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文字版(1-3章)

运动处方文字版(1-3章)

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论

运动处方就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要求,按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以处方形式规定运动以参加者的练习内容、运动负荷,这是一种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形式。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是,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医药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二是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来即停止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近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体适能水平,必须终身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锻炼,既安全可靠,又有计划性,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强身健体和疾病康复治疗的双重目的。

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作品《行气玉佩铭》。《黄帝内经》中有“形劳而不倦”、“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劳倦伤脾”。我国古代还有许多丰富的运动形式。最早的资料有汉代(公元前168年)的《导引图》。《五禽戏》是三国时期的华佗(公元141-208年)提出的一套既可合又可分的医疗体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

西方的运动医疗法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最早用体操来治疗疾病,他的论著《运动疗法》、《健身术》是运动处方的萌芽。

近代运动处方从19世纪开始,瑞典的Petet.H.Ling(1776—1839年)创造了利用肋木,配合徒手操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法,创编了专门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医疗体操,从而使运动处方治疗系统化。

现代运动处方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仅有60年左右时间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发展趋势为: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

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耐力处方、柔韧处方等;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运动处方的要领和理论,近30年来在应用推广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

(一)健身运动处方

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

(二)竞技运动处方

是针对从事专项运动的运动员,为增强其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目的而制定的运动处方。

(三)康复治疗运动处方

用于慢性病患者和残疾者,以辅助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为目的。

二、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

(一)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通过锻炼身体形态得到改善。如增加身高运动处方、控制体重运动处方,改善胸围运动处方等。

(二)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

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能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如增强心血管功能运动处方、增强肺功能运动处方、促进消化功能运动处方等。

(三)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

为增强身体素质制定的运动处方,如增强力量素质运动处方、增强速度素质运动处方、提高耐力素质运动处方、发展灵敏性素质运动处方等。

(四)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

制定有关的健心运动处方,通过锻炼心理健康。如培养意志品质运动处方、增进健康情感运动处方等。

(五)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

(六)通过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处方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内外环境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和有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各种社会心理性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

三、按照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

(一)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

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为主,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二)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

改善和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以预防、治疗和康复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结核、气管炎等。

(三)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

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功能,以预防、治疗和康复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改善睡眠的运动处方、预防和治疗经衰弱症的运动处方等。

(四)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

改善和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以预防、治疗和康复消化系统疾病,如治疗消化不良的运动处方等。

(五)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以改善和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为主,预防、治疗和康复运动系统疾病。如治疗肩周炎的运动处方、预防关节炎的运动处方等。

四、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

(一)社区运动处方

针对社区健身特点制定的运动处方,称为社区健身运动处方。

(二)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

利用健身房的条件制定的运动处方称为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

(三)家庭健身运动处方

针对家庭健身而制定的运动处方称为家庭健身运动处方。

(四)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利用学校健身条件和环境制定的运动处方称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第三节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其中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为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

运动处方的目的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等。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也就是耐力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最基本的运动手段。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跳绳、滑冰、滑雪、划船、室内功率自行车、运动跑台、步行车、非竞赛性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主要以发展和维持肌肉力量为目的。在运动处方中,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排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抗阻运动等。其中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动练习、等动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张练习与等动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等。(三)伸展性运动。伸展性运动是指人体活动时,拉伸肌肉韧带、加大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三、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一)评定耐力性运动强度的指标。评定耐力性运动强度的指标有:最大吸氧量(V02max)、心率、代谢当量(METs)、自觉疲劳分级(RPE)等。

1、最大吸氧量(V02max)

最大吸氧量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是心肺功能最高水平、人体最大工作能力的主要指标,最大吸氧量越大,运动强度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相对固定的关系。最大吸氧量的测定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要求和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实际上采用得不多。心率是最简便、最易测量的生理指标,除去环境、心理、疾病等

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2、心率。用心率来评定运动强度的常用方法:1、年龄减算法: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2、靶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个体最大心率220—年龄。上限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下限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

3、代谢当量

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译音为“梅脱”)。1METs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亳升的氧,表示为:3.5ml.kg-1/分钟。按运动时的吸氧量和代谢当量来划分,通常将运动强度分为五级

4、自觉疲劳分级。自觉疲劳分级(缩写RPE)是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于1970年提出的概念,RPE是用主观感觉来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在修订运动处方时,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如13级约等于130次/分)。在训练开始阶段,可先掌握运动中心率与RPE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运动中就可以用RPE来调节运动强度了。

(二)评定力量性运动强度的指标

力量训练的运动强度以局部肌肉反应为准,而不是以心率等指标为准。在力量性运动处方中,负荷强度是影响锻炼效果的关键。如大强度的训练,发展的是肌肉最大力量,小强度训练,则发展肌肉耐力,而达不到发展肌肉力量的目的。在各种力量性练习中,最终以重量千克、磅或千克.米、英尺.磅(等速训练)为单位为表示负荷强度。

评定力量性运动强度的指标有:负荷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等。

1、负荷强度。指所抗阻力的重量。一般以千克、磅为单位,等速训练中的负荷以千克.米、英尺.磅为单位。确定负荷强度的原则是用“RM”。RM的含义是,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

2、持续时间。指完成一次练习的时间。即由起始姿势开始运动,至还原到起始姿势所需的时间。

3、重复次数。指连续完成的次数。中间没有间隔,静力性练习规定有短暂的间隔时间。

4、完成次数。连续完成次数,称为一组。完成组数,将规定一共需完成几组。

(三)评定伸展性运动强度的指标

1、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量,

如太极拳、广播操、健美操等。其运动强度相对固定。

2、一般的伸展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强度。一般的伸展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强度分为大、中、小三类。小运动量指四肢个别关节的简单运动,轻松的腹背肌肉运动等,运动间隙较多,一般在8-12节;中等强度指多个关节或肢体的联合运动,一般在14-20节;大强度指以四肢及躯干大肌肉群的联合动作为主,可加负荷,有适当间隙,一般在20节以上。

四、运动时间。运动时间指运动的持续时间,是除必要的准备与整理活动外,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一)确定运动时间的依据:1、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的结果;2、运动试验及体力测试的结果;3、所确定的运动内容;4、所确定的运动强度;5、受试者的年龄、运动经历等。(二)常见运动项目运动时间的确定:1、耐力性运动的运动时间。据研究每次进行20-60分钟的耐力性运动是比较的。2、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是指每个练习动作的持续时间。如:等长练习中的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一般认为在6秒以上较好。最大练习是负重屈膝后再维持5-10秒。3、伸展性运动和健美操的运动时间。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美操的运动时间一般较为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美操的运动时间有较大差异。

五、运动频率。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运动频率。但由于运动效应和蓄积作用,间隔不宜超过3天。作为一般健身保健或处于退休和疗养条件等,坚持每天锻炼一次当然更好。(一)耐力性运动的运动频率。(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频率。(三)伸展性运动和健美操的运动频率。

