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在尖锐湿疣及外阴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中的分布

HPV感染在尖锐湿疣及外阴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中的分布
HPV感染在尖锐湿疣及外阴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中的分布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规范化管理试题(培训后)

重庆国宾妇产医院 慢性宫颈炎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规范性管理考试题(培训后) 科室姓名得分 一、病案分析(每问12分,共60分) 某女,28岁已婚G3P1 五年年前顺产一子。因外阴瘙痒伴白带豆腐渣样五天,于2011年6月16日到某院就诊。月经初潮13岁,经期28—30天,经期3—5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同房触血。LMP2011.6.2、3天干净。一月前曾在院外做TCT检查提示LSIL;HPV检测高危型;一周前活组织检查提示:局部鳞状上皮内病变并累及腺体,慢性宫颈炎伴局部磷化。建议免疫组化(未作) 妇检:宫颈肥大,二度糜烂、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白带常规:清洁度Ⅲ霉菌阳性 诊断:1、霉菌性阴道炎2、宫颈糜烂样改变(肥大型)3、急性盆腔炎 医嘱:宫颈糜烂样改变,利普刀锥切 当日手术:LEEP切除0.6 、0.7厘米的组织送检。病检报告:慢性宫颈炎。 问题: 1、病人的诊断? 答: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急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 2、应该做椎切嘛?如果应该,规范的流程是什么? 答:可以行锥切,但首先应作做免疫组化,确定为是否为CIN1或CIN2\3 如为:CIN1:阴道镜检查满意,切除(LLETZ)或消融均是可接受的,如果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或颈管取样CIN,或病人有过治疗,诊断性切除的操作是推荐程序 如为:CIN2\3:阴道镜满意,完全除外浸润癌的患者,采用宫颈切除或消融方法治疗是可以接受的。 阴道镜不满意,不能完全除外浸润癌的患者,不可接受消融治疗,推荐行宫颈锥形切除术。 3、急性盆腔炎症期间可不可以行利普手术?答:急性炎症期是不可以行利普手术 4、如果需锥切,本例手术做到没有?:答:没有。 5、如处理不当,最坏的医疗结果是什么? 答:急性炎症扩散、遗留SIL病灶,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四十分) 1、简述慢性宫颈炎与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组织学特征 答:慢性宫颈炎:指宫颈间质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侵润, 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 2、简述ASC—US病人的规范管理,LLETZ或LEEP是否适合这类病人。 答:HPV检测及分流,间隔6个月连续2次重复细胞学检查,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对于缺少组织学诊断ASC—US的患者,常规使用诊断性切除程序例如LEEP,是不可接受的。 3、简述宫颈糜烂样改变治疗?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未生育过的女性最好建议那种方式的治疗? 答:只要有炎症的改变,分泌物多、呈乳头状增生或接触性出血,都可以行局部物理治疗。局部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激光、微波等,学术资料提到、射频消融及海扶。未生育过的女性最好建议海扶治疗。治疗前应常规行宫颈癌筛查,一定要除外子宫颈癌,有生殖道急性炎症列为禁忌 4、简述LEEP锥切的分类及手术指针? 答:分为两类:LEEP和LLETZ 手术指针也分为两类 一类为诊断性锥切 (1)细胞学诊断为HSIL,阴道镜满意;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常规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常 规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类别护理常规生效日期 部门 B五西病区修改日期 题目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常规页数 1/2 主任签名:护士长签名: 一、定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CIN具有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生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与性活跃、HPV(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相关。 三、临床表现 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检查宫颈可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表现,未见明显病灶。 四、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阴道分泌物情况,有无阴道排液。 2、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无性交后出血。 3、观察宫颈情况。 五、治疗原则

I 60%-85%CIN I会自然消退,每6个月复查一次细胞学或高危型HPV-DNA 者可仅观察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冷冻和激光治疗等。 II和CIN III约20%CIN II会发展为原位癌,5%发展为浸润癌,故所以的CIN II和CIN III均需要治疗。虽可用各种方法治疗CIN II和CIN III,但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经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CIN III也可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依据 1、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2、焦虑与担心疾病会影响与配偶的性生活,影响生育,害怕转为恶性肿瘤有 关。 3、出血与子宫颈锥切术后出血有关。 4、宫颈狭窄与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粘连有关。 七、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知识缺乏 (1)向其宣教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转归和大致治疗方案。 (2)积极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告知根据CIN级别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配合事项。 (4)术后的愈合情况及注意事项。 (5)针对病因做好预防措施,预防复发。 2、焦虑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查房

