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住院期间检查一览表

透析患者住院期间检查一览表

血透室病历书写及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病历及相关医疗文档书写及管理制度 1、科室配备电脑及上网条件,按要求进行病例信息报送,如实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2、保证血透病历的完整性,1份完整的血透病历包括首次透析病程记录、血液透析记录单、病程记录、透析病人用药单、化验黏贴单、谈话签字单。 3、血透医生接诊新病人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透前必须签署血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8小时内必须书写首次透析病程记录,以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书写病程记录,至少每月1次,保留黏贴门诊血透病人的各种化验检查单,用药单要体现出治疗方案,如透析处方、病人的饮食、长期用药,治疗方案有更改时要随时记录。 4、血透护士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血液透析记录单。透析时生命体征变化、各项透析参数、不良反应、透析时用药情况等。 5、长期血透病人的病历资料每年整理归档一次。病历资料存放在血透室资料间,所有透析病历资料概不外借。任何人不得将患者透析病历带离透析中心,病历保存30年。 6、科室成立血透病历质控小组,每月对血透病人登记情况、血透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整改。 7、透析记录单需要记录内容包括: 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 2) 透析日期、时间

3) 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 4) 抗凝方式,抗凝剂使用剂量。 5) 干体重、透前及透后体重,设定脱水量及实际脱水量 6) 透析液流量或血液滤过置换液量; 7) 透析中血流量、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及单位时间超滤量监测果 8) 透析中其它特殊治疗及处理:应用可调钠、可调超滤、吸氧等操作,所有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给予的药物治疗 9)监测并记录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心率情况,对于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给予相应的描述,并记录处理措施及其结果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表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00分) 科室:考核人: 考核时间:合格率:\ = % 评价要点考核方法考核结果 √/ ×/无 存在问题 环境管理评价1.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布局和流程满足工作 需要,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实地查看 2.洁具清洁,分别使用和放置实地查看 3.各种仪器、设备清洁,按规定使用、保养、维护和放置。各种仪器、设 备管理落实到人,责任明确。 实地查看本项得分≥9分为优秀,≥8分为合格,<8分为不合格 人员 1.有透析室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护士熟悉并执行考核一名护士

管理 2.护士长有年工作计划,月工作重点,目标明确,安排合理,并按时落实 各项工作。 查看资料 3.有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有培训、考核记录。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 价,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培训工作。 查看资料 4.科室有绩效考核方案,并有效实施。询问护士 5.有护理人员紧急调配制度及调配方案,护士知晓。询问护士 6.科室有质控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查看资料 7.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查看护士着装 本项得分≥19分为优秀,≥18分为合格,<18分为不合格 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透析医嘱,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 析通路的护理、操作;透析中定期巡视患者,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做好 透析记录。 现场查看2.病床单元整洁,病人卧位及透析侧肢体舒适安全现场查看

3.有紧急意外情况(停电、停水、火灾、地震等)和常见并发症(透析中 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和呕吐、头痛、胸痛和背痛、皮肤瘙痒、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心律失常、溶血、空气栓塞、发热、透析器破膜、体外循环凝血)的紧急处理预案。护士熟练掌握,有培训记录。查阅资料并考核一名护士 4.有完整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登记,定期总结分析,有改进措施。现场查看 5.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有完整的水质量监测 记录。 现场查看 6.透析液配制有操作常规,透析液配制符合要求。现场查看 7.有设备的操作规范与设备维护制度,设备使用与维护有记录。现场查看 8.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现场查看 9.护士知晓并落实宣教制度和健康教育内容(如饮食控制、血管通路的维 护与监测等)。 考核护士本项得分≥38分为优秀,≥36分为合格,<36分为不合格 安全 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现场查看

