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训练含答案

《物理学中常用的数学一般方法》专题训练

1.(2018·衡水三模)(图象法)一个小球从光滑固定的圆弧槽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经最低点B 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解析?动能E k与时间t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斜率表示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即

ΔE k Δt =W

Δt

=P,A点与C点处小球速度均为零,B点处小球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所以A、B、

C三点处的重力功率为零,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先增大再逐渐减小到零,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也是先增大再逐渐减小到零,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8·南充三模)(建模法)“太极球”运动是一项较流行的健身运动,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尽量使太极球不掉到地上,现将球拍和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平板且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在B、D两处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可能不受平板的摩擦力作用

C.平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在A处最大,在C处最小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解析?建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小球在B、D两处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方向不同,由此可知A项错误;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可以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若正好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则在这两点处小球不受摩擦力,B项正确;根据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在A处满足mg+F A=m v2

,在C处满足

r

F C-mg=m v2

,由此可知F A

r

化,所以机械能不守恒,D项错误。

答案? B

3.(矢量法)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棒中心为O点,O1为光滑铰链,O2为光滑定滑轮,O2在O1正上方,一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点,另一端跨过定滑轮O2,由水平外力F牵引,用N表示铰链对杆的作用力。在外力F作用下,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到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逐渐变小,N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小,N大小变大

C.F先变小后变大,N逐渐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N逐渐变大

解析?画出杆的受力图如图乙所示;根据矢量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规律可知

N OO1=mg

O1O2

=F

OO2

,因OO1和O1O2不变,则N不变;随OO2的减小,F减小,A项正确。答案? A

4.(图象法)(多选)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3 Ω,R2=2 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 Ω,电

表均视为理想电表,调节R记录多组U、I数据,画出图乙所示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 Ω时,电源的效率最大

C.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4 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

D.电源的最大功率为2.25 W

解析?把滑动变阻器当作负载,R1、R2等效为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当通过R1的电流I1=0.3 A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I1R1

R2

=0.45 A ,则等效电源的内阻

r'=E

I1+I2

=4 Ω,因为R的最大阻值为10 Ω,所以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时,功率逐渐减小,A项错

误;电源的效率η=I2R

I2(R

外+r)

=R外

R

+r

=1

1+r

R

,r为电源内阻,不是等效内阻,故外电阻越大,效率越大,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10 Ω时,电源的效率最大,B项正确;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等效电源内阻4 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C项正确;当整个回路电阻最小时,即滑动变阻器阻值R=0时,电路的电流最大,电源的最大功率P m=E2

r'

=2.25 W,D项正确。

答案?BCD

5.(图象法)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其中A的图象为对称图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 s末,A、B两车相遇

B.A车在0~4 s内的位移小于B车在4 s~8 s内的位移

C.4 s末,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

D.在0~8 s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由于初始时刻两车的位置关系不清楚,故无法判断8 s末A、B两车是否相遇,A 项错误;连接图中(0,0)和(8,40)两点,如图乙所示,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及对称性可知,A车在0~4 s内的位移(小于40 m)小于B车在4 s~8 s 内的位移(等于40 m),B项正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4 s末,A车的加速度大

于B车的加速度,C项错误;又由对称性可知,在0~8 s内,两车的位移x大小相等,根据v?=x

t

知,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项错误。

答案? B

6.(2017·石家庄一模)(矢量法)如图甲所示,在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 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

A.F1和F2均增大

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

C.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

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为边三角形与力三角形相似,所以有mg

OP =F2

R

=F1

L

,

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OP减小,所以F1和F2均增大,A项正确。

答案? A

7.(2018·南阳二模)(图象法)(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度v 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v 0=6 m/s

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C .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x min =1.44 m

D .当θ=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解析? 由图乙可知,当斜面的倾角θ=90°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位移x 1=1.80 m,则

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v 02=2gx 1,解得v 0=√2gx 1=6 m/s,A 项正确。当θ=0时,可知

x 2=2.40 m,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x 2=0-12m v 02,解得μ=v

2

2gx 2

=0.75,B 项错误。根据动能定律

得-mgx sin θ-μmg cos θ·x=0-1

2

m v 02,解得x=

v 02

2g(sinθ+μcosθ)=62

2×10×(sinθ+0.75cosθ)

