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经济地理学讲义中心地理论

【财务管理】经济地理学讲义中心地理论
【财务管理】经济地理学讲义中心地理论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一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对地理学尤其是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地理论。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行业的聚集点。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心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二)中心性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心性即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心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

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从理论上说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为补充区域的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下限为中心地内该最小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五)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是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比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

低级中心商品则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比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比如专营某名牌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宝石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百货的便民商店则是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中心地的等级

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比如有宝石店的中心地是高级中心地,而仅有便民商店的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低级中心地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而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也多。在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满足,但如购买较高级的商品和寻求高档次的服务必须去中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克里斯塔勒实地调查了德国南部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数量、服务范围、提供的商品种类和中心地人口等。他把在德国南部可以找到的村镇按其地位次序进行分级,再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并用各级村镇和城市的级别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不同级别的村镇和城市中心,最终形成了一个从M到L级别依次升高的有7个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见表4-1)。

表4-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级别划分

表4-2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克里斯塔勒发现最低等级的村镇级中心地M数量最多,达486个,服务半径仅4km,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为40种,中心地的人口及其服务区人口也较少。随着中心地等级提高,中心地数量也愈来愈少,服务半径却逐渐增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也随之增加(见表4-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具有最低的中心职能,而比其高一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自己固有的职能,同时也兼有最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依次类推,最高级的中心地具备所有等级的中心职能。同时,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以一定的间隔布局。

(七)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3要素所决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因此,交通发达程度如何对于中心地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其中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基本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的中心地集聚。

2.各级中心地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的形成

在满足上述的前提条件下,初始时某一区域的任何地点的消费者都可接受均匀分布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服务半径相同(克里斯塔勒设定为21km)的商品服务。根据前提条件第五条的规定,初始状态的中心地(B级中心地)分布将呈如图4-1所示的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从数学来看,其面积是仅次于圆的最优结构。

图4-1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

但对于中心地区域内的消费者而言,还需要其它商品的服务。比如商品服务半径为20km的商品时,若仍然只靠原有的中心地供应,在每3个相邻中心地(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之间都将存在着一个空白区(图4-2的阴影部分),空白区得不到该级中心地的服务或者说没有包含在该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中。这时就会在空白区出现一个次一级中心地(图4—2中的K级中心地),以满足空白区居民的需要。而这个次一级的中心地一定位于这一空白区的中心,也即上级(B级)中心地市场区域的顶点上。这是因为只有在这点上供应服务范围的运距最短。由K级中心地可以供应区域内消费者商品服务半径20~12km的所有商品。

图4-2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

但当消费者进一步需求11km的商品时,若仍仅由K级中心地供应,则在K级中心地中间,也会出现一个空白区,这样比K级中心地低一级的A中心地就会在此布局。以此类推,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就逐渐形成。各级中心地从上到下组成一个有规模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此时所有中心地达到了空间均衡(图4-3)。

图4-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3.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如图4-3所示,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包括着1个完整的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中心部),在其周围还有6个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1/3部分。这样1个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等于1+1/3×6=3个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依此类推,可以得出各等级中心地间的区域数量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市场原则下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图4-3可见,每个m-1级中心地(如K级中心地)包含在3个等距离的m级中心地中。这样,每个m级中心地(如B级中心地)共包含着6个类似的m-1中心地。也就是说,m级中心地在自己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3×6=2个m-1级中心地。而一个m级中心地内包含了6个m-2级(图中为A级中心地)中心地。

由图4-3还可看到,一个m级中心地内完整地包含了12个m-3级(图中的M级中心地);并且与自己同一等级的中心地的每一条边界线上共同拥有2个m-3级中心地(6条边界线共同拥有12个,每个m级中心地拥有6个)。这样一个m级中心地拥有18个m-3级中心地。

由此可得到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5.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各中心地间的距离的关系也有固定的关系,如图4-4所示,上一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下级中心地距离的

图4-4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

综上所述,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比如m-1(m>1)级中心地是布局在两个m级中心地连接线的

中点(如图4—5)。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图4-5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如图4—5所示,1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个完整的m-1级中心地和6个1/2(总数为1+6×1/2=4)的m-1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由此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由图4—5可见,每个m-1级中心地(图中黑点加一个圆圈)包含在2个等距离的m 级中心地中,而每个m级中心地(大黑点)共包含着6个类似的m-1级中心地。也就是说,m级中心地在自己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2×6=3个m—l级中心地。而且,每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拥有12个m—2级中心地(小黑点),及48个m—3级中心地(小圆圈)。这样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4.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距离关系为:上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下级中心地之间距离的2(即)倍。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其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见图4—6)

图4-6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如图4—6所示,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大致包含了7个m—l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而且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拥有m—l级中心地数量为6个。因此,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4.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距离关系为:上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

7

下级中心地之间距离的倍。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在上述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改。克里斯塔勒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三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克里斯塔勒认为: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另外,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克里斯塔勒还认为,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象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其行政原则的作用相对较强。

