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摘要:新能源材料是指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功能材料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材料是引导和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新能源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新能源材料的发明催生了新能源系统的诞生。在新能源系统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主要介绍目前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及储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现状应用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 储热;储氢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Green Energy Materials Abstract: New energy materials refers to the functional material or structure function integration material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with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function. Utilizing green energy is one of the ways to decrease carbon em ission, optimize energy structure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energy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for guiding and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new energy systems.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ome new energy material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new energy, such as related materials for batteries, and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s,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materials and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Key words: new energy; thermal storage;hydrogen storage

引言

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5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能源中的氢能等。新能源材料是指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功能材料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1]新能源材料对新能源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新能源材料的发明催生了新能源系统的诞生,一些新能源材料的应用提高了新能源系统的效率,新能源材料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新能源系统的投资与运行成本。本文主要介绍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及储

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新能源大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也已日渐成熟,市场前景广阔。近10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其比能量由100Wh/kg 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达到2 000W /kg,循环寿命达到1 000次以上。[2]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及其安全性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开发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正负极材料、工作温度更高的新型隔膜和加阻燃剂的电解液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1.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用及相关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比容量目前仅130 mAh/g左右,远低于负极材料350 mAh/g的比容量,成为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限制因素,因此改善正极材料性能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LiCoO2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的主导正极材料。它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化合物,为A-NaFeO2六方形结构, R3m空间群,其理论比容量为274 mAh/g,实际比容量为140~155 mAh/g,平均电压317 V[3]。LiCoO2可以快速充放电,在2175~413 V范围内,锂离子在LixCoO2中可可逆脱嵌,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4]。但LiCoO2热稳定性较差,同时当充电电压由413 V提高到414 V时,LiCoO2的晶格参数c由1144 nm急剧下降至1140 nm,导致其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下降[5]。尖晶石结构LMi n2O4正极材料具有比LiCoO2更好的安全性,而且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动力电池。LMi n2O4属于立方晶系,为Fd3m空间群,其理论比容量为148 mAh/g,实际比容量一般在115~125 mAh/g之间,在313~4135 V之间充放电时可逆性好[6]。但尖晶石LMi n2O4在3 V 附近过渡嵌锂时,易发生Janh-Teller效应,由尖晶石结构向四方结构转变,电化学性能急剧下降。未改性的尖晶石LMi n2O4循环衰减较快, 50e以上容量衰减更快。目前通过向尖晶石LMi n2O4中引入适当的金属离子和氧,氟,碘,硫,硒等阴离子进行掺杂,或进行颗粒表面包覆改性,有效提高了其在高温下的循环稳定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震实密度偏小,加工性能较差,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及相关问题

目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以碳质材料为主,包括中间性炭微球和改性天然石

墨等,实际比容量达到350 mAh/g左右[7]。锡氧化物是最早开始研究的锡基嵌锂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容量(1 200 mAh/g),但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易生成氧化锂,产生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此外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材料的体积变化大,易造成材料的结构破坏,导致材料循环性能下降[8]。为抑制材料的结构破坏,开发了由SnO, B2O3, P2O5复合而成的非晶态复合材料,在此材料中, SnO弥散分布于惰性组分B2O3,P2O5中,这些不参与嵌脱锂的惰性组分抑制了材料的体积变化,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但材料的不可逆容量仍较大[9]。为降低材料的不可逆容量,同时保持材料结构的稳定,材料研究者先后研发出多种由活性组分(Sn)和惰性组分(Sb, Cu, N,i Fe, Co等)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非晶材料,其中SnCo 非晶材料为成功的一例,其首次放电容量为586 mAh/g,库仑效率为87%,在前15次循环过程中,循环保持率为95%。Li4Ti5O12是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可嵌锂电极材料,在脱/嵌锂离子过程中,该材料在Li4Ti5O12与Li7Ti5O12之间进行两相转变,二者的晶格常数几乎相同,体积变化小于1%,因而被称之为/零应变材料,与目前商业化较多的碳负极材料相比, Li4Ti5O12具有放电平稳,电压指示明显,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不形成SEI膜,不易产生枝晶,与电解液相容性好以及锂离子扩散系数大等特点[10]。但Li4Ti5O12仍存在着导电性较差,容量不高以及平台电压较高等问题。