六、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四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是指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和某些易发生危险的动作;二是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指标异常时停止活动的标准;三是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四是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疗法的配合。(一)耐力性运动的注意事项:1、运动的禁忌症和某些易发生危险的动作。例如,心脏病人运动的禁忌症有: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功能障碍等;又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锻炼时要注意少做一些急蹲、急起的动作和过多的低头动作等。2、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指标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例如,心脏病人在运动中出现胸闷、无力、头晕、气短等应停止运动。3、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4、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疗法的配合。例如,糖尿病人的运动疗法须与药物治疗、伙食治疗相结合;运动时间应避开降糖药物和血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运动前、中、后,可适当增加饮食,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二)力量性运动的注意事项:1、力量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2、力量练习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活动;3、运动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4、必要时给予保持和帮助。5、注意肌肉等长时间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以及屏气用力时心血管的负荷增加。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做力量练习;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忌做力量练习。6、经常检修器械、设备,确保安全。(三)伸展性运动和健美操的注意事项。1、根据动作的难度、幅度等,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2、指出某些疾病应慎用的动作。例如,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等应该不做或少做过分用力的动作,以及幅度较大的弯腰、低头等动作。

3、运动中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节奏。由于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场合的处方,接受运动处方的人,首先按处方锻炼,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合自己条件的地方,可以自己进行微调整,以求适合自己的条件。如一次微调整不成功,便可从反复实践中进行修正,最终就可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这样有自己的加工,才会安全、有效而且愉快的运动。

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运动处方?

2、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有何异同?

3、简述运动处方的产生与发展

4、按照不同的标准运动处方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5、运动处方的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一节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一、个性化原则。二、循序渐进与可调整原则。三、以全身耐力为基础的原则。四、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五、体质基础与运动效果的特异性原则。第二节确定运动处方目标的依据。一、体适能。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锻炼事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是以体适能商的高低评价。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的综合反应,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者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总共占50分,而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亦总共占50分。体适能商越高就代表身体机能越好。

二、体适能的内容及提高健康体适能的意义。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身体成分。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二)肌肉力量和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三)柔韧性。柔韧性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四)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是指身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目前,我国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钖

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3个部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中的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并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该标准体系中,也包含健康体适能所要求测定、评价的内容,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三)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适用于20-59岁的成年人群,补充了我国成年人锻炼标准的空白。该锻炼标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类,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四)其他。除了以上3个评价标准体系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还包括《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军人体能标准》、《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等。其中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结果,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参考。

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试、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个性与微调等步骤。一、一般调查。(一)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二)了解运动史。(三)了解健身或康复的目的。(四)了解社会环境条件。二、临床检查。(一)运动系统的检查。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肌肉力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手法肌力测试、器械测试、肢体围度的测试等。(1)手法肌力测试:手法肌力试验是最早应用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基本方法是:让受试者在适当的位置肌肉做最大的收缩,使关节远端做自下而上的运动,同时有测试者施加助力或阻力,观察其对抗地心引力或阻力的情况。(2)器械测试: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利用测力计等进行测试。目前用较多的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背力计、手提测力计、专门的等速测力仪器等。(3)

肢体围度的测试:肌力的大小与肌肉的横断面积有关,当肌肉出

现萎缩、肌力下降时,肢体的围度减小,通过测量肢体的维度间接了解肌肉的状况。采用的指标有:上臂围度、前臂围度、大腿围度、小腿围度、髌骨上5cm的围度、髌骨上10cm的围度等。肌肉力量检查的注意事项:测试前要做简单的准备活动,测试的姿势和位置要正确,测试的动作要标准化。避免在运动后、疲劳后或饱餐后测试。心脏病或高血压的患者要慎用肌力测试;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口才飘浮和肌力测试;有慢性运动性损伤者测试时应小心;有急性运动性损伤者者禁用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受限时,只做等长或短幅等速的测试。肌肉力量评定的注意事项:若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其结果不同,缺乏可比性。每次进行肢体肌力的测试,须做左右对比(因健康肢体的肌力也有个体差异及生理性波动),一般两侧差异大于10%-15%才有意义。

2、关节活动度的检查。关节活动度是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的基本指标和评定柔韧性的指标。(1)主动ROM和被动ROM。ROM的检查应包括主动ROM检查和被动ROM检查,主动ROM检查是指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时ROM的大小,被动ROM检查是指在外力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ROM。检查结果分:主动ROM和被动ROM均无障碍者为正常;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有部分障碍者,为关节僵硬、关节内或外有骨阻滞、关节粘连、肌肉痉挛、皮肤瘢痕挛缩等;被动ROM正常,主动活动不能者为神经麻痹。主动和被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僵硬、关节或周围组织有激烈疼痛或肌肉痉挛等。(2)ROM的检查方法。有传统的量角器测量法、重力量角器测量法,电子量角器测量法。(3)ROM检查的注意事项:测试的位置要正确,操作要规范,最好由专人负责;ROM有正常的个体差异,评价时应做左右对比;不应在关节运动后短时间内进行ROM的检查。主动ROM和被动ROM不一致时,结果应分别记录,评价时应以被动ROM为准。

3、步态分析。步态分析的方法有:(1)视诊。(2)摄影分析。(3)步态分析室分析。(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包括: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常用的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指标有:心律、心音、心界、心电图、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检查一般采用定量

负荷试验,常用的有:台阶试验、一次负荷试验、联合机能试验、PWC170等。(1)心律。正常的窦性心律为60-100次/分钟。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为心动过缓。(2)心音。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产生四个心音。正常情况下可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儿童少年常可听到第三心音,如成年人能听到第三心音时,一般病理性的可能性较大。婴幼儿和中老年人心脏正常时有时可听到第四心音。心脏出现异常的声音为心脏杂音。有心脏上舒张期出现杂音常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在心脏收缩期出现的杂音可分为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两类。而生理性杂音在儿童少年中较多见。出现杂音时,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分级。(3)心界。心界常采用X线测量的方法,在胸片上测量心脏的横径、纵径和宽径,用以下公式计算:实测心脏面积=0.7019×纵径×横径+2.096。预测心脏面积=0.6207×身高+0.6654×体重-42.7946。用心脏实测面积与心脏预测面积进行比较,若超过预测的10%以上,可以认为有心脏肥大的现象,若出现心脏肥大的现象,应进一步进行检查。(4)心电图。心脏的特殊激动传导过程可以通过心电图仪将每一心动周期中的生理电流的变化记录下来。通过对心电图上的各种波的分析以判断心脏的功能。(5)血压。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12-17.3KPa(90-130mmHg),最高不超过12KPa(140mmHg);舒张压为8-11.3KPa(60-85mmHg),最高不超过12KPa(90mmHg);脉差为4-5.33KPa(30-40mmHg)。(三)呼吸系统的检查。呼吸系统的检查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检查、呼出气体分析、屏气试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多方面。常用的指标有:肺活量、五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1)肺活量。是测定肺容量最常用的指标,是指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的气量。正常值为:男性3470ml,女性2440ml。(2)五次肺活量试验。让受试者连续测五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呼气时间在内),记录每次肺活量的结果。五次肺活量值基本相同或有增加

