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瓦解。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事实的力量,并以事实的力量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视。所以说,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二)把握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其中什么是细节,真实到什么程度,整体情况如何等,由于对新闻真实度的把握

和认识上的偏差,就造成了失实报道。对于新闻真实度认识的偏差及对它的讨论,是现在新闻界普遍存在而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严重问题,归结起来,这种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偏差一:将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进行报道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以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比如说,国际上某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报道的事实明显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国家利益使我们在报道的角度上可以有所斟酌,但并不等于可以用自己选择的事实去叠加出错误的结果,造成读者对形势的混乱认识。

偏差二:以偏代全,真实的现象不能反映真实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化。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我们所要求的新闻真实,就是为了达到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新闻报道缺少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在报道一件事件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忽视本质和主流,忽视整体。如社会上曾一度流行“下海”现象:政府官员弃官经商、大学教授投笔从商、工厂职工辞职经商……对这些现象进行报道,首先要分清其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大趋势?是否多数人都准备这样做?在分清之后,再选择合理的报道量与报道方式。

偏差三: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造成整体报道效果的偏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但这并不等于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尤其在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的报道中,这点更值得注意。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将其暴露于公众,这是新闻媒介的社会作用之一,是媒介自觉履行自己的“环境守望”职责。这类报道应以揭露丑陋现象的发生原因、后果危害为主要目的,而对其过程应以概述为宜,否则,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三、虚假新闻频出的原因

虚假新闻危害甚多,首先它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以下是对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阐述:

(一)媒体竞争激烈。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的媒体数量急剧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竭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驱使。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一些媒体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灵活现。另一方面,一些记者编辑为了能够获奖,提

高个人地位和声誉,为晋级提升铺垫道路,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例如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以及近年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和《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照片造假事件等,均属此类。

(三)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这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新闻采编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传播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储备,当然就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采编队伍职业道德水准整体下滑。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是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他们大多数人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因而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效应”,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严重危害社会和受众,损害媒体公信力。《纸馅包子》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力量既源于事实,也源于公众的信念,虚假新闻既践踏了事实又嘲弄了公众的信念,即使能一时蒙蔽公众,最终却逃不脱公众的惩罚。每一位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形势,应保持怎样的工作作风,怎样增强政治和导向意识?如何辨别、判断来自方方面面信息的真实程度,敲定事实的细节,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呢?

第一,要保证新闻来源是真实的。每一位记者写报道都不能凭空捏造,应特别注重新闻的来源,而且需要明确新闻来源是真实可信的。所以,记者在选取新闻来源时要坚守新闻核实原则,不能为了追求时效性而不顾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之间没有可比性,要从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

第二,搞好调查研究,报道中的各个要素必须真实,避免言过其实。调查研究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获取事实真相的法宝。搞好调查研究需要“四到”:脚到、眼到、耳到、心到。要客观公正,不夸大、不掩盖事实。新闻报道的5W和1个H必须真实,写作要认真,语言要准确,表述要确切,用词要恰当。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新闻专业素养教育。新闻从业者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忠诚于党,取信于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第四,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当假新闻被揭露,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对于造假始作俑者,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这样的轻微处理既不治标,也不治本。这种对虚假新闻监督和惩戒机制的缺失,其结果必将导致

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助长了新闻造假之风气。因此,杜绝虚假新闻,既要依赖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以此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正确与否,会直接反映到新闻报道中。不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或偏离事实本质的结论,新闻报道也必然不能完全体现真实性原则。因此,新闻真实要忠实地反映外部事物,做到不走样。要二是不单纯满足于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善于在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基本趋势和主流,做到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的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北京:高等学院出版社,2005.

