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再一次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他从高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

学习他的事迹后,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我为家乡云南养育了杨善洲这样的党的好干部而自豪和骄傲,同时,作为杨善洲家乡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他“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

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教育活动,能够教育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理论、路线、纲领;能够促使广大党员用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被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接受;能够保证党员先进性这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带领群众去奋斗,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通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1

学习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1 近来,通过学习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我深刻认识到,杨学峰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诠释了一名基层民警的人生价值。 伟大的人格、光辉的人性在杨雪峰同志身上得到充分展现,这其中有三点让我深受教育。 一是杨雪峰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经常说要学政治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党员我们有时仅仅把这当作是一种政治要求,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没有将之作为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 杨雪峰同志能够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证明他在内心早就做好了为人民为事业献身的准备,所以才能以一种本能反应自然表现出来,证明他确实没有忘却入党的初心,证明他确实将党和人民深藏在心中。 学习杨雪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员意识,时刻准备着,随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牺牲。 二是杨雪峰同志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杨雪峰同志始终扎根基层一线,把事业当成报效国家的平台,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长期加班加点。杨雪峰同志的这种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了爱岗敬业的典范。

学习杨雪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以事业为重,自觉将个人工作与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抵制各种诱惑,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努力在党安排的岗位上,倾尽绵薄之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杨雪峰同志在执法过程中注重人性化,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他帮走失儿童找到父母,帮生活困难的违法驾驶员交罚款,为违法驾驶”;摩的”老人买汽车票,挨家挨户送小学生回家等等,被群众亲切称为“暖警”。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简单,但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很难。杨雪峰同志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是他纯洁党性的自然流露,是他心系群众的朴素情怀,这些正是他关键时刻冲出来,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学习杨雪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当载舟之水,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扑下身子,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我们前行的方向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学习资料】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资料】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上)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

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传承遗志实现新作为

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传承遗志实现新作为 【内容摘要】 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杨雪峰的事迹,让我们心生敬佩,7月中旬,杨雪峰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xx,在他的妻子、战友、记者以及服务对象的讲述中,一个平凡而又伟大、有血有肉的杨雪峰在我们心中站立起来,我已经在社区一线工作13年了,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单位。 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传承遗志实现新作为杨雪峰的事迹,让我们心生敬佩。这次杨雪峰获得“时代楷模”称号,我们及时组织干部群众观看了发布仪式,大家都表示要缅怀英雄、学习英雄,在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 7月中旬,杨雪峰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xx,在他的妻子、战友、记者以及服务对象的讲述中,一个平凡而又伟大、有血有肉的杨雪峰在我们心中站立起来。当天听完报告会,我回到社区就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大家都明确表态,要学好杨雪峰的事迹,做好服务居民的工作。下午,全体社区干部到小区开展入户工作,又为居民群众面对面宣讲杨雪峰事迹。59岁的居民浦茵听

完杨雪峰的事迹报告会,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还泣不成声,她说,“以前在路上看到交巡警指挥交通时都是不苟言笑,甚至冷冰冰,没想到他为群众做了这么多实事好事,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誉,这也改变了我们对交巡警的偏见。” 我已经在社区一线工作13年了。从xx年的西部志愿者到xx年我以社区书记身份优选考上公务员,继续为基层群众服务。我要学习杨雪峰扎根基层、忠实履职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人民情怀,把上级交办的民生实事做实,把服务群众的小事琐事做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居民群众舒心,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单位。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杨雪峰“时代楷模”精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明环境,提高社区居民道德素养。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 他不仅会被我们记一段时间,而且会被我们记一辈子。 一段时间来,有一个人的名字被我们深深铭记,上至中央高层领导, 下至基层普通党员,都在传诵他的“一辈子”精神,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 我们、感染着我们。他,就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那“清贫 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传奇人生和感人事迹,让我们在泪 水中见证了一种“伟大”,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信念 党旗凝聚无穷力量,信念锻铸坚强意志。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 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 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是人 生的“总开关”。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彩云烟站职工始终保持 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时刻以为烟草事业、为“卷烟上水平”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的理想信念主导自己的思想, 我们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就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能有效避免走弯路和犯错误。在方向的引领下,在 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能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不为谋求 局部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就能秉承“利国为上、惠民为宗、至爱为怀、