者为机能良好,逐渐下降者为机能不良。(3)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先测安静时的肺活量,然后进行定量负荷运动,运动后即刻测量

肺活量,每分钟测1次,共测5次,并记录测量结果,评价方法同五次肺活量测试。(4)时间肺活量。也称用力呼气量,是指一次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将气体呼入肺计量计内,记录其呼气曲线并计算出呼气总量以及时间肺活量,正常第1秒、第2秒、第3秒钟的时间肺活量值为83%、96%、99%。若成年人第1秒时间肺活量低于70%,老年人低于60%,表示有气道堵塞。(5)最大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反映通气功能的潜力。测定时让受试者快速深吸气15秒,测定其通气量,然后乘以4为每分最大通气量。正常值男性为104升,女性为82升。(6)闭气试验。是让受试者安静坐位,分别测量深吸气后的闭气时间和深呼气后的闭气时间,记录结果。正常时,吸气后的闭气时间,男性为40秒左右,女性为25秒左右;深呼气后的闭气时间,男性为30秒,女性为20秒左右。(7)呼吸气体测定。使用呼吸气体分析仪,测定肺通气量、吸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各项气体代谢指标。(四)神经系统的检查。经系统的检查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检查,视、听、位、味觉、体表感觉神经功能检查,反射检查,神经肌肉功能检查等。(1)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卧铺—直立试验。直立—卧倒试验。(2)视、听、位、味觉、体表感觉神经功能检查。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等,听觉神经检查:包括一般听觉神经检查、空气传导检查、骨传导检查等。位神经检查:可采用“双指(臂)试验”、“指鼻试验”、“转椅试验”等。味觉试验:包括酸、甜、苦、咸等味觉的检查。皮肤感觉试验:包括皮肤的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感觉检查。(3)反射。浅层反射:是刺激皮肤或黏膜而引起的反射。通常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足趾反射等。深层反射。通常的深层反向有二头肌腱反射、三头肌腱反射、挠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4)神经肌肉功能检查。神经肌肉功能检查在康复医学中有重要意义。它包括坐位平衡、移动平衡、站立平衡、日常生活技巧、步行检查等。(五)其他系统功能的检查。其他系统功能的检查有: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代谢功能检查等。

三、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验

(一)运动负荷试验。现在最普遍常用的方法是“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这是利用活动平板(跑台)或功率自行车等,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一定用力程度。1、运动试验的方法。(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活动平板是一种可以改变坡度和速度的步行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即让受试者在活动平板上行走。每3分钟增加一级负荷(包括速度和坡度),共分七级,运动中不休息。运动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护。(2)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是让受试者连续蹬自行车,逐步增加蹬车的阻力而增加运动负荷,共有七级运动负荷,每级运动3分钟。在测试的过程中,连续心电图监测,并定时测定血压。男性从300千克.米/分钟开始,每级增加300千克.米/分钟;女性从200千克.米/分钟开始,每级增加200千克.米/分钟。2、运动的禁忌症。(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瓣膜病等)。(2)严重的高血压。(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肝、肾疾病,以及贫血等(如:严重的糖尿病、甲亢等)。(4)急性炎症、传染性疾病等。(5)下肢功能障碍、骨关节病等。(6)精神疾病发作期间。3、运动试验的终止指标。在运动试验中出现下列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1)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下降。(2)运动负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3)出现胸痛、心绞痛等。(4)出现严重的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5)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急促、下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6)病人要求停止运动。4、运动试验的注意事项:(1)避免空腹、饱食后立即进行运动试验。(2)运动试验前2小时禁止吸烟、饮酒。(3)试验前停止使用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病情需要不能停药的,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影响因素。(4)运动试验前一天内不进行激烈运动。(5)运动试验前休息半小时左右。(二)体力测试。1、参加测试的人必

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1)35岁以下,身体健康。(2)有半年以上运动经历。(3)按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至少运动了6周。2、测验的方法。为保证12分钟跑测验的安全性的准确性,在进行12分

钟跑测验前,先进行6周的准备练习。(1)准备练习。可安排6周的准备练习时间,每周练习1-3次,练习的内容可参考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即分4个阶段进行以下练习。①12分钟以快走为主,中间穿插慢跑。②12分钟步行与慢跑交替。③12分钟慢跑。④12分钟按测验要求尽力跑。(2)测验须知:①最好用400米的田径跑道,每隔20米或50米用标志表示。②测验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③测验中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减慢速度或停止运动。④完成12分钟跑后,应该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不要立即停止运动。⑤记录受试者在12分钟内所跑的距离。3、测验的评分标准。12分钟跑测验的评分标准是按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受试者12分钟内所跑的总距离来评定的。除了这种定时间的耐力跑以外,定距离的耐力跑也广泛采用。库珀认为,在定距离方面,跑2400米(1.5英里)作为有氧代谢能力测验法最好。

四、制定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包括:1、认真做好锻炼前的身体检查和预备性锻炼。通过身体检查和体力测定,把握身体状况和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保证锻炼的安全性。预备性锻炼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心急求快而造成事倍功半。2、科学确定处方的运动负荷。一方面要注意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的有关知识,确定适合且可行的锻炼方案;另一方面要对锻炼者的工作、生活和体力波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保证运动负荷的科学合理性。3、要指出处方锻炼的某些特定要求,并督促锻炼者遵照执行。4、要督促锻炼者定期进行身体状况复查和体力测定。5、以身体的基本素质为基础。6、环境因素。

五、运动中的医务监督。(一)自我监督。观察的内容有:主观感觉(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等)和简单的客观检查(脉搏、体重、运动效果等)。(二)医务监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实施运动处方时,须在有医生指导、有医务监督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运动。如:心脏病人(尤其是在住院期间或门诊期)实施运动处方时,应在有心电监测条件和抢救条件的环境下进行。

六、运动处方的修改和微调。运动处方的制定最初并不固定,首先设立一个“观察期”。锻炼者习惯于运动,并能对实施运动处方所

能引起的身体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然后设一个“调整期”,对运动处方的内容,反复调整、修改人、逐步确定。在以后的一个时期,相对固定实施。在相对固定实施的时期,对运动处方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微调,使锻炼者找到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不断提高锻炼效果。

