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

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 .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

C .研究在走钢丝的表演时的杂技演员

D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船和山 B.山和船些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 .我们下午3点20分出发,不要迟到

B .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

C .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世界杯足球决赛在今晚8时开始

4.下列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一组是

A .位移、速度和时间

B .力、速率和路程

C .路程、位移和力

D .速度、力和加速度

5.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弧由 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 0 , 0

B . 4R 向东, 2πR 向东

C , 4πR 向东,4R

D . 4R 向东, 2πR

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

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中,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 )

7.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

A .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

B 、以 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8、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 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

9.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10、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 .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11、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x=2t+4t 2,则质点在t=2s 时的速率为( )

A 、4m/s

B 、6m/s

C 、8m/s

D 、10m/s

12、在图中,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1

1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或有动力的物体才是施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有可能存在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D.当两个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其中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14、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1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吊灯收到的拉力就是吊灯的重力

B、水平地面受到的物体的压力是因为地面产生形变的原因

C、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D、汽车压过路面只有轮胎有形变,路面没有发生形变

16、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为()

A、18N/m

B、20N/m

C、25N/m

D、30 N/m

17、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D.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8、如图,物体在受到一水平拉力F=10N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5kg,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

C . 20N,水平向左

D . 20N,水平向右

19.若两个共点力F1 F2的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B.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 也有可能等于F2

C.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D.合力F的大小随着F1.F2 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20、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5N

B.10N

C.45N

D.60N

2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C.运动速度越大时惯性越大D.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2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要说明的问题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是靠惯性来维持的

D、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观点是错误

23、关于由小车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m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B.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只改变拉力,就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C. 保持小车的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就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D.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的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最后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4、如图所示,质量为m=10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20N 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 )

A .零

B .4m/s 2,水平向右

C .2 m/s 2,水平向左

D .2 m/s 2,水平向右

25、在下列物理量中,选定为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 )

A .长度、质量、力

B .时间、质量、力

C .长度、质量、时间

D .速度、加速度、长度

26、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人拉小孩的力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 .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大人与小孩之间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7、一体重为500N 的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在升降机中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体重计的示数依次应为( )

A .520N 、500N 、480N

B .480N 、500N 、520N

C .480N 、520N 、500N

D .500N 、500N 、500N

28、下列各组的三个共点力,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 .3N ,4N ,8N

B .3N ,5N ,7N

C .1N ,2N ,4N

D .7N ,6N ,13N 二、填空题

29、一个重150N 的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力F 1=10N 推它时,桌子没有被推动,则地面对桌子的静摩擦力为______N ,当水平力增至F 2=50N ,桌子刚能被推动,则地面对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N 。桌子被推动后,只需用45N 的水平推力,就能使桌子沿地面做匀速运动,则桌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

30、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 ,AC=3.6cm ,AD=7.2cm ,计数点A 、B 、C 、D 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 2,打B 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 B =__________m/s 。

31.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 点,另一端连接两根绳套。

(3)通过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 ,并记录O 点的位置。

(4)此时需记录下

、 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F 2。 (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到

后,再记录下 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

(6)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O 沿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选好标度,按F 1、F 2的大小做两个力的图示。用三角板做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F 。

(7)比较一下,力F ′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三、计算题

32、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s 时间通过一座长140m 的桥,过桥后速度是16m/s ,

(1)它刚开上桥头时速度有多大?(2)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多少?(3)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33.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a 把物体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绳子b 把物体拉向一旁固定起来。物体的重力是40 N ,绳子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 37°,绳子a 与b 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大?(sin 37° = 0.6,cos 37° = 0.8)

34、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N 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

始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取g = 10m/s2,cos37°= 0.8,

sin37°= 0.6;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经过2s 撤去F ,再经3s 时物体的速度为

多大?(3)物体在5s 内的位移是多少?

