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我制造业进一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我制造业进一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我制造业进一

附件1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我市制造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推进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支撑我市“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指导开展以“实施创新驱动、推进智能制造、提升产品质量”为主题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深刻把握现代制造业发展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综合优势,以提升我市制造业整体水平为目标,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重点牵引,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主要驱动,示范引领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打造新形势下产业竞争新优势。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理论指导,结合实际。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模式,要注重理论指导,充分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有关大略方针和相关政策,加强对于国内外先进制造理念的研究;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市制造业发展实际,加强调研,科学合理确定我市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

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通过市场机制聚集和优化相关要素条件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基础性、主体性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加强政府指导和引导,积极引进外源性力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市场瓶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以“优化存量、发展增量”为指导,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开展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要做到分类施策、聚焦关键。充分发挥制造业服务平台的保障性、支撑性作用,加大对制造业服务商的扶持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快创建过程、提高创建质量。充分贯彻“中国制造2025”质量为先的方针,坚持技术实现和质量提升相结合,形成“佛山智造”和“佛山质造”并举的发展趋势。

示范引领,全面发展。以创建试点示范企业为切入点,以我市制造业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企业的引领性作用,建立行业交流平台,加强试点示范企业成功经验和模式的总

结推广。根据制造业发展趋势,不断拓展示范领域,完善试点示范企业的遴选和考核机制,建立试点示范企业创建情况跟踪制度,形成持续完善的试点示范企业创建机制,带动我市制造业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

2016年启动100家以上试点示范创建企业、成功创建30家以上市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2017年至2020年,边示范创建,边总结经验,边推广应用,到2020年,创建200家左右市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力争在全市不同行业培育一批代表我市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先进企业典型,进一步实现我市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并推荐一批省级、国家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通过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达到以下目标:

1.试点示范企业创新能力、智能制造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各自行业和领域内的优秀代表;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我市各重点发展产业方向均形成“示范引领、全面带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态势,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先进制造模式广泛应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二、重点示范领域

(一)传统优势产业

针对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如家电、金属材料加工、陶瓷、家具、纺织服装、食品饮料行业,鼓励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新型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主要包括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应用产业,工业基础软件、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产业,智能制造的综合集成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产业。

(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主要包括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产业,智能机床、3D打印机等前沿技术装备产业,工业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产业,陶瓷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四)汽车制造产业

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轿车、高附加值和多功能客车,以及旅居车、清障车、工程车等特色专用车产业,包括整车以及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变速箱、发动机、安全气囊、电控系统

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

(五)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针对新一代光伏发电和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专用生产设备、激光设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控制器等配套产业。针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主要包括高效节能锅炉窑炉、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与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在线监测等节能装备,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设备(新型水处理装备、工业废气净化设备和垃圾焚烧设备)、环境污染修复设备(河涌清淤、淤泥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和设备)产业。

(六)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型制造主要包括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新业态、新模式,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

三、示范类型

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主要包括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公共服务平台等七类。

(一)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制造、金属制品等流程型制造行业,以及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等离散型制造行业中,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建立以智能工厂/车间为代表的先进制造能力的企业。

(二)智能装备(产品)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通过在装备(产品)中深度嵌入信息技术,实现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互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在装备(产品)中的集成应用,使得装备(产品)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等功能的企业。

(三)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通过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形成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

(四)智能化管理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在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采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形成信息实施监控、资源优化配置、对接生产需求等管理能力的企业。

(五)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在远程诊断、在线监测与云服务等方面,构建云平台,采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务系统,并提供能够与产品形成实时、有效互动服务的企业。

(六)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示范企业

是指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模式、产品变革,以及技术创新需要,提供检验检测、计量认证、成果孵化等公共服务的企业。

四、主要任务

(一)研究制定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标准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指导方针,围绕我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目标,结合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根据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按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示范企业不同特点,分别研究确定试点示范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可用于指导我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评定标准。

(二)建立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服务机构名录

筛选一批优质的制造业服务机构,建立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服务机构名录,并向我市制造企业推荐。利用财政补贴等引导措施,支持服务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入对接和交流,为企业提供发展规划、技术咨询、技术对接、问题解决等提升服务。制定服务机构名录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务实、有效的原则对名录定期进行调整,切实保障服务质量。