克里斯塔勒进一步强调,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意义

第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克里斯塔勒作为地理学者初次把演绎的

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为这样,他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作为腹地)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在这方面德国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可值得参考。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

第二,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

第三,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

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

第四,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

第五,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

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发表7年之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提出了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极其相似的中心地模型。廖什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由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组成,理论部分涉及到区位、经济区域和贸易三部分。其中区域部分就是廖什的中心地区位论。

在第三章第四节中介绍过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首先探讨了只供给一种商品时的区位空间均衡过程。他通过对均质平原上的某一农户生产啤酒开始,进而在多数农户竞争的情况下,提出单一职能个体的市场区域是圆形市场区域,而全体的市场区域则为蜂窝状的正六边形结构。(见图3-16,图3-17)

图3-16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图3-17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一)假设条件

廖什在建立供给多种职能的中心地系统时,进行了如下前提条件假设:

第一,最小聚落A1,A2,A3…呈类似蜂窝状分散分布,其间隔为akm。

第二,生产工业产品的最小中心地B1,B2,B3…之间的间隔为bkm。

第三,B1供给的聚落包括自身共有n个。

第四,必要运输距离,也即使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相当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商品服务的下限)为nV。

第五,正六边形市场区域的面积为F。

(二)中心地系统的构建

1.基本原则

假定中的基础聚落不仅是得到商品供给的消费者的居住地,同时也是企业布局的地点。基础聚落能够供给等级低的自给性商品。如果供给门槛值稍大的商品,仅以自己的聚落为市场不能够达此门槛,必然把相邻的聚落也作为自己的市场区域。也就是说,比自给性商品等级稍高的商品同时也供给相邻的6个基础聚落。

2.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

如果自给性商品的市场区域规模为1,比其等级稍高的商品的市场区域为3,前者因为是自给性商品,因此主要满足1个基础聚落;后者则是以3个基础聚落为对象。如果供给门槛值更大的商品,其市场区域和拥有的基础聚落数同样会有规律地扩大。

图4-7表示市场区域的规模从3到21的市场系统。图中市场区域的规模由区域号1,2,3,…的大小来表示,随着区域号码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以3,4,7,9,…的顺序扩大,这个数列也称为廖什数码。

如果以n=3的市场区域的中心地配置为基础,n=4的市场区域的配置可看作是n=3的配置以最高级中心地为中心旋转90度,扩大而形成的。同样,n=7的市场区域配置可当

作是n=4的配置旋转一定的角度并扩大而形成的。如此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就可形成图4-7所表示的所有市场区域。

可见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

从图4-7可知,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但增加的比例不同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模型。

图4-7表示各个市场区域的个别情况,如果把它们全部重叠起来,就会形成图4-8那样的市场系统,即位于区域中心的中心地分别以n=3,4,7,9,12,13,16,19,21,25形成的市场系统,也可看作是供给10种门槛值不同的商品时所形成的市场系统。

在图4-8中,假设这些直线其中之一是图中的水平线,在这条线上企业只拥有a的距离一个联接一个。这样,第一种区位布局的六角形呈现一边在上一边在下的形态(图中1和5市场区);第二种区位布局则六边形的一个角向上(图中2、4、7、10市场区);第三种区位布局六边形则呈各种倾斜的角度(如3、6、8、9市场区)。

图4-810种商品的市场圈

在这种市场系统中,各个n值决定基础聚落中的中心地,但有一些中心地会被不同n 值市场区域重复选择。换言之,有些中心地能够供给多种商品。在图4—8中,表示中心地位置的双重小圆旁边的数字就是该中心地供给商品的种类。由此可见,位于区域中心的中心地拥有1~10的所有商品,而位于其右侧的4个中心地分别拥有商品2、商品1和4、商品2和7、以及商品10,相互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拥有的商品种类各不相同。

3.市场圈之间的关系

廖什针对由小到大的10种商品的市场圈,讨论了中心地的间隔b和聚落数n的关系,以及各市场圈的面积和必要运输距离等,结论如表4-3所示。

表4-310种商品市场圈之间的关系

n:完全得到供应的居民点数量(包括供给地本身)、部分得到供应的居民点换算成完全供应的居民点数量;

b:供应点之间的距离=市场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内接圆直径;

nV:必要的运输距离=供应者与最远的但仍然必要的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a:最初的居民点之间的距离

表4—2中,n=3,4,7时,是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市场、交通以及行政原则相对应。

4.廖什的经济景观

最终的廖什中心地系统结构是假定在区域中心存在一个共同的中心地,廖什把它称作为大城市,它能够供给150种商品,可以满足大范围的区域需求;同时在此大城市的周围

存在相互交叉的12个扇形区,其中6个扇形区内供给商品的中心地分布多,廖什称其为经济活动丰富扇形区(activity-richsector);另外6个扇形区内供给商品的中心地分布少,廖什称作是经济活动贫乏扇形区(activity-poorsector)。