=9

5×5

4

sin(θ+α),

式中有tan α=34

,可知α=37°,当θ+α=90°,即θ=53°时,位移最小x min =1.44 m,C 项正确。若

θ=30°,由题中条件可得mg sin θ<μmg cos θ,则物块到达最高点后,不会再向下滑动,而是

静止在最高点,D 项错误。

答案? AC

8.(2018·成都一模)(矢量法)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体棒ab 静止在斜面上,ab 与斜面底边平行,通有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I ,空间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缓慢增大θ(0<θ<90°),若电流I不变,且ab始终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磁场变化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应缓慢减小

B.B应缓慢增大

C.B应先增大后减小

D.B应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作出受力分析图,由图乙可知,金属棒受重力、支持力及向右的安培力的作用,当增大θ角度,则支持力的方向将向左旋转,要使棒仍然平衡,则支持力与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一直等于重力大小,则由图可知,安培力必须增大,故磁感应强度应增大,B项正确。

答案? B

9.(2017·福建一模)(图象法)一圆筒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甲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粒子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带电粒子的比荷为k,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ω

3k B.ω

2k

C.ω

k

D.2ω

k

解析?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其中O'为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由几何关系

可知∠MO'N'=30°。由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T=2πm

Bq ,即比荷q

m

=2π

BT

,由题

意知t粒子=t筒,即30°

360°·T=90°

360°

·T筒,得T=3T筒,又T筒=2π

ω

,故q

m

3B

=k,可得B=ω

3k

,A项正确。

答案? A

10.(2018·河北一模)(消元法和图象法)如图甲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0≤x≤L的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以点(3L,0)为圆心、半径为L的圆形区域,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M、N,在xOy平面内,从电离室产生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几乎为零的初速度飘入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中,加速后经过右侧极板上的小孔沿x轴正方向由y轴上的P点进入到磁场,飞出磁场后从M点进入圆形区域且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30°,此时在圆形区域加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如图乙所示),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为磁场正方向,电子运动一段时间后从N点飞出,速度方向与电子从M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同。

(1)求P点的纵坐标y P。

(2)求0≤x≤L区域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写出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 0的大小及磁场变化周期T 各应满足的表达式。

解析? (1)电子在0≤x ≤L 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出磁场后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

丙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R=2L

y P =R-R cos 30°+L tan 30°=(2?2

3√3)L 。

(2)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

eU=1

2m v 02

解得v 0=√2eU m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ev 0B=m v

2

R

联立解得B=

√2meU

2eL

。 (3)电子在圆形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 R'=mv

0eB 0

,假设在磁场变化的半个周期内,粒

子的偏转角为60°,根据几何关系,在磁场变化的半个周期内,粒子在x 轴方向上的位移恰好等于R',粒子能到达N 点且速度符合要求的空间条件是2nR'=2L

解得B 0=

n √2emU eL

(n=1,2,3,…)

粒子在磁场变化的半个周期内恰好转过1

6个圆周,同时,当电子在MN 间运动的时间是磁场变化周期的整数倍时,粒子能到达N 点且速度满足题设要求,则有16T 0=T

2,又因为T 0=2πm

eB 0

,则

T 的表达式为T=2πmL 3n

√2emU

(n=1,2,3,…)。

答案?(1)(2?2

3√3)L (2)√2meU

2eL

(3)B0=n√2emU

eL

(n=1,2,3,…)

T=2πmL

3n√2emU

(n=1,2,3,…)

《物理中常用的数学特殊方法》专题训练

1.(微元法)如图甲所示,一对间距l=20 cm的平行光滑导轨放在水平面上,导轨的左端接R=1

Ω的电阻,导轨上垂直放置一导体杆,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5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杆在沿导轨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杆及两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则杆的加速度大小和质量分别为()。

A.20 m/s2,0.5 kg

B.20 m/s2,0.1 kg

C.10 m/s2,0.5 kg

D.10 m/s2,0.1 kg

解析?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表示瞬时速度,t表示时

间,则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Blat,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E

