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

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
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

话务预测、人力预测和人力转换为空班表开发

模块设计说明书

Version 1.0

2013.12.09

Written By Creator

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记录更改历史

序号更改原因版本作者更改日期备注

1 新增 1.0 宋勇2013-12-09 由中南大学唐教授起草

目录

1 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范围 (4)

1.3 读者对象 (4)

1.4 术语与缩略语 (4)

2 模块汇总 (4)

2.1 模块汇总表 (5)

2.2 模块关系图 (5)

3 话务预测的模块设计 (5)

3.1 二次移动平均法 (5)

3.2 一次指数平滑法 (6)

3.3 二次指数平滑法 (7)

3.4 三次指数平滑法 (8)

4 人力预测的模块设计 (8)

4.1 根据服务水平计算人力 (8)

4.2 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 (9)

4.3 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 (10)

4.4 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 (11)

5 人力转化空班表的模块设计 (12)

5.1 特殊班次算法 (12)

5.2 混合模式算法 (14)

1引言

1.1 目的

本模块开发文档主要记录说明模块开发的过程。让开发可视化,实现高效率,简化沟通。1.2 范围

本模块开发文档仅适用于“话务预测、人力预测和人力转换为空班表开发”。

1.3 读者对象

开发人员

1.4 术语与缩略语

名称详细说明

话务预测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每半小时为时间段单位),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

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

量(每半小时为时间段单位)。

人力预测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坐席数量、坐席利用率、应答百分比、服务水平、平均应答速度)中的

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

人力转化为空班表指每天根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班次最优是指班次比较人性化且班次安排的工时及人力要使成本最低。

约束配置为了简化生成班次的复杂度及更好的为后续的自动排班功能(空班表安排员工)服务,决定采用班系来管理这些约束配置。班系是指一类班次的约束配置,即班

次根据班系的配置来生成。换句话说,通过配置多个班系,人力转化为空班表时

每个班系都要生成零到多个班次,来共同组成最优班次集,再安排相应的人力。2模块汇总

2.1 模块汇总表

子系统

A 模块名称

功 能 简 述

话务预测

通过选定的算法,对已排除异常的历史话务量进行处理,再考虑到实际的影响系数和增长系数等外界影响因素,从而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话务量。

子系统 B 模块名称 功 能 简 述

人力资源预测 利用爱尔兰算法,对已预测出的未来时期的话务量进行处理,通过不同的参数的选取,都能将其转换成需要的人力数。

子系统C 模块名称

功 能 简 述 人力转化为空班表

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一天内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的空班表

2.2 模块关系图

3 话务预测的模块设计

3.1 二次移动平均法

模块名称

话务预测之二次移动平均法

功能描述

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

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

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

数据结构与算法1、支持建立第一移动平均的公式:

Ft=( At +At-1+At-2+At-3+…+At-n)/n

Ft 为第t期的一次平均值

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At—当前实际值;

At-1,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2、在一次移动平均序列的基础上在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即二次移动平均法,其公式:

Ft^2= (Ft+Ft-1+Ft-2+Ft-3+…+Ft-n-1)/n-1

Ft^2 为第t期的二次平均值,

Ft,Ft-1,Ft-2,Ft-3,Ft-n分别表示前一期、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一次平均值

3、为了消除滞后偏差对预测的影响,我们在一次、二次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来建立线性趋势模型,利用线性趋势模型进行预测。建立线性趋势预测模型: Ft+1 = a + b* At 其中:

a = 2Ft – Ft^2, 表示截距

b=2*(Ft-Ft^2)/n-1, 表示斜率

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

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

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3.2 一次指数平滑法

模块名称一次指数平滑法

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

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

数据结构与算法一次指数平滑法公式:

Ft+1 = At*a + (1-a)*Ft

Ft 为第t期的预测值

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At—当前实际值;

a 为权数,0

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

在0

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

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

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3.3 二次指数平滑法

模块名称.二次指数平滑法

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

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

数据结构与算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公式:

St^1 = a*At + (1-a)*St-1^1

St^2=a*St^1 + (1-a)*St-1^2

Ft+1 = m + n* At 其中:

St^1 为一次指数平滑值;St^2 为二次指数平滑值;

m= 2 St^1 –St^2, n=a*( St^1- St^2)/1-a,

Ft 为第t期的预测值

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At—当前实际值;

a 为权数,0

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

在0

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

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

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3.4 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块名称.三次指数平滑法

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

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

数据结构与算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公式:

yt+m=(3yt'-3yt+yt)+[(6-5a)yt'-(10-8a)yt+(4-3a)yt]*am/2(1-a)^ 2+ (yt'-2yt+yt')*a2m2/2(1-a)2 式中,yt=ayt-1+(1-a)yt-1

a 为权数,0

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

在0

说明: 一般来说,如果数据波动较大,α值应取大一些,可以增加近期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如果数据波动平稳,α值应取小一些。

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

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

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4人力预测的模块设计

4.1 根据服务水平计算人力

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服务水平计算人力)

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

接口与属性

数据结构

与算法

爱尔兰算法公式:

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服务水平ServiceL 输出项人力数

流程

已知服务水平

ServiceL

计算999个话务量

所需人力数M

计算话务量超出

999的次数

以服务水平为1的

人力数往向循环计

算当前服务水平

得到人力数m

当前服务水平>已知服务水平

话务量

<=999

总人力数=m+M*

超出次数

总人力数=m是

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4.2 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