图4-9表示围绕大城市的两个扇形区内中心地的位置。从图可以看出,位于右侧的都市少的扇形区(即经济活动贫乏扇形区)不仅供给商品的中心地数量少,而且每个中心地供给的商品种类也比左侧都市多的扇形区(即经济活动丰富扇形区)要少,同时商品的等级也比较低,换言之,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低。

图4-9完全系统下的各中心点的位置

廖什为了与政治概念相区别,把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称作为经济景观。廖什认为经济景观包括了所有的市场区域的一般模型,也称为完全系统。在这一系统中,2个以上的职能可以拥有同一规模的市场区域,即各职能可孤立地存在。

上述为当只存在一个大城市时,所形成的中心地市场系统,即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12个扇形区)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如果存在几个大城市时,廖什把各经济景观(即由大城市所支配的大规模的市场区域)作为1个单位,研究了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当最初的大城市H1拥有的市场区域半径为L时,在超出L的区域,大城市H1的区位集聚利益,以及两种扇形的差异和连接各扇形的交通线上的利益都会消失。当离H1的距离达到2L时,下一大城市H2就会布局。按照同样的发展过程,类似于H1,H2,H3,…的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最终会形成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景观(中心地市场系统),仍然为正六边形。

总结:廖什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由基础聚落形成蜂窝状六边形;

(2)门槛值不同的商品,以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

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

(3)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廖什的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廖什的六边形市场系统模型是在人口和需求均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克里斯塔勒只强调人口有规律地分布。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在布局过程中,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是根据商品销售范围的上限,由上而下地布局(即首先布局的是高级中心地,然后是低级中心地);与此相反,廖什的理论是按照各种商品的必要的运输距离,即商品销售的下限,由下而上构建中心地的市场系统。

财务管理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假设你在做商业策划,准备开一家酒楼,你的商业设计中经营元素有哪些?这些经营元素中,哪些是财务管理元素?试举例说明。 2.从不同角度解读财务管理内涵,这些解读对开拓理财理念和视野有什么益处? 3.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存在颇多争议,这些争议反映出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和实施,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环境,或公司治理环境。试举例说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4.财务管理原则似乎比较抽象和模糊,只有遇到具体财务管理问题时,原则的力量就会显山露水,试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财务管理原则在其中的指导作用。 5.财务管理内容有哪些?你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什么样的财务管理问题。 6.有时候律师办案不是向客户收取固定的费用,而是根据办案结果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收取费用,客户却非常喜欢这种收费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7.如果你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在10元钱附近波动了很长时间。有一家公司准备以18元钱的价格收购你持有公司的所有发行在外股票,公司管理层却做出强烈的抗争,你认为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是为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吗?为什么? 8.如果公司的财务目标是提高市场份额,或成本最小化,或增加利润,你认同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吗?为什么? 三、单项选择题: 1.公司准备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公司债券,从而获得资金的决策是( A )。 A.融资决策 B.投资决策 C.收益分配决策 D.资金运营决策 2.若公司财务目标为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是指( B )。 A.账面价值 B.内在价值 C.重置价值 D.清算价值 3.能够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C)。 A.资产收益率 B.每股利润 C.每股市价 D.净资产收益率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10页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险衡量的方法,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本量利的计算;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了解风险的种类、投资风险和投资报酬的关系,了解本量利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式和前提条件。 教学难点:投资的风险和报酬;本量利分析 教学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教学课时:1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图片和案例: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一)概念 (二)产生的条件 (三)表示方法 ()???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现值的计算 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非一次性收付款项年金和混合现金流的终值、现值的计算 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涉及两个基本概念,即现值和终值,P16 对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而言,该段时间的起点金额是现值; 该段时间的终点金额是终值。 二、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一)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二)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1 .复利终值 例:若将1000元以7 %的利率存入银行,则2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 注:i ↗, F ↗;n ↗, F ↗. 2.复利现值:即倒求本金 注:i ↗,P ↙; n ↗, P ↙. 注: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3.复利利息的计算:I =F-P 注:财务管理考试中,若不特指,均指复利。 企业再生产运动中,运用资金一次循环的利润,应投入下一次循环中,这一过