(推荐)血液透析室病历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病历资料管理制度 1.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建立血液透析病历 2.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血液透析病历分为临时透析病历和长期透析病历,其各自病 历要求如下: 1)临时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已 归入住院病历者除外)及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 2)长期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血液透析知情 同意书、病历首次病程日志、医嘱单、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所有化验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报告单及血液透析月小结 3.对于所有住院及急诊留观的透析患者,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应由透析中心的 医生将患者的透析情况以透析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于各自病历中 4.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或其家属均应签署血液透析知情同 意书及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5.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详细采集相关病史,包 括导致肾衰竭的原发病因、既往病史、用药史、药敏史、首次查体结果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医疗付费方式等,并记录到首次病程记录中 6.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均应提供近期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 病相关病毒学检查结果,如近期未行上述检查者,应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抽取血样做以上相关检查,并将结果归入透析病历中。对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排班表、病历

及相关文件等作明确标识。

7.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医嘱单详细记录患者的 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并如实记录在医嘱单上 8.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我院所做所有化验结果及其 他辅助检查结果应完整保存于血液透析病历中,并标注检查时间及检查项目 9.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生每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对所有在 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出月小结。月小结内容应包括: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透析方案的修改建议、并发症的防止建议及相应的饮食生活指导 10.透析记录单需要记录内容包括: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床号及病人来源 2)透析日期、时间,透析次数 3)应用的透析机及透析器的型号 4)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及透析通路 5)抗凝方式 6)干体重、透前及透后体重,设定脱水量及实际脱水量 7)透析液流量或血液滤过置换液量;透析液或置换液中钾离子、钙离子及碳酸 氢盐的浓度 8)透析中血流量、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及单位时间超滤量监测结果 9)透析中其它特殊治疗及处理:应用可调钠、可调超滤、在线尿素监测、血容 量监测、再循环测定、内瘘血流量测定等,紧急通路溶栓,吸氧、换药等操作,所有透析过程中及透后即可给予的药物治疗 10)监测并记录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心率情况,对于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的 各种症状给予相应的描述,并记录处理措施及其结果

血液透析应急救援预案

专科应急预案目录 1.血液透析中透析器破膜应急预案 2.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 3.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道破裂应急预案 4.血液透析中穿刺部位血肿应急预案 5.动静脉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6.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应急预案 7.透析过程中穿刺针脱出应急预案 8.深静脉留置导管脱落应急预案 9.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应急预案 10.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应急预案 11.传感器渗漏应急预案 12.血液透析中跨膜压高压应急预案 13.血液透析中静脉压高应急预案 14.血液透析中静脉压低应急预案 15.透析机空气报警预案 16.血液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应急预案 17.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应急预案 18.血液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应急预案 19.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20.血液透析相关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21.透析中脑血管意外应急预案 22.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23.透析中致热原反应应急预案 24.透析中发生溶血反应应急预案 25.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应急预案 26.铁剂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27.血液净化病人自杀应急预案 28.血液净化病人坠床应急预案

29.血液净化病人跌倒应急预案 30.护士锐器伤应急预案 31.血液透析中停水应急预案 32.血液透析中停电应急预案 33.血液透析中火灾应急预案 34.地震发生时应急预案 35.血液透析时发生台风应急预案 36.透析中突发意识下降应急预案 37.护士针刺伤应急预案 38.透析水质异常的应急预案 39.医疗纠纷的应急预案 40.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41.血液透析中恶心、呕吐应急预案 42.血液透析中头痛应急预案 43.血液透析中胸痛、背痛应急预案 44.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应急预案 45.血液污染透析机部机器处理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病历及治疗记录单的书写管理

血液透析病历及治疗记录单的书写管理 陈宏 2018.10 1.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建立血液透析病历 2.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血液透析病历分为临时透析病历和长期透析病历,其各自病历要求如下: 1)临时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己归入住院病历者除外)及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 2)长期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入、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病历首次病程日志、医嘱单、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所有化验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报告单及血液透析月小结 3.对于所有住院及急诊留观的透析患者,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应由透析中心的医生将患者的透析情况以透析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于各自病历中 4.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或其家属均应签署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及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5.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详细采集相关病史,包括导致肾衰竭的原发病因、既往病史、用药史、药敏史、首次查体结果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医疗付费方式等,并记录到首次病程记录中 6.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均应提供近期乙肝、