2.相变储热材料

相变材料(PCM)主要包括无机PCM、有机PCM和复合PCM三类。无机PCM包括结晶水合盐,熔融盐,金属合金和其他无机物;有机类PCM包括石蜡,酸酯和其他有机物;复合PCM主要是有机和无机共融PCM的混合物。结晶水合盐提供了从几℃至100多℃熔点的近70种可供选择的PCM。该类PCM通常是中低温PCM的最重要的一类,优点是价格便宜,体积储热密度大,溶解热大,导热系数比有机PCM大,一般呈中性,缺点是过冷度大和易析出分离。解决过冷度大的方法是加微粒结构与盐类结晶物相类似的成核剂和搅拌,解决析出的方法是添加增稠剂,晶体结构改变剂和搅拌。石蜡由直烷烃混合组成。常用石蜡PCM的熔点为一12~75.9℃,熔解热为150kJ/kg到250kJ/kg。优点是熔解热大,一般不过冷、不析出、性能稳定,无腐蚀性且在有机PCM中价格最低,缺点是导热系数小和密度小。酸酯类也是常用的有机PCM,其性能特点与石蜡相似。[4]目前所用相变储热材料主要有固

一液(s_L)相变储热材料,固一固(s_S)相变储热材料。固一固相变储热材料主要是通过晶体有序一无序结构转变进行可逆地吸、放热。它主要有有机和无机两大类。由于它具有不生成液态,体积变化小,无腐蚀,热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而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交联高密度乙烯,层状钙钛矿和多元醇,通过晶格变化放热吸热。多元醇之间混合可形成“合金”,得到相变温度较宽的混合s_S PCM。但是,多元醇在S_s相变温度以上的转变为塑性晶体,易软化和挥发损失,使用时要用压力容器密封心J。而无机固一固相变储热材料相变温度较高,且性能稳定,如层状钙钛矿类材料。如能将金属固一固相变温度降低到20℃左右,并使相变热达到lOOkJ/kg,将会使其在空调节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固一液相变储热材料主要是通过固一液相变进行可逆的吸、放热。它主要有熔盐结晶水合盐,石蜡,共晶Al_si合金。其Al_Si合金为高温相变储热材料,相变温度可达到500。C以上,可用于高温储热。水合盐和石蜡可用于常温储热,但是水合盐易产生过冷和析晶。为改善此类材料的不定形性,其发展方向是通过包覆复合的方式来获得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有机一无机共融混合物是种类和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PCM,其相变温度为一140.0—6700C,可供选择的PCM达4300种。

3. 储氢材料

固态或化合物储氢(如:金属氢化物储氢)较液态氢更为致密,相当于180MPa下的高压储氢,且安全有效[11]。因此,固态储氢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3.1 金属镁基储氢材料

在研究储氢材料过程中,氢在非过渡金属上的初始黏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金属Mg由于储氢量高(716 w%t )、质量轻、价格低以及可逆储氢性质,成为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12]。Sprunger和Plummer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研究了原子氢和Mg(0001)单晶的相互作用[13]。由于氢分子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的黏附率低,无法利用热脱附的方法进行氢气吸附量的准确定量分析,Krozer和Kasemo利用Pt覆盖层作为解离催化剂研究Mg薄膜的氢吸收,通过薄膜的质量变化测量氢的含量[14]。Johansson等人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生长了400A厚的镁薄膜,研究了储氢条件下氢与金属镁的黏附作用,提出了描述H/Mg原子比小于2%情况下纯镁薄膜氢化-脱氢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镁薄膜经金属Pt催化后,氢解离的活化能垒显著降低。

3.2 金属氧化物储氢材料

作为一种简单、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技术,Fe3O4与Fe的可逆氧化还原是储氢和放氢的反应模板。氢以金属铁的形式储存起来,然后与H2O反应释放,具体过程如方程式(1)、(2)所示:

Fe3O4+4H2y3Fe+4H2O (1) 3Fe+4H2OyFe3O4+4H2(2)

通常的四氧化三铁粉末由于较低的表面积,在低于400e时不能有效地与H2或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Wang等人研究了钢铁公司的含铁烟气灰尘(记为FeOx),实验证明改进的FeOx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化学储氢并能直接为PEFC提供纯氢[15]。FeOx的改进是通过浸渍法将Cr, A,l Zr, Mo,Mo-A,l Mo-T,i Mo-Zr, Mo-Ce, Mo-Rh, Mo-Ni、Mo-Cu等离子作为添加剂加入,在提高H2的产生速率和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方面,Mo是最有效的元素,它以2FeO.MoO2合成物的形式存在。Pena 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第二种金属加入形成的双金属氧化物(如:NiFe2O4, CuFe2O4),具有更大的反应速率[16]。Xu等人报道了Na2O可逆地吸附氢形成NaH和NaOH(如方程式3所示),具有可逆储氢的潜能。[17]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储氢量为310 w%t ;热脱附结果表明,将NaOH加到NaH中可以降低后者。

