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论与量子力学

群论与量子力学
群论与量子力学

第六章 群论与量子力学

§6.1 哈密顿算符群和相关定理

设()r H

?为哈密顿算符,g 为同一坐标中的坐标变换,P g 为与之对应的函数变换算符,

()()r g f r f P g

1-=,()r f 为任意函数,有:

()()()()()()()()r f P r g H P r g f r g H P r f r H P P r f r H

g g g g g 11?????--=== 故()()1

??-=g

g P r g H P r H (由()r f

为任意函数) 若坐标经过变换g 作用后,哈密顿算符的形式不变,即:r g r

=',

()()()r H r H r g H ?'??==,则: ()()1??-=g g P r H P r H 或()()r H P P r H g g ??= 即当哈密顿算符()r H

?在函数变换算符g P 的作用下不变时,则()r H

?与P g 对易:

[

]

0,=g P H

【定义6.1】哈密顿算符的群 所有保持一个系统的哈密顿算符H

?不变的变换g 作成的集合构成一个群,称为该哈密顿算符()r H ?的群,或薛定谔方程的群:

()(){}

r H r g H

g G H ??== 存在逆元:H G g ∈?,有()()r H r g H

??= 令r g r =',则'1

r g r

-=,代入得:

()'?1r gg H -,即:()()'?'?1r H r g H

=-,故H G g ∈-1

封闭性:

H

G g g ∈?',,有:

)()'()'()()()'(?11'1''1'r H r g H r g H P r H P P r g H P r gg H g g g g =====----

结合律和单位元显然存在。

【定义6.2】 哈密顿算符群或薛定谔方程群 由哈密顿算符的群对应的函数变换算符作成的集合构成群,称为哈密顿算符群或薛定谔方程群,记为:}|{H g G G g P P H ∈=。 以下三个定理给出了群的表示理论与量子力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

◆定理6.1◆ 哈密顿算符H

?的具有相同本征能量的本征函数,构成薛定谔方程群表示的基函数。

证明:设哈密顿H

?的本征能量E n 为 重简并,则存在 个线性无关的本征函数, ,2,1 ,=i i ?,

以它们为基构成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记为H W 。可以证明H

W 为哈密顿算符群的表示空间:

H G g P P ∈?,有 ()()()r E P r r H P i n g i g ??=?

由g g P H H P

=,可得:

()[]()[]r P E r P H i

g n i g ??=?,即()r P i g ?为本征值E n 的本征函数(该结论由Wiger 于1927年首先提出,被称为Wigner 定理),

故,()()()∑==

1

j j i j i g r g A r P ??

即本征函数空间是哈密顿算符群的表示空间,对应群表示(){}g A ,本征函数

()

,2,1,=i r i ?为表示空间的基函数。

◆定理6.2◆ 构成哈密顿算符群不可约表示的本征函数属于同一能级。 证明: 反证法:

① 设()r H

?的 个本征函数,()

,,2,1,)

(=i r i α?构成哈密顿算符群的第α个不可

约表示,而)(α?i , ,2,1=i ,分属于 个不同的能级 ,,2,1,=i E i 则有:

()()()()()r E r r H

i i i αα??=? 两边以g P 作用,H G g P P ∈,有: ()()

()()

()()αααα???j j ji

i i g i i g g A E P E r H

P ∑===

1? 而 ()()()()()()()()()()()αααααα????j j j ji j j ji i g i g E g A g A r H P r H r H P ∑=∑==== 1

1

???

即:()

()()

()

()()αααα??j j j ji

j

j ji

i E g A g A E ∑=∑==

1

1

上式两边乘以()*

α

?k

,并对整个空间积分,利用()()

ij j i δ??αα=)|(有:

()()()

()g A E g A E ki k ki

i αα= 即 ()()

()0

=-g A E E ki k i α 由于k i E E ≠,故

()

()0=g A ki

α 即()()g A α为对角矩阵,是可约表示。与假设矛盾,故()α?i 基函数不可能分属于 个不同本征值。

② 若该 个不可约表示基函数分属于m 个不同的能级,由()()

()0=-g A E E ik k i α知,

矩阵()()g A i α为包含m 个子矩阵的块对角矩阵,因而是可约表示,与假设矛盾。 由①、②可知,构成哈密顿算符群不可约表示的基函数属于同一能级。

构成不可约表示的简并能级称为必然简并能级,构成可约表示的能级称为偶然简并能级。

必然简并:由对称性引起的简并称为必然简并,又称为正则简并,必然简并波函

数给出哈密顿群的不可约表示;

偶然简并:由非对称性因素引起的简并称为偶然简并,

偶然简并波函数给出哈密顿群的可约表示。 A 1 A 1

A A 2 A 2,

B 1 B B 2 B 2

① ② ③

A 1

B 1 A 2 B 2 磁场

P

A

B

① 无磁场条件下,费米子(电子)的两个能级A ,B 上的费米子可取上、下两个方向,对应两个简并波函数,而能量相同,这种能级简并是由系统的对称性决定的。为必然简并,对应不可约表示A 和B 。 ② 加磁场后系统对称性被破坏,费米子取向不同时具有不同能量,能级发生分裂。系统对称性降低导致能级分裂。

③ 随磁场强度变化,A 2、B 1两能级重叠发生偶然简并。

④ P 点为偶然简并点,对应的表示为12B A ⊕,随着磁场的变化,偶然简并消失,系统对称性没有发生变化。

哈密顿算符的非偶然简并能量的本征函数,构成哈密顿算符群的不可约表示的基,偶然简并能级除外。

◆定理 6.3◆ 设

(){}l r i ,...,2,11,= ?为哈密顿算符群H

G

P 表示的基,则以

(){}l i r H

i

,...,2,1,?= ?和(){}l r i

,...,2,11,= ?为基得到的群表示完全相同;()r i

?与()r H

i ??均按该表示的第i 列基变换。 证明:H

G g P P ∈?,有:()()()r g A r P j j ji i g

??∑==1

()()()()()()()()

r H

g A r g A H r P H r H P j j ji j j ji i g i g ????????1

1

∑=∑====。

哈密顿算符的所有能级可由哈密顿算符群的不可约表示标记。

()()r i α?为第α个不可约表示的第i 个基,则()()r H i

α?亦为该不可约表示的第i

个基。

以上讨论不仅适合于哈密顿算符的对称群,对于任何线性厄密算符的对称群同样成立。

群论方法虽然无法知道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的具体情况,但是任何能级和波函数都可以用其所属的不可约表示进行分类和标记。

以上讨论是针对哈密顿算符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对于量子力学中任意力学量算

符(线性厄密算符)同样适用。

例子:方形势阱的二维量子力学系统,取12==m ,哈密顿量为:

()()???∞<<=+???

?

????+??-=otherwise |y |,|x |y ,x V ,y ,x V y x H ππ02222 哈密顿方程:ψψE H = 一.