程与复利计算的原理一致。因此,按复利制计算和评价资金时间价值要比单利制更科学。所以,在长期投资决策计算相关指标时,通常采用复利计息。 课堂练习: 1.某人现在存入本金2000元,年利率为7%,5年后可得到多少? 2.某项投资4年后可得到40000元,按利率6%计算,现在应投资多少? F = 2000 × (F/P,7%,5)= 2000 × 1.4026 = 2805.2 (元) P = 40000 × (P/F,6%,4) = 40000 × 0.7921 = 31684 (元) 知识链接:有关复利的小故事 富兰克林的遗嘱 你知道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何许人吗?富兰克林利用放风筝而感受到电击,从而发明了避雷针。这位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死后留下了一份有趣的遗嘱: 一千英磅赠给波士顿的居民,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一千英磅,那么这笔钱应该托付给一些挑选出来的公民,他们得把这些钱按每年5%的利率借给一些年轻的手工业者去生息。这些款过了100年增加到131000英磅。我希望那时候用100000英磅来建立一所公共建筑物,剩下的31000英磅拿去继续生息100年。在第二个100年末了,这笔款增加到4061000英磅,其中1061000英磅还是由波士顿的居民来支配,而其余的3000000英磅让马萨诸塞州的公众来管理。过此之后,我可不敢多作主张了!” 同学们,你可曾想过:区区的1000英磅遗产,竟立下几百万英磅财产分配的遗嘱,是“信口开河”,还是“言而有据”呢?事实上,只要借助于复利公式,同学们完全可以通过计算而作出自己的判断。 德哈文的天文债权 十年前,美国人德哈文(J.Dehaven)的后代入禀美国法院,向联邦政府追讨国会欠他家族211年的债务,本利共1416亿美元。事情的经过是:1777年严冬,当时的美国联军统帅华盛顿将军所率领的革命军弹尽粮绝,华盛顿为此向所困之地的宾州人民紧急求援,大地主德哈文借出时值5万元的黄金及40万元的粮食物资,这笔共约45万美元的贷款,借方为大陆国会,年息为6厘(相当于6%)。211年后的1988年,45万美元连本带利已滚成1416亿美元,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足以拖垮美国政府,政府当然要耍赖拒还了。 45万美元,变成1416亿美元,代价是211年6厘的复利,此故事足以说明复利增长的神奇力量。 朋友们可能会想,别说211年了,就算50年,我都老了,要钱干什么?是啊,我想反问一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呢!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成功! 三、年金的终值和现值(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中级财务管理讲义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讲义结构图 绪论 主要问题: ☆历年财管考试的情况。 考试基本上围绕教材的基本内容。客观题直接可在教材上找到原话,有关的计算题、综合题难度与教材例题难度差不多。 考试题型主要有五种题型:

本课的考试特点: 1.内容覆盖面比较宽。学习时要求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有关内容。 2.考题的重复率比较高。从过去来看,重复率大约在10分左右,05年重复少一些。 3.本课程定量化的计算比较多。主观题、客观题涉及计算的大约占一半。要求考生对重要的公式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准确的把握它的应用。 ☆教材的结构问题 总共12章内容,主要围绕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筹资问题、投资问题、利润分配问题、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其中教材的第三章到第八章、第十二章,这几大内容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习当中的难点,尤其是教材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内容很重要,而且是12章当中难度最大的。 05年与06年教材的内容没有变化,考试大纲也没有变。用05年教材时,要注意勘误的地方。 ☆学习要求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注意:本章是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从考试角度来讲,占的分值较少,平均占3分左右,主要考客观题。因此,本章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认真阅读教材当中的重要考点,把考点的内容非常准确的把握。 本章的重点: ☆财务活动的内容; ☆财务关系的含义与类型;

☆财务管理的环境; ☆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提法的优缺点。 一、财务活动的内容 财务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筹资(如何去筹集资金)、投资(筹集到资金后如何筹划和使用这些资金)、日常经营活动当中的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就是短期资金的管理)、收益分配的问题(利润分配的问题)。 1.筹资。 对于大家来讲,可以借助资产负债表来理解,表的右边表示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就体现企业资金来源的两个渠道,负债有那些筹资活动内容,所有者权益邮包扩那些活动内容,这就造成企业的筹资活动。 而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投资者的直接投入、公司增发股票形成的。至于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是从公司税后净利润所形成的留成收益,属于企业的内部资金来源,构成企业自有资金来源。 2.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实际是资金的筹划活动,这个可以围绕资产负债表的左半部分,左半部分体现的是资产的在用, 资产负债表左半部分的资产占用从广义上来讲都是属于资产的投放(投资)范畴,当然,财务管理所讲的投资往往是狭义的投资,狭义投资主要是指对外的证券投资,对应资产负债表左半部分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在会计上短期投资、长期投资都是指对外的证券投资。 3.营运资金的管理(资金的营运活动) 资金的营运活动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关于短期资金的管理,也就是短期资金的投放活动,这也可以回到资产负债表的左半部分下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的管理叫流动资金的管理,也可以叫营运资金的管理。 对于工业企业来讲,