七、运动处方的基本格式。主要有两种格式,一种为叙述式,另一种为表格式。无论哪一种格式,它都应全面、准确、简明、易懂并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资料。(2)临床检查结果。(3)临床检查与功能检查结果。(4)运动试验与体力测验结果。(5)运动目的和要求。(6)运动内容。(7)运动强度。(8)运动时间。(9)运动频度。(10)注意事项。(11)医师签字。(12)运动处方制定的时间。(一)叙述式运动处方示例(以有氧运动处方为例)。1、什么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定义为:运用大肌肉,有重复性,时间可以长达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也就是说,超过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笼统来讲,走路、跑步、骑车、做健美操、游泳、滑冰、跳绳等,都是有氧运动。2、为什么要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心跳加快,也就是提高心率,让心脏得到锻炼。另外,有氧运动也是消耗能量和体内多余脂肪的重要手段。换句话讲,经常进行有氧健身的人心脏更健康,身心素质更好。3、注意热身和放松。热身:一般是指用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来使自己的身体渐入佳境,体温、心率慢慢升高,呼吸匀速变快,血液循环更迅速。这样氧和养料也会被输送到心脏和肌肉,为运动做好准备。放松:在运动中,血液循环较快,血液运輸的量也增加了,特别是四肢部分,如果马上停止运动,血液会囤积在下肢给心脏造成多余的负担,严重时会影响到

大脑供血,甚至出现头昏、眩晕和休克症状。所以,运动目的达到后应该有5-10分钟时间来放松,逐步减少运动强度,慢慢地恢复到安静状态。4、有氧健身计划的四要素。(1)一周需要健身几次。(2)每次锻炼的时间需要多长。(3)有氧训练的种类。(4)交叉训练。在做有氧健身时,要经常变换运动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项目的有氧运动处方。1、步行运动处方:(1)步幅要比一般步行大,

上体正直,两臂前后摆动,呼吸自然,注意力集中,速度要加快。(2)每天走一万步,大约30-60分钟。(3)每分钟走多少步可根据体力反应自行掌握,不必强求。2、慢跑步处方。慢跑步处方是“有氧代谢之王”。优点:安全省时,见效快,易控制,可随时进行。慢跑运动量由强度、时间决定,年轻者,运动强度大、时间短,年老体弱者,宜强度小,时间略长些。慢跑的运动强度比步行大,属中等运动强度。慢跑常用于有较好锻炼基础的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健康中老年人的健康,也可作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用在年轻人的运动中。常用的健身跑方法有:走跑交替、短距离慢跑、长距离慢跑等。(1)走跑交替。走跑交替是指步行和慢跑交替的一种练习方法,适合老年人及体弱者进行锻炼。步行和慢跑的时间可由短逐渐延长,总时间在10-30分钟,。每周练习3-6次。(2)短距离慢跑。慢跑的距离从50米增至1000米,慢跑的速度为100米/30-40秒。慢跑的距离每周增量一次,当增至1000米后,不再增加距离,而是用提高慢跑速度来增加运动强度,每周练习3-6次。(3)长距离慢跑。慢跑距离从1000米增至5000米,每1周或2周增加1000米,慢跑的速度为1000米/6-8分钟。练习中可用靶心率来调节运动强度,每周练习3-6次。3、游泳处方。游泳是全身运动,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力量,使身体匀称。由于水阻力比空气阻力大820倍,更有助于使肌肉得到锻炼。水中比陆上消耗能量多,经研究,肥胖不改变饮食结构,每天游泳30分钟就可以减肥。4、爬楼梯处方。5、健身操处方。每天坚持做30-40分钟,由易到难,伴随音乐达到身心愉快、健康健美的目的。

练习与思考

1、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哪些原则?

2、何为体适能?我国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有哪些?健康体适能在制定运动处方中有何意义?

3、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4、哪些人群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

5、如何进行12分钟跑的体力实验?

第三章运动处方的实施

第一节运动处方各主要内容的把握

一、活动内容。运动处方中推荐的活动内容可分为周期性运动和非周期性运动两类。二、运动强度。按照运动处方锻炼时,控制运动强度的主要指标为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三、持续时间。运动处方中所给予的持续时间,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各次锻炼持续时间的长短,适当加以分配,但需保证心率在靶心率(THR)的持续时间在20分钟以上。初参加锻炼者,如果持续完成有困难,可以分段完成,每段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中间可有短暂休息。四、运动频率。运动频率一般为每周3-5次。根据个人情况,至少应当保证每周3次,隔天锻炼一次。如有时间,可增加1-2次非周期性的活动,以提高锻炼的兴趣。

第二节运动处方实施过程的监控

一、一次锻炼课的安排。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锻炼课都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整理活动部分。(一)准备活动部分。准备活动部分即热身,目的是机体由相对安静的状态过渡到适宜的运动状态。避免出现心血管、呼吸等内脏器官系统因突然承受较大运动负荷而引起意外,还可避免肌肉、韧带、关节等运动器官的损伤。准备活动的内容常采用运动强度小的有氧运动和伸展性体操,如步行、慢跑、徒手操、太极拳

等,也可以根据练习的要求专门安排。(二)基本部分。基本部分是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运动处方实施的关键,其任务是通过实施运动处方的运动项目达到锻炼的目的。(三)整理活动部分。整理阶段是在锻炼阶段任务完成后,进行一些较轻松、强度低的活动,以使身体由剧烈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的安静状态。避免出现因突然停止运动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恶心、“重力性休克”等。整理阶段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活动的内容可与准备活动相似,但安排的顺序要颠倒,动作应缓和,使肌肉充分放松,配合深呼吸,以利于疲劳的消除。常用的整理活动有散步、放松体操,自我按摩等。

