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区

茶文化旅游区
茶文化旅游区

茶文化旅游项目

一、我国悠久的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启蒙于三国之前,东汉华佗《食经》中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萌芽于晋代、南北朝时期,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日渐从饮食圈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唐代,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逐渐形成,以陆羽的《茶经》为标志;宋代,茶文化兴盛;明、清时代茶文化得到普及。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茶种类。以茶叶的色泽、形状、香气、茶味等为标准,目前我国拥有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白毫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十大名茶。中国名茶与历代人物、名山名湖等都有着极深的渊源,并成为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名茶与名人

由于茶的药理作用和提神、破睡的良好效果以及茶所特有的色、香、味、形,从而使得历代诗人墨客对茶产生无限好感,甚至把自己称为“爱茶人”、“别茶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仙人掌茶》诗,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唐代白居易《琴茶》诗中提到了蒙顶茶,还将蒙顶茶作为自己的老朋友。

2、名茶与名山、名湖

全国一些茶区内有名山,如浙江天目山、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安徽九华山、福建太姥山、江西井岗山、广东潮州凤凰山、广西桂林尧山、陕西南郑巴山和台湾阿里山等,这些名山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应茶

树生长,这就是名山出名茶的缘故。

杭州西湖以300年前的历史风貌,圆其西湖“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全景之梦。西湖龙井是我国最有名的名茶,产于江苏苏州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是排在西湖龙井之后的第二大名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无锡毫茶是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创新名茶,产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市郊。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山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山下太湖碧波荡漾,云雾弥漫。惠山泉素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名湖、名泉、名茶三者汇为一体,相得益彰。

3、名茶与名胜古迹

浙江新昌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的石城大佛,至今保留佛学研究的遗迹。新昌主要生产龙井名茶,取名为大佛龙井,其外形内质优,大佛、龙井知名度都高,在全国《中茶杯》和国际名茶评比中多次获特等奖、金奖,2004年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

4、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唐宋时期,是内地与藏区茶马贸易的古代交通线路。茶马古道主要有川藏、滇藏两条线,全长数千公里,穿行于世界著名的横断山脉。

二、茶文化旅游景区

茶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高雅的文化旅游资源,既可以满足现代旅游者对于文化、休闲以及精神层次的需求,又是健康饮品,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满足了当代人的养生需求。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深厚的茶文化,但是仅有为数不多的以茶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高等级旅游景区,

且等级参差不齐,这与茶产地的决策者缺少对旅游景区规划建设要求的了解有关。

根据规定,旅游景区指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建造旅游景区需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1)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景区的灵魂,体现了景区的主题,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主要因素;(2)配套设施。在景区内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配套设施,让游客可以行得畅、玩得好、吃得美、购得愉、住得舒;(3)相对应的管理体制。每一个旅游景区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设置合理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使得景区环境、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茶产地大多注重茶叶生产本身,较少按照旅游景区特别是高等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使得我国有影响的茶文化旅游景区稀少,与我国茶文化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据了解,目前我国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著名旅游景区有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乡村旅游区、安溪茶文化旅游景区、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横县茉莉花茶旅游区、天福茶博物院、中国茶叶博物馆以及河南国香茶城等。(1)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梅家坞是著名的龙井茶乡,以其独特的古朴民居和醇厚的茶乡风情,打造成了杭州最富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拥有周恩来纪念室、乾隆遗迹、十里琅珰、小牙坞等十余处景点,

各具特色的农家茶楼遍布全村,品龙井香茶、吃农家土菜、蹬十里琅铛珰,尽享茶文化村生态自然之美、农家风情之乐。

(2)安溪茶文化旅游景区

作为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拥有全国乌龙茶品种最多的茶叶大观园。依据其旅游业规划,安溪以茶文化旅游品牌为主题,积极做好四大旅游功能区的建设,即以县城为中心的综合旅游区福建以清水岩为中心的朝圣旅游区、以西坪为中心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区、以龙门为中心的度假旅游区为龙头,让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3)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以生态农业为开发方向,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大力弘扬纯生态茶文化,在茶叶种植的同时结合了果树的种植和园林绿化,在科学种植的同时,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高新技术,精制出有独特自然香型的雁南飞高级系列茗茶,并赋于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附加值,创造了名牌精品。

