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讲义

区域经济学讲义
区域经济学讲义

区域经济学讲义

导论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研究其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规律、空间组织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科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2、区际关系

3、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4、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节区位、区位因子

一、区位:活动主体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或场所

经济区位: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具有特定条件的有限的空间范围。

经济区位空间形式:

点区位: 以地理坐标描述;线区位:以走向和长度描述

几点理解:

区位具有特定的约束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利益;区位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区位主体是区位选择主体;区域经济可视为由若干区位组成的综合体。

二、区位因子(location factor)

区位因子(区位因素) :“作为区位的经济原因运作的力”(韦伯)

影响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类型:

1、区内投入要素

2、区内需求要素

3、可移动的投入要素

4、可转移的产出要素

第二节区域、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的地域单位

区域的含义:

1、区域是一个实体概念,具有空间范围、形态和结构特征。

2、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

3、区域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

4、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

二、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人类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特征:(1)地域性或空间性。(2)独立性或疆域性(3)开放性(4)完整性

三、类型区与系统区

1、类型区

类型区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来划分的,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均质区

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依据,按其特征相似性而界定的区域。

重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劳动力就业、自然资源结构与分布等。以及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

4、极化区(结节区)

通常由一个核心区和与其互补的外围地区组成,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功能上关系密切。结点—经济中心。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外围地区—通过网络和经济联系与结点构成一个整体

5、规划区(计划区)

政府按照政策目标而界定的经济区域。即政府实施经济决策的地区,具有明确的边界。

四、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及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分布、组合和相互关系

1、点: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状态。一般指集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于一地的城镇

2、线:区域的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的线状分布状态。一般指交通线连接的城镇带

3、网络:由相关的点和线联结而成的,使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完整的人力流、商品流、信息流、资本流

4、域面: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

1、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2、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空间分布状态和集聚程度

第三节区域经济与区域开发

一、区域经济

(一)概念

以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国民经济。(二)区域经济的特点

1、地域性

2、中观性

3、相对开放性

(三)区域经济的形成基础

1、资源禀赋差异

2、空间上的集聚经济

3、转移成本

二、区域开发

(一)概念

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通常理解的开发是自然资源的开发

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开发是一个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

(二)区域开发的内涵

1、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

2、区域开发有具体的开发对象和内容

3、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

4、区域开发活动在在特定的政策空间进行

第三章区位理论

第一节农业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的提出

Thunen 182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

(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5)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三、农业区位论主要内容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利用上式杜能计算出了各种农作物合理的种植界限,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间配置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第二圈:林业;第三圈:轮作(不休耕);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

第二节工业区位论

一、工业区位论的提出及假定条件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四个假定条件:

1、原材料供给的地理分布是既定的;

2、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是既定的;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

4、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劳动力可无限供给。

二、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1、区位因子

韦伯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2、确定产业布局的3个阶段:

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

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3、产业布局须考虑的5个因素

(1)原材料、燃料、动力、水电、土地等条件能否满足布局要求;(2)劳动力的供给及质量;(3)运费的高低;(4)市场的大小;(5)产业聚集是否有利于协作,又不过度集中。

4、运输指向

韦伯认为:在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已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区位因子。

运输成本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点:重量和距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次运输:原材料到工厂、产品由工厂到消费地

“最小运费原理”,符合最小运费原理的产业称运输指向产业。

5、劳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即:单位产品的工资或薪金。

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的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产业。

劳动费存在的区域差异时,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

韦伯提出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的概念

劳动力成本指数(也称劳动费指数)该指数越大,反映单位重量的制成品,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越大。

劳动力系数:该系数越大,产品中含有劳动力成本就越高,从而节约劳动力成本,可能使该产品生产区位偏离最小运费区位。该系数越小表明运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从而使该产品生产区位趋向于最小运费区位。

6、集聚与分散指向

集聚是生产集中在某地域而使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二是外部经济。

集聚的两种类型:一是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二是偶然性集聚:主要是指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产生的集聚。分散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对集聚的消减而产生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降低。第三节市场区位论

一、市场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1)在均质平原上,沿任何方向的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的必要原材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分布着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也是相同的;(3)在整个平原的范围内,所住农民的技术知识是相同的,且所有人都有得到生产机会的可能;(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Losch, 1940, 《经济空间秩序》区位为需求即服务顾客的市场所决定,区位空间

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六边形具有最接近园的优点,也具有比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所以,需求可达极大化。

二、市场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利润最大化。即个别的生产者选择最佳的位置。二是独立经济体数量的最大化。即将整个空间由尽可能多的经济体充分利用。