R

,由安培力公

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F-BIl=ma,联立解得F=ma+B2l2at

R

。在图乙中图线上取两点,t1=0,F1=1 N;t2=10 s,F2=2 N。代入上式解得a=10 m/s2,m=0.1 kg,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广东三模)(特殊值法)(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为零,且始终小于外电路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于中点时,A、B、C三个小灯泡的亮度相同,则()。

A.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C灯变亮,B灯变暗

B.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B、C灯变亮,A灯变暗

C.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源的效率减小

D.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

解析?由图知,滑动变阻器R与A灯并联后与B灯串联,最后与C灯并联。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C灯变亮。流过B灯的电流I B=I-I C,I减小,I C增大,则I B减小,B灯变暗。A灯的电压

U A=U-U B,U增大,U B减小,则U A增大,A灯变亮。所以A、C两灯变亮,B灯变暗,A项正确,B

项错误。电源的效率η=UI

EI =R外

R

+r

=1

1+r

R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可知外电路总电阻R增大,效率

η增大,C项错误。当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已知r小于外电路的总电阻,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阻增大而减小,故D项正确。

答案?AD

3.(配方法和极值法)(多选)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体积相等、质量分别为M=0.6 kg,m=0.2 kg的两个小球P、Q,P、Q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弹性势能E p=10.8 J的轻弹簧(弹簧

与两个球不相连),P 、Q 两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Q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R=0.425 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 取10 m/s 2)( )。

A .小球P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 m/s

B .小球Q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B 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3.4 N ·s

C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且小球Q 能从B 点飞出,则小球Q 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D .弹簧伸长过程中,弹力对Q 的冲量大小为1.8 N ·s

解析? 弹簧弹开P 和Q 的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由此可得

Mv P =mv Q ,1

2M v P 2+1

2m v Q 2=E p ,联立解得v P =3 m/s,v Q =9 m/s,A 项错误;弹簧弹开P 和Q 过

程中,弹力对Q 的冲量大小为1.8 N ·s,D 项正确;小球经过竖直半圆轨道到达B 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

2

m v Q 2=1

2

m v B 2+2mgR ,代入数据解得v B =8 m/s,方向水平向左,小球Q 所

受合力的冲量大小ΔI=mv Q -(-mv B )=3.4 N ·s,B 项正确;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球Q 能从B 点飞出,由能量守恒得1

2

m v Q 2

=mg ·2R+1

2

mv B

'2,解得

v B '=√v Q 2-4gR ,又mv B

'

2

R ≥mg ,则有

R max =1.62 m,当R ≤R max 时,球Q 从A 到B 的过程中,由平抛运动规律有x=v B 't ,2R=1

2gt 2,联

立解得x=√v Q 2-4gR ·√4R

g =√-16(R -v Q 28g )2

+v

Q 4

4g 2,代入数据可知,当R=v

Q 2

8g

=1.0125 m 时,x 有最大值,故球Q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不一定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C 项错误。

答案? BD

4.(2018·北京二模)(微元法)在测定电容器电容值的实验中,将电容器、电压传感器、阻值为3 k Ω的电阻R 、电源、单刀双掷开关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使开关S 与1端相连,

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放电,直至放电完毕。实验中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丙为由计算机对图乙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的“峰值”及曲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图。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观察图乙可知: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大小都随时间(选填“增加”或“减小”)。

(2)利用图丙确定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F(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认为:仍利用上述装置,将电压传感器从电阻两端改接在电容器的两端,也可以测出电容器的电容值。请你分析并说明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析?(2)C=Q m

U m =iΔt

U m

=U R t

U m

=S

RU m

解得C=1.0×10-2 F。

(3)正确。因为当开关S与2连接时,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C与电阻R上的电压大小相等,因此通过对放电曲线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的“峰值U m”及曲线与时间轴所围“面

积S”,仍可应用C=Q

U =S

RU m

计算电容值。

答案?(1)相反减小(2)1.0×10-2

(3)见解析

5.(极值法)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v1=8 m/s,乙车在后,速度v2=16 m/s,当两车相距x0=8 m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1=2 m/s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解析?设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甲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为x甲=v1t-1

2

a1t2

乙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为x乙=v2t-1

2

a2t2

两车位移满足x甲+x0≥x乙,即1

2

(a2-a1)t2+(v1-v2)t+x0≥0

代入数值得(a2-2)t2-16t+16≥0

不等式成立条件是a2-2>0,Δ=162-4×16(a2-2)≤0

解得a2≥6 m/s2。

答案? 6 m/s2

6.(特殊值法)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现象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最小值。

