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命题人 吕瑞山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K:39 Mn:55 I:127 S:32

第I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aCl 、HCl 、H 2O 都是电解质

B .SO 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SO 3是电解质

C .蔗糖、SiO 2、酒精、Cu 是非电解质

D .乙醇和AgCl 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故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 .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 .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 3.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无色溶液:Ca

2+

、H +、Cl -、HSO -

3

B .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

3

C .FeCl 2溶液:K +、Na +、SO 2-

4、AlO -2 D.K W c (H +)

=0.1 mol/L 的溶液:Na +、K +、SiO 2-3、NO -3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 2:

Ca 2++2ClO -+H 2O +CO 2===CaCO 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 2:

Ca 2++2ClO -+H 2O +SO 2===CaSO 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 Ca 2++OH -+HCO -3===CaCO 3↓+H 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 2++4H ++NO -3===3Fe 3+

+2H 2O +NO ↑

5.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 -

、CO 2-

3、SO 2-

3、Al 3+

、I -

、Mg 2+

、Na +

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 .Al 3+、Mg 2+、I -、SO 2-3

B .Mg 2+、Na +、CO 2-3、I -

C .Al 3+、Na +、SO 2-3、I -

D .Al 3+、CO 2-3、Br -、SO 2-

3

6.将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 2Cr 2O 7溶液,发生如下两

个化学反应:SO 2+2Fe 3++2H 2O===SO 2-4+4H ++2Fe 2+,Cr 2O 2-7+6Fe

2+

+14H +===2Cr 3++6Fe 3++7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还原性:Cr 3+>Fe 2+>SO 2

B .氧化性:Cr 2O 2-7>SO 2>Fe

3+

C .Cr 2O 2-

7能将Na 2SO 3氧化成Na 2SO 4 D .两个反应中Fe 2(SO 4)3均作还原剂

7.下列A ~D 4组,每组有两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第Ⅱ卷

8.(15分)A 、B 、C 、D 、E 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①A 溶液与B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 溶液; ②A 溶液与C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 溶液; ③A 溶液与D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 溶液与适量D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 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9.(14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_____KIO 3+________KI +________H 2SO 4===________K 2SO 4+________I 2+________H 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 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 2SO 3

稀溶液,将I 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 2SO 3稀溶液与I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 .加入适量Na 2SO 3稀溶液; c .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 2+2S 2O 2-3===2I -+S 4O 2-

6。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KIO 3与KI 反应完全;

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0-3 mol·L -1的Na 2S2O 3溶液10.0 mL ,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②b 中反应所产生的I 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 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kg 。

10.(14分)现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

Ag +、Ca 2+、Ba 2+、Fe 2+、Al 3+,阴离子有Cl -、OH -

、CH 3COO -、NO -3、SO 2-4、CO 2-3。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

L -

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 、C 、E 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

②向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 溶液中滴加Ba(NO 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 溶液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 11. (15分)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

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X

已知主反应 2Na 2CO 3 (aq) + 3H 2O 2 (aq) 2Na 2CO 3·3H 2O 2 (s) ΔH < 0

副反应 2H 2O 2 = 2H 2O + O 2↑

滴定反应 6KMnO 4 + 5(2Na 2CO 3·3H 2O 2) +19H 2SO 4 =

3K 2SO 4 + 6MnSO 4 +10Na 2SO 4 + 10CO 2 ↑ + 15O 2↑ + 34H 2O 50 °C 时 2Na 2CO 3·3H 2O 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 。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 、 和 。

(3)在滤液X 中加入适量NaCl 固体或无水乙醇,

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 。

(4)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 。

A .MnO2

B .CuO

C .Na 2SiO 3

D .MgSO 4

(6)准确称取0.2000 g 过碳酸钠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50 mL 蒸馏水溶解,

再加50 mL 2.0 mol·L -1 H 2SO 4,用2.000×10-2 mol·L -1 KMnO 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 ,则产品中H 2O 2的质量分数为 。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大量共存等问题;由实验④可知B 中应含有Al 3+

