表现为双下肢远端肌肉萎缩及弓形足。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可通过肌电图及基因检测的方式查明病因,为了保证患者预后,需对该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怡琳,范成河,赵莘瑜,孔祥东,夏艳洁,田雨,王晓放,刘盼盼.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志,2021,29(12):116-120.

[2]宋菲,陈大蔚,周平,魏兆莲,曹云霞.NTRK1基因新发突变致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4型的遗传学分析及出生缺陷阻断研究[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

志,2021,41(07):650-654.

[3]陈光,栾兴华,曹立,张梅.SPTLC1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12):745-747.

[4]白文博,李贵民,鹿军,梁晓军,徐军奎.个体化手术治疗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02):208-212.

[5]曹蓝霄,赵国华.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进展[A].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会议手册[C].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9:142.

王芳诚(1986.12),男满族内蒙古赤峰市人,本科,医生,从事儿科神经专业临床工作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是一组最常见的具有高度临 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 年首先报道。其临床特征为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萎缩、 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高弓足。CMT患病率约为 40/10万,遗 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CMT)和X连锁遗 传(CMTX)。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 NCV减 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8m>38m/s),神经活检示轴索变性,而极少有脱髓鞘改变。【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1.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生的时间、受累范围、顺序和进展速度,对生活工作和体育运动 的影响。 2.感觉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3.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4.有无复视、视力下降、眼球震颤、耳聋、声音嘶哑、行走不稳等其他症状。 5.家族成员中有无类似患者或高弓足者。 (二)体格检查要点 1.肌无力和肌萎缩足部、小腿肌肉和大腿下1/3肌肉无力和萎缩,形成“鹤腿”或 倒置的酒瓶样畸形。后期手部出现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无力和萎缩,出现爪型手或猿 手畸形,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 2.腱反射改变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通常消失,半数患者四肢腱反 射均消失。 4.感觉障碍可有手套-袜子型分布区域内痛觉、温觉和振动觉减退。 5.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障碍体征,部分病例可在皮下触摸到粗大的神经干。6.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7.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外肌麻痹、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震颤等 体征。 (三)门诊资料分析 1.血液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血清肌酶学多正常,少数可轻度增高。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a型神经电生理,基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a型神经电生 理,基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从神经电生理、临床特点及基因三方面入手研究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的基本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20例,对选中患者进行电生理特征、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进行分析,对12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选中的20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感觉神经均未出现反应,8例患者下肢运动神经未作出反应,12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减缓迹象,患者肌电图收缩过程中运动电位时限基本相同。12例进行基因检测患者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电生理检测表现出神经性损害,同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缓,基因检测和肌电图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该疾病。 关键词: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电生理;基因;临床特点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约为1/2500。依照该疾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可分为I、II、IV、X等类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临床表现为夏至未住的四肢远端肌无力或肌萎缩,伴有轻微感觉障碍。作为遗传性疾病,该疾病表现为显性遗传,现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本研究主要对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为运动发育落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远端肌无力及不同

程度肌萎缩。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1.2~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岁,病程在5个月~8年之间。 1.2神经电生理检查 采用肌电图仪在恒温且安静的室内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测。首先,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主要包括尺神经、右侧胫神经、左侧正中神经等的运动神经传导测试。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包括左侧正中神经及右侧腓肠神经。其次,肌电图检测以患者左侧肱二头肌、胫前肌等为主。其三,运动神经刺激部位和记录位置选择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尺神经。其四,选取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作为感觉神经刺激的部位。 1.3基因检测 2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进行基因检测。具体方法为:抽取患者和父母肘部深静脉血液送往基因检测机构。基因检测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二代测序技术,捕捉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基因。 2结果 2.1审计电生理检测结果 20例患者感觉神经未作出反应,6例患者上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做出反应,2例患者下肢运动审计没有做出反应且上肢运动神经波幅有所减弱,6例患者运动神经潜伏期有所延长,8例患者上肢运动审计波幅有所下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缓。对于肌电图测试结果,检测的30块肌肉中一款鸡肉轻微收缩的情况下运动电位有所延长,剩余肌肉电位时限与正常水平相同。 2.2临床特点 20例患者运动发育相对迟缓,并且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所有患者均由慢性病发病,且病程进展缓慢。患者首发症状为:4例患者独立坐卧年龄大于1岁,2岁开始扶着走路,3岁无法独立行走,6岁表现出明显的走跑姿势异常,容易摔倒。2例患者跑跳能力明显弱于同龄儿童。2例患者在1岁2个月时可在有辅助

