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347-2009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及编制说明

QGDW 347-2009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及编制说明
QGDW 347-2009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及编制说明

ICS 29.02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347-2009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

Universal design for electrical energy metering device

2009-09-08发布 2009-09-08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347-2009

目次

前言 (Ⅱ)

1 规范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设计原则 (4)

5 技术要求 (6)

6 设计计算 (13)

7 设计文件 (16)

8 通用设计典型方案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35kV~750 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电能计量屏布置方式)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10kV~35 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电能计量柜(箱)布置方式) (3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380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 (54)

附录D(资料性附录) 220V电能计量箱典型结构 (61)

编制说明 (65)

I

Q/GDW 347-2009

II

前言

本标准是在总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推广应用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能计量最新技术发展及国家电网公司对电能计量、营销现代化工作的最新要求,吸收了“计量、抄表和收费标准化建设”研究成果,而制定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统一电能计量装置建设标准和设备规范,减少设备型式,提高电能计量装置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为标准化设计、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有助于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电能计量工作,有助于提升营销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推进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本标准规定了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提供了设计参数的计算、选择方法,给出了各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典型力案,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电力工程中各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也可作为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验收的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江苏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舜安、沈建新、丁恒春、黄菏峰、易忠林、高振龙、刘华、周明涛、舒开旗、吴易文、贾枬、丁宏林、解岩、杨宏伟、徐恳、陈德耀、刘于超、叶利。

本标准的制定得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Q/GDW 347-2009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电力工程中各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也可作为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验收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

GB 3906—2006 3.6—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GB/725 1.3—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三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现场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

GB/T 7267—2003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计量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GB 10963.1—2005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

GB/T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GB/T 1404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T 16936 电能计量柜

GB/T 1.7201—2007 组合互感器

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 17215.322—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 GB/T 17215.323—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698.31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电能采集终端通用要求

DL/T 698.32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厂站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3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4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公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5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低压集抄终端特殊要求

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1

Q/GDW 347-2009

2 JB/T 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计量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JGJl6 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JG 1021 2007 电力互感器

Q/GDw107 2003 750kV系统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Q/GDw108 2003 750kV系统用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能计量装置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屏、柜、箱等。

3.2

中性点绝缘系统isolated neutral system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性点经保护或测量用的高阻抗接地的系统。

3.3

非中性点绝缘系统non isolated neutral system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一个足够小的电阻或电抗接地的系统,或有一个或多个中性点通过电抗接地的系统。

3.4

分相接法split phase connection

各相电流互感器分别单独与电能表对应市相的电流线路连接。

3.5

试验接线盒test terminal block

用以进行电能表现场试验及换表时,不致影响计量单元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专用部件。

3.6

多功能电能表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

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除计量有功(无功)电能外,还具有分时、分方向需量等两种以上功能,并能显示、储存和输出数据的电能表。

3.7

预付费电能表pre-payment electricity meter

实现电能计量、数据处理和预付费功能的电能表。

3.8

二次电压切换装置secondary voltage change-over device

双母线接线情况卜,为保证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与一次系统相一致,用于二次设备与不同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相连接的切换设备。

3.9

二次电压并列装置reversing service of secondary voltage paralleling

分段母线并列运行时,用于分段母线电压互感器间二次回路并列的设备。

3.10

额定仪表限值一次电流rated instrument limit primary current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和二次负荷等于额定负荷,其复合误差等于或大于10%时的最小一次电流值。

Q/GDW 347-2009

3.11

仪表保安系数instrument security factor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仪表限值一次电流与额定一次电流之比值。

3.12

三相组合互感器three-phase combined instrument transformer

由三相电压互感器和三台单相(或两台单相)电流互感器组合并形成一体|的供三相电力系统使用的互感器。

3.13

二次和电流resultant secondary current

3/2断路器等电气主接线情况下,相邻两个断路器支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并联运行,以“二次电流相量和”表征出线电流时,称为二次和电流。

3.14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terminal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是负责各信息采集点的电能信息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以及执行或转发主站下发的控制命令的设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可分为厂站采集终端、专变采集终端、公变采集终端和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包括低压集中器、低压采集器)等类型。

3.15

厂站采集终端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terminal used in power station and substation

厂站采集终端是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厂站采集终端的安装方式有机架式和壁挂式两种。

3.16

专变采集终端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terminal of special transformer

专变采集终端是专变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

3.17

公变采集终端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terminal of common transformer

公变采集终端是公用配电变压器综合监测终端,实现公变侧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量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能质量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管理和远程传输。同时还可以集成计量、台区电压考核等功能。

3.18

低压集中器concentrator

低压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以下简称为集中器。

3.19

低压采集器acquisition unit

低压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电能表电能信息,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以下简称为采集器。采集器依据功能可分为基本型采集器和简易型采集器。基本型采集器抄收和暂存电能表数据,并根据集中器的命令将储存的数据上传给集中器。简易型采集器直接转发低压集中器与电能表间的命令和数据。

3.20

管理控制manage control

指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电能表实现电能量、功率、时段等控制的一组活动。

3

Q/GDW 347-2009

4设计原则

4.1 电能计量点设置

4.1.1贸易结算川电能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购售电设施产权分界处,当产权分界处不适宜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时,应由购售电双方或多方协商,确定电能讣量点位置。

4.1.2考核用电能计量点,枞据需要设置在电网经营企业或者供电企业内部用于经济技术指标考核的各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侧、输电和配电线路端以及无功补偿设备处。

4.1.3与电网企业有关的电能讣量点主要位置见表l。

表l 电能计量点主要位置

4.2准确度等级

4.2.1 电能计量装置按DL/T 448的要求分类,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小应低于表2所示值。

表2 准确度等级

4

Q/GDW 347-2009

4.2.2 I、II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4.3 电能计量装置基本配置

4.3.1 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4.3.2 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应根据一次系统接线形式、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规划及训量用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配置情况,合理设置电能计量点。为区分不同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配置,将