解析?(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大小f1=μm1g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大小f2=μ(m1+m2)g

故纸板所受摩擦力大小f=f1+f2=μ(2m1+m2)g。

(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拉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1a1,f1'=f1

F-f1-f2=m2a2

发生相对运动时,a2>a1

解得F>2μ(m1+m2)g,即所需拉力大小最小值是2μ(m1+m2)g。

答案?(1)μ(2m1+m2)g (2)2μ(m1+m2)g

7.(极值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O点的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在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L=1.2 m的平板车开始以a=6.0 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小球不弹起),已知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 的竖直高度h=0.45 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平板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

(2)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设小球落在平板车上表面的左端处历时t0,在该时间段内

g t02

对小球有h=1

2

a t02

对平板车有x=1

2

联立解得x=0.27 m。

(2)从释放第一个小球至第2个小球下落到平板车上表面历时Δt+t0,设平板车在该段时

间内的位移为x1,由运动学方程有

x1=1

2

a(Δt+t0)2

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须满足x1≤x+L

联立解得Δt≤0.4 s。

答案?(1)0.27 m(2)Δt≤0.4 s

8.(数学归纳法)一小球从h0=45 m高处自由下落,着地后又弹起,然后又下落,每与地面相碰

一次,速度大小就变为原来的k倍。若k=1

2

,求小球从下落直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g取10 m/s2,碰撞时间忽略不计)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将小球每碰一次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的通项公式求出,然后再累加求和

小球从h0处落到地面时的速度v0=√2g?

运动的时间t0=√2?0

g

第一次碰地后小球反弹的速度v1=kv0=k√2g?

小球在再次与地面碰撞之前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再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过程小球运动的

时间t1=2v1

g =2k√2?0

g

第n次碰地后,小球的运动速度的通项公式为v n=k n√2g?

运动时间t n=2v n

g =2k n√2?0

g

所以,小球从下落到停止运动的总时间

t=t0+t1+t2+…+t n=√2?0

g +2k√2?0

g

+2k2√2?0

g

+…+2k n√2?0

g

=√2?0

g

+2√2?0

g

(k+k2+…+k n)

上式括号中是一个无穷等比递缩数列,由无穷等比递缩数列求和公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9 s。

答案?9 s

《物理中常用的逻辑学方法》专题训练

1.(2018·辽宁二模)(演绎推理)消防车的高压水龙头竖直向上喷水,喷出的水最高可上升到距离管口h=40 m处。当高压水龙头固定在高h0=3 m的消防车上,仍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将水斜向上喷出,可以使水流以1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某楼层的窗户,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该楼层的窗户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35 m

B.38 m

C.40 m

D.44 m

解析?设水龙头喷出的水速度为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2=2gh,解得

v=√2g?=20√2m/s。当水斜向上喷出时,水流速度v=√v x2+v y2,解得竖直方向的速度

v y=√v2-v x2=10√7m/s。水在竖直方向上升的高度h'=v y2

2g

=35 m,楼层高度H=h0+h'=38 m,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18·四川二模)(类比推理)太阳系外的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 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csc 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1%,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相等

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

3倍

C .该行星与“Glicsc 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3

365 D .恒星“Glicsc 581”的密度是地球的169倍

解析? 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满足G

Mm

R 2

=m v 2

R ,解得v=√GM

R ,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的半径。根据类比思想可知,其他行星表面处的第一宇宙速度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求得,因为该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5倍,由上式可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A 项错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满足G Mm

R 2=mg ,解得g=GM

R 2,由此可以得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值为83,B 项正确。行星绕恒星运转时,由万有

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 1m

r 1

=m 4π2

r 1T ,解得行星与恒星的距离r 1=√

GM 1T 24π

2

3

,行星“Gl-581c ”公

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将已知条件代入解得行星“Gl-581c ”的轨道半径与地球轨道半径之比r 1∶r 2=√