哈密顿算符群:二面体群4D

4D 的两个生成元4C 和2C : 4C 绕z 轴转动2/π,2C 绕x 轴转π 两个生成元在坐标平面上的群表示: 取基为i ,j

???? ??-=01104)C (A ,???? ??-=-01101

4)C (A

???? ??-=10012)C (A ,???? ??-=-10011

2)C (A

4D 群特征标表:

二. 用群的不可约表示对能级做分类 1.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哈密顿方程:

令())y (Y )x (X y ,x =ψ,代入哈密顿方程,得:

??

?=+=+0021Y E ''Y X E ''X ,边界条件:?

??==-==-00

)(Y )(Y )(X )(X ππππ,

本征能量:21E E E += 方程的解为:

??

???+=???

??+===,)m (E ,x m cos X m E ,)m x sin()x (X 4122122121 ??

???+=???

??+===,)n (E ,y n cos Y n E ,)ny sin()y (Y 412212222

2 哈密顿本征方程有如下类型的5种能级:

(1))y m cos()x m cos(,)m (E 2

1

22122122++=+=

ψ, 对应A 1表示 (2))sin()sin(,22

my mx m E =ψ=;对应B 2表示

(3))my sin()nx sin( ),ny sin()mx sin( ,n m E ==+=2122

ψψ;对应A 2⊕B 2

(4) ,)n ()m (E 4124122

2+++=

)y m cos()x n cos( ),y n cos()x m cos(

21

221221221221++=++=ψψ,

对应A 1⊕B 1表示

(5) ,)n (m E 4

122

2

++

= )x n cos()my sin( ),y n cos(

)mx sin(2

1

221221+=+=ψψ,对应表示E

显然(1),(2)为不简并情形,(3),(4)为偶然简并,(5)为必然简并。

上述为能级对称性的一般情况,在具体情况下,某些能级具有更大的偶然简并。例如,65=E 的能级,对应情形(3)中m =1、n =8和m =4、n =7两种情形,故该能级的对称性为2A 2+2B 2。

偶然简并能级在对对称微绕的作用下,如22y x 'H ε=作用下,必然能级的简并度不会降低,能级不会分裂,而偶然简并能级,如(3),(4)情形,会发生分裂。

§6.2 微扰引起的能级分裂

若量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0?H

,其对称性群为G ,则其能级按G 的不可约表示分类。当体系受到微扰'?H

作用后,系统的新哈密顿变为:'???0H H H +=。不需求解薛定谔方程,由0?H

、'?H 的对称性群G 、'G 即可以知道微扰'?H 对0?H 能级简并度的影响。

1. 当'G 为G 的子群时,H

?的对称性群为'G 。原来系统哈密顿0?H 的一个简并能级j E 对应群G 的不可约表示j

G A ,受到微扰后由于体系对称性降为'G ,不可约表

示j G A 在新的系统中变为'G 的可约表示,即∑⊕=i

i

G i j G A m A '。此时系统能级

按'G 的不可约表示i

G A '分类。排除偶然简并情况,每个不可约表示将对应一个新的能级,故原能级j E 分裂为多个由'G 的不可约表示i

G A '标记的能级。故系统受到较低对称性的微扰后,能级简并度降低,发生能级分裂。当系统受到不具有任何对称性的微扰作用时,所有必然简并能级的简并度都将被消除(偶然简并情形仍然可能存在)。

2. 当'?H 与0

?H 具有相同对称性时,'G =G ,'?H 称为对称微扰。此时系统的对称性没有改变,必然简并能级的简并度不发生变化,仅对能级的大小有影响。必然能级不发生分裂,而偶然简并能级一般情形下会发生分裂。

例子:讨论一个原子处于简单立方的晶场中的能级分裂情况(假设晶场强度大于原子

的自旋轨道耦合,略去后者的影响)。

未扰哈密顿0

?H 对称性群)3(SO ,电子能级l ,简并度12+l ,对应不可约表示l A ;

微扰哈密顿'?H

为八面体群O 群,电子的l 能级l

A 按O 群的不可约表示展开分裂。

SO (3) 群不可约表示在O 群元上的特征标

O 群不可约表示的特征标标

将不可约表示i A 按O 群的不可约表示j

B 约化: s 能级,l=0, A 0=B 1 ,

能级没有简并,不分裂 p 能级,l=1, A 1=B 4 ,

三重简并p 态能级没有分裂 d 能级,l=2, A 2=53B B ⊕,

5重简并能级分裂为1个2重简并和1个3重简并两个能级 f 能级,l=3, A 3=542B B B ⊕⊕ ,

7重简并能级分裂为1个不简并能级、2个3重简并共三个能级 g 能级,l=4, A 4=5431B B B B ⊕⊕⊕ ,

9重简并能级分裂为1个不简并能级、1个2重简并和2个3重简并共4个能级。

§6.3 久期行列式的块对角化

一. 久期行列式

群论在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简化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过程,在分子轨道理论以及固体能带计算中具有广泛应用。

薛定谔方程:?||H

E ψ>=ψ>

(1)

已知的一套完全函数集:123|,|,|,...|φφφφ∞>>>> 将本征函数ψ用完全函数集展开:|k

k k

a

φψ=>∑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0k k

k k

a H E φ

φ>->=∑

用|,1,2,

l l φ>=跟上式做内积,得:

0)||?|(=∑><->

k l k l k E H

a ????

(2)

为了使得展开系数k a 存在非零解,要求上述方程的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0|||?||=><->

????

(3)

上式左边是一个无限行和列的行列式,称为久期行列式,上述方程称为久期方程。为了求解此方程,必须做截断,仅取N 个|k φ>来展开本征函数,久期行列式成为成为N N ?的行列式。久期方程是一个E 的N 次多项式方程,可解得N 个能量值,将

每一个能量值代回方程(2),即可求出一套系数}{k a ,得到本征函数。一般情况下N 是个很大的数,整个的计算很复杂,应用群论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而丝毫不降低结果的精度。

二. 群论的应用

用系统哈密顿算符群G 不可约表示做成的投影算符将函数集

123|,|,|,...|N φφφφ>>>>组合成N 个新的依群G 的不可约表示变换的对称化的

波函数,记为{|}k im ?>,上标k 表示该基函数属于群G 的第k 个不可约表示,下标m 表示该基函数按照该不可约表示的第m 列变换,i 表示该不可约表示出现的次数。将本征函数用对成化波函数展开:

||k

k im

im i

m

k

c

?ψ>=>∑

∑∑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久期方程:

0||?|=><->

l jn k im l jn E H φφφφ (4)

根据幺正不可约表示基函数定理(Wigner -Eckart 定理),对称化波函数有如下正

交关系:

'|?||l ji

mn kl k im l

jn

l

ji mn kl k im l jn f H f δδφφδδφφ>=<>=< (5)

将对称化波函数重新排列,将同一个不可约表示的同一列基相邻排列(因为它们

不正交,相应矩阵元不等于0),这样,久期行列式化为块对角化形式。久期行列式化分裂为一些低阶的子行列式,求解久期行列式的计算量大为减少。

例一:已知完全函数集有六个函数:123456|,|,|,|,|,|φφφφφφ>>>>>>,若按对称性群

G

可以组合成六个对称化波函数:

122333111112111213|;|,|;|,|,|??????>>>>>>,分别对应群G 的一个一维不可

约表示1

A ,一个二维不可约表示2

A ,一个三维不可约表示3

A 。由于群G 的不可约表示仅出现一次,所以久期行列式是对角的,子行列式为一阶的。令:

><->≡

则久期方程化为:

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

13

;1333

12

;1233

11

;1122

12

;1222

11

;1111

11

;11=K K K K k K

若六个完全函数组合成群G 的不可约表示1

A 和2

A 的两套基,即:

222221************,;,;;φφφφφφ,将它们的顺序调整为:222212221211121111,,,,,φφφφφφ,

则久期方程为:

00

0000000000000000000022

22

;2222

12

;2222

22

;1222

12

;1222

21

;2122

11

;2122

21

;1122

11

;1111

21

;2111

11

;2111

21

;1111

11

;1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6.4 矩阵元定理与选择定则

一.矩阵元定理

量子力学的微扰理论指出,当体系受到含时间的微扰作用时,体系将发生量子跃迁,跃迁几率为:

a a

b ab V W ρπ

2||2

=

,其中>=

(1)

W ab 为从初态b ψ到末态a ψ的跃迁几率,V (t)为微扰,a ρ为末态的态密度。当

0=ab V ,则跃迁禁戒。用群论方法可以预言,什么样的跃迁是禁戒的,什么样的跃

迁是可能发生的。

设未被微扰体系的哈密顿算符0?H

的对称性群为G ,其本征态按群的不可约表示分类,故本征函数可记为>α

ψpm |,其中α标记其所属的不可约表示,αs m ,...2,1=,p 标记α不可约表示出现的次数。故跃迁几率可改写为:

>=<α

βψψpm qn ab t V V |)(|

(2)

矩阵元定理:若>α

ψpm t V |)(可用0?H

的本征函数展开:

∑>>='

''|)',',';,,(|)(βαψβαψn q pm n q m p a t V ,

且若展开式中不包含群G 的第β个不可约表示的第n 个基>β

ψqn |,则根据不可约幺正表示基函数定理有:0),,;,,(==n q m p a V ab βα,即>α

ψpm |到>β

ψqn |的跃迁禁戒。

二.

选择定则

一般情况下,>α

ψpm t V |)(是系统对称性群的直积表示的一个基函数,因而对应群的一个直积表示。下面阐述这一点:

设哈密顿算符群}{i g P G =,定义如下0

?H 的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线性算符: G P VP P V i i i g g g i ∈≡- ,1

这些算符中有一些可能相同。记)(t V 为1V ,可以证明以所有这些算符为基底可以构成一个线性算符空间,该空间构成哈密顿群G 的表示空间,对应表示V

A :

G P P V P V g A i i i g g j g j i V ∈?≡-,)(1

有:k j i V g g k g g g g k g g k j V

i V V g g A P V P P P V P P V g A g A j

i j i i

j j i )()()(1

1

1

==≡---

保持了群的乘法结构,故V

A 构成了群G 的表示。 而:

[

]

>

∑?=∑>

∑=>

=>

=>-α

αα

αα

α

αψψψψψpl k jm

kl l

k i i V l

pl i lm k

k i kj V pm g j i V pm g g j g pm j g V g A g A g A V g A P V g A P P V P V P i i i i i |)

()(|)()(|)(| |,,1

可见,>α

ψpm t V |)(是直积表示)()(i i V g A g A α?的一个基。将直积表示空间的基底αα

ψs m j V pm j ,...,2,1 ,...,2,1 ,|==>,做成对称化正交基得:ββ

φs n qn ,...2,1,..,2,1,|=>。将直积表示)()(i i V g A g A α?做Clebsch-Gordon 展开:

β

β

βα∑⊕=?-A a X A A X V 1,

将直积表示幺正对角化的相似变换矩阵X 是将基底

αα

ψs m j V pm j ,...,2,1 ,...,2,1 ,|==>变换为新的对称化正交基底

ββ

φs n qn ,...2,1,..,2,1,|=>的相似变换矩阵,矩阵元称为Clebsch-Gordon 系数:

>=<α

ββαψφpm j qn qn p jm V X ||,

用相似变换矩阵X 可以将>αψpm t V |)(,即>α

ψpm V |1,表示为对称化基的组合形

式,故有:

∑>=>'

,',''

'

'''',11| |n q n q n q p m pm X V βββααφψ 则初态>αψpm |到末态>β

ψqn |的跃迁矩阵元V ab 为:

∑><=>=<'

,',''

'

''

'',11| ||n q n q qn n q p m pm qn ab X V V ββββααβφψψψ 而βββββδδφψf nn n q qn '''

'

' |=><,若>α

ψpm V |1的展开式中不含有第β个不可约表示的第n 个基β

φxn ,则跃迁禁戒。

实际应用中一般先用直积表示)()(i i V g A g A α?中是否含有第β个不可约表示来判断跃迁是否可能,若可能跃迁则还需进一步判断是否含有相应的基才能得出确定的判断。

三. 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跃迁选择定则

当微扰势为电偶极矩时所引起的跃迁称为电偶极矩跃迁。电偶极算符r e

=μ。讨论量子态之间跃迁的选择定则需要知道体系的对称性。

例如体系的对称性为C 4v 时,该群有5个不等价的不可约表示:54321,,,,A A A A A (4个1维,1个二维)。电偶极算符的ez 分量构成A 1表示,其

ey ex ,分量构成1个二维不可约表示A 5。故电偶极算符形成的表示为51A A A ⊕=μ。

C 特征标表

用电偶极算符形成的表示跟标记能级的不可约表示做直积,并利用特征标标做约化有:

(1) 511A A A A ⊕=?μ,初态1A 到432,,A A A 之间的跃迁禁戒; (2) 522A A A A ⊕=?μ

,初态2A 到431,,A A A 之间的跃迁禁戒;

(3) 533A A A A ⊕=?μ,初态3A 到421,,A A A 之间的跃迁禁戒; (4) 544A A A A ⊕=?μ,初态4A 到321,,A A A 之间的跃迁禁戒;

