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基坑监测方案

某深基坑监测方案
某深基坑监测方案

xx工程

监测单位: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xx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写:

方案校核:

方案审核:

技术负责:

监测单位:xx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述 (1)

1.2 工程设计概况 (1)

第二章基坑监测目的及内容 (2)

2.1 监测目的 (2)

2.2 监测检测依据 (2)

2.3 基坑监测项目 (3)

第三章监测点布置 (5)

3.1 周边环境监测 (5)

3.2 支撑结构体系监测 (9)

第四章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7)

4.1 一般规定 (17)

4.2 水平位移监测 (17)

4.3 竖向位移监测 (20)

4.4 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20)

4.5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22)

4.6 地下水位监测 (23)

4.7 现场目视巡视 (23)

第五章监测频率及报警 (25)

5.1 监测频率 (25)

5.2 报警指标 (25)

第六章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28)

6.1 一般规定 (28)

6.2 当日报表 (28)

第七章监测仪器设备和材料 (30)

7.1 主要监测仪器类型及性能指标 (30)

7.2 仪器设备的检验 (30)

7.3 仪器设备现场检验 (30)

第八章监测工作组织机构 (31)

8.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31)

8.2 项目部有关人员及部门的岗位职责 (31)

第九章监测工作保障措施 (34)

9.1 协调配合的具体保障措施 (34)

9.2 技术保证措施 (35)

9.3 安全与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37)

附录1:x监测点布置图

附录2:x监测点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述

1.2 工程设计概况

第二章基坑监测目的及内容

2.1 监测目的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全面了解地层、地下水、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变形状态,以及由于施工对周边既有建筑物和管线产生的影响,必须进行精确的监控量测。技术人员现场采集数据,并整理和分析,为基坑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工程安全进行。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控制,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2)通过监测围护体系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了解其变化规律,使整个基坑在开挖期间始终处于安全运营状态;

(3)通过监测基坑内外水位变化,控制基坑工程施工降水对周围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通过监测桩外土压力,可以进行土体有效应力分析,作为土体稳定计算的依据;

(5)通过日常巡视及早发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砂现象;

(6)将现场监测结果回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7)通过跟踪监测,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2.2 监测检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xx地方标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8xx监测图纸

2.3 基坑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应根据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场地特点、基坑支护形式、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应采用仪器观测为主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xx地方标准、xx设计图纸,

监测时段为围护体施工开始直至地下结构施工结束后为止,本工程的监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基坑监测项目

备注:▲—必测项目;△—选测项目。

第三章监测点布置

3.1 周边环境监测

3.1.1 基准点布设

基准点需设置在位移和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位置稳定、易于保护的区域。工作基准点应布置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为提高精度,可采用强制对中观测墩基准点。如图3-1所示。

图3-1 基准点标志示意图

3.1.2 围护桩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1)监测点布设时间和布设位置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xx设计图纸,结合开挖施工进度,待冠梁浇注完毕后在相应的位置处布设监测点。

(2)布设原则

xx隧道长355m,布设34个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编号为ZSP1~ZSP34、ZCJ1~ZCJ34,间距约为20m,围护桩桩顶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为同一点。布置图详见附录。

(3)布设方法

在围护桩桩顶埋入(或打入)十字观测标作为观测点,将测点引出自然地面,观测点与混凝土体间不应有松动。

3.1.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水平位移的布置如下:

(1)围护桩周围土体深层位移

在xx道基坑两侧周边布设16个深层水平位移点,编号为CX1~CX16,间距为40米。测斜管长度与桩长保持一致。

1)组合安装倾斜管,一次以二支为限,组合过程中应固定所有接头,底部用管帽完全封实,图3-2为测斜管接头连接示意图,图3-3为测斜管安装示意图,图3-4为测斜管铺设前的检查。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应保证密封。测斜管埋设时应保持竖直,防止上浮、断裂、扭转;测斜管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

图3-2 测斜管连接处卡槽

图3-3 测斜管的安装

图3-4 测斜管铺设前的检查

2)在基坑冠梁施工前,用钻机在维护桩周边土体中打设与围护桩高度相同的钻孔,预埋测斜管。安装测斜管时,管内导槽必须对准基坑方向,测斜管高出冠梁顶面150cm~200cm。如图3-5所示。

图3-5围护桩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示意图

(2)围护桩内深层水平位移

围护桩钢筋笼绑扎完成后,利用φ8铁丝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内侧,与钢筋笼竖向保持一致。为减小浮力,在进行下管时,可边下管边向管内充清水,直到放至正确位置。充填清水量应适中,防止测斜管下沉过快而掉入孔内,禁止使用污水,防止造成测斜管道堵塞。测斜管就位后,需将管内充填满清水,减少泥浆进入管内形成沉淀。图3-6为围护桩内测斜管绑扎的位置图,图3-7为测斜管方向图。