丙肝、梅毒及艾滋相关病毒学检查结果,如近期末行上述检查者,应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抽取血样做以_上相关检查,并将结果归入透析病历中。对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等作明确标识。 7.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医嘱单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并如实记录在医嘱单上 8. 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我院所做所有化验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应完整保存于血液透析病历中,并标注检查时间及检查项目 9.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生每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出月小结。月小结内容应包括: 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透析方案的修改建议、并发症的防止建议及相应的饮食生活指导 10.透析记录单需要记录内容包括: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床号及病人来源 2)透析日期、时间,透析次数 3)应用的透析机及透析器的型号 4)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及透析通路 5)抗凝方式 6)干体重、透前及透后体重,设定脱水量及实际脱水量 7)透析液流量或血液滤过置换液量;透析液或置换液中钾离子、钙离

血液透析质量检查方案

2009 年广东省血液透析质量检查方案 月平均透析 人次,医师 人,护士 人,技术员 人,使用可复用透析器: 无□ 有□ (型号) 一)布局与设施 1. 是否设立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区、 候诊室区、 复用室、复用 透析 器贮存室、污染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2. 传染病病人及 乙肝病毒阳性、丙肝病毒阳性者是否分区治疗 ,乙 肝病 毒阳性者、丙肝病毒阳性者血透机有无专用。 3. 丙肝病人的透析器复用区及复用透析器贮存区是否与其他病人 区域隔离。 检查内容 检查形式 判定结果 1. 现场查看布局和分区管理。 2. 提问工作人员确认有无落实 传染病患者分区治疗及透析 器复用和存放隔离制度。

5. 是否及时处理复用透析器(2 小时内不处理的有无冲洗后冷藏,并于 24 小时内完成消毒与灭菌程序)。 6. 复用时是否对透析器进行整体纤维容积(TCV)和压力测试。 7. 有无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 8. 是否设立复用技术员培训及考核登记本。培训内容包括:透析基本原理, 透析器性能及评价,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及贮存、使用方法、残存消毒剂导致的副作用,透析用水标准及监测,透析充分性,复用对透析器的影响,以及评价血液透析器能否复用的标准;培训档案包括培训内容、题目、参加者姓名、培训和考核老师、日期和时间、考核结果。 9. 病人是否签署复用知情同意书。 10. 是否设立复用消毒液浓度监测登记本。 11. 是否设立复用事件登记本,包括透析器失效的原因及副反应等。 12. 复用记录是否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透析器型号、每次 复用的日期和时间、复用次数、复用工作人员的签名或编号、透析器功能和安全性测试结果。 13. 血液透析器标签清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患者的姓名、病历号、透析 器型号、使用次数、复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5. 提问工作人员关于病人的复 用条件。

血液透析室病历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病历资料管理制度 1.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建立血液透析病历 2.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血液透析病历分为临时透析病历和长期透析病历,其各自病 历要求如下: 1)临时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已归入住院病历者除外)及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 2)长期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病历首次病程日志、医嘱单、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所有化验检 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报告单及血液透析月小结 3.对于所有住院及急诊留观的透析患者,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应由透析中心的 医生将患者的透析情况以透析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于各自病历中 4.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 或其家属均应签署血液透析知情同 意书及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5.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详细采集相关病史,包 括导致肾衰竭的原发病因、既往病史、用药史、药敏史、首次查体结果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医疗付费方式等,并记录到首次病程记录中 6.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均应提供近期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 病相关病毒学检查结果,如近期未行上述检查者,应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抽取血样做以上相关检查,并将结果归入透析病历中。对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等作明确标识。 7.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医嘱单详细记录患者的