(三)组织开展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申

报及评定

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及评定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申报入库。组织我市各辖区企业自愿申报,由各辖区审核推荐一批优质的企业进入我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库。

2. 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能力和质量提升。鼓励进入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库的企业和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参照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标准确定的主要指标要求,开展能力提升服务,进一步提高创建入库企业的创新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以及绿色制造能力。

3.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针对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入库企业,按照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标准,组织开展评定工作,对达标企业,授予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称号。

(四)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经验总结与推广

搭建“中国制造2025”实施经验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试点示范企业现场推广交流工作会,总结试点示范企业的成功经验,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五、实施计划

佛山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专项行动计划时间为5年,自2016年至2020年。

2016年研究制定《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标准(试行)》,建立《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服务机构名录》,组织开展首批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及评定工作,总结实施经验,完善实施方案和评定标准。

2017年至2020年分批开展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及评定工作,并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不断扩大示范领域以及完善实施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开展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是我市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各区和广大企业要把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作为促进我市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与我市其它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措施有机结合,做到统筹兼顾、相得益彰。

(二)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各区要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发动有代表性的企业参与创建工作。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推荐试点示范企业,要做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兼顾,进行重点培育和指

导,树立行业标杆和企业尖兵,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扎实推进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三)严格标准,加大奖励

按照《<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方案》和《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评定标准(试行)》,抓好创建工作,特别要把好审核、推荐和评定关,确保试点示范企业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代表性,从而使每一个试点示范企业都经得起检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积极参与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企业和服务机构,按照《佛山市关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的扶持政策》规定的标准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提高企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以及讲座、研讨等各种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国制造2025”以及佛山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创建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典型做法,提高创建工作的影响力,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中国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

一、西方多党制的弊端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独大,多党协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制。与西方国家的区别在于:在西方国家,合法政党之间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平等的参加选举(总统、议会、地方长官),比如美国现在的局面就是两大政党竞选(轮流)执政。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必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西方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在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政党制度,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我们如果盲目照抄照搬,必然带来无穷后患。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这个说法是牵强的。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他们所关心的是各自所代表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美国来看,共和党的背后,主要有军工、石油、制造等“传统商业”的支持;民主党的背后,则主要有金融、电信、传媒等“新兴商业”的支持。所以美国学者伦德·伯格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党,即财主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通过选举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热闹、非常民主,实质上无论谁在台上,实行的政策大同小异,都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近年来,西方民众选举热情淡漠,投票率连年下降,就是因为人们逐渐看到了这种“民主游戏”的实质。西方国家虽然实行多党制,但对可能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是严格限制的。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产党管制法》,后又通过了《麦卡锡法》和《蒙特法》,对共产党的发展作出了严格限制的规定。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了多党制就能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这种说法也似是而非。从根本上讲,多党制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它们之间经常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搞垮对方,自己上台执政。因此在权力争夺中,往往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政治动荡、内耗丛生。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其结果必然是人为地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政党频繁选举、政府频繁更迭,带来的是政局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这种民主只能是一种“泡沫民主”,对国家和人民是极其有害的。 还比如,有人提出,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有利于防止腐败。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事实上,多党竞选本身就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等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为“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据统计,2000年美国大选所花费的金钱高达30亿美元,2004年美国大选的费用接近40亿美元,2008年更是高达53亿美元。试想,没有大资本集团的资金支持,各党派怎能参与多党竞选的权力角逐呢?所以,竞选的优胜者为回报那些重量级的政治捐款人,当选后就得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西方有些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用金钱“购买权力”,是一种“集团贿选制度”,“民主”往往被卖给了出价高的人,广大人民的民主实际上被排斥在金钱势力之外。由此可见,西方政党政治的真正奥秘是金钱政治,金钱主宰着选举的过程和结果。 在西方国家被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综合卷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 二○一五年二月 一、前言

制造业①的兴衰,印证的是大国的兴衰,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围绕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新的产业变革将制造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09年以来位居世界前列,已上升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我国制造业既面临国际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及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制造业高端的堵截与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前后夹击”等诸多挑战,也面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制造业变革、“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展及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等发展机遇。展望未来,需要遵循“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指导方针,分步骤、分阶段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走到世界前列,成为制造强国。 二、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战略形势和重要使命 ①本报告提及的制造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C门类的31个行业,按生产工艺特征可分为流程型制造业和离散型制造业。