(5) 543215A A A A A A A ⊕⊕⊕⊕=?μ,初态5A 到54321,,,,A A A A A 之间的跃

迁均可能发生;如,4

15

1q p ψψ??→←允许,4

25

1q p ψψ??→←禁戒

磁偶极矩算符是一个轴矢量算符,以),,(z y x R R R R =

标记,其变换性质跟两矢量

A 、

B 的叉乘一样:

x y y x z z x x z y y z z y x B A B A R B A B A R B A B A R -=-=-= , ,

用磁偶极矩算符可以做成群表示的基,对于C 4v 群,可以求出磁偶极矩算符做成的群表示52A A A R ⊕=,然后利用特征标表同样可以方便地确定选择定则。

量子力学思考题及解答

1、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体系; (2)量子力学适用于η不能忽略的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η可以忽略的体系。 解答:(1)量子力学是比经典力学更为普遍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包容整个经典力学体系。 (2)对于宏观体系或η可以忽略的体系,并非量子力学不能适用,而是量子力学实际上已 经过渡到经典力学,二者相吻合了。 2、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这里“完全”的含义是什么? 解答:按着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统计性的描述了体系的量子态。如已知单粒子(不考虑自旋)波函数)(r ? ψ,则不仅可以确定粒子的位置概率分布,而且如粒子的动量、能量等其他力学量的概率分布也均可通过)(r ? ψ而完全确定。由于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不同,它一般只能预言测量的统计结果,而只要已知体系的波函数,便可由它获得该体系的一切可能物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体系的全部信息显然已包含在波函数中,所以说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并把波函数称为态函数。 3、以微观粒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例,说明态的叠加原理。 解答:设1ψ和2ψ是分别打开左边和右边狭缝时的波函数,当两个缝同时打开时,实验说明到达屏上粒子的波函数由1ψ和2ψ的线性叠加2211ψψψc c +=来表示,可见态的叠加不是概率相加,而是波函数的叠加,屏上粒子位置的概率分布由222112 ψψψ c c +=确定,2 ψ中 出现有1ψ和2ψ的干涉项]Re[2* 21* 21ψψc c ,1c 和2c 的模对相对相位对概率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4、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常被表述为:“如果1ψ和2ψ是体系的可能态,则它们的线性叠加 2211ψψψc c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态”。 (1)是否可能出现)()()()(),(2211x t c x t c t x ψψψ+=; (2)对其中的1c 与2c 是任意与r ? 无关的复数,但可能是时间t 的函数。这种理解正确吗? 解答:(1)可能,这时)(1t c 与)(2t c 按薛定谔方程的要求随时间变化。

几个哲学思想实验

想过什么是哲学吗?可能大家都不是很说的清楚。看看下面这些“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可能你对哲学会有自己的理解了。 10.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9.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 的理论需要修正。 8.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解读:

量子力学引发的哲学争论

量子力学引发的哲学争论 哲学史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大都集中在关于物质的概念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上。在20世纪的中叶,随着量子力学的兴起和发展,哲学上关于物质概念的问题的争论也随之变得激烈和尖锐,而这场哲学争论正是由量子力学的不确性定原理引出的。 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若通过位置和动量来确定物质的运动,在宏观世界中,根据经典力学,一个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确定的。而在微观世界里,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 若进行实验测量,如果精确地测定粒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那么运动就会遭到破坏,以至于以后不可能重新找到该粒子。反之如果精确地测出其速度,那么它的位置图像就会模糊不清。除了坐标和动量,方位角和角动量,能量和时间等也都是成对的不确定量。 不确定性原理对于哲学上关于物质概念的思考和研究无疑是一次冲击和挑战。面对微观物质,当我们不能精确地描述出它的运动时,通过宏观世界所得出的物质概念是否还适用呢? 物理学家海森堡在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后,又用哲学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量子论的出发点是将世界区分为“研究对象和世界的其余部分;这“世界的其余部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作为“研究对象”的部分(即微观客体的部分)的运动特性,主要依赖于科学仪器的作用,依赖于观察者的作用,由此,他提出了主客观不可分的哲学命题。 第一流物理学家的这种哲学观,在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派纷纷发表了与海森堡相类似的哲学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物质的非物质化”的哲学观。美国哲学家汉生在《物质的非物质化》一文中认为:量子力学的理论表明“物质已经非物质化了”,牛顿可以通过精确测定的状态、点的形式、绝对固体性等,表示物质的性质,而电子并没有这种性质。量子理论排除了构成一个电子的粒子状态的协和概念的绝对可能性。对于电子,我们不能同时精确地说出它的位置和动量,这是“物质的非物质化”的证据。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和物理学家中的唯物主义者们,对于这一争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物理学家冯劳厄对“物质的非物质化”论有过严厉的批评,他认为,不仅是原子,甚至基本粒子也同外在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完全的实在性。这场争论在日本的哲学界,反响也十分强烈。为了批判“物质的非物质化”这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现代日本物理学界名流武谷三男通过发表《量子力学的观测问题》等文章,指出:“哲学家把在量子力学的观测中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情况说成是引起不确定的原因是对这种情况的曲解。”武谷三男认为,引起不确定性原理的原因不在于“我”,而依然在于“客体的物”,他从如下两个方面对这种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 一、不确定性原理所描述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粒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科学仪器 中的反映。 武谷三男认为,“不确定性原理所描述的关于电子的位置和速度不可能同时精 确地加以测量的情况,是电子本身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客观存在的特征的一种 放映。在经典力学中,像太阳系行星的运动那样只要给出某一个物体处于某一 位置和朝着某一方向运动作为初始条件,就能够唯一地确定它以后的运动。然 而,当测量电子时,要说明它处于某一位置,由于电子是波动的,必须用波动 来表述所处的位置情况,为此就要把各种各样的波叠加起来,使波的振幅在某 一位置变大,而在其他位置则趋于零。这样一来,由于所叠加的各种波的运动 方向和运动速度各不相同,所以确定了它处于某一位置,同时便无法确定它的

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思想体系探讨

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思想体系探讨 一、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末正当人们为经典物理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一系列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一个接一个地发现了。德国物理学家维恩通过热辐射能谱的测量发现的热辐射定理。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释热辐射能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热辐射的产生与吸收过程中能量是以 h为最小单位,一份一份交换的。这个能量量子化的假设不仅强调了热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而且与辐射能量和频率无关由振幅确定的基本概念直接相矛盾,无法纳入任何一个经典范畴。当时只有少数科学家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经过认真思考,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说。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表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为解决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不稳定(按经典理论,原子中 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要辐射能量,导致轨道半径缩小直到跌落进原子核,与正电荷中和),提出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并不像行星一样可在任意经典力学的轨道上运转,稳定轨道的作用量fpdq必须为h的整数倍(角动量量子化),即fpdq=nh,n称之为量子数。玻尔又提出原子发光过程不是经典辐射,是电子在不同的稳定轨道态之间的不连续的跃迁过程,光的频率由轨道态之间的能量差△E=hV确定,即频率法则。这样,玻尔原子理论以它简单明晰的图像解释了氢原子分立光谱线,并以电子轨道态直观地解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导致了72号元素铅的发现,在随后的短短十多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进展。这在物理学史 上是空前的。 由于量子论的深刻内涵,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对对应原理、矩阵力学、不相容原理、测不准关系、互补原理。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等都做出了贡献。 1923年4月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表了X射线被电子散射所引起的频率变小现象,即 康普顿效应。按经典波动理论,静止物体对波的散射不会改变频率。而按爱因斯坦光量子说这是两个“粒子”碰撞的结果。光量子在碰撞时不仅将能量传递而且也将动量传递给了电子,使光量子说得到了实验的证明。 光不仅仅是电磁波,也是一种具有能量动量的粒子。1924年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 发表了“不相容原理”: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同时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一原理解释了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这个原理对所有实体物质的基本粒子(通常称之为费米子,如质子、中