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并如实记录在医嘱单上 8.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我院所做所有化验结果及其 他辅助检查结果应完整保存于血液透析病历中,并标注检查时间及检查项目 9.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生每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对所有在 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出月小结。月小结内容应包括: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透析方案的修改建议、并发症的防止建议及相应的饮食生活指导 10.透析记录单需要记录内容包括: 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床号及病人来源 2) 透析日期、时间,透析次数 3)应用的透析机及透析器的型号 4)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及透析通路 5)抗凝方式 6)干体重、透前及透后体重,设定脱水量及实际脱水量 7)透析液流量或血液滤过置换液量;透析液或置换液中钾离子、钙离子及碳酸 氢盐的浓度 8)透析中血流量、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及单位时间超滤量监测结果 9)透析中其它特殊治疗及处理:应用可调钠、可调超滤、在线尿素监测、血容 量监测、再循环测定、内瘘血流量测定等,紧急通路溶栓,吸氧、换药等操 作,所有透析过程中及透后即可给予的药物治疗 10)监测并记录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心率情况,对于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的 各种症状给予相应的描述,并记录处理措施及其结果 11)由护士记录透析过程中透析通路的相关情况所有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均由透 析中心负责统一保管,所有透析病历资料概不外借。任何人不得将患者透析病历带离透析中心。如需了解患者相关透析情况,有透析中心医生出具相关内容

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标准 中心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净化的质量管理依据有: 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颁发; 2.《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生部颁发,卫医发[2005]330 号; 3.(山东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 规范》(2008年12月),山东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4.《山东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12月);山东省 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发,2006年; 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颁 发; 7.济南市中心医院发布的有关血液净化的相关文件; 8.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检查方案 检查标准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改进措施:

参照《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要求。配置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技师;配置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工作人员及病人更衣室、接诊区、医务人员办公室、污染室等。 检查标准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改进措施:中心依据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1)血液透析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2)复用室工作制度 (3)医院感染检测以及传染性疾病上报制度 (4)透析器透析管路重复使用工作制度 (5)透析室消毒细则 (6)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 (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8)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9)肾脏病诊治指南 (10)医院感染控制文件 (11)医疗质量规范 (12)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规范 (13)维修工作制度 (14)医疗设备操作规程 (15)反复使用用品合格使用标准

血透门诊病历模板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血透病历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民族: 血型:Rh:职业:透析号: 婚姻:籍贯:身份证号: 联系人: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主诉: 既往病情: 1、简要肾脏病史: 有无确诊时间治疗方式具体疗法疗效评估 肾脏原发病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 贫血 骨病、SHPT 心肌损害 脑病 其他 2、既往透析治疗情况: 开始时间种类(方式)剂量(频率)时间(追加)评估(疗效)透析治疗 抗凝剂 血管通路 干体重(kg) 透析并发症 3、既往病史: 病情治疗(预防)情况 非肾脏病史糖尿病心脏病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肿瘤其他: 过敏史 家族史 月经史(女) 4、存在加重肾脏损害或影响透析疗效的高危因素:

5、其他: 目前病情: 1、特殊症状: 体力食欲发热出血恶/呕闷/喘瘙痒尿量夜尿病情好差好中差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ml 次/夜 2、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T:℃P:次/分R:次/分BP:/ mmHg 病情特殊情况说 明 意识状态清醒模糊嗜睡昏睡昏迷谵妄烦躁 对答切题切题不切题言语不清不能言语 体位自动体位强迫体位被动体位 颈静脉怒张充盈正常 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紫癜瘀斑活动性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眼底出血 心脏心率次/分(齐不齐)心界(大不大) 肺部呼吸音(清粗)干湿啰音(有无)胸膜摩擦音 腹部腹(平彭隆)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次/分 浆膜腔心包积液胸膜积液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脑水肿 水肿颜面眼睑四肢骶部全身 其他体征 3、辅助检查: 检查时间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109 /L,RBC ×1012 /L ,N %,PLT ×109 /L HGB g/L。 血生化ALT U/L,AST U/L ,ALB g/L,PA g/L;CREA umol/L,UREA mmol/L;K mmol/L,Ca mmol/L, P mmol/L。 免疫三项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 HBV-DNA ;HCV Ab ,HCV-RNA ;HIV Ab ;TP:。 凝血功能PT s,APTT s,PT-INR ,PT-% ,Fib g/L, D-D ug/ml,TT s,FDP ug/ml。 肾脏彩超 胸片 ECG 其他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 ???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 ???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 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 ???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 一、内科工作基础 ??? ???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 ???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 ???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 ???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血液透析病历书写规范