(4)横县茉莉花茶旅游区

横县茉莉花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均占全国的70%以上,茉莉花及花茶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横县将花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花茶文化魅力。该县花茶文化游重点放在茉莉花的温馨、浪漫、高贵的品质上,推出甜美爱情“莫离”游、茉莉花茶体验游、与茉莉花有关的节事旅游,将茉莉花独特的文化融入旅游者的旅游行程中,为游客提供一系列以花和茶为主题的活

动与线路。

(5)天福茶博物院

位于福建漳州市漳浦县盘陀茶文化镇,是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内容丰富的博物院,为国家AAAA景区。院内有4幢主建物:1、主展馆。展示中华茶文化、世界各国茶情及茶文化;2、茶道教室。设有茶艺表演厅、品茗场所及国际会议厅;3、日本茶道馆。设有精亭、俭亭、敬亭,分别代表三个不同时代风格的日本茶室;4、韩国茶礼馆。按照韩国传统茶室的建筑风格,采用原杉木构构建而成;5、书画馆。展示出丰富多彩茶文化书画。院内还有汉亭、唐山、宋桥、元塘、明湖、清池、兰亭曲水、武人茶苑、茗风石刻等景观。

(6)中国茶叶博物馆

位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已开馆l3年,馆内设茶史、茶萃、茶具、茶事、茶俗五个展厅和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还有风味茶楼,专辟六个风格各异的茶室供品茗。还有茶艺游览区,表演各类不同形式的茶艺、茶道、茶俗。

(7)国香茶城

以“国韵茶香”为文化底蕴,是集茶叶、茶具、茶饮品等系列产品的展示、配送、交易,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特色茶叶园区,国香茶城自创建以来先后举办众多茶文化活动:河南名优绿茶推介展销会、连续三届国香茶城茶文化夜市、间信阳毛尖斗茶大赛、郑州电视台三套《戏迷总动员》走进国香茶城、承办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中日茶文化交流活动等。

三、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以茶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景区等级普遍不高,唯有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和天福茶博物院达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凭借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打造出更多高星级旅游景区,我们需要不断推出系列茶文化核心吸引物,将无形的文化、历史资源借助建筑、茶具、茶艺、旅游路线等方式可视化,让游客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和真实的切身体验;其次,继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让游客可以行得畅、玩得好、吃得美、购得愉、住得舒;再次,逐渐形成旅游产品体系,开发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依托的旅游商品,并可结合节庆来推动旅游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的世界级茶文化节庆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家级茶文化节庆有:“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地方级别茶文化节庆有:“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颍上县双集茶文化旅游节日”、“凌云县茶文化旅游节”、“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在茶文化旅游节中会融入茶艺表演。最后,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管理体制,带领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景区经济的循环增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茶文化旅游景区将会实现数量上增加,质量上提升的目标。

茶文化发展历程

茶文化发展历程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 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 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 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 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 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 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 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 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 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 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 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

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 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 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 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 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 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 经济贸易发展。 “饮茶’与“饮早茶” “喝茶”在粤语方言里称作“饮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 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 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的特色。广州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至清代,广州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州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 “饮早茶”是广州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车夫“苦力”;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州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有关的茶文化诗词

有关的茶文化诗词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0、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12、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13、浅杯茶,满杯酒。 14、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5、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6、为公忙为私忙忙中偷闲喝碗茶去,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乐拿付牌来。 17、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21、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23、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24、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25、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6、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27、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28、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30、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24、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5、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37、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38、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碍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长留。

[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茶文化诗词

[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茶文化诗词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与茶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一起来看看。 一、最早的茶诗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最早赞美茶的应该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这一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丰壤甘露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去采摘。另外,西晋左思的《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百晰。 小字为纨素,口吃自清历。 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筱忽数百适。