图3-6 围护桩内测斜管绑扎的位置

图3-7测斜管安置方向

3.2 支撑结构体系监测

3.2.1支护梁轴力监测

(一)埋设时间

围护桩钢筋笼主钢筋绑扎时,钢筋计按照点位布置图用套筒与主筋相连。钢筋混凝土支撑内钢筋计需使用套筒与主筋连接。钢支撑轴力计应在安装钢支撑时一并进行安装,安装在钢支撑与两侧围护桩连接处。

(二)埋设原则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湖北省地方标准《深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42/T159-2012)、xx系统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围护桩内钢筋计竖向间距为4米,横向水平间距为20米,每个围护桩上钢筋计数量根据围护桩长度来确定,在每个围护桩钢筋笼两侧安装钢筋计。钢筋混凝土支撑内钢筋计,每个支撑上面设置2个钢筋计,放置在混凝土支撑弯矩最大处。水平间距为20米。钢支撑轴力计横向水平间距为20米,钢筋计与轴力计布点位置如图3-8所示。

图3-8 钢筋计与轴力计布点位置

通过在钢支撑内安装轴力计来测定其内力,间距20米确定,一个支撑内部布设2个轴力计,一端各一个,共布置34个监测点,每监测点安装1个测试元件,编号为(Z1~Z20)。钢筋混凝土支撑内钢筋计水平间距为20米,一个支撑安装2个钢筋计,布置在弯矩最大处,共计布设钢筋计20个。围护桩内钢筋计个数根据围护桩长度来进行确定。因此,布置里程如下:JCJYDK0+160~JCJYDK0+315段,基坑等级为二级,围护桩长度为14.6米;JCJYDK0+315~JCJYDK0+515段,基坑等级为一级,围护桩长度为16~18.71米;根据《xx, xx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竖向间距为3~5米,每根桩受压与受拉两侧各自安装3个钢筋计,两侧围护桩共计安装17*6*2(204个)钢筋计。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xx系统土建工程围护桩内共计布设钢筋计为204个钢筋计,具体监测点布置图如附录1和附录2所示。

(三)埋设方法

(1)轴力计安装与埋设

1)测量轴力计的初频,是否与出厂时的初频相符合(≤±20HZ),不符时,需及时联系厂家进行校准。

2)轴力计安装架(另购),安装架圆形钢筒上没有开槽的一端面与支撑的牛腿(活络头)上的钢板通过电焊焊接牢固,焊接时,钢支撑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需对齐。

3)待冷却后,把轴力计推入焊好的安装架圆形钢筒内,并用圆形筒上的4个M10螺丝把轴力计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架内,防止钢支撑安装的过程中轴力计滑落,如图3-9为钢支撑轴力计安装图。把轴力计的电缆妥善地绑在安装架的两翅内侧,确保在钢支撑在吊装过程中电缆不会被损伤。

4)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即安装架的另一端(空缺的那一端)与围护墙体上的钢板对接,轴力计与墙体钢板间宜增加一块尺寸为250mm×250mm×25mm的钢板,防止钢支撑受力后轴力计陷入墙体内,造成测值不准等。

5)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前,把轴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处,并进行轴力计初频测量,记录在案。

6)施加钢支撑预应力达设计标准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7)变量的确定:本次支撑轴力测量值与上次同点号的支撑轴力测量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支撑轴力值之差为累计变化量,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轴力变化曲线图。

图3-9 钢支撑轴力计安装图

注意事项:

1)钢支撑轴力计安装前须确定要预留的尺寸,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做好准备工作。

2) 在没有确保支撑稳定措施情况下,钢支撑不应使用振弦式轴力计;在受力方向易发生偏心的角撑等位置,也不宜使用振弦式轴力计。

3) 将轴力计圆形钢筒安装架上没有开槽的一端面与支撑固定端断面钢板焊接牢固,电焊时安装架必须与钢支撑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对齐(轴向受力)。

4) 测点处所选择的轴力计量程应与设计值相匹配。

5) 在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保护测量导线,防止施工对其造成破坏。

(2)钢筋计安装与埋设

1)按钢筋直径选配相应规格的钢筋计,

如果规格不符,应及早与厂家联系,进行调换。

2)钢筋计电缆接长时,应按要求进行,

接线完成后检查钢筋计的绝缘电阻和频率初值是否正常。要求焊接可靠、稳定且接头的防水性能须达到规定的耐水压要求,并做好钢筋计的编号和存档工作。

3)按照所布测点的位置找到相应长度电缆的钢筋计,预先把钢筋计用铅丝绑扎在被测主筋上,把电缆沿主筋引出地面,用电工胶带把导线与主筋隔开50cm扎一道(注意钢筋计引出线的位置不要拉的太紧),下钢