[2]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3]李希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一节实事求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第一,一切新闻报道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它们的真假优劣无不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 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唯心论者强调:新闻是“性质”本身。“时宜性”、“公告性”、“趣味性”。 ●捏造事实: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凭空虚构。 ●玩弄事实:不按事物本来面目进行报道,或夸大,或缩小。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实际,而且还要能动地指导实际;不仅 ●要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外部状况,而且还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反映事物的内在本 ●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现象,个别方面,而且还要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总和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揭示事实的真相和客观世界的真相。 ●新闻真实包含双重含义:总体真实、具体真实 ●具体真实: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 ●总体真实: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 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1985年6月27日上海造漆厂特大火灾 ●上海电视台14条新闻:第一部分是反映灭火的,13条。第二部分是分析起火原 因的,只有1条。 ●三、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切 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反映事实真相;必须讲真话,讲真理,有识别真伪的能力,敢于为真理而斗争。 ●列宁:绝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毛泽东: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 学态度。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 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 ●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 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我们认为,真实性含义的基本之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 合。包括三个方面要求: ●第一,新闻事实完全真实 ●首先,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思想、言语、行动、引用材 料以及一切细节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准确无误,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向壁虚构。 ●其次,新闻报道的概括事实必须真实。 ●第二,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要完全一致。 ●列宁《统计学和社会学咋》: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 和玩弄事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假新闻现象,探讨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内涵,新闻真实性缺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标签:新闻;新闻记者;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觉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和神圣职责。然而,这些本应烂熟于心的基本常识却不时被一些新闻从业者淡忘。 新闻真实的背面是新闻失实。新闻失实包含整体失实和部分失实两种情形。整体失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彻头彻尾的虚假新闻,它是因某种功利驱使而故意失实,是“冷静的头脑”干的,属于“观点上的撒谎”、“精神意义上的撒谎”〔1〕,不可原谅。这种情形虽影响恶劣,但并不多见。而部分失实则是一种潜在的隐性失实,绝大部分是一种不自觉状态下的行为,它虽接近整体真实却又存在部分失真之嫌,此种情形虽危害不大却时常可见。 一、新闻真实的哲学解读 新闻真实,即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客观、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2〕,必须严格遵循“准确的事实”,选择“实事求是的叙述方法”〔3〕。新闻真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个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 个体真实又叫局部真实、微观真实,整体真实亦称总体真实、宏观真实。个体真实是构成整体真实的基础,而整体真实则是对个体真实的总体统领和质的提升,但非简单相加。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仅要求新闻报道既要个体真实,又要整体真实,而且还需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一,新闻报道中的各个元素必须真实可靠。 列宁曾要求任何新闻报道都要做到“绝对准确,没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事实经过再三核对;材料来源可靠,引语和数据准确无误。”〔4〕构成一条新闻报道的要素很多,如果某一元素失真,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这个道理虽容易理解,但操作起来却易出问题。 其二,单个事实要与同类事实具有质的关联度。 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都是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对于任何事物都必须用整体的观点,从它的总联系中去认识它的部分。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新闻照片,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故、领导考察、名人行踪、新生事物等情况的照片,要求主题鲜明、状态逼真、层次清楚、背景真实、构图完整、不作修饰,让人一看到照片就明白照片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其实新闻照片不只是具有新闻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资料和证据资料的价值,因为多年以后如果需要说明当时的情况,照片的证明比文字的解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人相信其真实性。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图象混浊或不清晰。这是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按快门时手抖动或者没有对好焦距就按快门。 二是主题不够鲜明突出。这是不懂拍照要求,不知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拿着相机就乱按快门。 三是没抓到特色的画面。这是不会抓特色画面出现的瞬间,以为只要把人物和景物照下来就行。 四是出现不该有的瑕疵。这是缺乏审美水平,出现打瞌睡、揩鼻子、撒笑、转身等不该有的瑕疵。 五是取景不够端正完整。这是不懂美学要求,出现人物身体残缺、会标歪斜不全,空间比例失调。 要避免以上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熟悉相机操作、明白主题含义、懂得审美构图、善于抓住瞬间就可以了。其中引起图象混浊或不清晰的问题,手抖动可以用双手持机或者使用三角架,尽量保持