区位均衡实现的条件:

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区位尽可能是有利的;二是经济单位数尽可能最大;三是所的经济活动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四是购买圈、生产圈和销售圈尽可能的小;五是经济圈边界同属于相邻的两个区位,因此没有差别。

第四节经济活动区位论

一、经济活动区位论及设定条件

三点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的机动性是完全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区位选址的决定因素。

Hoover的区位理论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

二、经济活动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1、运输结构与运费:

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包括装卸、仓储费用,场站经营机构管理费用、保养费用);线路运输费(包括线路维修、管理费用,运输工具与动力消耗、保险和工资等)。产业在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中型场站,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运费。

2、运输方式与运费: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运输。

第四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认识

一、区域经济增长释义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该区域经济总产出来衡量的。一般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N工)等量值表达。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

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资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实现的程度;知识(包括技术与管理的知识)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其中,前三项为劳动投入量,第四项为资本投入量,后三项是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即生产率。

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2.制度创新对长期增长的

影响3.资源约束对长期增长的影响4、创新对长期增长的影响5.人口及其结构变动对长期增长的影响6.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传统的经济理论把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供给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技术进步速率三个方面。

现代经济学家们在传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则更多地强调了知识、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性,并作为增长的重要源泉被纳入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形成内生技术进步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新增长理论模等。

制度经济学家们则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是技术变迁的结果,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与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只有研究制度安排,才能说明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激励机制。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经济利益。

从空间结构或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各个地区都是相对独立而有理性的经济主体,都要追求本区经济量的最大产出和经济福利的最大提升,形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2.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送机制: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区际间的传递机制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外在化和在区域间的运作

3.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将经济增长的差异和地区差距的扩大控制在一个社会所能容忍和可接受的限度之内。建立一个科学、完整、有效运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4.区域的创新机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涵义: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政策主张:一是在不降低国内生活水准的前提下,将一切可能的收入转化为投资,通过投资增加收入,提高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国内投资良性循环。二是用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国外资本,并以国外资本投资的新增收入,提高边际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引进国外资本到增加国内投资的良性循环。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

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

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

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

(五)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缺陷之一:忽略了不发达区域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一)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二)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也称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该理论

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第一,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第二,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第三,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

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四)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五)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六)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

关系。

非均衡增长理论共同的特点是:

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

三、新增长理论

1、罗默的贡献。

其强调经济外部性的作用,认为技术(知识)的外部性完全可以保证产出相对资本与技术的弹性大于1,因而资本的边际收益由递减转变为递增,这样一来,人

均收入的增长率随时间而递增,经济增长表现为发散的过程。

2.卢卡斯增长模型。

强调了人力资本和重要性。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内涵

1、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3、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4、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5、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为主,现代工业极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转变,工业以初级产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向重型工业迅速转变,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第二产业有较高水平的发展,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区域间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到了较高水平。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个性化。

从整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四节区域开发

一、内涵

区域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在不破坏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求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最大效效力的过程。

二、区域开发步骤

1、区域资源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

2、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政策

3、确定开发内容

4、选择开发模式

5、制定开发措施

三、区域开发的内容

1、环境治理与国土整治

2、资源开发

3、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

4、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

5、教育与科技开发

6、城市建设与城镇体系建设

四、区域开发特征

1、地域性

2、战略性

3、综合性

4、时限性

第五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是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某种理论提出的。

一、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一)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基本观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品周期中所处的阶段2、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周期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划分方法

1、单因素法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图:是在每个基层行政单位中心附近,标出该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然后把数值相同各点连线

2、多因素法:即按多项经济发展指标来综合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梯度。

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总量指标:GNP、GDP、人均GN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出口额。

从业人数结构指标: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第一、二、三产

业从业人员比重;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科技指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每万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专利申请数、科技发明数、科技投资占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R&D 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社会进步指标:失业率、学龄儿童入学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床位数(四)梯度推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1、梯度推移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两地差距。

2、梯度推移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催生新技术的产生以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3、梯度推移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

4、梯度推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之间的合作。

5、梯度推移有助于保持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

(五)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后该理论在我国得到运用,80年代开放沿海地区90年代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

二、增长极开发模式

若干中心城市(增长极),这些中心城市具有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三、点轴开发模式

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四、网络开发模式

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

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1)“节点”,即各级城镇;(2)“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3)“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

第五章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

第一节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

一、经济地域运动

(一)内涵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份、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在区域空间上的演变过程。