神经病学综合征: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ower motor neuron syndrome)

神经病学综合征: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ower motor neuron syndrome) 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 syndrome,LM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肌无力,腱反射减退,但不伴有感觉受累。从远端运动神经至前角细胞通路上的任何损伤均可导致LMN综合征。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肌肉疾病有时可与LMN综合征混淆,需注意鉴别。LMN综合征可粗分为遗传性,散发性和免疫介导。免疫介导的神经病,例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散发性以及遗传性LMN综合征鉴别非常重要,因其是可治的疾病。LMN表现的运动神经元病通常为散发性,但也已经发现少数遗传突变。其他遗传性LMN综合征主要包括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等。LMN综合征的临床诊断首先要明确起病和进展方式,例如,运动神经元病进展较快,而脊髓性肌萎缩症和免疫性神经病相对较慢。肌无力的分布也很重要,如对称或非对称,近端或远端,上肢为主或下肢明显,伴或不伴球麻痹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肌电图是证实神经源性损害的必要手段,检查重点在于受累类型,包括是否对称或长度依赖,有无局灶性运动传导阻滞或脱髓鞘特征,是否合并亚临床的感觉受累。 1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又称脊肌萎缩症,是儿童期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四肢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重症患儿常死于呼吸衰竭。该病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 1/6000-1/10000,中国人群中SMA的携带率约为1/42。染色体5q13上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SMN1)纯合缺失或复合杂合突变(即1个SMN1基因缺失,另1个SMN1基因存在点突变)引起SMN蛋白表达下降是SMA的主要致病机制。(1)SMA I型:又称Werding-Hoffman 病,是严重的亚型(重型),约占确诊SMA患者的一半。此型发病急、进展快,一般在出生6个月之内发病;患者表现为广泛的肌张力减退,肌肉严重无力,因此无法抬头,不能坐或走,多因喂养和呼吸困难于2岁之前死亡。(图1:SMA I型患者) (2)SMA II型:又称Dubowitz病,为慢性婴儿型(中间型),通常在7-18个月内发病,患者能坐但不能站立行走,大多可以生存至10-20岁。(图2:SMA II型患者) (3)SMA III型:又称Kugelberg-Welander病,为青少年型(轻型)。其症状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根据发病时间和行走能力再分型,例如在出生后3年内发病为a型,有44%的患者20岁之前可以行走;出生3年后发病为b型,90%的患者能够在20岁前站立和行走。此型病情发展缓慢,患