一次系统接线及互感器安装位置分为四类,见表3。

表3一次系统接线及互感器安装位置

4.3.3 表3中b类应具备二次电压切换装置,表3 中c类应具备二次电压并列装置。

4.3.4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计量屏可布置6~9只电能表。除计量无功补偿设备消耗的电能计量装置外,以下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主副电能表。

a)计量单机容量在1OOMW及以上发电机组上网贸易结算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

b)计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购销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

4.3.5安装在用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lO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客户,应配置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35kv电压供电的客户,宜配置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4.3.6 10kV,35KV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专用电能计量柜时,柜中安装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采用线路开关柜时,电能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安装征同一面柜中,电压互感器安装在另一面柜中;采用户外电能计量箱时,箱中安装电能表。10kv电能计量柜中集中安装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时,采用固定结构的整体柜。

4.3.7 380V电能量装置采用计量柜、配电柜、计量箱形式时,柜、箱中安装进线开关、电流互感器、电能表;箱式变电站结构时,电流互感器、电能表分别安装在互感器室、电能表室。

4.3.8 220V电能计量装置采用箱式结构,应满足单只或多只单相电能表的安装要求。进线安装隔离开关时,电能表后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进线安装断路器时,电能表后宜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

4.3.9电能计量装置应满足电能信息采集的要求。

4.4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4.4.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如表4所示。

5

Q/GDW 347-2009

6 表1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方式

4.4.2 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n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

采用Vv方式接线。2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四线分相接法。

4.4.3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Nyn方式接线,3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

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六线分相接法。当一次系统接线形式和互感器安装位置为表3中的a种情形时,6台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采用双六线分相接法。

5 技术要求

5.1电压互感器

5.1.1电压互感器应满足GBl207、GB/T4703和Q/GDW108等的要求。

5.1.2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计量专用绕组的准确度等级应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别确定并满足表2的规定。

5.1.3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计量专用绕组的基本误差、稳定性和运行变差应符合JJG 1021的规定。

5.1.4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的额定二次负荷应根据实际二次负荷计算值在5VA,10VA、15VA、20VA、25VA、30VA、40VA、50VA_中选取。一般情况下,下限负荷为2.5vA。额定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为0.8~1.0。确定额定二次负荷的方法参见

6.2。

5.1.5 线路用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计量专用绕组额定二次负荷一般选用10VA。

5.1.6 安装于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内和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互感器宜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5.1.7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计量0用绕组二次端子盒应能实施加封。

5.2电流互感器

5.2.1 电流互感器选型应满足GBl208和Q/GDW 107标准要求。

5.2.2 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专用绕组的准确度等级宜为0.2s级,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应为0.2S级。

5.2.3 3/2线方式时,参与二次和电流的两台电流互感器,宜使用同批次变比相同的0.2s级电流互感器,在相同二次负荷下,对应负荷点的误差偏差不大于额定电流下误差限值的1/4,每台电流互感器5%与20%额定电流下的误差变化不大于额定电流下误差限值的l/2。

5.2.4 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专用绕组的基本误差、稳定性和运行变差应符合JJG 1021的规定。

5.2.5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为1A;其它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5A或1A。

5.2.6 二次额定电流为1A的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专用绕组的额定二次负荷应不大于10VA,下限负荷为1vA;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讣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专用绕组,应根据二次回路实际负荷计算值确定额定二次负荷及下限负荷,保证二次回路实际负荷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与其下限负荷的之间。一般情况下,下限负荷为3.75VA。额定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为0.8(滞后)。二次回路

Q/GDW 347-2009

实际负荷计算方法参见6.1。

5.2.7 应根据变压器容量或实际一次负荷容量选择电流互感器额定变比,以保证正常运行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20%。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性的电流互感器,减小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5.2.8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计量二次绕组至少应有一个中问抽头。

5.2.9 采用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时,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应配置等安匝校验绕组,导线的额定电流密度可按5A/mm2设计,额定电流不应小于10A。

5.2.10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仪表保安系数宜选5。

5.2.11 计量用电流“感器二次端盒应能实施加封。

5.3组合互感器

5.3.1 应满足GBl207,GBl208和GB1720l的要求。

5.3.2基本误差、稳定性和运行变差应符合JJG 1021的规定。

5.3.3组合互感器中电流互感器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准确度等级选用0.2S级,电压互感器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准确度等级选用0.2级。

5.3.4二次绕组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二次回路实际负荷确定,保证二次回路实际负荷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与下限负荷的范围内;电流元件额定二次容量不大于10VA,电压元件额定二次容量不大于10VA,额定功率因数一般为0.8(滞后)。

5.3.5 额定二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20%。

5.3.6 如果其它设备需要由互感器提供工作电源,电压互感器应增加二次绕组。

5.3.7 宜选用浇注结构的电磁式互感器。

5.3.8 应具备必要的加锁、加封措施。

5.4 电能表

5.4.1 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宜配置静止式电能表,电能表技术指标应满GB/T 17215.321、GB/T17215.322、GB/T 17215.323、DL/T614、DL/T645等标准的要求。

5.4.2电能表量程的选择参照DL/T614和DL/T448执行。

5.4.3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满足DL/T448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要求。

5.4.4 应根据安装、使用环境,选用适用不同工作温度范围、湿度要求及海拔高度的不同类型电能表,其型式、功能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5.4.5 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选用多功能电能表。由于电力系统负荷潮流变化引起的具有正反向、无功电量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具有计量双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的多功能电能表。

5.4.6 专用变压器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宜选用多功能电能表。要求考核功率因数的,电能表应具备计量无功功能;执行两部制电价的,电能表应具有记录最大需量功能;要求监视功率负荷变化的,电能表还应具有负荷曲线记录功能。

5.4.7低压三相和单相电力客户,宜选用具有费控功能的三相或单相电能表。为利于配合电费电价政策,电能表宜具备分时功能和电量冻结功能。

5.4.8 具有费控功能的三相非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或最大电流大于60A的单相电能表宜采用外置跳闸断路器。

