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溯源

蒙古族溯源
蒙古族溯源

一、多尔衮话里埋藏的秘密

说起孝庄皇太后的出身,我们这个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中还真有相关的交代。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有一段关于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一见钟情的情节。这段非常煽情的情节为我们众多的读者朋友们揭示了孝庄皇太后出身的秘密!

在蒙古大草原上,多尔衮与大玉儿偶然相识。

这时,多尔衮说到:“真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你的马术好得很啊。”

大玉儿说到:“放开我!”

多尔衮说到:“不放!”

大玉儿生气地说:“你不是我们科尔沁人,放开我!”

多尔衮非常认真地说:“就是不放!”

当朋友们看到这里时,一定会有下面的问题:

孝庄皇太后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么?科尔沁人又是怎么回事?多尔衮对大玉儿说的这一席话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用意么?

告诉您吧,多尔衮对大玉儿说的这一席话还真的有些更深层次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多尔衮话里有话!

多尔衮的话里,到底埋藏着哪些秘密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蒙古族、从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从科尔沁人说起!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蒙古族——一个的英雄民族!

二、蒙古族溯源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先居住在也里古纳河(也就是今天额尔古纳河)一带,蒙古族与鲜卑、契丹同属于我们国家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人的后裔。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说了:老师,不对呀?我们中华民族不都是炎黄子孙、帝胄后裔么?您的意思不是蒙古人不是炎黄子孙、帝胄后裔吧?

您说对了!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蒙古人不是炎黄子孙、帝胄后裔!

这里我们必须要说上一句,实际上,我们通常说的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帝胄后裔之类的话,更多的是从文化传承这个角度考虑的!而单纯从血缘学角度来说,在实际上更多的人都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真正的炎黄子孙、帝胄后裔那是少之又少的。

从这个角度说来,别说蒙古族了,就连占我们中国人口90%以上的汉族是否能够证明自己是炎黄子孙、帝胄后裔都很成问题!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的研究成果就很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下面的内容是来自2007年2月14日《重庆晚报》的报道: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纯种汉族人已不存在!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人口的19%,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

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

最近,经过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兰州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说,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

“传统上认为汉族住在中原,其实这只是某一时期的地区性划分,汉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的国家或民族有所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也不是汉族居住地点。“这些地方其实长期被成为北狄。”

谢小东说:“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继承了古代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反而只是少数族群。

“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这与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

当然,类似的报道还很多,比如2007年2月14日新加坡的《新明日报》的报道话说回来,蒙古族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说他们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人的后裔。

东胡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

“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据近人考证认为,早

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后被燕将秦开击败。

汉朝,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部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人的祖先。

唐朝的时候,室韦人分为很多支派,其中居住在也里古纳河(也就是今天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成为了我们今天蒙古族的祖先。

三、蒙古民族的英雄成吉思汗

12世纪开始,女真建立的金朝不断强大,控制了蒙古草原地区。为了强化对室韦各部的统治,女真统治者利用室韦各部的仇杀,实行分化政策。12世纪中后期,在金统治者的挑拨和迫害下,室韦各部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长期混战不休。在这种背景下,要求结束纷乱战争状态,反抗金朝的压迫成为蒙古各部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室韦各部争战的过程中,来自蒙兀室韦乞颜氏的孛儿只斤·铁

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统一了蒙古草原,蒙古族从此形成。

孛儿只斤·铁木真虽出身蒙古贵族,但在幼年时期,他历了塔塔儿部害其父、篾尔气惕部掠其妻、遭泰亦赤兀惕部囚禁等劫难后,只能与母亲和几个弟弟艰难度日。颠沛流离的生活,动乱年代的锤炼,使铁木真具有坚毅的性格和才智。

后来孛儿只斤·铁木真投靠扎木合,私下笼络人心,招徕人马,于12世纪80年代,脱离扎木合,建立了自己的斡鲁朵(意思是行宫、宫殿),称汗,但不久遭到扎木合率领的十三部的攻打,史称“十三翼之战”,以铁木真的败退而告终。

后来孛儿只斤·铁木真便在蒙古各部族间纵横捭阖、联远攻近,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惕部、札木合部、塔塔儿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统一了蒙古高原。