35.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 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

36.如图所示,质量0.1m kg =的金属小球从距水平面 2.0h m =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A 点时无能量损耗,水平面 2.0AB m =的粗糙平面, 与半径为0.4r m =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 相切于B 点,其中

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 D 为轨道的最高点,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D, 完成以下要求(2/10s m g =) (1)小球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从A 运动到B 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3)小球从B 点飞出后落点E 与A 相距多少米?

v

学业水平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小红7天读了20页书,她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列式为( ) A 20×7 B 20÷7 C 20+7 D 20-7 2、小明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3天,他的生日是() A 10月1日 B 10月4日 C 9月28日 D 9月29日 3、在18米长的大道两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最多可栽()树。 A 6棵 B 12棵 C 14棵 D 18棵 4、学校寒假期间举办了画展,从1月15日开始至1月底结束,画展共展出了()天。 A 17 B 15 C 16 D 18 5、下面和36×41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36×40+36 B 36×40+1 C 36×30+36 D 36×30+1 6、两个两位数相乘,积()。 A一定是两位数 B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C一定是三位数 D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7、下面的英文字母,哪组找不出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A B C G B EFGH COPVWDQJLN 8、用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一个正方形的()倍。 A、1 B、2 C、 3 D、4 9、把2盒饼干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其中4个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 A 4 6 B 2 6 C 1 4 D 2 4 10、在计算45×4时,小明将乘法错算成了除法,这样一来,正确得数是错误得数的()倍。 A 4 B 6 C 8 D 16 二、填空:(共5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1、□54÷7,要使商的中间有0,□只能是。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Na 、K 、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三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部分)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 一、信息的加工 1、加工原因:原始信息不能满足信息表达、交流和应用的需要。(A) 2、信息加工: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A) 是否需要信息加工以及怎样进行信息加工,取决于人们信息应用的目的。 3、信息加工需要围绕信息应用的主题,在分析并确定信息的目标受众(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类型和表达方式、信息的交流方式等基础上,对已有信息和需加工信息进行梳理。(B) 4、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可分为手工和电子两大类:(A) A.手工处理技术特点是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被广泛采用。 B.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贮容量大。 5、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A) A.选择合适的软件:B.信息录入:C.信息加工:D.信息输出:E.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A) A. 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B.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C.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二、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 1、编程解决问题(A) 一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等。 分析问题:是明确问题的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 设计算法:就是寻找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确定具体的求解步骤。 编写程序:选择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的功能。 调试运行:调试程序,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 2、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繁到简的。具体来说,大致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几个发展阶段,使人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地将算法体现为程序。 三、智能信息处理:(A)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2)人工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等。 3)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问题求解,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数据库、智能机器人、博弈、自动程序设计、自动定理证明、智能代理等。 4)主要的模式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等。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专家系统:指模仿人类专家来解决专门领域问题的软件系统。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汇总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场.(chǎng)所逮.(dài)捕疾风劲.(jìng)草重创.(chuāng) B.应.(yìng)届贿赂.(lù)飒.(sà)爽英姿喟.(wèi)然长叹 C.功绩.(jì)星宿.(sù)揆情度.(duó)理隽永.(jùn) D.谈吐.(tù)麇.(qún)集短小精悍.(hàn)箴言.(jiān) 2.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合盘托出出奇制胜异曲同功 B.真知灼见矢志不逾蜂涌而至事实胜于雄辨 C.押轴戏撒手锏磐石徇私舞弊 D.歉收别出新裁轻歌慢舞功亏一篑 3.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摘要 ..作出答复。 B.各家电企业竞相打出节能牌,把节能作为卖点。对此,专家提醒,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须细辨真伪。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女儿不愁嫁 .......”的特殊地位。 D.在今年世界杯期间,德国警方以暴易暴 ....,逮捕了一批滋事的足球流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B.要不要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从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C.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的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D.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B.我们同样相信若干年后,留存在人们记忆深处的,除了肆虐的风雪、急切归家的面孔外,一定还会有一种城市精神,那就是:守望相助,风雪同行。 C.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后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⑤①②③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 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节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疏》《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含答案)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B、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 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 B )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卷中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称为矢量。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矢量( ) A .加速度 B .时间 C .功率 D .磁通量 2.电压的单位是 ( ) A .库仑 B .法拉 C .伏特 D .安培 3.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R π2,0 B .0,R π2 C .R 2,R π2 D .0,R 2 4.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 A B C D 5.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 .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D .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6.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8Ω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 段电阻为R 1;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 2。则R 1与R 2的大小依次为 ( ) A .1Ω,0.5Ω B .4Ω,1Ω C . 2Ω,1Ω D . 2Ω,0.5Ω 7.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 ,取 g =10m/s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1N/m B .10N/m C .100N/m D .1000N/m 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 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0 0 0 v v x x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完整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操作题常用操作步骤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操作题常考操作 设置首行缩进、行距、左右缩进、段前段后间距等3、(注:首行缩进在特殊格式里)段落?选中段落?格式题Word一、 设置字体、字号、字符间距等1、 ?字体格式选中文字? 设置页边距、纸张、纸张方向等4、 ?文件页面设置 、2设置首字下沉格式?首字下沉 1