浅谈量子力学的哲学含义

浅谈量子力学的哲学含义 【摘要】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经济生活的多方面影响,量子力学的产生也相应地对于政治、经济生活提供积极因素影响,量子力学中包含的量子场理论和微观粒子的提出,微观世界物质的特性等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一定的哲学含义。 【关键词】量子力学;哲学含义 1.量子力学的主要表述 量子力学确立了普遍的量子场实在理论。宇宙最基本的物理是量子场,量子场是第一性的,而实物粒子是第二性的。微观粒子没有经典物理学中的决定论表述,只有非决定论论述。量子力学的微观粒子理论中,包含具有叠加态的波函数,秉有波粒二象性和非定论的远程联系。特定的测量方式造成波函数的失落,越来越显露出它的本质特征。量子场实在论证明了宇宙的实在性,不同于德谟克里特所说的宇宙存在,宇宙更多如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描述的:宇宙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波函数以及所显示的各种图形的组合。 量子力学对于波粒二象性的揭示和微观粒子中反粒子存在的表述,阐释着物质和反物质的辩证存在关系。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论认为世界大系统由多个平行世界构成,世界论中也存在反世界物质。无论是物质和反物质还是世界论中的反世界物质都表现着哲学中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和真理性成分。其中物质与反物质是一对矛盾体,物质相对于反物质而存在。矛盾的普遍性阐释了时时刻刻存在矛盾的真理性。宇宙世界的基本属性是矛盾性和对立统一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然而,在矛盾的哲学理论体系中,矛盾的双方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所谓物质和反物质的矛盾性从表象上分析是对立的存在,对立关系就是阐释着物质和反物质的相对应。在某一特殊世界领域中,各种客观实在具有方面上的相对关系。历史经验告诫区分“现实矛盾”和“逻辑矛盾”。 2.量子力学包含的矛盾哲理 其中逻辑矛盾表现在概念提出中的逻辑关系的对立;现实矛盾是隐藏在逻辑矛盾之下更深层次的以客观事实为导向的矛盾。任何话语系统不允许逻辑矛盾,A是B与A是-B同时为真,正如“正粒子”与“反粒子”碰撞,这两个命题是可以互相抵消为无的。然而,现实的矛盾,如“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粒子”和“反粒子”的相互矛盾关系,是长期存在的,共同构成了物质世界的矛盾客体。可以说矛盾的存在是世界物质性发展和产生的基本推动力。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矛盾构成了世界的真实存在。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在量子力学理论体系中正电荷和负电荷是在同一和斗争中不断转化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交汇形成电荷的不带电中和性质,正负电荷在同一的过程中各自改变其特性以适应向新物质存在的客观转化。正负粒子的斗争性体现于正负粒子的正负电子相互碰撞和作用,不

量子力学与能带理论

量子力学与能带理论 孟令进 专业: 应用物理 班级:1411101 学号:1141100117 摘要:曾谨言先生在《量子力学》一书中用量子力学解释了能带的形成,从定态薛定谔方程出发,将原子中原子实假定固定不动,并且在结构上呈现周期性排列,那么电子则可以看成在原子实以及其他电子的周期性的势场中运动,利用定态薛定谔方程可以解出其能级结构,从而得到能带理论。 一、定态薛定谔方程 1.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 我们首先利用薛定谔方程解决一类简单的问题,一维定态问题,即能量一定的状态。我们设粒子质量为m ,沿着x 方向运动,势场的势能为V(x),那么薛定谔方程可以写为 ),()(2),(222t x x V x m t x t i ψψ?? ????+??-=?? ,因为处于一定的能量E 状态,定态的波函数可以写为 /)(),(iEt e x t x -=ψψ,两式整理可得,)(x ψ满足的能量本征方程)(),()(2222x E t x x V x m ψψ=?? ????+??- ,或称为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这个方程时,我们需要带入边界条件,连接条件。 2.定态薛定谔方程与方势垒 在经典力学当中,当一个具有能量E 的粒子射向高度为V 的势垒时,如果E>V ,则粒子能够顺利的越过这个势垒,如果E0的粒子从左方入射,那么在前两个区域的波函数可以用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解除来,结果如下:

量子力学史简介

近代物理学史论文题目:量子力学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简介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6年12月27

量子力学发展脉络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它和相对论构成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没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而在原子尺度上的基本物理问题只有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地解释。可以说没有哪一门现代物理分支能离开量子力学比如固体物理、原子核粒子物理、量子化学低温物理等。尽管量子力学在当前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对当前科技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及在其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除了业内人对于普通得人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下量子力学建立的两条路径及其之间的关系及后续的发展,与此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在量子力学建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及其贡献。 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使普通人对量子力学有个简单认识同时缅怀哪些对量子力学建立其关键作用的科学家。 旧量子理论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光电子假说和波尔的原子理论。 在19世纪末,物理学家存在一种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当时建立的力学体系、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已经相当完善,而剩下的部分不过是提高重要物理学常数的观测精度。然而在物理的不断发展中有些科学家却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比如涉及电动力学的以太以及观测到的物体比热总小于能均分给出的值。对黑体辐射研究的过程中,维恩由热力学普遍规律及经验参数给出维恩公式,但随后的研究表明维恩公式只在短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长波波段和实验有很大的出入。随后瑞利和金森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给出瑞利金森公式,而该公式只在长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短波波段会导致紫外光灾。普朗克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式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并且数学形式也非常简单,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索这背后的物理本质。他发现如果做出以下假设就可以很好的从理论上推导出他和黑体辐射公式:对于一定频率f的电磁辐射,物体只能以hf为单位吸收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联系的实例分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联系的实例分析 摘要: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二者之间是不是不可逾越的?当然不是,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过渡.本文首先对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的条件,最后分析出从运动学角度,经典力学向量子力学过渡可归结为从泊松括号向对易得过渡.

关键词:量子力学;经典力学;过渡 从高中到大学低年级,我们所涉及的物理学内容均为经典物理学范畴,经典物理学理论在宏观低速范围内已是相当完善,正如十九世纪末一些物理学家所描述的那样,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当运动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准确地遵从牛顿力学规律;分子热运动的规律有完备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电磁运动有麦克斯韦方程加以描述;光的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整个物理世界的重要规律都已发现,以后的工作只要重复前人的实验,提高实验精度,在测量数据后面多添加几个有效数字而已.正因如此为何在学完经典物理学以后还要继续学习近代物理学,如何引入近代物理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毫无疑问近代物理学的产生是物理学上号称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上“两朵小小的乌云”造成的[1],正是这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大革命.这“两朵小小的乌云”即黑体辐射实验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1900年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普朗克能量子的假设,导致了量子理论思想的萌芽,接着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原子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上,经典物理都碰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通过引入量子化思想,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这就导致了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建立. 在经典物理十分成熟、完备的情况下引入静近代物理学,毫无疑问必须强调以下问题:(1)经典物理学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2)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已经研究到微观现象和高速运动的新阶段;(3)新的研究范畴必须引入新的理论,这样,近代物理学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强调经典物理学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但碰到微观高速问题,人们依旧习惯于首先用已知非常熟悉的经典物理来解决物理学家如此,我们也不例外.无疑用经典物理学去解决高速微观问题最终必将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物理学课程的研究中有意识地首先让经典物理学去碰壁,去得出结论,但结论是矛盾的和错误的,然后,引出近代物理学的有关理论,问题最后迎刃而解[2]. 经典物理学是在宏观和低速领域物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基础是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近代物理学则是在微观和高速领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必须指出,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以后的当代物理学研究中.虽然大量的是近代物理学问题,但也有不少属于经典物理学问题.因此不能说有了近代物理学就可抛弃经典物理学.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研究的经验扩充到微观领域的结果.因此,量子力学的建立必然是以经典力学为基础,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量子力学修改了物理学中关于物理世界的描述以及物理规律陈述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关于微观世界的各种规律的研究给