0.31×132(365)2

3

,故C 项错误。因为密度ρ=M V =

3M

4πR 3

(通式),由此可知行星的密度为地球

密度的6

1.53倍,故D 项错误。 答案? B

3.(2018·湖北二模)(演绎推理)(多选)从地面斜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选地面为重力零势能面,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是9∶16,现在此空间加上一个平行于小球运动平面的竖直匀强电场E ,以相同的初速度抛出原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抛出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与竖直分量的大小之比为4∶3

B .所加电场方向一定竖直向上,且满足qE

C.小球第二次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小于第一次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

D.所加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定是7mg

9q

解析?无电场时,当小球升到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是9∶16,将

小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则竖直方向有v y2=2gh,可得

1

m v y2=mgh,因为在最高点,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比为9∶16,由此可得v x2∶v y2=9∶16, 2

故初始时v x∶v y=3∶4,A项错误;在竖直方向上加一电场,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沿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受影响,到达最高点时,仍旧只剩下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与未加电场时动能相同,而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比值从9∶16变为1∶1,因为竖直方向的初速度恒定,小球上升高度减小,所以电场力方向一定向下,B项错误;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水平方向位移(x=v x t)

减小,C项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施加电场后,在最高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增量之比为9∶9∶7,故有mgH∶qEH=9∶7,解得E=7mg

,D项正确。

9q

答案?CD

4.(2018·南昌联考)(演绎推理)如图所示,假设地球内部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R,以地球中心O 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Ox,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下列选项中能定性正确反映F随x的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 这是一道利用假设推理和“三段论”推理解答的题目,只有当两个物体可以被

看作质点时,万有引力公式F=G

Mm r 2

才能成立。地球可以被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地球内

部可以被看作一层一层分布的球壳,每一层球壳对其内部的物体引力合力为零。由此可知当物体到地心的距离r

r 2=G

ρ4

3

πr 3m r 2

=

4ρG πrm 3

,

由此可知引力大小与r 成正比;当物体到地心的距离r>R 时,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大小可表示为F=G

M

地球

m

r 2

,由此可知引力大小与r 2成反比。A 项正确。

答案? A

5.(2018·厦门一模)(演绎推理)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

Mm 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GMm (1R 2

-1R 1

) B .GMm (1R 1

-1

R 2

)

C .

GMm 2

(1R 2

-1

R 1

)

D .

GMm 2

(1R 1

-1

R 2

)

解析?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地球给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当轨道半径为R 1时,G

Mm R 1

2

=m v 12

R 1

,卫星的引力势能E p1=-GMm R 1

,同理,轨道半径为R 2

时,G Mm

R 2

2=m v

2

2

R 2

,卫星的引力势能为E p2=-GMm R 2

,设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1

2m v 12+E p1=12

m v 22+E p2+Q 。联立解得Q=GMm

2

(1R 2

-1

R 1

),C 项正确。

答案? C

6.(2018·南京二模)(演绎推理)如图所示,某发射系统内有一木箱,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内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装有压力传感器。木箱静止时,上表面压力

2019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22(2)(第01期)(含解析)

专题22 二.计算题 1 (10分) (2019广东广州天河区二模)如图所示,A 气缸截面积为500cm 2 ,A 、B 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4 cm 3 、压强均为10P 5 a 、温度均为27℃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 ,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面的活塞N 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 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 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 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05 Pa ,当推力F= 3 5×103 N 时,求: ①活塞N 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B 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 【名师解析】(10分) 解:①当活塞N 停下后,A 中气体压强 (1分) 对A 中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 A A A A V P V P ''=(3分) 得 活塞N 运动前后A 的长度分别为 (1分) 故活塞N 移动的距离 (1分) ②对B 中气体: (1分) 由查理定律 B B B B T P T P ' ' =(2分) t =127℃(1分) 2.(2019南昌模拟)两个底面积均为S 的圆柱形导热容器直立放置,下端由细管连通。左容器上端敞开,