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孛儿只斤·铁木真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有十分丰富的斗争策略和军事素养。他是蒙古民族的杰出英雄,是蒙古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代天骄。最终于1204年成为蒙古高原的最大统治者。

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像海一样广大的皇帝。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汗国的建立,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贪欲。对外:自1218年至

1258年的40年里,蒙古贵族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第一次:1218~1223年,成吉思汗派兵灭乃蛮部后便开始西征。先灭我国历史上的西辽,而后占领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一直打到印度,占领了今中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的广大地区。

第二次:1236~1241年,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的长子率军西征,所以称为“长子西征”。蒙古军队打到伏尔加河,占领波兰、匈牙利,震动了整个欧洲。

第三次:1253~1258年,蒙古贵族派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西征。其目的是征服波斯。蒙古军队攻占了巴格达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占领了整个中亚和西亚,兵锋直指马扎儿(今匈牙利)、孛烈尔(今波兰)地区。

通过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蒙古汗国向西打到中亚,向北打到俄罗斯,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因此建立了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这个大汗国只是一个不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并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成吉思汗死后,逐渐形成四个独立汗国,即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对内:进攻西夏和金。灭金在政治上带有反抗民族压迫色彩,灭西夏主要是为了免除攻金时受西夏的牵制,带有征服和压迫其他民族的性质;二是灭金和灭西夏都为统一中国铺平了道路。

蒙古的征战,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打通了中西往来的道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后来,成吉思汗在1227年的对夏战争中,病逝于清水县。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草原演唱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调也要有新的发展。所以研究、提高和推广长调就成为我们这一代蒙古族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我们只有勇于探索、开拓长调演唱的新方法,才能使这一民族音乐瑰宝绽放出奇光异彩,使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欣赏,才能使长调这一辉煌的传统艺术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永久流传下去。 现在,虽然演唱长调的人日益增多,但大多数人在演唱方法上囿于传统之中,也就是说长调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演唱方法和教学理论体系。一些演唱家也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求在长调的演唱方法上进行改革。但是,其进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长调演唱实践和理论教学之需要。探索蒙古族长调的科学演唱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我们只有了解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谈其发展变化。歌唱家的风采不仅仅表现在舞台上、广播电视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他们演唱风格和演唱方法中的异同,以期探索出他们的演唱规律,寻求发展长调的新途径。 一、第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时代 他们是上个世纪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是活跃于蒙古族民间的演唱长调的巅峰人物。他们分别演唱过《轻快的走马》、《辽阔的草原》等长调曲目。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自有一种能与草原沟通的语言,那便是长调。他们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形成的,运用丹田呼吸法,利用头腔和鼻腔产生共鸣,使声音听起来位置前。 这种演唱方法,是他们长期演唱实践中逐步探索、反复琢磨和积累而形成的,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民间故事150字-善良的后母

民间故事150字:善良的后母 篇一:小学民间故事 篇一:小学生必读的神话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神话故事 篇二: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的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的教学 作者:奚洁 来源:2013年第11期 民间故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透过民间故事,我们能看到某个时代的伦理纲常、道德取向、善恶态度,能看到某个地域的风俗人隋、精神气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民间故事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建构教学序列,教给阅读方法,拓展阅读空间,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 一、表达驱动,以说促读 我们看到,在教材中编者都提出了“讲故事”或“复述”的要求。可见,我们可以以讲故事为形式,以表达为驱动,以说好促进读明白,以此统领民间故事的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 1.从背到讲,有故事味。在第一学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形成阶段,需要一定数量的输入,才能逐步形成有质量的输出能力。因此当民间故事第一次在二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出现时,编者提出的训