1. 步入新的战略阶段 (1)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近1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图1 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① 2013年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01 941.4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7.64%(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29.03%;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量的95.14%。 我国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了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装备,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生活消费品,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和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793万亿美元(现价),美国为1.912 1万亿美元(现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22个工业产品大类的7个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3.5%,仅次于欧盟②。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制造业企业有40家(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2)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由于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在核心技术、附加价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例如,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③,2013年进口用汇2 322亿美元④,超过石油进口额。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占有34%、17%、13%的比例,而中国只占3.6%,约6.5美元⑤,且其主体为中国台资企业。 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占欧盟召回通报总数量的57.93%,占美国召回通报总批次的65.17%。这种状况尽管有技术贸易壁垒的因素,但自身质量不高是主要原因。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 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⑥,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现价美元)。 ②世界贸易组织数据。 ③宗晨亮,“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中国新闻网(2010年08月15日)。 ④刘玉英,“专项投资基金设立国产化芯片迎机遇”,中国新闻网(2014年10月14日)。 ⑤崔鹏、刘裕国、马冰一,“现行统计方法造成我贸易顺差严重夸大”,人民网(2011年10月21日)。 ⑥国家质检总局,《工业产品质量统计报表(2013年)》。

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中日关系: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贸易方面日本期待着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关税。近年来中国已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据报导,从92年到97年,中国先后7次降低关税。现在的关税已平均降到了17%,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相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进展,这方面还会有较大的改进。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日本减少对进口中国纺织品份额的限制,使两国贸易保持平衡。在投资方面,日本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流通、通讯等服务领域;中国则希望日方多向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目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既有合作也有分歧。但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由两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分歧将逐步消除,合作会进一步加强 中日两国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和经济合作在两国官民并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希望日本方面不说不做有损与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行,按照<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精神以及“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的原则来行事,从长远的角度和广度来考虑和发展中日关系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繁荣的大目标下,求同存异,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中日经济与技术合作,促使亚太经济合作,经过双方努力,中日两国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将会继续扩大,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经济发展将作出新的贡献.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世界主要国家(含解析)

第三讲世界主要国家 课时冲关四十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陕西咸阳高三模拟)下图甲所示为日本西部某地传统民居——合掌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乙为该地地形图。该传统建筑屋顶的芦苇草每三四十年得更换一次,每次约需要200人一起花上两天时间,全村平均每年有2~3座要换屋顶。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屋顶呈60°倾斜,屋顶所铺的芦苇草厚度有七、八十厘米,这种结构是为了适应该地( ) A.炎热多雨的气候B.台风较多的气候 C.寒冷多雪的气候D.温和多雨 2.屋脊的走向决定屋顶的走向。该地大部分建筑屋脊呈南北方向延伸,影响屋脊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B.气温 C.风向D.光照 3.当地村民在更换屋顶芦苇草时遇到的问题一般不包括( ) A.劳动力不足B.劳动力老龄化 C.传统技艺失传D.芦苇资源不足 解析:1.C 2.C 3.D [第1题,日本海沿岸冬季多暴雪天气,该地屋顶呈60°倾斜,屋顶所铺的芦苇草厚度有七八十厘米,这种结构是为了适应该地寒冷多雪的气候,防止积雪压塌房屋,C对。夏季炎热,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A错。位于日本海沿岸,不受台风影响,B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D错。第2题,屋脊的走向决定屋顶的走向。该地冬季吹西北风,或偏西风,大部分建筑屋脊呈南北方向延伸,影响屋脊走向的主要因素是风向,C对。降水量、气温、光照不是影响屋脊走向的主要因素,A、B、D错。第3题,当地村民在更换屋顶芦苇草时,需要劳动力多,遇到的问题可能有劳动力不足,A包括。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可能劳动力老龄化,B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可能传统技艺失传,C包括。屋顶所铺的芦苇草厚度有七八十厘米,说明芦苇资源充足,D 不包括。]