右容器上端封闭。容器内气缸中各有一个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活塞活塞A、B下方和B上方均封有同种理想气体。已知容器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大气压强为p0,活塞A的质量为m,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h已知),现假设活塞B发生缓慢漏气,致使B最终与容器底面接触,此时活塞A下降了0.2h。求: ①未漏气时活塞B下方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B的质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衡条件、玻意耳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2)(i)设平衡时,在A与B之间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①(2分) 解得:(2分) (ii)设平衡时,B上方的气体压强为p2,则 ②(1分) 漏气发生后,设整个封闭气体体积为V',压强为p',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③(1分) ④(1分) 由玻意耳定律得⑤(2分) 解得: 3(2019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气缸内有a、b两个质量忽略不计的活塞,两个活塞把气缸内的气体分为A、B两部分,A部分和B部分气柱的长度都为15cm。活塞a可以导热,气缸和活塞b是绝热的。与活塞b相连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初始状态A、B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27℃,活塞a刚好与气缸口平齐,弹簧为原长。若在活塞a上放上一个5kg的重物,则活塞a下降一段距离后静止。然后通过B内的电热丝(图中未画出)对B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到与气缸口再次平

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2

历史训练题 1.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A.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C.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D.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二月革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之内瓦解了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政权。促成这一“奇述”的因素主要是 A.列宁的英明领导 B.“一战”激化了各类矛盾 C.四月提纲的提出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3.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俄国临时政府的对外态度 A.遭到了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B.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 C.赢得了英法意协约国的支持 D.导致革命运动不断走向高潮 4.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20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公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这主要表明十月革命 A.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B.担负起多重的历史使命 C.产生了多种社会影响力 D.作用与以往革命完全不同 5.列宁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的这一认识体现于 A.《共产党宣言》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四月提纲》 6.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他们以恐怖的手段获得政权,对自由、财产的破坏远远大于 法国革命……我们不要去理睬这些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与他们发生直接往来!”下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谋求夺取世界霸权B.俄国二月革命引起美国恐慌 C.美、俄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D.美国否定法国大革命及其思想 7.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A.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C.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 8.“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9.战争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三八妇女节那天,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0.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11.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有学者指出,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指一个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体制时的状态)的趋向。这三场革命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体现了普遍民主原则 C.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3.《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场斗争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4.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精品】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2009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读图,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回答1~2 题。 1.广州 A.昼长夜短B.炎热多雨 C.东北风盛行D.风高物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亚洲高压强大 C.南极上空极光艳丽 D.地中海天气晴朗 解析:1.CD.一般而言,在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情况下,按从北极上空俯视来做,因此图中A处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我国处在冬季,广州盛行东北风,进入少雨的季节。 2.AB。在冬季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气温比海洋偏低,等温线往南凸。而南极上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看见极光;地中海地区冬季温和多雨。 右图为某地某时的星空简图。图中大圆表示地平圈,小 圆表示恒星P视运动转迹(其高度角为20°),文字表示 星空图上的方向。读图完成3~5题: 3.此时,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及天顶附近的恒星名称分别 是是 A北极点B南极点C北斗α星D北极星 解析:AD。从图示方向可以判断。 4.从地球上看恒星P运动的运动方向为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解析:B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天空中的天体相对自东向西运动. 5.如果,恒星P为太阳,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地点的纬度位置是A、0°B、40°NC、70°ND、20°S 解析:AB。从题意可知,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太阳应直射20°N,因此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的地点为0°或40°N. 6.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

,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相等 B.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向现象 C.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D.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解析:CD.根据题意,地球将直立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将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将在一年中昼夜始终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也不变。而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递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由自转产生的,其偏转现象依然存在。 下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等值 线,Ⅰ、Ⅱ、Ⅲ分别是60°、30°、0°。读图 完成7~8题: 7.若⑤点的地理位置为(83°N ,40°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地位于西半球 B .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C .①②⑥地位于同一纬线上 D.④⑤⑥地位于同一经线上 8.若O 点地理位置为(0°,180°),叙述正确的 是 A .此时北京时间是8点 B .此时①、②两地的日期相同 C .此日⑤、⑥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同 D 。此日⑤地的昼长大于⑥地的昼长 解析:7、AB 从图中信息和已知条件,可以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O 点地理坐标为(23°N 、40°E ),北极点应位于③与⑤之间,因此③点的经度与⑤点互补,为140°W ,③地位于西半球。太阳直射23°N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8、AC 。若直射点为(0°,180°),此时东12区为12点,北京时间为8点,①、②分别处于180°的两侧,日期不在同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9、下列有关地球的假想正确的是() A .若黄赤交角增大一度,则北寒带范围减小两度 B .若地球无磁极,则地球处处都能见到极光 C .若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则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D .若近日点与远日点出现的时间互换,则南北半球的温差显著 解析:BC.黄赤交角扩大N °,热带和寒带扩大2N °,温带缩小4N °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带解析】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B. 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 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并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该定律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伦通过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选项A错误;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C错误;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牛顿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选项D错误;故选B.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老年代步车正在慢速行驶,短暂反应后司机立即釆取制动措施,结果汽车恰好没有撞上前方的老年代步车。若从司机发现代步车时开始计时(t=0),两车的速度一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 v-t图象中,图线a为汽车,图线b为老年代步车 B. 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4m/s2 C. 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3.0s D. 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30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判断物体的运动特征;斜率代表加速度,即可求得;根据汽车和代步车速度相等列式求解时间;根据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求解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与代步车的距离;