六月份护理查房 ----宫颈上皮瘤变的护理查房日期:2016-6-13 主讲人:青玉 参加人:于倩,晶,艳君,瑾,晔,春娇,周妍等妇科护士 查房目的: 1. 了解宫颈上皮瘤变的定义及发病原因 2. 了解宫颈上皮瘤变的临床表现 3. 了解宫颈上皮瘤变术前术后的护理 患者:朱红娟 性别:女 年龄:32岁 入院诊断:宫颈上皮瘤变Ⅲ级 病历摘要: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2016.5.16.患者于入院前3+年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无明显异味,无腹坠腰酸等不适,未予诊治。患者于入院前51天因阴道分泌物仍较前增多,就诊于我院门诊,查宫颈TCT提示ASC-H,HPV16阳性,查阴道镜提示Ⅱ型转化区,宫颈病灶完全可见,粗点状血管,镶嵌。阴道镜下取活检提示(3-4点,6点,8-9点)CIN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现为求进步治疗收入

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2012年剖宫产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36.6℃,脉搏:108次/分,血压:136/97mmHg,呼吸:22次/分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体位自主,面容安静。 妇科查体:已婚型外阴,阴道畅,宫颈中糜,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质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宫颈TCT(2016.4.12我院门诊)ASC-H。 HPV16阳性。 阴道镜下活检(2016.5.30我院门诊)(3-4点,6点,8-9点)CIN 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 (2016.5.26我院门诊)阴道分泌物阴性。 根据以上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紧,焦虑,知识缺乏。 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 1.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的规章制度,做好入院宣教。与患者沟通时态度亲切,了解其心中的担忧,并对症进行开导。动员其家属对其进行心理支持,以排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情绪。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外阴上皮内瘤变V I N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是一组外阴病变,是外阴癌的前期病变。年轻患者的VIN常自然消退,但60岁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轻患者可能转变为浸润癌。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分为1级(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过度增生和异型细胞的改变,局限于上皮的下1/3。2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层上述变化发生于上皮的下2/3。3级(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上皮层的变化超过2/3。原位癌的不典型增生累及整个上皮层,但未穿透基底膜。 病因 1.与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在VIN浅层细胞,尤其在VIN1和VIN2中,常可见到由HPV感染所致的征象,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80%VIN与16型HPV有关。 2.与免疫缺陷有关 罹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甾体激素和组织移植抑制剂)者VIN发生率明显增高。 3.与外阴营养不良有关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在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患者中较增生性营养不良更多见。 4.与性行为和烟草有关 吸烟常常与VIN Ⅲ级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同样还发现性伴侣数量的增加与VIN Ⅲ级的发 生有关。HPV感染为性传播疾病,在年轻的VIN患者中常有HPV感染,并与性生活史(包括性伴侣数目,第1次性生活年龄)有关。 5.与宫颈病变关系 由于有相同的危险因素,VIN与宫颈病变相联系,大约15%的VIN患者存在宫颈病变。 6.与外阴癌的关系

外阴上皮内瘤变I级与外阴癌的关系尚未肯定。但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高级别的VIN 和外阴癌的联系是存在的。 临床表现 1.症状 (1)最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不适和烧灼感。以大小阴唇较常见,阴蒂次之,尿道口及其周围较少见。 (2)约17%的病人主诉发现外阴结节。 (3)20%~48%的患者无症状。 2.体征 查体时可发现有90%的患者外阴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或斑点,颜色可为灰色、红色、褐色、棕色或白色。病灶也可表现为表皮增生,可出现皮肤增厚、斑块、乳头或小的赘疣,呈灰白色、黑色素沉着或暗红色,表面干燥、脱屑,边界不清楚。病灶可为单个,但更常多发,并可相互融合。这些病变可发生于外阴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右侧大、小阴唇的底部8点处。 单发性VIN主要位于舟状窝和小阴唇附近黏膜,偶见于会阴体后部或阴蒂周围,绝少发生于有毛发生长部位和阴蒂腺体,而多发性VIN则可侵犯阴蒂包皮、小阴唇、舟状窝和会阴体。约1/3病例有大阴唇和会阴体后部的浸润,当会阴体后部浸润时则常常累及肛门和臀内侧沟。肛管黏膜也常受累,即不典型增生病变可向上发展而延伸至肛管鳞柱交界处。阴蒂腺体极少受累,而尿道浸润则为罕见。 约50%的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上皮内瘤变,30%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同时合并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合并阴道瘤变,3%同时合并有宫颈和阴道瘤变,这些在免疫抑制及肛门生殖道综合征患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常规

