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

教版五四制

1、掌握本章知识结构

2、运用本章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难点:运用本章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

力及其作用效果

1、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估计力的大小: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就是______,拿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就是______力的示意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物体成为施力物体的同时,他也会成为________针对性练习

1、踢球的时候,对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脚也会

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游泳时向后划水,人会前进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右的拉力为20牛顿,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原因

5、在湖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对桨的推力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船对水的推力【自主学习二】测量____________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它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自主学习三】

重力

1、重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物体所受重力与_________________公式:

_________________、其中g=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人们运用这一点制成了

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______

4、重心是指:_________、重心______(一定、不一定)在物体上。球的重心在______,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__________针对性练习:

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 kg放在水平桌面上画出他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放在斜面上画出他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3、假设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就会离开地面 (D)各类球类活动无法进行

【自主学习四】

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力要比_______________小。同时摩擦力也可以分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练习:

1、下雪天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若没有摩擦力,设想一下会出现的三个生活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五】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实验:⑴在实验中三次小车都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中的现象是: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___,小车在平板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最____由此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_____,说明了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所以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

____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 __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练习题: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力都同时消失,那么他将(

)

(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则(

)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C)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主学习六】惯性:⑴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_____性。______的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

体的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大小等皆无关。(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三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练习题

1、解释一下为什么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掷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有(忽略空气阻力)(

)

(A)手对篮球的作用力 (B)手对篮球的作用力、重力 (C)蓝球向前飞行的惯性力、重力 (D)重力

3、在一段平直铁轨上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厢中,有位乘客仰起头时看到他头顶的正上方行李架上有一小包衣物放得不稳。那么在行车当中这小包衣物若落下来,将落在这位客的( )

(A)后面

(B)前面

(C)头上

(D)旁边

4、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物受到外力越大时,它的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5、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一定等于零(B)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C)物体运动速度突然减小,一定失去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不可能静止

【自主学习七】

二力平衡: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力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要使一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练习题:

1、请你随意举出生活中的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3、起重机吊着

2、5吨货物,(甲)货物以4米/秒速度匀速上升; (乙)货物以2米/秒速度匀速下降;(丙)货物静止在空中。则起重机钢绳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受力大小(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三种情况一样大

4、使重10牛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知所用拉力是2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12牛

(B)10牛 (C)8牛

(D)2牛

5、、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是(

)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阻

力和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受到的支持力

6、一个桌子重100N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若用5N的力推它,没有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若用10N的力推它仍然没有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若用20N的力推它,这个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力的合力一定为零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有惯性C、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起跳点后边D、当汽车突然加速时,坐在汽车上的乘客向后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使其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细绳突然断了以后,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春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力及作用效果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4.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引入并认识力的概念,并能根据力的概念辨析相关题目。 三、学习用具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铅笔、尺子、橡皮泥、弹簧、磁铁、铁球、气球等。 四、预习检测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5.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五、自学指导及典型例题 (一)力的概念和单位 【活动一】:什么是力? 请同学们边观看微课一,边思考: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对谁施加了什么力的作用?并通过归类总结出力的概念。 1.人对车施加了推力。 2.手对弹簧施加了拉力。