练要求是“背诵课文”,是有其合理性的。 二年级下学期教材中,连续出现了两个民间故事,在背诵的基础上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而讲故事与背诵的区别在于:背诵忠实于原文,讲故事可以借用原文,自己组织语言;背诵关注内容,讲故事还要关注讲的语气、语调;背诵时是旁观视角,而讲故事是进入情境,甚至进行角色模仿。在这一阶段,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讲故事,如何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内化语言,生动复述。“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是对第二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具体生动呢?感受优美简练的文本语言,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是中年段复述故事的主要方法和目标。 3.简要概述,抓住要点。随着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简要概述故事大意成为讲故事的形式之一。概括复述有多种方法,教师要关注方法的传达。 4.多角度说,创意表达。创造性复述对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流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语言简练、口语化的民间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情节的空白点,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让故事通过我们的再创作而更加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可变换角度(结构、人称等)复述故事,如这个故事是从第三人称全知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牛郎的角度进行讲述。 二、激活想象。创意表达篇三:民间故事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自称“蒙古”,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单个国家。我国大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一是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是体裁分类,可概括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舞蹈性的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它的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活四度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以蒙古族音乐来说,因地域的不 同,各地的蒙古族音乐有着明显的个 性。《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一 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蒙古族地域音乐 文化的范例。 这部由徐国清、苏赫巴鲁、乌云格 日勒编著的《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 究》,除全面地展现了流传在吉林的丰 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歌外,还对这些民 歌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此 书对蒙古族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介绍, 使我们对蒙古族民歌音乐有了更深一 步的认识。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 大民族。据史载,这个民族始源于古 代望建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额 尔古纳河)流域的部落,以“蒙兀室韦” 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 鹊国崩溃,这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即向 东西迁移,逐渐与蒙古高原上的居民 融合。此后,经过长时期的辗转迁徙, 蒙古族流布面越来越大,至今我国的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

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 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 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 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