中国要恢复和历史记忆相称的大国地位

中国要恢复和历史记忆相称的大国地位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正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发展中、追赶中的国家,要拥有自身的道路自信乃至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在世界上还从未有过,而中国正在做到。 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要告诉国家和民族整体,中国从哪里来,现在何处,未来到哪里去。对这个党来讲,目标特别重要,按照目标设定历史发展的脉络特别重要。党一定要有历史观和整体观,为整体的和未来的目标服务。 西方政党是利益集团的代表,只代表某个利益集团。理论上讲,西方民主制度不需要代表整体利益的党,因为整体不在了,只有一个一个的利益集团。西方政要靠选票驱动,所以不会为了国家整体利益而牺牲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且四五年一换人,决策是短期行为,没有长远目标。 在那些4年普选制度玩得转的国家,像美国和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民众会永远提出政府无力完成的任务,可称为“政府职能超载”。政府如果完成不了,就可以通过换届来把责任推卸掉。比如小布什在中东打了8年仗,搞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那么就换个党执政。这样就是解压。这种周期性释放责任的政体形式,在减除政治压力方面很“优越”。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困难,就是它的责任太重。而且是累积的责任,从1949年开始累积到现在,甚至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今天还在引领中华民族,完成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历史重任。 中国不会称霸全球,但是要恢复和我们的人口、国土以及我们的历史记忆相称的大国地位。这是一种传统的、关于历史的叙事——恢复在亚洲的位置,因为我们之前的几个王朝每一个都到了这个位置。这样,我们民族的记忆就衔接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负有极重的责任。第一要保证政治版图的统一,第二要维持社会稳定,第三要使经济可持续发展。13亿人的转型,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波,可能有挫折或者大的风险,一个稳定的执政集团比较容易驾驭局面。只要目标被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认同,党干事情就比较有把握。邓小平讲过权力集中的好处,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无法有效实施政策,更没有能力应对危机,结果很失败。 政治版图统一、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很多个体可能不去想,因为他有当下个人利益的诉求。而中国共产党则需要考虑长远,考虑“两个一百年”。 我们对某些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贪污腐败等,进行了猛烈抨击。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如此快的社会发展和转型,大体上保持了稳定,这是了不得的。有党的领导,有一个稳定的执政集团和稳定的政策实施,对国家的转型很有必要。所以,不要因有人指责中国,就迷惑了我们对当前中国政治的实质内容的审视。 据俄罗斯《报纸报》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0日消息,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中两国人民对彼此的怀疑逐渐增多,且很多国家公民认为,在超级大国的对抗中,美国已经不敌中国。 据报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查研究,调查的对象为来自39个国家的3万8千位公民。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迈出,或即将迈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一步。 调查还显示,2008 年有54%的美国公民表示对美国保持其超越中国的优势地位有信心,如今,这项数据已降至47%。 此外,调查称,37%的美国人对中国持积极态度,且有40%的中国人对美国持有相同的态度。而这一数据较2008年相比都有所降低。 泰戈尔曾说,掌握世界资源的国家害怕中国崛起并希望推迟该时刻的到来。直至上世纪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9815033.html,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作者: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34期 新华社信息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 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 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 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浅谈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首先来看国际关系的定义: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等关系。再说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雅尔塔会议为始,国际关系便进入了开始了新的演变和发展,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冷战时期特殊的国际关系格局,再到如今的“一超多强”的特殊局面,国际关系逐步复杂化,各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也更为的敏感和微妙。 国际政治格局必将走向多极化。目前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互相的依赖,彼此都对其他的国家有所责任和依赖。各国之间有对抗走向合作,加强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国家在破坏这个主流,所以说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度的调整期,美国外交向强化单边主义调整,这是对国际关系最大的冲击,然而其他大国积极的调整,总体趋于改善和稳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多极化趋势将逐渐胜出。第一,尽管美国至今在全球力量对比中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力衰退的迹象更是十分明显。从美国自身的状况来看,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来自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已从当年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行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比如在反恐问题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近就公开承认:美国无法单独战胜全球恐怖主义。而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合作。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第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但并没有改变在两极时代即已孕育发展的全球多个力量中心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欧洲的统合以及近来俄罗斯的强劲复苏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一方面是美国战略地位的相对下降,另一方面是全球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在这个经济是王道的时代,所以国际政治必将经济化,经济为上。在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中,经济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表现十分明显:第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从一种外在的占有,如二次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和两极时代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转向内在的参与,如对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掌握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能力等。第二,经济交往包括经济上的合作与摩擦,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增强,也不允许一个国家关起门来单独发展。因此,经济交往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中心内容,过去是根据国际政治利益的需要来调节国际经济交往,现在是根据国家经济利益来调整国家间政治交往。第三,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政局的稳定,一个政党能否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是看能否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再说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关系,必将走向多样化。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国关系中“合”风劲吹,掀起了一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热潮。大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大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简单地用“合作”、“竞争”或“对抗”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恐怕都不够全面。这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形势与政策)备课讲稿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形势与政策)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政治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已成为具有地区性、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成为了多极化中不可缺少的一极。具体表现在: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②中国是第三世界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维持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③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持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中国作为代表第三世界的惟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⑤占世界人口 1/5 以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本身就是对世界进步、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 20 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外交政策更加务实、灵活,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外交活动。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发展,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些新举措、新动向、新风貌,表现在:一是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它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二是与一些国家(如俄、美、法、日等)和区域组织(如东盟、欧盟、非洲)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努力构建“面向 21 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风格,开拓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旧中国的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这是 20 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1、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使世界力量发生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巨大的变化。 2、有力地冲击了旧殖民统治,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3、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促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就是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实现发展。 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个发展崛起的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在于:①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②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更大。③中国是一负责任的大国,主张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对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④中国奉行