筋笼和接笼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电缆线。

4)埋设钢筋计有二种方法:直径大于ф20mm钢筋计采用绑条焊接法或者是螺纹连接法。

①绑条焊接法

采用绑条焊接时,为确保钢筋计沿轴心受力,不仅要求钢筋与钢筋计连接杆应沿中心线对正,而且要求采用对称的双绑条焊接,绑条的截面积应为结构钢筋的 1.5倍,绑条与结构钢筋和连接杆的搭接长度均应为5倍钢筋直径,并应采用双面焊。同样,为了避免焊接时升温过高而损伤仪器,焊接时,仪器需包上湿棉纱并不断浇上冷水,焊接过程中仪器测出的温度应低于60oC。焊接处不得洒水冷却,以免焊层变硬脆。绑条焊处断面较大,为减少附加应力的干扰,宜涂沥青,包扎麻布,使之与混凝土脱开。

②螺纹连接法

采用螺纹连接接长钢筋计可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和施工干扰,要求钢筋计的连接杆和结构钢筋的连接头均应加工成相同直径的阳螺纹,并配以带阴螺纹的套管,可在现场直接安装。

①绑条焊(适用于直径ф28mm钢筋)

②螺纹连接(适用于直径ф25mm钢筋)

图3-10 钢筋计安装组图

5)按各测点的位置找到相应长度的电缆的钢筋计,安装在被测钢筋上把电缆沿着钢筋侧面引出地面,最后用电工胶布把电缆与钢筋间隔50cm扎一道(注意:钢筋计引出线的位置不要接的太紧),下钢筋笼时特别要注意保护好电缆线。如图3-11所示,为桩长18.9m围护桩所需钢筋计外接线长度,其他桩长根据实际情况所定。

4号线

3.0m

3.0m

4.3m

4.3m

4.3m

1号线2号线

3号线

图3-11 桩长18.9m 围护桩所需钢筋计外接线长度

注:需要长度=桩长-钢筋计所处桩位-钢筋计外接线原长度+孔外预留长度(预留长度为1m )

6)在每个测点钢筋计埋设好后(未下钢筋笼前)测量一次,并记录在案。 7)对所有埋设点的钢筋计的位置应做好精确的记录,外露的构件应给出醒目的标志,并设置保护装置,以防出现结水倒灌现象和人为破坏。 注意事项

(1)确保钢筋计与钢筋连接牢固,同时,钢筋计固定时需两端同时固定,否则易造成传感器受力不均,损毁传感器。

(2)钢筋计固定完毕后,表面应进行包裹,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将传感器浇注成一体。所用电缆接头特别要注意防水和后期保护,防止截断或者破皮,有过二次接头的传感器,将会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钢筋计应在额定测量范围内工作。 钢筋计未使用放置12个月以上时,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

3.3 地下水位监测点布置

(1)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量测。 (2)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 。

(3)潜水水位管应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水位管长度应满足量测要求;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

(4)水位管宜在基坑开始降水前l 周埋设,且需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5)具体监测点布置计算:

根据xx设计图纸,对旅客xx系统隧道基坑水位监测点进行布置,每40米布置1个地下水位监控量测点,共布置8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录。

第四章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xx系统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确定。

4.1 一般规定

(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类别、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2)变形监测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3)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3)监测仪器、设备和元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3)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

(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相关施工序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 3 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xx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

4.2 水平位移监测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有关规定,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GPS 测量法或兰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的有关规定,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并宜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以及本工程设计图纸,对规范和设计中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择视准线法作为对xx 系统的主要监测方法,并对其他几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具体如下。

(1)视准线法测量各点水平位移

沿基坑某一量边向后2倍开挖距离外设置测站(工作基点),如果场地狭小,可将测站(工作基点)布设在基坑支护结构转角上,所测得的位移值是相对于基坑转角处的位移值。全站仪架设调平后,照准与基坑相反方向的另一工作基点作为后视方向,用观测用小棱镜与观测签放置在监测点上,读取距离角度值,一般读取2次取中值作为观测值。初始值观测两次,以确保无误。以后每次观测值与初始值比较,根据(公式1)求得测点的水平位移。对于短距离规则基坑围檩、管线等变形主体:选用视准线法(包括小角法和活动牌法)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建立一条基线,利用全站仪测小角从而计算出水平位移,如图4-1所示。待监测点P 点的水平位移值ΔP 为:

P D β

ρ

??=? (公式

1)