2020年精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一:水仙女惩罚恶头人 很久以前,仫佬山乡有一条美丽的乐登河,河边有一座美丽的山寨。寨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女儿的名字叫阿郁,她年轻美丽,而且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人见人爱。 寨子里还住着一位名叫侬吉的小伙子。他自幼父母双亡,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在寨子的头人家当长工。侬吉憨厚朴实,而且勤劳能干。平常日子,他经常和阿郁在一起砍柴割草,一起上山下田。天长日久,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侬吉和阿郁相爱了。 一天,阿郁正在清清的乐登河边洗衣服,正巧寨子的头人到外面巡寨催租回来,他看到河边的阿郁真好像一棵风中的杨柳,是那样柔媚动人。这个好色之徒立即动起坏心,便和随行的管家暗暗地嘀咕了几句,打算把阿郁娶到家里去做自己的第二房小老婆。 第二天一大早,媒婆便来到了阿郁的家,对阿郁的阿妈说明了来意,接着就嬉皮笑脸地说:“你的女儿真是好福气啊,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真是天大的造化。”阿郁在一旁听了,十分气愤,真想狠狠地骂媒婆几句,无奈那媒婆有头人做靠山,阿郁只好强忍怒火说:“多谢你的好意了,我们只是一个穷苦的小户人家,而头人有钱有势,高高在上,这门亲事我实在不敢高攀,请头人还是另选高门吧!” 媒婆一听,有些不高兴地说:“你这姑娘,怎么越穷越糊涂了呢?头人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对于你来说,这是天下难寻的一门好亲事,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呢!” 阿妈见媒婆死皮赖脸地纠缠,便对她说:“我女儿的亲事已经定下了,请你回去转告头人老爷吧。”媒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一个老长工劝他说:“你不要冲动,你和他去拼命只能坏了大事,你一个人斗得过他们那么多人吗?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我之见,还是赶紧想办法尽快把阿郁救出来。” 阿郁被抢进头人家后,宁死不屈,每天又是哭又是骂,闹得头人家鸡犬不宁。头人为了讨好她,送来很多的金银财宝,阿郁看也不看一眼就扔掉了;端来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被她统统倒掉了;捧来的绫罗绸缎,全被她撕了。 多少天来,侬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受折磨,却不能帮她逃出来,心急如焚。他去找老长工,请他帮忙想救出阿郁的办法。 好心的老长工交给他一把钥匙,并对他说:“这是关押阿郁房门的钥匙,今天三更,你悄悄地溜进头人的家里,用这把钥匙打开门,就可以把阿郁救出来了。”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白音查干 本文在论述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时以巴林地区、阿鲁科尔沁地区、锡林郭勒地区的不同唱法为依据,论述对比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地方特色、修饰方法。 蒙古族长调民歌受不同地区习俗、语言、语音、方言的影响在演唱技巧、意味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甚至记录曲调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解放前后原昭乌达地区沿袭古老的习俗,在聚会宴请和举行各项仪式时,通常首先要唱长调歌曲,开场的长调要求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该地区蒙古族唱短调民歌时自然缓慢,常用长调的演唱技巧来唱短调民歌。如唱短调歌曲《鸿古尔勃日》时,以辽阔、优美、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谱例1附后)。其实《鸿古尔勃日》这首歌是4/4节拍的短调民歌,人们之所以用长调风格演唱是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五畜兴旺、安逸悠闲的生活习俗和罗曼蒂克式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里说的用长调民歌风格演唱短调民歌,并不是说无休止地拖延曲调,无法无章地乱唱,而是这种唱法有着其发自内心深处的规律性和独特的自然性。是由该地区人们的民族心态特点所开发的技巧、韵律。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广泛流传于巴林地区的民歌《道日吉拉哈瓦》(谱例2附后)是一首2/4的短调民歌,在民歌集中也有记载。但当地的老人们却以旋律起伏、悠闲缓慢的长调唱法唱这首歌,他们唱得宛转自如,富有独特的风格。老前辈歌唱家莫德格老师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东西(艺术)是不行的,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喜欢唱长调,就是唱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时我依然喜欢用宽广、悠扬、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因为我们生长在辽阔的草原,心胸也如此宽广。” 由此可见莫老师的家乡乌珠穆沁一带也习惯用长调风格唱短调歌曲,如《老大宛》(谱例3附后),这种演唱方法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规律。 在蒙古族长调演唱技巧中“额格希格诺古拉”(优美曲折音)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是个重要课题。根据著名长调歌唱家照那斯图教授有关“诺古拉”的学说,联系实际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人们将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分为“好来诺古拉”(嗓子曲折音),“腭柔诺古拉” (下颌曲折音或重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三大类。只要是发自歌手素有天赋、经过训练的歌喉,发自肺腑深处的“诺古拉”才可谓是舒适的诺古拉,乱喊乱叫是形不成“诺古拉”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应将“诺古拉”完整地称为“额格希格诺古拉”,这和阴阳并存之原理一样,“额格希格”(优美吟咏)与“诺古拉” (曲折音)在演唱技巧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优美曲折的音韵是肺部的气流通过演唱者素有的弹性娴熟的嗓子引发出来的,所以说“额格希格诺古拉”是大脑的指挥系统和发声器官弹性(乌音哈饨其纳日)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要想了解掌握独特的风格,首先要研究掌握其演唱技巧。 蒙古族长调的唱法、技巧、修饰手段很多,如:舒日古拉呼(假声唱)、柴如拉呼(真声唱)、额格希格诺古拉、额日古勒特、图日力格(长调中女声伴唱法)。布如拉呼、哈图诺古拉、左愣诺古拉、希荣海拉呼、杰木日勒、哈依拉格(甩腔)、呼格扫力格得勒(转调)。耐日森耐日斯和、清晰发音、膛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蒙古族烤全羊、手抓羊肉、涮羊肉、烤羊腿、手扒肉、炸羊排 五、填一填:知节庆习俗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少数民族故事 中国共56个民族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民族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分别是: 1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2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 3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5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6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7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 8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 9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

10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11 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 12 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 13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 14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 15 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 16 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 17 仡佬族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 18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 19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 20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一般全国都有 21 赫哲族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 22 回族是中国信仰回教的民族之

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23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 24 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 25 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 26 柯尔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 27 拉祜族聚居于云南 28 黎族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 29 僳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 30 珞巴族居住在甘肃东南部 31 满族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 32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 33 门巴族居住在CZ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长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的感受更是心灵的超脱。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

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 (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