类别护理常规生效日期 2004.1 部门 B五西病区修改日期 2010.4 题目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常规页数 1/2 主任签名:护士长签名: 一、定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CIN具有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生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与性活跃、HPV(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相关。 三、临床表现 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检查宫颈可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表现,未见明显病灶。 四、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阴道分泌物情况,有无阴道排液。 2、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无性交后出血。 3、观察宫颈情况。 五、治疗原则 1.CIN I 60%-85%CIN I会自然消退,每6个月复查一次细胞学或高危型HPV-DNA者可仅观察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冷冻和激光治疗等。 2.CIN II和CIN III约20%CIN II会发展为原位癌,5%发展为浸润癌,故所以的CIN II和CIN III均需要治疗。虽可用各种方法治疗CIN II和CIN III,但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经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CIN III也可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依据 1、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2、焦虑与担心疾病会影响与配偶的性生活,影响生育,害怕转为恶性肿瘤有 关。 3、出血与子宫颈锥切术后出血有关。 4、宫颈狭窄与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粘连有关。 七、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知识缺乏 (1)向其宣教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转归和大致治疗方案。 (2)积极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告知根据CIN级别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配合事项。 (4)术后的愈合情况及注意事项。 (5)针对病因做好预防措施,预防复发。 2、焦虑 (1)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

第二节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第二节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是一组外阴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名称。包括外阴鳞状细胞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外阴非鳞状细胞上皮内瘤样病变(Paget’s病,未浸浸润的黑色素细胞瘤),多见于45岁左右妇女。近年VIN 发生率有所增加。VIN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但60岁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轻患者可能转变为浸润癌。 [病因] 不完全清楚。现代分子学技术检测发现80%VIN伴有HPV (16型)感染。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细胞核周形成晕圈、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这些改变多发生在病变的表层细胞。其它的危险因素有性病、肛门-生殖道瘤样病变、免疫抑制以及吸烟。 [临床表现] V1N的症状无特异性,与外阴营养不良一样,主要为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溃疡等。体征有时表现为丘疹或斑点,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灰白或粉红色;少数为略高出表面的色素沉着。 [诊断] 1.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任何可疑病变应作多点活组织检查。为排除浸润癌,取材时需根据病灶情况决定取材深度,一般不需达皮下脂肪层。

2.病理学诊断与分级 (1)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分3级。VIN I:即轻度不典型增生。VINⅡ:即中度不典型增生。VIN Ⅲ: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2)外阴非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主要指外阴Paget’s 病,其病理特征为基底层可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浆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即所谓的Paget’s细胞),表皮基底膜完整。 [治疗] 1.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1)VIN I:可用:①药物治疗,5%氟尿嘧啶(5-FU)软膏,外阴病灶涂抹,每日一次。②激光治疗,此法治疗后能保留外阴外观,疗效较好。 1%.占女性生殖道癌肿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以外阴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它有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前庭大腺癌等。绝大多数肿瘤生长在外阴皮肤表面,容易被发现,但仍有很多患者未能获早期诊断和治疗。其原因或是患者不重视外阴部症状,如瘙痒、结节状小赘生物等,或是医师不认识外阴症状的重要性,常没有先作病变部位活组织检查,确诊后再治疗,而是先盲目给予不适当治疗延误病情。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查房