式中:ρ″——取值206265″;

D ——测站点A 到观测点P 之间的平距; Δβ——测站点观测到的角度变化值。

图4-1 视准线法示意图

(2) 极坐标法

对于长距离不规则基坑围檩、管线等变形主体,可用全站仪监测水平位移。如图4-2所示。

图4-2 全站仪监测水平位移

如图4-2所示测量原理:对某测点i ,利用全站仪同时测定水平角βi 和水平距离D i ,利用观测值(βi ,D i )计算出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 i ,y i ):

cos(+)sin(+)

i p i PA i i p i PA i x x D y y D αβαβ=+=+

(公式2)

式中:

(x p ,y p )——工作基点P 的坐标; αPA ——基准线PA 的方位角; 两期观测结果之差(Δx i ,Δy i ),即i 点的水平位移。其中:Δx i 为南北方向位移值,Δy i 为东西方向位移值。

为不受基坑变形影响,工作基点应保证与基坑有足够距离,并对工作基点P 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为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保证仪器不换站,因此,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来监测工作基点稳定性比较方便。图4-2中的A 、B 、C 三点是固定点,一般可选在离基坑60~150m 的建筑物屋顶上,埋设固定标志。仪器架在P 点,每次观测2个角度β01和β02,观测3条边长(平距)DPA 、DPB 、DPC 。利用间接平差法求取P 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公式2)计算观测点的坐标,降低P 点(测站点)水平位移的影响。

(3)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

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为了求得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只需求得监测点(X ,Y )坐标,然后求出不同监测期之间得坐标变化量即可。为求得监测点的坐标,应先在建筑物的底部布设控制网,得出各控制点坐标后,在各控制点位置设站,通过前方交会法,得出各监测点的坐标:

1i i i X X X -?=-, 1i i i Y Y Y -?=- (公式3)

i X ?和i Y ?为本次位移量,i X 和i Y 为本期坐标值,1i X -和1i Y -为上期坐标值。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在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可选择坐标轴和建筑物某条边平行,因此,只须计算X ?或Y ?就可确定建筑物水平位移值。

(4)测量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时,可视观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或方向差交会法、导线测量法或近景摄影测量等方向。

(5)对于观测内容较多的大测区或观测点远离稳定地区的测区,宜采用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监测精度应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照表4-1确定。

表4-1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2009-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 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1)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2)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2)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3)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3)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4) 9.图件及表格 (4)

深基坑监测方案

佳惠·中央商厦 深基坑工程沉降、位移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 (1) 三、基本原则 (2) 四、监测依据 (2) 五、监测项目内容 (2) 六、测试方法原理 (4) 七、监测工作布置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6) 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6) 十、附图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怀化市黄金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建筑用地面积5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812.3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本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总高度为99.900m。本工程位于怀化市迎丰中路与鹤城区太平巷交汇处 本工程由于设计负三层地下室,导致基坑与周边落差较高,最高处近16米,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四周均为居民区,安全风险较大,本基坑工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行,占地面积约13000 m2,设三层地下室,结构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214.96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10.9~211.9m,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标高取-0.30~0.50 m。基坑底标高取边承台底标高(-13.8m),则基坑开挖深度16.80~18.80 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反映:基础以上主要由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粘土岩、灰岩组成。 本工程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地形起伏较小, 本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喷锚网(护壁桩+锚杆+井字梁)为主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为道路和民用建筑。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1、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紧邻怀化市迎丰中路,车流量大,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

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图件及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2) 3.1测点布设 (2) 3.2水平位移观测 (3) 3.3沉降观测 (4) 3.4支护桩内力监测 (4) 3.5锚索内力监测 (6) 3.6水位监测 (6) 3.7深层水平位移 (7) 3.8巡视监测 (8) 4 .监测频率、报警值 (9) 4.1监测频率 (9) 4.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0) 4.3警戒值的确定 (10) 4.4报警 (11) 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1) 5.1基本要求 (11) 5.2当日报表 (12) 5.3阶段性监测报告 (12) 5.4总结报告 (13) 5.5信息反馈 (13) 6.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4) 6.1监测措施、报警 (14) 6.2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5) 7.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5) 7.1进度保证 (15) 7.2修订进度计划 (16)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6) 8.1质量保证措施 (16) 8.2安全保证措施 (16) 9.附件 (17)