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非常深动地描写了两个娇女烹煮茶的姿态。 2、关于茶圣羽和茶经 说到茶事,不可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陆羽仿佛天生就与茶有缘,他是一孤儿,三岁的时候被一位禅师收养,陆羽的少女时代便在寺院中度过。因为最早种植茶树的是僧人,所以最早的饮茶习惯也是由僧侣间发起的。小陆羽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对寺院中僧人种茶煮茶,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陆羽走出寺院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考察了各地饮茶习俗并总结了历代制茶经验后,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书中全面阐述了煎茶的制作过程,也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因此陆羽也被称尊为中国茶圣。 二、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鼎盛时代,在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发达,如同闪耀在这整个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而对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茶文化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1.茶叶与旅游业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有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我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源。中国的茶园大多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所环抱,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有机结合,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发展茶文化产业园 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企业开发为主的茶产业园以及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程加快,建设一批以体现产业、产品特色,以旅游为载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区。在产业的宣传定位上,有“茶叶大县”、“茶叶经济大市”、“魅力茶乡”、“中国名茶茶乡”等;在茶文化活动的内涵赋予上,组织“茶产业发展论坛”、“名优茶发展研讨”、“茶文化艺术节”、“斗茶大赛”等。 3.发展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在推广茶艺,发挥其在产业、产品宣传的作用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茶艺培训、普及茶艺力度的加大,茶艺在产品推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艺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形象,而且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4.发展茶文化教育与培训 在部分高校开办了从事专门的茶文化教学的专业,开设茶文化、茶艺等课程,组建了以茶艺表演为主的高校群团组织,以高校为依托建立起茶艺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以及技能鉴定,培养大批茶文化专业性人才。组织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增强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意识;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和组织间的学术研讨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赠茶肆》 【元】李德载 茶烟一缕轻轻飏, 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 碧玉瓯中白雪飞, 扫醒破闷和脾胃。

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龙团香满三江水, 石鼎诗成七步才, 襄王无梦到阳台。 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一瓯佳味侵诗梦, 七碗清香胜碧简, 竹炉汤沸火初红。 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木瓜香带千林杏, 金橘寒生万壑冰, 一瓯甘露更驰名。 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 留得余香在齿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龙须喷雪浮瓯面,

凤髓和云泛盏弦, 劝君休惜杖头钱。 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满劝羊羔酒, 不似灵芽泛玉瓯, 声名喧满岳阳楼。 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金芽嫩采枝头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茶文化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那么你们有听过中国茶文化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一起来看看。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2、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 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 6、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7、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 8、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郑谷《雪中偶题》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10、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 11、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

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12、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白居易《即事》 13、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14、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郑谷《峡中尝茶》 15、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刘兼《从弟舍人惠茶》 16、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三国以前茶文化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 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晋代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 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 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 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 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 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 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 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 玄远的清淡。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 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 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 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 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2、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3、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4、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6、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7、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8、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9、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10、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11、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1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13、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14、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15、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16、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7、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18、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19、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20、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21、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2、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2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4、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25、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26、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27、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28、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9、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30、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31、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32、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33、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4、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35、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6、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37、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8、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39、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40、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41、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42、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43、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44、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 45、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46、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47、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48、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49、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50、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51、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52、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 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