3.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提力。 4.压路机对路面施加了压力。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活动二】:认识力的概念 请同学们根据力的概念及生活中的事例,边看微课一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力能否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2)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有关吗? 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引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两物体无相互作用时)。 【活动三】:了解力的符号和单位 请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及观看微课一将以下内容填全,并完成例题1。 1.力的符号是 F 。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3.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 1 N。 【例题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四】: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同学们边观看微课二中的两个小实验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总结出什么结论?【现象】:两块磁铁靠近时相互排斥;人推墙时,墙也给人一个力,使人向后运动。【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鲁教版五四制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下事例中,没有应用物体弹力工作的有() A.撑竿跳高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D.足球守门员用力抓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2 .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B.不再存在瀑布 C.树上挂不住苹果,全部会落到地上D.大山压顶不弯腰 3 . 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个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4 . 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A. B. C. D. 5 . 近几年,罗庄区积极推动区域校本课程建设,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如图是某校排球校本课程活动现场。下列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球对手的力大于手对球的力 B.排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惯性变小 C.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再受任何力 D.排球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6 .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B.C.D.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之所以会掉不下来是因为它不受重力的作用 B.1kg的铁要比1kg的棉花重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 D.在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其重力也越大 8 . 将重为G的物体苹果竖直向下抛出,若苹果在空中所受的阻力小于重力,则苹果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 A.一定竖直向下B.可能竖直向下 C.一定竖直向上D.可能竖直向上 9 . 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运动复习学案鲁 教版五四制 1、掌握本章知识结构 2、运用本章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难点:运用本章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 力及其作用效果 1、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估计力的大小: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就是______,拿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就是______力的示意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物体成为施力物体的同时,他也会成为________针对性练习 1、踢球的时候,对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脚也会 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游泳时向后划水,人会前进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右的拉力为20牛顿,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原因 5、在湖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对桨的推力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船对水的推力【自主学习二】测量____________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它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6.1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力及其作用效果》 教材与学情简析: 力的概念是贯穿本章及整个“机械和力”主题的重要概念,学生对力的现象虽熟悉,但对力的本质并不理解,因此,力的概念既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 力的概念抽象,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它,进而概括、归纳出力的概念。 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感受较少,理解不到,所以这也是本节的难点,应多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然后,从力的三要素入手,使学生体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方面。 练习并使学生能在各种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最后,通过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力的特点,明确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力、探索力的兴趣。 课程资源: 小铁球、磁铁、铁钉、磁针、弹簧、小车和橡皮泥。 足球运动的图片(短传与开大脚、头球摆度、守门员扑住飞向球门的球、回传等) 设计思路: 以实例为基础,通过实验体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力的要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解并让学生练习力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靠的是什么? 二.学习新知识: 1.提供素材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弄清“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素材:马拉车②推土机推土③人提水④杯子压桌子 ⑵问题:①上述素材中是否在力的作用?②上述各事例中谁对谁施加了力?换言之谁是施力者,谁是受力者?③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几个物体?多了行不行?少了行不行?”试举例说明。④根据前面的分析回答:是否只要有两个物体就有力?⑤根据前面的分析和探究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doc

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二、重力的产生播放图片并提问:蹦极的人、瀑 布、落叶。 1.为什么落叶、水、人都落向地 球的表面,而不落到其他地方 呢?很好!那重力的产生和地球 有什么关系呢?(播放课件给出 重力产生的原因、单位)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还 有哪些物体受到重力。 教师:同学们很厉害,找了很多 受到重力的物体,那么这些物体 是不是都在地球的附近?这能 够说明什么呢?谁能总结一 下? 过渡:那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 两本书,一本厚、一本薄,那么 它们受到的重力一样大吗?这 根粉笔和老师受到的重力一样 大吗? 教师:看来重力也是有大小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的大 小。 1.教师:那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 重力呢?请同学们看屏幕。(给 出重力的测量方法) 2.教师:请同学们联系我们的 生活实际猜想一下重力的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分组探究实验 教师: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 体的形状和体积有没有关系这 个问题,我们物理兴趣小组的同 学在课前已经对其进行了探究 思考并讨论交流 生活中受到重力 的物体 学生思考总结 学生思考回答 力 过渡性语言使 课堂具有连惯 性,使学生注 意力保持集中 学生进行猜 想,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 分组探究实验 锻炼学生的合 作交流能力和 动手能力 总结实验方法 3

三、重力的大小并且拍摄下了实验过程。一会儿 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物体受到 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有 什么样的关系?(播放视频) 好了同学们,他们的实验 成不成功?那么物体所受到的 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非常好!那接下来,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物体受到的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样的 关系?实验之前呢,我们先来 了解本次实验需要的器材有: 质量己知的钩码和弹簧测力 计。请同学们一边做实验一边 完成导学案上的第三部分,把 得到的数据填写到表格中。做 完实验的小组请立即坐端正, 让老师知道你已经做好了。现 在请同学们分工合作,开始实 验。(教师巡视) 教师: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分 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 结论。(得到方法和结论:重力 大小与质量有关)。 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数据完 成导学案上第二部分的图表,做 一幅图像岀来。画完的同学请举 手示意老师。 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 表格中的数据,重力和质量的比 值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重力 与质量的比值用小写的g表示。 所以通过实验我们就得到了什 么结论?那么两者的关系我们 可以用G=mg来表示。关于比值 g我们来看一下学案上的说明。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重力 思考并猜想重力 的大小与那些因 素有关 分组进行探究实 验,要求做完实验 后立即坐端正 做完实验后,总结 实验方法和实验 现象并总结出实 验结论 和现象,锻炼 学生的总结概 括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的总 结概括能力 通过练习题, 让学生学以致 用 1 2