爪形手

爪形手 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降,至臂中部离开肱动脉转向后,绕过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处的肘管进入前臂,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伴随尺动脉下行至手掌。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处位置表浅,易受损伤。尺神经损伤时,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小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骨间肌萎缩,出现“爪形手”;感觉障碍以手下的内侧缘为主。 猿手 临床表现 常于儿童或青春期隐袭起病。男性多于女性,进展缓慢。多数病人肌萎缩和肌无力从下肢远端肌肉(腓骨肌、伸趾总肌和足部小肌肉)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且对称。少数病人也可从手部开始。肌萎缩常有明显界限,下肢不超过大腿的下1/3部位,酷似“倒置的酒瓶”(称“鹤腿”)。由于肌萎缩可出现弓形足、足下垂及马蹄内翻畸形等,但肌力相对仍较好,与肌萎缩不成比例。上肢肌萎缩多从手部小肌肉开始,但通常不超过前臂下1/3部位。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消失多见。可有四肢套式感觉障碍,同时伴有皮肤粗糙、肢端发凉、少汗或发绀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偶见有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和眼球震颤等改变。以上临床表现常为典型CMTⅠ型病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可伴有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等改变。 电生理检查1/3的患者可见纤颤波和正锐波及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减慢,可低至10~20m/s,感觉传导速度也减慢,以腓肠神经受累尤为突出。 Roussy-Lévy综合征是1926年由Roussy和Lévy首先报道,其临床特点与Friedreich 共济失调和CMT相似,婴儿期或出生后发病,首先累及下肢,表现为轻度远端无力,以后逐渐影响上肢。感觉障碍以位置觉和震动觉损害较重,常伴明显的感觉性共济失调,而无小脑体征。四肢远端肌萎缩,高足弓,脊柱后侧凸畸形,腱反射消失。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活检病理符合脱髓鞘周围神经病改变。本病呈良性发展,70岁仍可行走。 长期以来多将Roussy-Lévy综合征归类于脊髓小脑变性疾病。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本病与CMTⅠ型的基因缺陷完全相同,均位于17p11.2。结合电生理改变和周围神经活检病理特点,现已明确,Roussy-Lévy综合征应归类于脱髓鞘型CMT,即CMTⅠ型。 CMTⅡ型与CMTⅠ型的遗传特征和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MT2型发病年龄较晚,平均为25岁。与CMTⅠ型相比较,CMT2型的发病率低(约为CMTⅠ型的1/3),感觉症状相对较轻,上肢很少受累,无周围神经粗大,弓形足少见,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且可有平台期。电生理检查示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仅有轻度减慢,多不低于38~40m/s。 诊断 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遗传家族史、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活检。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分子遗传学分析也可以用于诊断。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 神经病学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包括头痛、癫痫、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本文将对神经病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和归纳。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含有上万亿个神经元和支持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分为额叶、顶叶、 颞叶和枕叶。大脑皮层由许多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语言区。 小脑位于脑干和脑室下方,在运动协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脑干连接大脑和 脊髓,并且控制许多生命支持功能,如呼吸、循环和吞咽。脊髓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通道。 脑神经包括12对神经,分布在头颈部区域。其中一、二、三、四对神经分别 负责眼球的上下、内外运动,五对神经主要控制咀嚼和面部表情,七对神经负责面部感觉和味觉,八对神经控制听觉和平衡感。 脊神经由31对神经组成,处于背骨骨间隙内通过2个神经根进出脊髓,负责 肢体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很多,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 脑中风 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脑中风的 症状包括局部肌肉无力、言语不清、头痛、晕厥等。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药物、血管手术等。 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其特 征是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缓慢和头部姿势不稳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症状有肌肉无力、感觉丧失和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发展、遗传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科学,包括神经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分支学科。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神经成像 神经成像是一种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包括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等。结构成像可以使用CT、MRI等技术观察脑部的结构,功能成像可以使用fMRI、PET等技术观察脑部活动。 神经电生理和病理生理学 神经电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可以通过记录神经元群体电信号来研究大脑功能的一些方面,如视觉、听力、运动和学习记忆等。 分子神经科学 分子神经科学是通过分析神经元和神经元系统的分子组成来研究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机理。 神经细胞学 神经细胞学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神经元和其它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来研究神经系统。 神经病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疾病等方面。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等。 神经科学是一个涉及多种分支学科的多面科学。神经成像、神经电生理和病理生理学、分子神经科学以及神经细胞学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病学: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神经病学: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疾病,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包括中风、脑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在临床诊断中,除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外,还需要借助辅助诊断方法来帮助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神经影像学 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MRI、脑电图(EEG)和神经肌肉电图(EMG)。这些检 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鉴别诊断。 •头颅CT:头颅C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头颅内部的结构进行详细成像,包括颅骨、脑组织、脑血管等。通过头颅CT可以发现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疾病。 •头颅MRI:相较于头颅CT,头颅MRI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更加准确,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并对软组织结构有更好的分辨能力。 •脑电图(EEG):EEG是通过记录脑电活动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可用于诊断癫痫、失神发作等疾病。 •神经肌肉电图(EMG):EMG是一种检测肌肉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方法,可用于诊断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 神经病理学检查 神经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检查患者的组织标本来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助于诊 断和鉴别诊断。神经病理学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神经肌肉活检等。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通过腰椎穿刺获取患者脑脊液,检查其中的细胞和生化指标来诊断神经系统感染、出血、肿瘤等疾病。 •神经肌肉活检:神经肌肉活检是通过手术获取神经或肌肉组织进行细胞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检查,可帮助确诊肌营养不良、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 神经生理学检查 神经生理学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主要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BAEP是一种检查听觉通路功能的方法,可用于诊断听神经炎、耳聋等疾病。 •视觉诱发电位(VEP):VEP是一种通过视觉刺激来评估视觉通路功能的方法,可用于诊断视神经炎、视网膜疾病等。