身体和手不摇晃;对焦问题需要以看到取景框中图象最清晰为准。主题鲜明突 出的问题,在拍摄前就要明白我们拍摄的意图是什么、需要怎样拍摄或拍摄什么图 片才能表现我们的意图,只要清楚这个问题后就知道该拍什么和不该拍什么了。抓 特色画面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首先找好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然后等特色场景 出现时马上就按下快门,例如需要抓住领导握手、会场鼓掌、发奖接奖状、船舶靠岸、蓝球进圈、比赛开始、举酒碰杯、交换签字文本、剪彩下剪刀等精彩瞬间按下快门,有些场景动作的精彩瞬间非常短暂不到半秒钟就消失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抢抓最佳拍摄时间。例如拍摄女人需要认真注视在她们表情动作最好笑得最灿烂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拔河需要在双方最用力或显示胜负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发奖需要在发奖人将奖状交到领奖人手上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避免瑕疵,就是避 免在照片中出现不该有的动作,例如拍摄会场时需要避免出现有人接电话、吐口 水、打瞌睡、揩鼻子、反脸张望、交头接耳、偏头、撒笑、转身等情况,应该等大 家都坐好,都在集中精力听报告时才按下快门。关于端正,就是说相机必须端正,不 论竖拍正拍都不能出现歪斜(特殊场景除外),可以用取景框中的平行或垂直物体做 参照,要保证该平行的平行该垂直的垂直,不能出现立柱歪大楼偏或桌面斜等情况。关于完整,是说需要使主要的人物或景物完整出现在取景框中,不能出现残缺,特别 是会场的会标和主席台就坐人员不能出现残缺,如果有残缺就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 度来适应,如果景物过大可以调整焦距或移动距离来适应,如果场景宽大显示不完的可以舍弃那些次要的而 保留主要的,保留那些最能体现主题和说明问题的。 第二: 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在拍摄人物新闻事件照片的时候,一定要留心以 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在表现新闻人物互相握手的时候,绝不能有新闻主体人物将一支手插在兜里,另一只和对方握手的现象发生,这是新闻人物对对方的极大不尊重,一定要注意;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富锦电视台韩世峰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之间的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赢得市场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策划,就是在节目制作过程前,设计出栏目或节目的最佳方案。其中包括所有具体细节的策划,比如选题的策划,具体题材的分解,新闻报道形式的设计和同期声人物的确定以及采访问题等相关环节。电视台要想提高节目质量,创作出高品质的节目和栏目,就必须加强总体策划,那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新闻策划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判断新闻报道的策划是否成功,要看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如何。在没有新闻策划的前提下,纵使新闻工作者吃了很多苦,报道也很有艺术性,但却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完全失败的。相反,在报道之前有了充分的策划意识和准备,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样的新闻策划才是成功的。因此,具有相当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报道成功的前提条件。2011年7月份,我们《关注》栏目组获悉富锦市大榆树镇种植的16000亩早大白马铃薯提前上市,收入非常可观。根据这一新闻线索,我们策划制作一期关于种植经济作物的专题节目。在采访前,我们精心策划了各个环节,尤其是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大华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我们从种薯研发、繁育、营销、储存各方面入手,确立了每个采访节点。由点及面,报道了大榆树镇成为富锦当地“经济作物之乡”的可喜成就。节目播出后,富锦各界都对此事非常关注,纷纷来信致电询问相关知识和细节,希望建立相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致富增收提供保障。节目虽小,反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在新闻学原理的小组展示课上,我们选取了近期的热点事件——“八毛门”进行了分析研究。一个出生仅2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深圳新闻网的记者傅大伟首先报道了这一事件,由于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记者为了探求事实真相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发现这八毛钱的开塞露仅仅只是解决暂时性的问题,无论如何婴儿都得接受手术从根本上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这篇《医院要动十万元手术,最终八毛钱治愈》的报道相继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舆论对医院的骂声一片,究其原因全部来自于‘八毛钱’和‘十万元’这一巨大差距的噱头。就新闻本身来说,涉及患者与医生为主体这一医患主题的新闻就容易引起舆论的讨论,虽然,不得不说当今中国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医疗领域环境恶劣,其中固然有部分医生缺乏职业操守的因素,但与庞大的医疗队伍相比毕竟是少数,虽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医患关系中,医生与医院是站在绝对强势的地位上,但不能利用这一敏感话题作为噱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只求其点击量发行量。 在傅大伟记者的本篇报道中,没有涉及任何专家或者医生的观点,仅仅凭借学过一点医的患儿父亲的一面之词与八毛钱十万元价格的悬殊进行报道,甚至引伸出医生利用手术拿提成等无客观事实根据文字。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只是才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并深入调查。 傅大伟记者这篇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只是给这家深圳儿童医院的名誉带来损失,也让许多患儿家长对医院产生怀疑拒绝接受治疗而导致患儿的性命堪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力,也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的本质表现于执笔者的思想、立场和依据真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的与否。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实际采访,了解真正事实,成为客观事实转化成新闻进而传播给大众的中介。客观全面的公开信息,这才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的,新闻缺乏真实,坑害的是整个社会。 很多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报道”,为了吸引受众,博取点击率或关注度,采取断章取义,报道偏颇或是失实,认为媒体有了“独家”就有了立足之本,实则不然,仅仅为了抓住新闻敏感性而用这种缺乏客观依据,背离事实的新闻寻求立足之本,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在本次“八毛门”事件中,傅大伟记者以及其他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其初衷也许是想进行这种舆论监督,能够使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黑暗问题得以曝光,然后促进这类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它的前提是我们对专业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医学毕竟是个专业领域,没有权威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之前,媒体报道不应该妄下结论而误导舆论。 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道德。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守住这一职业道德底线。把握新闻的真实性,肩负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新闻102班晏璟瑜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真实性