鲁科五四制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及其作用效果 学案

6.1 力及其作用效果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生成】 1.叫做力。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2.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单独存在。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 说是对施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简称, 符号是。托起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 4.我们将叫做力的三要素. 【新知探究】 探究一 一、力是什么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 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桌子对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在这个过程中手是物体又是物体。同时桌子是物体又是物体。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 说。 4.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力和运动鲁教版知识点练习四十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鲁教版知识点练习四十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手压桌面,桌面对手有作用力,这力是由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苹果的机械能在增大 C、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A与B B、A与C C、B与C D、C与D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前一定要校零 B、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D、使用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自行车的刹车是费力杠杆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竖直拿在手中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瓶子的压力与瓶子受到的重力相平衡 B、手对瓶子的压力与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相平衡 C、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增大 D、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是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甲、乙两人体重相同就一定不能决出胜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寒假期间,小雅到超市采购物品,如图所示,她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200N 的购物车沿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1000J 的功,则在此过程中( ) A、小雅推着购物车运动了20m B、购物车重力做的功为1000J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单元分析》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单元分析》教案鲁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常见的事例或课堂演示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用示意图描述力。 (2)会测量力的大小。 (3)初步认识重力是如何产生的;了解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4)初步认识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 (5)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利用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的惯性 (7)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2)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的实验过程,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研究物理现象;(4)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领悟“分析与论证”这个探究环节,同时认识理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5)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交流与讨论”、“实验探究”过程中,渗透以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将自己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增强学生与同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物理学原理,有将力学知识、杠杆原理等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 1、力的概念、三种常见的力的特点、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的重点是: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力平衡的条件。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 1、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力的本质不理解 2、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物理的思维习惯,也初步培养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会了一些物理仪器的使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养成对本学期学习力学的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科学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本章很多知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相符的,所以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然后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得出科学规律。 四、教材分析: 全章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力的基本概念、作用效果及表示方法;第二单元初步了解三种常见的力及力的测量;第三单元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平衡条件,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后面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基础,对高中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章是力学的重点。

2019-2020学年(春季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1《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doc

2019-2020学年(春季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1《力及其作用效果》导 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达标检测 1.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为:(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习惯上把这三者称为力的。 5.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6.手拍击桌子,手是___________,桌子是___________(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也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加力时,手受到了桌子给手的______________。说明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说。 7.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8.下列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手拉长弹簧的力 B. 人站在跳板上的压力 C. 手对弓的拉力 D. 踢足球的力9.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 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0.关于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时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下面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12.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2023五四制鲁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练习--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

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力 1.(2022山东泰安树人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2.【跨学科·语文】(2022山东枣庄期末)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咏鹅》中写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如图所示,白鹅的脚掌向后拨水即可向前运动,使白鹅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水 B.鹅掌 C.荷花 D.空气 3.【跨学科·体育】【新独家原创】2021年9月26日,“光大银行杯”某市第十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射箭比赛在体育公园射箭场圆满落幕!该届射箭比赛共有5支队伍,69人参赛。如图所示是射箭运动员正在比赛,弓被拉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4.(2022山东泰安博文中学开学考)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用力把铅球推出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减慢 C.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造型 5.【跨学科·体育】【新独家原创】2021年7月18日淄博市第十七届中学生运动会暨2021淄博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排球比赛在淄博第十中学老排球馆拉开帷幕。如图是排球比赛垫球时的情景,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改变排球的。垫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的作用,同时手会感觉到轻微疼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 6.【跨学科·物理与生活】(2022山东鄄城期中)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如图所示),这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章《力与运动》鲁教版五四制

《力与运动》 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考点(一)力的认识 一般来说,不接触的物体是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的(重力、磁力除外)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E.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F.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G.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 练习1:被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重力、阻力 B、重力、阻力、脚对物体的力 C、重力、阻力、惯性力 D重力、惯性力 练习2:用一水平推力F将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A受到() A. 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 B. 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及向上的摩擦力; C. 重力及墙壁对它的摩擦力; D. 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 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 例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练习3:图中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表示力能使物体. 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3:小君同学用相同的力,在A、B两处推门(图9),在A处容易推开,这表明。