目前用于储氢研究的无机材料有10种以上,除了以上介绍的,还有氨基硼烷、氮化硼纳米管、碳化硅纳米管以及金属合金等。[18]在研究过程中,纳米技术、掺杂催化技术以及氧化还原理论的应用,使材料的储氢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缩短了与应用要求的距离。

结语:

开发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材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支撑了新能源的发展。核能材料是发展核能的重要基础。储能材料是发展节能的清洁交通和新型储能器件的重要支撑。新能源材料是推动氢能燃料电池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能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永恒主题,新能源材料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相关新能源材料的材料科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工程技术问题,将成为材料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个人认为,对于储氢材料,多组分材料的储氢研究是较好的研究方向,因为很

难找到一种物质既有较大的储氢量,在低温下又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质,同时还兼具能够反复吸氢-脱氢的循环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开发多组分复合材料,同时研究该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及其与氢气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对拓展储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菊,陈红雨. 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04:372-378.

[2]蒋利军,张向军,刘晓鹏,朱磊,尉海军. 新能源材料的研究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2009,Z1:50-56+66

[3] Liu Xiaopeng, Jiang Lijun. Improve Plateau Property of Ti32Cr46V22BCC Alloy with HeatTreatment and Ce Additive[ J].Journal ofAlloys and Compounds,2009, 471: L36-L38.

[4]秦培,煜周世权. 能源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2年节能第5期

[5]StephenGrot,WaltherGrot latinum Recyc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FY2008AnnualProgress Report ofDOE Hydro-gen Program[OL], 2008, www. hydrogen. energy. gov/an- nual_ progress08. htm.l

[6] Ai Zhouping. PGM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Recycling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ousMetals, Beijing: Metallurgic Press, 2008: 6.

[7] Huang Y H, Park K S, Goodenough J B, Improving LithiumBatteries by Tethering Carbon-Coated LiFePO4to Polypyrrole

[8]付浪. 新能源材料的研究进展探究[J]. 科技风,2012,12:10.

[9].JElectrochem Soc,2006, 153(12): A2 282-A2 286

[10] ChenY, Wang G X, Konstantinov K, et al.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LiCoxMnyNi1-x-yO2as aCathodeMaterial for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ies[ J].JPowerSources, 2003, 119-121: 184-188.

[11]陈加福,陈志民,许群. 绿色能源—氢气及无机材料储氢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05:32-38+56.

[12]刘芸. 绿色能源氢能及其电解水制氢技术进展[J]. 电源技术,2012,10:1579-1581

[13] W interMartin, Besenhard Jurgen O. ElectrochemicalLithiation ofTin and Tin-Based Intermetallics and Composites[J].Electro-chim Acta, 1999, 45(1 /2): 31-50.

[14]FujiiH, HiguchiK, YamamotoK, KajiokaH, Orimo S, Toiyama K. Remarkable hydrogen storage,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ninmulti-layered Pd/Mg thin films. MaterTrans, 2002, 43:

2721~2727

[15]Barkhordarian G, Klassen T, Bormann R. Fast hydrogen sorption kinetics ofnanocrystallineMg usingNb2O5as catalyst. ScriptaMa-ter, 2003, 49: 213~217

[16]Pena,,The influence of tetrahydrofuran treatmenton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magnesium. JMater Sc,i 2006, 41: 5976~5980

[17]Xu LeeK S. Catalytic effectsofmetaloxide on hydrogen absorption ofmagnesium metal hydride. J Alloys Compd,2006, 421: 179~184

[18]陈加福,陈志民,许群. 绿色能源—氢气及无机材料储氢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05:32-38+56.