血液净化中心病历书写规范与要求 1、病历书写按《病历模板》格式填写,住院病历不能替代血液净化病历。血液净化病历融合了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的主要内容,突出专科,内容包含有: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专科情况、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病情评估。 2、“专科情况”主要记录与血透相关的内容,如血管通路的详细描述。“诊断”应写出原发病、主要病、并发症和合并症诊断;“诊疗计划”记录内容为:透析方式,时间间隔,抗凝及辅助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药物及剂量、纠正贫血方式和剂量、补钙药物和剂量等;拟造瘘时间预约,追踪检查项目和时间等。 3、《病程记录》要求在出现重要的病情变化、上级医师查房、会诊、治疗方案和药物更改等情况时,要随时记录。临时性用药在《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上做好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如无重要提示或建议、方案更改,可不记录。 4、非重大的病情变化,无需更改或调整治疗方案的病情,如透析间期的病情记录,各种临时的化验报告单结果分析,透析中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等,应记录在《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上。 5、充分性评估记录应专页记录,全面评估的内容包含:干体重、凝血功能、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心脏功能、贫血、骨代谢状况、高血压、营养状况;记录检验结果、原因分析、方案更改及依据,并根据方案开出或更改长期医嘱,有方案更改的患者,于一月后要进行

追踪观察,其结果应做好记录,并记录方案的再调整或方案确认。 6、每次治疗须认真按表格内容写好《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上部分由医生填写,主要记录透析间期的患者病情情况及临时医嘱,本次净化的各项参数等。下部分“治疗小结”由医生填写,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及处理,对患者交待透析后的注意事项,对下次透析的提示;内瘘或导管的通畅等情况。 7、《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的中间部分,属透析中护理观察记录,由护士填写。应由两名护士相互交叉核对并签名;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有病情变化应增加记录次数;调整参数应遵循医嘱或报告医生,并做记录,说明理由;输血前和用药后应记录一次。 8、抢救的护理记录应采用住院病人抢救记录单,由护士书写;抢救的病历记录由医生书写在《病程记录》中。 9、在架病历排序: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医嘱单、病历记录、检查报告单、各种同意书。

血液透析应急预案(最新合集)

目录 1.血液透析中透析器破膜应急预案 2.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 3.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道破裂应急预案 4.血液透析中穿刺部位血肿应急预案 5.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6.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应急预案 7.透析过程中穿刺针脱出应急预案 8.深静脉留置导管脱落应急预案 9.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应急预案 10.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应急预案 11.传感器渗漏应急预案 12.血液透析中跨膜压高压应急预案 13.血液透析中静脉压高应急预案 14.血液透析中静脉压低应急预案 15.透析机空气报警预案 16.血液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应急预案 17.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应急预案 18.血液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应急预案 19.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应急预案 20.血液透析相关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21.透析中脑血管意外应急预案 22.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23.透析中致热原反应应急预案 24.透析中发生溶血反应应急预案 25.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应急预案 26.铁剂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27.血液净化病人自杀应急预案