大小、版式)5、插入图片、艺术字等 来自文件或艺术字?插入图片? 7、设置艺术字形状、艺术字库选中艺术字?点击出现的“艺术字”工具栏相应按钮 艺术字样式艺术字形状艺术字版式 、设置图片、艺术字68设置图片格式(填充颜色、大小、版式)在图片上单击右键选中图片??、设置分栏 在艺术字上单击右键选中艺术字?分栏?线条颜色、设置艺术字格式?(填充颜色、格式?选中段落2

3、单元格设置为百分比形式 选中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数字选项卡 ----------------------------------------------------------------------------------------------- 二、Excel题 4、设置表格边框线、合并并居中单元格1选中单元格区域?格式?单元格?边框选项卡选中需要合并的单元格区域?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 (注意选择的顺序,先选择线条样式,再选择线条颜色,最后选择内外边框) 图表向导降序升序、函数合并及 2、设置行高、列宽选中相应的行?行高、列宽行格式??细实线

内外边框 线条3 色颜 、插入函数5 输入函数??选择函数函数选中需要插入函数的第一个空白单元格?插入??确定参数计算区域 常用函数:=MAX(X:Y) 最大值:自动填充=MIN(X:Y) 最小值常用函数VERAGE(X:Y) 平均值:=A=SUN(X:Y) 和:求”的区别注意:选择区域中的“:”和“,8、条件格式 选中需要应用条件格式的单元格?格式、插入图表——利用图表向导6 ?条件格式条件 CTRL选中数据来源的区域(如果需要选中不连续的多个区域,请按住键盘的选择图表样式插入键进行多选)??图表?降序 图表向导升序 三、powerpoint题