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章财务治理总论 [差不多要求] (一)掌握财务治理的含义和内容 (二)掌握财务治理的目标 (三)熟悉财务治理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 (四)了解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财务治理概述 一、财务治理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前者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称为财务关系。 财务治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作。 (一)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资金营运、筹资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1.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企业依照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投资可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 广义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如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或投资于外部项目)和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淌资产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2.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行为。首先,企业需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一边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一边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商品或产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最后,假如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为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营运活动。 3.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在筹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需要依照企业战略进展的需要和投资打算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4.资金分配活动 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能够取得相应的收入,并实现资金的增值。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在补偿成本、缴纳税金后,还应依据有关法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行为;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二)财务关系 企业资金的投放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筹资活动和资金分配活动中,与企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财务关系。这些财务关系要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要紧是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酬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要紧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合同的规定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4—3—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内容提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有: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及数理统计的有关内容。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 讲授,总学时为54学时。 修读对象:理工科(非数学专业)本科学生 教材:浙江大学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范正森等,概率统计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赵衡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练考,东北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Management 【36—2—3】 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数学和统计分析的 基本方法。同时,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 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管理学教程》陈克人民交通出版社 《管理学》芮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36—2—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微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 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微观经济学》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础会计Basics of Accounting 【56—4—1】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会计理论

2018中级财务管理讲义第一章(徐)

第一章总论(P1-P23)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 知识点一:企业的概念及组织形式★ 一、企业的概念及功能(是一种契约性组织;容易出判断题) 概念: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目标是创造财富(或价值)。 功能:(多选题考点)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2.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3.企业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 二、组织形式(目的一致,形式多样-如下)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1.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公司制企业 【提示】有限责任,是企业对责任兜底;无限责任是投资者对企业责任兜底。 【例题·多选题】下列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由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有()。 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而言,全部债务由投资者个人承担。对于合伙企业而言,合伙人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正确答案为AB。 【注意】公司制企业的优缺点:(容易出考点) 优点:容易转让所有权;有限债务责任;无限存续;融资渠道多。 缺点:组建成本高;存在代理问题;双重课税。 【2016考题·单选题】某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在任职期间不断提高在职消费,损害股东利益。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公司制企业的缺点主要是()。 A.产权问题 B.激励问题 C.代理问题 D.责任分配问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代理问题指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后,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经营者成为代理人,代理人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委托人利益。 【2016考题·判断题】不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股东或合伙人都面临双重课税问题,即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存在双重课税,合伙制企业不存在双重课税。 知识点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容★

(整理)基本财务管理知识

第一节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

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幺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幺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幺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

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对现行财务制度的简单评价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规定财务制度,国家通过财务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行为。1993年,在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两则两制”。所谓两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通则》和《企业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属于财务制度范畴;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制度范畴。所谓两制就是指《13个大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大行业的会计制度》。13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建筑业等。“两则两制”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制度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财会制度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会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2018中级财务管理讲义第一章(徐)

2018中级财务管理讲义第一章(徐)

第一章总论(P1-P23)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 知识点一:企业的概念及组织形式★ 一、企业的概念及功能(是一种契约性组织;容易出判断题) 概念: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目标是创造财富(或价值)。 功能:(多选题考点)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2.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3.企业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 二、组织形式(目的一致,形式多样-如下)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1.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知识点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容易出辨析性多选题) (1)筹资是基础,筹资的数量制约公司投资的规模;(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2)筹资的资金有效投放才能实现筹资的目的,并不断增值与发展, 另外投资决定了企业需要筹资的规模和时间; (3)筹资和投资的成果需要依赖资金的运营来实现,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日常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企业日常活动还需要对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 (4)成本管理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渗透每个环节 (5)收入与分配的来源是上述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着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和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具体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财务管理的五个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B.筹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C.收入与分配管理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 D.投资和筹资的成果都需要依赖资金的营运才能实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成本管理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节财务管理目标(百家争鸣——多样性理论) 知识点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 1.观点: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2.优点: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缺点: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风险问题。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1.观点: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 股东财富=股票数量×股票价格 2.优点:考虑了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3.缺点: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强调更多的是股东利益,对其他相关者利益重视不够。