浅谈新闻真实性 内容提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克服影响新闻真实性实现的障碍,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真实;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并非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因此,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阐述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向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规范媒体工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上来。新闻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对学生进行新闻真实性教育,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内部,建设和完善新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奖惩的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希望,有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即将踏上这一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国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众多问题表现出来,而“诚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词。无论是食品、药品需要用良心来生产,新闻报道也同样需要良心和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旦失实,必定会给受众生活和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一)客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而所谓“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新闻真实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真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5716140.html, 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意义 作者:丁媛媛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16期 摘要所谓的新闻真实性指的是社会媒体安生立命之本,对于新闻来讲具有本质性的要 求,面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闻作为主管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怎样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成为了新闻实践过程里的主要问题,对于新闻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52-02 0引言 新闻事业一定要依靠真实性进行延续,这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原则。脱离了真实,新闻工作就毫无意义。新闻真实指的是新闻在面对客观事物时,真实的体现、报道,要将事物本来的面目体现出来。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是通过新闻本身的规律进行判断,属于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等传媒获得民心的主要内容。 1当前新闻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失真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新闻行业工作的社会责任逐渐突出,新闻报道的失真变成了当前人们较为重视的内容。当前社会环境使得新闻失真报道的原因有很多,对于新闻报道失真的研究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系统工程。探究使得新闻失真的主要因素包含了社会十分复杂的环境对于新闻报道造成的影响;由于各方力量的影响而使得新闻工作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由于改革开放,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效,新闻行业也在此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心态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转变的过程对于社会物质环境以及精神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新闻行业需要新闻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对待事物的勇气以及对待百姓的诚实性,这也是最为关键、最为基础的行业要求。 1.2新闻理论同时间过程相脱离,舆论空间还需要优化 新闻行业作为一个理论指导同实践验证的融合性较强,大多百姓所关心的社会行业,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当前时期,新闻行业的报道呈现出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对于新闻报道的过程来讲过于重复,这也使得观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具有思维疲劳的不良状况。当前新闻行业给社会以及人们灌输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一定要积极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特点,让新闻行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可以真正意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让百姓真正意识到社会新闻的重要作用。新闻工作人员要以传统新闻

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一致,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像和臆造,那么,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因此,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舆论导向。真实是导向的基本前提,离开真实,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建立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基础上的舆论导向,必然是错误的导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的是正确的参考,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的是错误的参考。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没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也很难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赢得公信力和尊重的基础。那些得到受众欢迎的媒体,都是因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中提高了知名度,赢得受众信任,树立了权威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关于新闻、宣传、文化重要性的名言

关于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1.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 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普利策 2.罪恶、卑鄙和腐败最害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制度都无法与报纸相 比。——普利策 3.我的想法是,使新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普利策 4.电视这一娱乐传媒虽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同时为同一个笑话发笑,却依然让人备受孤独。 ——艾略特 5.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柴静 6.没提示奥运会的最终裁判,我们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个记者满意。——萨马兰奇 7.新文明媒体和文艺作品住不放开对社会种种罪恶的揭露和鞭挞,开始扭转日益败坏的社 会风气。——胡绩伟(人民日报社社长) 8.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达纳(美国记者) 11.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能把 知识从教师传给学生;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言辞能激起最大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不要嘲笑言辞在心理治疗当中的的用途。 ——弗洛伊德 12.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马卡连柯 1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1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毛泽东 15.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 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周恩来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 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恩格斯 7.想得不清楚,说得也不清楚;表达含糊不清,说明思想混乱不堪。——车尔尼雪夫斯基 8.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罗斯) 9.虚伪的真诚,比魔鬼还可怕。(印度) 10.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1.虚伪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因为虚伪本身什么也不是。——格拉宁 1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13.法制铸诚信,诚信创辉煌。---姚录岐 1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浅谈照片的真实性