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 (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广西、及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近几年来通过考察和调查,已在全国10个省区近二百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成片分布,如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就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数千亩。1961年在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在株树高32.12米,胸围2.9米的高大野生茶树,估计树龄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树王”。还有勐海县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王”,树龄约800多年,最近在澜沧县发现的邦威过渡型“茶树王”,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茶文化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彭景元 (厦门市博物馆,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在众多的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当时茶文化的面貌,为后人认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关键词]宋词;名茶;斗茶;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文人们用他们的笔记下了这一历史盛况,在宋代的诗词中有不少是描写当时茶文化的,这些诗词为我们今天更好、更生动地认识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甚多的帮助。本文不揣简陋,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奉献给喜好中国茶文化的方家,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1、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偁5龙凤茶6。 2、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5鸠坑茶6。 3、七宝茶,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梅尧臣5七宝茶6。 4、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5双井茶6、苏轼5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6、黄庭坚5双井茶送子瞻6。 5、宝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诗见王令5谢张仲惠宝云茶 6、欧阳修5双井茶6。 6、日注茶,又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苏轼5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6。 7、卧龙山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市,诗见赵几5次谢许少卿寄卧龙茶6。 8、蒙顶茶(蒙山紫笋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区,诗见文同5谢人寄蒙顶茶6、陆游5秋晚杂兴十二首6。 9、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5月兔茶6。 10、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苏轼5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6。 11、修仁茶,产于今广西荔浦县,诗见5饮修仁茶6。 12、峨眉雪芽茶,产于今四川省峨眉 59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采集活动 之中的。陆羽最先在他的《茶经》中探讨茶的起源,他认为据《神 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事应当开始于神农,而这种说法目前存在着 较大的争议。学界比较认同的是茶叶生产始于四川。东晋常璩在 《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区在汉时就大量种植茶树,甚至 把茶作为贡品向西汉都长安进贡,秦汉以后茶叶开始向外传播。 对于茶文化的起源问题,各家说法不一。陆羽有关茶起源问题的这种说法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其中一丝微弱的信息却表明:在原始 社会,人们在“茶”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愈疾 病的“药”用之性,而没有产生文化。有学者认为把茶作为一种文 化而不是单纯的饮用真正有历史记载的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充分证明了西汉时茶 叶市场的存在和饮茶风俗的形成。《集古录》则提出茶文化起于魏晋,魏晋名仕以饮茶于山水来怡情养性,,形成了一种茶的名仕文化。同时随着文人饮红茶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 已经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对于茶文化的具体起源时间目前尚有待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极为悠久的。 目前有历史记载的茶文化发展情况始于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 都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 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 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0、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12、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13、浅杯茶,满杯酒。 14、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5、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6、为公忙为私忙忙中偷闲喝碗茶去,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乐拿付牌来。 17、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21、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23、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24、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25、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6、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27、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 28、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30、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24、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5、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37、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 %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38、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关于茶道一些名言诗句_有关茶文化的名言警句

关于茶道一些名言诗句_有关茶文化的名言警句 1、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2、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3、茶为万病之药。 4、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5、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6、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7、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 8、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9、茶好客自来。 10、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11、忙里偷闲,且和一杯茶去,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12、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3、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14、茶事,人生事。 15、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16、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 17、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8、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19、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20、文人的灵感都是饭后茶余发生的。 21、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22、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23、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1、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白居易 2、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薛能 3、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 4、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西晋·左思 5、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 6、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 7、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刘禹锡 8、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 9、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白居易 10、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 11、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李嘉佑 12、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 13、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郑愚 14、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 1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 16、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刘禹锡 17、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顾况 18、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 19、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 20、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白居易 21、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22、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 1、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趋势是销售等茶产业,同时还具备着品茶、评茶、茶赛、茶艺、茶的研究等精神文化表现。中华茶文化包括的面很广,博大精深,包容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华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医学、保健、艺术等为一体,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经济能源、发展潜力等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润滑剂。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一个载体,她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她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特殊的魅力,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精神调剂陶冶情操审美教化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是在民间土壤里发育起来,几千年来,饮茶风习在民间之盛,已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成为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 根据记载,中国开始研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荈赋》,唐代中期茶人和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崖石使君》,著名茶圣陆羽的《茶经》,明代茶人张源的《茶录》等,一些茶家和爱好者从事研究,并著书立传,以供后人参考研究,使之相互传承发扬光大。茶,可以提神解乏,以茶养生、自娱、敬客、赠友,完全变成一种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行为。