5.4.9 多功能电能表应具有自检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报警信号输山(如TV失压、TA断线、电源失常、自检故障等),失压计时功能应满足DL/T566。

5.4.10 为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管理要求,电能表至少具备红外接口和符合DL/T645—2007标准通信规约的RS—485 输出接口。

5.4.11 采用载波技术通信的电能表,其RS—485通信接口与载波通信接口应相互独立;采川非载波通信

7

Q/GDW 347-2009

方式的三相电能表应具备两个及以上独立RS一485输出接口。

5.4.12 110KV及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宜选用优先支持辅助电源且可自动切换电源的多功能电能表。

5.5电能计量屏、柜、箱

5.5.1基本要求

5.5.1.1电能计量屏、柜、箱应符合GB/T 16934、GB 3906、GB 7251.1、GB 7251.3和JB/T 5777.2的规定,宜采用国家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外型及安装尺寸符合GB/T 7267。

5.1.1.2柜、箱体应设观察窗、通风孔、吊装环、接地螺栓;采用金属材料的,应防锈。

5.1.1.3户外的计量柜、箱应满足环境温度条件要求,锁封处应具有防雨措施。

5.1.1.4柜、箱的防护等级,户内的不低于IP20,户外的不低于IP34D;特殊环境(如易燃易爆场所)下的,防护措施及电气设备的选择应满足GB50058的要求。

5.1.1.5屏、柜、箱应具有加封(锁)措施。

5.1.1.6柜、箱前后门观察窗应采用无色透明的防爆材料,不可在外部拆卸。柜内应设置观察和检修用的照明灯具。

5.1.1.7柜、箱应有设备铭牌和电气一次电路图,户外电能计量柜、箱应有安个警示标志。预付费电能计量柜、箱面板上宜设有声光报警信号,预购电跳闸信号和报警应与保护跳闸信号、报警有明显的区分。5.1.1.8屏、柜内的电能表宜装在800~1800mm的高度(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尺寸),两只三相电能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80mm;电能表与试验接线盒之间垂直间距不应小于80mm、试验接线盒与周围壳体结构件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60mm。

5.1.1.9 屏、柜、箱内接线胁满足以下要求:

a)计量室应按照“一一对应”原则,配备试验接线龠、电能表专用夹具等。试验接线盒应满足DL/T 825

附录D的要求。电能表或试验接盒应有标签框,以标识设备单元名称、变比等。

b)二次回路导线应采用耐热、阻燃绝缘铜线,宜敷设在接线槽内。二次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应不小于

4mm2,二次电压回路的导线应不小于2.5mm2,控制回路导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信号回路导线截面应不小于0.5mm2。

c)二次回路导线外皮颜色宜采用: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中性线为黑色;接地线为

黄绿双色。

d)二次回路编号应符合相对编号原则,采用双重编号。

e)强电与电回路的端子排宜分开布置,并有明显的标志,宜设空端子隔开。

5.1.10 柜、箱应预留天线安装位置,以保证信号强度。

5.1.11户外式计量箱或JP柜的底部安装高度应不低于1.8m。

5.2.2电能计量屏特殊要求

5.2.2.1电能计量屏按6~9只电能表布置。主副电能表电流回路应按照从端子排—试验接线盒—主电能表—试验接线盒一副电能表一端子排的顺序迮接;其电压回路应按照从端了排一试验接线盒一电能表的顺序迮接。

5.5.2.2电源回路

屏内应设置交流试验电源回路,以及电能表专用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回路,每只电能表的电源回路应安装一个小型断路器。

交、直流电源电缆不得共用,且交流相与地之间、直流正负级之间以及交、直流之间应有明确的分界点(宜间隔2个端子),且标识清晰。

5.2.2.3计量屏底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并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5.2.2.4 客户侧电能计量屏应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及其二次控制、遥信和报警回路,控制电源宜与所接入的控制断路器操作电源一致,并加装5A小型断路器。

5.3.3 10kV,35kV电能计量柜、箱特殊要求

8

Q/GDW 347-2009

5.3.3.1电能计量柜、箱按以上原则选择:

a)系统变电站10kv、35kv户内配电装置,电能计量柜选用线路开关柜,电能表安装在其计量室内。

b)客户侧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采用专用电能计量柜;柜中需要安装高压开关时,采用固定结构的整体

柜。当采用户外组合互感器时,可采用电能计量箱,电能计量箱与组合互感器宜分体安装。

5.3.3.2客户侧电能计量柜、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35kV专用电能计量柜原则上布置在第二柜;10KV专用电能计量柜宜布置在第一柜,采用环网结构时应布

置在第二柜。

b)专用电能计量柜与进线开关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闭锁装置。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应设置防止误操作安

全联锁装置。

c)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内的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应接在电流互感器的前面。

d)移开结构形式的专用电能计量柜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宜装设在同一架手车内。电能表与互感器之间

的二次回路连接线应接触可靠。

e)电源进出线原则上不设置在同一侧,应优先采用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方案。进线裸露部分应采用封

闭措施。前后门和侧边门宜采用内嵌式设计,并能加锁加封。户外组合互感器一次桩头应加装绝缘型封盒。

f) 电能讣量柜、箱内计量单元和轴助单元应分区设计,各单元之间应以隔板或采用箱形结构体加以区

分或隔离,便于运行维护。

g)电能计量柜、箱的计量室宜按三表位设计,应有足够空间安装电能表、专变采集终端、试验接线盒

以及控制信号辅助单元元器件。

h)户外式组合互感器进线侧应加装避雷器、断路器或跌落式熔断器,客户侧总开关出线处应加装避雷

器。

5.5.5.3接入管理控制的高压断路器,户内式高压断路器选用非人力操作机构、具备自动脱扣功能的高压断路器;户外式断路器选用内置电压互感器的自动真空断路器,其电压互感器输出电压作为控制、信号回路工作电源。