六月份护理查房 -—--宫颈上皮内瘤变得护 理 查房日期:2016—6—13 主讲人:张青玉 参加人:于倩,杨晶,张艳君,张瑾,张晔,刘春娇,周妍等妇科护士 查房目得: 1、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得定义及发病原因 2.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得临床表现 3.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前术后得护理 患者姓名:朱红娟 性别:女 年龄:32岁 入院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病历摘要: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2016、5.16.患者于入院前3+年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无明显异味,无腹坠腰酸等不适,未予诊治。患者于入院前51天因阴道分泌物仍较前增多,就诊于我院门诊,查宫颈TCT提示ASC-H,HPV16阳性,查阴道镜提示Ⅱ型转化区,宫颈病灶完全可见,粗点状血管,镶嵌。阴道镜下取活检提示(3-4点,6点,8-9点)CIN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现为求进步治疗收入院。患者自发

病以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2012年剖宫产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36。6℃,脉搏:108次/分,血压:136/97mmHg,呼吸:22次/分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体位自主,面容安静。 妇科查体:已婚型外阴,阴道畅,宫颈中糜,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 质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宫颈TCT(2016.4.12我院门诊)ASC—H。 HPV16阳性。 阴道镜下活检(2016。5。30我院门诊)(3-4点,6点,8-9点)CIN 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 (2016。5.26我院门诊)阴道分泌物阴性、 根据以上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紧张,焦虑,知识缺乏、 给予患者得护理措施: 1。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得规章制度,做好入院宣教。与患者沟通时态度亲切,了解其心中得担忧,并对症进行开导。动员其家属对其进行心理支持,以排解患者心中得焦虑情绪。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耐心解答患者得疑问,使其对病情有一定得认识,缓解其对疾病得恐惧心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得信心、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什么是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产后妈妈会感到外阴瘙痒,并且偶然能发现有外阴结节,可能患外阴鳞状上皮內瘤样病变。那么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呢?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是一组外阴病变,是外阴癌的癌前期病变,包括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外阴皮肤或粘膜鳞形上皮内不典型增生由基底层开始,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时向上扩展,占的层次增加,另外,还根据细胞排列的异常情况,通过病理细胞学所发现细胞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所占的范围,又将其分成I、Ⅱ、Ⅲ级(即轻、中、重度)。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病因 1、病因 不完全清楚。DNA检测发现VIN病变细胞DNA多为单倍体;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作多发性病灶DN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灶起源于不同的干细胞;大的融合病灶可起源于单一的干细胞或是不同散在病灶的融合。普通型VIN常与HPV感染有关,尤其与HPV16感染关系密切。p53基因异常可促进分化型VIN向鳞癌发展。其他危险因素有性传播疾病、肛门—生殖道瘤变、免疫抑制以及吸烟等。 2、病理 现代分子学技术检测发现80%VIN伴有HPV(16型)感染。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细胞核周形成晕圈、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这些改变多发生在病变的表层细胞。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症状 1、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外阴瘙痒、烧灼感、皮肤破损及溃疡,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无症状。 2、病变可发生于外阴任何部位,最常见于会阴、阴蒂周围及小阴唇,可累及肛周、尿道周围。 3、病变可表现为表皮隆起的丘疹、斑点、斑块或乳头状赘疣,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呈灰白、粉红色、黑色素沉着,或者红白相间的片状,严重者可呈弥漫状覆盖整个会阴。通常,多中心病灶更常见于较年轻妇女(《40岁者);绝经后妇女多为单发病灶。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怎么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可采用抗病毒、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外阴病灶涂抹。 (1)1%西多福韦:广谱抗DNA病毒药物; (2)5%咪喹莫特; (3)5%5—氟尿嘧啶软膏;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查房

六月份护理查房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护理查房日期:2016-6-13 主讲人:张青玉 参加人:于倩,杨晶,张艳君,张瑾,张晔,刘春娇,周妍等妇科护士 查房目的: 1.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定义及发病原因 2.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表现 3.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前术后的护理 患者姓名:朱红娟 性别:女 年龄:32岁 入院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病历摘要: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2016.5.16.患者于入院前3+年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无明显异味,无腹坠腰酸等不适,未予诊治。患者于入院前51天因阴道分泌物仍较前增多,就诊于我院门诊,查宫颈TCT提示ASC-H,HPV16阳性,查阴道镜提示Ⅱ型转化区,宫颈病灶完全可见,粗点状血管,镶嵌。阴道镜下取活检提示(3-4点,6点,8-9点)CIN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