,D 中应含有OH -

,但因反应过程中沉淀不消失,故在加碱溶解Al(OH)3的同时还应有沉淀生成,则不难确定D 为Ba(OH)2,B 为Al 2(SO 4)3,又根据离子大量共存规律,可知A 、C 、E 中必有一种为Na 2CO 3,由实验①②③可推知A 为Na 2CO 3,E 为硫酸的酸式盐〔NaHSO 4、Mg(HSO 4)2〕,C 为可溶性镁盐(MgCl 2或MgSO 4)等,考虑A 、B 、C 、D 、E 的组成离子可确定C 为MgCl 2。

答案:Na 2CO 3 Al 2(SO 4)3 MgCl 2 Ba(OH)2 NaHSO 4 〔Mg(HSO 4)2〕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定食盐中碘的含量的实验题。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因为NaI 、Na 2SO 4易溶于水,CCl 4不溶于水,用分液法分开,上述操作步骤遗漏

的操作是在b 步骤之后增加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因为I 2+2S 2O 2-3===2I -+S 4O 2-6恰好完全反应,I 2刚消耗完,溶液蓝色恰好变成无色。

I 2+2S 2O 2-3===2I -+S 4O 2-

6

n (I 2)=2.0×10-3 mol·L -1×

10 mL 1000 mL ×1

2

=1.0×10-5 mol

5KI +KIO 3+3H 2SO 4===3K 2SO 4+3I 2+3H 2O

n (KIO 3)=13

×1.0×10-5 mol 精制食盐中碘含量

1

3

×1.0×10-5 mol×127 g·mol -1×1000 mg/g w g×10-3

4.2×102

w

mg/kg

答案:(1)1 5 3 3 3 3

(2)①I 2+SO 2-3+H 2O===2I -+SO 2-4+2H +

②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②1.0×10-5 ③4.2×102w

10

由3COO -、CO 2-3,由于CO 2-

3与表中的阳离子结合只有K 2CO 3可溶,结合碱性:A>E>C(浓度均为0.1mol·L -1)推知A 为Ba(OH)2[Ca(OH)2微溶],E 为K 2CO 3,C 为Ca(CH 3COO)2。

由②知B 为AgNO 3,由④知F 为FeCl 2或FeSO 4,结合③:D 中不能含SO 2-

4,确定F 为FeSO 4,D 为AlCl 3。

答案:(1)AgNO 3+NH 3·H 2O===AgOH ↓+NH 4NO 3 AgOH +2NH 3·H 2O===Ag(NH 3)2OH +2H 2O

(2)碳酸钾 由①中碱性强弱的顺序可知:E 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 是碳酸钾

(3)Ba(OH)2 Ca(CH 3COO)2 AlCl 3 FeSO 4

11.解析:(1)恒压滴液漏斗一般用于封闭体系,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是为了使反

应体系的压力不会由于滴加液体而增加。如果没有支管,反应体系只有一个口的话,不断加液体就会造成反应体系压力增加,会使液体滴不下来。所以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

(2)由于50°C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所以步骤①(控温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温度,由于主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控制温度的措施有:采用冷水浴、不断搅拌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去,缓慢地滴加H2O2溶液,使反应缓慢进行、缓慢放热。

(3)滤液X主要是过碳酸钠溶液,加入固体NaCl(电解质)或无水乙醇,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碳酸钠析出(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步骤③是洗涤,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冲洗去固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干燥,可以防止产品溶解,降低产率。

(5)Fe2O3、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分析过碳酸钠的组成2Na2CO3·3H2O2,可以推知Fe2O3、CuO它们也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

(6)根据关系式:6KMnO4∽5(2Na2CO3·3H2O2)

6mol 5mol

(2.000×10-2 mol·L-1×30.00 mL×10-3 L/Ml)n

n (2Na2CO3·3H2O2) = 0.0005mol

m (2Na2CO3·3H2O2) = 0.0005mol×314g/mol = 0.517g

答案:(14分)

(1)平衡压强

(2)冷水浴磁力搅拌缓慢滴加H2O2溶液

(3)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洗去水份,利于干燥(5)AB

(6)25.50 % (或0.2550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