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

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

接口与属性

数据结构

与算法

爱尔兰算法公式:

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应答百分比ReplyRate 输出项人力数

流程

已知应答率

ReplyRate

计算999个话务量

所需人力数M

计算话务量超出

999的次数

以应答率为1的人

力数往向循环计算

当前应答率

得到人力数m

当前应答率>已知应答率

话务量

<=999

总人力数=m+M*

超出次数

总人力数=m是

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4.3 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

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

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

数据结构

与算法

爱尔兰算法公式:

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坐席利用率Sit_Rate 输出项人力数

流程

已知坐席利用率

Sit_Rate

计算600个话务量

所需人力数M

计算话务量超出

600的次数

以坐席利用率为1

的人力数往向循环

计算当前应答率

得到人力数m

当前应答率<已知应答率

话务量

<=600

总人力数=m+M*

超出次数

总人力数=m是

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4.4 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

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

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

数据结构

与算法

爱尔兰算法公式:

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平均应答速度ASA11输出项人力数

流程

已知平均应答速度

ASA11

计算999个话务量

所需人力数M

计算话务量超出

999的次数

以平均应答速度为

1的人力数往向循

环计算当前应答率

得到人力数m

当前平均应答速度<已知平均应答速度

话务量

<=999

总人力数=m+M*

超出次数

总人力数=m是

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

补充说明

5人力转化空班表的模块设计5.1特殊班次算法

模块名称人力转化为空班表(特殊班次算法)

功能描述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一天内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的空班表。

接口与属性本程序主要有五个类:

班次数据类(ClassBean):该类的主要是将输入的班次信息转换为算法所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测试时班次信息的输出格式的限定。本类中的函数主要有:预设班次时间转换为算法所需数据类型的静态块、初始化数据函数init、打印班次信息数组的printArray以及重写的toString方法。

个体成员类(Individual):该类主要是初始化班次信息。该类中的函数个体成员初始化函数(构造器)

种群个体类(Solution):该类主要是种群的初始化、计算算法中所用到的参数的值以及赋值。该类中的函数主要有:构造函数Solution、计算算法所需参数函数calcAll、赋值函数assign。

算法核心类(SpecialGa):该类主要是实现遗传算法的类。该类中的函数主要有:处理日期、预设班次信息、初始化个体属性的构造函数SpecialGa、数数据初始化init、种群中个体适应度、违反度计算函数violutionAndFitness、交叉变异个体的选择函数roulettewheel、交叉变异函数crossover、重新选择个体的函数reRoulettewheel、保存计算结果的函数saveBest、参数传入与调用算法函数cale。

算法运行主函数类(Main):该类是班次信息的输入输出(输出到Excel表格中)以及算法执行的类。该类函数主要:读取需求人数的静态块、读取Excel文件readExcel、写Excel文件writeExcel。

数据结构与算法本程序的实现运用的是遗传算法,通过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的处理生成种群,再通过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与违反度从种群中选出进行交叉、变异的个体放入到交配池中;之后通过概率控制是进行交叉操作还是变异操作;交叉、变异之后重新选择相同数量的个体放入到交配池中。通过设置循环循环上述过程、调整相应的参数知道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输入项public static String startDate = "20120401"; // 开始日期

public static String endDate = "20120430"; // 结束日期

public static int maxPeopnum = 100; // 最大人力数

public static String[] acrossClass = { "22:00-07:00" }; // 跨天班次

public static int[] acrossPeop = { 4 }; // 跨天班次人力

public static int maxbanciNum = 10; // 结果的最大班次个数

public static double halfahourFit = 0.7; // 每半个小时的最大拟合度偏差

public static double dayFit = 0.1; // 全天最大拟合度偏差

public static String[] teshuBanci = { "07:00-16:00", "09:00-18:00"}; // 预设班次信息public static String[][] manDatas = null; // 需求人力

public static String manPath = "人力需求表201204.xls"; //需求人力文件路径

输出项public static String classPath = "班次信息表.xls"; // 班次信息表文件路径public static String fitPath = "拟合度表.xls"; // 拟合度表文件路径

流程

开始

班次信息处理

初始化种群

计算个体的适应度

与违反度

选择

交叉变异

计算子代的适应度

与违反度

满足结束条件

子代与父代整合

N

输出最优解

结束

1.班次信息处理:将用户输入的班次转换为以半小时为单位的48个时间点中对应的时间点;

2.初始化个体:将种群中每个个体中的班次和人数进行随机初始化;

3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与违反度:适应度为加权全天拟合度与单点拟合度的和,违反度为拟合度的违反与坐席数的违反;

4.选择:按照设置的概率选择根据适应度还是违反度选择个体进入交配池;

4.交叉、变异操作:根据给定的概率(可调参数)选择对交配池中的个体的班次、人数是进行交叉还是变异操作。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5.计算子代的适应度与违反度,与3相同;

6.重新选择个体进入交配池,选择方法与3相同。

7.在对交配池中新的个体进行交叉变异操作同4.,再计算子代的适应度与违反度,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