大成为志”的理念,创造价值、奉献国家,普惠烟农、服务客户,热爱烟草、成就事业、开创未来。就能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突出对烟农的优质 服务,突出对社会的真情回报。就能坚持“稳定规模、优化布局、主攻质量、突出特色”的发展方针,以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中心,以骨 干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走“品牌引导特色,生 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支撑特色,质量稳定特色”的烟叶发展 道路,升华彩云烟叶的品牌。 在事业的峰峦上,有辛勤的汗水流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 血闪光。在师宗彩云烟站有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站长万家培。他用 踏踏实实的脚步,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他曾说过:职工是亲人,烟农也是 亲人 站长人如其名,从接触到他的第一天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烟 农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们的辛勤劳作才换来我们快速发展的今天。”他每天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让农民通过种烟尽快致富。 他每天最早来到单位安排各项工作但却是最晚走的一个。每天他都要 走街串户,宣传种植烤烟的相关政策和种烟的好处,了解烟农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工作中万站长认真落实烤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他把烟农利益 看得至高无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 他的足迹。20XX年,全国范围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旱,时间恰逢初春,严 重威胁到烟草种植的问题,那段时间,站长总是到烟民家中一户户,一家 家的串门,了解他们在生活和生活上的难处,在生产上的困难,立即向上

推荐-观看 杨善洲 影片心得体会2篇 精品

观看杨善洲影片心得体会2篇 9月17日,我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 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观看影片后,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从老书记杨善洲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党性修养,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为群众办事。真正做到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是一个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作为新时期的包村干部,我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

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再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一切的精神。观影活动后,我对杨善洲的事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触动,通过学习我有如下的认识: 一、认识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并且能带领群众去奋斗,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二、通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包村干部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从事市容园林工作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 热爱市容园林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

学习许用开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许用开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优秀共产党员许用开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许用开同志从警30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为服务一方群众,保护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贡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一名公安民警牢记宗旨、坚定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许用开同志是勤奋敬业、岗位立功的模范,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对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我决心要向许用开同志学习,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埋头苦干,一心为民,推进我们公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加强大。 一、学习许用开同志,牢记党的宗旨,为党为人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航向标。许用开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工作热情,有一种拼劲,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许用开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视岗位和职业为生命,视服从组织安排为天职。他淡泊名利,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毫无怨言。他身患多种疾病,自然以顽强的毅力带病工作,直到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学习他,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积极投身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努力向上,锐意进取,交出一份让党、让国家、让人民满意的工作成绩单。 二、学习许用开同志,树立为政清廉、乐于奉献、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 许用开的事迹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为政清廉,乐于奉献,不断创新。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工作中要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秉公办事,不为人情、金钱、权势所动。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两篇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两篇 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在读了“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这一本书后,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全书学习时代楷模的风采,令人无比振奋和自豪。 我的心灵被一个老人深深震撼。那一双深邃透彻、炯炯有神的眼睛,对党和人民充满了信任、热爱和无限地忠诚;瘦弱的身材更是映照出他坚强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拄杖上的那双手苍劲有力;朴素的衣着下,蕴涵着一颗清廉公正、一心为民的滚烫的心;他的身后,是茂盛葱郁的大亮山……他,就是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读到过这么一段文字:“后代观察我们的标准只有两条:作为与 纯洁。因为后代得知,我们处在一个繁荣而污浊的时代。于是,纯洁与作为成为我们给予未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遗产。”透过杨善洲学习,我对这段文字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和解读。他终身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用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崇高精神,向我们深刻阐释了什么是我们应该保持的纯洁、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作为。

要经得起考验,甘于奉献。“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却真实地映照了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做到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境界。杨善洲选择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我们从中应该感悟到,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责任。在我们的工作经历中,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坦然面对和接受各种考验,正确对待个人荣辱得失,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奉献人民。 要沉得下身子,甘于平凡。杨善洲同志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 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 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xx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 23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 甸县林业局。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杨善洲同志却把它当做一件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来做。在杨善洲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为党的事业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本色,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学习胡国运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习胡国运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习胡国运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弹指之间,年届五十……敬畏法律,坚守底线;力求公平,不欺弱势。”5年前,胡国运回顾自己的法官生涯时这样总结。春蚕丝尽,红烛泪干。胡国运33年司法生涯,25年坚守审判一线,办案逾千件,无一错案。人们自发深情地缅怀、追思他,称赞他饱含为民情怀,不舍公平正义。 在江西,胡国运是公认的民商事审判专家,办案的严谨细致出了名。在胡国运担任民一庭庭长时接手了一起大气污染纠纷案,一审法院在环境侵权损失数额难以鉴定的情况下,酌情判决污染者赔偿,受损方因数额过低而选择上诉。面对这起此前没有先例的新型环境污染案,胡国运调阅案卷后提出,一审在环境侵权损失数额难以鉴定的情况下判决赔偿金额过低,实质上是环境案件普遍存在的“取证难”问题所致。法庭可以根据当地林业部门在污染后提供的调查表,就污染苗木受损情况开展市场调查,从而计算损失额度,作为判决依据。“我们有理有据地将污染造成的损失计算出来,终于让双方服判。”当时的合议庭成员陈幸欢说。这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典型参考案例,判决书获评全国法院优秀环境裁判文书一等奖。 “判决里的一字一句一个标点,都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家企业的命运。”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胡国运