群论与量子力学

群论与哈密顿算符 哈密顿算符的变换性质: 设哈密顿算符为 ()H r ,有一函数f (r ), 存在()()()g r H r f r = 由于1 ()()()R g r P g Rr g R Rr -== ()()()g Rr H Rr f Rr = 由此得 1()()()()()()R R R H r f r p H Rr f Rr p H Rr p f r -== 因此 1()()R R H r P H Rr P -= (1-1) 由于11 ,R E R R E R p p p p p p --== 则11 R R p p --= 这样(1-1)可表示为 1 ()()R R H r p H Rr p -= (1-2) 如果系统在经受一个变换R 之后,哈密顿算符的形式不变,即Rr=r 而 ()()H Rr H r =则(1-2)变为 ()()R R H r P P H r = 上式表明,当系统的哈密顿算符在R 的做用下不变时,则它与R 相应的函数变换算符P R 对易。 哈密顿算符的群(薛定谔方程的群):使哈密顿算符不变的所有变换{R}组成一个群。({P R }与{R}一一对应,其组成的群亦是哈密顿算符的群)

有了以上结论和定义进行进一步讨论——— 晶体单电子的薛定谔方程是 H E ??= 其中 ()2 2 ()2H r V r m =-?+ 我们知道V (r )是十分难以精确获得的函数。但是,由于v (r )的对称性与晶格的对称性是相同的,所以,在晶体的对称性群的作用下,v (r )不变,即R ∈G ,有V (Rr )=V (r )又由于算符2?亦是不变的,因此 ()()H Rr H r = 这表明晶体的对称群就是晶体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群。 (晶体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群的基函数可作为晶体的对称群的基函数) H (r )的本征函数与基函数: (1)H (r )的具有相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构成薛定谔方程群G 的一个表示的基函数—— 设E 是H (r )的L 重简并的本征值,于是,相应于这个本征值E ,有一套线性无关的本征函数{()}n r ?存在,满足方程 ()(),(1,2,,)n n H r E r n l ??== 取G 中任一元P R ,作用于上式两边,则 ()()R n R n H P r EP r ??= 上式表明,函数()R n P r ?同样也是H (r )的具有本征值E 的一个本征

量子力学地发展史及其哲学思想

十九世纪末期,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那时,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物体的机械运动比光速小的多时,准确地遵循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现象的规律被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光的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最后也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热的现象理论有完整的热力学以及玻耳兹曼,吉不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科学试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科学试验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露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界规律性的矛盾,从而为发现微观世界的规律打下基础。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等现象使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为解释原子的光谱线系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论,由于这个理论只是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加进一些新的假设,因而未能反映微观世界的本质。因此更突出了认识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迫切性。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开始认识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才开辟了建立量子力学的途径。

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新现象的发现暴露了微观过程内部的矛盾,推动人们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限制,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不少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对突破经典物理学的限制有过贡献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或不完全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不愿承认经典物理理论的局限性,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把新发现的现象以及为说明这些现象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理论的框架之内。虽然本书中不能详细叙述这个过程。尽管这些新现象在十九世纪末就陆续被发现,而量子力学的诞生却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这中间曾经历一个曲折的途径,说明量子力学这个理论的诞生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靠少数科学家在头脑中凭空想出来的。 爱因斯坦在这次大会上作了题为《论我们关于辐射的本质和组成的观点的发展》的报告,首次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通过对光辐射的统计提醒的精辟分析得出结论:光对于统计平均现象表现为波动,而对于能量张罗现象却表现为粒子,因此,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爱因斯坦进一步指出,这两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这样,爱因斯坦的第一次在更深的层次上及时处理光的神秘本性,从而也将他最尊敬的两位前辈——牛顿和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理论有机的综合在一起。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 [摘要]一维谐振动是一种最简单的振动形式,许多复杂的运动都可分析为一维谐振动。本文以一维谐振子为研究对象,首先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运动方程和能量特征,然后分析坐标表象以及粒子数表象下的一维谐振子,最后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谐振子经典力学量子力学运动方程能量分布 1 前言 所谓谐振,在运动学中就是简谐振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固结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质量为m的物体,就构成一个弹簧振子[1]。该振子是在一个位置(即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在这种振动形式下,物体受力的大小总是和它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并且受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这种情况即为一维谐振子。 一维谐振子在应用上有很大价值,因为经典力学告诉我们只要选择适当的坐标,任意粒子体系的微小振动都可以认为是一些相互独立的振子的运动的集合。普朗克在他的辐射理论中将辐射物质的中心当作一些谐振子,从而得到和实验相符合的结果。在分子光谱中,我们可以把分子的振动近似地当作谐振子的波函数。另外在量子场论中电磁场的问题也能归结成谐振子的形式。因此在量子力学中,谐振子问题的地位较经典物理中来得重要。应用线性谐振子模型可以解决许多量子力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以一维谐振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一维谐振子的运动方程和能量特征,然后讨论坐标表象以及粒子数表象下的一维谐振子,最后分析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区别与联系并简要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过渡问题。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一维谐振子的物理实质,充分认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读书笔记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 读书笔记 中学时学的是理科,还记得当时的自己对数学、物理尤为感兴趣,而对化学、生物就兴味索然了。也看过几本科普著作,《数学的语言》、《什么是数学》、《从一到无穷大》,还有加来道雄,阿西莫夫,张景中的系列等等,尤其是《什么是数学》一书,当时是高二快结束的时候,仿佛入了迷一般,从集合论到极限与微分,即便没有任何高数的基础,也看得如痴如醉,连章末习题都做了一遍,虽然拓扑那一章实在是看不懂。谁曾想,这样一个人,居然恍惚中来了财大,学习金融,既非自愿,也非不愿。 大学两年,似乎再没有接触科普著作了,直到近日看了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其内容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惊喜,毕竟作为科学史,内容上早有前人写过:像第十章《不等式》之前的内容我都看过两三个版本了,即便是最后三章的内容也在加来道雄的书中看过。就是在这样一个许多科普名家都涉猎过的领域中,居然能够开拓一片自留地来。在我眼中,这本书绝对称得上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尤其是在国内来讲)。之前看到作者简介是个八零后的时候着实有一丝惊讶,我还以为是哪位五六十岁的中年教授写的呢。接下来,言归正传,谈谈阅读体会吧。 首先,从科学性上讲,对我这种现代物理的门外汉而言,就算书中有科学错误,只要不是低级的逻辑错误,我也发现不了呀。但从作