二、锻炼中运动强度的监控。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及时、

准确地记录运动中和运动后身体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运动强度的监控是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主观体力感觉、心率、血压、体重的测定等。(一)主观体力感觉。1、运动中的主观体力感觉。在运动过程中,可以用主观体力感觉(RPE)与心率结合的方法评价运动量,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避免在锻炼过程中单一追求某一靶心率(THR)的盲目性。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工作者等,根据患者、运动员或健身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以及心肺功能和/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结合主、乐观条件,以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体力活动: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在静止的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身体活动。 运动:一种有计划地、有组织的、可重复的、旨在促进或维持一种或多种体适能的体力活动。 体适能: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轻中重体力活动,3,6MET分开 健康体适能:心肺适能、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运动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的四个因素,加上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反应时间、爆发力。 代谢当量: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ml氧气,其运动强度为1MET,即1MET=3.5ml/kg/min,相当于健康成年人座位安静时的代谢水平,稍高于基础代谢水平3.3) 体力活动指南的内容:每一个成年人每天或每周大多数日子里应进行累积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提高和维持健康的体力活动最小的运动剂量) 第二章运动健身益处与危险分层 (熟悉)运动健身的益处:运对骨骼肌形态功能、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功能、神经系统机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血液、物质能量代谢、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 (熟悉)危险分层:基于医学检查、体力活动、运动测试、内科医生指导所提供的适当联系,将个体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这些危险类别的过程称为危险分层。(掌握)危险分层标准:低危:没有症状,0或1个危险因素。中危:没有症状,2或2以上危险因素。高危:已知患有心血管、肺或代谢性疾病者,或有一个或多个体征或症状。 (重点)危险因素(8阳2阴):年龄:男≥45女≥55,家族史: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65男<55),吸烟:主动,被动。高血压:120/80,高血压140/90。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升高,或LDL-L升,或LDL-C降。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肥胖症:BMI≥28kg/m2,腰围,男≥85女80。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至少3个月未参加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少于30分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2阴。高血清高密度胆固醇,健身运动。 (熟悉)运动健身中常见的风险:关节扭伤,肌肉拉伤,低血糖,局部劳损,中暑,冻伤,脱水。 (熟悉)预防措施:1良好医学检查随访(男45女55以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2现场医务监督3建立应急措施4对健身者进行适当教育5提倡中小健身强度6特殊人群实施心电监护7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8少参加竞争性比赛9运动后医务监督10分左右10寒冷有风环境注意防护11湿热天气慎运动 (熟悉)慢性疾病者运动风险预防措施:1患病个体身体机能状态(患病史、常规医学检查)2运动能力评价(对疾病和疾病风险了解,并以此评价运动能力)

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二章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一节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一、个性化原则。二、循序渐进与可调整原则。三、以全身耐力为基础的原则。四、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五、体质基础与运动效果的特异性原则。第二节确定运动处方目标的依据。一、体适能。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锻炼事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是以体适能商的高低评价。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的综合反应,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者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总共占50分,而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亦总共占50分。体适能商越高就代表身体机能越好。二、体适能的内容及提高健康体适能的意义。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身体成分。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二)肌肉力量和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三)柔韧性。柔韧性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四)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是指身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目前,我国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钖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3个部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中的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并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该标准体系中,也包含健康体适能所要求测定、评价的内容,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三)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适用于20-59岁的成年人群,补充了我国成年人锻炼标准的空白。该锻炼标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类,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四)其他。除了以上3个评价标准体系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还包括《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军人体能标准》、《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等。其中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结果,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参考。 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试、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个性与微调等步骤。一、一般调查。(一)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二)了解运动史。(三)了解健身或康复的目的。(四)了解社会环境条件。二、临床检查。(一)运动系统的检查。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肌肉力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手法肌力测试、器械测试、肢体围度的测试等。(1)手法肌力测试:手法肌力试验是最早应用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基本方法是:让受试者在适当的位置肌肉做最大的收缩,使关节远端做自下而上的运动,同时有测试者施加助力或阻力,观察其对抗地心引力或阻力的情况。(2)器械测试: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利用测力计等进行测试。目前用较多的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背力计、手提测力计、专门的等速测力仪器等。(3)肢体围度的测试:肌力的大小与肌肉的横断面积有关,当肌肉出现萎缩、肌力下降时,肢体的围度减小,通过测量肢体的维度间接了解肌肉的状况。采用的指标有:上臂围度、前臂围

运动处方文字版(1-3章)

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论 运动处方就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要求,按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以处方形式规定运动以参加者的练习内容、运动负荷,这是一种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形式。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是,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医药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二是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来即停止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近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体适能水平,必须终身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锻炼,既安全可靠,又有计划性,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强身健体和疾病康复治疗的双重目的。 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作品《行气玉佩铭》。《黄帝内经》中有“形劳而不倦”、“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劳倦伤脾”。我国古代还有许多丰富的运动形式。最早的资料有汉代(公元前168年)的《导引图》。《五禽戏》是三国时期的华佗(公元141-208年)提出的一套既可合又可分的医疗体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 西方的运动医疗法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最早用体操来治疗疾病,他的论著《运动疗法》、《健身术》是运动处方的萌芽。 近代运动处方从19世纪开始,瑞典的Petet.H.Ling(1776—1839年)创造了利用肋木,配合徒手操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法,创编了专门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医疗体操,从而使运动处方治疗系统化。 现代运动处方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仅有60年左右时间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发展趋势为: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耐力处方、柔韧处方等;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运动处方的要领和理论,近30年来在应用推广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 (一)健身运动处方 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 (二)竞技运动处方 是针对从事专项运动的运动员,为增强其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目的而制定的运动处方。 (三)康复治疗运动处方 用于慢性病患者和残疾者,以辅助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为目的。 二、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 (一)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通过锻炼身体形态得到改善。如增加身高运动处方、控制体重运动处方,改善胸围运动处方等。 (二)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 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能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如增强心血管功能运动处方、增强肺功能运动处方、促进消化功能运动处方等。

心理测评系统—儿童2

儿童心理测评系统 儿童心理测评系统应包含目前所有最权威、最常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量量表,并采用全国常模及标准的临床心理测量评分方法,能帮助医生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心理特点进行评估。软件由儿童心理测评模块、儿童喂养行为指导模块、0-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模块、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模块、幼儿情绪及社会性评估模块等五个模块组成。 一、儿童心理测评模块 ?量表组成? 由46个权威量表组成: 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瑞文高级推理测验,团体智力测验; 气质测验:儿童气质问卷(4个月-1岁;1-3岁;3-7岁); 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7-15岁)(EPQ),艾森克个性测验(16-18岁),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16-18岁); 情绪测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状态问卷(DSI),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行为测验:儿童行为量表(CBCL 4-16岁),CBCL2~3岁,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Conners父母用问卷(PSQ),Conners教师用问卷(TRS),Conners简明行为量表(ASQ),多动症诊断标准,YALE-BROWN强迫量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 学习及能力测验:威廉斯创造能力测验,超常行为检查表,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注意力测验(划消测验); 一般健康测查:90项症状清单(SCL90),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自杀态度问卷(Q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孤独症评定量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自我意识: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 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FES),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PSAI); 职业倾向:职业兴趣调查问卷,霍兰德职业倾向问卷; 主要特点和功能 专业的诊断功能:软件可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生成相对应的文字参考诊断报告(可修改),可大大提高出报告的速度。 便捷的报告查询:通过编号、姓名、日期查询,系统可自动将测验者的原始得分键和数据读出,并自动重新生成测验图表、文字报告和相应的自动诊断文字等。 多样的报告输出:本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文本、带剖面图及彩色等多种打印选择。 灵活的数据查询:测验数据将以DBF数据库的格式进行贮存,用户可自定义各种条件进行数据查询、显示及打印,并与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兼容,可直接调用进行分析处理,方便医疗机构开展各种学术科研工作。 诊断标准修改:用户可根据自已的工作经验对系统常模或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修改,完成后,软件就可按调整后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文字报告。 优质的售后服务: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终生免费维修。