摄影经验谈:浅谈照片的真实性 发表时间:2009-10-26来源:无忌原创作者:李国强点击数:20301责任编辑:anne 一直以来始终想不明白,也分不清楚什么样子的照片是一张虚假照片,什么样子的照片是一张真实照片? 摆拍:从物理角度讲,一张由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原片,一张用胶片拍摄正常程序冲印的照片就是一张真实的照片吗?显然不是,拍摄过程是可以作假的,摄影者是有趋向性的。摆拍在以前的新闻摄影界是被看不起的,只要是摆的就是假的。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老一辈的摄影工作者。以前我也觉得抓住瞬间才叫真本事,才见真功夫。记得两年前听过曾璜老师的图片编辑课恍然大悟,摆拍不但可行,很多时候是必要,关键是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的有什么目的和动机? 摆拍可以有不同的摆法,怎么摆是合理的怎么摆是作假的?有个定义记得是“新闻照片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原话不记得了),如何区分这个界限,似乎变得比较难! 细细想来,还是需要人性话的判断。不要存在猎奇心理,不要为了拍摄一张画面精彩结构完美的照片,而忽视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协调的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往往很重要。 后期处理:上面谈到的是摆拍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照片的后期处理,如何把握一个度。除了调整照片明暗、对比度、剪裁照片以外。其他修改性的后期处理算是照片作假吗?比如下面的照片。照片是一次完成的,照片体现的不是当时肉眼看到的景象,这算是假照片吗?如果是用PHOTOSHOP修改而成的(同一效果)。同样是特技一个是相机特技一个是电脑特技。相机特技的照片是一张优秀的照片,电脑特技的照片就是一张假照片吗?还有黑白暗房工艺,记得阮义忠有张把天空完全压黑的黑白照片,很经典,也很“假”。这样的照片又算不算是照片作假呢? 阮义忠作品《失落的幽雅》系列

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 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 业本科毕业论文(设 计) 论文题目 ___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名称 __中央广播电视大学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白岩松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921500253164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汉语言文学_________________ 教育层次______本科______________ _ 入学时间__________1992年9月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白崇禧______________

论文提纲 一、新闻真实性研究的对象 二、新闻真实性的涵义 三、现阶段新闻的真实性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现阶段国内新闻报道失实的主要原因 (二)新闻理论与实践过程脱轨、舆论空间亟需优化(三)相关网络新闻法规亟需完善 (四)重拾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四、社会环境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关键因素 (一)新闻行业环境,职业道德意识的影响 (二)国内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新媒体对传统新闻行业带来的挑战