学业水平考试试卷6

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课程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人才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即使有缺点也不必改正 B. 每个人都是人才,所以不需要努力也可以成为人才 C. 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要充分挖掘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D. 人尽其才则百事兴,所以成才关键只在于有合适的工作岗位 答案:C 2、职校生小韩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篮球比赛、歌唱比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他的组织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得到较大提高。小韩培养职业能力的途径是()。 A. 进行职业实践 B. 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C.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D. 自我学习 答案:B 3、中考结束后,小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本市已启动建设的动漫产业园将于年内竣工,该园区已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相关企业。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她毅然选择了一家职业学校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年后,她顺利进入该园的一家中外合资动漫公司。小云选择职业目标的依据是()。 A.自我认知 B. 所学专业 C. 外部环境 D. 创业团队 答案:C 4、小刘在一家超市打工,无意中听到两位顾客在谈论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员工。他对该信息进行核实后,带着自荐材料主动来到这家公司应聘,最终被该公司录用。小刘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是()。 A. 社会实践 B. 人才市场 C. 社会关系 D. 上门自荐 答案:A 5、李大姐的家乡是著名的草莓基地,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采摘草莓,不少游客,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都想住在当地,体验农家生活。李大姐看准了这一点,办起了集住宿、餐饮、现场加工于一体的小型农庄,生意十分火爆。李大姐选择创办小型农庄这一项目符合()。 A. 个人能力原则 B. 因地制宜原则 C. 政策原则 D. 效益原则 答案:B 6、以下符合程序正义理念的俗语是 A.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B.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C.杀一儆百 D.严打犯罪,怕漏不怕错 答案:B 7、下列选项中,属于职场中与人礼貌交谈表现的是 A.用手指着对方 B.随意插话 C.自吹自擂 D.坦诚、谦虚和礼让 答案:D 8、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适用于()。 A.民事诉讼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干馏 C.结晶 D.萃取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容量瓶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HI B. NaOH C. H 2 D.NaCl 4.某物质仅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二氧化碳 B银 C硫酸钡 D烧碱溶液 6.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甲烷 B.盐酸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8.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NaCl B.SiO 2 C.C 3 H 8 D.Al 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乙烯 B.苯C.甲烷 D.乙醇 10.下列有关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纤维素没有甜味 B.糖都能水解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糖类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11.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电流由d到c,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序列为() .abcd B.acdb C .cabd D. bdca 12.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 2(g)+I 2 (g)2HI(g) 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再变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I 2 同时生成2molHI 13.下列有关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天然气的燃料 铝粉与二氧化锰的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14.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时,下列因素不会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盐酸的浓度 B 用同质量锌粉替换锌粒 C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硫酸钠 15.向FeCl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Cu 2+、Fe3+ B.Fe3+、 Fe2+ C.Cu+、 Cu 2+ D. Fe2+、 Cu 2+ 16.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卷-11

2014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低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如需改动,需用橡皮擦干净。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华中学有在校学生4000人,现在需要管理所有学生的学籍数据,你认为可以有效管理并能实现高效检索的最优方法是(D )。 A、把学生的学籍数据记录在纸上 B、使用Word中的表格记录学籍数据并打印出来 C、为每位学生在计算机中建立文件夹 D、使用学生学籍管理应用系统。 2、赵军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为了使自己成为那款游戏中的“霸主”,窃取其他网友的“游戏装备,赵军的行为属于(C )。 A、信息污染 B、信息泛滥 C、信息犯罪 D、信息共享。 3、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信息,此时语言是信息的(A )。 A、载体 B、价值 C、传递 D、时效 4、计算机组织信息的基本方式是(B )。 A、数据 B、文件 C、数字 D、符号 5、在流程图的基本图形中,菱形表示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D ) A、开始/结束 B、处理 C、输入/输出 D、判断 6、学校的铃声信息不能表达下列哪一项的含义。(A ) A、问老师问题 B、上课 C、下课 D、熄灯就寝 7、算法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包括输入、确定性、输出、能行性和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A ) A、有穷性 B、无穷性 C、二义性 D、运算性 8、、以下是图形文件的是(C )。 A、图片.swf B、图片.mpg C、图片.bmp D、图片.mov 9、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不包括(B )。 A、直接访问网页 B、网页制作的过程 C、使用搜索引擎 D、查询在线数据库 10、用计算机编程求解问题:“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解”,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C ) A、调试运行程序 B、设计算法 C、分析问题 D、编写程序 11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汇总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场.(chǎng)所逮.(dài)捕?疾风劲.(jìng)草重创.(chuāng) B.应.(yìng)届贿赂.(lù)?飒.(sà)爽英姿喟.(wèi)然长叹 C.功绩.(jì) 星宿.(sù)?揆情度.(duó)理?隽永.(jùn) D.谈吐.(tù)?麇.(qún)集?短小精悍.(hàn) 箴言.(jiān) 2.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合盘托出出奇制胜异曲同功 B.真知灼见矢志不逾蜂涌而至事实胜于雄辨 C.押轴戏撒手锏?磐石徇私舞弊 D.歉收别出新裁?轻歌慢舞?功亏一篑 3.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摘要 ..作出答复。 B.各家电企业竞相打出节能牌,把节能作为卖点。对此,专家提醒,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须细辨真伪。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女儿不愁嫁 .......”的特殊地位。 D.在今年世界杯期间,德国警方以暴易暴 ....,逮捕了一批滋事的足球流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B.要不要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从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C.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的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D.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B.我们同样相信若干年后,留存在人们记忆深处的,除了肆虐的风雪、急切归家的面孔外,一定还会有一种城市精神,那就是:守望相助,风雪同行。 C.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后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⑤①②③⑥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 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节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疏》《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