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现为求进步治疗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2012年剖宫产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36.6℃,脉搏:108次/分,血压:136/97mmHg,呼吸:22次/分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体位自主,面容安静。 妇科查体:已婚型外阴,阴道畅,宫颈中糜,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质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宫颈TCT(2016.4.12我院门诊)ASC-H。 HPV16阳性。 阴道镜下活检(2016.5.30我院门诊)(3-4点,6点,8-9点)CIN Ⅲ级,累及腺体,P16(+),Ki-67(+),12点慢性宫颈炎,可见不典型凹空细胞,符合HPV感染。 (2016.5.26我院门诊)阴道分泌物阴性。 根据以上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紧张,焦虑,知识缺乏。 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 1.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的规章制度,做好入院宣教。与患者沟通时态度亲切,了解其心中的担忧,并对症进

妇科考试试题_25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第二十五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一、判断题 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病因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有关。( √ )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以30岁左右生育年龄妇女居多。( ╳ ) 3.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发生癌变机会约为1%。( ╳ ) 4.外阴硬化性苔癣的典型病理特征是表皮层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表皮棘层变薄,黑素细胞减少。( √ ) 5.外阴白癜风是黑素细胞被损坏所引起的疾病。( √ ) 6.外阴局部白化病无自觉症状,也不癌变,无须治疗。( √ ) 二、填空题 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药物治疗,主张用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已有恶变者或长期药物治疗无效者。 3. 外阴白化病为遗传性疾病,无须治疗。 三、问答题 1.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包括哪些内容? 答:外阴皮肤和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其他皮肤病(外阴白癜风、外阴白化病、继发性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2.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因有哪些? 答: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与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分泌物刺激可能有关。外阴硬化性苔癣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 B40有关,或与自身免疫可能有关,血中二氢睾酮低值可能也是病因之一。 3.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作病理检查,常采用哪种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答:除多点取材进行活检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组织粗糙处进行外,应在该处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然干燥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在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裸核存在)取材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较大。 4.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如何选择局部用药? 答:治疗主要在于控制外阴瘙痒。主张用皮质激素局部治疗。常用药物有0.025%氟轻松软膏、0.01%曲安奈德软膏、1%~2%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涂擦局部3~4次,因长期连续使用高效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故一旦瘙痒基本控制应停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5.外阴硬化性苔癣患者如何选择局部用药? 答:丙酸睾酮局部涂擦是治疗硬化性苔癣的主要方法。丙酸睾酮200mg加于凡士林油膏10g中制成2%油膏涂擦患部,擦后予以按摩,每日3~4次,用药1月开始出现疗效,应连续治疗至少3~6个月,待瘙痒症状消失后1~2年内,用药次数减少,改为每周1~2次。若属重症,可与1%或2.5%氢化可的松软膏混合涂擦。瘙痒缓解应停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60例疗效分析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60例疗效 分析 作者:方彩云, 方孝梅, 雷艳, 张春莲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行电切术 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大约以2%~3%的速度增长[1],而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10年,所以对宫颈癌防治重点在于对CIN的检测及治疗。LEEP是一种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以其简单易行、疗效满意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7月采用LEEP术治疗CIN患者60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锥切+缝合术40例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5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100例患者,年龄21~56岁,在阴道镜下碘试验不着色处多点活检,病理报告CINⅠ~Ⅲ级,行LEEP的60例,行传统锥切术的40例,两组患者年龄、CIN分级无统计学差异,也无合并内外科疾病。 1.2 手术范围宽度按碘着色所提示的鳞柱交界外0.5~10 mm,深度因人而异,鳞柱交界随不同生理阶段而发生移动,老年妇女的鳞

柱交界内移,切除的深度高,育龄妇女外移,锥深可浅,再结合具体情况,病变主要累及宫颈表面,切除宽而浅,累及宫颈,切除深而窄,一般切除宫颈管深度达15 mm,宫颈组织深度达5~7 mm,宽度超出正常组织1 mm。