注:结束条件是子代的代数到达设定的值,程序中给定的是200代内找到最优解结束算法,找不到就循环到10000代

注释变量名、函数功能

补充说明本模块是特殊班次的排班,其中若班次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最终结果,可能会没有最优解。

5.2混合模式算法

模块名称人力转化为空班表(混合模式算法)

功能描述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一天内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的空班表。

接口与属性该模块主要有四个类:

个体成员类(Individual):该类主要是初始化班次信息。该类中的函数主要有;初始化班系信息的函数Individual、跨天班次处理函数restTime及处理时间的函数Test。

种群个体类(Solution):该类主要是种群的初始化。该类中主要函数式初始化种群个体成员的函数Solution。

算法核心类(CompoundGa):该类主要是实现遗传算法的类。该类的函数有:算法中所需中间变量初始化函数CompoundGa、初始化个体函数Initializepop、约束违反度函数violation、适应度函数fitness、选择进行交叉变异个体的函数roulettewheel、交叉变异函数crossover、

重新计算子代信息函数reCalculation、子代约束违反度函数sonViolation、适应度函数sonFitness、重新选择个体的函数reRoulettewheel、保存计算结果的函数saveBest、将最后不合法的班次合法化assignClass、调用需求人数upDate、参数传入与调用算法函数cale。

算法运行主函数类(Main):该类是班次信息的输入输出(输出到Excel表格中)以及算法执行的类

数据结构与算法本程序的实现运用的是遗传算法,通过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的处理生成种群,再通过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与违反度从种群中选出进行交叉、变异的个体放入到交配池中;之后通过概率控制是进行交叉操作还是变异操作;交叉、变异之后重新选择相同数量的个体放入到交配池中。通过设置循环循环上述过程、调整相应的参数知道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输入项public static String startData = "2012-02-01";排班的开始日期

public static String endData = "2012-02-29";排班的结束日期

public static int maxPeopnum = 100; 、最大人力数

public static String[] acrossClass = { "21:30-07:00" };、跨天班次及人数

public static int[] acrossPeop = {5};

public static int maxbanciNum = 10;排班结果的最大班次个数

public static double halfahourFit = 0.5; // 每半个小时的最大拟合度偏差public static double dayFit = 0.1; // 全天最大拟合度偏差

public static String[] teshuBanci = {"08:30-17:30"};.班次信息

预设班系信息

public static String[] departName = { "A", "B""};班系名称

public static double[] departWeight = {0.8 , 0.8 };班系的权重

public static String[] beginTime = {"06:00-10:00 ","07:00-10:30"};班系开始时间public static String[] endTime = {"15:00-19:00", "21:30-22:30"};班系结束时间public static String[] workTime = {"360-600", "360-840"};班系工时范围public static String[] acrossTime = { "00-00", "60-300"};班段间隔范围public static String[] classTime = { "360-600", "120-600"};=班段时长范围public static String[] acrossDay = { "N", "N"};是否跨天

public static int[] classNum = { 1, 2, };班段数

public static String[][] manDatas = null; 需求人力

相关输入文件路径

public static String manPath = "F:/201202.xls"; // 需求人力

输出项public static String classPath = "班次信息表.xls"; // 班次信息表文件路径public static String fitPath = "拟合度表.xls"; // 拟合度表文件路径

流程

开始

班次信息处理

初始化种群

计算个体的适应度

与违反度

选择

交叉变异

计算子代的适应度

与违反度

满足结束条件

子代与父代整合

N

输出最优解

结束

初始化子代个体

1.班系及班次信息处理:将用户输入的班次或班系转换为以半小时为单位的48个时间点中对应的时间点。

2.初始化个体:将种群中每个个体中的班次、组合数和人数初始化,随机产生班次、组合数与人数。

3.计算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与违反度:适应度为加权的全天拟合度与单点拟合度的和;违反度为拟合度违反与班系违反。

4.算法的选择操作: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与违反度,按照设置的概率选择根据那个属性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进入交配池。

5.交叉、变异操作:根据给定的概率(可调参数)选择对交配池中的随机抽取的个体的班次、组合数、人数是进行交叉还是变异操作。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6.重新初始化子代与父代个体。

7.计算子代的适应度与违反度,同3相同。

8.重新选择个体进入交配池,选择方法与3相同。

9.在对交配池中新的个体进行交叉变异操作同4.

注:1.经过设置子代的代数循环操作4,5,6步,找到最优解

2.结束条件是子代的代数到达设定的值,程序中给定的是10000代内找到最优解结束算法

注释变量名、函数功能

补充说明该模块为混合班次的排班及预设班次的排班,其中若班次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最终结果,可能会没有最优解

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标题 文档编号BH-CSD-003 版本V1.0 密级商密 A 研发生产中心项目名称全科医生专家咨询系统 项目来源 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V1.0 ) 南京毗邻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一月

文档变更记录 序号变更( +/- )说明作者版本号日期批准1 创建Steve.ma V1.0 2013.11.15 1 引言.......................................................................... (3) 1.1 编写目 的 ......................................................................... (3) 1.2 背 景 .......................................................................... (3) 1.3 定 义 .......................................................................... (3) 1.4 参考资 料 ......................................................................... (4) 2 平台安全体系与程序系统的结构........................................................................................ (4) 2.1 平台安全体 系 ........................................................................ (4) 2.2 程序系统结 构 ........................................................................ (5) 3 程序设计说 明 ........................................................................... (5) 3.1 程序描 述 ......................................................................... (5) 功能及其接 口 ........................................................................