(完整版)财务管理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财务管理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作为企业财务目标 每股利润最大化较之利润最大化的优点在于 。 (A)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B) 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C) 考虑了风险因素(D) 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表述的优缺点。因为每股利润等于税后净利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是相对数指标 所以每股利润最大化较之利润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2.下面 的利率 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可视为纯利率。 (A) 国库券(B) 公司债券(C) 银行借款(D) 金融债券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国库券的利率可视为纯利率。 3.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是 。 (A) 投资活动(B) 筹资活动(C) 资金营运活动(D) 分配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因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称为资金营运活动。 4.下列各项中 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A) 法律环境(B) 经济环境(C) 金融环境(D) 企业内部环境 正确答案 c 解析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因素。其中 金融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 。 (A) 财务预测(B) 财务决策(C) 财务控制(D) 财务预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 6.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 。 (A) 实际利润额(B) 实际投资利润率(C) 预期获利能力(D) 实际投入资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财务管理目标三种表述的比较。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中所指的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 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 能力。 二、多项选择 1.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 公司制企业的优点是 。 (A) 股东人数不受限制(B) 筹资便利(C) 承担有限责任(D) 利润分配不受任何限制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公司股东的人数有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在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不得少于规定数目 公司利润分配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如法律约束、股东约束、债权人约束等。 2.纯利率的高低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 (A) 通货膨胀(B) 资金供求关系(C) 平均利润率(D) 国家调节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纯利率是指无风险无通货膨胀的均衡点的利率。它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3.企业投资报酬率的构成内容有 。 (A) 平均资金利润率(B) 货币时间价值率(C) 通货膨胀补偿率(D) 风险报酬率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企业投资报酬率的构成应由无风险的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即货币时间价值加通货膨胀补偿再加上风险报酬。 4.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的主要要求是 。 (A) 以收抵支 到期偿债 减少破产风险(B) 增加收入 降低成本 使企业获利(C) 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D) 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使企业获利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获利。生存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是“A” 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是“C” 获利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是“D”。 5.股东通过经营者伤害债权人利益的常用方式是 。 (A) 不经债权人的同意 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要高的新项目 (B) 不顾工人的健康和利益 (C) 不征得债权人同意而发行新债 (D) 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股东通过经营者伤害债权人利益的常用方式是不经债权人的同意 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要高的新项目 这样会增大偿债风险 不征得债权人同意而发行新债 致使旧 债或老债的价值降低。 6.企业资金的特点有 。 (A) 处于再生产过程中(B) 必须以货币形态存在 (C) 以货币或实物形态存在(D) 体现为实物的价值方面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财务管理学》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财务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能不会影响流动比率的业务是( )。 A.用现金购买短期债券 B.用现金购买固定资产 C.用存货进行对外长期投资 D.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 2.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 A.净资产收益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总资产净利率 D.营业净利率 3.在流动比率为1.5时,赊购原材料l0 000元,将会()。 A.增大流动比率 B.降低流动比率 C.不影响流动比率 D.增大或降低流动比率4.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的经济业务是( )。 A.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值作价) B.用现金购买债券 C.接受所有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D.收回应收账款 5.已获利息倍数指标中的利息费用主要是指( )。 A.只包括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 B.只包括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 C.只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不包括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 D.既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又包括计入固定资产的资本化利息 6.某公司流动比率下降,速动比率上升,这种变化可能基于()。 A.倾向于现金销售,赊销减少 B.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加快 C.存货有所下降 D.存货有所增加 7.在公司流动比率小于1时,赊购商品一批,将会( )。 A.流动比率下降 B.降低营运资金 C.流动比率上升 D.增大营运资金8.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使流动比率提高的经济业务是( )。 A.购买股票作为短期投资 B.现销产成品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用存货进行对外长期投资 9.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的关系为( )。 A. 1 1 产权比率= -权益乘数 B.产权比率=1+权益乘数 C. 1 权益乘数=1- 产权比率 D.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2.影响速动比率的因素有( )。 A.应收账款 B.存货 C.应收票据 D.短期借款 3.下列各项中,可能直接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措施有()。 A.提高流动比率 B.提高资产负债率 C.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D.提高营业净利率4.能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是( )。 A.组保责任 B.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C.或有负债 D.近期变现的长期资产

(第一轮复习:含答案)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管理总论第一章一、复习要求 、理解财务、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等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1 、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2、理解财务活动的内容及财务关系;3 、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4二、课前自主复习㈠方法指导 、财务活动的概念,结合财务活动的内容来理解记忆。1 、财务关系,重点把握七个方面的关系。2 、财务的概念主,从企业财务是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统一来理解。3 、财务管理的目标,从几种观点的利弊对比来理解和掌握。4 、财务管理的环境,重点把握住金融环境。金融环境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5㈡知识准备 、财务是(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有关方面发生的财务关系)1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进行的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2、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利用(价值)形式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包括以下经济内容:3(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

、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种观点(利润最大化)4、(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职能包括5和(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其中(财务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其中,包括(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6、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金融环境)是企业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金融市场中与企业财务活动关系密切的是(资金市场)7,它按融资期限的长短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经济环境是指对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8 、(竞争状况)等。、(通货膨胀程度)(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常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的组9。目前大中型企业在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时织形式),二是(与会计机构分立的平行组织形式) 。多数采用(平行组织形式)㈢导复平台 、单项选择题1)B⑴财务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使用价值管理A、物资管理B、劳动管理、价值管理CD)C⑵、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活动中与有关方面所发生的( 、经济利益关系、结算关系、货币关系BCA、往来关系D)

财务管理课程

财务管理课程 1.课程1.财务管理培训课件 2.课程2.全面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3.课程3.非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课件提纲 4.课程4.非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课件提纲(新) 5.课程5.降低成本之道 6.课程6.精益之路 7.课程7.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8.课程8.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支持和提高流程效率 9.课程9.企业账务处理技术 10.课程10.全面成本预算提纲 11.课程11.全面预算管理 12.课程12.全面成本预算 13.课程13.如何降低成本培训 14.讲师介绍:宋振亮