1.3 手术方法LEEP手术采用局麻,设备为深圳市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ModelHF-120高频电刀,以2%利多卡因5 ml于宫颈3、9点处各 2.5 ml注射,5 min后手术。用10 mm环行刀从宫颈12点处顺时针方向360°环行切除,并分别于3、9点、后唇和基底处各补切一刀深度约1 mm(前唇进电极不容易遗漏病变,一般不做补切,标本按序做好标记分装送病检,接着以球形电极电凝止血。传统锥切术采用连硬外麻醉,宫颈用传统电刀按顺时针环行切除,整块送病检,再电凝止血,效果不佳者用1/0 Dexon线内翻缝合止血,最后用碘仿纱条填塞阴道。 1.4 术后治疗LEEP术者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出院,传统锥切术后用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5~7 d出院,术后48 h取出阴道填塞纱条。两组均禁止性生活2~3个月 1.5 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1次,观察宫颈修复情况、月经情况等。2~3个月阴道镜复查并作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之后6个月随访1次。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 陈 军 郑连文 邹颖刚 贾 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41) 〔关键词〕聚焦超声;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83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4.082 第一作者:陈 军(1975-),女,主治医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1〕 。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亦可发生于生育年龄。外阴瘙痒是此病最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治疗效果明显。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32例,均经病理 检查证实。年龄35 72岁,平均53.5岁。 1.2 方法 治疗前除外急性炎症或有关并发症,体温< 37.2?。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3 7d ,外阴活检伤口愈合后。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碘伏溶液消毒外阴,铺无菌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进行超声治疗。采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CZF 型超声治疗仪,治疗参数为频率8 18MHz ,功率3.5 4.5W ,辐照方式为连续直线扫描,速度5 10mm /s ,时间10 30min 。治疗范围为病变及距病变边缘5mm 。涂专用治疗耦合剂让治疗头紧贴皮肤,做匀速的线段扫描,逐步覆盖整个治疗区域,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达到有效的剂量。当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局部组织水肿、充血即可停止治疗。治疗后局部敷紫草油纱布, 24h 间断冰敷,3d 后局部水肿明显减轻, 1w 后水肿完全消失。所有病人均在门诊定期随访。手术后禁性生活、禁盆浴1个月。冰敷要间歇性,防止冻伤。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病变局部破溃感染。治疗后即刻或每次便后给予碘伏消毒外阴,用烧伤膏外敷治疗区,然后用冰袋局部间歇性冰敷(冰敷3 5min 、间隔5min ,降低皮肤及皮下组织温度,同时可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冰敷时应防止皮肤冻伤,随时观察皮肤的颜色,发现皮肤明显苍白应立即停止, 24h 后停止冰敷。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2次/d ,继续用烧伤膏外敷治疗区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两者交替,2次/d ,至局部水肿消退。治疗后1、3、6、12个月回院复查。1.3 疗效评价 治愈:瘙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恢 复正常。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明显改善。好转:瘙痒症状减轻,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有一定程度改 善。无效:瘙痒症状无好转,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无改变。复发:停止治疗后6个月,症状又复发。 2 结 果 32例患者超声治疗后即刻外阴皮肤出现充血、水肿,24h 后达高峰, 3 5d 后水肿逐渐减轻,1w 左右消退。术后第1个月外阴瘙痒减轻,术后第3个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皮肤弹性、颜色大部分恢复正常。术后第6个月外阴皮肤外观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仅1例严重病人复发。术后1年17例治愈(53.1%),10例显效(31.3%),4例好转(12.5%);半年后复发1例(3.2%),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84.4%。均无感染发生,无瘢痕形成、无尿道及肛门损伤。3 讨 论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因其病因不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成为临床的一个顽症。有学者 〔2〕 认为外阴上皮内非瘤 样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在真皮层内,表皮的病变是继发的,表现为真皮层的毛细血管痉挛及闭塞,微小血管明显减少,真皮乳头水肿,细胞变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使局部的微循环障碍以及胶原纤维生成障碍,从而导致表皮内细胞发生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临床特征为外阴奇痒,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皲裂、破溃等。该病病程较长,治疗困难且易复发,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发现 〔3〕 ,通过聚焦超声治疗,病变的外阴皮肤 可逐渐恢复正常,基底细胞有色素沉积,真皮层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无创治疗的新技术 〔4〕 。 它可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透过表皮或黏膜上皮,在真皮浅层或黏膜下的病变组织聚焦,产生一个高能区域,短时间内使靶区的病变组织吸收能量而快速升温,产生生化反应,最终使病变组织损伤变性,促进组织重建和微循环改善,同时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使细胞膜失去连续性或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由于病变或增殖旺盛的组织对超声更敏感,故超声可以选择性损伤病变组织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中有27例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仅复发1例。