者标注的引文,对一些理论的解释澄清看,是比较严谨的。这部分就只有略过了。 其次,作为科普这种通俗读物,文学性是非常,甚至是最重要的。而曹天元的文笔流畅,语言诙谐幽默,阅读感十足。一百多年的量子力学成长史:从法拉第的电磁实验,到多历史,多世界诠释的提出,数以百计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前仆后继,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量子力学画卷。让人心襟荡漾,恨不能立即投入到理论物理的大海中去,寻觅璀璨的量子力学珍珠。同时,作者文风犀利,将物理学界的学术之争描写的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帮派纷争一般,大大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如“从黄金年代走来的老人,在革命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反叛青年,经典体系的庄严守护者,新时代的冒险家,这次终于都要作一个最终了断。世纪大辩论的序幕即将拉开,像一场熊熊的大火燃烧不已,而量子论也将在这大火中接受最严苛的洗礼,煅烧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来。”(摘自第八章-《论战》)这个片段仿佛《倚天屠龙记》中群雄围剿光明顶一般,令人紧张不已。而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更是写的如同两位绝世高手过招,简直酣畅淋漓!单从文学性上讲,我觉得曹天元可以和伽莫夫媲美。 除了文学性,科学史的史学性也尤为重要。而本书除了人物对话之外(感觉像是作者自行脑补的),对史实的阐述在我看来是比较严谨的。一百多年的量子力学发家史写的清清楚楚,众多物理学者如走马灯般来来往往。而作者的历史叙事风格与《明朝那些事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量子力学讲义

量子力学的通俗讲座 一、粒子和波动 我们对粒子和波动的概念来自直接的经验。和粒子有关的经验对象:小到石子大到天上的星星等;和波动有关的经验对象:最常见的例子是水波,还有拨动的琴弦等。但这些还不是物理中所说的模型,物理中所谓粒子和波动是理想化的模型,是我们头脑中抽象的对象。 1.1 粒子的图像 在经典物理中,粒子的概念可进一步抽象为:大小可忽略不计的具有质量的对象,即所谓质点。质量在这里是新概念,我们可将其定义为包含物质量的多少,一个西瓜,比西瓜仔的质量大,因为西瓜里包含的物质的量更大。 为叙述的简介,我们现在可把粒子等同于质点。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状态,我们需要知道其位置和质量(x,m ),这是一个抽象的数学表达。 但我们漏掉了时间,时间也是一个直观的概念,这里我们可把时间描述为一个时钟,我们会发现当指针指到不同位置时,质点的位置可能不同,于是指针的位置就定 义了时刻t 。有了时刻 t ,我们对质点的描述就变成了(x,t,m ),由此可定义速度v ,现在我们对质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x,v,t,m )。 在日常经验中我们还有相互作用或所谓力的概念,我们在地球上拎起不同质量物体时肌肉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或者说弹簧秤拎起不同质量物体时弹簧的拉伸程度是不同的。 以上我们对质量、时间、力等的定义都是直观的,是可以操作的。按照以上思路进行研究,最终诞生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这里我们可简单地用两个公式:F=ma (牛顿第二定律) 和 2 GMm F x (万有引力公式) 来代表牛顿力学。前者是质点的运动方程,用数学的语言说是一个关于位置x 的二阶微分方程,所以只需要知道初始时刻t=0时的位置x 和速度v 即可求出以后任意时刻t 质点所处的位置,即x(t),我们称之为轨迹。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我们知道t=0时x 和v 的精确值(没任何误差),x(t)的取值也是精确的,即我们得到是对质点未来演化的精确预测,并且这个求 解对t<0也精确成立,这意味着我们还可精确地反演质点的历史。这些结论都是由数学理论严格保证的,即轨迹是一根理想的线。 经典的多粒子系统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 [摘要]一维谐振动是一种最简单的振动形式,许多复杂的运动都可分析为一维谐振动。本文以一维谐振子为研究对象,首先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运动方程和能量特征,然后分析坐标表象以及粒子数表象下的一维谐振子,最后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谐振子经典力学量子力学运动方程能量分布 1 前言 所谓谐振,在运动学中就是简谐振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固结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质量为m的物体,就构成一个弹簧振子[1]。该振子是在一个位置(即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在这种振动形式下,物体受力的大小总是和它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并且受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这种情况即为一维谐振子。 一维谐振子在应用上有很大价值,因为经典力学告诉我们只要选择适当的坐标,任意粒子体系的微小振动都可以认为是一些相互独立的振子的运动的集合。普朗克在他的辐射理论中将辐射物质的中心当作一些谐振子,从而得到和实验相符合的结果。在分子光谱中,我们可以把分子的振动近似地当作谐振子的波函数。另外在量子场论中电磁场的问题也能归结成谐振子的形式。因此在量子力学中,谐振子问题的地位较经典物理中来得重要。应用线性谐振子模型可以解决许多量子力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以一维谐振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一维谐振子的运动方程和能量特征,然后讨论坐标表象以及粒子数表象下的一维谐振子,最后分析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的区别与联系并简要讨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过渡问题。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一维谐振子的物理实质,充分认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经典力学中的一维谐振子 在经典力学中基本方程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研究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完整版)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在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出现使物理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方面使人们对物质的运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物理理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一定局限性。经典力学描述宏观物质形态的运动规律,而量子力学则描述微观物质形态的运动规律,他们之间有质的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本文试图通过解释、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进一步深入了解量子力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经过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量子世界真正的基本特性:如果系统真的从状态A跳跃到B的话,那么我们对着其中的过程一无所知。当我们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结果是有限的,而当我们没有观察的时候系统正在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量子理论可以说是一门反映微观运动客观规律的学说。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在经典物理中,运动状态描述的特点为状态量都是一些实验可以测量得的,即在理论上这些量是描述运动状态的工具,实际上它们又是实验直接可测量的量,并可以通过测量这些状态量来直接验证理论。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描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当微观粒子积累到一定量是,它们又显现出经典力学的规律。 关键字: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目录 摘要............................................................ ............ ... ... ...... (1) 关键字.................................................................. ...... ... ... ...... (1) 正文..................................................................... ...... ... ... ...... (3) 一、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 ............ ... ............ ...... ... (3) 经典力学基本内容及理论........................... ...... ......... ...... (3)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理论.................................... ...... (3) 二、量子力学及经典力学在表述上的区别与联系.................. ...... ... ...... (4)