新能源材料论文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材料概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能源的极大需求,太阳能电池市场显示出了可观的发展前景。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基于其合成工艺简单、易加工、易成膜及电池制作方便等优点,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材料,以及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原理和聚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及相关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及一次性能源的逐渐枯竭,人们把眼光投向了氢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且维护简便等诸多优点,从而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通过有效的现代技术,如真空镀膜、分子组装等技术所制备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容易加工和成膜、电池制作的结构可多样化。基于以上优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引起了广大科学者的广泛关注。 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似,概括的说是基于半导体异质结(p—n结) 或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光生伏特效应(Photovohaic Effect)。 具体过程为:在光照下,给体和受体分子被激发至各自的激发态,即电子从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激发到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从而产生了电子一空穴对(激子)。然后,给体中的光生电子快速的转移至受体,同时受体中的光生空穴快速的转移至给体。这个转移过程在几个皮秒内完成,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光激发元的发光复合,导致了高效的电荷分离。这样,在外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阳极和阴极迁移,运动形成了光电流。 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2.1 电子给体材料 常见的电子给体材料主要有聚对苯撑乙烯类(PPV)、聚芴类(PF)、聚噻吩类(PT)等。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文

未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正文: 如今汽车越来越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了大众代步的工具,而对于了解汽车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传统汽车,大都是使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化石燃料。而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9辆。其中,汽车辆,摩托车辆,挂车1035036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辆,其他机动车21674辆。如此庞大是数量,不尽让我们加大了忧患意识,一是未来汽车能源的来源,我们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能源去供应全国的汽车。二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我们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三是在发展汽车行业的同时,如何兼顾得环境的共同发展。 2002年中国有将近2050万辆车,当时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而现在我们到底每天需要多少万桶石油消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评估:仅中国自己就需要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0%,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全球的10%,美国能源消费是中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增长%每天920万桶。?到2015年中国预计将每天消费石油达到1160万桶。从全球各大分析机构对于中国的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都感觉到能源未来价格的不可预测。 可见如今的石油消耗越来越大,并且汽车的尾气也很严重。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

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所以,我们在为未来汽车设计蓝图时,总希望未来的汽车能使用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无污染能源。而如今我国又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在过去10年我国的汽车市场迅速扩张,1998-2008年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并且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根据我国过去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1998-2008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4%,我们必须抓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混合动力,纯电动,燃烧电池,氢动力等汽车。 由于氢动力与太阳能动力还没有探究完全,有迫于现今,我国最可能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取得突破。第一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已有很多企业投身于纯电动汽车领域,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小规模生产已投入示范运行中,如奥运会运行。第二是,我国有一大批有实力的机构在从事与纯电动汽车的有关研制工作,而且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锂电池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国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而我国的锂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三。第三是,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是工业电机生产大国,有较强的技术基础。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纯电动汽车可以绕过传统的发动机技术,避开我们的弱项。国内动力电池在性能上的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有些指标还优于国际。而在考虑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我们还对其所需配套基础设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充电站的问题。我们可以建公共交通充电站,而在家庭用充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的论文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论文题目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指导老师:姚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电气4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2016.9.20

内容摘要及关键字 【摘要】在地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概况、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还介绍和分析了电源逆变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带有自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关键词】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 热风发电 太阳能电池

目录 1太阳能的主要情况 (4) 1.1传统化石燃料的开发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 1.2太阳能具有的优点 (4) 1.3我国太阳能利用状 (5) 2 太阳能热发电 (5) 2.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5) 2.2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问题 (5) 2.3太阳能热风发电 (7) 3太阳能光伏发电 (7) 3.1 光伏系统基本组成 (8) 3.2 光伏系统的分类 (8) 3.3 光伏系统的应用 (9) 3.4 光伏发电技术面临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太阳能电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 §1.1研究的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第2章国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 §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 §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 §2.2国的相关研究 (3) §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 §2.2.2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 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 §3.1纯电动汽车 (5) §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 §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6) §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 §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 §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 §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9) §3.3.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9) §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0) §3.4气体燃料汽车 (11) §3.4.1天然气汽车 (11) §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1) §3.5生物燃料汽车 (12) §3.5.1甲醇燃料汽车 (12) §3.5.2乙醇燃料汽车 (12)