员工排班管理系统下载

现代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科技化的进步。工业革命之前,所有的生产、劳动、管理等全是手工、人工化操作和安排,工作量大、劳动强度也大,这些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却又不得不做。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智能化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单位、企业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现在大型的单位、企业中,HR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对员工进行排班,即能满足单位的工作量、客户的需求,又不能造成人力冗余、浪费。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因素,才能制定合理的排班表。 现在的社会,信息科技化在各行各业几乎都有用武之地,为了解决多家企业排班难的问题,智能排班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像排班这种对人工来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是用排班智能管理系统,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排班管理系统会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排班匹配、人力调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排班。这是一款智能系统产品,自动遵守人力相关规定和政策,有效降低合规风险。而且规则是自主配制,避免人工感情化的安排,提升员工满意度。 鉴于员工排班管理系统功能的智能化、科技化等突出的优势,很多企业开始采用系统排班、首先,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智能排班管理系统,然后联系相应的科技公司,下载安装排班管理系统,然后请专业人员指导并熟悉操作流程。这个系统下载安装后,根据企业的情况,就可以智能安排排班了。智能排班系统会结合企业的多方

面情况综合衡量后制定合理的排班表,再也不需要人力去花费大量时间了。 上海喔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劳动力综合管理专家品牌,致力于为大中型企业实现劳动力预测、劳动力管理、劳动力满足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家大型为企业提供人事管理、智能排班、智慧考勤、绩效薪资、数据罗盘,灵活用工服务等全链劳动力综合管理与满足的云服务商。目前,使用喔趣科技产品服务,累计超过12万家中国企业,覆盖员工超过400万,主要涵盖了国企事业单位、生产制造、餐饮服务、零售连锁、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等多个行业。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排班系统有哪些功能

信息科技时代,让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易处理,像零售连锁、生产制造等行业的员工排班,在过去是一件让人力管理头痛不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现在,使用智能排班系统,就可以轻松快速完成这一项日常工作,不仅为人力节省排班时间,还为企业管控成本,优化生产结构。 智能排班系统主要有哪些功能,有什么特色,会让很多企业去选择呢? 1、专业排班。可根据企业的工作需求,自动化生成排班结果,提供好几种的人力优化排班方案,可根据此次排班的重视点选择最优方案。 2、提升效率。排班系统的模式不固定,支持多种自定义规则,不仅排班方式可以自定义,导出的排班、考勤报表也可以编辑,适合各种工作需求的场景,设定好各个参数后,智能一键排班,让排班轻松更高效。 3、管控成本。排班系统经过科技公司的专业团队研发运行,使用排班系统就相当于有专业人士在提供,节省了聘请专业管理人才的费用。而且排班系统生成排班方案是会考虑业务量和劳动力的管理,不会出现人力不足或者人力剩余的情况,高效匹配,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 4、线上办公。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电脑、手机和网络,随时都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操作和管理。不限制地点,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员工排班情况以及调整方案。

正是因为智能排班系统有以上功能,它的出现为很多企业带来了福音,有这样的一款专业排班的系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支专业的人力管理团队,不占用办公空间,也不耗费工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上海喔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劳动力综合管理专家品牌,致力于为大中型企业实现劳动力预测、劳动力管理、劳动力满足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家大型为企业提供人事管理、智能排班、智慧考勤、绩效薪资、数据罗盘,灵活用工服务等全链劳动力综合管理与满足的云服务商。目前,使用喔趣科技产品服务,累计超过12万家中国企业,覆盖员工超过400万,主要涵盖了国企事业单位、生产制造、餐饮服务、零售连锁、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等多个行业。

网上购物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网上购物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电子商务是于九十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它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效率化,自动化表现了网络最具魅力的地方,快速的交换信息,地理界限的模糊,这所有的一切也必将推动传统商业行为在网路时代的变革。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网上购物的发展,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和配套行业的重点将会将对中国商品流通领域和整个经济发展带来种种影响,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我们继续扩大国内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同时,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审慎制订相应的宏观对策,尤其重要和迫切。网上购物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系统。它向用户提供静态和动态两类信息资源。所谓静态信息是指那些比经常变动或更新的资源,如公司简介、管理规范和公司制度等等;动态信息是指随时变化的信息,如商品报价,会议安排和培训信息等。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使商家和用户方便的传递信息,完成电子贸易或EDI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实现了公司间文档与资金的无纸化交换。 1.2.项目背景 软件名称:网上购物系统 开发者:宋金德,袁浩,王朝阳,许威 项目简介:本系统主要实现网上产品展示与在线定购及人员的管理, 一、不同身份有不同的权限功能(管理人员、注册用户、游客) 二、在线产品展示(分页显示) 三、在线定购 四、后台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的管理) 1.3定义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的技术,基于目前绝大多数网站应用于windows平台,asp是一个位于windows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以及EDI(电子数据交换)。 ADO:ActiveX Data Object, ActiveX 数据对象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1.4参考资料 [1] 谭浩强《动态网页制作ASP》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2] 彭万波《网页设计精彩实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值班排班管理系统