(二)经济地域运动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阶段性

3、非线性

4、周期性

(三)区域空间发展的理论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四种类型地区:

核心区:新技术、新工业发源地;上进过渡区:资本流入、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后进过渡区:生产力水平较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较多;资源边际区:为核心区提供资源合作、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耍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给果。3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所谓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巾于地域分工则形成了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最终是巾区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来的。 5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了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而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务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7经济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8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 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 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是经济实现突发式、跨越式、阶跃式的发展模式。 9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变动导向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 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1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12、类型经济区 13、变动导向理论 14、科技工业园区 18、区域开放度 19、极化效应: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耍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口寸,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巳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则越来越困难。 20、要素禀赋 21、回程效应:同波效应: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流出其劳动和资木,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和边缘区域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和边缘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异。 22、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思考题 1.经济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研究区域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箫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4、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内容?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机制,即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研究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此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等 5、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6.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 7.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 8.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

区域经济学 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城市 B、卫星城镇 C、乡村 D、经济开发区 2、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 A、结构性效益 B、资源利用程度 C、关联度 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3、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强调了年远景规划纲要强调了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加大了政策力度,主要加大了()的力度。 A、工资补贴 B、税收减免 C、转移支付 D、价格调整 4、国家创新体系包括() A、知识创新体系 B、技术创新体系 C、知识转播体系 D、知识应用体系 5、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方式有() A、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B、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 C、高投入、低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D、低投入、高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6、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产业结构 B、收入分配结构 C、技术结构 D、职业结构 7、()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扩张效应 B、回程效应 C、涓滴效应 D、极化效应 8、欧共体转为欧盟的标志是《》的签署。 A、罗马条约 B、欧洲一体化文件 C、马约 D、政治联盟条约 9、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高低 B、资源丰富程度 C、产业结构优劣 D、区域经济政策导向 10、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需从()方面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分析既全面和深入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A、总体原则 B、多视角考察 C、定性化 D、定量化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1、工业型经济特区的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3)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2、答案要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政府。人们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方式和范围的认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概念

Reg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区)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它经常被人们探讨,仿佛经不起通常的经济分析工具的检验。如果比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性质不同的领域。就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商品贸易来看,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国家。由于要素供给的区位差异造成各地区生产的商品不同,因此使得地区间的贸易也不同,这种情况恰好与国家一样。这些相似点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延伸到生产要素的行为。而资本就是能在国家之间和区城之间流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国家和地区之间要主要的差别之一,则是与另一个生产要素,即劳动有关。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国家之间是受限制的,然而在一国范围内,区域的绝对必要条件则是劳动力可以在地区之间无限制地流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不同。与国家不一样,一个区域不可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这种差别使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迥然不同。和国家相比,一地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该地区人口的内生数量。决定一地区的需求和生产什么的因素,是受劳动力流动程度所影响的劳动供给,当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地区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别,以及地区的舒适程度。区域经济学密切关注对产业布局产生的作用。区域经济学中所关注的主要政策则是地方的税收和支出政策的效果,以及旨在影响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与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关税、汇率和货币政策形成对照,而这些因素在区域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区域经济学被相对地忽视,但它导致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区分,这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只是最近才做出的一种重要的区别,而在地区内乘数分析中早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区域经济学比其他的经济学更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品的使用,对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生产布局。区域分析的这些要素和其他一些内容将在下面加以讨论.接着再考察用以分析地区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已被接受的地区分析

《区域经济学》试题A

《区域经济学》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B 提高人力资本的能力 C 提高经济效益 D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潜力 2.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A 资本 B人力资本 C 技术进步 D 社会制度 3. 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A 增加供给 B 创造需求 C 扩大投资 D 保证经济均衡增长 4. 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A知识密集型产业 B 智能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 资本密集型产业 5. 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A 投资软环境 B 智力资源 C 科技进步 D 雄厚财务资源 6.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宏观调控机制 7. 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A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B 加强行政控制 C 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 D 加强税收调节 8. 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A 企业家才能 B 技术 C 创新 D 资本 9.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A S形 B V形 C U形 D M形 10. 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 最大的城市 B 大城市 C 中等城市 D 城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者是。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谢菲尔 2.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 A 产权安排 B 交易成本