第五章群论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群论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 群论应用于物理和化学问题上,能把分子在外形上具有对称性这一表面现象,与分子的各种内在性质联系起来。 这里起桥梁作用的是群的表示理论。在量子力学中,讨论问题时离不开算符、波因数和矩阵元。从群表示理论的角度看,波函数、算符以及矩阵元的被积函数都具有一定的变换性质,或者说按某种表示变换,因而可以分解为若干不可约表示的基函数。 群的不可约表示反映群的性质,在分子对称群的情况下,也就是反映了分子的对称性质。 把分子体系的波函数用作为不可约表示的基,再研究它所届的不可约表示的性质就能得出分子由对称性决定的那一部分性质。 群沦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很广,不可能在这里作详尽的介绍。比较常遇到的是态的分类,能级简并情况,光谱选律的确定,矩阵元的计算,不可约表示基函数的构成和久期行列式的劈因子等几个方面。 §5.1 态的分类和谱项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能级和不可约表示,波函数和不可约表示的基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能级和不可约表示,波函数和不可约表示的基之M 的关系. 我们首先来阐明,能级和不可约表示,波函数和不可约表示的基之间的关系. 可以证明,如果考虑了分于的所有对称操作并且不存在偶然简并,则对于同—能级的本征函数一定构成分子所属对称群的一组不可约表示基,而分子所属对称群的一组不可约表示基,如果是分子体系的本征函数,则必属于同一能级;分于的能级与分子所属对称群的不可约表示之间满足一定的对应关系. 设ψ是分子的一个本征函数 ?H ?ε?= (1) 在分子所属对称群的任意对称操作作用下,Hamilton 量不变,因此 ?()()() R H H R R ??ε?= = (2) 亦即对称操作R 作用于?得到的函数R ?也是分子的一个本征函数。如果能级是非简并的,则?与R ?最多只能差一个相因子,i R e α??=,α为实数,这说明?必须是分子对称群的一个一维不可约表示的基。如果?属于简并态,即有一组{}i ?属于同一本征能量,则i R ?只可能

概率统计的哲学思考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级) 机会与判断公共选修课结课论文 题目:概率统计的哲学思考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班级序号:1班 学号:201321011586 学生姓名:朱世明 2014年11月

概率统计的哲学思考 朱世明201321011586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116029) 摘要:本文从概率统计的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哲学产生的影响开始,分析了近代关于概率统计哲学意义争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提出这种争论存在的原因在于将概率统计这一方法论问题未加整理地应用于认识论之中,从而掩盖了概率统计的真实哲学意义,进而据此提出概率统计哲学意义的个人观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概率统计思想。 关键词:概率统计;认识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 “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客观存在世界中完备的定律和秩序……”这是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科学家对另外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哲学宣言,这宣言又一次把掷骰子的科学推到了争论的前沿,而隐藏在这宣言后更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位“信仰客观存在世界中完备的定律和秩序”的科学家却是发现上帝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于是上帝笑了,这就是掷骰子科学的魅力,她从被发现起就没有被人类真正完备地定义过,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人类世界的发展,不仅以科学的方式改变着形而下的物质世界,也强烈地冲击着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她是毕达哥拉斯式的科学哲学重现吗? 一、概率统计的科学发展与哲学进程 如果一定要追述概率思想的产生,那应该可以回到2000多年前的爱琴海岸了,亚里士多德曾经表达过现实世界的现象中的一些现象总是这样发生的,而另一些发生的原因是不确定的,而这不确定性正是概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是在那个年代,这种不确定性更多地成了神的领地,人类的禁区,没有人知道应当如何去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同样有意思的是,虽然如此,古希腊人已经知道用抽签决定一些争端,不知道那隐含在等概率条件下的公平在他们的脑海中是怎样的形象。 真正开始引起对这种不确定性认识还是从赌博开始。从15世纪末开始,赌博逐渐盛行,到16世纪初,有些意大利数学家已经开始着手探讨赌博中出现各种情况的机遇或胜率,即用计算出现某一特定结果的情况与可分解成的总情况之比来计算,这种算法后来演变成了概率的古典定义。 1713年,在J·伯努利去世后的8年,他的著作《推测术》问世,书中提出了现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本中必然要讲到的伯努利大数定律,这使得概率统计的理论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其在哲学上的意义也不能忽视,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的提出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的处理,也引起人们对概率哲学意义的思考。这“标志着概率概念漫长的形成过程的终结与数学概率论的开端”事实上,统计学和概率学在早期几乎无太多关联,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对于统计来说,可能远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就已经开始,那时,人口、兵力等统计数字就已经为部落或城邦的首领所关注。而统计成为一种学问则要向后数上几千年,直到十七世纪的德国,这些统计的数字才真正引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成为统计学发展的源头,那时的著名学者康令已经开始从人口比率、文化水平等统计数字中分析德国国家形势。同一时代的英国学者也为统计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J·格龙特从定期公布的伦敦居民的死亡公报中发现,充分大量的观

经验与理性在量子诠释中的嬗变关于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的进一步阐释

第29卷,第1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Vol.29No.1 2012年2月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2012 经验与理性:在量子诠释中的嬗变 ———关于《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的进一步阐释 贺天平,卫江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太原030006) 摘要:量子力学是20世纪非常重要且成功的物理学理论,导致了经验的支配地位的衰弱,量子力学诠释的演化凸显了理性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量子测量诠释中经验和理性嬗变的分析,为二者最终完美融合找到 了一个对话平台,多世界解释将成为量子力学哲学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多世界解释;经验;理性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12)01-0021-06 量子力学是20世纪非常重要且成功的物理学理论,引发了物理学的伟大革命,颠覆了300多年来经典物理学的统治地位,动摇了传统物理学家的世界观。然而,伴随量子力学始末的测量难题一直是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和“灾难”。 为了排除测量难题所带来的困惑,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求着合理的方案。根据埃里则的研究表明,截止2005年有影响的量子力学诠释至少有13种之多[1],但却没有一种诠释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能够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难题的终极答案,因而对量子力学各种诠释进行梳理,挖掘出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经验和理性的发展脉络,便显得十分重要。经验与理性始终是科学发展中的一对孪生概念,二者在科学哲学中也经历了长期的角逐。作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的拙文《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的进一步阐释,本文认为测量难题的发展实质上也是经验与理性反复检验的过程。 一经验在量子力学中地位的衰弱 经验在科学哲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正统科学哲学学派逻辑经验主义那里,经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判断认知有无意义的唯一手段;批判理性主义同样重视经验的作用,只有可以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经验在科学哲学中曾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测量是经验映射到自然科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测量是一个经典的且意义深远的概念,同时又是科学家检验真理最常用的科学行为方式。可以说,测量对物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典物理学家通过测量准确地得出物理过程的实验数据和经验依据,并和物理学理论的预言完美吻合,在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中大步地向前迈进,在经典物理学的范畴内,测量一直扮演着一种直观、清晰、准确无误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连接着作为主体的观察者和相对于主体的研究对象 【收稿日期】2011-1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X02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KCET-08-08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20050);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2011303);山西省回国留学基金 项目(1105909) 【作者简介】贺天平(1976-),男,山西蒲县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 卫江(1986-),男,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