蒙古族的传说故事

蒙古族的传说故事 成吉思汗征战打天下的时候,他的都是能征善战的英雄。其中有个叫达尤的,更是智 谋深广。他带领的军队,往南行进,刀刃不沾一滴血,就能长驱直入,他的军队占领了一 个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和乡村。他有个绝妙的智战方法。 达尤行军出发时,比别的的兵马并不多,可是他有一个出奇的兵营,那就是骆驼队。 他的军队走到哪里,既不住店,也不骚扰城乡百姓。一到夜间,他就把一个营的骆驼拉成 一条龙,再圈成一个圈,全军的兵马在中间打野盘。他们烧火做饭,吃饱喝足后,就点起 松枝,燃起一堆堆大火把营地照的通明通亮。让后士兵们围成一个圆圈,踢起皮球。他们 踢半空高,玩的非常快活。踢累了,玩够了,他们就地躺在皮毡上睡觉。 第二天早起,他们生火做饭,吃饱后装好牛皮球,扔下大铁球,赶着骆驼队又走了。 达尤的军队开拨以后,当地的居民百姓一看,他们打营盘的地方扔下了几个大铁球,他们 搬都搬不动,别说用脚踢了。于是,人们立刻传说起来,说达尤的兵将们如何如何有力气,几个人搬都搬不动的大铁球,他们一脚踢到半空,和这样的军队打仗,神兵也不会打胜。 宋军有些军队听到这话,当时就吓得酥骨了。也有那不信传说的中良,他们带着军队 去交战。可是,不管是正面交战,还是夜袭偷营,都被达尤带领的蒙古军队杀得尸骨横飞,有时一个兵都逃不脱。 宋军再也不敢交战了,一听到英雄的蒙古军队开过来,立刻吓得软了腿。们只有带着 士兵,跪立两厢,捧盏称臣。 达尤带领军队一直战到云南还往南。据说如今大理那地方的蒙古族,都是带过去的军 队留下的后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仅在现今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妇孺皆知。在《沁园春·雪》里,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什么叫“天骄”呢?“天骄”就是“天之骄子” 的简称。汉朝称匈奴人为“天之骄子”,意思是匈奴所以强盛,是上天骄宠的结果亦有他 种解释。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是因为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曾经叱咤蒙古高原, 统一蒙古各部。他统率蒙古铁骑,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讲到成吉思汗,有必要了解苍狼白鹿的传说。据记载,早先的蒙古部落分布在鄂嫩河 中上游和肯特山地区,凡是源于额尔古纳·昆的氏族都被称作蒙古人。孛儿帖那苍狼是从额尔古纳·昆迁出的蒙古部落的首领,他与豁埃马阑勒白鹿结合,繁衍后代。他们的子孙中有一位朵奔篾儿干,娶阿阑豁阿为妻。据说阿阑豁阿在丈夫死后,因感 受天光,生下三个儿子,他们的后代即称为尼鲁温蒙古,尼鲁温的意思是“腰”,表示他 们出自阿阑豁阿的纯洁之腰,是不平凡的人。三个儿子中最小的叫孛端察儿,他是孛儿只 斤氏族之祖,成吉思汗即出自这个氏族。

《蒙古族长调》教案

《蒙古族长调》教案 一、设情激趣。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生:草原上有蓝天。 生:有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绿草。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草原上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和清清的水。还有壮壮的奶牛,肥肥的羊儿和奔驰的骏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风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草原,请同学们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吧。请坐。 听辨节奏。 × ×︱× —︱× ×︱× —︱ 师:现在,我来打一条蒙古族歌曲节奏,你们能试着模仿吗?由强—弱。由弱—强。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来静静地听一首蒙古族歌曲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听着这首音乐,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我们前面练习的节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师:好,这些节奏型就是这首乐曲中的基本节奏,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的重点节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打这条节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好吗?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 二、学习歌曲,走进音乐。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有点蒙古族感觉,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师: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蓝天 生:羊儿叫 生:草原好热闹。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动。 生:甜美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草原上》。 师:首先,来认认我们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3。 生:3. 师:这个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5。 生:5. 师:两个都说对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音,大家一起说好吗?做出手势6。 生:6.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学这三个音的音高位置。同过这三个音的学习来学唱《草原上》这首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边唱边用手势体会音高。 师:3 5 6,2 1 6,5 1 6 5 3. 3 5 6, 2 1 6,1 2 5 1 6.用手势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学习乐谱,乐句学会后连起来唱。 师:我们现在用身体来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师带领学生根据音高的位置来用身体感受。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歌词,大声有感情的来朗读。 生:朗读歌词。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为您简单的介绍蒙古族长调。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早在一干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内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占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

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占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白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凋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