如今,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企业、事业单位的效率,建立全面、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必要加快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进程。值班排班系统是信息化的产物,科学管理才能提高人员效率水平。 值班排班管理系统是指管理校园或公司企业的出勤记录的管理系统。它是值班考勤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学生事务办公室和HR部门通常使用它来掌握和管理校园内学生和员工的出勤情况。 值班排班管理系统: 1.提供多种值班考勤方式: 支持WIFI、GPS、指纹、人脸识别、门禁多种考勤方式,实现分支机构、跨区域、跨店、多工作、多班次人员的统一管理,匹配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业务个性化的出勤需求。 2.自定义出勤规则:

针对不同岗位、职级、部门等设置不同的考勤规则,以满足企业灵活应对不同管理模式的特殊需求,同步多维考勤结果的计算和查询。 3.智能考勤产品功能: 多种考勤方式、无缝对接调度、多站点管理、考勤规则定制、考勤日、现场管理、加班规则配置、分段时间收集。 主要内容: 它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管理工具。公司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日、通勤时间、休假、加班、出差、郊游等。出勤管理人员需要在月底向主管和财务人员提供员工的出勤数据,包括延迟到达、离职、加班、提前休假、旷工等,以准备高管履行员工绩效,并为员工提供工资和其他项目的资金。 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考勤管理系统,节省了人工成本。 分类: 目前,有更多的指纹考勤机,打卡机等。

喔趣科技,作为中国劳动力综合管理专家品牌,致力于为大中型企业实现劳动力预测、劳动力管理、劳动力满足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为企业提供人事管理、智能排班、智慧考勤、绩效薪资、数据罗盘,灵活用工服务等全链劳动力综合管理与满足的云服务商。目前,有超过12万家企业和超过400万的企业员工在使用喔趣科技的产品服务,主要分布在零售连锁、生产制造、现代服务业、餐饮行业、国企事业单位等多个行业。

智能排班管理软件

目前,中国很多机构都采用人工排班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容易出现各种错误。智能排班系统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实现高效智能的排班,并解决国内机构人工排班所带来的问题。 智能排班:算法引擎基于业务预测,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实现科学的就业规划。 智能排班系统包括: 1.业务预测情报: 它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系统、订单系统和销售系统相连。通过固定线规则或机器学习,分析历史业务数据以预测在下一个周期或阶段中生成的业务的特定值。 2.劳工标准个性化匹配: 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分析了相应的人为影响标准。根据人员的价值计算轮班期间全职期间所需的员工人数。 3.排班流程自动化: 根据人工成本、服务质量、员工舒适度、员工结构、合规性等排班因素,公司提供半小时粒度的科学合理的排班方案。轮班结果的工

作时间合规性验证降低了公司合规风险。 4.机器学习连续优化排班算法: 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算法模型,实现排班方法的不断优化,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业务条件调整参数,减少资源浪费,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回报。 5.智能排班产品功能: 工作站管理器技能管理预警管理计划时间管理历史业务数据管理时间指南工作时间估计班次模板设置。 系统产品价值: 1.优化劳动力成本并提高员工绩效 通过换档系统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实现各店铺劳动力的均衡分配,避免在排班过程中人员短缺或浪费。 2.确保工作时间合规并降低法律风险 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系统管理;手动统计工作量可确保就业合规并降低公司法律风险。 3.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 通过科学的排班计划,实现人力安排的合理配置,确保整个班级制度的舒适性,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4.促进就业,不断优化结构 优化业务需求驱动的排班计划,帮助企业改变就业模式,振兴人力资源共享池。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是针对网络信息体系结构的课程作业而编写。目的是对该项目进行详 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系统结构,详细地介绍系统的各个模块,为进行后面的实现和测试作准备。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本项目小组的成员以及对该系统感兴趣,在以后想对系统进行扩展和维护的人员。 2.系统的结构 ui :系统界面部分,负责接受用户输入,显示系统输出,负责其他模块功能的协调调用,并含有站内搜索功能,即在用户指定的已打开的ftp站点中搜索用户需要的资源。ui 部分调用common部分的功能读取xml文件中保存的界面元素属性信息,用户最近访问过的10个ftp信息,用户选择的下载的ftp内容列表及其他需要通过xml文件保存的信息。 client :实现ftp客户端的功能,ftp连接,ftp上传及下载:上传或下载用户指定的