2018学业水平测试题

学业水平一 1.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由“要在中央”、“(君主)独制四海之内”可知,韩非子主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A 项禅让制是依据能力和品德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B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 假如唐朝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作机制是。 A.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B. 尚书——中书——门下——户部 C. 中书——门下——尚书——吏部 D. 门下——尚书——中书——工部 【答案】A 【解析】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职能与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实施,工程兴修由工部实施,故A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不是排在第一位,故B错误;吏部不负责工程兴修,故C错误;中书省应该在门下省、尚书省之前,故D错误。故选A。 3. 下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在。

A. 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 B. 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 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 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答案】C 【解析】材料所示为《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产生,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罗马法的成熟标志是查士丁尼法典。 4.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是通过。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 【答案】C 【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时期英国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没有形成工业资产阶级,故A 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无关,故B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1832年议会改革实现这一要求,故C正确;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运动,故D错误。故选C。 5.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 国家领土变化 B. 国家性质变化 C. 思想文化变化 D. 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清王朝的龙旗、中华民国五色旗、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这反映了中国由封建王朝转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国家性质变化,故B正确;国家领土变化不属于本质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有答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有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为实现“绿色奥运”,下列建议不合理... 的是 A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 .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C .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D .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 .126C 和146C B .氧气和臭氧 C .甲烷和乙烷 D .正丁烷和异丁烷 3、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A Al (OH )3 B Al 2O 3 C Al D NaHCO 3 4、下列各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中,分子式为CH 4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l (OH)3+3HCl==AlCl 3+3H 2O B .3Fe+4H 2O(g)==Fe 3O 4+4H 2 C .3NO 2+H 2O==2HNO 3+NO D .Cl 2+H 2O==HCl+HClO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u 与浓硝酸的反应:Cu+2H +==Cu2++H 2↑ B .FeCl 2溶液与Cl 2的反应:Fe 2++Cl 2==Fe 3++2Cl — C .H 2SO 4溶液与KOH 溶液的反应:H ++OH —==H 2O D .CuCl 2溶液与NaOH 溶液的反应:CuCl 2+2OH —==Cu(OH)2↓+2Cl —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 .水变成水蒸气 C .天然气与氧气的反应 D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8、用15mol /L HNO 3溶液配制500mL lmol /L HNO 3溶液时,不需.. 用到的仪器是 A .分液漏斗 B .胶头滴管 C .烧杯 D .500mL 容量瓶 9、X 、Y 、Z 是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Y >Z B 、元素的非金属性:X >Y >Z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Z D 、原子序数:Z >Y >X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C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 .第ⅠA 族元素比第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D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11、下列元素属于第ⅠA 族的是 A .氟 B .钾 C .磷 D .铁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 的摩尔质量是 B 、在1L 水中溶解,即可配制得L 的NaCl 溶液 C 、标准状况下, H2O 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D 、17g NH3中含有分子数为NA 13、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 .Br 2 B .CO 2 C .KCl D .H 2O 1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盐酸 B .Fe(OH)3胶体 C .NaCl 溶液 D .CuSO 4溶液