同志一生都在法院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一直坚守法律底线,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在自己办理的每一件案件中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他用自身的素质魅力向社会展现了一个当代号法官的形象和高尚品格,也向我们每一个法律工作者树立了新时代、新时期的好法官形象。我们要以胡国运同志为榜样,用“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勇于干事,干实事,干好事,敢担当。 他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体,总想着他们的悲欢苦痛。对待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他耐心倾听,细心解释,让当事人输赢皆服,对待同事和下属,他是传帮带的好老师,是勇挑重担,有担当的好领导,对待亲朋好友的求情,他是宁愿得罪人也不得罪法律的“无情人”。胡国运时常对民一庭的法官说,我们每一次审判都连接着社会的神经,关系着法治的进步。法官不仅要做好个案的裁判,更要通过司法的力量去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作为一名法官,胡国运始终没有忘记人民赋予的使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在面对疑难案件的时候,秉承着一股“匠心”精神,仔细地“雕琢”每一个案件。 学习胡国运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2020年5月6日,人民的好法官胡国运同志倒在了办公室,因公殉职。他的先进事迹,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人民的好法官,他的优秀品格,是我们法院所有干警的学习榜样。 一、清贫刻苦,唯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 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 推荐阅读:演讲稿:以杨善洲为镜子 href="/yanjiang/html/yanjiang_20XX041 6100408_" target=_self>学习杨善洲精神演讲稿:以杨善洲为镜子 原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20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XX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XX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

杨雪峰“十佳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加格达奇区“十佳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记加格达奇区交通运输局杨雪峰同志 杨雪峰,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2年10月10日出生,1999年12月应征武警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警察支队,服役期间,各项训练成绩优异,工作突出,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一次。2010年7月转业,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交通运输局科员。 作为林区一名平凡的交通运输战线的管理者,从事的是确保民众出行安全和便捷的服务者,他生于这片土地,热爱家乡父老乡亲,唯有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一、心系交通,信念坚定 作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宗旨,热爱交通管理事业。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深入领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能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思想上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政治上始终如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动上联系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思想素质高,顾全大局,忘我尽职,恪

守职业道德;品行端正,热情真诚,秉性正直,和同志坦诚团结,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他严格要求自己,结合经济形势迅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管理者的高要求,虚心求教,不遗余力地探索;多途径、多方式获取各类管理的实用信息,储备管理资源;自觉锤炼,尽快提升岗位业务管理能力。在交通局人手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完满地胜任加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路“三乱”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建设、公交管理、后勤管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森林防火、公路建设前期动迁等各项事务。在真抓实管的同时丰富管理经验;密切联系工作实际,行动快,落实到位,积极主动,确保高效完成交通局整体工作部署。 善于思考,既“管”又“理”。在公交管理、后勤管理中勤动脑,梳理线索,及时汇总统计,进行科学量化管理;经他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为基层单位建立健全了管理台账,保证了全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营,为实现加区交通系统多年来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提供了保障;在管理公交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业务,多渠道了解更多司乘现况,换位思考,妥善解决乘客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各种摩擦和不快,顺利搭建互谅体恤的氛围,受到司机和乘客朋友的好评,在实践磨炼中也

杨善洲先进事迹及个人简介

《杨善洲先进事迹及个人简介》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最近,我收看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我感触很深。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位于施甸县城西北边,距县城60多公里的大亮山,平均海拔2600多米。在这里你看不到一点树木的影子,只有一望无际的荒凉和空旷。杨善洲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林场实现他的绿色的梦想?一个曾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深情地回忆说,杨善洲在施甸县当县委书记时曾徒步在大亮山走了20多天,大亮山的荒凉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栽树,不然永远也富不起来。退休前他两次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当地农民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要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用他60岁以后的生命建立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 一是要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 二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

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三篇

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范文一 张贵斌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范文二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2017年,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

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追忆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缅怀他的高尚品质,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刚才,5位报告团成员为我们作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报告,再次把杨善洲同志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杨善洲同志的亲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对报告团成员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是省委作出的一项决定,也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学习宣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

志对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杨善洲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并指出要将杨善洲同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前一段时间,全省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杨善洲,创先进、争优秀,有力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央已把杨善洲同志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下一步将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先进典型出在云南,云南的学习活动更要形成声势。我们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掀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热潮,努力把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贯穿于云南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工作常态,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在创先争优中不断前进。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之所以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就是因为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杨善洲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以自己的实际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XX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XX年被评为全

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XX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XX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第二篇: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27—2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