1.工程概况 @@@@@@@@@@位于永城市芒砀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9290㎡,项目包括1栋28层公寓楼及5层裙房,主楼为筏板桩基础,裙楼为承台桩基础。本工程内容为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基坑东西长约55m,南北57.3m,基坑开挖深度为8.9-9.8m,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采用“桩锚+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场地北侧邻近一栋现有6层住宅楼,该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下部为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桩深5.5m,桩径400mm,经计算按照本工程±0.00算,桩底标高为-8.0m,搅拌桩伸出建筑外400m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拟建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距离用地红线12.6m,距离住宅楼边线12.8m。靠西侧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围墙1.5m。南北有一污水管道,管道埋深为1.5m,管径700mm,拟移除。北侧拟建一层临建距离地下室外边线6m。 场地西侧临两栋6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埋深2.78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一个一层小作坊;一栋2层的商店,拟建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7.7m,距离建筑物9.5m。西北角处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北侧围墙3.4m,距离南侧已有建筑围墙2.6m。西侧靠中部及偏南部有3个污水井和一个自来水井距离地下室外墙6.0m左右,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东侧为芒砀路,拟建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2.7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5.7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6.0m。中部距离最外轴线14m有一天然气管道,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南侧为光明路,拟建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1.8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3.8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5.0m。中部距离建筑临时围墙9m处位移污水井,埋深大约在1.5m左右。靠西侧有一自来水管道拟移除。 本工程所在场地,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降水。 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基坑开挖影响,基坑一旦出现状况,则会带来严重后果。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安全监测类别定为一级。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_secret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1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依据 三、监测目的 四、监测项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测点布置及埋设要求 七、监测点布置示意附图 八、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九、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十、监测仪器 十一、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及信息反馈. 十二、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按设计要求,***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安全等级为一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1%H,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大于30mm。出入口及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 工法桩,安全等级为二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围护结构

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及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图纸及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站区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1),岩性为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本车站(含折返段)主体结构基底位于(⑥1)粉质粘土。出入口、风道结构基底位于(④ 5)淤泥质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填土、粘性土、粉土及淤泥质土,土质松软,直立性差。 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标准段及大小里程盾构井连续墙底插入⑦6粉土层以下的⑦5⑧1粉质粘性土中。风亭及出入口围护结构为SMW工法桩。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3m~2.1m(高程-0.3m~0.4m),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勘测期间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45m~2.2m(高程约-0.3m~0.5m)。 (三)现场条件 ***站(含折返线段)位于**市**区**道与**路交口以北、***道东侧,站址以西主要为**东里六层住宅(砖混结构),距基坑最近处约15m;站址东北边为**小区六层住宅,距基坑最近处约20m。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1) 四、基坑支护方案 (1)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2) 六、工程地质概要 (2) 七、监测内容 (3) 八、监测频率 (8) 九、测试主要仪器设备...................................... - 11 - 十、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 11 - 十一、监测人员配备........................................ - 14 - 十二、监测资料的提交...................................... - 15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镇江万达广场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1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3 三、监测内容及代表照片4 四、监测实施5 五、测量精度6 六、仪器设备7 七、测量周期7 八、预警报告7 九、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措施8 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应用体会12 一、工程简况 镇江万达广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地处庄泉路东侧,庄泉东路西侧,北府路北侧,黄山南路西。镇江万达广场地块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M,总建筑面积约38.88万平方M,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M,地下面积约8.88万平方M,分为写字楼、公寓、商业及酒店等。公寓由3栋酒店式公寓和商业用房组成,其中公寓31层,面积7.47万平方M,框剪结构;商业用房2—3层,面积4.17万平方M,结构埋深约4M;商务区由2栋写字楼及购物广场构成,2栋写字楼26层,面积5.07万平方M,均为框剪结构;裙房购物广场5层,面积8.57万

平方M,框架结构,结构埋深约10M。酒店区由五星级酒店及商务酒店和独立酒楼及裙房组成,五星级酒店主楼20层,主楼面积为2.14万平方M,酒店裙房为4层,面积1.41万平方,地下二层,商务酒楼为9层,0.78万平方M,独立酒楼为5层,面积为0.42万平方。整体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一层,面积约8.88万平方M。以上拟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4840平方M左右,周长约为1173.8M。基坑开挖深度在4.5到13.7M之间不等,基坑南侧采用悬臂桩的支护形式,基坑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和支护桩加两层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桩形式,桩间挂网喷浆。两侧采用排桩加两层支撑的支护形式,两侧CD、CM、NO及PQ段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其余两段均采用放坡支护形式。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取土的深入,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周围道路动载力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引起基坑的倒塌和对周围道路及管线的破坏。因此应对基坑在开挖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提供基坑及周围附属物的变形数据,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2.2监测依据