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2)

一、神经电生理运动神经元病的感觉检查正常,虽少数病人自觉在肌萎缩部位有轻度感觉异常,但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极少数病人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肌电图检查常具特征诊断价值。被检病损肌肉可见明显纤颤电位;肌肉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波幅增高。受累肌肉出现广泛的正尖波,纤颤波和巨大电位。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有特征诊断价值。二、肌肉活检有助于诊断,但没有特异性,早起为神经源性肌萎缩,晚期在光镜下与肌源性萎缩不易鉴别。三、其他脑脊液正常或轻度蛋白增高,1/3病者可有抗GM1抗体升高。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可轻度异常。诊断根据典型病史,起病隐袭,同时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感觉正常,伴发肌束颤动,又可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考虑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世界神经病学联盟(1994)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诊断标准:1、确诊ALS:在延髓与两个脊髓部位(颈、胸或腰骶),或三个脊髓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2、拟诊ALS:两个或更多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部位可以不同,但某些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必须在下运动神经元缺损的上部。3、可能ALS:只有1个部位上与下运动神经元体征,或在2个或更多部位仅有上运动神经元体征,或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在上运动神经元体征的上部。4、疑诊ALS:至少两个部位下运动神经元体征。鉴别诊断一、延脊髓空洞症伴手肌萎缩和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一般伴感觉缺失。若不伴感觉异常和眼球震颤的空洞症临床鉴别较为困难。借助颈段或颅颈段MRI检查可予鉴别。二、重症肌无力尤以延髓肌型和伴有病理性肌萎缩的病者需与进行性延髓麻痹鉴别。借助病程波动、早轻夕重、不伴舌肌颤动和四肢腱反射正常,服用抗胆碱脂酶药物后症状改善等予以鉴别。三、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一种慢性进展的区域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无力不对称分布,上肢为主,不伴有锥体束损害表现,感觉障碍少见,伴多灶性运动传到阻滞(MCBs)和纤颤波,血清单克隆或多克隆抗神经节苷酯GMI抗体滴度升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戏剧性疗效。MMN和PSMA发病机制和预后不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节段运动神经传到测定是最重要的鉴别手段。四、颈椎管狭窄症和颈椎间盘突出 C5、6椎间盘突出可伴第I骨间肌萎缩;椎管狭窄症伴发颈酸、手麻、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等,借助有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颈椎CT、MRI检查发现等可予鉴别。治疗目前本病的治疗还没有确切的方法。一、力鲁唑其作用机制通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谷氨酸释放,减低兴奋毒性作用,推迟ALS 患者发生呼吸功能障碍的时间及延长存活期,但不能改善运动功能和肌力。适用于轻、中症患者,但价格较昂贵。成人剂量500mg口服,每日2次。副作用有乏力、恶心、体重减轻和转氨酶升高等。二、维生素E可能对ALS患者有益,许多患者经验性使用维生素E治疗。各种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试验正在进行,干细胞治疗ALS实验和临床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三、对症治疗如流口水多给与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阿托品和安坦等;肌痉挛给与安定、氯苯安丁酸、氯唑沙宗等,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支架或扶车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被动运动和物理治疗可防止肢体挛缩。四、支持治疗保证给与患者足够营养和改善患者全身状况。严重吞咽困难时给与半流食,通过胃管鼻饲或经皮造瘘术维持正常营养和水分摄入。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呼吸支持可延长患者生命,家庭可用经口或鼻正压通气缓解症状较轻患者的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挽起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需依靠气管切开维持通气。新近发明的可产生人工咳嗽的呼吸装置对患者非常有益,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中国人群携带m.14484T>C突变的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单体型及多态位点分析