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制造业强国要点

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制造业强国 ——人力资源角度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现状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 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中国已经逐步确立了世界制成品贸易大国的角色。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仅为0.8%,2004年这一比重增至8 3%,在世界制成品出口国排名中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6位跃居为2004年的第3位。1990年~2001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41%,高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54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率达到37.00%,高出当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率16个百分点。可以说,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逐步确立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新形象。 中国成为制造大国的依据: 1.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2000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30700.03 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89403.6亿元的34.3%。 2. 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工业的五分之四。2000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当年价) 占工业的77.58%。 3. 上交税金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2000年制造业上交税金4525.81 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12581.51亿元的35.97%,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 13395.23亿元的33.79%。 4. 是实现就业的重要市场。2000年我国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8043万人,约占 全国工业从业人员8924万人的90.13%,约占全国全部从业人员71150万人的 11.3%。 5. 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2000年我国制造业出口约为2237.52亿美 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2492.10亿美元的89.78%。 6. 快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1952~1980年为14.4%,1980~1998年为12.65%;与之相应的是,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1952~1980年为6.2%,1980~1998年为9.94%。制造业是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

【毛概】我看“十三五”规划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我看“十三五”规划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箭括岭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的换挡期,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看,高消耗、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中,国际竞争加剧,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在这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制造业不进则退,必须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家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力争通过3个10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这是包括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和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去年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的一场报告会,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李言教授作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分析的报告,作为工作人员的我有幸蹭了此次报告。李言教授深刻剖析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但更强调了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大的潜在竞争优势。如,我国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产业链比较全,制造能力强;拥有巨大的市场是重要的创新优势,可以分摊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规模效益,吸引一些发达国家用技术换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能力强,产业配套基础较好,产业链齐全;与发达国家相比,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多,成本相对低,在技能密集型产业有优势。由此可见,我国的制造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升级、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将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竞争优势。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功绩,作为一名即将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奋斗终生的知识分子,我将听从时代的召唤,立足当下,打好扎实的学业基础,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随时准备服务祖国的建设。 2016年4月30日

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周边的问题也很棘手。朝鲜核试爆就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基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推进了一些周边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但是,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一、吉尔吉斯斯坦发生政变教训深刻。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急转直下,阿卡耶

夫政府陡然垮台,反对派取得政权。吉尔吉斯斯坦果然如此前预言所说,成为了独联体国家中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第三个发生“彩色革命”的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所发生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与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相提并论,前者(“彩色革命”)是后者的余波与延续。当年东欧国家的剧变比较彻底,彻底向西方靠拢,而前苏联解体后的各国则变化不大,大部分国家仍保持着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模式,故一旦其积弊过大,加之内外因共同起作用,时机一到,就会再次爆发所谓“革命”,以彻底摆脱前苏联体制。 吉尔吉斯斯坦政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阿卡耶夫政府的腐败无能与软弱无力,导致该国政治僵化、经济落后,民怨沸腾遂激起民变;外因则是美欧西方国家政府长期对该国进行渗透,尤其通过非政府组织渠道,如美国的“自由之家”等,以经济援助与推广民主自由为手段,对其和平演变,导致该国人心思变,最终颠覆原政权。总之,尽管冷战早已结束,但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的冷战思维依旧,认为其“革命不彻底”,将其视为“非我族类”,并欲将所谓“彩色革命”进行到底,对其逐一按西方模式加以改造。因此,独联体国家的“彩色革命”并未结束,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独联体中的其他中亚国家以及白俄罗斯均有可能爆发此类“革命”,难逃被西方彻底改造的命运。