28.血液净化病人坠床应急预案 29.血液净化病人跌倒应急预案 30.护士锐器伤应急预案 31.血液透析中停水应急预案 32.血液透析中停电应急预案 33.血液透析中火灾应急预案 34.地震发生时应急预案 35.血液透析时发生台风应急预案 36.透析中突发意识下降应急预案 37.护士针刺伤应急预案 38.透析水质异常的应急预案 39.医疗纠纷的应急预案 40.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41.血液透析中恶心、呕吐应急预案 42.血液透析中头痛应急预案 43.血液透析中胸痛、背痛应急预案 44.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应急预案 45.血液污染透析机内部机器处理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检查评分表新.doc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检查评分表 考核项目主要检查内容提供文档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减分理由 1、血液透析工作必备条件 2、基础条件 10分(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册范围包括:肾脏病专 业和血液透析诊疗项目备注。 (2)医护人员必须是执业医师或是执业护士 (3)血透室至少配备 2 名执业医师,其中 1 名具备肾脏病 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4)透析机数量,三级医院≧ 10 台;其他≧ 5 台 (5)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 0.4 名执业护士 (6)工程师配备:透析机≧ 20 台配备专职工程师, 20 台 以下配专职或兼职(工程师必须通过专业培训) (7)布局有隔离透析(室)区和相应的治疗室 (8)有传染病患者透析的单位,必须设立相应的专用 隔离透析(室)区和相应的治疗室。 (9)配备电脑及上网、透析病人网上登记符合要求(完 成率≧ 98%) (1)医院综合抢救能力 :有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内 科、外科等基础科室支持 (2)急救设施:急救药品齐全;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 和除颤仪、供氧、负压吸引设施 (3)透析室电力配备:双路供电系统,若无双路供电, 每台透析机必须配备 UPS 电源设备 (4)水处理设备:合格的单级或双级反渗透水处系统, 环形、无死腔供水管路 (5)透析准备室应备有鱼精蛋白、缝合包、置管及透析 相关物品等 ①医疗机构 执业许可证 ②医护人员 执业证 书 ③工程师专 业培训证书 ①电力布置 图 ②水处理系 统生产、销 售许可证和 合格证 不符合要求责令停业,并责请其 主管部门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同上 不符合要求限期整改,超过整改 期限仍不符合要求,停业整顿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对比登记数据和实际病人) 每缺少一个相关科室减0.5 分 2 每缺少一项减 0.5 分 2 不合格者不得分 2 水处理后开放储水减 2 分;供水 2 管有盲端不得分 缺少一样扣 0.5 分 2

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1、科室配备电脑及上网条件,按要求进行病例信息报送,如实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2、保证血透病历的完整性,1份完整的血透病历包括首次透析病程记录、血液透析记录单、病程小结记录、化验黏贴单、谈话签字单。 3、血透医生接诊新病人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透前必须签署血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8小时内必须书写首次透析病程记录,以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书写病程记录,至少每月小结1次,保留黏贴门诊血透病人的各种化验检查单,用药单要体现出治疗方案,如透析处方、病人的饮食、长期用药,治疗方案有更改时要随时记录。 4、血透医师、护士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血液透析记录单。透析时生命体征变化、各项透析参数、不良反应、透析时用药情况等。 5、长期血透病人的病历资料每年整理归档一次。病历资料存放在血透室资料间,血透病历保存30年。 6、科室成立血透病历质控小组,每月对血透病人登记情况、血透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整改。