(完整版)深基坑监测方案

************工程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2014年10月17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目的及要求 (1) 3、编制依据 (2) 4、工程地质概要 (2) 5、监测内容 (3) 6、监测频率 (7) 7、测量主要仪器设备 (9) 8、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9) 9、监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测资料的提交 (14)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结构形式:***************** 深基坑支护采用如下方案: 1.1 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基坑东侧采用钢筋砼排桩支护,北侧采用锚杆加土钉墙支护(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2、监测目的及要求 2.1.监测目的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力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变形,即使采取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因

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2.深基坑工程监测的要求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中,为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护土体的稳定性,首先要防止破坏或极限状态发生。破坏或极限状态主要表现为静力平行的丧失,或支护结构的构造产生破坏。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的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多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支护结构物和被支护土体的过大位移将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如果进行周密的监测控制,无疑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3、编制依据: 3.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7) 3.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99) 4、工程地质概要: 4.1本基坑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4.2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障碍物作进一步查明并给予清除,以确保围护体和坑内加固等正常施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方案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六、施工准备 七、施工方法 八、监控量测 九、进度保证措施 十、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 上,为本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 ㈠地质勘察报告 ㈡施工总平面位置图 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㈣《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2002) 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㈥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XXA-01地块2#、3#、4#厂房及金钱豹深基坑支护工程地处XX市XX区XX XX街及XX大道合围地段。主要支护、开挖2#厂房东侧、3#厂房西侧和南侧及4#厂房西侧和北侧。基坑周长469m基坑开挖深12.7m。详见护壁桩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重要的地下管网、管线。 ㈡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位于XX市XX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岗阜状平原,拟建场地地型较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纪冲堆积物。 根据地质报告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共分8层土,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按照岩土成因、结构、性质综合划分7层,对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第(1)层:杂填,层底埋深0.3 -1.9米。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混有少量建筑垃圾。 第(2)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8?6.0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3)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4.7?8.0米。黄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总包版)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

————————————————————————————————作者:————————————————————————————————日期:

术措施--- 宁波站基坑及地铁二号线铁路南站站 监控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基坑工程概况 宁波南站站房改造工程位于宁波站既有站场内。里程范围为K146+904~K147+028;站房共设3层,地下1层,地上两层。地铁2号线车站位于国铁车站下方为地下二层,与车站走向一致呈南北走向,属宁波火车站的地下交通配套工程,与国铁车站一体化共建。如图1-1所示,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现火车南站,北侧为现火车站南站北广场,北广场北侧为南站西路;场地南侧隔永达路为宁波市盆景园,东西侧均为现有铁路轨道。2号线车站位于火车站(地下一层)南北联系通廊的地下,呈南北走向。2号线有效站台位于国铁站场中心,2号线站台中心线轨面相对标高为-21.25m。

技术措施--- 图1 铁路南站站位置图 2号线铁路南站设置在铁路南站下方,为33.3米宽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车站上方为国铁出站厅,即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标准段为四柱五跨砼框架式结构,地铁车站结构外包宽度为43.7m,站中心底板埋设为21.16m,车站净长为249m。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18.9~24m。二号线宁波南站共设置出入口4座,风亭8座。并与规划中的地铁四号线换乘。 1.2地质状况 1.2.1工程地质 ①1层:填土(meQ) 杂色,以灰黄色为主,松散~稍密,成分杂,主要由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局部混少量建筑垃圾,碎块石大小混杂,均一性差。碎块石径一般

深基坑监测方案

深基坑监测方案

xx工程 监 测 方 案 监测单位: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xx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写: 方案校核: 方案审核: 技术负责: 监测单位:xx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基坑监测目的及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监测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基坑监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监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周边环境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支撑结构体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竖向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现场目视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监测频率及报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监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管道施工,管线桩号长度约3.48km,拟分段施工,每段150米,管线基坑设计宽度2米,设计开挖深度最大5.8米。安全等级一级。根据现行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在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求对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三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作连续监测。 二、监测方案设计依据 (一)本工程监测执行如下规范规程: 1、本项目设计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标准; 3、《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广东省标准; 4、《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B 02-98,广州市标准;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9,行业标准。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GB50497-2009) 根据设计要求,各监测项目及数量详如下: (二)管道监测设置 序号观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1管线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350点观测点距20米 2管线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土体测斜350孔观测点距20米,深度为15~20米 3管线基坑外地下水位350孔观测点距20米,深度为15米 4民用建筑物沉降12点 525点 6 三、监测技术要求 (一)点位布施 1、平面控制点设置 平面控制网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平面控制网(3点)。平面控制点做法:埋设反射棱镜。 2、水准基点设置 水准基点即高程起算点,埋设于基坑影响范围之外。 水准基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首层柱上,被选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必须采用桩基础,并已建成多年,沉降已经稳定。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独立高程网(3点)。水准基点做法见大样图。 3、监测点(孔)埋设 (二)管道部分 1、管线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埋设 设置监测点500个。做法:混凝土初凝前埋入Φ18钢筋,在露出地面的钢筋上焊接50×50×3钢板,钢板上粘贴LEICA反射片。并利用顶部突出的钢筋,打磨圆滑后作为沉降观测点。 2、管线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土体测斜孔埋设 共设置500孔。孔位距支护结构1~2m,钻孔口径为130mm,孔深约为20m,终孔后,下入测斜管,孔壁回填细砂。做法详见”测斜孔大样图”。 3、管线基坑外地下水位观测孔埋设