5.5.4 380V电量柜、箱特殊要求

5.5.4.1电能计量柜、箱按以下原则选择:

a)公用变压器低压侧总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户外式配电计量综合箱(JP柜)或计量箱。

b)10kV高供低计专变用户变压器低压侧总计量柜宜采用专用计量柜或配电柜,容量为100KVA及以下变压

器低压侧总计量柜电也可采用JP柜。

c)380V供电的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血采州电能计量箱。同一供电地点,有多个计量点,可

采用多表位电能计量箱。

d)箱式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箱式柜内。

5.5.4.2电能计量柜、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专用计量柜、计量用配电柜应布置在第一柜;JP柜安装在变压器低压出线侧;电能计量箱安装在客

户端电源进线侧。

b)专用计量柜、计量用配电柜采用落地式安装,专州计量柜、计量用配电柜及JP柜宜安装在变压器台

架下方或悬挂安装。电能计量箱宜采用墙挂式或嵌入式安装。

c)当变压器与低压配电装置采用户内装置时,若变压器弈量小于400KVA:进线柜宜采用铠装电缆;若变压

器容量大于或等于400kVA,进柜母线宜采用母线槽。

d)户外安装的JP柜、电能计量箱进线宜采用铠装电缆。电流互感器宜安装征进线开关之前。

e)柜、箱内计量单元和辅助单元应分区设计,各单元之间应以隔板或采用箱形结构体加以区分或隔离,

可设立计量室(可含专变采集终端)、互感器室、断路器室等。

9

Q/GDW 347-2009

f) 变压器低压桩头、试验接线盒、计量室、互感器室、计量柜(箱)门等处均应采用封闭措施。

g)专用计量柜、计量用配电柜、JP柜的进线侧应设置避雷器。

h)双电源供电的电能计量装置必须设置安全联锁装置。

5.5.4.3 接入管理控制的低压断路器应具有励磁跳闸(外力脱扣)功能。

5.5.5 220V电能计量箱特殊要求

5.5.5.1单体计量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悬挂式或嵌入式安装方式,满足户外安装条件。

b)进线开关操作手柄不外露。

c)电能表后出线开关手柄外露,且有防护门。

d)观察窗透明并带有保护门,观察窗下方应有客户标记位置。

5.5.5.2整体组合计量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悬挂式、嵌入式或落地式安装方式。

b)进线室、计量室、出线室相互用隔板隔开,隔板及进线室的笫二层门只能通过计量室才能拆卸,各室可按横式、竖式、混合式排列。

c)进、出线室采用两层门结构,第二层门应能防止无意识的接接触带电导体,但不能防止有意识的行为。

d)进线室应安装进线开关和分线母排等,第一层门由钥匙控制,通过计量室紧固第二层门,第二层门外露进线开关操作手柄。

e)出线室第一层门可方便开启,第二层门由钥匙控制且外露出线开关操作手柄。

f)计量室各观察窗下方和出线开关操作手柄最近处均应有客户标记位置。

g)计量室内预留低压采集器和公用电能表的安装位置。

5.5.5.3分离式计量箱由电源分线箱和分层计量箱两部分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源分线箱设置进线室和计量室,相互用隔板隔开,隔板及进线室的第二层门只能在计量室才能拆卸。

b)进线室采用两层门结构形式,第一层门由钥匙控制,第二层门外露进线总开关操作手柄。

c)进线室应安装有进线总开关、分线母排等;计量室应安装出线端子,出线端子最近处均有客户标记位置,并预留低压采集器和公用电能表的安装位置。

d)分层计量箱结构形式与整体组合计量箱结构形式相同。

5.5.5.4 观察窗采用中分子聚碳酸酯材料,厚度不小于2 5㎜。单体计量箱观察窗尺寸不应小于115mm (高)×95mm(宽);整体组合计量箱观察窗尺寸不小于150㎜(高)×100㎜(宽)。安装接触式预付费电能表的电能训量箱采用专用带插孔的观察窗,满足插卡需要。

5.5.5.5 计量箱内的挂表架应能满足同一类型不同型号的单相电能表安装。

5.5.5.6 计量箱内电能能表的进出线,农村地区采用绝缘铜线的不小于4mm2,采用绝缘铝线的不小于6mm2;城市地区应采用绝缘铜线且不小于10mm2。

5.5.5.7 相邻单相电能表,垂直中心距应不小于250mm,水平中心距应不小于150mm或侧面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0mm;电能表外侧距箱壁不小于60mm。

5.5.5.8应采取防止非正常情况下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5.5.5.9计量箱箱体材料选用应从环保和长寿命角度出发,以及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非金属材料应选用可回收、再生材料;不锈钢板材料应采用非导磁不锈钢材料,外表面应有保护涂覆层;采用冷轧钢板制作的零件,优先采用热镀锌钢板。材料选用参见表5。

10

Q/GDW 347-2009

表5箱体材料参照表

5. 5.5 10 电气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设置分级保护,满足选择性、灵敏性要求。

b)单体计量箱宜采用“电能表前安装隔离开关、电能表后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的方式。

c)整体组合计量量箱电能表前宜安装断路器、电能表后宜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

d)分离式计晕箱的电源分线箱进线宜安装三相总断路器,电能表前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电能表安装单相两极断路器。

e) 塑壳断路器应符合GB/T 14048.2标准要求;单相断路器应符合GB 10963.1标准要求;隔离开关应符合GB/T 14048.3标准要求。

5.5.5.11选用和安装计量箱应按以下要求:

a)计量点分散设置的宜选配单体计量箱。

b)计量点集中设置的宜选配整体组合计量箱。

c)计量点分层设置的可选用分离式计量箱。

d)电能计量箱最高观察窗中心线距安装处地而不高于1.8m。

e)单体电能计量箱下沿距安装处地面不宜低于1.4m。

f)墙面安装时,整体组合计量箱下沿距安装处地面不宜低于0.8 m。

g)安装在地下建筑(如车库、人防工群等)时,整体组合计量箱下沿距安装处地面不宜低于1.0 m

h)满足相关的保护接地要求。

5.6二次回路

5.6.1计量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任何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5.6.2 35kv以上电能计量装置电压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熔断器,但应装设快速断路器。35kv及以下电能计量装,电压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用于贸易结算时,电压二次回路不应装设熔断器、快速断路器,若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无法安装熔断器,电压二次回路应装设快速断路器;用于考核时,电压二次回路应装设熔断器或快速断路器。