人类在种植、加工茶叶的辛勤紧张的劳动中,把制作出来的成果,在劳动之余或休闲时候,慢慢捂出一套泡茶和品茶的技艺。随着艺术的提高,现代的茶家们根据冲泡全过程,总结出八道程序:“白鹤沫浴、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尝汤色、品啜甘霖。”把泡饮香茗的全过程用文字来提炼,并提升到茶文化的高层次来表现,使之更精彩生动。茶家们在泡饮时,认真讲究茶质、用水、茶具、冲泡,“水用清泉,炉以炭火,茶具小巧,茶讲形、香、色(汤色)、韵。”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增进娱乐性,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同时,茶家们的品尝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大碗豪饮,而是小啜、含口、徐咽、细品,通过品尝过程中的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进入诗化的美妙的境界句,达到哲理的高度。 人们在工作之余,休闲聚会的时候,用上优质的茶具,拿上一泡好茶,围坐在一起,或是评茶论道,或是促膝谈心,或是畅谈天下大事……;有的和着茶韵吟诗诵赋、挥毫泼墨、读书看报、自娱自乐,激励情感,心胸坦荡,受益非浅;有的自捧一杯香茗,淡然而坐,慢斟细品,清心无欲、抛弃烦恼、修身养息,借品茶体验和领悟清和、俭约、自尊、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境界等等。通过开展茶文化活动,可以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人们的审美经验,改变人们的审美态度。 从泡茶到品尝的艺术过程,人们把它归纳为“茶艺”,古代的茶家把它称为“茶道”,亦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最早赞美茶的应该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这一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丰壤甘露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去采摘。另外,西晋左思的《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百晰。 小字为纨素,口吃自清历。 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筱忽数百适。 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非常深动地描写了两个娇女烹煮茶的姿态。 2、借茶抒怀,忧国忧民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诗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 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如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朝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他二人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所作《凡将篇》、杨雄所作《方言》,一个从药用角度,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了茶。 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 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能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因此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的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以及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茶文化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一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湛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联的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如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 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形容茶道的诗句

形容茶道的诗句 形容茶道的诗句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魏时敏)卧云歌德,对雨着“茶经。 (詹同)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瓯。 (德祥)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寒灯新茗月同煎。 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摘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茶作为饮品出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文化经历了三国前的启蒙,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形成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普及期,以及现代的发展期,几经沧桑,风雨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本问通过对茶文化发展的梳理,茶文化内容的挖掘,揭示出中华民族对茶文化深厚的审美文化意蕴。 [关键词] 茶文化唐宋时期明清时期 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饮用茶,而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是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它本身的物质产品,还包括人们对其所赋予的精神文化。凭借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使自然原生的茶发展成为能从中得到启发并且萌生出精神内涵的文化,从茶由开始的解渴药用功能发展到具有审美意味的饮品,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广大国民心目中广泛存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再到“宇宙之味”,其中蕴含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茶文化既是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文化事项。如今,茶文化正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交融下影响着人们,为人们发展科技改造世界观提供精神动力。自然而又灵性的茶以平凡而又高雅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不同阶层和各个领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因此,中国茶文化是体现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的一面镜子。研究茶文化、了解它曾经的辉煌是很必要地。但更要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下探讨它,这样才更有现实意义。 一、唐宋时期茶文化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的历程。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巴蜀地区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华阳国志.巴志》是关于茶叶的很早记载。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饮茶活动才开始和文化相联系。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两晋时期杜育所作的《荈赋》都是早期中国有关饮茶方面的著作。三国两晋时期一方面饮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文人雅士崇尚啜茗清淡,辨析明理,坐而论道。茶从此与高雅的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同时,在社会风俗领域也出现了茶的踪迹,如祭祀、婚俗中茶的出现。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在当时已开始成为一种社交礼仪。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南北经济文化空前交融,饮茶风尚传播到了北方,隋文帝为了治疗头疼加持饮茶以至于“天下始知饮茶”。 对茶的研究开始于唐朝,初唐文献中,探讨涉及茶和差事的不是很多。唐中期以后饮茶之风才从社会上层、文人雅士阶层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关于茶的记载,对茶的吟诵多了起来。在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下,茶文化也逐渐由粗放的饮用方式发展上升到了精神层次,中国的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注---《茶经》问世,它是由陆羽所著。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