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

关于转发和实施《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4年初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4]3号),该文件即将于2014 年6月1日起实施。 通知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具备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单 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并在设计文件上加盖注册章。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明确施工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点数量及位置、监测控制值和报警值等技术要求。 自本通知发布后,分公司及项目部应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审核分包单位上报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后上报集团公司技术部,否则不予审核和备案。 特此通知。 附: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4]3号)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 2014年5月30日 附件: 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 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 京建法〔2014〕3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分局,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规划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以下简称“深基坑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确保深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的通知》(建市〔2013〕9号)、《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等规定,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设单位应依法选择具备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深基坑工程设计,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并在设计文件上加盖注册章。 二、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制定包括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所需费用。 三、建设单位应依法选择具备工程勘察综合资质或同时具备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和工程测量两方面资质的单位,对深基坑工程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第三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应符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2007)中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京建发〔2013〕435号)的要求。 四、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明确施工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点数量及位置、监测控制值和报警值等技术要求。 五、深基坑工程设计等应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深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应符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 六、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第三方监测数据和报告负责。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勘察资料、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中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京建发〔2013〕435号)、监测合同及相关规范标准等编制第三方监测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开展监测和巡视工作;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发现异常时,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施施工工监监测测方方案案 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为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做到信息化安全施工,必须对地表、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通过监控量测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了解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 2仪器选择和精度要求 1、基坑位移监测采用拓普康TKS-202全站仪,精度2秒。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2、沉降观测使用徕卡N2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及2米铟钢水准标尺。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 。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 二等 DS0.5 ≤30m ≤1.0m ≤0.5m >0.3m 项目 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

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3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3.1监测项目 1、本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执行。 2、本次监测可分为基坑工程主体监测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监测,施工监测项目和内容有: 3、水位观测、钢筋应力等监测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3.2监测控制标准 1、基坑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 2、水位变化控制标准为:要求水位变化值累计值不大于1m或每天变化值不大于0.50m。 4基准点、监测点的布置与保护 4.1基准点、监测点布置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万达广场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1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2 三、监测容及代表照片3 四、监测实施3 五、测量精度4 六、仪器设备5 七、测量周期5 八、预警报告5 九、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措施6 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应用体会9 一、工程简况 万达广场位于市润州区,地处庄泉路东侧,庄泉东路西侧,北府路北侧,南路西。万达广场地块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M,总建筑面积约38.88万平方M,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M,地下面积约8.88万平方M,分为写字楼、公寓、商业及酒店等。公寓由3栋酒店式公寓和商业用房组成,其中公寓31层,面积7.47万平方M,框剪结构;商业用房2—3层,面积4.17万平方M,结构埋深约4M;商务区由2栋写字楼及购物广场构成,2栋写字楼26层,面积5.07万平方M,均为框剪结构;裙房购物广场5层,面积8.57万平方M,框架结构,结构埋深约10M。酒店区由五星级酒店及商务酒店和独立酒楼及裙房组成,五星级酒店主楼20层,主楼面积为2.14万平方M,酒店裙房为4层,面积1.41万平方,地下二层,商务酒楼为9层,0.78万平方M,独立酒楼为5层,面积为0.42万平方。整体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一层,面积约8.88万平方M。以上拟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4840平方M左右,周长约为1173.8M。基坑