【详解】汽车先匀速后减速,老年代步车一直匀速,则a 为老年代步车,b 为汽车,故选项A 错误;由图像可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20205/4.50.5 v a m s t ?-= ==-?-,选项B 错误;由v 0+at 1=v 即20-5t 1=5解得t 1=3s ,则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 3.0s+0.5s=3.5s ,选项C 错误;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 00101()()302 v v x v t t v t t m +?=+ -+=,则D 正确;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含义: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这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策略。 3.如图所示,某飞行器先在近月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轨道Ⅰ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后沿轨道Ⅱ做椭圆运动,到达轨道Ⅱ的远月点B 时再次点火变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为4R 的圆形轨道Ⅲ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R 为月球半径,则上述变轨过程中 A. 飞行器沿轨道Ⅰ运动的速率最大 B.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速率最小 C.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最大 D. 根据a=2 v r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通过调整速度使卫星做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来调整轨道高度.在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受万有引力相等,从而判断加速度关系. 【详解】飞行器在轨道Ⅰ的A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速度最大,选项A 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轨道Ⅱ上运行时在B 点速度最小;飞行器在轨道Ⅱ的B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Ⅲ,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B 点的速度最小,选项B 错误;因在AB 两点两次加速,可知飞行器在轨道Ⅲ运动时的机械能最大,选项C 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决定式2GM a r =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选项D 错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高考总复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 5分钟训练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 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图1-3-1 5.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读图1-3-2,完成6—7题。 6.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图1-3–2 7.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8.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9.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1-3-3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点,每年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 11.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一定变大、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知,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照射光的强度变大,饱和电流变大,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v-0知,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饱和光电流不一定变大,故B错误;、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错误;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不会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2、我国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可近似为圆轨道,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小 B、火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大、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时所受火星引力比在地球表面时所受地球引力小 D、探测器环绕火星表面运行的速度比环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大 【答案】 【解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火星公转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则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大,选项A错误;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1 地球的运动专题——选择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71°N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每年“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昼与夜 ②昼夜更替 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 ④极昼和极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 A.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 C.某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 6、在酒泉向正东方向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火箭实际飞行的方向会 A.向北偏 B.向南偏 C.向东偏 D.向西偏 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B.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8、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列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B.23°26′ C.45° D.90° 10、该地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左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2、下中图为昼长时间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A.abcd B.cadb C.dcba D.bcad 13、下右图是一年中不同节气晨昏线图,在北半球按季节更替次序排列顺序与图幅相符的是 A.a 冬至b 秋分c 夏至d 春分 B.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C.a 冬至b 春分c 夏至d 秋分 D.a 夏至b 春分c 冬至d 秋分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3月第一轮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则饱和光电流 A. 与照射时间成正比 B. 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C.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 与两极间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某种频率的光入射到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且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照时间以及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无关,故选C. 2.如图,在光滑的斜面上,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放有物块Q,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在Q上,使其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Q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开始时:mgsinθ=kx0;当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在Q上时,当Q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为x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F=kx+ma,故选A. 3.如图,在水平光滑细杆上有一小环,轻绳的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着夹子夹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两个侧面,小物块到小环悬点的距离为L,夹子每一侧面与小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则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大为(不计小环和夹子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小环碰到钉子瞬间,物块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对物块:2F-Mg=M,解得,故选D. 4.某一行星表面附近有颗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物体:N=mg;且;对绕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联立解得:,故选A. 5.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假设阻力大小只与雨滴的速率成正比,所有雨滴均从相同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达地面前均达到最大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江苏省2019届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xx 市2019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 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是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是定值电阻,R 2 是光敏电阻,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S , 当光敏电阻上的关照强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通过R 2的电流减小 B . 电源的路端电压减小 C . 电容器C 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D . 电源的效率增大 3.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船分别从A 、B 两点开始过河,两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均小于水流 速度, 方向分别与河岸成60o 和30o 角,两船恰能到达对岸同一位置.若甲乙两船渡河过程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甲、s 乙,则 A .s 甲>s 乙 B . s 甲=s 乙 C .s 甲<s 乙 D .无法确定s 甲和s 乙的关系 4.如图所示,两竖直平行板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右,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电场垂直且水平向里.一带点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v 0= E B 进入电、磁场区域,最终能飞出该区域.则液滴在电、磁场中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D .机械能逐渐减小 A . B . C . D . 水流方向 A +

