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讲稿: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

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监督的重要思想,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使中国特色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把监督挺在前面,是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要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强化监督对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集中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长期以来,党内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管党治党规律,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来抓,着力健全党内监

督体系,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发挥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和派驻监督探头作用,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实践证明,抓住了监督,就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监督有力,管党治党才能管到位、严到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靠强化监督走到今天,也必然要靠持续有力的监督走向深入。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求强化监督。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其中,强化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手段。一方面,没有监督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有力才能发现问题进而精准有效地惩治腐败,让违纪违法者无处遁形,让心存侥幸者知止收手。另一方面,高压态势是分层级的,最高层级是惩治犯罪,中间层级是惩处违法违纪行为,还有一层级是不让人犯错误,这个“不让”就是监督。发挥监督的“发现、预警、提醒、教育”等功能,是反腐败深化标本兼治的需要,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的应有之义。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强化监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是探索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它

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总体目标是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主要任务是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表明,国家监察实质是党内监督的延伸和拓展,监督对象范围更大、构成更加复杂,不仅要管住“好党员”到“阶下囚”的空白地带,而且要管住“好公职人员”到“阶下囚”的更广阔领域。只有深刻把握监督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坚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推动监督换挡升级、提质增效,才能确保实现改革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把监督挺在前面,必须把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严密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国家监察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实现这“三个保证”,关键要树立“靶向治疗”思维,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监督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树立正确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各级党组织必须明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深刻认识“监督的出发点是爱护,是对干部负责”,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即是关怀”的理念;深刻认识监督考核的是忠诚和担当、党性和政德,牢固树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