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久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的新闻的大量出现是由于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于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 一引言 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传媒环境与市场格局背景下,新闻真实性客观价值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特定的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民众提供即时、可靠的新闻信息,通过信息的真实性有效的实现社会调控与社会的舆论指导,启发社会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担负着神圣的使命【1】。现代社会,社会新闻媒体机会触及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角落,对社会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活方式均起到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时一种纪实性工作,整个行业强调要求新闻报道过程要尊重事实,最大限度的还原事件发生的本身,报道过程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新闻采集、传播手段向社会广大群众传播生活中发生的新事物,新变化和新事物。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种真理与正义,代表着事实发生的本源,传播过程中以尊重事实发生为第一目标。 二、新闻真实性研究的对象 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也许有人觉得不屑一提,甘实不然。因为目前已有的解释,并不明确【2】。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所谓真实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客观李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要求“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事实”,只要如实反映丰实的客观存在,反映现象的真实,即谓之真实。这两种观点,我认为是似是而非的。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新闻科学当然也不例外。新闻真实性研究的独特对象是什么呢?把“客观事物”或“事实”(三者实际一是一个意思),作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两个词外延太广了。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可以说是“客观事物”、客观“事实”。这种笼统的提法,不能显示新闻真实性的独特研究对象。任何科学对真实性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都有自己真实性的独特涵义。比如,哲学是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目的是解决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问题。因此,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是哲学真实性的涵义。新闻的真实性,不宜套用哲学的真实性,也不宜套用其它科学的真实性。那么,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真实性的涵义又是什么呢【3】?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摘要】“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新闻图片不仅仅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是同行业进行争夺受众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摄影记者在进行新闻图片的拍摄,编辑在选择、编辑新闻图片等方面更应用心去做。如何确保新闻图片的真实性,确保真实性与新闻性并存,确保真实性与美感性并存,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关键词】新闻图片;新闻真实;图片造假;职业道德 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有其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为我们编辑修改照片提供了方便。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和编辑人员来说,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则会造成及其恶劣的新闻图片造假事件。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的定义有很多,在此来看两个比较权威的新闻照片定义。 (1)摄影家胡柏洲在1936年提出了最早的新闻照片的定义:“凡时事性质的照片,或与时事有关的一切照片,刊登于日报或杂志上者,是为新闻图片。” (2)1993年5月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说:“新闻照片,又称新闻图片,是新闻摄影的物质形式。其要求是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有新闻价值,并有鲜明的视觉形象。”[1] 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定义,便不难发现,它们有着鲜明的共性,第一必须是事实,其次必须具有新闻性,再次要有形象。那么我们稍微细化解释一下就是具有新闻特有的真实性、新闻性和审美性。 当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出现问题时,症结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此。不是为了让新闻图片具有新闻性而去虚构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就是为了让原始新闻照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去刻意进行后期的加工制作、移花接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无论对于传者还是受众,新闻图片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一种手段、作为文章的附庸,更是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功能。而违背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则是对传者和受众的一种亵渎。 真实性是新闻照片区别于其他照片的根本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照片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照片的价值和力量所在。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照片形象必须真实;第二,所附文字说明必须真实;第三新闻照片还应做到本质真实。前两点不必赘述,关于第三点则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图片编辑,应该具有宏观意识,把握照片题材、内容的典型性,不要以偏概全,以偶然事件来代替一般事件。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三讲 新闻真实)【圣才出品】

第三讲新闻真实 一、概念题 1.新闻的真实性[湘潭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其内涵与其他领域的真实性,有所不同。理论家运用概念和推论达到对现实的真实概括,文学家运用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新闻工作者则是通过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变化的具体、准确、一丝不苟的实录,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新闻不容许有任何虚构或合理想像的成分。 2.具体真实 答:具体真实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就新闻传播的实际运作来看,具体报道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实的报道。在实际传播活动中,具体报道的整合要符合现实生活的整体面貌。整体面貌的情况将直接依赖于具体报道。但新闻报道整体真实的要求,使其对具体事实的选择要考虑它与整体的关系,具体真实将对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产生影响,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新闻报道的真实。 3.整体真实 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4.炒新闻 答:炒新闻是指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就是炒新闻。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其中有的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 5.“合理想象” 答:“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这一术语,是在讨论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时提出来的。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事实去推测可能发生的“事实”,这是逻辑推理的任务,而这种推测也只有在得到事实证明后才能成立;用想象来写作,这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如果“合理想象”可以成立的话,记者就可以凭他的主观想象来写新闻,人们就无法核对事实,就很难保证新闻真实。 6.新闻失实 答: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某方面的原因,新闻未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新闻事实,它是以客观的新闻事实存在为前提的,与假新闻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础,随考的不多,但基本概念要熟练掌握哦! 真题链接: 05年辨析题: 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 06年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新闻报道中失实现象的种类并分析其原因。 09年简答: 如果新闻记者总是担心新闻失实而犯了诽谤罪,那他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新闻自由和监督政府权,甚至在恐惧中丢失自己的权利。 一、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含义 (一)含义(06简述、李P172) 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具有两重含义的。 第一重含义:每个单篇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就是要求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所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准确无误,五个“W”要完全真实可靠,不可虚构、捏造。其次,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被概括的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第二重含义:要求每个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地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画,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即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这两种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也不能混同。前者为狭义真实,即单篇报道的真实;后者为广义真实,即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每一个单篇报道都达到狭义真实是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达到广义真实的前提,没有狭义真实,就没有广义真实但是,所有的单篇报道都达到了狭义真实,并不等于就做到了广义真实。仅有事实准确还不够,因为它可能是片面的,而不能给人们展示整个社会的真实画面。广义真实要求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否则人们仍然有理由批评报道不真实。 (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1、“本质真实”论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与新闻失实及其应对