§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 §3.6氢燃料汽车 (12) §3.7太阳能汽车 (13) 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 §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 §4.1.1纯电动汽车 (14) §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 §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 §4.1.4 气体燃料汽车 (15) §4.1.5生物燃料汽车 (16) §4.1.6氢燃料汽车 (16) §4.1.7太阳能汽车 (16) §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 §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 §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 §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 §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 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 §5.1整车充电模式 (20) §5.1.1常规充电 (20) §5.1.2快速充电 (20) §5.2更换电池模式 (21) §5.2.1电池租赁 (21) §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 §5.2.3电池的维护 (21) 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 §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 §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 §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 结论 (24)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新能源产业论文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新能源产业论文 比较视阈下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及其政府政策激励问题探讨 [摘要]通过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先进模式和经验,基于对河北省保定市光伏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从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市场保障、价格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激励体制。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国外经验;困境 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瓶颈问题探讨:以保定光伏产业为样本 1.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国家与地方稳定的新能源消费市场并未形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消费市场支撑,而现阶段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新能源产品需求订单大幅减少,给我国新能源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政府新能源产业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第三,新能源产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光伏产业中进行对比和定位,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依然是材料、销售市场、关键设施三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生产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等所需的高纯度硅料进口还是占有很大比重。多晶硅生产的很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的关键设备依然依赖进口。研发科技的滞后,不仅使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缺乏明确的新能源行业规范。光伏产业中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行业规范的缺失,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光伏企业的参差不齐,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良莠不一,各地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光伏市场呈现无序发展的情况,这无形中也给光伏产业带来了隐患。 1.2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政府政策激励问题 第一,结构性缺陷: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应当还有完整的专项规划,我省现在“新能源专项规划”体系中仅仅只包含了风电与生物质能,从结构上看显然是不完整的。 第二,内容性缺陷: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一是政策内容中发展目标的制定缺乏依据,战略规划缺乏预见性。二是政策规划中的原则性规定较多,政策手段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三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论文

关于新能源论文可再生能源论文:对城市的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利用剖析 机械六班 陈治祥 2011080060027

关于新能源论文可再生能源论文:对城市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剖析 摘要:对城市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应做好以下工作:3.1.1科学评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也有人将其后两项含在生物能源中)等。 关键词:城市;可再生;能源 对城市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应做好以下工作: 1科学评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也有人将其后两项含在生物能源中)等。 对一个城市(有时包括其周边地区)可获得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条件、利用系数的评价和利用潜力的科学评估,是利用的基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因种类繁多,集中度低,利用条件也各不同。现今水能、核能等已列入商品能源,在国家统计中列入能源核算体系,进行产业化利用,其他能源均尚未列入。显然,对水电、核电以外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估算,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2合理规划不同政策和资金投入下的利用规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可获得量、当前利用量与政策相关和资金投入量密切相关。以生物能为例,秸秆、畜禽粪便和林木薪柴等可收集利用的数量及其可作为沼气、秸秆发电、气化液化等利用的规模,不仅与农业政策有关,而且与政府给予的资金、技术支持有关。为了构建城市低碳能源体系,需要合理规划近期、中期和远期以及低投入、中投入和高投入情景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及其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一般可设为高、中、低三个方案。以确定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和时序,以及所需的资金投入量。 1.3能源结构低碳化由于目前国内外未将水电、核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消费核算体系,我们用以下数字进行比较。2008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消

新能源论文

新能源的意义及开发现状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等。下面分别对新能源做简单地介绍。 一、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利用太阳能,例如青岛凌鼎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利用太阳能研发了太阳灶、太阳能烤箱、太阳灶反光膜、太阳能开水器等系列产品。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太阳能更没有能源短缺这一说法,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更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1.核裂变能: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化学与新能源论文范文

XXXXXXXX学院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 年级: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氢能是高效清洁环保型能源 ,在我国发展氢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现已形成规模。 关键词:氢能;新能源;必然性;氢能源的优劣势 一、氢能源 (一)氢能源简介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超低温高压下为液态。作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合能体能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l、重量最轻的元素。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89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2、导热性最好的气体,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 3、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滁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产物水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损。 7、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8、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论文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 摘要:从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规划传出的消息,我国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规划目标宏大;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2000万KW,风电装机从之前规划的3000万KW提高到1.5亿KW:核电装机从之前的4000万KW提高到8600万......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优势是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其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资源无限。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全面进行,新能源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 关键词:新能源资源潜力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当前,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新能源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

新能源利用论文

清洁的生物能源——生物质能 高一十九班谢源 生物质能是一种新能源,生物质能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也包括以生物可降解的废弃物制造的燃料。但那些已经变质成为煤炭或石油等的有机物质除外。 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棕榈树。一些特定采用的植物通常都不是非常重要的终端产品,但却会影响原料的处理过程。因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生物质能的工业也随着水涨船高。 虽然化石燃料原本为古老的生化质能,但是因为所含的碳已经离开碳循环太久了,所以并不被认为是种生物质能。燃烧化石燃料会排放二氧化碳至大气中。 像是一些最近刚发展出来的生物质能制造的塑胶可以在海水中降解,生产方式也和一般化石制造塑胶相同,而且相较之下生产成本还更便宜,也符合大部分的最低品质标准。但使用寿命比一般的耐水塑胶还要短。 生物质能不单只用来当燃料使用,也有其他用途,例如玉米。 利用植物的生质能电池 生质柴油的加油站 低技术处理包括: ?堆肥 (调整和增肥土壤) ?厌氧消化 (使生物质能腐烂以生产沼气或将污泥转成肥料) ?发酵和蒸馏 (都用来制造乙醇)