中国人群携带m.14484T>C突变的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单体型及多态位点分析 孟祥娟;朱金萍;高敏;张赛;赵福新;张娟娟;刘晓玲;韦企平;童绎 【期刊名称】《遗传》 【年(卷),期】2014(36)4 【摘要】线粒体ND6基因(MT-ND6)上的m.14484T>C突变是Leb 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一个原发性突变,但该突变自身不足以产生视力损伤.为研究线粒体单体型对携带该突变人群LHON发病的影响,文章对1 177例中国汉族LHON患者MT-ND6基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筛查,共筛查到67例患者携带m.14484T>C同质性突变,在该研究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7%.携带m.14484T>C突变的51例家系LHON的外显率从5.6%~100.0%不等,平均外显率为21.5%.对家系中51例先证者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各表现为不同的多态性,分别属于18个东亚线粒体单体型.其中单体型A和单体型F在病例组频率均明显低于106例对照组.另外,单体型M10a在病例组中占9.8%,在对照组中未被发现,进一步发现该单体型家系LHON的平均外显率(46.13%)显著高于其他单体型家系的平均外显率,提示线粒体单体型M10a可能增加视力损伤的风险. 【总页数】10页(P336-345) 【作者】孟祥娟;朱金萍;高敏;张赛;赵福新;张娟娟;刘晓玲;韦企平;童绎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Attardi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32503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学院,温州325027;温州医科大学

遗传性疾病诊断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遗传性疾病诊断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遗传性疾病是由异常基因所引起的疾病,可能出现于家族中的多个成员,或只 发生于某一代。在过去,遗传性疾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传统的遗传学方法,如家系分析、染色体分析和单基因缺陷的筛查。然而,这些诊断方法存在多种限制,不能有效解决许多遗传性疾病的诊断问题。因此,寻找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方法现状 1. 临床表现和家系分析 临床表现和家系分析是诊断遗传性疾病的最基本和最常用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从病人的临床症状、家族史和遗传特征等方面入手,对病人的疾病进行预测和诊断。 2. 染色体分析 染色体分析是检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常见方法。主要通过染色体核型分 析和FISH技术等方法来确定染色体异常情况,较为常见的疾病如唐氏综合症、爱 德华综合症和帕特森-哈特利-坎比综合症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检测。 3. 单基因检测 单基因检测主要是针对单一基因变异所引起的疾病,这种方法包括PCR、RFLP、扩增反应联合多型性分析(ARMS-PCR)、细胞质基因分析和RNA分析等。然而,它的缺陷是不能检测大部分的复杂遗传病和基因突变的新型变异。 二、遗传性疾病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1.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在基因分析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诞生,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筛查。互联网公司如23andMe和AncestryDNA都提供基 因检测服务。基因组学技术除了在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上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可以检测CNV,从而更好地服务复杂遗传病的检测。 2. 蛋白质组学技术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通过对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和定位,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分子特征,同时,还为药物开发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个体遗传背景、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为患者提供最佳 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精准医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信息,预测疾病的风险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智能化医疗 智能化医疗是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等技术,辅助医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当前遗传性疾病诊断方法已经从传统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方法走向 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和智能化医疗等方向,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遗传性疾病的挑战,帮助更多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但是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发展更便捷、更高效、更可靠的遗传性疾病诊断技术,以此为基础,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全球遗传性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使得人类在进一步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更有效的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 田国红 【摘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线粒体单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神经病变.该病的遗传学特征为母系遗传、男性患者发病率高、女性亦可发病且可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患者多为青少年男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无痛性视力下降伴中心视野缺损;线粒体DNA检测可发现90%以上患者为11778G>A、14484T>C 或3460G>A 3个原发位点之一突变.该病急性期眼底表现及视野较有特征性,可帮助临床尽早确诊,对预后及患者婚育提供有效的遗传学咨询.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年(卷),期】2015(015)005 【总页数】4页(P373-376) 【作者】田国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 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线粒体遗传疾病的一种类型。Leber于1871年首次描述了临床特征并冠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明确该病为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突变。 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与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真核生物氧化呼吸链不可缺少的还原性辅酶Ⅰ脱氢酶(NADH)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负责电子传递而完成有氧代谢。该复合体的3个亚单位ND4、ND6和ND1分别由线粒体