世界各大国为什么要选择航母

他们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航母 由于航母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有波折,但世界各大国最终还 是“殊途同归”都选择了航母。 日本将造2.4万吨级航母。日本新型“22DDH计划”直升机航母与现役的“日向”级直升机航母对比图。 诸多大国为什么选择航母 即使从1910年11月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柯蒂斯”双翼机,在“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的木制甲板上滑跑升空算起,航空母舰问世也不过百年。然而,这个相对于其他舰种仍属“年轻”的海上巨型大舰,却走过了一番颇为坎坷的发展之路。选择航母,又放弃航母,再选择它,不少国家的航母政策历经 反复。 但是,由于航母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各世界大国最终“殊途同 归”。

“福特”号航母工程锻件。 空军制胜?战列舰制胜?还是航母制胜?美国航母发展之路颇有代表性 美国航母发展的起起落落、反反复复,最能反映出航母的兴衰荣辱。 当年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在“伯明翰”号巡洋舰和“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的一起一降,本该引起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当时战列舰“巨舰大炮”的思想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这次起降飞行,更多地成 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当美国海军的飞机再次在航空母舰上起降,时间又过去了12年。更令人遗憾的是,当年力主试验,并主管美国海军航空兵事务的钱伯斯上校在1913年退役了;而创造奇迹的飞行员尤金·伊利不久也在一次飞行特技表演中,因飞机失控而机毁人亡。对于这位作出卓越贡献的飞行员,当时美国海军只给了区区50美元的抚恤金,直到20年后才追授他一枚飞行十字勋章。此举,足见早期的美国海军对于航母的 轻视与无知。 在一战前后的那段时间里,美国国内充斥着“空军制胜论”的思想。陆军航空勤务部队副司令威廉·米切尔甚至公然宣称:未来的战争将由轰炸机决定胜负! 1921年7月,米切尔亲自驾驶一架战斗机,指挥8架双翼轰炸机进行攻击军舰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非常残酷:1艘俘获的德国战列舰和两艘退役的驱逐舰,在航空炸弹的轮番攻击下,沉入海底。 尽管这次轰炸攻击不是实战,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海上大型战舰如果没有有效的空中掩护,将十分脆弱。然而,空军和海军仍互不服气、争执不下,由此埋下了空军轰炸机制胜和海军大舰(包括航 母)制胜对立的种子。 实际上,当时的美国海军内部对于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作用,究竟哪个更重要?哪个才是海战真正 主力?也存在激烈争论。 多数高级将领坚信:战列舰的厚甲巨炮,仍是海战最终制胜的“法宝”,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关键,航空母舰只是配属兵力。但也有不少思维前瞻、勇于创新的将领,比如演习黑方舰队中的空战部队司令里夫斯海军少将敏锐地认识到:像“萨拉托加”号配备有飞行大队的大型航母,不应该只作为战列舰的附庸,而应发挥自身优势独立对敌作战。里夫斯海军少将还提出了一系列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战术,但他却遭到多数人的指责。面对种种非难,里夫斯毫不妥协,精辟地分析了未来航空母舰的作用和战法,并 据理批驳反对者。 由于他的态度和言辞过于激烈,得罪了美国海军中那些把战列舰奉为至宝的高官,里夫斯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职务由一名少将司令降为海军器材检查员。所幸的是,不久海军便撤消了对他的批判。两年后,他当上了美国海军司令。此后一段时间,美国海军对于航空母舰的作用与地位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出动大批舰载机袭击珍珠港取得成功,这给美国海军敲响了警钟:航母航空兵已经成为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兵力。 在此后的珊瑚海、中途岛、莱特湾等大规模海战中,美国海军也不断尝到有效运用航母编队的甜头,并最终彻底摒弃了以战列舰为核心的决战理论。同时,美国海军还摸索出了以航空母舰为主,采用战列舰予以配合的战役战术。这个从实战中总结出的经典思想,深刻影响了二战中后期,乃至战后美国航母 的超速发展与运用。 二战后不久,美国航空母舰发展受到一次不小的挫折,此事件后来还被戏称为“海军将领造反”。 1949年5月,狂热支持发展空军轰炸机的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断然决定:停止建造开工仅5天的“合众国”号大型航母,以期用省下来的经费集中购买B-36重型轰炸机。 此举立即遭到一些美国海军将领的公开批评,不少人甚至愤然辞职,但最后的结局仍是海军航空母 舰停工。 但很快,美国最高当局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予以补救,1952年7月,美国动工兴建了“福莱斯特”级航母的首制舰“福莱斯特”号,连同此舰,该级航母先后建造了4艘。