李成志等 〔5〕 利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有效率 达95%, 复发率低,无远期并发症发生。这表明聚焦超声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瘙痒症状,且不损伤邻近组织,是目前治疗外阴 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宫颈上皮内瘤变(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二病因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近年来随着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80%CINⅢ为HPV16型感染。 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其细胞内染色体常伴有HPV基因的整合,从而启动E1、E2基因,导致病毒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的表达,其后E6、E7基因编码合成多功能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生长,在16、18型高危HPV感染的患者中起着重要的致癌作用。高危型HPV的E6蛋白可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结合,导致p53降解,E7基因产物是一种核磷酸蛋白与肿瘤抑制基因(retinoblastoma基因PRb)产物结合导致其功能灭活,从而影响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2.其他因素 (1)吸烟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刺激性,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微生物感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滴虫感染可增加对HPV的易感性,从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关。 (3)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可致CIN的发生增加,如Hodgkin病、白血病、胶原性血管病与HPV感染性疾病发生有关。 三临床表现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正常外观宫颈也占相当比例(10%~50%),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处理质量控制标准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处理质量控制标准 草案 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 2010,01,20 一.需要做细胞学检查的人群: 1.凡有性生活的女性均应常规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或TCT方法),并酎情定期随访(每年一次)。 2.超过一年未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 3.性生活出血、阴道排液增多或宫颈呈糜烂样病损者。 二.临床表现: 症状:CIN 无特殊症状,但可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等。 体征:肉眼观宫颈可无病灶或呈糜烂样病损、或有接触性出血。 三.诊断:遵循三阶梯程序原则:即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 宫颈细胞学检查:TBS分类见异常上皮细胞者的处理可参照2006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制定的指南;巴氏分级II级及其以上者需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阴道镜下取材做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观察转化区、上皮、血管,观察醋酸(白色上皮)及碘试验情况,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CIN 的金标准。选取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活检,必要时多点活检或碘试验不染色区活检以提高确诊率。 HPV-DNA 检测:定性高危HPV-DNA检测系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作为ASC-US的分流处理指标。高危HPV-DNA的复查间隔不应短于12个月。也可检测HPV16/18型以确定高危HPV-DNA阳性的亚型以及对ASC-US进行分流管理。 颈管搔刮术(ECC):ECC能帮助确定隐匿性宫颈浸润癌。以下情况可选择ECC:可疑宫颈管的病变(例如阴道排液多、或宫颈管膨大等) ;巴氏III级以上或HSIL、阴道镜图像满意/未见病变;CIN2,3治疗后阴道镜检查随访时;巴氏II级以上或ASC-H、LSIL,阴道镜检查图像不满意时;绝经期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时。原则上,妊娠期阴道镜检查不行ECC。 诊断性宫颈锥形切除术(简称锥切):适应证参见2006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制定的指南。 刮宫术:≥35岁AGC患者可疑子宫内膜病变者可行刮宫术。 四.处理: 1.CIN 1的处理:应依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细胞学检查为巴氏II级或ASC-US、ASC-H或LSIL者,可以选择临床随访或治疗。细胞学检查为巴氏III级以上或HSIL或AGC-NOS者,建议行切除式治疗;或复查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资料,诊断无改变者,既可随访,也可行诊断性宫颈锥形活检。 1)如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图像)满意,未见更高级别CIN者可选择随访,于第6和12个月重复细胞学检查以及第12个月复查高危型HPV DNA。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非典型鳞状细胞)及以上级别的病变,或HPV DNA阳性,应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如果两次重复细胞学涂片结果阴性,或1次HPV DNA 阴性,转为常规随访。 2)经活组织检查确诊的CIN 1,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宫颈病变消融或切除,但在治疗前应行宫颈管诊刮。对于采用消融治疗后复发的CIN 1,最好选择宫颈病灶切除。宫颈病灶消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冷冻、电凝和激光技术。宫颈病灶切除的方法包括冷刀、激光以及环形电切(LEEP)。 3)对于阴道镜检查结果不满意的CIN 1,最好采用病灶切除术,不宜采用消融治疗。 4)在妊娠期、免疫功能抑制以及青春期等特殊情况下,阴道镜检查结果不满意的CIN 1可定期随访。 5) 建议青少年女性(20岁以下)每年复查细胞学:第12个月时,细胞学结果为HSIL或以上者,做阴道镜检查; 如第24个月时.细胞学结果仍为ASC或以上改变者,做阴道镜检查。不宜通过HPV DNA检测方