开挖深度在4.5到13.7M之间不等,基坑南侧采用悬臂桩的支护形式,基坑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和支护桩加两层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桩形式,桩间挂网喷浆。两侧采用排桩加两层支撑的支护形式,两侧CD、CM、NO及PQ段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其余两段均采用放坡支护形式。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取土的深入,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周围道路动载力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的围,会引起基坑的倒塌和对周围道路及管线的破坏。因此应对基坑在开挖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提供基坑及周围附属物的变形数据,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2.2监测依据 2.3监测原则 基坑开挖是基坑卸荷过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同时也引起围护墙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位移和因此产生的墙外侧土体的位移,基坑变形包括维护墙的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围地层位移等,加强基坑在开挖期间的监测工作可以保证基坑及周围附属设施的安全,并可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本工程自身特点和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监测方案按以下原则进行。 1、设置的监测容及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及各有关规要求,并能客观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及基坑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 2、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设备、频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监测数据,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施工要求。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深基坑工程 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0年10月19日以佛建质〔2010〕7号 发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为加强我市深基坑工程的监测管理,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有效防止深基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等有关法规、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项目,其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专业监测管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委托,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本办法所指的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 三、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按照工程“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深基坑工程自身结构稳定及周边环境变形的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 四、第三方监测单位、人员及设备管理要点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为具备建筑测量CMA计量认证资格并具有独立法人的监测单位,且不得与其所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深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时,第三方监测单位还应当具有岩土工程资质或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第三方监测单位人员、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技术、管理和监测人员,应是本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保的在职员工。 (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土木工程或岩土工程高级职称并具有从事建设工程监测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监测技术人员应具备省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建筑变形测量培训合格证;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并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监测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 (三)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监测范围和精度要求,并定期经具备CMA计量认证资格的机构实施检定和标定。 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文确认,并上网公布。 五、第三方监测管理要点 (一)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其深基坑工程实施第三方监测,并签订监测委托合同。 (二)承担监测任务的监测单位必须制定该工程的深基坑监测方案,深基坑监测方案应按照基坑设计文件、《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制定,并满足基坑施工的实际需要。按规范要求应组织专家论证的监测方案,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三)监测方案应提交工程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该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共同论证审定,并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XXXXXX项目 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地址: 武汉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20年7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项目概况 (1) 2.周边环境 (2)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 第二章、监测思路 (5) 1.监测目的 (5) 2.监测依据 (5) 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6) 第三章、监测技术方案 (7) 1.监测项目 (7) 2.监测点的布设 (8) 3.监测分项技术要求 (9) 3.1目测巡视 (9) 3.2水平位移监测 (10) 3.3竖向位移监测 (10) 3.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1) 3.5支撑轴力监测 (12) 3.6支护桩内力监测 (13) 3.7分层沉降观测 (13) 3.8土压力监测 (14) 3.9地下水位监测 (14) 4.监测仪器 (15) 5.监测频率及预警办法 (16) 5.1监测频率 (16) 5.2监测预警办法 (17) 5.3监测进度安排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20) 6.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2) 6.1监测成果 (22) 6.2监测报告及其编制 (23) 6.3监测工作响应流程 (23) 第四章、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24) 1.监测机构的设置 (24) 2.主要监测人员配备 (25) 3.拟建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25) 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6) 第五章、监测应急措施 (27) 1.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27) 2.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28) 3.应急措施 (29) 4.特殊气候应急管理 (30) 第六章、附件 (31) 监测点布置图 (31)

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深基坑监测 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3) 3.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3) 3.1测点布设 (3) 3.2水平位移观测 (4) 3.3沉降观测 (5) 3.4支护桩内力监测 (6) 3.5锚索内力监测 (8) 3.6水位监测 (9) 3.7深层水平位移 (10) 3.8巡视监测 (11) 4 .监测频率、报警值 (13) 4.1监测频率 (13) 4.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4) 4.3警戒值的确定 (14) 4.4报警 (16) 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6) 5.1基本要求 (16) 5.2当日报表 (17) 5.3阶段性监测报告 (18) 5.4总结报告 (19) 5.5信息反馈 (19) 6.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20) 6.1监测措施、报警 (20)

6.2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22) 7.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23) 7.1进度保证 (23) 7.2修订进度计划 (23)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24) 8.1质量保证措施 (24) 8.2安全保证措施 (24) 9.附件 (26)

1.工程概况 @@@@@@@@@@位于永城市芒砀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9290㎡,项目包括1栋28层公寓楼及5层裙房,主楼为筏板桩基础,裙楼为承台桩基础。本工程内容为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基坑东西长约55m,南北57.3m,基坑开挖深度为8.9-9.8m,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采用“桩锚+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场地北侧邻近一栋现有6层住宅楼,该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下部为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桩深5.5m,桩径400mm,经计算按照本工程±0.00算,桩底标高为-8.0m,搅拌桩伸出建筑外400m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拟建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距离用地红线12.6m,距离住宅楼边线12.8m。靠西侧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围墙1.5m。南北有一污水管道,管道埋深为1.5m,管径700mm,拟移除。北侧拟建一层临建距离地下室外边线6m。 场地西侧临两栋6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埋深2.78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一个一层小作坊;一栋2层的商店,拟建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7.7m,距离建筑物9.5m。西北角处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北侧围墙3.4m,距离南侧已有建筑围墙2.6m。西侧靠中部及偏南部有3个污水井和一个自来水井距离地下室外墙6.0m左右,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