资源,并返回相应的信息。 search: 资源实时检索部分,根据用户输入的资源名称关键字,资源类型和选择的检索方式检索用户需要的资源,并验证资源的可用性,返回可用资源及其大小,速度等相关信息。 preview :资源预览部分,显示用户选择的资源的部分内容,以使用户决定是否需要该资源。 preview部分调用comm on部分读取属性文件的内容亦显示预览资源内容的显示格式。 3.模块1(ui )设计说明 3.1 模块描述实现用户界面的包,含有11个文件51 个类,是本系统中最复杂的代码。 3.2 功能负责接受用户输入,显示系统输出,其他模块功能的协调调用,并含有站内搜索功能,即在用户指定的已打开的ftp 站点中搜索用户需要的资源。 3.3 交互的模块 client ,search ,preview ,common。 3.4 模块设计该模块中的主要文件,文件中包含的主要类及其功能和与其它包的交互如下: MainFrame.java :MainFrame 是含有主函数的类,也是lyra 客户端开始执行的类,它先后进行资源的初始化,显示主界面等工作,根据屏幕大小设置界面大小,设置界面的观感。 FtpFrame_AboutBox.java: 显示关于窗口的类,当用户点击帮助菜单中的关于菜单项时会 弹出关于对话框。 Tools.java :FileTools 是文件操作辅助类,可以实现文件的递归删除等。 XMLController.java: JDOMTes是操作xml文件的类,用JDOM来操作xml文件, 实现的功能有: (1)保存ftp 服务器的文件列表(站内搜索时使用),递归的从ftp 服务器读取列表,并存入一个xml文件中(文件的命名方法是:ip+用户名.xml);以目录树的形式保存。 (2)根据文件名在文件中查找文件,站内搜索时使用。 (3)保存ftp 服务器的信息:ip ,端口(默认端口21 不保存),用户名(默认anonymous 不保存),密码,最多存10 个;存在resource\settings\ serversinfor.xml 文件中。 (4)读取已存储的ftp 服务器信息。 (5)从type.xml 读取搜索的类型。 Constants.java: 放置系统运行时使用的一些常量,initcontent ()函数对所有常量进行初始化,这个函数在MainFrame 中被调用一次。iconHashMap 是hash 表,用于存放文件的系统图标。 CustomizedController.java :包含自定义的控件类,java 中的控件可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自己定义某些属性。这些控件会在创建界面时使用。其中含有的类有: (1)CustomizedJTable 是表格类,设置表格的某些属性,如字体等。 (2)CustomizedTableCellRenderer 是表格单元格绘制器类,主要用于显示文件的系统图标,和文件名。 (3)LeftPanel类的父类是JTabbedPane,用户显示主窗口左边的面板。 (4)RightPanel 类的父类是JPanel ,用户显示右边的主题部分,包括右上边的搜索及服务 器选项,和中间的显示服务器文件的TabbedPane。. (5)BottomPanel 类是右下放显示下载和服务器信息的JTabbedPane。 (6)CustomizedJButton 是定义按钮类,更改了按钮的字体,java 本身默认的字体不好看。 (7)CustomizedTableModel 是表格类,实现单元格的不可编辑。 (8 )CustomizedTableCellRenderer_Remote 类是表格绘制器,在远程文件浏览 器RemoteFilesPanel 使用,用于显示文件名和文件图标。

生产制造排班管理系统软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业也迎来了智能化革新。现代生活离不开智能,在员工管理方面,大部分公司企业都采取智能排班的方法进行人员上班分配。该管理系统软件在目前市场也非常受欢迎。 一、生产制造行业管理的难点: 1.操作过程不顺畅,浪费了大量的生产线时间。 2.员工流动率高,持续保留奖励。 3.绩效工资构成复杂,数据协调困难。 4.日常管理工作繁琐,信息化建设薄弱。 二、生产制造行业排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在线管理人员信息,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人员转移和转移统一管理在线完成,为企业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灵活的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清晰,更透明地掌握人员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精益管理生产时间,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准确的生产时间管理,清理每个订单的工作时间,可以追溯到每个订单中每个人的时间消耗,帮助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班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 3.班次管理和灵活的人力调度,以提高生产线效率: 根据每个员工的技能标签和出勤情况,通过在线调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更好地完成人员的灵活流动,提高车间的生产调度效率。 4.多维数据报告,以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为管理人员提供订单进度,员工效率等数据,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做出更准确,更直接的决策,并提高产品出货准确性。 5.灵活的绩效管理系统,不断激发员工自主权: 通过掌握更详细的数据,例如个人,部门和研讨会的重要数据,它可以帮助公司轻松实现员工绩效管理,更好地管理人员并提高员工敬业度。 排班系统生产制造行业解决方案针对劳动密集型离散制造,从一线车间的精益生产控制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调度和人体科学调度,并通过工作管理和员工绩效管理作为核心。它可以显着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抢答器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9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3班 指导教师:肖渊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王帅 学号: 40902010317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PLC的发展 (1) 1.2 PLC的应用 (2) 第2章抢答器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抢答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3) 2.2 抢答器系统组成 (3) 2.3抢答器的流程图 (4) 第3章硬件系统设计 (5) 3.1 硬件接线图 (5) 3.2 I/O端子分配表 (6) 3.3 七段显示管的设计 (6) 第4章软件系统的设计 (8) 4.1 程序指令 (8) 4.2 工作过程分析 (11) 第5章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一 (14)

第1章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新型的通用自动化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PLC。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他以微处理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还可以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经过4年调查,与198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写为PC。后来由于PC这个名称常常被用来称呼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为了区别,现在也把可编程控制器称为PLC。 1.1 PLC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客服中心智能排班系统方案设计

客服中心智能排班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客服中心智能排班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目录 一、工程概述 (3) 二、排班管理系统流程图 (4) 三、排班管理系统框架图 (5) 四、需求规格描述 (6) 4.1历史话务统计 (6) 4.2异动与规律 (8) 4.3话务与人员预测 (9) 4.4人员与班次 (11) 4.5自动排班 (11) 4.6绩效与报表 (12) 五、业务量与人员预测 (13) 5.1日常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13) 5.2话务量清洗方法 (13) 5.3预测基本原理和方法 (15) 5.4业务量预测的最佳实践 (20) 5.5人员需求预测方法 (21) 六、自动排班介绍 (23) 6.1排班要求 (23) 6.2自动排班方案 (23) 6.3班组排班方案 (27) 6.4机动班方案 (29) 6.5遵时度方案 (30)