5.6.3 二次回路应装设试验接线盒,试验接线盒的技术性能应满足DL/T825 附录D的有关要求。

5 6 4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装设的断路器的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 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按大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b) 当电压互感器运行电压为90%额定电压时,二次回路末端经过渡电阻短路,加于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低于70%额定电压时,应瞬时动作;

11

Q/GDW 347-2009

12 c) 瞬时脱扣器断开短路电流的时间应不大于20ms;

d) 断路器触点的接触电阻应小于0.1Ω。

5.6.5 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所有的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封闭。

5.6.6 电压、电流二次回路A、B、C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色线,中性线应采用黑色线。接地线为黄与绿双色线。

5.6.7 电压、电流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应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

5.6.8 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绝缘导线。电压二次回路至少应不小于2.5mm2,电流二次回路至少应不小于4mm2。

5.6.9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380V电能计量装置,其电压二次线应单独接入,不得与电流二次线共用,电压引人线的另一端应接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源侧,禁止在母线连接螺丝处引出。电压引入线与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源应同时切合。

5.6.10 一次系统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若一次系统存在两段母线并列运行条件,二次电压回路应配置二次电压并列装置。

5.6.11 一次系统接线为双母线接线方式,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时,二次电压回路应配置二次电压切换装置。

5.6.12 二次电压并列装置或二次电压切换装置的继电器应采用接触电阻小的双接点继电器,其导通电流应不小于5A。

5.6.13 二次电压并列装置应至少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a) 具有“禁止并列”和“允许并列”两个档位。置于“禁止并列”档位,分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

始终处于非并列运行状态;分段母线并列运行时,置于“允许并列”档位,分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处于并列运行状态。

b) 有效防止向停电的电压互感器反充电。

c) 具有并列装置工作状态指示信号。

5.6.14 二次电压切换装置应至少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a) 依据一次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线路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回路自动切换到相应的母线电压互感器二

次回路;

b) 具有二次回路失压及继电器动作指示信号。

5.6.15 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有一处可靠接地,一般在端子箱经端子排接地;采用“和电流”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点应在电能计量屏“和电流”的端子处,且一点接地。低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接地。

5.6.16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一处接地,接地线中不应串接有可能断开的设备。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需要二次电压并列或切换时,接地点应在控制室或保护小室等;其他情况接地点宜在互感器端子箱。电压互感器采用YNuyn或Yyn接线时,中性线应接地;电压互感器为Vv接线时,B相线应接地。接地点在控制室或保护小室时,接地的二次线在互感器就地端子箱内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

5.7 电能信息采集

5.7.1 系统变电站、发电厂侧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厂站采集终端。厂站采集终端宜单独组屏;35kV及以上电能计量装置宜选用机架式厂站采集终端。厂站采集终端应符合DL/T 698.31、DL/T 698.32的有关要求。

5.7.2 高压供电客户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专变采集终端。专变采集终端宜安装在计量屏、柜、箱内。专变采集终端应符合DL/T 698.31、DL/T 698.33的有关要求。

5.7.3 低压供电客户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低压集中抄表终端。220V整体组合计量箱中应预留安装低压采集器的位置。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应符合DL/T 698.31、DL/T 698.35的有关要求。

Q/GDW 347-2009

13

5.7.4 公用变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公变采集终端。公变采集终端宜安装在计量箱内。公变采集终端应符合DL/T 698.31、DL/T 698.34的有关要求。

5.7.5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应选取稳定可靠的工作电源,分别要求如下:

a) 厂站采集终端应配置交流或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引白厂站直流屏专用回路,交流电源引自交流屏

或UPS 电源。

b) 专变采集终端宜由独立的工作电源供电。

c) 公变采集终端的工作电源应取自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进线侧。

d) 低压采集器的工作电源应取自电能计量箱进线侧;低压集中器的工作电源宜取自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进线侧、邻近电能计量箱进线侧。

5.7.6 厂站采集终端和专变采集终端与电能表之间应通过端子连接。

5.7.7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优先选取光纤作为上行传输通道。

5.8 管理控制

5.8.1 专变客户宜通过控制型专变采集终端实现管理控制;低压客户宜安装具有预付费功能的电能表实现管理控制。

5.8.2 管理控制至少应具有购电量不足报警和无购电电量跳闸的功能。

5.8.3 专变采集终端接入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有电源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完整性监视。

2) 应指示和上传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自动合闸或跳闸时应有明显信号。

3) 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命令脉冲自动解除。

4) 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

5) 控制回路电缆截面不小于1.5rnm 2。

5.8.4 最大电流为60A 及以下的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应选择内置跳闸继电器实现管理控制;非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和最大电流为60A 以上的电能表,宜采用外置断路器实现管理控制。

5.8.5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或预付费电能表跳闸接点容量不足或接点数量不够时,应加装中问继电器。 6 设计计算

6.1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选择

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所连接的仪表,另一部分是连接导线。计算连接导线负荷时,一般情况下可忽略导线电感,而仅计算其电阻。

电能计量装置电流二次回路采用四线或六线分相接线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容量S b 和阻抗Z b )可按(1)和(2)式计算。

Z b = Z m +2Z L +R c (1)

S b = I 2sn Z b

= S m +2I 2sn Z L +I 2sn R c

≈S m +2I 2sn R L +I 2sn R c (2)

电能计量装置电流二次回路采用双六线接线(和电流),其中一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阻抗Z b1可按

(3)式计算,设计时可按(4)式确定。

式中: Z m ——仪表电流回路的阻抗;

(3)

(4)