新闻真实 厦门大学2018年名词解释:新闻真实。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名词解释:新闻真实。 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名词解释:新闻真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简答题:新闻失实的表现。 西南大学2018年简答题: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上海大学2018年简答题:新闻真实性是什么,以及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内涵。 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论述题:结合社会相关真实案例,说明新闻失实出现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简答题:衡量新闻真实的标准是什么?新闻真实有什么意义? 新闻真实的含义 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具有两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每个单篇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就是要求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所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准确无误,五个“W”要完全真实可靠,不可虚构、捏造。其次,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被概括的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第二重含义:要求每个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地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画,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即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这两种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也不能混同。前者为狭义真实,即单篇报道的真实;后者为广义真实,即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每一个单篇报道都达到狭义真实是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达到广义真实的前提,没有狭义真实,就没有广义真实但是,所有的单篇报道都达到了狭义真实,并不等于就做到了广义真实。仅有事实准确还不够,因为它可能是片面的,而不能给人们展示整个社会的真实画面。广义真实要求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否则人们仍然有理由批评报道不真实。

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信息,通过广播、电台收听信息,通过电视机来观看信息,通过电脑来查阅信息,我们通过交流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这些被我们用各种途径互相传播的信息称之为新闻。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大事小情,通过媒介便可以足不出户的纵观世界各地的新闻。也正是如此,新闻工作者们更应该以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要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所应用的客观性事实材料需要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它能够赋予新闻鲜活的生命力。新闻工作者无论在何时都应该把“真实性”放在首要位置 [1],新闻报道没有了真实性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也就没有了意义。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单单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主要的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正确导向。只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指引社会舆论走向正确的道路,才能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需求。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做到以正确的观念引导读者,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任务的最基本原则。 二、如何使新闻具有真实性 1、准确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的,能够给读者带来近期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新闻语言具有简洁明了、准确无误、通俗易懂、反映客观事实等特点。由此可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最为基础的要求是保证新闻语言的准确应用。新闻工作者需要完全遵守写作要求,把“准确性”当成写作中的首要标准[2],在写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模棱两可的语言。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模棱两可的语言是介于真与假之间的语言,容易造成读者对客观事实的曲解,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2、准确新闻来源。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新闻来源都不能是随意虚构的。准确的新闻来源会使新闻稿件更具真实性,没有准确来源的新闻稿件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要格外注意新闻的来源,并且新闻来源要明确指出,从而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论新闻的真实性

论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对于媒体而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新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本文主要概括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新闻真实性的意义以及探讨如何从法律、新闻工作者和受众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假新闻,舆论,道德约束 在现代社会,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传播知识,人们会借以新闻这个途径了解世界,从而被新闻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被改造思想观念。一旦新闻媒体传播不真实的新闻,受众则会不知情的接受假消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轰动。因此,新闻媒体发布和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的可信的。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意指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写新闻,不能弄虚作假,伪造假新闻。 那么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究竟是什么?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要经得起核对。这六个要素是新闻报道中或不可缺的部分,而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则从这六要素中体现。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做文章的。新闻工作者就应该摆出事实,揭露真相,而不是捏造虚假事实,报道假新闻。 现如今有些新闻是为了制造舆论轰动而撰写假新闻。譬如前段时间各大报纸都发表了温州乞丐获700万拆迁补偿的新闻,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但经一些有心的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是一则假新闻,严重与事实不符。这种捏造事实的假新闻在客观现实面前很容易暴露真面目。因此,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检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新闻媒体本应该以报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行业。但是在我国,新闻失实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我国新闻媒体总喜欢把道听途说的事件或者是没有查清真相的事件报道出来。这是一种误导公众、混淆视听的不法行为。然而,新闻媒体之所以报道这些虚假新闻,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目光,制造舆论话题,以扩大新闻媒体的知名度。一些不道德的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当做一种牟利的手段,随意肆写假新闻,把新闻商业化低俗化。当然也不排除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够深入、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