一、工程概述 排班管理系统工程概述: 1、收集并保留各种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量数据,包括人工及自动语音接听量、总放弃量、平均通话时间、话后处理时间等。 2、具备科学严谨的业务量预测方法和步骤。 3、不晚于每年度12月完成对下一年度的长期预测,所预测的业务量需要精确到月。 4、不晚于每月度25日完成对下一个月度的短期预测,所预测的业务量需要精确到每日的每个小时时段。 5、在历史数据预测的基础上,应根据价格变动、临时任务、宣传活动等因素,以周为单位对短期业务量预测进行实时调整,并留存相关文档。 6、具备对短期业务量预测准确性的分析和管理机制。 7、根据短期预测数据进行人员的合理排班,并不晚于每月度25日完成对下一月度的人员排班。 8、能够根据对每一时段的业务量预测和服务水平要求,合理安排人员数量与班次,实现人员数量与业务量的最佳匹配。 9、员工排班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符合呼叫中心的业务特点及满足人员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需求。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历史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参考资料 (5)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 2设计概述 (5) 2.1任务和目标 (5) 2.1.1需求概述 (5) 2.1.2运行环境概述 (5) 2.1.3条件与限制 (6)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 3.1详细需求分析 (6)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6) 4总体方案确认 (6)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7)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7) 5系统详细设计 (7) 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 5.1.1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表示层 (7) 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 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 5.2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8) 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 5.3.1XX子系统 (9) .1XX模块 (9) 列表和分页 (9) 创建XX (9) .2XX模块 (9) XX列表 (9) XX修改 (9) 5.3.2XX子系统 (9) 5.3.6.1用户管理模块 (9) 5.3.6.2角色管理模块 (14) 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 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 5.4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4) 5.4.1外部界面设计 (14) 5.4.2内部界面设计 (14) 5.4.3用户界面设计 (1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 6.1设计要求 (14) 6.2信息模型设计 (14) 6.3数据库设计 (14) 6.3.1设计依据 (14)

课程设计说明书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对象存在滞后,它对阶跃信号的响应会推迟一些时间,对自动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温度准确的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此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指标。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物体的许多性质和特性都与温度有关,很多重要的过程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的进行,因此,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可靠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介绍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以电热水壶为被控对象,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了PID算法进行系统的设计,达到了比较好的控制目的。 关键词:温度控制;建模;自动控制;过程控制;PID

Abstrac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extremely extensive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 typical process control system.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s the larger inertia. It is the response signal to step off some of time.And it produces the adverse effect to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ontro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control index.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lso it 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objects, many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many important process only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range can efficiently work. Therefore,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reliab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introduces a kin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electric kettle is the controlled object, PID algorithm is used for system design,through experience method to get the model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we can get the controlied response well. Key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utomatic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PID

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XXXXXX XXXXXXXXXXXXX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 XXX公司 二〇XX年X月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程序1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架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增加功能(功能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和限制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程序2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公用接口程序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局变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用界面或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用方法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详细设计评审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杂排班软件系统

近两年来,智能排班管理系统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内外厂商也推出了专门的该系统考勤管理软件。排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业务量的预测、人员的调配、轮班的调整、轮班时间表的输出、最后到报告的审查,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 复杂智能排班系统内容有: 1.业务预测情报: 它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系统、订单系统和销售系统相连。通过固定线规则或机器学习,分析历史业务数据以预测在下一个周期或阶段中生成的业务的特定值。 2.劳工标准个性化匹配: 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分析了相应的人为影响标准。根据人员的价值计算轮班期间全职期间所需的员工人数。 3.排班流程自动化: 根据人工成本、服务质量、员工舒适度、员工结构、合规性等排班因素,公司提供半小时粒度的科学合理的排班方案。轮班结果的工作时间合规性验证降低了公司合规风险。

4.机器学习连续优化排班算法: 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算法模型,实现排班方法的不断优化,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业务条件调整参数,减少资源浪费,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回报。 5.智能排班产品功能: 工作站管理器技能管理预警管理计划时间管理历史业务数据管理时间指南工作时间估计班次模板设置。 系统特点: 工作站管理、人员技能管理、预警管理、时间管理、历史业务数据管理、工作时间指南、工作时间估计、班次模板设置。 系统价值: 1.优化劳动力成本并提高员工绩效 通过换档系统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实现各店铺劳动力的均衡分配,避免在排班过程中人员短缺或浪费。 2.确保工作时间合规并降低法律风险 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系统管理;手动统计工作量可确保就业合规并降低公司法律风险。 3.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 通过科学的排班计划,实现人力安排的合理配置,确保整个班级制度的舒适性,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4.促进就业,不断优化结构 优化业务需求驱动的排班计划,帮助企业改变就业模式,振兴人

进程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3140A05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Windows的线程控制与同步 起迄日期: 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指导教师: 日期: 2015年12月25日