练习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图与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 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图与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图与图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练习5:王明同学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1)对 塑料尺施加向下的力时,塑料尺发生了弯曲,而且对塑料尺施加的力越大,塑料尺弯曲得越,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如果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同,力作用在B点时,塑料尺弯曲的程度较小,说明 . 考点(四)力的示意图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同一物体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 体的重心) 例4:重为14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及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练习5:如图13是广场上一只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请作出氢气球受力示意图。 考点(五)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5: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B.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练习6: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栏杆时,栏杆未动,运动员却远离栏杆而去;运动员离开栏杆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得很远。要解释此现象,可利用的力学知识或遵循的物理规律有(只需 写两条):(1)(2) 二、力的测量(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 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读数=挂钩受力 例:如右图所示,弹簧称的读数是()A.0 B.100牛顿 C.200牛顿 D.400牛顿 三、重力 考点1.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正确理解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单元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单元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g="9.8" 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 1kg='9.8' N"物体所受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 C.质量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D.质量是9.8 kg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是1N 2 .一人利用左右两手水平向两端拉一支弹簧秤,假设两手所施的拉力都是20N,那么弹簧秤的示数为〔〕 A. 0N B. 20N, C. 40N' D.不可确定 3 .小明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以下属于平衡力的是〔〕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1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4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5 .有以下实例:① 游泳;② 火箭发射;③飞机在空中加油;④ 手拍桌子,手感到疼.其中主要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如下图,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外表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那么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B. 10N,水平向右 C. 6N,水平向左 D. 4 N,水平向右 A.斜向上爬升 二、多项选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A. 14N,水平向左 7.如下图,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练习试题:第六章 力和运动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练习题:第六章力和运动 一、选择题 1.龙舟比赛,运动员集体奋力用桨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桨 B. 船 C. 运动员 D. 水 2.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分别在A、B、C 三点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 点用力时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物体的运动状态 4.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最大的是() A. 大家都一样大 B. 手臂长的同学 C. 体重大的同学 D. 力气大的同学 5.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①手握瓶子的压力;②电线对电灯的拉力;③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④压缩的弹簧对手的推力;⑤课桌对课本的支持力。其中属于弹力的有()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6.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 测斜面拉力 B. 测头发丝的拉力 C. 测物重 D. 测摩擦力

7.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 ) A. 一个苹果 B. 一头大象 C. 一个鸡蛋 D. 一张课桌 8.如图所示,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经过a、b三个位置时,受到重力的位置是( ) A. 只有a B. 只有a和c C. 只有b和c D. a、b和c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A. 0N 2.0N B. 2.0N 2.0N C. 2.0N 4.0N D. 2.0N 0N 10.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C919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情景,此时与飞机受到的重力互为平衡力的是() A. 飞机对地球的吸引力 B. 空气对飞机的阻力 C. 空气对飞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D. 飞机对空气的压力 11.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 牛和4 牛的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 A. 一定是2 牛 B. 一定是6 牛 C. 可能是6 牛 D. 可能是8 牛 12.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拔河比赛中,运动员握紧赛绳 B.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C. 旅行箱安装小轮子 D. 汽车轮胎上制有花纹 13.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鲁教版五四制版初二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版初二下册物理第六章力和 运动练习题 选择题 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A. 临近中午,同学们将皮带勒紧些 B.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 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给自行车轴转动处加润滑油 【答案】D 【解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A. 同学们将皮带勒紧些,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A 错误; B.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 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C错误; D. 给自行车轴转动处加润滑油,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同时给它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将()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 D. 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一对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不会改变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这个物体仍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应选D。 选择题 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接收的是超声波 B. 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减小摩擦 C. 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 公共汽车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章《力与运动》复习提纲鲁教版五四制

第六章《力和运动》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提示】: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要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否则此力不存在。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杜撰出一个“力”来。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 ②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压力、支持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示意图: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二、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说明: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所以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方向称为向下,而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的确定: A、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其他方法来确定,例如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可用悬挂法(重力作用线的交点)支撑法(用手指托住金属板的某一点,若此时金属板版面能维持水平平衡,支撑点就是此金属板的中心位置)。也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不在物体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 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