更高技术的处理包括: ?高温裂解 (在空气不足或缺乏空气的状态下加热有机废弃物以制造像是瓦斯或是煤炭等易燃物) ?加氢气化 (生产甲烷和乙烷) ?氢化 (在高温高压下用一氧化碳和蒸气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石油) ?破坏性蒸馏 (用高纤维有机废弃物中生产甲醇) ?酸水解 (用废木材生产可蒸馏的糖类) 燃烧生物质能或是其所生产的燃料,可以用来生产热能或是电能。 生物质能的其他用途,除燃料和堆肥包括: ?建材 ?生物可降解塑胶和纸张(用纤维素) 物质能是碳循环的一个环节。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质,而有机物质在死亡或被氧化后会再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回归大气。这循环相对的所需的时间较短,而用作燃料的植物可以很快地不断地重复种植替代。因此使用生物质能作为燃料依然可以维持大气中碳含量的水平。按重量计算,干燥木材普遍的碳储量大约在50%左右。 虽然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有时也被称为"碳中性"的能源,但还是可能会助长全球暖化。这情况会发生在碳中性平衡被破坏时,例如森林开伐或都市化。使用生质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仍会排放一样多的CO2至大气中。但用作燃料的生物质能还是被视为是碳中性的,或者是温室气体的净消耗者,因为可以抵销甲烷进入大气。干燥的生物质能中含量约50%的碳早已经进入碳循环中。在生物质能的生命中会从大气吸收CO2,结束后再以CO2和甲烷(CH4)的形式回归大气,而这取决于它最后的结果。CH4最后会再转化成CO2并完成碳循环的周期。而化石燃料会将碳带离循环并储存起来,直到再回归大气中,增加大气碳循环的碳含量。

新能源论文 (1)

新能源问题 关键字: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种类;发展前景;资源短缺问题 摘要: 我国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能源危机会逐渐显现,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角逐新能源,为自身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加快满足经济发展中必需的能源。再者气候变化要求我们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容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醒了警钟,是全世界人民的问题。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日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上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

关于新能源论文可再生能源论文

关于新能源论文可再生能源论文 可再生能源政策“震荡” 安永最新全球《可再生能源国家吸引力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继续对可再生能源市场构成挑战。虽然2010年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新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430亿美元,增长30%,一些国家和技术领域的经济环境依然极具挑战性,从而使得市场处于总体不稳定状态。 虽然股市从其2010年的高位回落、来自通胀压力和供应链不平衡的迹象导致对其飞速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担忧,中国依然无可争议地占据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例如,201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64%,达到逾4200万千瓦。 紧随中国之后的竞争对手美国业已批准《财政部津贴计划》延期一年,旨在为可再生能源市场提供必需的喘息机会。2010年,美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0万千瓦,仅相当于2009年的一半水平,不足中国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1650万千瓦的三分之一。然而,奥巴马总统在2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清洁能源电力占80%的宏伟目标,包括核电、碳收集封存和天然气。 安永大中华清洁能源中心主管合伙人蔡伟荣表示:“在能源政策与清洁能源行业就业率增长直接关系不大的国家,我们发现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注重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低碳经济,但这可能会以长

期经济价值为代价。时间将会证明,在宏伟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项目投资的平衡方面,一些更加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是否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技术方面,2010年是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良好的一年,新增装机容量51%。然而,全球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却下降了7%,其中欧洲下降了14%。太阳能发电行业增长强劲,集中太阳能发电市场继续发展。生物质发电投资水平与2009年相当。 蔡伟荣表示:“我们将继续看到在开发、部署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进展。全球向节约资源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在本地或地区层面,我们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全球性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供需失衡、能源安全和能源价格,具有牢固的基础。” 欧洲各国情况不一,有的国家政府预算紧缩,技术成本下降,有些国家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则蓬勃发展。这种情况下,一系列下调上网电价的政策意外或计划推出,尤其是太阳能方面。2010年11月份,西班牙最终推出了大幅下调 上网电价的一揽子政策,法国则于12月推出了3个月暂停建设太阳能新项目的政策。尽管德国和意大利也先后推出了下调上网电价政策,两国2010年装机容量仍分别达到700万和400万千瓦。 继引入不同技术享有差别化、更为优惠的上网电价的新能源法获批之后,土耳其在国家吸引力指数的排名上升。印度太阳能市场得益