山东省2018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完整版

2015年7月山东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正式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 B、两个人聊天,也是在相互传递信息 C、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多种 D、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 2、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 A、时效性 B、可加工性 C、载体依附性 D、真伪性 3、下列不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 A、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4、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是通过电视来看直播,有人是通过收音机来听直播,这说明了( ) A、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唯一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也是唯一的 B、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唯一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 C、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唯一的 D、信息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5、关于信息表达与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表达是在因特网出现后产生的 B、电子公告板是网上唯一的信息交流方式 C、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不需要遵守任何规范 D、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6、下列哪一选项,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 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B、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 D、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7、下列哪一选项,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B、语言的产生和使用 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 D、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8、计算机网络是( )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电话技术 B、信息技术与传输技术 C、无线技术与有线技术 D、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9、到超市购物结账时,收银员要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该扫描过程属于( ) A、信息的编码 B、信息的表达 C、信息的发布 D、信息的采集 10、小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他的手机号码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了一等奖,奖品为价值8999元的高档联想笔记本一台,要求小明在两天之内,向一制定账号汇款300元,以办理奖品邮寄手续,你认为这条信息属于( ) A、低可信度信息 B、有效信息 C、高准确度信息 D、高可信度信息 11、利用卫星采集地球相关信息的属于( )。 A、信息发布 B、信息获取 C、信息交流 D、信息集成 12、小强在百度网站搜索“PM2.5”的有关资料时,他输入的“PM2.5”这几个字符一般被称为( )

2014学业水平测试在线考试试题和答案

第一大题、单选(共20小题 20.0分) 1、监考员启封试卷袋的时间() A、考前5分钟 B、考前10分钟 C、考前15分钟 ?正确答案:B 2、监考教师分发草稿纸、答题卡在开考前规定时间(),并用规范用语指导考生填写答题 卡上的姓名及准考证号。 A、15分钟 B、2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正确答案:A 3、答题卡经考点清点验收合格装袋密封正确顺序应该为() 1、须核对《考场情况记录表》上缺考条码,与卡袋封面填写缺考号一致 2、将答题卡清点30份齐全,贴有条形码的区域先装入塑料袋,将塑料袋口折叠 3、《考场情况记录表》放在答题卡的最上面 4、再装进答题卡袋口密封并贴封条,交考点主任签字 A、1-3-2-4 B、3-2-4-1 C、4-3-2-1 D、2-1-3-2 ?正确答案:A 4、考生提前交卷的时间是( ) A、整场考试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离开考场 B、开考后30分钟 C、开考后60分钟 D、考试结束前30分钟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 ?正确答案:A 5、生物科目开考时间是() A、16:15

B、10:45 C、8:30 D、14:00 ?正确答案:D 6、物理科目开考,监考员领取试卷、答题卡、金属探测器等物品,清点无误两人同行直入考场的时间() A、考前25分钟 B、考前20分钟 C、考前30分钟 ?正确答案:C 7、监考员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应()考场前后,以便从各个角度巡查考场秩序,监督考生按规定答卷。整场考试不允许考生提前交 卷离开考场。 A、前站后坐 B、一前(讲台)一后分立 C、前坐后站 D、一前一后 ?正确答案:B 8、监考员监督考生按规定答题,制止违纪舞弊行为,制止()进入考场 A、场外监考员 B、巡视员 C、考点的其他工作人员 D、考点主任、副主任 ?正确答案:C 9、两名监考员应()考场前后,以便从各个角度巡查考场秩序,监督考生按规定答卷 A、一前(讲台)一后(坐) B、一前(前门旁)一后分立 C、一前(讲台)一后分立 ?正确答案:C 1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各科考试时间是( )分钟 A、90 B、75 C、100 D、120 ?正确答案:B 11、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监考员要求考生停止答题,并告知考生将()按从上到下顺序整理放在桌上,坐在原座位不得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