DNA(mtDNA)11778位点、14484位点和3460位点编码。如果上述3个位点出现点突变,则复合体功能受损而无法产生ATP为细胞供氧。mtDNA的基因组为 独立于核基因之外的由16 569个碱基对组成的双链DNA环,位于胞质中。其结 构和编码蛋白较明确:含37个基因,编码13个结构蛋白(主要为NADH复合体)及少量核糖体RNA、转录RNA。虽然NADH复合体大部分结构蛋白不依赖核基因,但呼吸链中少量结构蛋白及修饰蛋白仍需要来自核基因的翻译和转录,因此一些核基因突变同样可以表现出与LHON相似的临床症状[1]。 本文中将LHON的典型临床特征作一总结,借此与其他遗传性视神经病进行鉴别。 1.1 流行病学 LHON在英格兰东北部成人中患病率最低估计为3.22/100 000;携带者为11.82/100 000。目前没有亚洲人群的数据资料。具有基因突变的家系中 男性患者出现视力丧失的比率可高达60%,而女性约30%发病。有症状的女性更容易生育有症状的下一代[2]。部分携带mtDNA突变的患者可以终身无症状,可 能与个体突变的杂合度、基因表型及缺陷基因的拷贝数、组织的需氧量、外界诱发因素相关。由于突变的mtDNA存在于胞质中,生殖过程中精子中所含线粒体进 入受精卵的量很少,此为LHON母系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2 发病情况患者多为15~35岁的青少年,男性多见,但文献报道患者年龄跨度为2~80岁。同一家系中患者首发年龄也可相差很大。LHON起病为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但不伴有转眼痛;可双眼同时发生或先后受累。两眼发病间隔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97%以上的患者1年内另外眼发病。有些患者发病后视力仍持 续下降,并在数月后稳定。患者发病时视力报道从1.0至无光感不等,但临床最常见为低于0.1,且色觉受损严重。LHON患者瞳孔光反射保存良好,即使视力很差,但瞳孔对光反射仍灵敏,且相对瞳孔传入障碍不明显。 1.3 眼底表现为该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急性期视盘充血、色红,毛细 血管扩张迂曲;视盘边界貌似模糊。如不仔细鉴别容易诊断为视神经炎行激素冲击

山东一医大神经病学应试指导12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教材精要】 一、概述 (一)定义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遗传性或尚未确定的内源性因素引起的进行性神经细胞变性,导致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 (二)共同特点 病理表现神经元丧失;无特异性组织及细胞反应;临床多为隐袭起病,呈缓慢进展,病程较长;可有家族遗传史;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体征并存,表现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1 .病因:①遗传因素②中毒因素③免疫因素④病毒感染。 2 .病理: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死亡。 3.临床表现 (1)肌菱缩性侧索硬化(ALS)是最常见的类型: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累,表现肢体和延髓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可有主观感觉异常,无客观感觉障碍。病程持续进展。 (2)进行性脊肌菱缩(PSMA):仅由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所致。表现肢体下运动神经元功能缺损症状体征,无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3)进行性延髓麻痹(PBP):病变主要侵及延髓和脑桥运动神经核。 (4)原发性侧索硬化(PLS):选择性损害皮质脊髓束,导致肢体上运动神经元功能缺损。 4 .辅助检查 (1)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呈典型神经源性改变。 (2)肌肉活检:早期为神经源性肌萎缩,晚期在光镜下与肌源性肌菱缩不易鉴别。 5 .诊断根据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通常可临床诊断。 6 .鉴别诊断: (1)脊肌萎缩症(SMA):病变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肌无力和肌萎缩多从四肢近端开始。 (2)脊髓型颈椎病:肌萎缩局限于上肢,常伴感觉减退,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肌柬震颤少见,无球麻痹;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无异常。 (3)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慢性进展的区域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无力呈不对称分布,上肢为主,不伴锥体束受损表现,感觉障碍罕见,伴多灶性运动传导阻滞(MCBS)和纤颤波,血清单克隆或多克隆抗神经节昔酯GMl抗体滴度升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戏剧性疗效。节段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是最重要的鉴别手段。 7 .治疗: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或综合征。病理上主要累及纹状体黑质系统(纹状体黑质变性)、橄榄脑桥小脑系统(橄榄脑桥小脑菱缩)和自主神经系统(Shy-Drager综合征)等。 1 .病理: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神经元萎缩、变性、脱失及反应性胶质增生等。