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复习大纲

名词解释 1、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诶经特征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 所谓防护费用是指用人们为了消除或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而愿意承担的费用来替代生态环境价值的方法。 影子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生态环境价值难以直接估算时,可借助能够提供类似功能的替代工程或所谓的影子工程的价值来替代该生态环境的价值。 4、区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国名经济。 5、区域政策: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6、吸收型技术转移:吸收型技术转移是指某项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并且将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 7、垂直技术转移: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 8、绿色GDP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9、区域竞争力: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0、比较优势: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11、竞争优势: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12、垂直分工水平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13、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14、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加工区 科学工业园区是一种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综合体,是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区域,其功能表现为以研究开发为主,包括产品试制和开发生产,而不具有大批量制造、销售、管理或其他实业性功能。 高新技术加工区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过程中出现的

区域经济学试题

区域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 2、区域经济发展 3、支柱产业 4、城市化 5、外围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区域开发包括()、()和()三部分内容。 2、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3、绝对成本学说及比较成本学说研究的都是商品的()贸易,而没有考虑()。 4、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 5、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学说、()学说和()理论。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人力资源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某一个经济单位,而不是归于社会。() 2、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无论产权是否被界定清楚,是否有效地实施,它们都是有问题的,都有可能造成缺乏效率的交易。() 3、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不同质的。() 4、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 5、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是指区域之间发展的参差不齐的状态,属空间科学的范畴。()

四、不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 A全国国土B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C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是() A赖宾斯坦 B内尔森 C纳克斯 D罗森斯坦·罗丹 3、下列属于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是() A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B增长极模式 C发展轴模式 D网络型模式 4、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中的农业区位论由()提出。 A杜能 B韦伯 C廖什 D艾萨德 5、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有()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宏观调控机制 D市场调控机制 6、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的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区域经济合作划分为()A技术合作 B信息合作 C水平合作 D垂直合作 7、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理论 A人力资本学说 B研究与开发学说 C创新学说 D国际相互依赖 8、与城镇群相比,城镇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A关联系 B整体性 C 层次性 9、当人均GDP标准化值为()时,该地区属于过渡区。 A 〉0.5 B <-0.3 C -0.3----0.5之间 10、地区形象具有()特点。 A地域性 B 继承性 C 动态性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比较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不同。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 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 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 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 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3.自然资源的优势评价(p.26)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题型:一名词解释2*5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7*3 填空3*3 三简答(不能太简)4*10 四论述1*20 第一章 1、Δ经济区域的内涵及特征(内涵构成特征4个要点+解释阐述)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第一,依托于自然地理区域,但不等于自然区。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一方面,经济区域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无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也不管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务活动还是知识创造,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 第二,担负一定职能,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经济区域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地域构成要素。 第三,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益,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相对的自主权和区内各经济主体的共同权益是经济区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拥有相对自主权或区内各利益主体不能协调一致,都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第四,可能是行政区,但又不等同于行政区。经济区域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成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二者的规划区。不管哪种类型区域,尤其是经济区与行政区重叠区域,其行政区边界是确定的,但作为经济区的辐射、影响范围来说却是没有边界的,或者说边界是模糊的。

2、为什么存在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空间差异和历史演进的统一。 第一,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性。空间差异性包括了维度、经度、高度性差异 第二,经济活动具有空间依赖性。经济活动都要依托于并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而且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 第三,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有些生产要素对地表的附着性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有些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构成了区域经济分异的物质基础。第四,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引致了要素的地域结合和特色经济的形成。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使多种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经济中心,经济中心通过自己的辐射作用,影响周边地区的要素组合,进而形成一个缜密有序的经济整体。 第五,空间距离成本,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又一重要基础。有空间就有距离,要克服距离就要付出代价,即空间成本。只要距离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经济的形成、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总会付出时间和费用。 因而,空间距离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3、什么是同质区与极化区? 同质区(均质区)是根据区域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来划分的区域。 极化区(也称功能区/节结区/集聚区)把经济区域看成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名词解释 弹性专业化:是指企业运用全能性机器和训练有素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进行多样的、自身不断变化的专门化产品集合式生产,主要行为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网络化。 福特主义: 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 丰田主义:丰田生产方式是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体系,并以“精益思想”为根基,以寻求“消除一切浪费,力争尽善尽美”为最佳境界的新的生产经营体系。其管理方式是最大限度地简化与消除浪费、删除一切非增值活动,维持高水平的质量,保持企业持续改进的活力。 相对优势说: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说: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公式: 增长极: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 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简答题 1、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的区别 福特主义: 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2)标准化产品;(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4)刚性生产;(5)生产者决定论;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 后福特主义: 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定制;(2)水平型组织形式;(3)消费者主权论;(4)弹性生产;(5)竞合型的市场结构。 n in r ir E E E E L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