血液透析患者质控检查表 患者姓名:住院\门诊号: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血液透析病人首次透析病程日志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编号住院日期 出生日期身份证号血型 家庭住址邮编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报销方式自费/ 职工医保/ 保险/ 居民医保/ 其它 肾脏病史 原发疾病慢性肾炎(病理为/不详)/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 RPGN I-II-III-IV-V/ 多囊肾/ 梗阻性肾病/原发性小血管炎/ SLE/ SS/ 高血压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不详/ 其它 首次发病症状 首次发病时间;发现肾功能不全时间;首次透析日期 现病史: 目前食欲睡眠 尿量ml/d 夜尿多( )/不多大便 出血倾向无/ 有→皮肤/ 黏膜(结膜/鼻腔/口腔)/ 咯血/ 呕血/ 便血/ 尿血→描述 病史 心血管疾病史无/ 有→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其它:) 充血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其它( ) →目前服药名称/未服药高血压病史无/ 有→ 肾性/ 原发性/ 其它( )→首发时间→ 目前服药名称/未服药→近二周血压脑血管疾病史无/ 有→ TIA( 年)/脑血栓( 年)/脑溢血(年)/其它()糖尿病史无/ 有→I型/II型→发病时间目前用药近期血糖 肝炎病史无/ 有→HAV/HBV/HCV/HDV/HEV→发病时间转归(痊愈/未愈) 其他疾病史无/ 有→()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代废物、排出体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一、科工作基础 具备较好的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科(或者科肾脏病组) 具备较好的肾脏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肾脏科病房(或者科病房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简称血透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应有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及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检测制度、技术操作规、设备检查及维修制度;有完备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首次病程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化验单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记册,普通病人、隔离病人及急诊病人分别登记。四、急、慢性透析并发症处理及综合抢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检验科及大科等的医疗技术支持。 五、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污水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一)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肾脏科诊疗操作技术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科专科医师担任。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血液净化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一、血液净化专业2015年质控情况 2014年对烟台市海港医院、莱州市人民医院、烟台芝罘医院等在内的12家二级综合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2015年针对2014年现场评估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提交到市质控中心,通过汇总,发现进一步规范了血液透析室的临床管理、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使全市二级医院血液透析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续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血液透析管理工作。各医疗机构都将血液透析室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12家医院均明确了血液透析室主要负责人是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担任血液透析管理工作组或领导小组的组长,能够体现出专业特点和临床需要,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血液透析管理工作。 (二)血液透析室院感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各项检验指标保存完好,透析病人的管理符合要求,大部分医院能够做到按规范给病人做感染指标血清学检测,对感染病人隔离透析,并能及时将资料上报全国血液净化网络信息网。 (三)大部分医院网络登记比较完善,并及时登录数据。设备有管理档案,设备维修有记录,并有监督人员签字。水、透析液管理规范,有水质检测记录、水机消毒维修记录,工程师对血透室相关业务熟练,能够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 (四)血液透析室管理技术职称体系逐步健全。在被检查的医院中,多数医院安排临床医师接受血液透析规范化培训,医院还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各级医院进一步加强了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知识及管理制度的培训,莱州市人民医院、海阳市人民医院、福山区人民医院、栖霞市人民医院等多次请院外医学专家来院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知识水平。 (五) 2015年到莱州市召开了一次基层医院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会议,到栖霞市中医院做了一次现场技术指导。 二、2015年血液净化专业质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没有对所有医院血透室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只是根据被检查的二级医院的整改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 2由于县市级都没有成立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所以对一级医院及私立医院的血透室的管理帮助力度不够。 三、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工作安排及培训督导方案 1.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检查督导小组,认真审议血透室质量控制标准,对不适合当前形势的条款进行调整。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一、内科工作基础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简称血透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应有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

处理装置及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检测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设备检查及维修制度;有完备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首次病程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化验单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记册,普通病人、隔离病人及急诊病人分别登记。 四、急、慢性透析并发症处理及综合抢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检验科及大内科等的医疗技术支持。 五、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污水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一)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肾脏内科诊疗操作技术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内科专科医师担任。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输血病历检查表

___________人民医院科月输血病历质控表 患者姓名:住院号:主管医师: 检查项目评审标准评审结果备注 病历首页输血、品种、数量与输血记录单符合 品种数量 是否是否血型是否填写是否输血反应是否填写是否入院记录是否描述既往输血史是否 输血前检测输血前检测9项是否齐全是否检测9项医嘱是否输血前开出是否病历中是否有检验9项报告单是否9项结果是否以阳性、阴性表示是否紧急输血,检测结果未回是否注明是否最末一次输血后有无输血后检查是否 输血知情同意书有无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否有无患者(患者家属)签字是否有无医师签字及填写日期是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是否填全是否诊断是否有是否拟输血成分是否有是否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否输血记录单是否填写不全是否 ..