Q/GDW 347-2009

14

Z L ——连接导线单程的阻抗,一般可忽略电抗,仅计及电阻R L ;

R C ——接触电阻,一般为0.05~0.1Ω;

S m ——仪表电流回路路功耗(V A),S m =I 2sn Z m ;

I sn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

I 1, I 2——参与和电流的两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的选择,应通过二次负荷计算确定,保证二次回路负荷S b 在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S bn 和其下限负荷之间,一般情况下按S bn =2S b 选取。具体情况可参照表6。

表6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选择表

6.2 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选择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二次额定负荷的选择,应通过二次负荷计算确定,保证二次回路负荷S b 在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S bn 和其下限负荷之间,一般情况下按即S bn =(1.5~2.0)S b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一般为10~50V A 。

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应按表7进行计算,一般按负荷最重的一相进行验算。

表7 电压互感器负荷计算公式

Q/GDW 347-2009

15

6.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选择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为三相四线接线方式时,根据二次电缆线长度L(m)及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值I max (A),为保证二次回路电压降△Ur 小于容许值△u max ,专用电缆线所需截面A (mm 2

)应满足下述关系:

式中,△U 1——快速断路器和重动继电器触点的电压降(V)。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为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根据二次电缆线长度L(m)及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值I max

(A),为保证二次回路电压降△Ur 小于容许值△U max ,专用电缆线所需截面A(mm 2

)应满足下述关系:

在快速断路器的电压降U kmax 应不大于二次回路允许压降△U kmax 的1/3;重动继电器接点的压降△U jmax 不大于二次回路允许压降△U max 的1/6的情况下,

电压互感器二次三相四线接线时,

电压互感器二次三相三线接线时,

6.4 低压断路器额定电流和开断电流计算与选择

6.4.1 低压断路器额定电流应满足正常运行负荷的需要,按变压器容量选择,参见表8。

表8 按变压器容量选择低压总断路器对照表

6.4.2 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应满足系统短路电流的要求,100kVA ~630kVA 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参考值参见表9。

表9 100kVA ~630kVA 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参考值对照表

6.4.3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要满足上、下级配合的要求,配电系统的第一、二级之间保护电器具有选择性,变压器低压侧总断路器与配出回路断路器应具有选择性。

(5)

(6)

(7)

(8)

Q/GDW 347-2009

16

a)当上级电器是选择性保护电器,而下级是非选择保护电器时,应满足(9)和(10)式。

I1(I2)≥1.3I2(I3) (9)

式中:I1(I2)——上级保护电器短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I2(I3)——下级保护电器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I1(I3)≥1.2I2(Idl) (10) 式中:I1(I3)——上级保护电器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I2(Idl)——下级保护电器出线端单相短路电流。

b)当上下级电器都是非选择性保护电器时

式中:I1(I3)——上级保护电器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I2(I3)——下级保护电器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6.5 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选择

整体组合电能计量箱内低压电器和导线等设备应按照箱内实际表计位数和每户用电容量计算、选配。住宅用电负荷计算宜采用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按JGJl6的规定执行,见表10。

表10 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注:1.表中通用值系数为目前采用的住宅需用系数值,推荐值是为计算方便而提出的。

2.住宅的公用照明及公用电力负荷的需要系数,一般可按0.8选取。

7 设计文件

7.1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材料清册、设计图纸。

7.2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图纸宜单独成册,包括以下内容:

a) 一次接线图。

b) 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原理及接线图。

c) 计量电压互感器(专用绕组)接线及端子排图。

d) 计量电流互感器(专用绕组)接线及端子排图。

e) 计量柜(箱)结构图。

(11)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为指导工程施工而编制的设计文件,是我公司施工管理的重要文件,是保证按期、优质、经济的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特点的同时结合自身施工管理模式,本着“质量为本、规范施工,用户至上、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依据 2.1“某商住楼消防安装工程”招标文件。 2.2“某商住楼消防安装工程”设计图纸。 2.3“某商住楼消防安装工程”答疑文件。 2.4“某商住楼消防安装工程”现场勘察情况。 2.5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2.6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导则》。 2.7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8公司的相关专业施工工艺。 2.9工程执行的规范、标准。 2.9.1消防水系统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程测量规范及技术说明》(GD50026-93) 《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2.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条文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条文说明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9-9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9.3消防排烟通风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通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

总装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总装二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 2001年7月8日公司新车型专题会议。 二、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 1、车间任务 各种总成及合件的分装、发送、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的装配和检测,补漆和返工等工作。 2、生产纲领 年生产24万辆整车(其中S11车8万辆,T11车3万辆,B11车5万辆, MPV 2万辆,B21车3万辆。),采用二班制,按每年251个工作日计算。 3、生产性质 本车间属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4、产品特点: 4.1、S11车: (1)、外形尺寸:L×W×H=3500×1495×1485(单位:mm);(2)、轴距: L=2340mm; (3)、轮距(前/后): 1315/1280mm; (4)、整备质量: 778Kg。 4.2、T11车: (1)、外形尺寸:L×W×H=4265×1765×1670(单位:mm);

(2)、轴距: L=2510mm; (3)、轮距(前/后): 1505/1495mm; (4)、整备质量: 1425Kg。 4.3、B11车: (1)、外形尺寸:L×W×H=4770×1815×1440(单位:mm);(2)、轴距: L=2700mm; (3)、轮距(前/后): 1550/1535mm; (4)、整备质量: 1450Kg。 4.4、MPV: 各参数暂未定。 4.5、B21车: (1)、外形尺寸:L×W×H=4670×1780×1435(单位:mm);(2)、轴距: L=2670mm; (3)、轮距(前/后): 1515/1500mm; (4)、整备质量: 1350Kg。 5、生产协作 本车间装配用油漆车身通过悬挂式输送机从涂装二车间及涂装三车间输送过来,发动机由发动机厂用叉车运输过来,其他外协作件均由外协厂家提供。 三、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1、采用二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按251个工作日计算,工作负荷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说明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 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 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 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 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题目得,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上端面,下端面,左右端面,2-13mm孔和 20(+—)mm以及 3mm 轴向槽的加工。20(+——)mm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下端面的平面度与左右两端面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进气孔与排气门的传动精度及密封,2——13mm孔的尺寸精度,以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因此,需要先以下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下端面,再把下端面作为精基准,最后加工 20(+——+)mm孔时以下端面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孔轴相对下端面的位置精度。由参考文献(1)中有关孔的加工的经济度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