《健身指导与运动处方》教学大纲

《健身指导与运动处方》教学大纲 一、说明 课程的教学目的:运动处方在体育活动的实践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健身活动当中,针对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准确开具有效促进健康的运动处方,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课程在对健康知识的传授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来使得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运动处方的开具步骤和方法。 课程的教学任务:本课程介绍健康运动处方的概念、特点、分类、健康运动处方的内容选择、健康运动处方的制定、健康美丽的标准、不同人群的健康运动处方、肥胖、偏瘦的健康运动处方、心理障碍的健康运动处方、常见病的健康运动处方、健康运动处方的几个特殊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健康运动处方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准确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建议:以课堂讲述为主,结合多媒体手段,辅以互动讨论和实践动手相结合,使学生对健康运动处方的问题深入理解。 二、本文 教学基本内容(含教学时数分配表) 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健康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各种运动处方的开具。运动处方的开具是基于对健康的深刻理解和遵循人体生长发展的规律而进行的,因此,重点是掌握运动处方的常识;难点是在相当短的教学时间里真正使学生学会开具运动处方很不容易。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健康运动处方的概念、特点、分类 第二节健康运动处方的内容 第三节健康运动处方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章健康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一节健康运动的机制 第二节制定健康运动处方的步骤 第三章健康美丽的标准 第一节古老的健康美丽标准 第二节现在的健康美丽标准 第四章不同人群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一节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二节中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三节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四节孕、产妇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五章肥胖、偏瘦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一节肥胖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科学减肥的处方 第三节瘦人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健康运动处方

第1章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一章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关键术语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人们所具有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通常根据其与健康的关系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在身体、精神、行为和道德意识上适应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休闲的“身心合一”的完美状态。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简称HEMS,是将会员信息的管理、健康/体质测试与评价、运动试验前的筛选、运动试验方案的确定、测试结果的收集、终止试验的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运动处方的制定、锻炼效果的前后对比、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和导出等功能整合为一体,开发的软件系统。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包括机

器学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 第一部分体适能 健康(health)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的科学健康观念告诉我们,健康不仅是四肢健全、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行为和道德意识上适应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休闲的“身心合一”的完美状态。其中,具有良好的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PF)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享受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对紧急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体适能一词来自英文的Physical fit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当时“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AAHPER)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National youth fitness test)的文件当中。起初,体适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其测试内容包括600码跑走、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码快跑、折返跑和垒球掷远7个项目。之后,不少学者和学术组织曾就体适能一词给出了多个不尽相同的定义和解释。1980年,Jensen及Hirst认为个人适应能力是指外在与内在活动能力的总合,而运动适应能力(即体适能)只

运动处方

第一章 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即根据对锻炼者所测试的实验数据,按其健康状况、体力情况及运动目的,用处方的形式制定适当的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及频度,使锻炼者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运动的指导性方案。 运动处方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于广泛的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质的人,均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采用适合于自己的运动处方来锻炼。 2.采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科学性强。按照本人靶心率进行锻炼,安全可靠,锻炼效果又好。 3.采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安全可靠。可以科学地监控运动量和评价运动效果,并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 采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计划性强、目的明确。锻炼得法,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锻炼者的运动兴趣,易于坚持。 二、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人口老龄化、脑力劳动比例扩大化和非传染病广泛流行等健康问题是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的几大难题。虽然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在进步、生活环境日益优化,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在恶化,体质日趋下降,对各种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日益减弱。

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8.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经常问到是否可以参与运动。事实上,适量 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是有益的。一份合理的运动处方可以帮助患者 改善心血管功能,并减少心脏病的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冠心病的 运动处方。 第一章: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禁忌症 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禁忌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 1.严重的心绞痛 2.未控制的高血压 3.严重的心律失常 4.没有经过适当评估的主动脉狭窄 5.多血管病变引起的不稳定心绞痛 6.过度心肌梗塞 7.未控制的糖尿病 8.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第二章:运动测试和评估 在给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运动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运动能力。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 1.静态和动态血压测试 2.心电图 3.最大心率测试 4.心肺功能评估 5.心脏超声波检查 第三章: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目标 制定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时,需要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 1.提高心肺功能 2.减轻体重 3.降低血压 4.控制血脂水平 5.改善心脏的功能和健康 第四章:运动类型和强度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运动,包括: 1.散步 2.游泳 3.瑜伽 4.骑自行车 5.有氧运动 在选择运动类型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来确定。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衡量,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的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 第五章:运动时间和频率 冠心病患者应该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初期,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的运动即可。然后逐渐增加到每天30-60分钟。 第六章:运动前和运动后的饮食建议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前,可以适量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运动后,可以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和豆类。 第七章:运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关于运动处方模板【三篇】

关于运动处方模板【三篇】 第一篇: 运动处方模板 姓名:苗亢然性别:男年龄:20 一、运动负荷试验结果 试验中达到的最高心率165次/min,血压未测量,运动强度中等强度,靶心率〔THR〕140~150次/min。 注:试验最高心率数值是在中慢速晨跑测得,故未能达到实际最高心率,取计算靶心率为测得最高心率的85% 二、心率监护 活动时每5~10分钟由桡动脉或颈动脉测定一次脉博,实时调整负荷强度,使其维持在低限和高限之间。 低限:22次/10s高限:27次/10s 三、活动安排 预备活动:5~10分钟,充分活动,避开意外受伤,并且让内脏器官克服生理惰性,使心率渐渐进入靶心率范围 1、颈部运动:颈部肌肉的伸展,低头、仰头、向左侧、右侧,最末,头分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绕环。48拍 2、弓步压腿:左脚向正前方跨出一大步,全脚掌着地,大腿与地面平行;右腿挺直,前脚掌着地,上体正直,抬头挺胸,身体上下起伏。 3、48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膝关节运动:左脚向左跨出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手指自然并拢,放于两膝上,由左至右、由右至左或是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绕环,48拍。 4、脚腕、手腕运动:两手交叉自然置于胸前,左脚脚尖着地,脚腕手腕自然放松,根据顺、逆时针方向绕环。后2个8拍换右脚,动作相同。 基本部分:20~30分钟,主要以单人运动、有氧耐力运动为主,