一、设计目的 进程同步是处理机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设计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Windows中线程控制与同步机制的相关API函数的功能,能够利用这些函数进行编程。 二、任务概述 (1)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实现读/写者问题。 (3)实现哲学家就餐问题。 三、总体设计 (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多线程同步问题的经典案例。该问题描述了两个共享固定大小缓冲区的线程——即所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实际运行时会发生的问题。生产者的主要作用是生成一定量的数据放到缓冲区中,然后重复此过程。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在缓冲区消耗这些数据。该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保证生产者不会在缓冲区满时加入数据,消费者也不会在缓冲区中空时消耗数据。 (2)读/写者问题。创建一个控制台程序,此程序包含n个线程。用这n个线程来表示n个读者或写者。每个线程按相应测试数据文件(后面有介绍)的要求进行读写操作。用信号量机制分别实现读者优先或写者优先的读者-写者问题。 (3)实现哲学家就餐问题。用来演示在并行计算中多线程同步(Synchronization)时产生的问题。在1971年,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科斯彻提出了一个同步问题,即假设有五台计算机都试图访问五份共享的磁带驱动器。稍后,这个问题被托尼·霍尔重新表述为哲学家就餐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来解释死锁和资源耗尽。有服务生解法,资源分级解法,Chandy/Misra解法。 四、详细设计函数 (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include

考勤排班管理软件排行榜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智能考勤软件。考勤软件易于使用,关键是看适用性、应用程序好不好。不过,要选择考勤排班管理软件,还必须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在选择时,另公司头疼的就是选哪个品牌。 其实,个人认为考勤排班软件排行榜并不是太重要,这主要还是看考勤软件的功能是否能满足企业复杂的考勤需求,以及专业考勤是否能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人工的排行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键在于有多少客户会使用该软件,同时再关注其行业影响力。如果一个品牌的考勤软件被许多客户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那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考勤排班管理软件。 对于任何公司的人员,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考勤系统:强大的定制功能、支持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置,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考勤管理的个性化需求,特别适用于排班复杂的大中型企业。 下面有一些选择考勤排班软件的方法: 首先,最基本的考勤功能必须强大,每日打卡,月底报告必须直

观,易于保存。 其次,支持排班、调休,现在很多公司都会有不同的工作时间,并且也需要与它相关联的薪资系统。 第三,对于异地考勤定位打卡出差或者外勤也方便管理,同时面对不一样的需要可以定制功能是比较好的。 考勤排班软件的作用有: 1.出勤规则合规:优化劳动力成本,提高人员效率 通过管理就业方式、考勤制度、异常考勤批准等手段实现员工考勤的合规管理。 2.灵活的出勤模式:确保工作时间合规并降低法律风险 多样化的考勤方式为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多人、多工、多店企业提供出勤需求。 3.实时考勤数据: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动率 通过该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帮助员工实时掌握员工的出勤状况,便于员工及时调整。 4.完成考勤信息:推动企业就业模式转变 实时收集各种班次信息、实际出勤时间、休假、加班和退休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自动洗车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word 完美格式 题目:自动洗车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目录 日期:

1系统概述 . (3) 1.1应用背景及意义 (3) 1.2系统描述及设计要求 (3) 2方案论证 . (4) 3硬件设计 . (6) 3.1系统原理方框图 (6) 3.2系统主电路原理图 (6) 3.3 I/O 分配 (7) 3.4 PLC 选择 (8) 3.5 PLC 控制原理图 (9) 3.6 PLC 控制接线图 (10) 3.7元器件选型 (12) 4软件设计 . (13) 4.1主流程图 (13) 4.2梯形图 (13) 5系统调试 . (18) 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1系统概述 1.1 应用背景及意义 汽车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汽车的保养。其中汽车清洗 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各行业的自动化控制, 但是在汽车清洗行业,大部分仍是人工完成。传统洗车业利用人力,对汽车涂抹 泡沫,然后利用水泵对汽车进行冲洗,再在自然光及风等条件下,使清洗后的汽 车进行自然风干。虽然实现汽车清洗,但过分依赖人力,操作时间长,浪费大量 水资源,经济性差,不利于洗车业的发展。目前比较大型的汽车美容公司,虽然 实现了汽车的清洗、打蜡、喷漆等的自动化,但成本高,其自动控制系统不适合 小型的、专门的汽车清洗行业。因此,对于中小型城市,汽车清洗业有着巨大的 发展潜力。如何实现高效、高质量并且适用于小型汽车的自动清洗,就成了汽车 清洗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次设计采用 PLC控制,通过线路的通断来实现汽车 自动清洗。它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高效、准确的完成洗车任务,为客户提 供便利,而且极大的节约水资源,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需要。这套汽车自 动清洗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不同场合的需求,尤其是中小型公司。 1.2 系统描述及设计要求 自动洗车机由门式框架组成,门式框架有一台三相异步电机拖动,4KW 380V 50HZ,在车头和车尾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门式框架上安装有 3 个刷子(上、左、右各 1 个),分别有 1 台单相电机拖动, 1.5KW 220V 50HZ,同时门式框架上安装有 3 组喷水喷头(上、左、右各 1 个),由一台水泵电机拖动 1KW220V 50HZ,喷头由电磁阀控制 DC24V 5W。洗车机外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 1.2.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