外阴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966502051.html,/外阴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很多女性会发现外阴长了疙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症状,但后期症状就很明显,患者会发现疙瘩会长大,触摸的时候并不是疙瘩,感觉像是肿瘤,出现这种现象时要引起重视防止是患的外阴脂肪瘤,但此症状与很多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如脂肪肉瘤等,就要与相似的疾病鉴别,那么外阴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1.脂肪肉瘤 无特异性,多为肝区疼痛、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上腹部可触及肿块,极少发生黄疸及腹腔积液。瘤体呈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质软,体积较大时才被发现。切面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常见坏死区域,坏死区易软化、易碎。瘤体周围组织受压可形成不完整的薄层假包膜,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可出现完整的包膜。 2.外阴神经纤维瘤 生长缓慢,发生在青春期后没有疼痛,很少恶变,在妊娠时明显增大。二者均为质软肿块,外阴神经纤维瘤瘤体显著凸出于皮肤表面,呈球形或有蒂的疝囊样肿块,用指尖可将瘤压入皮内,肿瘤有明显的弹性。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3.皮赘 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皮赘是皮肤表面的一个很小的柔软肿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成肉色皮块,通过蒂附着在皮肤表面,如果皮赘在蒂处扭转,其内部会形成血块,此时的皮赘可出现疼痛。病理组织显示皮赘是由表皮所包围的真皮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疏松水肿,含有许多毛细血管。可与外阴脂肪瘤区别。 脂肪瘤需与哪些疾病鉴别?外阴脂肪瘤需要与上述疾病相鉴别,医生在诊断疾病时会要求患者做一些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此项检查会查肌酐、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等共六项,同时还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就能准确的诊断出疾病。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66502051.html,/zhifangliu/2015/0727/228166.html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规范化诊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规范化诊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感染性疾病,既可以预防,又可以治疗及治愈。掌握其发生的原因,普查和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1 筛查 美国新近提出的开始筛查时间是性生活开始后的3年,不晚于21岁,终止是70岁以后。要在10年内有3次以上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筛查间隔是每年一次传统的细胞涂片检查,每2年一次TCT;30岁后,连续3次正常者,可2~3年一次。我国2004年推出宫颈癌筛查指南性建议,任何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筛查的起始年龄,在经济发达地区为25~30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35~40岁;高危人群的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高危人群定义为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HPV、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卫生条件差、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妇女、以及细胞学筛查ASCUS、AGUS以上的人群。决定妊娠的妇女,在妊娠前也应进行HPV筛查。 2 方案 2. 1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CT逐渐取代传统的巴氏5级分类法,对不正常细胞的描述,在认识及作为临床随诊的规范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完善。阴道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颈和下生殖道的病变,但宫颈管内的病灶难以暴露,容易漏诊,TCT大大提高了宫颈尤其是宫颈管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鳞状细胞可概括4级:①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H)。 ②鳞状上皮内瘤变(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③鳞状细胞癌(SCC)。 据统计,只有约5%~10%的筛查人群在细胞学检查中有特异性的检查结果,另外90%的阴性群体中有10%~15%是HPV高危亚型感染者,而这一人群中10%会在约5年内发展成CINⅢ,如联合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则能极大提高其阴性预测值,研究显示可达100%。 2. 2 HPV检测研究证实,几乎所有宫颈癌都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HPV 确诊为引发宫颈癌的根本致病性因子,所以HPV检测成为宫颈癌筛查诊治中的重要环节。①能将众多ASCUS和低度病变病例进行准确的风险分类;把HPV 检测阳性的受检者从低风险的妇女中区分出来,降低漏诊的风险;把HPV阴性的受检者可重新放回随访复检中,减少阴道镜及病理活检率,节约医疗资源。 ②把只有潜在风险的病例从低风险的妇女中区分出来,及时发现细胞学检查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