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草原炎黄--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历史沿革 汉族较早出现在呼伦贝尔的是军队、官员、犯人和匠人。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禄徐志为出塞,汉军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复争匈奴,西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唐朝征服室韦后,设室韦节度使,派汉族官兵镇守。辽、金、元时代,这一地区已 有汉族官兵驻防,还有因争战而来的俘虏或抢来的奴隶,以及从事耕种、烧砖制瓦、冶陶和铁、银、木匠等手工艺人,但人数都不是很多。明朝从洪武五年(1372年),争战北元开始驻军呼伦贝尔地区,到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北元灭亡,41年间明军数次开进和驻扎呼伦贝尔地区,直至在呼伦贝尔地区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哈拉该卫、哈剌哈千户所、海剌儿千户所、只儿蛮卫、坚河卫、古贲河千户所、古贲河卫、阿伦河卫、阮里河卫等3所6卫后,驻军才分驻或调撤。上述汉族人口均属流动性质,且人数不多。进入清朝以后,本地始有较稳定的汉族常住人口。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派兵设卡伦于岭西地区。当时募兵多来自山西、河北等地,同时随军来本盟的一些汉商,称“旅蒙商人”(简称“旅蒙商”),专作军队及随军家属的买卖。雍正十年(1732年)后,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及其部分家属驻屯呼伦贝尔岭西各地,清廷命京都汉商到此地经商,早期持“龙票”来岭西的有八家汉商,号称“八大家”,集居在今海拉尔。 从秦汉时起到元明清各朝代,法律都规定有“流刑”,即一方百姓犯罪不致处死,可执行“流刑”放流徙边,或流放漠北。《清实录》对汉官犯法,“本该杀,但念功劳卓著”,故“配流布雨尔索伦、打虎儿为奴。”“布雨尔”即呼伦贝尔。 清乾隆至嘉庆朝,呼伦贝尔地区建立了许多寺庙,建寺庙所用的砖瓦大都由汉族人烧制,寺庙也由汉族人施工建成。1941年,日本经济调查会的市川正义在《南部呼伦贝尔调查报告书》中记载:新巴尔虎左翼旗王福,汉人,画匠,专门漆画佛象,家族4人,曾祖父从山西省迁至本地,全家除王福为汉名外,已经蒙化;刘俊升,祖籍直隶省人,现年54岁,商人,何年迁此不详,本人和妻子儿女均报称蒙古人;樊巨川,祖籍河南人,商人,50岁,妻为汉人,何年迁来不详,已蒙化,儿子是喇嘛;庞忠义,祖籍山西人,银匠,专制寺庙中的佛具,懂蒙语蒙文,由“外蒙古”迁来,契约为三年;张富贵,36岁,是从山西经海拉尔请来的裁缝,专门为喇嘛制作法衣。鄂温克旗伊敏苏木一孙姓汉族人家,早在清同治朝代迁来,木匠出身,后代散居伊敏、巴彦托海、海拉尔、大雁等地,已融合于鄂温克、蒙古、达斡尔等族中。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废除森林禁采和封禁垦荒、采矿的政策,从关内和东北三省流入呼伦贝尔地区的汉族人口大为增加。先期流入岭东者,大部分从事采伐和经商、耕种,流入岭西者多从事采金、采煤、伐木和商业。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受雇于俄人矿主从事采金业的山东、河北籍汉族劳工多达万余人。1903年东清铁路通车后,汉族人口开始大量迁入并定居下来。1932年以后,汉族人口亦是不断流入呼伦贝尔。1937年,汉族人口已占呼伦贝尔地区人口的首位,即64%,共有143 502人。 这一时期,清廷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呼伦贝尔岭东岭西地区推行民治。特别是岭西地区,一时两种“政权”并存,所设民治机构官员大都由汉族人担任。由于改设民治过急,加之其他不适当的措施,遭致少数民族的不满,其民治机构终在民国元年废除。此后,直至1920年,岭西地区重设民治机构,亦主要由汉族人担任官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全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6年,汉族人口年年都从全国各地流入呼伦贝尔。据1956年底统计,全盟汉族人口增加到448 106人,占当年总人口的85%,几近1949年的一倍。以后,随着兴办国营农牧场,开发大雁、伊敏、宝日希勒三个中型煤矿,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