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引领中国能源新方向 “新能源”作为一个出现频率与日俱增的热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要想知道为什么发展新能源,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的含义在我国是指除常规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与“常规”相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是能源技术本身发展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们在解决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方面呈现出新的应用前景。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了。 首先从新能源的本身特性来说,新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这是新能源被广泛提倡的最主要的优势。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据一些数据统计,199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21.56亿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的提高,预计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将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世界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95亿吨。截至1996年末,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采储量为1.3万亿吨,尽管今后还可能有新的储量被发现,但按目前的世界能源探明储量和消费量计,这些能源资源仅可供全世界大约消费172年。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资源将在40年内枯竭,天然气资源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资源也只能使用220年。 由此可见,在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时期,仅是一个不太长的阶段,它们终将走向枯竭,面对这样一个已知的结果,人类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表明,新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根据国际权威单位的预测,到21世纪60年代,即2060年,全球新能源的比例,将会发展到占世界能源构成的50%以上,成为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世界能源舞台的主角,目前大量燃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 除了新能源可以再生,可以用于替代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之外,新能源的另一大优势便是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据了解,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现在全球环境的一步步恶化,进而启示着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能源。由于各国现在主要还是以石油和煤为主要能源,但由于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并且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提倡使用新型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等。这些新型的能源都是可再生的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发展这些新能源对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新能源环境和保护可持续 正文部分: 一、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所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对待我们所面临的所有环境问题。然而导致我们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能源发展这一方面。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衣食住行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无时不刻的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并且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我们人类也就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并使我们人类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就必须发展新型能源。在目前的现状,发展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主流。下面我们将介绍新型能源的发展概况和新型能源的发展前景。

二、新能源的发展概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的主要问题之一。发展新能源已经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每个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而使我们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新型的能源。 (一)风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中国主要还是以不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所以中国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危机。中国拥有这么多的人口,而我们拥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却是非常贫乏的。所以,中国必须要寻找新型的能源来代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西部拥有大量的风能,所以中国可以开发西部的风能。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风能及其优势。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目前,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就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与其它不可再生的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它分布广泛,是可再生能源,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电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应用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这样,就使很多国家能够广泛的开发新能源。因此,我国应对西部进行大开发,发展我国西部的能源,从而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提过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太阳能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每天都在接受着太阳的照射,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送来了无穷无尽的能源。在我们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同时各国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时代,能源的多少无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国家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须充分利用太阳每天照射到我们地球上的能源。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太阳能以及其应用。 太阳能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由于太阳能是太阳光辐射的能量,所以,太阳能具备了许许多多的优点,如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且太阳能不会存在短缺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目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很多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如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我们人类也能够模仿植物,进而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其次,就是太阳能光伏,它主要就是利用光伏板组件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的一种获得太阳能的方法。还有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就是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等热利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太阳能也必将被每个国家普遍使用。 (三)海洋能 虽然我国的陆地面积比较大,但和全球的陆地面积相比却是非常少,和整个地球的海洋面积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了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我们海洋能。海洋能是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海水

关于新能源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新能源技术结课论文 题目: 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B120401 姓名:段梦迪 学号:B12040108