G11778A位点突变的9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G11778A位点突变的9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 临床特征 王瑛;樊宁;刘旭阳;莫劲松 【摘要】目的:探讨经线粒体DNA分析(mtDNA)确诊为G11778A位点突变阳性的9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HON )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012-12/2015-12就诊于深圳市眼科医院门诊行mtDNA检测均为G11778 A 突变的9例LHON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总结其临床特征。
结果:所选9例患者中,有母系遗传者6例(67%),散发病例3例(33%)。就诊年龄 9~43(平均22.00±9.42)岁。其中双眼同时发病5例(56%);双眼先后发病4例(44%)。发病者男女比例为2:1。末次随访时,数指2眼(11%);0.01~0.1者12眼(67%);0.12~0.4者2眼(11%);≥0.4者2眼(11%)。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视盘色苍白、边界清楚。视野检查表现为中心暗点或者旁中心暗点10眼,表现为弥漫性视野损害8眼。
结论:此次收集的9例G11778 A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较1a内单眼先后发病的患者的情况更为多见。病程末期视力稳定病例较视力持续损害病例多。少数患者在1a内患眼有视力提高的情况。视野缺损表现多见中心暗点或者旁中心暗点,病程末期可见视野弥漫性缺损。继发眼的视野损害与先发作眼视野表现类似。%AIM: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9 patients harboring mitochondrial DNA ( mtDNA ) G11778A mutation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 LHON) .
●METHODS: Nine LHON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followed- up between 2012 to 2015 in Shenzhen Eye Hospital,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Six cases had maternal inhe ritance history ( 67%) . Three were sporadic cases. The patients aged from 9 to 43 years

定量感觉检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定量感觉检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潘燕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及其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进行QST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并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QST的异常率(83.3%)显著高于SCV和MCV(50.0%,2.67%)(均P <0.05);SCV的异常率显著高于MCV(P <0.05).QST联合SCV的异常率为95.0%,显著高于MCV的异常率(P<0.05).结论 QST对多发性神经病的检出率较高,QST联合SCV对多发性神经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of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 QST) and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 (NCV) measurement to polyneuropathy- Method The QST,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 SCV) , movement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 MCV) were tested in. 60 polyneuropathy patients. The abnormal rates of those tes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QST (83.3% )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CV and MCV (50. 0% ,26. 7% ) ( all P <0. 05). The abnormal rate of SCV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bnormal rate of MCV (P<0.05). The abnormal rate of QST combined with SCV (95.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CV (P< 0. 05 ) .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QST in polyneuropathy is higher, and QST combined with SCV is valuable for the diagnosis of polyneuropathy.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5)004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atlastin基因突变分析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atlastin基因突变分析 陈昕;唐北沙;赵国华;李凤有;沈璐;严新翔;刘小民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5(18)5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atlastin基因的突变特点,为HSP的基因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来自全国20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SP家系的先证者和10例散发性HSP患者进行了atlastin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20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SP家系的先证者和10例散发性HSP患者中均未发现异常SSCP条带,第7号外显子直接DNA序列分析亦无异常.结论atlastin基因突变可能在中国人HSP患者中少见. 【总页数】2页(P330-331) 【作者】陈昕;唐北沙;赵国华;李凤有;沈璐;严新翔;刘小民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7 【相关文献】

1.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胼胝体发育不良maspardin基因突变分析 [J], 沈璐;赵国华;唐北沙;刘小民;严新翔;胡正茂;陈昕;张付峰;夏昆 2.遗传性痉挛性截瘫2型一家系PLP1基因突变分析 [J], 李东晓;王静敏;李礼;吴晔;姜玉武;吴希如 3.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预后 [J], 杨宇琦;刘丽旭;胡雪艳;山磊;杨凌宇;吴晓莉;高飞;厉含之 4.遗传性痉挛性截瘫IBA57基因新发突变1例 [J], 孙艳美;张宁;罗艳;李亚丽 5.全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A型家系ATL1基因突变 [J], 郑备红;孙艳;邱淑敏;陈晓菁;杜生荣;杨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和A型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