课程:给水课程设计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组别:第四组 组员:彪艳霞、沈晓慧、施谊琴、杨佳莉 赵文洁、陈艳丹、倪晶晶、赵维诘 钱嘉骋、张旭 指导老师:刘洪波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给水厂(自来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与方法,独立完成相关工艺选择、主要构建筑物设计计算、设备选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开展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 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2.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加氯间等构建筑物的工艺计算; 3. 合理优化布置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 1.2基本资料 1.2.1水厂规模与基本情况 水厂1:某市地处长江下游(东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7 ℃。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温度3℃,最热月平均温度35℃,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年平均降雨量1325mm,80%以上的降雨发生在6月至10月的五个月中,多年平均最大时降雨量为59.45mm,最大日降雨量为156.2mm,常年最大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市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拟建一给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 (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15万m3/d。 (2)水源水质资料: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设计过程管理办法》编制说明

《设计过程管理办法》修订情况说明 此次办法的修订是在《概念设计管理作业指引》(房地产司设计〔2015〕160号)、《建筑设计管理作业指引》(房地产司设计〔2015〕-159号)、《景观设计管理作业指引》(房地产司设计〔2015〕-158号)、《室内装修设计管理作业指引》(房地产司设计〔2015〕-180号)的基础上进行的。合并以上设计管理作业指引内容为《设计过程管理办法》,明确各项设计工作及设计工作的各个阶段所需完成的重要事项,包括对设计各阶段的产品研究、设计图纸质量、及实施过程中各专业设计效果的控制等。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一章目的由合并扩大为各个专业及各个设计阶段。 2.第二章适用范围扩大到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及其他各专项设计。 3.第三章无变化。 4.第四章职责。修改具体如下: 第一条公司设计管理部/项目公司设计部 原来为: 4.1.1负责编制《概念设计任务书》,并组织对《概念设计任务书》 进行评审。 4.1.2负责设计单位的选择,负责设计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 执行。 4.1.3组织概念设计成果评审。 4.1.4组织编制《项目设计指导书》。 修改为:

1.负责收集设计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 2.负责编制《设计任务书》,并组织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审。 3.负责设计单位的选择,负责设计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执行。 4.负责组织对各阶段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 5.参与扩初及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 6.负责工程施工阶段设计配合。 第二条公司营销管理部/公司商业管理中心/项目公司营销部 原来为: 4.2.1负责按要求向设计部门提供设计前期所需项目资料,包括《项目初步定位策划报告》。 4.2.2参与《概念设计任务书》和概念设计成果评审。 4.2.3参与编制《项目设计指导书》。 修改为: 1.按要求向设计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设计所需的项目资料,包括《项目初步定位策划报告》。 2.按权责参与《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成果的评审。 第三条公司成本管理部/项目公司成本部 原来为: 4.3.1参与《概念设计任务书》和概念设计成果评审,并根据概念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测算。 4.3.2参与编制《项目设计指导书》 修改后: 1.负责按权责提出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建议和限额设计要求。 2.按权责参与《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成果的评审。 3.参与扩初及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 4.负责对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 第五条 原来为:公司运营管理部/项目公司工程部

(完整word版)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度假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 1、污水水量、水质 (1)设计规模 某度假村管理人员共有200人,另有大量外来人员和游客,由于旅游区污水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初步统计高峰期水量约为300m3/d,旅游淡季水量低于70m3/d,常年水量为100—150m3/d,自行确定设计水量。 (2)进水水质 处理的对象为餐饮废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进水水质: 项目COD BOD5SS pH NH3-N TP 含量/(mg/L) 150-250 90-150 200-240 7.0-7.5 35-55 4-5 2、污水处理要求 污水处理后水质应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项目BOD5SS pH NH3-N TP 含量/(mg/L) 6 10 6.0-9.0 5 0.5 3、处理工艺 污水拟采用MBR工艺处理 4、气象资料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需要回用于度假村内景观湖泊,最高水位为103米,常年水位为100米,枯水位为98米 6、厂址及场地现状 进入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109米

三、工艺流程图 图1 工艺流程图 四、参考资料 1.《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3.《给排水设计手册》 4、《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MBR设计手册》 7.《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顾国维、何义亮编著8.《简明管道工手册》第2版 五、细格栅的工艺设计 1.细格栅设计参数 (1)栅前水深h=0.1m; (2)过栅流速v=0.6m/s; (3)格栅间隙b 细=0.005m; (4)栅条宽度s=0.01m; (5)格栅安装倾角α=60?。 2.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选用两细格栅,一用一备 1)栅条间隙数: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软件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1.3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规范和辅助工具。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包括: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包括: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现有硬、软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引进硬、软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4总体方案确认 着重解决系统总体结构确认及界面划分问题。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对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及层次进行确认,对应用系统、支撑系统及各自实现的功能进行确认,细化集成设计及系统工作流程,特别要注意因软件的引进造成的系统本身结构和公司其他系统的结构变化。包括:

南方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技术导则及图集(2018版)修编说明

南方电网市场〔2019〕1号附件2 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技术导则及图集(2018版)修编说明 市场营销部(农电管理部) 二○一八年十二月