课程1.财务管理培训课件 一、引言 非财务管理—心中有数、读懂报表 二、财务管理的概述 2.1 财务管理的概念 2.2 财务管理的目标 2.3 财务管理的原则 2.4 财务管理的方法 三、财务分析 3.1 财务分析概述 3.1.1 财务分析的作用 3.1.2 财务分析的目的 3.1.3 财务分析的基础 3.1.3.1资产负债表 3.1.3.2损益表 3.1.3.3现金流量表 3.2 财务指标分析 3.2.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3.2.2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3.2.3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2.4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综合效益分析诊断 4.1 引言 ★企业的成长及财务指标及其他指标,关联着企业投资、筹资、经营、营销的全过程。 ★对其进行分析诊断,如同医生对人的体检,检查中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全面的结论和应对措施。 如何进行呢? 4.2 数字比率分析 ★企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四种财务指标的比率分析:纠正偏差、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再投资筹资运营。全过程(立于不败之地) 4.3 方法——5H法(五性分析法) ★收益性—获利情况—能力指标—投资比较 ★流动性—周转效率—四率(应收账款/存货/总资产/流动资产) ★安全性—经营安全、稳定 ★生产性—经营效果、理想程度 ★成长性—企业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4.4 五性分析计算表 五、如何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1、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案例分享 1、内部风险控制 2、重要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讲义 (18)

25讲 第五章 投资管理 第三节 投资项目风险处置 01)1(C i CFAT NPV N t t t -+=∑= 将C 0并入通项,则 00)1(∑=+=N t t t i CFAT NPV 项目投资净现值就是项目各期现金净流量之和 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要考虑风险因素 一、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方法 (一)、调整现金流量法(调整分子) ∑=+?=N t t t t i a CFAT NPV 0)1( 其中a t 是肯定当量系数 (二)、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整分母)——客观题 ∑=+=N t t t k CFAT NPV 0)1( k 是期望报酬率 其局限性在于: 对远期现金流调整较大,认可“远期现金流量风险大”的观点,但与实际不符 二、企业资本成本作为项目折现率的条件 使用企业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 二是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结构为新项目筹资。 例:某企业家权平均资本成本10%,权益资本比重70%,借款融资30%,某项目投资1亿元,,其中普通股70%,借款30%。 新增投资的资本成本才是折现率,关键是确定个别资本成本 与第九章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联系,这个新增资本成本称为边际资本成本。 方法:实体现金流量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股东现金流量法——权益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与第十章评价企业的价值类似 其中股东原始投资=企业全部原始投资-债权人投资 二者的区别是:1、现金流量不同 2、折现率不同 3、做差对象不同 32.15

注:实体现金流-股东现金流=I(1-T) 收入(1-T )-经营性付现成本(1-T )-利息( 1-T )+折旧*T 26讲 其中,r s 的确定方法有两种 1、股利增长模型 g P D r S +=0 1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答案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是:B A.利率 B.纯利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市场利率 2.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是:A A.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能力 B.反映企业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C.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D.考虑了风险因素 3.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投资与分享投资收益的关系,在性质上属于:A A.所有权关系 B.债权关系 C.债务关系 D.信用关系 4.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C A.劳动要素的管理 B.物质设备的管理 C.资金

的管理 D.使用价值的管理 5.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B A.利润最大化 B.企业价值最大化 C.风险最小化 D.效益最大化 6.下面的利率,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视为纯利率的是:A A.国库券 B.公司债券 C.银行借款 D.金融债券 7.财务管理是企业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包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D A.筹资关系 B.投资关系 C.分配关系 D.财务关系 8.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股东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是:A A.股票选择权 B.解聘 C.接收 D.监督 9.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是指:C A.套算利率 B.市场利率 C.浮动利率 D.实

