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总复习资料题

医学寄生虫学总复习资料题
医学寄生虫学总复习资料题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寄生的宿主

E.寄生虫的储蓄宿主

2.不是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是

A.刚地弓形虫B.蓝氏贾第鞭毛虫C.粪类圆线虫D.蛔虫E.隐孢子虫

3.有些寄生虫的成虫除能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为

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异位寄生

4.寄生虫的转续宿主是指

A.寄生虫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B.寄生虫的适宜中间宿主

C.寄生虫成虫寄生的不适宜宿主D.寄生虫成虫寄生的适宜的脊椎动物

E.寄生虫适宜的终宿主

5.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寄生虫的繁殖方式B.寄生虫的感染方式、途径

C.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及环境D.寄生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E.寄生虫的生长的环境

6.寄生虫感染期的定义是

A.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C.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寄生虫感染中间宿主的阶段E.寄生虫所有的生活史阶段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作用不包括

A.非消除性免疫B.夺取营养C.机械性损伤D.毒性作用E.过敏反应

8.医学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

A.消除性免疫B.寄生虫适应性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寄生虫固有免疫

9.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A.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B.病人和保虫宿主C.带虫者和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D.病人和带虫者E.病人、储蓄宿主

10.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B.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C.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D.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E.脊椎动物与节肢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11.目前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是

A.病原学检查 B.免疫学检查C.DNA探针检查D.PCR检查E.血清学试验

12.人体感染寄生虫所产生的免疫主要表现为:

A.消除免疫B.非消除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适应性免疫

B型题

题13~15

A.疟原虫B.蛔虫C.蛲虫D.刚地弓形虫E.阴道毛滴虫

13.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寄生虫是:

14.常伴发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患者的寄生虫有:

15.输血可导致感染的寄生虫是

题16~18

A.钩虫B.日本血吸虫C.布氏姜片虫D.阴道毛滴虫 E.卫氏并殖吸虫

16.寄生虫感染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明显的寄生虫是:

17.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中尾蚴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是:

18.经间接或直接接触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

二、填空题

1.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生物称()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3.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4.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影响因素是:()、()和()5,寄生虫病防治原则有:()、()和()

6.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和()。

三、简答题

1.何为机会感染寄生虫,有何临床意义?

2.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感染人体的途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之。

3.医学蠕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机理?有何临床意义并举例?

4,何为非消除免疫?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非消除免疫主要表现为哪两类?并举例说明。

5.简述免疫逃避及其机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C 6.C 7.A 8.C 9.A 10.C 11.A 12.B13.D 14.D 15.A 16.D 17.B 18.D

二、填空题

1.宿主

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中间宿主

4.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5.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6.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三、简答题

1.何为机会感染寄生虫,有何临床意义?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能力增强。如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临床意义:①免疫功能正常时感染可产生保护性免疫,而不产生明显症状,宿主呈隐性感染;②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可使隐性感染转为急性或亚急性,出现严重的全身感染。往往是临床医生对这些病人实施监控的病原体。

2.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感染人体的途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之。

①毒性与免疫损伤,如血吸虫卵内毛蛔分泌物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变化一虫卵肉芽肿,这是血吸虫病最基本的病变,也是主要致病因素;②夺取营养,如蛔虫和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夺取大量的养料,引起宿主营养不良。又如钩虫附于肠壁上吸取大量血液,可引起宿主贫血;③机械性损伤,如蛔虫寄生多时可扭曲成团引起肠梗阻。另外,寄生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造成严重损害,如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时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途径:①经口感染如蛔虫、烧虫等;②幼虫经皮肤感染如血吸虫和钩虫:③直接接触传播如阴道毛滴虫;④自身体内或体外的重复感染如蛲虫等;⑤经胎盘感染如刚地弓形虫、疟原虫等;⑥经呼吸道感染如蛲虫;⑦经输血感染如疟原虫。

3.医学蠕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机理?有何临床意义并举例?

人体蠕虫感染时,蠕虫的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致敏T细胞,产生嗜酸性粒细胞生成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①调节宿主的超敏反应②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③损伤蠕虫。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提示医学蠕虫感染的可能,临床可进一步进行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以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如姜片虫和血吸虫感染时常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有的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达60%以上。

4.何为非消除免疫?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非消除免疫主要表现为哪两类?并举例说明。

非消除性免疫是指寄生虫感染后宿主不能完全清除寄生虫,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己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如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体内疟原虫未被清除,维持低虫血症,但宿主对同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带虫免疫。又如血吸虫感染,活

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存活下去,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伴随免疫。

5.简述免疫逃避及其机制。

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宿主的有效免疫攻击,使得寄生虫感染后呈现隐性或慢性化,这种现象称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增殖,长期存活,有多种复杂的机制,免疫逃避机制包括;①抗原变异;②抗原伪装;③释放可溶性抗原;

④改变宿主的免疫应答;⑤解剖位置的隔离。

【习题]一、选择题

A型题

1.痢疾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

A.单核包囊B.双核包囊C.四核包囊D.多核包囊E.滋养体

2.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人体内的两个生活史时期是:

A.大、小配子体B.滋养体与包囊C.合子、卵囊D.大、小滋养体E.成熟与不成熟裂殖体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A.中华按蚊B.蝇类C.蚤D.中华白岭E.虱

4.急性肠阿米巴病典型病理改变为

A.形成结肠肉芽肿B.结肠超敏反应C.由外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

D.肠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E.弥漫性溃疡病灶

5.疟原虫的感染阶段是

A.裂殖体B.子孢子C.小滋养体D.大滋养体E.配子体

6.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脑脓肿B.肝脓肿C.肺脓肿D.皮肤脓肿E.肠脓肿

7.最可能从什么样的标本中检出阿米巴包囊

A.粘液脓血便B.无症状者的成形粪便C.肝脓肿穿刺液D.脓血痰液E.肠脓肿穿刺8.粪便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适宜于检查的原虫阶段是

A.阴道毛滴虫滋养体B.阿米巴活滋养体C.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D.各种原虫包囊E.杜氏利什曼原虫利杜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