小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和A型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邓嘉虹;蔡春春;梁传余;姜鹤群;张林 【摘要】目的机械分离并酶解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细胞,观察其A型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对生后1~6 d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组织进行机械分离并酶解,对SGN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A型钾通道电流.结果新生小鼠SGN在机械分离和酶解条件下,可以获得良好的细胞形态.SGN的A型钾通道在-60 mV时激活,+40 mV时失活,能被细胞外的4-氨基吡啶阻滞.结论成功建立了机械分离并酶解SGN细胞的方法 ,SGN的A型钾通道具有激活快、失活快的特点.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0(039)005 【总页数】4页(P530-532,封3)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A型钾通道 【作者】邓嘉虹;蔡春春;梁传余;姜鹤群;张林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昆明,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昆明,65003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成都,61004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昆明,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昆明,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5.35;R392.11

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的体外机械分离及酶解是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研究听觉传导通路中神经元的形态功能和特性的重要方法。由于耳蜗骨化常发生于哺乳动物生后极短时间内,使SGN的体外分离和酶解尤为困难。国内能进行SGN研究的实验室通常采用直接酶解的方法,而比较直接酶解和机械分离后酶解,前者因应用蛋白酶浓度高较后者对神经细胞突起的损伤更大,因此本研究选用出生1~6 d的乳小鼠进行SGN的机械分离、酶解、免疫细胞化学鉴定。SGN 的A型钾通道具有激活迅速、失活迅速的特点,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通道电生理特性进行记录和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听觉传导通路的机理。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SGN细胞分离、酶解与鉴定 1.1.1 SGN的体外分离选用出生1~6 d发育正常的昆明种乳小鼠,共10只(20耳),在解剖显微镜(Laica公司生产)下沿小鼠头颅矢状面正中剖开,分别去除大脑和小脑组织,在枕骨大孔正上方找到并取出耳蜗组织,置入盛有 pH 7.4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高倍镜下分离并去除骨性耳蜗。同样方法分离对侧。将分下之膜性耳蜗沿螺旋缘处将外侧血管纹、Corti′s器去除,仅剩余内侧螺旋神经节组织部分,将神经组织轻柔的分离并切割,避免损伤神经元细胞。 1.1.2 SGN的酶解将SGN组织块仔细吸入小瓶中,静置后吸去上层Hank′s平衡盐溶液,并用 D-Hank′s平衡盐溶液洗涤组织块。将解冻的2%的胰蛋白酶原液1 mL 加入盛有SGN组织块的小瓶中孵育,并间或轻柔摇晃。酶解完毕后加入含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终止酶解,并进行机械吹打。将细胞悬液离心后吸出细胞悬液,静置在经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培养皿中的盖玻片上贴片,随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贴壁情况,并用细胞外液小心置换含血清的培养液,直至细胞外液清澈。 1.1.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1∶100小鼠源神经微丝200单克隆抗体(Sigma,N-

2020年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2020年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也称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上肢的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约30%~70% 的ET患者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传统观点认为ET是良性、家族遗传性、单症状性疾病;目前认为ET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ET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4.6%。ET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老化因素、环境因素与ET发病相关;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震荡是ET 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 关于ET的诊断标准,我们参照了2018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MDS)更新的震颤共识,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案参考2011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质量标准委员会更新的ET的循证治疗准则,并结合我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对我国2009年版《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ET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1.起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家族性比散发性ET患者起病年龄更早。

2.临床症状:ET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上肢4~12 Hz 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于日常活动时(如书写、倒水、进食等)震颤表现明显;震颤还可累及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咽喉肌等;震颤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ET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部分患者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impaired tandem gait)、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questionable dystonic posturing)、轻度记忆障碍(mild memory impairment)等神经系统软体征(soft neurological signs),称为ET 叠加。 3.震颤临床分级:根据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ET研究小组提出的震颤分级标准以供参考:0级:无震颤;1级:轻微,震颤不易察觉;2级:中度,震颤幅度<2 cm,非致残;3级:明显,震颤幅度在2~4 cm,部分致残;4级:严重,震颤幅度超过4 cm,致残。 二、辅助检查 ET作为一个临床诊断,以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辅助检查通常用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辅助检查进行排除诊断。 1.实验室检查: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甲状腺功能、血清铜蓝蛋白、药物、毒物等以排除代谢、药物、毒物等因素引起的震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