际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有:ABCD A.纯利率 B.通货膨胀补偿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期限风险报酬率 2.按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可以调整,利率可以分为:AB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基准利率 D.套算利率 3.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原因包括:BC A.不能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 B.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C.没有考虑取得利润的时间和承受风险的大小 D.没有考虑企业成本的高低 4.所有者通过经营者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常见形式是:ABC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复习课程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点整理 1.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对资金运作的管理。 2.企业财务管理活动:①企业筹资。②企业投资。③企业经营。④企业分配。 3.企业财务关系: 4.①企业与投资者。这种关系是指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本,企业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②企业与受资者。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与受资者的财务关系是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 受资的关系。 ③企业与债权人。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合同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与债权 人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债务债权关系。 ④企业与债务人。是指企业将资金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借给其他的企业和个人所形成的 经济关系。企业与债务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关系 ⑤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这种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⑥企业与职工。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⑦企业与政府。这种关系体现了一种所有权的性质、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⑧企业与经营者。同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一样。另有经营者年薪制问题、股票期权问题;知识资本问题。5.企业财务管理特点:①综合性强。②涉及面广。③灵敏度高。 6.企业财务管理原则:(1)系统原则①整体优化②结构优化③适应能力优化 (2)成本与效益均衡原则(3)平衡原则(4)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5)利益关系协调 原则(6)比例原则。 6.财务管理环节:①财务预厕②财务决策③财务预算④财务控制⑤财务分析 7.企业目标:(1)生存目标—要求财务管理做到以收抵支、到其偿债。 (2)发展目标—要求财务管理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3)获利目标—要求财务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8.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①利润最大化②股东财富最大化③企业价值最大化 9.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1)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及协调①监督②激励③市场约束 (2)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①增加限制性条款②提前收回债权或不再提供新债 权③寻求立法保护 (3)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及协调①保证所有者权益②维护消费者权益③保 障债权人权益④保护社会环境。 10.财务管理环境:(1)外部环境:①经济环境(经济周期、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通货膨胀)②法律环境(企业组织法规、税法、财务法规)③金融环境(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利息率)(2)内部环境:①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②销售环境③采购环境④生产环境⑤企业文化 11.资金时间价值(1)单利终值:F=P*(1+i,n) (2)单利现值:P=F/(1+i,n) (3)复利终值:F=P(F/P,i,n) (4)复利现值:P=F(P/F,i,n) (5)普通年金终值:F=A(F/A,i,n) (6)普通年金现值:P=A(P/A,i,n) (7)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 (8)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 (9)递延年金终值:P=A[(P/A,i,m+n)-(P/A,i,m)]=A(P/A,i,n)(P/F,i,m) =A(F/A,i,n)(P/F,I,m+n) (10)永续年金现值:P=A/i 12.贴现率计算方法:内插法 13.计息期短于一年的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k=(1+i/m)m-1 14.风险的特征:①风险是客观存在的②风险与收益和损失密切相关③风险具有潜在性④风险具有可测性15.风险的种类:①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详述

I06公司理财讲义★讲师简介 许经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 院教授、博士 ☆长盛基金治理公司 董事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国有企业高层治理者 ★国有企业中层治理者及基层主管 ★民营企业高层治理者 ★民营企业中层治理者及基层主管 ★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经理及职员 ★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任何希望系统学习最新的工商治理知识的人士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了解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2.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 3.了解财务治理的目标、内容与职能

4.掌握财务分析的要紧内容与方法 5.掌握财务预测的方法 6.掌握本量利分析法 7.掌握筹资的要紧形式与方法 8.掌握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利润分配活动的治 理方法 9.熟悉现代企业财务治理体系的要紧构成要素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1.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2.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3.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4.如何认识会计工作(一)

第二讲 1.如何认识会计工作(二) 2.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第三讲 1.现金流量表 2.财务治理的目标 3.财务治理的内容 4.财务治理的职能 第四讲 1.财务分析概述 2.流淌性分析 3.资产治理分析 4.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5.盈利能力分析 6.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第五讲 1.财务预测(一) 2.财务预测(二)

第六讲 1.财务预测(三) 2.本量利分析 3.财务预算 4.作业成本与作业预算 5.一般股筹资 第七讲 1.负债筹资 2.营运资金政策 3.资本成本 4.财务杠杆 5.资本结构 第八讲 1.三种投资分类方式 2.投资中考虑的因素 3.项目投资决策基础 4.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一)第九讲

第 一 章 财务管理总论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学习方法建议: 1.拟定学习计划,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分阶段安排学习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3.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当心情不好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调节。 (2)不要参与到无意义的争论之中。比如,要求推迟考试时间、比如评价老师的好坏等等。 主要知识点 1.企业三种财务目标的优缺点; 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3.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 4.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 5.财务管理的原则; 6.金融资产的特点和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 知识点一企业三种财务目标的优缺点 【提示】 (1)长期亏损是企业终止的内在(根本)原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 (2)企业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是获利。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表达

【提示】每股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因为要贴现,所以考虑了时间价值;因为确定贴现率要考虑现金流量取得的风险,所以也考虑了风险因素。再者,折现率是股东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因此,考虑了投入产出关系。 【快速记忆】利润最大化三个缺点(利润最大化缺点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每股盈余最大化克服一个(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部克服,企业价值最大化优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考虑了风险因素,考虑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例1多项选择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为()。 A.以收抵支 B.筹集发展所需资金 C.有效使用资金 D.能偿还到期债务 【答案】A、D 【解析】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偿还到期债务,减少破产风险。 【例2单项选择题】企业终止经营的内在原因是()。 A.持续亏损 B.未能充分使用资本 C.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D.长期资本太少 【答案】A 【解析】如果企业持续亏损,就会将所有者资本亏光。为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所有者会主动终止营业。 【例3多项选择题】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比,每股盈余最大化的缺点包括()。 A.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C.没有考虑风险 D.计量比较困难 【答案】AC 【例4单项选择题】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 A.预期获利能力 B.实际获利能力 C.现有生产能力 D.潜在销售能力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