修编概述: 以《南方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2014版)》的《技术导则》和《图集》为蓝本进行修编。 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典设》应用中的意见和建议,遵循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并按照经济、安全、和提高效率等原则进行修编。 修编主要内容:新增了充电桩、发电车快速接入装置、断路器自动化成套设备、纵旋式开关设备等新型电气设施,并新增了多电源一点接地的低压系统、电缆阻燃等级、封闭式母线、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电涌保护器、配电站层高的设置要求、继电保护数据表格等的使用原则和应用要求等内容,同时修编了负荷密度表、公用配电站容量配置等内容,删除了涉及光伏的部分内容。 《图集》的图纸图号统一由原CSG-10YK-**-**修改为CSG-2018-10YK-**-**,修编说明中没有描述的图纸均指其与对应原图图名一致,该图纸内容没有修改。

一、《技术导则》修编内容 1 前言及范围 增加了技术导则的前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监安全[2008]43 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客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规范更新为《GB/Z 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更新为《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更新为《GB 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 和35kV 配网标准设计(版)》更新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 增加引用以下相关规范或文件: 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DL∕T 5725 《35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变电所建设规范》 DL/T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GB/T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36040 《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 Q/CSG 《南方电网公司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Q/CSG 120700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3术语和定义 按最新南网要求,更新了的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划分标准(供电区分类) 根据GB50016-2014的最新民用建筑的分类描述,修改了高层建筑的定义。(高层建筑) 修改了双电源的定义(双电源) 根据省公司要求光伏内容另立项做成典型设计独立册,为了避免内容冲突删除了光伏章节的内容,删除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电网的定义。增加了充电站与充电桩的定义。(充电站、充电桩) 4 总则 对和进行了更新,加入了需要适度超前,留有裕度等的设计理念。 5供电方案编制原则 将2)“供电电源及每路的供电容量”修改为“供电电源接入点、接入系统示意图、供电回路数及每路进线的供电容量。” 6用电容量、供电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点的确定原则

SBR工艺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保护环境,解决城市排水对水体的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保证人民的健康,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对现存的污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治理,而且对将来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排水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章绪论 1.1、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1.2、本课程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m/3,进水水质如下: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平均水量为20000d ⑴、污水处理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

⑵、生化部分采用SBR工艺。 ⑶、来水管底标高446.0m.受纳水体位于厂区南侧150m。50年一遇最高水位448.0m。 ⑷、厂区地势平坦,地坪标高450.0m。厂址周围工程地质良好,适合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⑸、所在地区平均气压730.2mmHg柱,年平均气温13.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计算和确定设计流量,污水处理的要求和程度。 ⑵、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简述其特点及目前国内外使用该工艺的情况即可) ⑶、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主要设备的选取。 ⑷、水力计算,平面布置设计,高程布置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活塞设计说明书(精)

山东农业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设计课题:活塞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指导老师:吕钊钦 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3班姓名:高超学号: 20120667 2014年 12月 11日 序言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活塞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目录 序言 (3) 一. 零件分析 (4)

1.1 零件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 工艺规程设计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2基面的选择 (7) 2.3制定工艺路线 (10)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 三夹具设计 (16) 3.1问题的提出 (16)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3定位误差分析 (19) 3.4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0 总结 (21) 参考文献…………………………………………………………22 (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绪论 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飞速发展,汽车的动力部分也在不断改进,内燃机作为一种可移动的动力源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活塞是内燃机的关键零

配网工程典型设计电气部分编制说明

配网工程典型设计(电气部分)编制说明 1. 总的部分 本典型设计为湖北省电力公司配网工程电气部分,主要以系统内户内式结构10kV开闭所、公用配电室、户外环网箱、户外公用箱式变电站和路灯箱式变电站设计对象。本次典型设计阐述了各类开闭所和配电室的特点,并总结归纳了多种常见的电气接线方案,并针对不同型式分别绘制出电气一次部分电气配置接线图和平、断面图。本着功能合理、布置紧凑、造价适宜的原则,开闭所及配电室均按无人值班设计 对开闭所与配电室的土建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同时对各种设计型式进行经济指标控制,作出工程投资估算。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性文件 湖北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湖北省电力公司配网技术经济原则〉的通知》(鄂电配[2005] 号); 2.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 / 14

GB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229-1996 火电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J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2001年版) 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5-19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NDGJ96-1992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GB 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以上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若有新的版本,按新版本执行。 3. 实施型式使用说明 3.1设计对象 实施型式设计对象为湖北省电力公司系统内户内式结构10kV开闭所、公用配电室;户外环网箱;户外公用箱式变电站和路灯箱式变电站。 3.2使用方法 实际工程使用实施型式时,需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按照施工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补充照明、接地等内容。 2 / 14

南方电网公司10KV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13006-2012 10kV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2012-01-18发布2012-01-18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CSG113006-2012I 目 次前 言...............................................................................................................................................................II 引 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12技术规范编制依据..........................................................................................................................................13术语和定义......................................................................................................................................................13.1电能计量装置..............................................................................................................................................13.2负荷管理终端..............................................................................................................................................13.3配变监测计量终端......................................................................................................................................23.4集中抄表数据采集终端..............................................................................................................................23.5集中抄表集中器..........................................................................................................................................23.6电能计量柜..................................................................................................................................................23.7计量表箱......................................................................................................................................................23.8试验接线盒..................................................................................................................................................23.9测控接线盒..................................................................................................................................................24设置原则..........................................................................................................................................................25技术要求..........................................................................................................................................................35.1电能表配置技术要求..................................................................................................................................35.2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35.3电压互感器技术要求..................................................................................................................................45.4电能计量柜技术要求..................................................................................................................................55.5熔断器技术要求..........................................................................................................................................65.6试验接线盒技术要求..................................................................................................................................75.7互感器二次回路技术要求..........................................................................................................................76安装接线要求..................................................................................................................................................86.1电能计量柜的安装及接线要求..................................................................................................................86.2电能表的安装要求......................................................................................................................................86.3负荷管理终端的安装要求..........................................................................................................................86.4门接点的安装要求......................................................................................................................................96.5所用电缆及导线安装要求..........................................................................................................................97概预算编制原则..............................................................................................................................................98适用场合........................................................................................................................................................109设计范围........................................................................................................................................................1010编号规则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