第2课 中国的声音 第2课时 中国的大国地位

第2课时中国的大国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明确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明确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探究、合作、交流明确我国的大国地位。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我国的大国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建设伟大祖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明确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③掌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20世纪末美苏对峙的两级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趋发展。面对世界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正通过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使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中国的大国地位体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板书课题: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阅读课本上的图表和相关资料。 2、探究交流: 中国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本P22) 明确: 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的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人间奇迹。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不断改善,为2205万城市人口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为6000多万残疾人提供了帮助。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13%。 3、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国情。 中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3亿,众多人口给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仅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口素质还有待于加强。众多的人口直接导致了资源相对紧缺,科学技术的落后又使得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环保意识淡薄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在30多年时间创造的巨大财富,不仅使13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而且为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借鉴。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建国60多年来,虽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与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尽管成就喜人,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三、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阅读“相关链接”。 2、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这五个国家在国家事务中对安理会关于国际战争与和平、制裁及维和行动等方面的决议拥有否决权。否决可能会影响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中国能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

什么叫做制造业强国

什么叫做制造业强国 制造业强国难道只是制作吗?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榜当中,美国 拥有53个,德国有9个,日本有7个,法国有7个,英国有4个,意大利3个,瑞士3个,韩国3个。这就看出来,基本上每个国家是不是制造业强国,跟它 在持有或者拥有最高品牌价值的品牌数量上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为什么很多非常著名的美国企业家在讲,虽然很多制造业转移到别国,但是并没有任何削弱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趋势。为什么呢?因为它掌握了制造业当中最重要的品牌,商业模式的根本牢牢在美国企业家手中,美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动。德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相对美国的实力还是弱的,日本、法国也都在其次。一般来说,制造业比较强的国家都有共性,他们不管在哪个产品种类中,他们持有世界级水平的品牌都有相当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做一个对比。丰田汽车品牌价值313亿美元,营业 额2254亿美元,利润18亿美元,员工30万人。LV是奢侈品行业,有服装服饰,也有各种各样的配饰,品牌价值212亿美元,营业额67亿美元,利润30 亿美元,全球员工2万人。ZARA品牌价值68亿美元,营业额比LV高,148 亿美元,利润16亿美元,员工全球9万人。爱马仕品牌价值46亿美元,营业 额26亿美元,利润10亿美元,员工8000人。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其实,服装行业是非常好的产业,并不是低附加值,也不是要被淘汰的制造业,这个行业平效非常高,就是说这个行业每单位人员创造出来的价值远远高于其它制造业。 中国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的出路在于我们要以品牌制造的概念代替原产地 制造的概念,本身某某地制造是一个空的概念,但某某品牌制造是一个非常实的概念,是非常具象的,在消费者心目中也是可以建立起信任关系,他认可这个品牌,自然而然就认可你的制造工艺,认可你的产品质量和设计标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以品牌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之后从根源上一步一步理顺后面所有技术方面、市场方面、渠道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 背景资料 10月22日,2013第四届中国时尚产业论坛在上海智慧启幕。本届论坛的 主题为“拥抱改变,迎接时尚新挑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上海长宁区政府相关领导,著名自媒体人罗振宇,IBM大中华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银泰商业集团CIO、银泰网CEO廖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晓,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David Shah,潮流研究和时尚咨询专家Ornella Biggnami 以及国内一线知名服装品牌的企业家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为梳理时尚产业的发展脉络,寻找背后的发展规律,创新时尚品牌运营管理实践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多元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