心率须保持在靶心率范围之内,不能持续完成时,中间可以慢跑代替静止休息。 0~5分钟:以中慢速跑〔跑步详细速度与时间见附表1,下同〕为主,遵循按部就班的思路,使身体渐渐适应增加的活动量,调整呼吸节奏,为提速做预备。 5~30分钟:以中〔快〕速匀速跑为主,中途可以休息,但休息不得完全停下,可以快走以及慢跑,同时依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改变,呼吸可以采用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整理活动:4~7分钟,前期渐渐减速,以慢跑为主,同时减慢呼吸速率,以预防重力性休克;后期以拉伸为主,加强柔韧性和肌肉耐受性。 四、每周活动次数: 2~3次,依据详细状况〔如天气,身体健康程度等〕而定。 五、考前须知 1.假设跑步中涌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状况,应马上停止训练并休息〔跑步速度应渐渐减缓,不可急停,参见整理活动〕,不要盲目"坚持' 2.跑步后考前须知 ①不蹲坐休息 健身运动后假设马上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惫。该状况多见于那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如长跑。正确的做法是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如慢行,舒腿等。 ②不吃冷饮 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无可非议。但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并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③不马上吃饭

完整版)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完整版)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青少年长高的运动方案包括慢跑、单杠悬垂、纵跳、摸高、抻拉躯干等。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20~140次/min,用力级别为40%~60%,代谢强度为中~大。具体运动时 间为慢跑18~20min,单杠悬垂两组不带负荷(每组20s),一组带5~10kg负荷(中午系在腿上),纵跳、摸高双腿跳、单 腿跳各两组,每组10次,组间间歇5-8s,换退时间间歇4-5s,抻拉躯干连续2-3次,每次15-20s。运动频率为早晚各一次, 有多余时间和条件时可经常游泳、打篮球等。注意事项包括按时就寝睡眠充足,完善营养,忌烟酒,充足日照,训练需循序渐进,并注意着装。 老年人健身运动方案包括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多种运动。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 170-年龄,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 注意事项包括健康检查,缓慢进行,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有规律地锻炼,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调整等。

高血压患者运动方案的目的是改善高血压,具体包括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具体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但一般包括调整神经调节功能的运动。 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促进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是运动对轻度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益处之一。此外,运动还有助于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状况。运动还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身心紧张,消除焦虑状态。因此,推荐的运动种类包括快走和慢跑,速度为120步/分钟(约7公里/小时、2米/秒),以及缓慢上下自家楼梯或蹬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内,即120次/分钟或最大体力的50%。每次运动时间应为60分钟,每周进行三次,持续20周。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清晨和晚间进行运动,运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应控制体重,改变饮食惯,保持生活规律,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轻度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步行4公里/小时、步行1分钟与慢跑0.5分钟交替进行20次、慢跑8公里/小时、骑自

力量运动处方范文

力量运动处方范文 五、进展肌肉力气的运动处方 1、进展肌肉力气运动处方的制定 肌肉力气练习的运动处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开头阶段、慢速增长阶段和保持阶段(见表4)。在开头阶段和慢速增长阶段,练习者应依据自己的初始力气水公平基础状况,在各个方面作适当调整。 表4 力气练习的运动处方 注:此表选自Powers,S.K.Total Fitness ,1999。 其一、开头阶段。在开头阶段应避开举过大重量。过大的重量会增加肌肉和关节损伤的危急性。采纳较轻的重量(最高重复次数为12-15次的负荷),不会使肌肉产生过度疲惫。假如原来选定的重量能轻松自如地重复12次,则可以增加重量。反之,则说明该重量过大。 依据练习者最初时的力气水平来确定开头阶段持续的时间,一般持续1-3周。初练者的开头阶段可能需要3周,有训练基础的人只需1-2周。 其二、慢速增长阶段。经过开头阶段的力气练习,假如肌肉已经适应练习动作,就可以增加重量,并能重复举起6-8次。当肌肉力气进一步增加时,可再增加重量,直至达到练习者预定的目标为止。 此阶段的练习一般为每周三次。每次练习为三组,每组6-8次。 其三、保持阶段。依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假如停止练习,获得的力气会自然消退。保持阶段的力气练习的强度应比获得阶段小。讨论表明,力气增长后,每周1次的训练即可保持原增长水平。若不训练,30周后原增长的水平完全消退。 2、力气练习的基本方法(如表5所示) (1)高负荷低次数——练习时负荷的重量大而操作的次数少。其操作重量约为个体体力最大负荷的90%-100%。这种练习 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肌肉力气、速度和爆发力。 (2)低负荷多次数——练习时负荷的重量轻而操作的次数多。其操作的

运动处方模版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教练等, 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考前须知,以到达科学地、有方案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 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发动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正确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需求 的体适能。 5.最大力量/绝对力量是指肌肉一次收缩可承受的最大“力〞,或只能重复一次可举起的 最大重量。 6.爆发力/快速力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关节活动幅度发力的能力,或是以最 快的速度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 7.力量耐力是指肌肉在对抗较大负荷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能力,或抗疲劳的能力。 8.反响力量是指肌肉在极短的时间的离心收缩后,迅速转为向心收缩过程中发挥快速力量 的能力。 9.肌肉静力性收缩是肌肉在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维持姿态和固定动作,无明显位移运 动。肌肉动力性收缩时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有明显的位移移动。 10.向心收缩是冬肌肉工作时,外界阻力小于肌肉力量,肌肉的起、止点相互接近,肌肉的 长度缩短。离心收缩是当外界阻力大于肌肉力量时,产生的收缩,此时肌肉用力收缩,止点相互原理,肌肉被拉长。 11.运动处方运动量包括:1运动强度2持续时间3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4运动 频率 12.体适能的内容:1心肺耐力2肌肉力量和耐力3柔韧性4身体成分 13.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3局部。 14.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指标有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 类. 15.体脂百分比=〔4.57÷D-4.142〕×100% D代表身体密度 16.BMI是以相对与身体的体重,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BMI=体重〔kg〕/身 高2〔m2〕 17.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在+—10% 以内为正常。肥胖程度在90%~110%为正常,在110%~120%之间为超重,大于120%为肥胖。 18.耐力锻炼的生理作用1心脏泵血功能提高2呼吸系统机能增强3预防常见慢性病的发生。 19.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范围,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健身、预防、治疗、康复。 20.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1心率2吸氧量3梅脱4RPE 21.肌肉力量的分类:最大力量/绝对力量、爆发力/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我国有关 专家提出可分为4种,即: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响力量、力量耐力。 22.评定心脏功能和制订耐力运动处方的常用指标1功能能力〔F.C.是指集体在尽力活动时 所能到达的最大MET值,活在有氧范围内,集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到达并保持的运动强度〕3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到达和保持的心率。 THR是掌握锻炼强度简便易行的指标,是运动处方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4012270 课程名称: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Exercise Prescription 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部门:体育学院 先修课程:体育保健学 考核要求:期末笔试占30%,平时70%(包括实验2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陈文鹤主编,《健身运动处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杨静宜,徐峻华主编,《运动处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涂相仁等主编,《运动处方》,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荣湘江等主编,《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2017版《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制定的,为专业任选课。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共32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运动处方的原理与内容,掌握其制定和实施的方法,能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进健康、治病防病、康复的目的,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全民健身活动等的科学、系统化开展。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动处方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它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服务于运动实践,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素养。 五、教学内容 (一)讲课教学内容 绪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 第二节运动处方简史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意义、发展概况。 3.教学重点难点:运动处方的概念、意义。 4.教学建议:注意课程的整体性和应用性。 第一章:运动处方原理及内容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运动处方的原理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运动处方的科学原理;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和内容。3.教学重点难点:运动处方的内容。 4.教学建议:注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第二章: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实施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和实施注意事项。 3.教学重点难点:运动处方的制定 4.教学建议: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第三章:中小学生运动处方 1.基本内容:中小学生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与科学身体锻炼的方法