5.如图所示,光滑细杆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轮A 、B 关于杆对称,轻质圆环C 套在细杆上,通过细线分别与质量为M 、m (M >m )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C 在竖直向下的外力F 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移动过程中 A . 外力F 保持不变 B . 杆对环 C 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 .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不断增大 D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 1串联和接入u 0 sin100πt V 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 2和L 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 .副线圈输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 C .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V 7.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A 、B 、C 、D 是x 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A E B E C E D E ,则 A .A E <B E B .C E <D E C .A 、 D 两点在x 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 D .同一负点电荷在A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 8.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b ,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之比为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c B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3 2b c C .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c b D .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 c m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综合训练4

训练4 1.“不论西周氏族……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 D “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说明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联系所学可知,这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借助天意来神化皇权。故A项符合;材料中没有体现B、C、D三项的内容,故排除。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艺术的价值不仅需要自身水平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的时代特征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 【答案】 1.B 2.C 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3~4题。 3.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正东方D.正西方 4.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5°S B.5°N C.23°26′S D.23°26′N 【解析】此刻,A地的杆影指向正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A地的正南方;而此时B 地的杆影指向东北方,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B地的西南方。又知A、B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B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与影长相等,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A地所在的40°N纬线以南45°的地方,即5°S。 【答案】 3.C 4.A 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太阳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B.22°51′ C.23°26′D.23°51′ 6.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B.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逆风逆水 C.华北平原处于返盐的季节 D.印度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解析】5题计算即可,360°××≈23°51′。 6题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时,时间为4、5月或7、8月。好望角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风平浪静应是当地夏季,时间为1、2月份左右。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由于大西洋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不可能逆水。印度盛行东北季风时是冬季。华北平原返盐的季节是春秋季,有这种可能性。 【答案】 5.D 6.C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做好2019届高考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就目前高考物理的命题,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经2019届高三物理教师讨论,制定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及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解题方法。 2、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3、通过一轮复习,基本实现章节知识网络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高考的认知,课前备好课。 教师要熟悉两纲,即熟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熟悉近年的必考点和常考点,并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中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只有老师知道考什么和什么考,才能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每一节课必须备好课,你才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的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巩固、反馈。

8、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坚持在思想、方法、知识等各方面的全面推进。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定认真执行,并且根据教学实际在做进一步的调整。总之,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各方面能力,为第二轮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1:高三物理科任教师及周月考出题安排 序号姓名任教班级周考命题 (周)月考命题(月) 1 龙淑琴高三(1)高三 (4) 全品小练习 周末滚动练 习和金考卷 单元滚动A 卷结合进度 安排周测 6、11 2 龙登 朗高三(2)、 (5)9、12 3 龙正钦高三(3)高三 (6) 5、10 1、周(月)考题必须与教学进度同步。2、月考题要 经组员论。试卷要求打印。 附2:教学进度安排表 完成教章节教学内容课时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8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并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2.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方程式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原子核 质量/u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X是,Q2>Q1 B. X是,Q2>Q1 C. X是,Q2

推荐-高三历史高考41题专题训练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全国卷41题题型) 1.(2015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15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2014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4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 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3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