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概述

一、单选题

1.A 2.E 3.D 4.A 5.B 6.A 7.B 8.D 9.E

10.C 11.E 12.A 13.C

二、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超敏反应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恶性肿瘤

三、名词解释

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物质,对自身成分产生耐受,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

四、简答题

1.简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其生理表现和病理表现。

基本功能生理性表现病理性(异常)表现

免疫防御抵御、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产物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损伤细胞,自身成分耐受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等恶性肿瘤

2. 试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及主要参与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先天性,可遗传,相对稳定;作用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是:后天获得,不可遗传;作用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主要参与细胞有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第二节抗原

一、单选题

1.D 2.A 3.B 4.E 5.B 6.B 7.A 8.E 9.A

10.D 11.C 12.E 13.C

二、填空题

1.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

2.免疫反应(抗原)免疫原

3.异物性大分子量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其他因素(机体因素和免疫方式)

4.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自身成分改变或修饰

5.红细胞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6.HLA复合体(基因)HLA抗原(分子)

三、名词解释

(1)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指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3)完全抗原: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4)抗原决定基/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6)交叉反应:共同抗原中任一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共同抗原中其他抗原发生的反应。

(7)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间的共同抗原。

(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条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9)肿瘤特异性抗原(并举例):某种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抗原。如人黑色素瘤及结肠癌的抗原。

(10)肿瘤相关抗原(并举例):非肿瘤细胞特有的抗原,正常细胞也可表达,但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高。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

四、简答题

1.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及其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为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为半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完全抗原。

2.外毒素和类毒素有何主要区别?

外毒素是蛋白质,免疫原性强,毒性强,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类毒素是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作为人工预防接种制剂。

3.动物免疫血清对于人的两重性表现在哪里?人接种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应注意什么?

(1)特异性抗体:在人体内可中和相应外毒素,防治疾病。

(2)异种抗原:可刺激人的机体产生抗动物免疫血清的抗体,致超敏反应。临床上应用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马抗毒素)必须防止发生超敏反应。

4.简述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HLA配型与器官移植是否存活密切相关,供体存活率:同卵双生>同胞>亲属>非亲属。

(2)某些特定HLA型别与某些疾病相关,例:B-27与强直性脊椎炎(AS)呈强阳性关联

(3)HLA表达异常可能引发某些疾病,如肿瘤细胞Ⅰ类分子异常低下,从而逃避机体免疫的攻击,发展成肿瘤;机体细胞的异常表达HLAⅡ类分子,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病。

(4)HLA型别鉴定运用于法医学,如亲子鉴定、身份鉴定。

第三节免疫系统

一、单选题

1.B 2.B 3.D 4.D 5.E 6.C

二、填空题

1.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3.骨髓胸腺骨髓

4.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5.T细胞致敏淋巴细胞B细胞抗体

6.IgG IgA IgM IgE IgD

7.重链(H链)轻链(L链)

8.IgM IgG SIgA

9.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脂多糖/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细胞毒、溶菌、杀菌作用调理和免疫黏附趋化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补体激肽10.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三、名词解释

1.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并能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B细胞。

2.抗体(Ab):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Ig),能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3.补体系统: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正常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

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经刺激后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其主要作用为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

1.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各包括哪些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功能:成熟T细胞、B细胞等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2.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各器官主要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功能为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其中,骨髓的主要功能为:⑴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源的场所;⑵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胸腺的主要功能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简述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各器官主要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为成熟T细胞、B细胞等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其中,淋巴结和脾脏还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并分别对淋巴液和血液里的异物有滤过作用;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第四节免疫应答

一、单选题

二、名词解释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APC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并提呈给T、B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发生一系列反应,最后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三、填空题

1.抗原识别(感应)活化、增殖、分化(反应)效应

2.体液细胞

四、简答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的基本过程。

(1)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

(2)活化、增殖、分化阶段(反应阶段):特异性T、B细胞活化后,扩增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效应(或致敏)T细胞和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通过若干种机制消灭排除抗原。

第六节免疫学防治

一、单选题

1.A 2.C 3.B 4.D

1.人工主动免疫:给机体接种疫苗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如灭活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等。

2.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抗体等制剂,使机体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如抗毒素,人丙种球蛋白,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

三、填空题

1.灭活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

2、抗毒素正常人丙种球蛋白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

四、简答题

1.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或输入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动物免疫血清)

免疫力产生时间慢,接种后1~4周产生快,输注后立即产生

免疫力维持时间长,半年至数年短,2~3周

用途主要用于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