第二章运动处方与科学身体锻炼的方法 如何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是每位学生首先明确的问题。要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依照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原则,制定科学身体锻炼的计划以及选择科学的锻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早在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曾提出过这个概念。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身体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实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强度、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它与临床医生开方取药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点是,一个是用药作为治疗手段,另一个是用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主要措施。 二、运动处方的要素及制定和程序 (一)运动处方的要素 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1)锻炼的目的;(2)运动形式;(3)运动强度;(4)运动持续时间;(5)运动频率;(6)进展速度;(7)注意事项及微调整等。其中(2)~(5)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1、运动形式: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有氧、无氧及混合性活动,见表1(有氧、无氧运动项目示例) 在运动处方实施中,选择运动形式的条件是:(1)经医学检查已许可;(2)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体力;(3)过去的运动经验与本人喜欢的项目;(4)场地、设备器材许可;(5)有同伴与指导者。 现代运动处方中,运动形式包括三类: 第一类: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速度游戏、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骑自行车、滑冰、划船、跳绳、网球运动等。 第二类:伸展运动及健身操。包括广播体操、气功、武术、舞蹈等各类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等。 第三类:力量性锻炼。采用中等强度,每次8~10组,每组重复8~12次,每周至少2次,对发展力量素质有明显效果。 表1 有氧、无氧运动项目示例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运动强度可根据锻炼时的心率、主观用力感觉(RPE)进行定量化。

运动处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第一章测试 1.肌肉骨骼损伤最常见于() A:下肢 B:上肢 C:全身均常见 D:躯干 答案:A 2.量化体力活动的相对强度的方法有() A:吸氧量储备 B:耗氧量 C:心率储备 D:代谢当量百分比 答案:ABCD 3.人的最大有氧能力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A:对 B:错 答案:A 4.当人体处于久坐状态时,可以通过改变身体姿势(例如:仰卧等)来实现久 坐间断。() A:对 B:错 答案:B 5.抗阻训练在管理和治疗Ⅱ型糖尿病和改善超重或肥胖个人的血脂状况方面与 有氧训练一样有效。() A:错 B:对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可以通过改变以下哪些生活方式进行() A:增加体力活动 B:减肥 C:低钠饮食 D:适量饮酒 答案:ABC 2.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要纳入运动前健康筛查。() A:对 B:错 答案:B

3.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A:错 B:对 答案:B 4.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需要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来达到控制血 压的目的。() A:对 B:错 答案:B 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降低胆固醇治疗的主要目标。() A:对 B:错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以下哪项不属于肌肉测试的准备活动() A:动态拉伸 B:力量训练 C:5-10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D:重复几次低强度的预定的测试动作 答案:B 2.最大摄氧量由什么因素决定() A:最大动静脉氧差 B:最大心输出量 C:静息心率 D:每搏输出量 答案:AB 3.1-RM是在正确姿势和一定规则下,全关节活动范围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值。 () A:对 B:错 答案:A 4.水下称重法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对身体体积进行测量。() A:错 B:对 答案:B 5.次最大强度运动测试均为多级测试。() A:对 B:错 答案:B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 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7.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别: 1)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 2竞技运动处方 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 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 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 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 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 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 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 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 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 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 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 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 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 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 3周期性运动 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 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运动与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医学院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运动与生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医学院 第一章测试 1.生物体不断的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 动需要的过程称为()。 参考答案: 异化过程 2.在下列环节中,不属于体液调节过程的是()。 参考答案: 动作点位的传导 3.条件反射属于()。 参考答案: 前馈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作用特点为()。 参考答案: 均不是

5.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在调节机能的活动过程中()。 参考答案: 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 第二章测试 1.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 参考答案: 肌小节 2.静息状态下,肌小节中只有粗肌丝的部分是()。 参考答案: H区 3.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力量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 缩是()。 参考答案: 等动收缩 4.骨骼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是()。 参考答案: 粗肌丝和细肌丝

5.引起肌肉酸痛最明显的是()。 参考答案: 离心收缩 第三章测试 1.运动者的纤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参考答案: 无明显变化 2.假性贫血的优秀运动员会出现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量()。 参考答案: 减少 3.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红细胞较一般人()。 参考答案: 无差别 4.一次性距离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平均容积()。 参考答案:

均增加 5.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活性()。 参考答案: 增强 第四章测试 1.以游泳、长跑等耐力性项目为主的运动员,心脏的主要变化为()。 参考答案: 心室容积增大 2.运动员的氧扩散容量大,主要是因为()。 参考答案: 肺泡膜血供充足 3.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兴奋后的有效期不应期特别长

填空题—新体育基础理论试题(第1—10章)

填空题——新体育基础理论试(第1—10章) 、体育的本质,就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这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 2、体育的本质,就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这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 3、我国现代体育,基本上由群众、竞技、学校三方面组成。 4、体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 5、体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 6、体能是指机体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7、体质包含体格、机能、体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 8、体质包含体格、机能、体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 9、体质包含体格、机能、体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 10、体育功能可以概括生物功能、社会功能两方面。 11、从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体育的生物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健美、保健、延年益寿等几方面。 12、体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社会感情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军事功能等几方面。 13、在极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操”和“体育”两词并存混用。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称“体育”。 14、体质的好坏受遗传变异、营养条件及身体锻炼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因而体质是可变的。 15、为了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以求强身祛病 延年益寿。 16、体育运动能够充分展示人类体能向更快、更高、更强方向发展。 17、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吸引群众参与锻炼。提出“找30 分钟”运动(每人每天抽30分钟进行锻炼)。 18、法国的“3个8运动”是:游泳80米、跑步800米、步行800米。 19、法国的“3个8运动”是:游泳80米、跑步800米、步行800米。 20、体育结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21、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2、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3、《纲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 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24、体育课是高校体育教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25、体育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26、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有:体育课、体育选修课、体育保健课。体育季节课。 27、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基本途径是: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 28、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部分。 29、国家历来重视体育教育功能,明确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教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0、体育运动由于它的技术高雅、造型美观、动作优美、配合默契以及竞争激烈、使它成为现代人余暇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