摘要:在全球的电源结构中,传统化石燃料也仍然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上。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恶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我国积极开发应用新能源,在传统的火电、水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 关键词:发电;新能源;发电技术 引言:发电技术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技术。 19世纪末,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电能应用范围的扩大, 生产对电的需要的迅速增长,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 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要能源行业,是资金密集的装置型产 业,同时也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还是电网,在建设和生产运营中都需要 占用和消费大量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煤炭、石油、燃气等各 类能源。电力工业节能在我国资源节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技术。据2003年统计,我国常规能源 消费比例为:煤炭67%,石油23%,天然气3%,水电及其他7%。能源消费结构的 不合理致使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和能源利用率 低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核能、风力、太阳能等新 能源发电也越来越多被应用。 1. 我国传统发电技术 我国传统发电主要有火电和水电,其中火电在电力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1.1.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烧煤炭,石油,液化天然瓦斯等燃料所产生的热能,让水 受热而成为蒸汽,在不断受热下,使水变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运用此高温高 压蒸汽的能量,推动汽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 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 发电。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应尽量靠近燃料基地进行。在大城市和工 业区则应实施热电联供。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院系:辽宁科技大学无机11 姓名:杨赫学号: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1)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热系统中,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集热器和吸热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自从大约1980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40~50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2)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另外尚可能有强制循环用的水,以控制水位或控制电动部份或温度的装置以及接到负载的管路等。依循环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两种: 1、自然循环式: 此种型式的储存箱置于收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阳辐射的加热,温度上升,造成收集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促使水在除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动。由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于收集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种型式因不需循环水,维护甚为简单,故已被广泛采用。 2、强制循环式: 热水系统用水使水在收集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当收集器顶端水温高于储水箱底部水温若干度时,控制装置将启动水使水流动。水入口处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夜间水由收集器逆流,引起热损失。由此种型式的热水系统的流量可得知(因来自水的流量可知),容易预测性能,亦可推算于若干时间内的加热水量。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其较自然循环方式具有可以获得较高水温的长处,但因其必须利用水,故有水电力、维护(如漏水等)以及控制装置时动时停,容易损坏水等问题存在。因此,除大型热水系统或需要较高水温的情形,才选择强制循环式,一般大多用自然循环式热水器。 (3)暖房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论文(DOC)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论文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班级:汽运1101班 姓名:李永俊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环境污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我国政府公布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将其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予以重视。本文简略概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特点,对我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零排放;高效能;发展趋势 一、前言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200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导入期,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将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将在我国一批中心城市全面开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规模。各家汽车企业都希望能够占据先机,从日益膨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装置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正在开

发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气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二甲醚汽车、氢燃料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以及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等。 (一)气动汽车 以压缩空气、液态空气和液氮等为介质,通过吸热膨胀做功供给驱动能量、通过高压空气驱动气动马达行驶的汽车称为气动汽车。气动发动机排放无污染物辐射氮气或空气,实现真正的零污染。 (二)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完全以动力蓄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牵引变流器和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车辆的驱动通过传动装置运行,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噪声小、零排放、无污染、低能耗等优势的新能源车型,完全符合环保要求。对于电力公司和发电企业来说,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利用夜间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平抑电网的峰谷差,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而其缺点包括续驶里程短,每次充电所能支持的行驶里程短;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价格昂贵致使成本较高;质量重以及外形尺寸大;动力蓄电池寿命短等方面。(三)二甲醚汽车 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加压5个大气压以上即为液体,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良好的动力性、十六烷值高、污染少,适合作为代用能源代替压燃式发动机。二甲醚汽车不排放污染环境的黑色气体,产生的氮氧化物相比柴油减少20%。目前二甲醚汽车的推广仍不具备经济性,但随着油价的迅速提升,二甲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文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未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正文: 如今汽车越来越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了大众代步的工具,而对于了解汽车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传统汽车,大都是使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化石燃料。而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9辆。其中,汽车辆,摩托车辆,挂车1035036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辆,其他机动车21674辆。如此庞大是数量,不尽让我们加大了忧患意识,一是未来汽车能源的来源,我们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能源去供应全国的汽车。二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我们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三是在发展汽车行业的同时,如何兼顾得环境的共同发展。 2002年中国有将近2050万辆车,当时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而现在我们到底每天需要多少万桶石油消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评估:仅中国自己就需要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0%,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全球的10%,美国能源消费是中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增长%每天920万桶。?到2015年中国预计将每天消费石油达到1160万桶。从全球各大分析机构对于中国的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都感觉到能源未来价格的不可预测。 可见如今的石油消耗越来越大,并且汽车的尾气也很严重。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

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所以,我们在为未来汽车设计蓝图时,总希望未来的汽车能使用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无污染能源。而如今我国又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在过去10年我国的汽车市场迅速扩张,1998-2008年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并且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根据我国过去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1998-2008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4%,我们必须抓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混合动力,纯电动,燃烧电池,氢动力等汽车。 由于氢动力与太阳能动力还没有探究完全,有迫于现今,我国最可能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取得突破。第一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已有很多企业投身于纯电动汽车领域,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小规模生产已投入示范运行中,如奥运会运行。第二是,我国有一大批有实力的机构在从事与纯电动汽车的有关研制工作,而且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锂电池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国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而我国的锂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三。第三是,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是工业电机生产大国,有较强的技术基础。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纯电动汽车可以绕过传统的发动机技术,避开我们的弱项。国内动力电池在性能上的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有些指标还优于国际。而在考虑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我们还对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