输血指征原则上:内科指征:1、血红蛋白<60g/L。2、红细胞压积<22%。3、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 考虑输血。4、失血量占总量10%-20%,(500-1000ml)HCT无变化,输晶体、胶体、代血浆。5、失血量占总量20%-30%,(1000-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输红悬。6、失血量占总量30%,可输全血、红悬。 外科指征:1、血红蛋白<70g/L,出血量大于人体总血量的30%。2、血红蛋白70-100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的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等因素决定。3、血小板50-100×109/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决定。5、如术中出现不可抗拒渗血,确定血小板功 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如有其它理由请列出: 输血指征合理欠合理不合理 输血病程记录检查输血记录以此格式为准: 患者因“黑便3小时”入院,急查血常规示:HGB 46g/L,具备输血指征(1、输血指征),为纠正贫血(2、输血目的),与家属及患者充分沟通,告知输血风险,患者同意签字输血(3、输血知情沟通情况)以后经交叉合血、输血前检测(4、交叉合血、输血前监测情况),并双人核对无误后,于2016.01.01.13:25(输血开始时间记录到时分)予以O型红细胞悬液 1.5U(血袋号***)先慢后快输注,至2016.01.01.15:12(6、输毕结束时间记录到时分)输血过程中无输血反应(7、输血反应),输毕后复查血常规、输血后检测(8、输血后检测),继续观察患者疾病变化,是否按上述格式书写,列出不合理的。 输血病程记录1、输血指征有无记录有否 2、输血目的有无记录有否 3、输血知情沟通情况有无记录有否 4、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测情况有无记录有否 5、输血开始时间记录到时分有无记录有否 6、输血结束时间记录到时分有无记录有否 7、输血反应有无记录有否 8、输血后检测如患者需多次输血可在最末一次输血记录中写此条,有 无 有否 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记录输血后24小时内有无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 1、输血后有无效果,评估主要靠血红蛋白值有无提升有否 2、有无输血后复查常规结果有否 输血后检查记录3、最末一次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有无输血后检测结果描述有否 ..

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及监测是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包括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病历档案和透析间期患者的教育管理,定期监测、评估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病历档案 应建立透析病史,记录患者原发病、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并对每次透析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平时的药物及其它器械等治疗情况、患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二)透析间期的患者管理 1、加强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戒烟、戒酒、生活规律等。 2、饮食控制。包括控制水和钠盐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或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少食高磷食物;控制饮食中钾摄入,以避免发生高钾血症。保证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1.2g/kg 体重,并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3、指导患者记录每日尿量及每日体重情况,并保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有条件时每日测量血压情况并记录。 4、指导患者维护和监测血管通路。对采用动静脉内瘘者每日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包括触诊检查有无震颤,也可听诊检查有无杂音;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每日应注意置管部位出血、局部分泌物和局部出现不

适表现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三)并发症和合并症定期评估与处理 常规监测指标及其检测频率如下。 1、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包括血钾、血钙、血磷、HCO3-或CO2CP 等)。建议每月检查1 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和药物治疗。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建议有条件者每1~3 个月检测1次。 2、铁指标建议每3 个月检查1次。一旦发现血清铁蛋白低于200ng/ml 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需补铁治疗;如血红蛋白(Hb)低于110g/L,则应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以维持Hb 于110~120g/L。 3、iPTH 监测建议血iPTH 水平每3个月检查1次。要求血清校正钙水平维持在正常低限,约2.10~2.37mmol/L(8.4~9.5mg/dl);血磷水平维持在1.13~1.78mmol/L (3.5~5.5mg/dl);血钙磷乘积维持在55mg2/dl2 及以下;血iPTH 维持在150~300pg/ml。 4、整体营养评估及炎症状态评估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包括血清营养学指标、血hsCRP 水平、nPCR 及营养相关的体格检查指标等。 5、Kt/V 和URR 评估建议每3 个月评估1 次。要求spKt/V 至少1.2,目标为1.4;URR 至少65%,目标为70%。 6、传染病学指标必须检查。包括肝炎病毒标记、HIV 和梅毒血清学指标。要求开始透析不满6个月患者,应每1~3个月检测1次;维持性透析6 个月以上患者,应每6个月检测1 次。 7、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测定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外周血管彩色超声波等检查。建议每6~12个月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